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突破沉默螺旋之探-以有孔蟲知識傳播為例_第1頁
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突破沉默螺旋之探-以有孔蟲知識傳播為例_第2頁
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突破沉默螺旋之探-以有孔蟲知識傳播為例_第3頁
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突破沉默螺旋之探-以有孔蟲知識傳播為例_第4頁
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突破沉默螺旋之探-以有孔蟲知識傳播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突破沉默螺旋之探以有孔蟲知識傳播為例

劉成盼,劉濟超(1.中國民航大學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天津300300;2.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200092)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而科技傳播同樣源遠流長??茖W技術面世后,如需擴散給大眾或者投入應用,則必須借助科技傳播。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科技傳播與科技發(fā)展一直如影隨形??萍紓鞑ナ恰翱萍贾R信息通過跨越時空的擴散在不同個體間實現(xiàn)知識共享的過程”[1]。換言之,科技傳播肩負的使命是向科技工作者等傳播源頭汲取科技知識,然后擇取傳播渠道,并將其傳遞給受眾;后者在接收、理解、內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它的基本功用是把科技領域的“私有知識”轉化為“共享知識”,實現(xiàn)科技的擴散與創(chuàng)新,進而推動社會的發(fā)展[2]。從一般意義上講,科技傳播的內容即科技信息,包括科學技術知識和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等[3]。理想狀態(tài)下,科學家或研究者將研究成果付諸于不同的媒介,本身抽象無形的概念便轉換成了以形形色色載體呈現(xiàn)的科技信息,再通過林林總總的途徑傳遞給受眾,其中正確客觀、經受住考驗的信息轉為科技知識。有鑒于此,科技傳播的核心都是為了使公眾(包括傳播者與受眾)理解科學[4]??萍碱I域多如牛毛,科技知識浩如煙海,而傳播渠道和傳播資源有限,受眾接收力亦有限,因此,并非所有的科技領域都能進入大眾視野,也并非所有的科技知識都能為大眾所觸及和吸納。部分婦孺皆知的領域因為受眾較廣脫穎而出,在當下的代表為量子科技、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等。除了這些備受推崇的熱門領域,另有數(shù)量龐大的科技領域,雖然凝聚了無數(shù)研究者的心血,也產出了璀璨的科技成果,但是因為普及度不高,呈現(xiàn)出小眾化的特點。“小眾”是個相對概念,相對于“大眾”而言,是指擁有共同興趣相對小的人群[5]。大眾化科技領域鋪天蓋地、無處不在,小眾化科技領域則相形見絀、鮮有人問津。雖是如此,傳播的小眾化并不能夠弱化或抹殺相應科技領域的成果,不能剝奪其傳播渠道及資源,更不能否認其傳播的現(xiàn)實意義。以有孔蟲的科學研究與知識傳播為例。有孔蟲是海洋中一類古老的原生動物,種類繁多,“是研究現(xiàn)代海洋生態(tài)學的良好材料,更是研究古海洋生態(tài)學、恢復占海洋沉積環(huán)境及古氣候、識別和對比海相地層等的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指使生物和重要的微體化石”[6]。鑒于中國海洋有孔蟲物種的豐富度以及極為凸顯的生態(tài)價值和地理價值,以鄭守儀院士為首的科學家自20世紀60年代起開啟了對其全面系統(tǒng)的生態(tài)研究,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歷史空白。鄭院士將終生的研究落于《東海的膠結和瓷質有孔蟲》、《中國動物志:膠結有孔蟲卷》兩部專著和多篇論文中,為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后續(xù)研究提供了參考。后來,雖有不少研究者投入到同領域,產出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例如僅萬方數(shù)據(jù)庫便收錄了1900多篇有孔蟲研究論文),但是有孔蟲知識卻沒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傳播和普及??萍贾R有大眾和小眾之分,卻沒有貴賤之別,都應該享有傳播渠道和資源。若沒有科技傳播,任何科研領域凝練的成果只會冰封在研究者這個源頭,凝聚在極少數(shù)人手中,無以融化擴散;更有甚者,小眾演化為零眾?,F(xiàn)實生活中雖然不存在零眾傳播的現(xiàn)象,但是活躍程度較低、擴散效率不佳的科技傳播極大限制了相應經濟效益的產出。此外,科研成果若無法傳播,也會阻礙同領域、相關領域和衍生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當前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要瓶頸就是科技傳播不暢[7]。毋庸置疑,僅僅出于自得其樂或象牙塔式鉆研的科技成果在本質上不能稱作創(chuàng)新,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尤為如此。當然,若以國界為限,有孔蟲科研成果對于中國的科技自信也是添磚加瓦,因此亦有較高的傳播價值。1小眾傳播探因1.1傳播鏈的局限性當下,從傳播的視角審視,小眾化科技成果主要停留在傳播鏈的上游段,即科技工作者將研究的成果體現(xiàn)在科研報告、論文、專著、專利等形式中,卻沒能收獲大批量的受眾。以有孔蟲為例,現(xiàn)在圍繞該主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類似《中國動物志:膠結有孔蟲卷》這樣鴻篇巨制式的百科全書、科研論文等等。但是,這些寶貴的知識卻極少輸送到大眾的視野中。這類科技知識的小眾化特性要歸因于整個傳播鏈條中不同段,即不同參與者,下文將借助有孔蟲知識傳播進行詮釋。首先,知識傳播鏈的源頭是知識的制造者,即有孔蟲的科研工作人員。他們將主要的精力用于科技探索和知識挖掘。例如,鄭守儀院士終其一生、孜孜不怠探究中國各海域的有孔蟲的分類和生態(tài),最終將1500余種有孔蟲以及親手繪制的8000余幅形態(tài)圖凝練于紙面。在鄭院士開拓性的研究基礎之上,后來的諸多研究者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以嚴謹?shù)目茖W精神共同描繪著中國海域中有孔蟲的精美畫卷。潛心貫注于純科學的探索注定限制了研究者們散播科技知識的精力。換言之,作為傳播鏈條源頭的科技知識的制造者是很難做到將其系統(tǒng)化、大規(guī)模傳播的。其次,有限的傳播渠道進一步限制了有孔蟲知識的普及。知識作為信息不可能以“裸信息”的方式存在,只有承載于一定介質上,知識才能保存、顯示和傳播[8]。媒介其實是個涵蓋范圍較廣的概念,“它包含了作為意義表達渠道的所有事物”[9]。從宏觀視角來看,傳播媒介使得人類的文明得以延續(xù)。僅對科技領域而言,沒有媒介,科技知識只有被滯留于源頭的結局。無論是以書籍、雜志、報紙為代表的傳統(tǒng)媒介,還是以社交平臺、內容平臺為代表的新媒介,所提供的有孔蟲相關的嚴肅科技知識和科普知識的體量均極為有限。這種吝嗇的傳播資源和渠道的分配歸根結底在于“傳播市場是建立在社會及群眾注意力資源的基礎上的[10]”。群眾的注意力作為一種資源也是極為有限的,因此傳播媒介只能通過一系列手段吸納、分割和維系大眾的注意力,否則就會在傳播市場競爭中拜下風。鑒于此,傳播媒介將本身所具備的較寬的傳播渠道和豐富的傳播資源非??犊刭x予了大眾化科技知識。這類知識能迎合絕大多數(shù)受眾的品位和興趣,因此聚攏更多的受眾,將傳播渠道和資源的運用率最大化發(fā)揮。試想,一篇通俗易懂的區(qū)塊鏈科普文章可以獲取驚人的點擊量,而如果將主題換作有孔蟲或其他冷門內容,所能起到的傳播效應自然是相當有限。當然,大眾化科技知識的大規(guī)模傳播并不一定是根源于受眾對該類知識發(fā)自內心的熱衷,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由傳播媒介刻意營造的偽需求所致。收獲盡可能多的受眾的前提是提供足夠多的吸睛主題,這便迫使各種媒介絞盡腦汁為受眾呈現(xiàn)出更多更為炫麗的概念。當下各種前沿科技領域恰恰為媒介提供了靈感。媒介從這些領域中精心挑選出一些頗具高精尖色彩的概念,將其人為包裝成炫酷的噱頭,不遺余力進行宣傳,同時營造出一種“不懂前沿科技終歸落后乃至淘汰”的焦慮感。在媒介推波助瀾之下,一條條科技知識便從嚴肅純粹的科技領域提取出來,在受眾的視線和腦海中無限放大,最終成了大眾取向。一言以蔽之,有些科技知識的大眾化地位其實是人工打造的。小眾化科技知識卻無法受到媒介的這種垂青,因為這類知識畢竟是少數(shù)人的個性追求,極難實現(xiàn)規(guī)模效應。其次,它們一般不具備像量子力學、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知識的“可塑性”。后者可以在媒介的精心包裝之下塑造成與花邊新聞近乎等效的吸睛話題,而前者涉獵者甚少,文獻多為嚴肅客觀的論文或專著,因此無暇深入這些領域鉆研的媒介人士無力將這些知識化繁為簡、包裝成精美的、可以為大眾追捧的風靡話題。再者,出于成本與傳播效益的權衡,媒介對于大眾化科技領域也是青睞有加。媒介熱衷于花費巨大的時間成本,捕捉量子研究領域的任何風吹草動,精心挑選并報道其最前沿成果。有時,哪怕是最為微不足道的創(chuàng)新都會被無限放大呈遞給受眾,并且收獲巨大的閱讀量或點擊量。從這種意義上講,在大眾化科技知識的傳播中,媒介投入的時間、精力、資源等成本與追求的傳播效益是匹配的。相反,在媒介的視角中,如果將大量的精力投放到小眾化科研成果上,然后將其轉換成媒介語言投放給受眾,最后只能見證極小范圍的傳播,因此成本與傳播效益并不匹配。最后,從傳播鏈終端——受眾的視角考量,有孔蟲知識的小眾傳播亦為當下注定的局面??紤]到絕大多數(shù)媒介多為受眾提供吸睛話題、風靡內容,他們能夠接觸到有孔蟲知識的途徑極為有限。畢竟,沒有傳播便沒有接收。當然,受眾中不乏有熱衷于該冷門領域的人士,他們在內心訴求的驅動之下,突破小眾傳播的瓶頸,主動搜集、整理有孔蟲的相關知識。但是這部分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而且還受制于沉默螺旋之窘境。1.2沉默螺旋之困境“沉默的螺旋”由德國的學者諾爾-諾依曼[11]于1974年首次提出,闡明了一種因為屈從于占優(yōu)勢的觀點而陷入沉默的心態(tài)和以此導致的類似下沉式螺旋的現(xiàn)象。理想狀態(tài)下的知識生產與傳播呈現(xiàn)出流暢的線性特征,但是,該線性鏈條一旦受制于人的主觀心理,則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彎曲??萍贾R本無貴賤之分,但是受眾對于知識的接收有著個人的喜好和主觀的評判;其次,作為社會中的個體,受眾極易受到社會中優(yōu)勢觀點、大眾化傾向的影響,因此對科技知識既無法做到全盤接收、也不可能全憑喜好接收,這終致線性傳播扭曲為下沉式螺旋?;诔聊菪脑停静糠謴臋M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對有孔蟲之類的小眾化知識的傳播進行剖析。圖1展示了沉默螺旋的橫向結構,呈現(xiàn)出一個極端情況下的惡性循環(huán)。起初,小眾化科技知識的受眾中有一定數(shù)量的擁護者和愛好者,但是鑒于在多數(shù)場合中占據(jù)主流傳播渠道的均為諸如量子力學、區(qū)塊鏈、人工智能、基因技術之類的優(yōu)勢科技知識,該部分受眾擔心談論、深究、傳播自己熱衷的冷門知識無法引發(fā)共鳴、被大眾孤立、甚至被視為異類,因此傾向于保持沉默。畢竟,對量子力學一知半解、卻能夠通過炒作概念對其夸夸其談的人比起那些由衷描述有孔蟲形態(tài)之美、構造之奇特的人能夠收獲更多的觀眾。此外,從經濟視角考慮,區(qū)塊鏈等技術比有孔蟲科研成果能催生更多的經濟效益,這也導致了后者日益衰弱的話語權。為絕大多數(shù)人所追捧的大眾化科技知識乘勢鞏固了其優(yōu)勢的地位,這進一步打擊了小眾化科技愛好者,因此又開始了下一輪的循環(huán)。就在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中,小眾化科技知識的聲音越來越弱。從縱向維度剖析(如圖2所示),穩(wěn)居于螺旋頂部的是為絕大多數(shù)人所追捧的科技知識,在其絕對優(yōu)勢的壓迫之下,小眾化科技知識的愛好者公開談論或者傳播的意愿越來越弱,就像沿著一個逐漸縮緊的螺旋緩緩下沉,這種屈從于大眾的心態(tài)最終導致無盡的沉默。圖1沉默螺旋橫向結構圖2沉默螺旋縱向結構1.3沉默螺旋不至湮滅終局如圖1和圖2所示,沉默螺旋最為極端的終局便是小眾化科技領域知識的零度傳播,但這種極端趨勢只存在于理論情境中,現(xiàn)實中并不會發(fā)生,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研究人員、愛好者、擁護者對其孜孜不倦的探索和不遺余力的堅持。部分科技知識的傳播或許規(guī)模有限、受眾極少,但是科技知識本身的正確性、客觀性和魅力、其背后蘊涵的科研付出以及受眾發(fā)自肺腑的熱衷等因素不會使其淪落于湮滅的終局。例如,自鄭守儀院士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啟有孔蟲的研究以來,這個領域便持續(xù)不斷吸引著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研究,雖然研究和傳播規(guī)模無法與盛行的領域相提并論,但是仍然集聚了一定的影響力和民間愛好者。此外,鄭守儀院士并沒有將有孔蟲的科研成果置于塵封的專著或論文中,而是致力于將其推入大眾視野、熱衷于普及相關知識。有孔蟲本身體型較小,無法像常見的海洋物種一樣轉化為風靡的商業(yè)產品。針對這種局限性,鄭守儀院士轉而將其具象化——即打造出科研教具和科普產品。她憑借對有孔蟲形態(tài)了如指掌的優(yōu)勢,開創(chuàng)了國內外罕見的有孔蟲放大模型和大型雕塑的研發(fā)工作,親手雕琢230多個形態(tài)逼真的有孔蟲屬種放大原模[12]。再如,國際著名海洋地質學家Haq等[13]首次做出打造有孔蟲雕塑公園的提議。受此啟發(fā),鄭院士與廣東三鄉(xiāng)鎮(zhèn)通力合作,建立了全球首個公益性的有孔蟲雕塑園,鄭院士在建設過程中不但提供了模型,對于雕塑的制作和安裝的角度等細節(jié)信息也提供指導。該園建成后,Science雜志在第一時間報道,并稱該園充分證明了“大自然擁有雕塑家無與倫比的想象力”[14]。這種基于科普園的知識傳播形式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也為小眾化科技領域打開格局提供了借鑒。據(jù)Smithsonian雜志統(tǒng)計,該園建成后的3年之內,參觀者總量便達到了百萬之巨[15]。由此可見,得益于科研工作者孳孳不息的科普工作,小眾化科技成就終能進入大眾視野,牢固鑄就其地位。有鑒于此,沉默螺旋或能反映小眾化科技領域知識傳播的困境,但是螺旋曲線絕不會沉入到無人問津、零眾傳播的地步。2小眾化科技信息的低熵屬性2.1熵、信息與知識小眾化科技信息雖傳播規(guī)模和途徑受限,有時甚至陷入沉默螺旋困境,但較之大眾化信息,其傳播又有獨特的優(yōu)勢,這主要體現(xiàn)在低熵屬性上。熵本來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的核心概念,揭示的是能量傳遞的不可逆轉性,即從有效到無效、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能量系統(tǒng)中的混亂度和無序性越突出,則熵值越大。換言之,熵的核心意義在于表征體系的混亂狀態(tài)。自熵的概念提出以來,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它已完全突破了物理學的邊界,被引用到其他許多重要的領域,產生了強大的解釋力。1948年,在美國數(shù)學家、信息論創(chuàng)始人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的主張下,信息論首次引入了熵的概念,并且將信息熵與通信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傳輸、密碼學等重要概念并列至于信息論的幾大核心構件中。正如一個系統(tǒng)中的信息量是它的組織化程度的度量,一個系統(tǒng)的熵就是它的無組織程度的度量[16]。無組織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信息的混雜度或不確定性。如果把有規(guī)則或有序的狀態(tài)稱為“低熵”,那么無規(guī)則或無序的混亂的狀態(tài)就可稱為“高熵”[17]。從熵的視角探析科技傳播,那么客體不能是狹義的科技知識,而是超出知識框架、范圍更大的信息。知識的產生來源于信息的主體感知、加工和創(chuàng)造,知識本身也只能以信息的方式而存在,并且屬于信息的一部分[18]。信息的初始形態(tài)本來是自然界中的客觀存在,或者說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科技工作者通過投身于科學研究,將這些原生態(tài)的信息借助載體提取出來,于是催生了科技信息。此外,信息從源頭到受眾的傳播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經受不同渠道的解讀、增減甚至扭曲,繼而產生新的信息。再次,時間的推移以及科技的進步也會逐步更新、甚至替換原有的部分信息。從這些角度講,科技信息從最初科技工作者的提取、后經傳播渠道的加工演變、最后再到受眾的接收,都可能是一種真?zhèn)渭嬗械奶攸c。知識不斷由信息生長出來,又不斷向智能策略生長而去[19]。只有那些經過精心處理、過濾、摒除了虛假和錯誤的信息才能稱之為知識。既然熵描述的是信息的混亂度或不確定性,那么它適用的描述范圍只能是信息,而非知識。當然,既然后者從屬于前者,那么信息范疇中的知識自然有其獨特的熵值屬性。在信息傳播的框架下,信息熵承繼了熵在熱力學中關于混亂和無序的本質意義,并且引入了關于信息不確定性的維度。信息的確定性越高,或者組織化程度越高,熵值則越小,對于信息受眾來說其真?zhèn)伪孀R度越高。這種規(guī)律對于科技信息同樣適用。例如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之前,生物界同行普遍的主張是三鏈結構,但不同學者所闡釋的三鏈結構又不盡相同。當時局限的科研水平造成了針對該研究的極大不確定性,對應的信息熵自然較大。在兩位學者提出雙螺旋結構、并給出無懈可擊的科學論證之后,這則信息便牢牢穩(wěn)居在生物學界,后續(xù)更為先進、更為精細的探究只是進一步證實了這則信息。于是,初始階段的信息最終演化為教科書中不容置疑的知識,甚至可以定性為“過成熟”的常識。因此,直至今日,它仍以不容爭辯的確定性出現(xiàn)在各種傳播渠道中,較高的確定性自然等價于較低的信息熵。2.2大眾化科技信息傳播與高熵屬性以傳播視角審視,流行度或知名度頗高的科技信息與有孔蟲等小眾化信息在信息熵層面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當下,家喻戶曉的頂尖級科技概念中,量子力學毫無懸念占據(jù)一席之地。圖3顯示了該領域信息的傳播現(xiàn)狀。首先,在傳播鏈的始端,量子科學家等人探究出相關的理論,其中正確客觀的信息轉為知識。隨著研究的深入,起初欠成熟的經驗知識演變?yōu)槌墒斓囊?guī)范知識。因此在這個階段,信息多為知識。之后,成熟的規(guī)范知識(有時甚至包括欠成熟的經驗知識)以形形色色的媒介散播給大眾。其中不乏有嚴肅權威、精準無誤的科技期刊,但更多的是以社交平臺為主的一些新媒介渠道。量子領域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科學界對其孜孜不倦的追求與推崇、再加上流量至上的媒體市場、以及平民大眾對其極為淺薄的理解,導致很多社交平臺、媒體頻道對該概念趨之若鶩、大肆炒作,多數(shù)情況下均是嚴重曲解了原意。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偽科學就會占據(jù)傳播平臺[7]。于是,大眾通過這些繁雜途徑所接觸到的量子科技信息早已不是原汁原味的知識,而變成了支離破碎、參差不齊、真假難辨、甚至彼此矛盾的大雜燴。更有甚者,部分別有用心之人借機炒作、故意扭曲,推出了以盈利為目的的偽概念,如量子閱讀、量子整形等蠱惑人心的荒唐噱頭。有鑒于此,傳播給大眾的信息有著極高的不確定性,因此無法統(tǒng)稱為知識?;靵y不堪自然導致較高的信息熵。因此量子力學概念雖然普及度較高,但是同樣較高的信息熵對于認識淺薄的普通大眾自然是弊大于利。熵的升高會不可逆轉地對社交網絡產生影響,若沒有大量負熵的進入,這些社交網絡將最終走向“熱寂”[20]。因此,這種大眾化科技成果因為被極度曲解所導致的高熵屬性對于其傳播是毀滅性的,極有必要引入負熵,去偽存真。負熵越高,系統(tǒng)中的不確定性就越低,系統(tǒng)便更趨向有序化[21]。圖3量子論信息傳播的高熵屬性2.3小眾化科技信息傳播與低熵屬性有孔蟲這類小眾化科研成果無法像量子力學等前沿科技一樣集萬千傳播資源于一身,無法獲得與前者旗鼓相當?shù)闹群推占岸?,傳播途徑相對比較狹窄。在科學家孜孜不倦研究出成果并落實到文字等形式后,其信息傳輸?shù)妮d體多數(shù)為嚴肅風格的專著、科技期刊、科技讀物等等。當然,當下流行的社交網絡平臺上也可以見到有孔蟲的相關文章,但體量較小。從信息的組織化程度進行考量,鑒于上述載體有著較高的嚴肅性和可靠度,該類科技信息傳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基本不會呈現(xiàn)量子力學傳播一樣良莠不齊、真?zhèn)坞y辨的狀態(tài)(如圖4所示),因此被曲解的可能性較小,確定性相對較大,信息熵也就相對較低,或者負熵較高。圖4有孔蟲信息傳播的低熵屬性大眾化科技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秉承著“受眾本位”的理念,有時為了迎合受眾而肆意曲解。但是,因為受眾規(guī)模極小,小眾化科技信息的傳播卻能堅守“傳者本位”的理念。因為沒有討好受眾的需求,所以其權威性并沒有受損。例如,知乎平臺上有著數(shù)10篇關于有孔蟲的科普文,均是以相對嚴肅、但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其中的釋義、選圖等大都參考了包括鄭守儀院士專著在內的一些權威材料,沒有為嘩眾取寵、賺取流量而刻意曲解。這種低熵屬性的優(yōu)勢在于矛盾信息存在空間較小,信息可信度高。換言之,得益于較高的正確性和客觀性,進入受眾視野的信息可以定性為知識。3分眾傳播與圈層效應3.1分眾傳播分眾,顧名思義,是指傳媒的受眾可以根據(jù)其不同的生活習慣及審美取向劃分為不同的群體[22]。分眾傳播即指針對不同受眾需求運用不同的方法傳遞差異化的信息內容[23]。區(qū)別于廣撒網式的大眾傳播模式的分眾傳播是大勢所趨。傳統(tǒng)的媒介所實現(xiàn)的分眾傳播是粗線條式的——群體劃分較為泛化,無法實現(xiàn)精準投喂,而新媒介的崛起為精準化的分眾傳播提供了可能。當下,人們借助數(shù)字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等先進通信技術,通過電腦、手機和數(shù)字電視等多種終端設備將信息傳送給受眾[24]。這種新媒介傳播方式有對傳統(tǒng)模式的延續(xù)和繼承,但更多的是對后者的革新與顛覆,催生全新的傳播形態(tài),并由此打造傳播領域的新生態(tài)。無論是嚴肅的科技知識,還是僅供消遣的娛樂內容,在傳播鏈條的生產端和接收端都向著多元化和分化的趨勢發(fā)展。在當下大眾傳播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大眾化科技知識鋪天蓋地蔓延于傳播渠道的現(xiàn)狀下,小眾化科技知識可以借助分眾傳播的新興之勢找到開啟特定傳播途徑的鑰匙?;诜直妭鞑サ内厔莺吞攸c,可以從適用性和可行性兩個維度為有孔蟲知識的分眾傳播提供借鑒。首先,鑒于有孔蟲科研規(guī)模偏小、受眾數(shù)量較少,其傳播無法做到、也不應奢求大而全的覆蓋。故此,以受眾的需求為導向、明確有孔蟲知識的愛好者群體遠比盲目的泛化傳播更為實際。這恰恰符合分眾傳播“擇眾而投”的原則,所以分眾傳播之于有孔蟲知識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其次,從可行性維度考量,鑒于分眾傳播更具有針對性,而非不加篩選將知識一股腦隨機投喂給受眾,因此具有廣撒網式的泛化傳播不可比擬的經濟性,減少對傳播渠道的占用和傳播資源的浪費。以往媒介將小眾化科技領域拒之門外、不愿向其施舍傳播途徑,主要是因為擔心投入的成本與傳播效益的不匹配,而上述經濟性優(yōu)勢恰能化解媒介的擔憂。分眾傳播模式下,小眾化科技知識僅需占用少量的渠道,傳遞給小范圍、特定的人群,真正做到精準投放。再考慮到小眾化群體對于其所擁護的科技領域更有歸屬感,媒介只需投入極小的成本便能贏得前者的依附感,籍此將傳播效益最大化。因此,媒介不再排斥小眾領域,轉而積極營造小眾傳播生態(tài)圈,甚至樂于在大眾平臺上為其打開缺口。從這個角度講,分眾傳播之于有孔蟲知識也具有可行性。事實上,目前許多群體小眾化知識訴求、問題、嗜好等已經在一些大眾化平臺上找到了立足之地并產生了群聚效應,其中既有通俗易懂、聊家常式的分享,也有鞭辟入里、嚴謹客觀的內容科普,群體成員之間也通過交流探討產生共鳴。例如,豆瓣、知乎、百度貼吧等平臺已經聚攏了部分有孔蟲愛好者,他們致力于分享和科普相關知識,且收獲了數(shù)量可觀的閱讀量。因此,小眾化正借助當下傳播的無比優(yōu)勢朝著普及化發(fā)展。3.2圈層效應分眾化傳播使信息傳播范圍更小,社交關系圈子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25]。圍繞小眾化科技知識、依托分眾傳播所構建的受眾圈子對于圈內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對于圈子有較高的歸屬感,藉此形成圈層效應。無論是基于好奇、娛樂、消遣等心理反應,還是出于交流、分享、“秀”等傳播動機,信息都會在“圈層”內流轉并隨即得到關注和回應[26]。與線下的聚眾圈子不同,新媒介所產生的圈層多為虛擬式的,是圈內的成員通過個人知識的外顯與共享形成的、群體自身的社交圈。圈層的形成為知識的傳播和接收賦予了傳統(tǒng)媒介不可比擬的靈活性。小眾化圈層并不像一些實體組織那樣有較高的加入或退出門檻,其組織相對比較松散,圈層的成員不用遵守過多的條條框框。圈層成員與知識相關的行為均為自發(fā)式的,而成員加入或離棄圈層也是個人的選擇,并沒有受制任何強行的組織或要求。換言之,受眾的個人愛好以及知識的需求決定了其圈層行為。圈層中的知識學習可以因為個人原因隨時發(fā)生,也可以隨時終止。受眾對于知識圈層具有選擇的主動權,而圈層對于成員也具有選擇權。小眾化科技領域催生的圈層自形成之初到最終成熟必然會經過不斷的選擇和演化(包括成員的加入、主動退出,甚至被淘汰剔除等)。在這個不斷選擇和演化的過程中,圈層內知識系統(tǒng)也積少成多、去偽存真,于是成員之間對同一小眾領域共同的堅守使得圈層的黏度愈發(fā)增高,甚至能夠形成別具一格、獨一無二的圈層文化。長此以往,這不可避免造就了圈層內外之異。試想,若終有一日分眾傳播在受眾中催生了有孔蟲愛好者的圈層,那么圈層成員或能樂此不疲地深究有孔蟲的生活習性、攝食、營養(yǎng)、生活史和繁殖等等。而圈層外人士或許只對夏洛特仿砂輪蟲、假草編織蟲、豆巧匠蟲等較為新奇的名字感興趣。久而久之,圈層內部的受眾因為志同道合產生了強聯(lián)系。與普及度較高、流行度較廣的科技領域和知識相比,小眾化知識更容易激發(fā)受眾的歸屬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彰顯出受眾的與眾不同、排他性、甚至是優(yōu)越感,因此受眾對小眾化科技知識的忠實度和依附感更為強烈。這種對知識由衷而發(fā)的情感使得圈層成員不再對知識被動接納,而成了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新受眾。他們除了向權威的渠道獲取嚴肅的科技知識,做好知識搜集者、瀏覽者和閱讀者的角色,還兼具著主動傳播者的角色——向圈層內其他受眾散播知識。除此之外,圈層受眾在由心自發(fā)的責任感的驅動下,致力于維護圈層的純粹性。本著對科學的尊重、以及捍衛(wèi)自己所熱衷事物的決心,圈層成員自覺自發(fā)地維護著圈內科技知識的正確性和權威性,圈內形成或成文或不成文的約束。在這些理念的制約之下,錯誤的信息被逐漸剔除或者更正,知識體系得到凈化,避免了像流行于當下的量子理論在各種媒介中真假難辨的混雜狀態(tài),因此呈現(xiàn)出較低的信息熵和較高的可信度。有鑒于此,理想狀態(tài)下的小眾化科技知識圈層具有了自我凈化、將信息熵維持在較低水平的功能。除了凸顯小眾化科技知識的傳播力、維護知識的客觀性及準確性,圈層模式還能進一步催生知識的反向甚至雙向傳播。當下,小眾化科技知識傳播鏈條上,知識生產者與接收者分屬兩端,知識明顯是自上而下的單向傳播,因此具有不可逾越的距離感。但是圈層效應的形成卻能夠拉近這種距離。知識的生產者依然是該領域的權威,但是卻樂于借助便捷的傳播途徑了解知識的傳播狀態(tài)、參與到知識的傳播中,甚至樂意接受后者的咨詢和反饋。畢竟,熟諳受眾的心理特征可使科研及科普工作更具有針對性。于是,近年來見證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甚至是知名科學家走近大眾、走入自己所在的研究領域的圈層,通過講座、參觀、演示等形式與受眾面對面交流。例如,鄭守儀院士除了傾心打造親民的有孔蟲公園,還歡迎學生來到自己的實驗室參觀學習、近距離觀察有孔蟲標本——這些均是知識生產者與接收者由傳統(tǒng)的單向傳輸轉化為雙向互動的佐證。4長尾效應長尾理論本是描述商業(yè)場合中非熱門產品的,該理論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指出:如果商店規(guī)?;蛘咪N售渠道足夠大,則小眾化的產品組合在一起可以超過大眾化產品,斬獲更大的市場份額[27]。該理論中的“尾”指的便是分布曲線中數(shù)量龐大、但是趨勢相對平緩的數(shù)據(jù)組合。雖然該理論最初描繪的是產品市場,但是后續(xù)的研究證實信息的傳播也具有相同的特征。例如,在長尾理論模型中,“頭”是大眾傳播,“尾”是小眾傳播[5]。在分眾傳播模式和圈層文化機制的作用下,小眾化科技知識的傳播日益呈現(xiàn)出分散化和個性化的特征,聚合了越來越多的受眾,個性化的小眾圈層異軍突起,在整個分布曲線中化作一條“長長的尾巴”,傳播地位上升。更有甚者,在聚合效應的影響下,它們甚至能夠與大眾化科技知識的傳播和影響力相匹敵。在傳統(tǒng)媒介穩(wěn)居絕對主宰地位的過往,小眾化科技知識的傳播幾乎是無法得益于長尾理論的,小眾化科技知識的匯聚亦無力與大眾化知識相匹敵。這種劣勢在于大眾化科技知識擠占了傳統(tǒng)的傳播渠道、占用了絕大多數(shù)傳播資源。將成百上千個小眾化科技領域匯集起來,在受眾規(guī)模、傳播渠道和資源、經濟效益上甚至都無法與區(qū)塊鏈這一個科技領域相匹敵。新型媒介的誕生和普及卻在逐步瓦解大眾化科技知識的傳播壟斷地位,在過往那種只有依靠傳統(tǒng)媒介才能夠收獲受眾的知識傳播模式的基礎之上,依靠自媒體等新媒介傳播的模式逐漸成型。小眾科技知識的擁護者找到了散播的渠道,在自己所屬的圈層中孜孜不倦普及小眾化科技知識。于是,坐標系中的尾部曲線所覆蓋的各個小眾化科技領域的內容被日益充實,甚至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擴張。對此最為直觀化的表現(xiàn)便是尾部的曲線逐漸被拔高,下轄的面積逐漸增大,大有超過頭部曲線下轄面積的趨勢。換言之,諸小眾化科技領域知識日益擴張的傳播規(guī)模將終致其在規(guī)模上超越頭部曲線所代表的大眾化知識,乃至實現(xiàn)長尾效應(如圖5所示)。圖5科技知識傳播的頭部與長尾長尾曲線的另一特征在于其頭部和尾部的界限絕非是僵固的,而是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變化中。具體而言,頭部占優(yōu)勢的成分和尾部的成分有可能發(fā)生地位上的微變甚至是換位。當長尾被挖掘后,又可能會把它引向主流,引向頭部,形成新熱門[28]。于是傳播規(guī)模較小的成分在外力的作用下躋身頭部區(qū)域,傳播地位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近年來我們在網絡用語、網紅產品等方面頻繁見證了這種現(xiàn)象——某個由瞬間靈感催生的新表達、新概念、新詞匯因為標新立異等特質在極短的時間內風靡全國甚至全球,實現(xiàn)了從尾部到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