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課件_第1頁
《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課件_第2頁
《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課件_第3頁
《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課件_第4頁
《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元濟高級中學:李金玲《有機化學基礎》教學疑難問題探討元濟1在09年浙江省理綜試卷中化學部分的總分是100分,在其中有機占了20%(一道選擇題、一道有機推斷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09年浙江省理綜試卷中化學部分的總分是100分,在2一、對教材有機知識編排體系的認識高中有機化學知識由兩部分組成,

必修2和《有機化學基礎》一、對教材有機知識編排體系的認識高中有機化學知識由兩部分組成3《化學2》了解了有機物分子的碳鍵類型、結構特點、同分異構現象.認識了與化石燃料、食品、合成材料有密切關系的幾種有機化合物甲烷、乙烯、乙醇、乙酸、油脂、葡萄糖的結構與性質特點,了解了氨基酸結構特點、蛋白質性質特點.了解了有機高分子結構特點、有機合成基本思路與加聚反應等知識.《化學2》了解了有機物分子的碳鍵類型、結構特點、同分異構現象4先綜述再分述。簡要綜述有機原理知識,在此基礎上,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從自然、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為例,介紹各類有機物的結構、性質特點和應用?!队袡C化學基礎》從知識難易程度上看,從必修2到選修5體現了新教材編排思想——螺旋式上升。先綜述再分述。簡要綜述有機原理知識,在此基礎上,在已有知識基5但必修2中的有機化學知識沒有系統性,是以常識性知識和典型代表物性質為主,類的概念幾乎沒有出現。且和無機知識編排在一起,課時緊張,我們在教必修2的有機知識時感覺只是點到為止,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往往是靠死記硬背,缺少應變能力和遷移能力。不利于有機知識的傳授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并且很容易遺忘。但必修2中的有機化學知識沒有系統性,是以常識性知識和典型代表6我們在必修5的教學中要注意將必修2與選修5相關知識進行銜接,既要避免重復,又讓學生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建議:最好把必修2的有機知識與《有機化學基礎》整合到一起來傳授給學生。我們在必修5的教學中要注意將必修2與選修5相關知識進行銜接,7二、與原教材相比變化的內容如何教學1、與原教材知識點的比較新增內容: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1第二單元科學家怎樣研究有機物李比希元素分析法、鈉熔法、銅絲法、元素分析儀核磁共振譜、紅外、質譜、紫外光譜甲烷氯代反應機理、手性分子(資料卡)、不對稱合成(拓展視野)、專題2第一單元有機化合物的結構s,p,d亞層和雜化軌道理論(拓展視野)立體異構:順反異構、光學異構(拓展視野)鍵線式楔形式二、與原教材相比變化的內容如何教學1、與原教材知識點的比較8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2第二單元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含官能團有機物的命名、環(huán)狀化合物的命名專題3第一單元脂肪烴烯烴的不對稱加成(馬氏規(guī)則)(拓展視野)二烯烴的加成和加聚氯乙烯的生產工藝(拓展視野)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2第二單元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含官能團有9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3第二單元芳香烴

苯的大π鍵(拓展視野)制溴苯、硝基苯的實驗苯的同系物氧化后的產物多環(huán)芳烴:聯苯、萘、蒽結構乙苯、異丙苯的制取專題4第一單元鹵代烴溴乙烷的消去反應實驗鹵代烴消去的機理(脫去β位的H)(拓展視野)格氏試劑在有機合成中應用(拓展視野)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3第二單元芳香烴苯的大π鍵(拓展視野)制溴10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4第二單元醇

酚乙醇與HBr(NaBr+濃硫酸)的實驗乙醇與石棉絨的反應實驗含酚廢水的處理(拓展視野)基團間的相互影響專題4第三單元醛

羧酸甲醛、乙醛的核磁共振譜、乙醛與氫氧化銅反應式的改變酚醛樹脂的結構和制取實驗酮的介紹、丙酮的核磁共振譜(拓展視野)亞油酸、甲酸的結構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縮聚新教材新增內容專題4第二單元醇

酚乙醇與HBr(NaBr+11新教材(蘇教版)新增內容專題5第一單元糖類

油脂葡萄糖的環(huán)狀結構,單糖的立體異構,甲殼素、殼聚糖結構(拓展視野)纖維素與銅氨溶液的反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專題5第二單元氨基酸蛋白質核

酸氨基酸的命名、20種氨基酸的結構(要求4種氨基酸)氨基酸的內鹽存在形式、氨基酸的兩性、縮合反應氨基酸與茚三酮的反應新教材(蘇教版)新增內容專題5第一單元糖類

油脂葡萄糖的環(huán)12新教材(蘇教版)新增內容專題5第二單元氨基酸蛋白質核

酸蛋白質與茚三酮、雙縮脲的反應蛋白質的四級結構酶的催化實驗(H2O2酶)核酸新教材(蘇教版)新增內容專題5蛋白質與茚三酮、雙縮脲的反應蛋13在今年高考考題中新增內容得到了體現如今年高考理綜的29題有機推斷就涉及了1H核磁共振譜的知識對于此部分知識還是主要依據《學科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來確定教還是不教,若要教應把握怎樣的深度。(1)對新增內容知識點如何把握在今年高考考題中新增內容得到了體現如今年高考理綜的29題有機14如1:1H核磁共振譜的知識在《學科指導意見》中要求:能根據1H核磁共振譜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考試說明》中要求:了解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1:1H核磁共振譜的知識15如2: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知識點在《學科指導意見》中要求:了解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考試說明》中要求:要求是能列舉事實說明

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如3:有機物的鍵線式教學,要求學生能根據結構簡式寫鍵線式,更重要的是根據鍵線式寫出分子式或結構簡式,而楔形式可做簡單介紹不要求學生會寫。如2: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知識點如3:有機物的鍵線式教學,要16如4:在《考試說明》和《指導意見》中明確立體異構不作要求,所以這部分知識只做簡單介紹。如5: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縮聚,《指導意見》中是理解縮聚反應的特點,能正確書寫常見的縮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考試說明》中是了解縮聚反應的特點,明顯看出這部分的重要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重點講解反應的原理,并強化練習縮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如4:在《考試說明》和《指導意見》中明確立體異構不作要求,所17(2)對拓展視野里的知識如何處理教材中《拓寬視野》欄目(編者的意圖是給不同能力傾向的學生提供學習的選擇空間,使他們獲取各自發(fā)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我們認為這些內容應不是教學的重點,也不會是考試的熱點。(2)對拓展視野里的知識如何處理教材中《拓寬視野》欄目(編者18我們在具體教學時進行了區(qū)別對待:我們在教學中只簡單介紹了:如烯烴的不對稱加成、酮的性質(酮與氫氣的加成反應)、乙苯的用途等比較簡單直觀、學生容易理解的內容,而對于如不對稱合成、雜化軌道理論、蠶蛾信息素順式、反式結構、視黃醛的順式、反式結構單糖的立體異構,甲殼素、殼聚糖結構等較抽象的內容,未做統一的要求,講了會白白浪費了時間并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負擔,我們只鼓勵有該方面能力傾向的學生去學習。我們在具體教學時進行了區(qū)別對待:我們在教學中只簡單介紹了:如19(3)對新增實驗如何處理與原教材相比有機化學基礎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實驗多了。對于新增的實驗我們在教學中給與一定的重視。

如:苯與溴的取代反應的實驗,我們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出新裝置優(yōu)點,了解反應后加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但會有什么缺陷,應怎樣改進等。(3)對新增實驗如何處理與原教材相比有機化學基礎還有一個明顯20又如:溴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消去反應的實驗教學時可提出一些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分析這個實驗(1)為什么要在氣體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個盛有水的試管?起什么作用?(2)除KMnO4酸性溶液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檢驗乙烯?此時還有必要將氣體先通入水中嗎?這些探究性問題解決后學生自然理解了該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又如:溴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消去反應的實驗212、與原教材知識點的比較刪減內容的教學處理未提到乙烯的實驗室制法(有相應的實驗和反應,把濃硫酸改成了石棉絨);乙炔的實驗室制法;刪去酯的內容;葡萄糖與銀氨溶液和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蛋白質的燃燒等。教學處理:對于刪減的知識我們不能因為教材中沒有變進去就不講了,我們還是要選擇性的教學。2、與原教材知識點的比較刪減內容的教學處理未提到乙烯的實驗室22三、教學中如何理解《學科指導意見》新課程教學把握知識傳授深淺的重要參考工具實際教學中也不是完全依賴學科指導意見如:指導意見上要求了解不飽和烴與氫氣、水、鹵化氫的加成反應,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不只是了解吧。三、教學中如何理解《學科指導意見》新課程教學把握知識傳授深淺23當指導意見與考試說明中要求不一致時,我們如何處理如:對乙醇、苯酚的性質要求,指導意見上是理解,而考試說明中是了解,我們知道乙醇、苯酚是醇和酚的代表物是了解醇、酚性質的關鍵,所以我們教學時也是重點內容,學生不僅是理解還要掌握。又如:指導意見中對加成反應的要求是理解,而考試說明中是了解,我們在教學中要把握的是理解。當指導意見與考試說明中要求不一致時,我們如何處理如:對乙醇24四、建議把有機教學與《實驗化學》中的內容整合起來我們的《實驗化學》是在高二下的期中考試后進行學習的,這模塊所用時間近兩個月,教起來的感覺是備課困難,學生學起來覺得很難,有些學生因為它對化學失去信心,我的建議是將實驗化學的知識分散到其他模塊中進行教學,也就是集中的難點分散開。在有機化學基礎的醇、酚教學后插入實驗化學中專題2的課題2乙醇和苯酚的性質,在講完重要有機之間的相互轉化后插入專題7的課題2阿司匹林的合成。四、建議把有機教學與《實驗化學》中的內容我們的《實25我們將《實驗化學》相關的課題插入有機化學基礎來講,既緩解了我們實驗化學的教學壓力又對剛剛學過的有機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同時減輕實驗室的壓力。并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這本書體現的實驗思想。我們將《實驗化學》相關的課題插入有機化學基礎來講,既緩解了我26五、如何處理基礎性學習與學生知識提高的矛盾有機化學的零碎知識較多,如果只是無條理地堆積,那么堆積的知識越多,頭緒就越亂,也越不利于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對零碎的知識進行歸納,使之條理化、綱領化,不僅能幫助學生記憶,也有利于學生建立牢固的知識結構。所謂讀書要“從厚到薄”,就是強調歸納總結的重要性。教學生會對有機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