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課件51張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論語》十二章課件51張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論語》十二章課件51張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論語》十二章課件51張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論語》十二章課件51張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后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著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論語十二章學習目標1.了解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有關情況及《論語》,能流利朗讀及背誦課文。2.理解每則語錄的內容,體味《論語》的語言風格。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為學之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者,被后世尊稱為“圣人”。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長期聚徒講學,開私人講學的風氣,傳說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藝者72人。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關于孔子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全書共二十篇,行文以對話體為主,是語錄體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趙普曾經(jīng)告訴宋太宗(趙匡義)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钡拇_,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還是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寫作背景

《論語》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

當時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也是戰(zhàn)亂紛爭的年代。春秋末,周朝的禮制日漸崩潰,名存實亡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社會處于一種大的動蕩組合階段,人們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脫韁之馬,肆意踐踏禮制下的人倫理念。

在社會呈現(xiàn)“禮崩樂壞”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體系,旨在建立和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其重要觀點記錄在《論語》之中??鬃邮侨寮覄?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①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jié)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guī)范等。②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③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笨鬃邮侨寮覄?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④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鬃拥摹叭省钡幕揪袷墙倘烁鶕?jù)周禮調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

孔子是儒家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八佾(yì)文質彬彬(bīn)邇之事父(ěr)

譬如(pì)子罕(hǎn)

未成一簣(kuì)疑難字詞研讀文本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飽:飽足安:安逸,舒適敏:敏捷,勤快于:對于而:表并列慎:小心,謹慎就:靠近有道:有道德的人正:使……匡正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彼伎迹嚎鬃诱J為好學的標準是什么?好學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有德之人,也可以理解為在位之人第一條在物質條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第二條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說話謹慎第三條是不斷向有道德的榜樣人物學習,及時匡正自身的行為重在排除干擾重在實踐鍛煉重在虛心請教拓展閱讀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wèi)靈公》)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yì)》)研讀文本而:表假設,如果如…何:固定句式,譯為:怎樣…呢?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遵守禮儀有什么用?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禮樂有什么用?”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文化常識:“佾”指古時樂舞的行列。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按照周禮,天子樂舞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季孫氏為魯國正卿。試簡要分析“仁”和“禮”“樂”的關系。

試簡要分析“仁”和“禮”“樂”的關系。①禮、樂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則是人內心的道德規(guī)范,是人文的基礎。所以,樂必須反映人的仁德。同時,樂是表達人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它也是禮的一部分。因此,禮與樂都是仁的外在表現(xiàn)。這里,孔子指出禮、樂的核心與根本是仁,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禮、樂的問題。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割。②仁是孔子學說的中心,它來自固有的道德,仁是禮、樂的根本。禮講究謙讓敬人,樂需要八音和諧。一個人沒有仁的本質,則不會真正遵守禮樂,也無謙讓敬人、和諧無奪等美德,即便行禮奏樂,也不具有實質意義。拓展閱讀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

(人的修養(yǎng))開始于學《詩》,自立于學禮,完成于學樂。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孟子·公孫丑上》)

子貢說:“看見一國的禮制,就知道它的政治;聽到一國的音樂,就知道它的德教。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保ā独锶省罚┏涸谠缟?,名詞做狀語研讀文本聞道:得知真理,懂得仁義的道理夕:在晚上,名詞做狀語孔子說:“早晨能夠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p>

補充:《論語》中共有59章提到“道”,用作動詞的有5例,其余54例則都用作名詞。在名詞的用例中,有4例釋為道路義,其余50例作為名詞時有四種意思:第一,籠統(tǒng)的術語,指道德(本立而道生)、學術(吾道一以貫之)或方法(不以其道得之);第二,合理的行為(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第三,道路、路途(中道而廢);第四,技藝(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這句話體現(xiàn)了孔子對于“真理”具有怎樣的態(tài)度?

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wèi)它,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也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內涵。闡述了孔子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犧牲精神。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保ā独锶省罚┳釉?“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保ā独锶省罚┭凶x文本喻:明白,知曉義:原指“宜”,即行為合于“禮”??鬃右浴傲x”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有君子義和小人義之分,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伙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也。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保ā独锶省罚┚优c小人在“義利觀”上應該有什么不同?孔子說:“君子懂得大義,小人只懂得小利?!弊釉?“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保ā独锶省罚?/p>

從人的價值標準的角度出發(fā),指出了君子與小人在人生價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在道義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視道義,而小人更注重利益,運用對偶、對比的手法強調了對義和利不同的認識是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t: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齊:形作動,看齊內:名作狀,在心里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應該想著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p>

補充: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濒敯Ч珕枺骸暗茏邮霝楹脤W?”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研讀文本這句話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見賢思齊、自我反省是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見賢思齊,見到強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學習,努力向他靠齊;見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還有欠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已。

經(jīng)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雜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點,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凶x文本質:質樸、樸實文:華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虛飾、浮夸彬彬:配合適當?shù)臉幼?/p>

孔子說:“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p>

君子要處理好文、質的關系,協(xié)調發(fā)展:內心真實、樸素,待人接物有禮有節(jié),說話辦事有禮貌修養(yǎng)。這其實也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氣質上的體現(xiàn)。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文”與“質”的關系?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文”與“質”的關系?

孔子這里說的“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xiàn);“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質,同時又合乎“禮”并表現(xiàn)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而主張不偏不倚,執(zhí)兩用中。

文與質是對立統(tǒng)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離??鬃诱J為只有兩者配合得當才是完美的。

從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yǎng)。那么,“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yǎng)就會顯得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于文雅就會顯得浮夸和虛偽,注重繁文縟節(jié)而不切實際。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yǎng),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弘:廣、大,這里指志向遠大毅:意志堅強而:表并列以為:把…作為已:停止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擔當?shù)呢熑沃卮?,而且路程遙遠。把仁作為自己擔當?shù)呢熑?,不是也很重大嗎?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遙遠嗎?”研讀文本士畢生追求的目標是什么?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從精神狀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點明讀書人應該具備剛毅的品格,因為只有具備了這種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夠不半途而廢,才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仁”應該是讀書人畢生追求的目標。實現(xiàn)仁道是漫長而艱巨的。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應當勇于擔當時代的重任,堅毅剛強,為此奮斗終生。運用雙重否定和反問句的形式,增強語氣。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保ā蹲雍薄罚┭凶x文本為:堆積簣:筐平:形作動,填平覆:傾倒往:堅持

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好比平整土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xù),還是要自己去干的?!边@句話蘊含了哪些做事和學習的道理?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保ā蹲雍薄罚┛鬃舆\用“堆土成山”與“填土平地”這兩個比喻,說明了功虧一簣與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無論是做學問,還是為人處世,除了有明確的目標以外,都應自覺自愿地堅持下去。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積土成山,最終達于成功。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留下終身遺憾。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研讀文本知:同“智”孔子說:“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不畏懼。”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那就是仁愛,智慧和勇敢。

有智慧的人不會疑惑因為知道大小、輕重、緩急、本末,判斷力自然就強大;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則不會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達人)則會招人感激,人我關系處理得完善了,就不會憂應慮;真正的勇者不是行為壯烈,而在于內心強大,不存在懼怕之心,橫逆憂患之來,淡然處之,這這才是大勇,故言“勇者不懼”。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克:約束復:歸復一日:一旦歸:稱贊由:依靠請:請允許我目:細則事:實踐

顏淵問什么是仁??鬃诱f:“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復禮,全天下都會稱贊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難道要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克己復禮的細則?!笨鬃诱f:“不合于禮的不堪,不合于禮的不聽,不合于禮的不說,不合于禮的不做?!鳖仠Y說:“我雖然不聰穎,愿意實踐這些話。研讀文本如何理解孔子關于“仁”的這一回答?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保ā额仠Y》)

“仁”就是克己復禮,克己對內(內圣),復禮對外(外王),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畢生追求。具體是要“視、聽、言、動”都符合禮。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研讀文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一言:一個字行:實踐其:大概恕:體諒

子貢問道:“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去實踐它嗎?”孔子說:“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到別人身上?!八 迸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關系,這段話與孔子的“仁”又有何關系?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這也是孔子對踐行仁的原則的表述:恕道。

在孔子看來,“恕”這個字是可以終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是“仁”的內涵之一,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實踐原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說的也是思想品德修養(yǎng),強調“修己”。人活于世,要學會相互理解,要設身處地地看待問題,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有多替別人考慮,別人才會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這樣做了,人際關系才會和諧。儒家仁學體系仁德仁仁愛仁政完美的個人修養(yǎng)理想的人際關系完善的政治統(tǒng)治仁之至:自愛子曰:自愛,仁之至也;自敬,知之至也。自愛的人,會獲得別人的仁愛;自敬的人,會獲得別人的禮遇。推己及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p>

孔子說:“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愛心,親近仁人志士。能輕松做到這些,才可以從事理論研究?!比手V:忠恕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p>

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比手V:忠恕

《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唯?!弊映鲩T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論語集注》:“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p>

《里仁》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痹诱f:“是?!笨鬃映鋈ブ螅瑢W便問曾子:“這是什么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敝?盡己心以待人恕:推己心以及人仁之體:禮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p>

《論語》中“禮”所闡釋的道德要求真實質樸,是從真情摯感中對個人行為舉止進行規(guī)范,將抽象的道德倫理具象為日常的行為舉止方式?!岸Y”中所包含的道德意蘊,是個人道德精神、內心情感與外在行為的統(tǒng)一,所謂德之所依,情之所現(xiàn),禮的堅守需要道德的輔助和情感的自省。以禮來規(guī)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孔子對飲食的要求

《論語·鄉(xiāng)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yì]而潔,魚餒[něi]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孔子提到齋祭時用的食品不能象尋常飲食那樣,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要精制細作,食物魚肉魚不新鮮了不吃,色澤氣味不正常了不吃,食物烹飪不當不吃,不是進餐時間不吃,牲肉分配得不符合禮法不吃,沒有配醬物不吃,肉不食過量,不超過飯食,酒不失禮,僅釀一夜的酒,市場上賣的酒和干肉都不食,姜雖屬齋祭時可用的辛而不葷之物,也不吃太多,助祭分得的肉不過夜,祭肉不能超過三天。研讀文本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保ā蛾栘洝罚┬∽樱豪蠋煂W生的稱呼何莫:為什么不夫:那興:指激發(fā)人的感情觀:指觀察政治的得失、風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怨:指諷刺時政邇:近

孔子說:“學生們?yōu)槭裁礇]有人學詩呢?詩可以激發(fā)心志,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培養(yǎng)群體觀念,可以學得諷刺方法。近則可以用其中的道理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薄对姟?,可以興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

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幾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后畫畫?!弊酉挠謫枺骸澳敲?,是不是說禮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fā)我的人,現(xiàn)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jīng)》了?!睂W《詩》是對社會倫理道德的思考《詩》,可以觀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說:“《關雎》這首詩快樂而不放蕩,悲哀而不悲傷?!薄对姟罚梢匀?/p>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孔子說:“把《詩》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jié),不能獨立地辦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詩》,可以怨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了君主,何必還在露水中勞作!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了君主,何必還在泥漿中勞作!表達出了服勞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們日益增強的背棄暴政的決心。以個人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確實需要論語的智慧?!墩撜Z》中很多精辟的論斷對現(xiàn)代價值觀的培育有借鑒意義。但是論語的理論體系必須加入科學、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現(xiàn)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論內核之中去,才能與健全的商品時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諧,也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和諧社會。一言以蔽之,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思考:《論語》的當代價值請找出文中的成語并積累克己復禮:儒家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見賢思齊:見到德才兼?zhèn)涞娜司鸵蛩ㄋ┛待R。文質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任重道遠:責任重大,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的奮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親自強加給對方。未成一簣: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1.比喻說理,形象生動。

例如第八章,孔子以“堆土成山”為喻來闡述學習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的道理,易于人們理解和接受。2.人物對話,栩栩如生。

有的章節(jié)通過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如“顏淵問仁”,孔子給予回答,接著顏淵又問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最后表示要堅決執(zhí)行。通過對話,一個善于思考、領悟,又堅決踐行的弟子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3.哲學思辨,充滿智慧。

文章節(jié)選了孔子許多帶有哲學思辨意味的名句,例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些語句給人以人生的啟示,表現(xiàn)了孔子非凡的智慧。

寫作特色(1)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探討文與質的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談到君子不要追求物質享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談到早晨得知道理,當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談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義利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論語·衛(wèi)靈公》中,子貢詢問孔子有沒有可以拿終身去實踐的一個字,孔子告訴他是“恕”,接著孔子又對“恕”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6)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