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文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教學中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中學生作文還是要提倡還原生活,努力表述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么,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才能讓學生的作文充滿靈性呢?一、學習和領會根據《課標》編寫的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作文教材寫作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面寫作,而是將寫作放到實踐當中,放到生活當中,放到情景當中,實現(xiàn)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的三位一體?!叭灰惑w”作文教學理念的科學性,在于它首先認識到作文是什么,意識到學會作文需要什么樣的過程,所以,它充分重視利用外在和內在動力推動主體對作文原料的吸納,改進大腦思維方式,訓練多種表達能力,從而推進作文產品的優(yōu)化。二、根據教材要求,充分挖掘身邊、社區(qū)、網絡等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和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中思考和表達生活,還原作文教學豐富的內涵《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fā)。要組織學生去觀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新世紀的曙光中全面啟動。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因此課程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著課程改革的效果與得失。而我國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中仍存在著這樣或那樣不盡如意的地方。那么,如何突破或擯棄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中的弊端,從新的高度確立課程教學的理念,全面挖掘課程教學的價值,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生命意義的缺失: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局限
傳統(tǒng)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在教學中,學生不是獨立地而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的,學習的內容不是隨意自發(fā)產生的,而是經過選擇和教育學加工的人類已經創(chuàng)造出來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識;教學過程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過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的認識過程?;谶@種“特殊的認識活動觀”,教學被窄化成知識教學,教學過程被視為一系列預先設計好的、可控的線性序列,學生被當成盛裝知識的容器,教師充當教學舞臺的主角。這種“特殊的認識活動觀”無視課程教學的生成性、豐富性、復雜性,意識不到教學本身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把生動活潑、變動不居的教學從整體的生命活動中抽象、隔離出來,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命的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課程教學缺乏生命意義,這是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根本缺陷,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教學觀念:知識傳承觀
長期以來,絕大部分教師把課程理解學科知識。認為,教學就是把書上的知識、結論講給學生聽,學生的任務就是在課堂上識記、理解和掌握這些學科知識。完成認識性任務是教學目標中最重要的甚或惟一的目的,學生的進步只表現(xiàn)為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高。它必然導致兩大弊端。一是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成長需要的關注的缺乏。一方面表現(xiàn)為大多數(shù)學科的內容與學生的成長缺乏內在聯(lián)系,課堂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的實際,成了與學生日常生活隔絕的一個專門領域;另一方面,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的困惑、好奇、期望以及許多潛在的能力和作為一個完善的人的其他一切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被忽視、遏制。二是割裂了抽象的書本知識與人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知識過程的豐富、復雜的聯(lián)系,教學過程被庸?;綗o需智慧努力,只需聽講和記憶就能掌握知識的那種程度,造成學生對不少知識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之所來,更不知其之所去”的狀態(tài)。這種對課程教學的片面認識,其后果是造成了學生雖有很強的認知能力,卻不能深刻領悟知識所蘊含的生命意義,更不能在真實的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
2.課堂教學:“三惟”現(xiàn)象直到今天,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究其原因是教師教學觀念的僵化與滯后。主要表現(xiàn)在把語文教學的重心定位在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把握上,從而忽視了語文教學應當把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作為終極關注的追求。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潛能的開發(fā),忽視了漢語是一種重“意會”的語言的特點,妨礙了我們對母語教學真實面目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因而,在教學中,常出現(xiàn)重思想內容的分析,重理性說教的“滿堂灌”和“滿堂問”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新的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敝匾曆崭腥?,就是重視潛移默化,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情要自己在讀中悟,理要自己在讀中悟,法也要在讀中悟。在文章中,作者的語言以及語言要傳遞的內容,自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學生每有所感,必要有相似境遇的激發(fā),有感于此,更抒發(fā)于彼。學生會調動自己個性化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再現(xiàn)或再造作者的生活原型;也會加以想象,構建自己認可的生活圖景或事物形象,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產生獨特的體驗,受到感染,引起共鳴,從而觀照自身,引發(fā)認知沖突,潛移默化地向作者的語言靠近,向作者的人格靠近。
4.轉變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轉變學習方式究竟意味著什么?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是主體性與客體性的二重統(tǒng)一,人是能動性與受動性的二重統(tǒng)一,人是獨立性與依賴性的二重統(tǒng)一。傳統(tǒng)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tài),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提升的過程。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學習不是一種異已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fā)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诖耍敬握n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fā)現(xiàn)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是同化,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是順應,學生是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傳統(tǒng)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fā)現(xiàn)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接受書本知識(死記硬背書本知識即為典型),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fā)展,反而成為學生發(fā)展的阻力。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因此成為本次教學改革的亮點。
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換句話說,要構建旨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由此可見,轉變學習方式實質上是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
(2)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
A課前搜集信息。
生活是更大的學習語文的環(huán)境,所以說,語文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40分鐘,還應從生活出發(fā),把生活和課堂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這就需要課前作一些準備,從書籍、電腦等媒體中搜集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信息,這也是現(xiàn)代人所必備的能力。
搜集的信息從形式上可以分為三類:文字信息、圖像信息、綜合信息。其中,圖像信息又包括光盤、圖片、錄像等。
從來源上分,可分為教師搜集和學生搜集兩大類。師生搜集的資料相互之間一定要有交流,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信息進行溝通、反饋,這樣可以使信息量大增,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利用的有效程度。從內容上看,這些信息又可分為兩大類:(1)與課文主題相似的文章。從人文角度來看,搜集的文章要與課文弘揚的主題一致,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一組文章的整體閱讀,對文本有初步感知,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積蓄情感,認識上有一個關注的層面在:《信》這一課講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界所有生命之間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學生和教師共同增選了《布娃娃和泥娃娃》、《變魔術》、《會走的鳥窩》等幾篇文章。這樣,孩子們對于關愛、理解的主題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對于關愛、理解的內涵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都得到了豐富。(2)與文章內容有關的資料。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讓學生圍繞課文內容搜集有關地球美麗、資源有限、活動范圍小、地球的唯一性的圖片、短片、文字等資料,這些資料對于學生理解文章有很太的幫助,擴展了課文的廣度和深度。B共體感悟,討論交流。
人們平時感知的對象是由許多部分構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人們并不把對象感知為許多個別的、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視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這說明人的知覺有整體性的特點如馬致遠的《天靜沙?秋思》,這是一幅和諧完整的秋色圖。它化景物為情思,表達了天涯孤客的羈旅愁懷。它的美,不是從單個孤立的形象如枯藤、老樹、昏鴉、瘦馬等體現(xiàn)出來的,而是由幾幅畫面綜合起來變成統(tǒng)一完整的形象和意境體現(xiàn)出來的。如果孤立地去閱讀欣賞這一和諧完整形象中的單個形象,它們并不美,甚至是丑的。所以,我們閱讀欣賞作品時,一定要顧及全篇,從作品的整體出發(fā),透過完整的文學形象去認識它。但是,強調整體是不是就否定部分呢?要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中有局部,局部中有整體。在整體中鳥瞰各部分,去認識部分在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能從部分中映射出整體,使學生對整體的認識具體化、深刻化。
整體感悟的方法有許多,現(xiàn)列舉(1)朗讀──以讀帶講。讓學生反復朗讀,讀中記憶,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消化;讀中形成語感,讀中體會思想。朗讀,一方面要誦讀。聲音信息經文字符號更具可感性。學生在誦讀課文時,口、耳、眼三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活動,有助于增強語感。言語本身有許多生動活潑的語氣、節(jié)奏、句式,蘊含著作者的情趣意旨,學生富有情感地誦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敏銳感知的表現(xiàn),它是通過直覺思維的方式,對課文中感人的情景。優(yōu)美的韻律、巧妙的構思、準確的用詞、以及作者的真切情感進行綜合把握。
另一方面,還要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梢宰寣W生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閱讀教學中情感信息要以學生自我感受為基礎,教師只是運用自己感受的情感經驗指導學生從自身的感受出發(fā)去體驗和接受課文的情感,而不是直接注入。
創(chuàng)設情景是感情朗讀指導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設一個本文的情感氛圍,如用語言渲染、音樂渲染、多媒體渲染等等,以此調動起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使學生身臨其境,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準確、全面地把握作品傳達的復雜情感。
(2)話題討論。以一個涵蓋全篇的中心話題貫穿全文,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中心話題是從學生直覺或文章中心思想出發(fā)設計的一個或一組統(tǒng)領全篇的問題,學生按中心話題去自學,從語言文字中去找解答中心話題的依據,并對找出的依據進行分析,然后在小組里討論,再在全班交流。中心話題不管有幾個,都要落實到語言文字上,學生能找出語言文字的依據,并講出理由。中心話題的設計可有以下幾個途徑:
①從中心思想出發(fā)設計中心話題。如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可以設計這樣一個中心話題:“我”眼中的魯迅先生、周曄眼中的伯父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圍繞這個中心話題找依據,說理由。
②從學生的直覺印象出發(fā)設計中心話題。如學《草原》,教師可引導學生: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到草原走一趟,回來后開一個座談會,談談你對草原的印象,談談你的感受。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直覺感受出發(fā),談自己對草原的印象。
③從語言表達形式出發(fā)設計中心話題。作者寫文章是要表達中心的,他所選用的詞語,使用的語法、修辭,所運用的表達方法,甚至標點,都是為了表現(xiàn)、突出這個中心的。因此,這些字、詞、句、段、篇、語文法、修辭、標點、細節(jié)等都可作為理解文章中心的依據,應讓學生學會從這些方面去找依據,并學會從時、地、景、情、勢、理六個角度去分析每一個依據。
(3)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孩子們可以畫,可以表演,可以講故事,可以說評書……孩子的自主性強,自己去選擇,方法靈活多樣,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思維被激活。學生要想畫、演、講,就必須深入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轉化為其他語言(如美術語言、形體語言……),用外化的表達促進內化的吸收。
C賞析品味,積累語言。
賞析品味有兩種,可以在精讀中穿插,也可在整篇討論之后,對全文或文章的精彩段落進行品味。賞析品味既可以使學生得到一咱美的享受,又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和總結一些語言規(guī)律,遷移到以后的寫作中。賞析要放手,不能牽著學生往前奔。就像游山玩水,當你急著趕速度時,對周圍的事物會毫無印象,只有當你從從容容地游玩時,處處美景才會映入眼簾。鑒賞也是這個道理。內容不要限制過死,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語文水平不同,只要他能從自己認為美的地方品出其中的美就可以了。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一背或摘抄下來,積累語言。
四、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反思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yōu)秀教師,一節(jié)節(jié)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但也需要反思!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長相思》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錄音與學生一同欣賞,當美妙的樂曲響起時,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作者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虒W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xiàn)“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福建教育0512P16)
1.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對話熱情的前提,
一是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讓他們有平等參與對話的機會,認真傾聽他們的聲音,細心捕捉其中的閃光點,以親切的態(tài)度,鼓勵的話語激發(fā)對話熱情。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讓他們從對話中體驗到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2.師生共同走進文本是深化對話教學的基礎。
閱讀教學中有效對話是學生在教師搭建的平臺上展現(xiàn)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分享智慧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作者,與文本人物、事件、情景等展開心靈對話的過程。深刻感悟必須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對文本讀的越多,性的越深,感悟就越豐富。教師首先擁有深刻的感悟和多元的視角,從而擁有與學生對話并擔任“對話首席”的資格;學生方能與文本進行對話,產生獨特的感悟、豐富的體驗,學生盡而就產生了與老師、與伙伴對話的內在需求,師生對話才能成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過程,學生才能在對話中實現(xiàn)對單一視角的超越,對自我認識的提升。
3.相機引導是提高對話質量的保證。
閱讀過程是文本意義與閱讀主體意識之間的相互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文化積淀尚淺,認知能力不強,在與文本對話中認識不到位或有偏差,如果不即使排除就會產生錯誤認識,產生畏說心理,因此教師要敏銳的判斷學生的對話質量和價值并不失時機的引導幫助。
4.依學定教是展開個性對話的關鍵。
依學定教,相機生成是對話教學的重要特征,課堂是動態(tài)的、生成的。課堂上發(fā)生的一切并非是教師能夠完全預見的。教師要充分備課,又要善于、敢于拋開預設,才能使對話富有生機,充滿個性。并及時捕捉有價值的生成性話題,引導思維,提高質量,幫助完成知識建構。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
新課程需要什么教學語言
反思二:新課程需要什么課堂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guī)范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臟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四南海實驗學校校園物業(yè)服務及設施設備維修合同3篇
- 個性化商業(yè)空間裝潢協(xié)議標準文本版A版
- 2025年度錄音作品版權登記與維權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企業(yè)項目管理與進度控制服務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四年醫(yī)療器械保修與遠程診斷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測繪成果保密轉讓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測繪信息化平臺建設服務合同范本(專業(yè)版)4篇
- 專業(yè)出國留學輔導協(xié)議樣本(2024)版
- 2025年網絡安全防護與安全咨詢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一致性技術研發(fā)一致行動人協(xié)議3篇
- 2025年經濟形勢會議講話報告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周長》測試卷(含答案)
- 國家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報告3篇
- 2024年度順豐快遞冷鏈物流服務合同3篇
- 六年級下冊【默寫表】(牛津上海版、深圳版)(漢譯英)
- 合同簽訂培訓
- 新修訂《保密法》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電工基礎知識培訓課程
- 鐵路基礎知識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金融AI:顛覆與重塑-深化理解AI在金融行業(yè)的實踐與挑戰(zhàn)
- 住宅樓安全性檢測鑒定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