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素辨證中的病位證素與病性證素的對比研究_第1頁
證素辨證中的病位證素與病性證素的對比研究_第2頁
證素辨證中的病位證素與病性證素的對比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證素辨證中的病位證素與病性證素的對比研究

朱夫峰教授經(jīng)過幾十年的科學研究,建立了“證素辯證法”的新體系。其中“證素”,指的是辨證的基本要素,即辨證所要辨別的本質(zhì)性內(nèi)容,是辨證的關(guān)鍵,是建立以證素為核心的辨證統(tǒng)一體系的基礎(chǔ)?!白C素”是通過對“證候”(癥狀、體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識,而確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構(gòu)成“證名”的基本要素。WF文鋒-Ⅲ中醫(yī)輔助診療軟件是通過文獻整理、流行病學調(diào)查、專家咨詢等途徑所獲取的資料,運用數(shù)據(jù)挖掘、信息處理等多維數(shù)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shù),對證素辨證進行計量分析和判別研究,使證素辨別達到較為精確的量化、可靠、可檢驗的程度。其中包含病位證素20項:心神、心、肺、脾、肝、腎、胃、膽、小腸、大腸、膀胱、胞宮、精室、胸膈、少腹、表、半表半里、肌膚、經(jīng)絡(luò)、筋骨;病性證素33項:外風、寒、熱(火)、暑、燥、濕、痰、飲、水停、氣滯、閉、血瘀、膿、蟲積、食積、血熱、血寒、氣虛、氣陷、不固、氣脫、血虛、陰虛、亡陰、陽虛、亡陽、精虧、津虧、陽浮、陽亢、動風、動血、毒?!斗絼W》作為基礎(chǔ)與臨床的橋梁課程,是一門重要的中醫(yī)應用基礎(chǔ)課程,其所載方劑是臨床各科廣泛應用的基礎(chǔ)方、代表方與常用方。本文試以WF-Ⅲ診療輔助系統(tǒng)中的53項證素為標準,對《方劑學》教材中所有正方的主治證作一證素分析研究。1數(shù)據(jù)來源本分析研究所錄用的245首方劑均來自于全國高等醫(yī)藥教材建設(shè)研究會規(guī)劃教材《方劑學》教材中的正方。2磁朱丸的病位內(nèi)涵及病性證素分類證素的提取以方劑主治證為依據(jù),如:六味地黃丸的主治是腎陰虛證,證素提取時,應分解為病位證素腎與病性證素陰虛;真武湯的主治是脾腎陽虛、水濕內(nèi)停證,相應分為病位證素脾、腎與病性證素陽虛、水停、濕;磁朱丸的主治是心腎不交證,當分為病位證素心、腎與病性證素陰虛和火擾。方劑主治中的有些字詞不屬于上述已定的病位與病性證素類別,其中有些根據(jù)某些臟腑的生理特性、某些病性的特點,可以轉(zhuǎn)換為已定證素,如衛(wèi)、少陽、陽明、中焦、少陰、膜原、上、下、真陰、命門、下元、真陰、陰分、沖任、心包等用詞,可轉(zhuǎn)換為表、膽、胃、大腸、脾、胃、半表半里、腎、肺、肝、胞宮、心神等已定病位;陽郁、(肝)郁、陰寒、邪熱、血郁、蓄血、蓄水、熱毒等用詞,可轉(zhuǎn)換為氣滯、寒、血瘀、水停、熱[火]等已定病性。而無法歸類的字詞暫歸為待定病位與待定病性兩類。3結(jié)果與分析3.1病位證書245首方劑共涉及證素50項652頻次,其中病位證素18項191頻次。見表1。3.2疾病的癥狀245首方劑共涉及病性證素32項461頻次。見表2。3.3明病性證素的使用情況245首方劑明確標明病位證素的131首,占全部方劑的53.47%,其中涉及1項病位證素的75首,2項的52首,3項的4首;明確標明病性證素的232首,占全部方劑的94.69%,其中涉及1項病性證素的69首,2項的110首,3項的40首;4項的13首。全部方劑中,病位、病性證素兩者兼無的方劑10首,有病位或病性證素的107首,其中只有病位證素的有3首,只有病性證素的104首,兩者兼?zhèn)涞?28首。全部方劑中,具有1項證素的31首,2項證素的76首,3項證素的64首,4項證素的45首,5項證素的17首,6項證素的2首。3.4經(jīng)濟血崩血崩的病位在245首方劑的主治中,除涉及上述已定53項證素中的18項病位證素和32項病性證素的信息外,還包含感邪途徑、癥狀、疾病、連接詞及待定病位、病性證素等信息。感邪途徑:外感、直中、內(nèi)傷、跌打損傷。疾?。猴L溫、溫病、感冒、麻疹、結(jié)胸、懸飲、傷寒、瘧疾、瘟疫、暑?。ㄖ惺?、陰暑)、大頭瘟、痢疾、虛勞、痹證(血痹、痛痹)、肺痿、崩漏(血崩)、帶下、臟躁、痧脹、胸痹、梅核氣、疝氣、痜疝、瘖痱、中風、干血勞、風疹、濕疹、破傷風、白喉、消渴、肺癆、濕溫、霍亂、淋證(石淋、血淋)、風水、風濕、皮水、痰飲、陰水、腳氣、白濁、瘰疬、痰核、病間病、瘧母、癥積、癭瘤、蛔厥、蟲疳、黃腫、癰、癤、疔、瘡、瘍、脫疽、乳癌、橫痃、流注、小腸癰、陰疽、貼骨疽、肺癰、腸癰等。癥狀:便秘、厥逆、痛瀉、痞、咳、喘、黃疸、骨蒸、盜汗、里急、泄瀉、發(fā)熱、心動悸、自汗、遺精、滑泄、尿頻、小便頻數(shù)、失眠、痛經(jīng)、哮喘、呃逆、腫痛、出血、腹痛、心胃諸痛、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頭痛、口眼歪斜、不語。連接詞:不和、兼有、初起、壅盛、初起未發(fā)、發(fā)而不透、互結(jié)、積、壅、入、伏、郁、初入、灼、傷、毒、有、上炎、下注、上攻、內(nèi)(熱、盛)、擾、挾、傷、受、犯、而、合、具、夾、內(nèi)蘊、濟、偏、內(nèi)陷、內(nèi)(閉)、(暑)穢、蒙、阻、(寒)凝、(內(nèi))阻、生、并重、在、頑、上擾、留阻、虛衰、衰微、暴(脫)、未解、已熾、妄行、初中、壅滯、結(jié)聚、熾盛、壅結(jié)、(郁)滯。待定病位:營、里、內(nèi)、氣、血、胎元。待定病性:實、邪、氣逆、穢濁。4討論4.1感邪途徑,感邪藥在245首方劑中,沒有典型病位、病性證素的方劑僅僅只有10首,占總數(shù)的4.08%,而這10首方劑基本上是采用疾病名稱作為該方的主治有9首,如:桑菊飲(風溫初起)、銀翹散(溫病初起)、升麻葛根湯(麻疹初起未發(fā),或發(fā)而不透)、普濟消毒飲(大頭瘟)、烏附麻辛桂姜湯(痛痹)、炙甘草湯(脈結(jié)代,心動悸;虛勞肺痿)、地黃飲子(瘖痱)、橘核丸(痜疝)、鱉甲煎丸(瘧母,以及各種癥積);采用感邪途徑的有1首,即:復元活血湯(跌打損傷)?!斗絼W》所采用的方劑均來源于不同年代、醫(yī)家,如《傷寒論》、《金匱要略》、《太平惠民和濟局方》、《溫病條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等,有的原書有主治記載,有的只有方藥的記載,但是編者在未采用朱文鋒教授的證素辨證的前提下,在把握辨識方劑的主治證時,朱文鋒教授提出的20項病位證素和33項病性證素中,只有3項未涉及,即:肌膚、筋骨、亡陰,其中53.47%的方劑有1到3項不等的病位證素,94.69%的方劑有1到4項不等的病性證素,只有病位證素、病性證素的有107首,病位證素、病性證素兩者兼?zhèn)涞?28首,由此可知,朱文鋒教授提出的證素辨證當中的病位證素、病性證素是確實有效可行的。4.2病蟲草害的病名及病邪的發(fā)展狀態(tài)245首方劑的主治中除包含病位、病性證素的詞匯外,有的主治中還包含了感邪途徑,如:外感、直中、跌打損傷等;有的還包含了疾病名稱,如:感冒、肺痿、白喉、淋證、腸癰等;有的還包含了癥狀名稱,如:便秘、骨蒸、痛瀉、痞、咳、喘等。主治中有的還采用了連接詞,這些詞匯有的是對病性的補充描述,如:寒性多凝、濕性多下走、火熱性上炎,因而主治中可見寒凝、下注、上炎等字樣;有的則突出了疾病的復雜性,如:不和、兼、互結(jié)、并重等;有的則是對病邪或疾病的發(fā)展狀態(tài)的描述,如:初起、暴(脫)、已熾、壅盛等。上述用語不僅加強了證名的形象性、生動性,更有利于臨床治法、組方、用藥等的選擇,比如,外感當解表、淋證當通淋、便秘當通便、寒凝當溫通散寒、暴(脫)當急治等。4.3內(nèi)、內(nèi)、氣、血、胎、邪在對主治的證素提取中,有些用詞是難以歸類的,根據(jù)其特性,我們暫且將其命名為待定病位與待定病性。其中待定病位包含營、里、內(nèi)、氣、血、胎元等6項;待定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