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_第1頁
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_第2頁
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_第3頁
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_第4頁
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政工作禮儀系列行政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頁掌握一定禮儀知識,是行政人員尤其是服務行業(yè)必備一項工作技能,也是在與人接觸過程中所能表達出來一個素養(yǎng)。所以說:“禮儀不但僅是做事道理,更主要是做人道理”。序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頁一迎接禮儀

迎來送往,是社會交往接待活動中最基本形式和主要步驟,是表示主人情誼、表示禮貌素養(yǎng)主要方面。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頁一迎接禮儀

迎接是給客人良好第一印象主要步驟。給對方留下好第一印象,就為下一步深入接觸打下了基礎。迎接客人要有周密布署,應注意以下事項:

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4頁接到客人后,應首先問候一迎接禮儀問候:語言親切、熱情、得體您一路辛勞了!歡迎您來到西安(華澳麗康)我是行政中心某某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5頁

一迎接禮儀

一是當你與長者、尊者交換名片時,雙手遞上,身體可微微前傾;你想得到對方名片時,能夠用請求口吻說:“假如您方便話,能否留張名片給我?”二是作為接名片人,雙手接過名片后,應仔細地看一遍,千萬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順手往桌上扔。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6頁第一點接收到人家名片后一定要回敬對方。

第二點接過名片一定要看清楚,通讀一遍,這最主要。

名片使用禮儀一迎接禮儀接收他人名片注意事項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7頁

名片使用禮儀

隨身攜帶名片一定要有名片一二主要場所名片使用關鍵點一迎接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8頁名片不準隨意涂改1名片不提供私宅電話2名片上不出現(xiàn)二個以上頭銜3名片使用禮儀名片外觀內容上有三不準標準:

一迎接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9頁索要名片要注意名片使用禮儀盡可能不索取名片1若索要名片語言要婉轉212交易法激將法3聯(lián)絡法一迎接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0頁

一迎接禮儀4.迎接客人應提前為客人準備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慌忙忙準備交通工具,那樣會因讓客人久等而誤事。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1頁

一迎接禮儀

5.主方應提前為客人準備好住宿,幫客人辦理好一切手續(xù)并將客人領進房間,同時將活動計劃或指南等送給客人。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2頁

一迎接禮儀

6.將客人送到住地,主人不要馬上離去,應陪客人稍作停留,熱情交談,談話內容要讓客人感到滿意。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3頁

一迎接禮儀

考慮到客人一路旅途勞累,主人不宜久留,讓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時將下次聯(lián)絡時間、地點、方式等告訴客人。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4頁二接待客人禮儀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客人要找責任人不在時,要明確告訴對方責任人到何處去,以及何時回本單位。請客人留下電話、地址,明確是由客人再次來單位,還是我方責任人到對方單位去。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5頁

2.客人到來時,我方責任人因為其它原因不能立刻接見,要向客人說明等候理由與時間,若客人愿意等候,應向客人提供飲料、雜志等。

二接待客人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6頁

3.接待人員率領客人抵達目標地,應該有正確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在走廊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在內側。

二接待客人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7頁

(2)在樓梯引導方法:

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后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樓梯時,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安全。二接待客人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8頁

(3)在電梯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后關閉電梯門,抵達時,接待人員按“開”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二接待客人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19頁

(4)會議室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會議室,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點頭禮后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普通靠近門一方為下座)。二接待客人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0頁

1、打電話禮儀(1)因公電話盡可能在上班時間打(2)因私電話盡可能不要影響對方休息(3)打電話時要考慮對方處境(4)準備通話提要(5)控制通話時間(6)通話時保持良好狀態(tài)(7)打國際長途電話要考慮時差(8)無人接聽時等鈴響六聲再掛電話(9)讓上司或長者先掛電話三接打電話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1頁

2、接電話禮儀(1)電話鈴響三聲之內接聽電話。拿起話筒首先要問好,然后自報家門。(2)主要信息要統(tǒng)計,如時間、地點、聯(lián)絡事宜、需處理問題等。三接打電話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2頁(3)假如當前工作確實非常主要,要向來電者說明原因,表示歉意,并約一個詳細時間,到時候自己再主動打過去。(4)假如對方所找不是你,接電話時要盡可能問清事由,防止誤事,如自己無法處理,應該認真統(tǒng)計下來并及時轉達相關人員。(5)在沒有授權情況下,不要隨便說出對方所要找人行蹤、私人手機號碼。三接打電話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3頁四開、關門禮儀

通常情況下,不論是進出辦公大樓或辦公室房門,都應用手輕推、輕拉、輕關,態(tài)度謙和考究次序。進出房門時,開關門聲音一定要輕,乒乒乓乓地開關門是十分失禮。進他人房間一定要先敲門,敲門時普通用食指有節(jié)奏地敲兩三下即可假如與同級、同輩者進入時,要相互謙讓一下。走在前邊人打開門后要為后面人拉著門。假如是不用拉門,最終進入者應主動關門。假如與尊長、客人進入,應該視門詳細情況隨機應變,這里介紹通常幾個方法。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4頁

(1)朝里開門,接待人員應先入內拉住門,側身再請客人進入,如圖:四開、關門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5頁

(2)朝外開門,接待人應請客人先進。如圖:四開、關門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6頁

(3)旋轉式大門,應自己先快速過去,在另一邊等候。如圖:

四開、關門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7頁

不論進出哪一類門,在接待引領時,一定要“口”、“手”并用且到位,即利用手勢要規(guī)范,同時要說諸如“您請”,“請走這邊”,“請各位小心”等揭示語。

四開、關門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8頁

介紹他人:是作為第三方為彼此不相識雙方引見、介紹一個介紹方式。介紹他人通常是雙向,即將被介紹者雙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紹。

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29頁

碰到以下情況,有必要進行介紹1、與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識同事或朋友。2、本人接待對象遇見了其不相識人士,而對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3、在家中或辦公地點,接待彼此不相識客人或來訪者。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首先交際圈。5、受到為他人作介紹邀請。6、陪同上司、長者、賓客時,遇見了其不相識者,而對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7、陪同親友前往造訪親友不相識者。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0頁

介紹他人次序:為他人作介紹時必須恪守“尊者優(yōu)先”規(guī)則。

把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把職務低者介紹給職務高者;假如雙方年紀、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1頁

職務相當,則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家人介紹給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把以后者介紹給先到者。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2頁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握手姿態(tài):

正確握手要迅捷,不過在握手瞬間應有力度而且充滿熱情;手掌直伸,略微用力表平等、尊重;手心朝上表順從、謙恭,晚輩宜采取這種方式;手心朝下則顯得比較高傲、粗魯,不受歡迎;雙手重合握住對方,顯得真摯、熱情;為表示熱烈,能夠長時間緊緊握手,并上下?lián)u動幾下;在握手同時要目光直視對方。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3頁握手禮儀握手先后次序。假如對方是長者、貴賓,或是女士,那么最好先等對方伸出手來,再與之握手。當長者、貴賓向你伸手出來時,你最好快步趨前,握住對方手,身體能夠微微向前傾,這表示對對方尊敬。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4頁握手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普通控制在3-5秒鐘之內,握手時要專注,防止目光他顧。握手前,男子應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按國際通例,著軍服軍人能夠戴手套與人握手。五介紹他人、握手禮儀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5頁六接待活動中著裝要求男士西裝色彩選擇表示權威、專業(yè)西裝色彩:深藍色:權威保守嚴厲務實深灰色;誠懇沉穩(wěn)考究傳統(tǒng)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6頁黑色:權威高雅低調內斂執(zhí)著與創(chuàng)意褐色:安定沉靜平和親切盡可能防止穿用其它顏色六接待活動中著裝要求行政禮儀之接待禮儀培訓第37頁西裝穿著細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