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度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含答案)教科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1.gif)
![2021-2022學年度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含答案)教科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2.gif)
![2021-2022學年度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含答案)教科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3.gif)
![2021-2022學年度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含答案)教科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4.gif)
![2021-2022學年度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含答案)教科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3dccd2675351779a185de9fa73873b9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度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
(含答案)
第1課巖石與土壤的故事檢測A卷
一、填空題
1.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在()中生長的植物?
2.()與()是地球上的主要資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還包括()
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著,有的直接()出來。
4.土壤的形成是一個()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
的時間。
5.有的巖石上保留有()的遺體或遺跡,如有的巖石上有貝殼、動物骨骼或樹葉形
狀,這樣的巖石叫做化石。
6.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________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
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覆蓋著,有的直接__________出來。
二、選擇題
7.組成地球的重要物質不包括以下()物質。
A.巖石B.土壤C.水D.塑料
8.《走遍中國》曾播出了這樣一段視頻:在喜馬拉雅山上存在海洋生物的化石。這說明()
A.喜馬拉雅山很高B.喜馬拉雅山以后會變成沙漠C.喜馬拉雅山曾經(jīng)可能是
海洋
9.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我們要好好保護。
A.煤和石油B.巖石和土壤C.礦產
10.土壤剖面有四層,最上面的一層是()。
A.表層土B.下層土C.基巖碎屑
11.學習了巖石和土壤后,請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土壤都是天然形成的,而有些巖石是人工制造的
B.巖石和土壤在地球上的分布很廣泛
C.巖石的形成及其漫長,而土壤的形成較快
12.從土壤的剖面可以看出下層土下面是()。
A.表層土B.基巖C.基巖碎屑
13.()形成的時間很久遠,可以給我們帶來遠古的信息。
A.湖泊B.巖石C.玻璃
14.小紅在山腳下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巖石,巖石上有一種不知名的古代生物,這種巖石我們叫
()。
A.花崗巖B.化石C.大理巖
15.土壤層次結構從上而下分為().
A.表層土、下層土
B.表層土、基巖碎屑、基巖
C.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
16.我們一般將土壤分為()。
A.1層B.4層C.很多層
17.在喜馬拉雅山上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
A.喜馬拉雅山很高B.喜馬拉雅山以后會變成海洋
C.喜馬拉雅山曾經(jīng)是海洋
三、判斷題
18.可以通過測定巖石的化學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齡。()
19.巖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0.巖石和土壤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
下了大自然的痕跡。()
21.巖石碎裂最終能形成土壤,所以我們不需要保護土壤。()
22.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
23.不同的地方,土壤的顏色是不同的。()
24.到野外采集巖石一定要在大人的帶領下進行。()
四、連線題
25.照樣子,將上壤剖面各層的名稱用線連起來。
五、簡答題
26.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用途?
27.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有哪些用途?我們可以從哪里發(fā)現(xiàn)它們?
六、綜合題
28.看圖填空。
巖石的成因和分類
地質學家根據(jù)巖石的成因,把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類。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巖漿巖是由巖漿冷卻形成的巖石。地球內部的巖漿有時會在地下深處慢慢冷卻,有時又會從
地表噴發(fā)出來后冷卻。常見的巖漿巖有花崗巖、玄武巖浮石、繩狀巖、流紋巖、氣泡石等.
沉積巖是由碎石、泥沙等物體沉積形成的巖石。這些物體經(jīng)過風、流水的搬運,然后沉積于
陸地、河湖及海洋,這些沉積物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后會形成巖石,其中被泥沙掩埋的動植
物遺體變成了化石。沉積巖往往具有明顯的層次。常見的沉積巖有石灰?guī)r、砂巖、頁巖、礫
巖等。
巖石受到一定的壓力和高溫而發(fā)生變化,礦物會重新排列,性質也會發(fā)生變化。這樣形成的
巖石叫變質巖。比如,石灰?guī)r變質形成大理巖,頁巖變質形成板巖。
29.小明去雁蕩山研學旅行,在前往大龍湫的路上看到很多流紋巖氣泡石,這些巖石屬于
()。
流
紋巖
A.巖漿石B.沉積巖C.變質巖
30.化石一般存在于()中。
A.巖漿巖B.沉積巖C.變質巖
參考答案
1.土壤
2.巖石土壤
3.巖石陸地海洋土壤覆蓋裸露
4.極其漫長幾百到數(shù)萬年
5.古代生物
6.巖石土壤裸露
7.D
8.C
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C
16.B
17.C
18.V
19.V
20.V
21.X
22.V
23.V
24.V
試卷第1頁,共11頁
25.下層土
層土
基巖
巖碎屑
26.巖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煉礦物、用來裝飾和制成藝術品等。土壤是動植物的棲
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夠促農作物生長。
27.巖石比較堅硬,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土壤是顆粒狀的,比較松軟。巖石的作用主
要是可以用來做建材,可以用來做裝飾品等等。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調節(jié)的功能,土壤是
動物植物棲息的場所。地球上到處存在著巖石,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巖石有的
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我們可以在草叢,花壇等到處都可以發(fā)現(xiàn)土壤。
29.A
30.B
教科版(2017)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第2課認識
幾種常見的巖石檢測A卷
一、填空題
試卷第2頁,共11頁
1.較硬的礦物能夠用劃出痕跡。(選填“指甲”、“銅鑰匙”或“小刀”)
2.常見的巖石:、、、、、花崗巖等,它們在生
產和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
3.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組成的,我知道的巖石名稱有()、()、
()等。
4.花崗巖內含有三種不同礦物,白色的,肉紅色或黃褐色的是,黑
色的是。
5.稀鹽酸有()性,千萬不要弄到皮膚和眼睛里。
二、選擇題
6.下面巖石中鹽酸會冒泡的是()。
A.花崗巖B.石灰?guī)rC.砂巖
7.下列巖石中,質地比較軟、常有美麗條紋的是()。
A.大理巖B.花崗巖C.砂巖
8.下列礦物中,最硬的是()。
A.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
B.不能用指甲刻畫,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
C.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可以用小刀來刻畫出痕跡
9.巖石的()可以借助指甲、銅鑰匙、小刀來刻劃。
A.光滑度B.軟硬度C.光澤度
10.巖石受到一定的壓力和高溫而發(fā)生變化,這樣形成的巖石叫()。
A.巖漿巖B.沉積巖C.變質巖
11.一塊巖石能用銅鑰匙在它的表面刻畫出痕跡,但不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說明這種巖石
()。
A.很硬B.較硬C.較軟D.軟
12.有一種礦物是目前發(fā)現(xiàn)硬度最小,是重要的固體潤滑劑,它是()。
A.金剛石B.云母C.石墨
13.下列巖石中最有可能發(fā)現(xiàn)化石的是(括號內為該巖石的種類)()?
A.花崗巖(巖漿巖)B.砂巖(沉積巖)C.板巖(變質巖)
14.我們使用的鉛筆芯是由()制作的。
試卷第3頁,共11頁
A.金剛石B.石墨C.花崗石
15.下列不屬于巖石的是()?
A.鋪路用的大理石B.河邊撿到的鵝卵石C.磚窯燒出的青磚
16.下面巖石中遇鹽酸會冒泡的是()。
A.砂巖和大理巖B.花崗巖和大理巖C.石灰?guī)r和大理巖
17.小李在觀察一塊巖石時,發(fā)現(xiàn)它很堅硬、粗糙、花斑狀,并且由黑、白、肉紅或無色透
明的顆粒組成,那么這塊巖石最可能是(
-44-t=L?t_U_
A.大理巖B.砂巖C.在,岡石
18.下列巖石中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A.花崗巖B.頁巖C.巖漿巖
三、判斷題
19.巖石的顆粒特征是鑒別巖石種類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20.大理石有美麗的花紋,晶瑩潤澤,結構緊密。()
21.條痕的顏色與礦石表面的顏色都一樣。()
22.大理巖有美麗的花紋,晶瑩潤澤,結構緊密,因此經(jīng)常用作建筑材料。()
23.石鹽和方鉛礦都是堅硬、透明的礦物。()
24.大理石有美麗的花紋,晶瑩潤澤,結構緊密。()
25.條痕的顏色與礦石表面的顏色都一樣。()
26.石鹽和方鉛礦都是堅硬、透明的礦物。()
27.在觀察花崗巖顆粒時,我們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
28.巖石的顆粒特征是鑒別巖石種類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四、連線題
29.請將下列巖石與它相對應的特征連起來。
石灰?guī)r硬,敲擊有清脆的聲音
板巖花斑狀,很堅硬
花崗巖青灰色,遇鹽酸冒泡
30.將下列巖石和對應的特征用線連起來。
花崗巖青灰色,與鹽酸冒泡
試卷第4頁,共11頁
礫巖易分離成層,敲擊有聲音
石灰?guī)r有美麗條紋,與鹽酸冒泡
頁巖花斑狀,很堅硬
板巖混凝土狀,粗糙
大理巖較軟,薄層狀,常有化石
五、簡答題
31.如果搜集到一塊不知道種類的巖石,我們通過哪些方式來觀察它的特征?這些觀察可以
知道它的哪些特征?
32.花崗巖、砂巖、大理巖各有哪些特征?
33.大理巖和石灰?guī)r滴稀鹽酸后有何變化?
六、實驗題
某同學在研究不知名礦物時,做了如下記錄。
特征具體描述特征具體描述
形狀菱形形六面體顏色灰色、黑色
在無釉瓷板上摩擦留下
—光澤玻璃光澤
近乎白色痕跡
銅鑰匙刻不出痕跡,小刀
透明度透明或半透明—
可以
觸覺光滑
34.該同學運用了、等器官進行觀察。
35.完成圖中的兩個空格。
36.根據(jù)該同學的記錄表,查閱下邊資料表,你認為該礦物可能是
名稱無釉瓷板上痕跡的顏色礦物顏色
黃銅礦綠黑色黃色、金色
方解石白色,近乎白色乳白、淺灰色等
試卷第5頁,共11頁
赤鐵礦櫻紅色黑色、暗紅色
參考答案
L小刀
2.大理巖砂巖礫巖板巖頁巖石灰?guī)r
3.礦物花崗巖大理巖砂巖
4.石英長石云母
5.腐蝕性
6.B
7.A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B
15.C
16.C
17.C
18.B
19.V
20.V
21.X
22.V
23.X
24.V
25.X
26.X
試卷第6頁,共11頁
27.J
28.-J
石灰?guī)r一硬,敲擊有清脆的聲音
29.板巖花斑狀,很堅硬
花崗巖\青灰色,遇鹽酸冒泡
青灰色,與鹽酸冒泡
易分離成層,敲擊有聲音
有美麗條紋,與鹽酸冒泡
30.
花斑狀,很堅硬
混凝土狀,粗糙
較軟,薄層狀,常有化石
31.觀察巖石的特征除了顏色、條痕、透明度和光澤方面的特征之外,硬度、形狀也是觀察
礦物的重要線索。
32.巖石是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大理巖:純白色、黑色等,常有美麗的條紋,顆粒較粗,
比較粗糙,晶瑩潤澤,緊密,較軟?;◢弾r是花斑狀,顆粒較粗,粗糙,很堅硬,遇鹽酸不
會冒泡。砂巖:有紅、土黃、灰等多種顏色,看起來像許多粗細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
粗糙,硬。
33.大理巖和石灰?guī)r滴稀鹽酸后會冒泡。
34.眼睛手
35.無釉瓷板上痕跡的顏色;軟硬
36.方解石
子里。
教科版(2017)四年級下冊科學3.3巖石的組成檢測A卷
一、填空題
試卷第7頁,共11頁
1.地球表面的巖石可分為、和三大類。
2.學校圖書館的地面由花崗巖鋪成,它是由()、()、()三種礦物組
成的。
3.組成花崗石的三種礦物,按硬度從小到大排序依次是()、()、()o
4.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組成的,有些巖石由()組成,有些僅由()
組成。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guī)r石中的()。
5.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
6.巖石一般是由一種或幾種()組成,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guī)r石中的
()。
7.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我們一般把礦物的透明度分為、、
三種。
8.礦物中硬度最大的是—,它被廣泛應用于切割、研磨等工具中;用來制造鉛筆芯的礦
物是,它是礦物中硬度最小的。
9.組成花崗石的三種礦物,按硬度從小到大排序依次是()、()、()?
10.我們可以用()粗略地把礦物的硬度分成幾個等級:軟: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
較軟: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
但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
11.花崗巖是由石英、長石和云母組成的。如果把組成花崗巖的三種礦物按由軟到硬的順序
排序,分別是、、。
12.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合在一起組成巖石。
二、選擇題
13.認識礦物時,“用手電筒照一照”研究的是礦物的()。
A.氣味B.輕重C.透明度
14.把一塊礦物碎片的邊緣放在科學書上,結果發(fā)現(xiàn)不能看到科學書的文字和圖案。這是在
判斷礦物的()o
A.透明度B.顏色C.光澤度
15.某礦物用銅鑰匙、用小刀都不能劃出痕跡,它的硬度是()。
A.硬B.很硬C.較軟
16.觀察下邊的礦物特征卡,你判斷這種礦物是()。
試卷第8頁,共11頁
觸覺:粗糙
顏色:紅色
條痕顏色:櫻紅色
光澤:金屬光澤
透明度:不透明
硬度:較硬
形狀:沒有特定的形狀
A.金剛石B.赤鐵礦C.石膏
17.某礦物用銅鑰匙、用小刀都不能劃出痕跡,它的硬度是()。
A.硬B.很硬C.較軟
18.下列關于巖石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巖石中一定含有多種礦物
B.巖石的種類繁多,特征也多種多樣
C.組成巖石的顆粒有粗有細,顆粒細的巖石摸起來更光滑
19.下列不屬于巖石特征的是()。
A.顏色B.軟硬C.長短
20.我們使用的鉛筆芯是由()制作的。
A.金剛石B.石墨C.石鹽
21.下列物體光澤度最強的是()。
A.金屬B.玻璃C.泥土
22.認識礦物時,“用手電筒照一照”研究的是礦物的()。
A.氣味B.輕重C.透明度
23.具有純白色或黑色,較軟,有條紋,滴鹽酸會冒泡的特征是()。
A.砂巖B.大理巖C.花崗巖
24.我們使用的鉛筆芯是由()制作的。
A.金剛石B.石墨C.石鹽
25.通過觀察礦物薄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它物體,是衡量礦物()。
A.透明度B.條痕C.磁性D.光澤
三、判斷題
26.大部分金屬礦物有金屬光澤。()
27.利用石膏的硬度可以做粉筆。()
試卷第9頁,共11頁
28.巖石都是由三種礦物組成的。()
29.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中最硬的是石英。()
30.礦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礦物的光澤,有金屬光澤的大部分是金屬礦物。()
31.巖石的顏色往往是由它所含的礦物決定。()
32.有些礦物有著特殊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通過觀察它們的形狀很容易區(qū)分。()
33.制造鐘表和計算機都要用到石英。()
34.鵝卵石中含有礦物質()
四、連線題
35.將下列常見礦物與條痕顏色連起來。
赤鐵礦白色
方鉛礦櫻紅色
黃鐵礦金黃色
石英綠黑色
金礦黑色
36.將下列巖石或礦物與其主要特征連起來。
大理巖多為紅色、土黃色或灰色,粗糙,硬
砂巖常見多呈黑色、白色或肉紅色,光澤較暗,很硬
T花4-岡LL?石Li_J一般呈白色,常有美麗的條紋,晶瑩潤澤,較軟
五、簡答題
37.花崗巖主要由幾種礦物構成,請你列舉三種成分?
38.面對一塊不知名的礦物,可以從哪些方面對其進行觀察和描述?
39.花崗巖是由哪些礦物組成的?
六、實驗題
40.礦物研究。
李麗在野外撿到一塊不知明礦物,拿到科學課上與同學研究。
試卷第10頁,共11頁
(1)我們可以從礦物表面的顏色、、、等方面研究。
(2)用指甲刻畫,發(fā)現(xiàn)可以刻畫出痕跡,說明它的硬度是..
(3)這塊礦物外部是淺黃色的,有同學開玩笑說是不是金礦呢?為了進一步研究,李麗把
礦物放在白色無釉瓷板上摩擦,這是為了觀察它的。無釉瓷板上留下的痕跡呈黃白色。
試卷第11頁,共11頁
參考答案
1.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2.長石石英云母
3.云母長石石英
4.礦物多種礦物一種礦物礦物
5.礦物碎片的邊緣透明度
6.礦物礦物
7.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8.金剛石石墨
9.云母長石石英
10.指甲、銅鑰匙、小刀
11.云母長石石英
12.礦物
13.C
14.A
15.B
16.B
17.B
18.A
19.C
20.B
21.A
22.C
23.B
24.B
25.A
26.V
27.J
28.X
29.V
試卷第1頁,共7頁
30.
31.V
32.-J
33.-J
34.V
赤鐵礦/白色
方鉛礦、二^^櫻紅色
35.黃鐵礦。金黃色
石英/綠黑色
金礦、黑色
大理巖、/多為紅色、土黃色或灰色,粗糙,硬
36.砂巖/y常見多呈黑色、白色或肉紅色,光澤較暗,很硬
花崗巖/'一般呈白色,常有美麗的條紋,晶瑩潤澤,較軟
37.花崗巖主要由長石、云母、石英三種不同礦物組成。
38.礦物除了顏色、條痕、透明度和光澤方面的特征之外,硬度、形狀也是觀察礦物的重要
線索。
39.花崗巖是由石英、長石和云母組成的。
40.形狀條痕光澤軟條痕顏色
41.顏色
透明度
42.眼睛鼻子
43.A
44.B
45.B
教科版(2017)四年級下冊科學3.4制作巖石和礦物的標本檢測
A卷
一、填空題
1.搜集巖石和礦物,將它們做成標本保存起來,既能()、(),還能增加生活
試卷第2頁,共7頁
情趣。
2.搜集巖石和礦物,將它們做成()保存起來,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
加生活情趣。
3.制作巖石標本時,要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標簽應包括以下幾項內容:編號、名稱、
采集地、采集人、。
4.野外巖石標本采集后,需要制作,上面一般要填寫巖石的和
5.觀察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你會發(fā)現(xiàn)巖石和礦物用途很廣,如:巖石可以鋪設道路,請你參
照填寫出兩種:;0
6.巖石和礦物被開采后,它們(可以再生不可再生)。
7.如果得到()的礦物和巖石,可以先記錄下它們的()等相關信息,并給
它們()?
8.巖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它們是(可再生不可再生)資源,因此,
我們(需要不需要)珍惜和保護它們。
9.礦物在自然界中通常都是由好幾種礦物混雜在一起組成的巖石。花崗巖就是由_____、
長石和云母組成。
二、選擇題
10.采集到巖石標本首先要().
A.編號B.對照圖鑒識別C.制作標簽
11.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是().
①編號②制作標簽③采集巖石和礦物④對照標本圖鑒識別
A.③①②④B.③②@@C.③①④②
12.如果在野外采集到一些不知名的巖石和礦物,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把已編號的巖石和礦物隨便放在小盒格子里帶回來
B.記錄下它們的采集地、采集時間等相關信息
C.給它們編上號
13.龍龍建議華華把收集到的巖石和礦物制成標本,制作標本的步驟是()。
①給采集到的巖石和礦物編號
②制作標簽
試卷第3頁,共7頁
③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采集到的標本
④觀察每一塊已編號的巖石
⑤將巖石和礦物按照編號順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子內,標簽對應放好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C.①④③②⑤
14.制作礦物標本的順序正確的是()。
A.準備材料一識別一編號一添加標簽一對應擺放一展示交流
B.準備材料一添加標簽一編號一識別一對應擺放一展示交流
C.準備材料一編號一識別一添加標簽一對應擺放一展示交流
D.準備材料一編號一識別一添加標簽~展示交流一對應擺放
15.下列礦物有金屬光澤的是()?
A.石膏B.水晶C.閃鋅礦
16.在鑒別不知名的礦物時,下面做法合理的是()o
A.通過1-2個主要特征判斷屬于哪種礦物
B.憑經(jīng)驗判斷
C.仔細觀察記錄礦物的各種特征,再對照礦物特征卡去鑒別
17.巖石和礦物的關系是().
A.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B.一種礦物中包含各種巖石
C.礦物和巖石沒有關系
三、判斷題
18.在制作巖石或者礦物的標本時,最關鍵的一個步驟是將巖石或者礦物放置在小盒內。
()
19.在制作巖石標本時,不能將巖石蔽碎,避免破壞巖石結構。()
20.制作巖石標本時可以嘗嘗它的味道。()
21.在野外收集巖石和礦物標本要在大人的陪同下進行。()
22.巖石和礦物都是可再生資源,我們可以隨意開采。()
23.搜集巖石和礦物,將他們做成標本保存起來,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加生活
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有趣味的事情。()
試卷第4頁,共7頁
四、連線題
24.下面器材可以研究巖石或礦物的哪些特征連起來。
手電筒觀察顆粒
放大鏡觀察光澤
銅鑰匙觀察軟硬
25.請將觀察方法與礦物的特征用線連起來。
在瓷板上畫用手電筒照用手觸摸用小刀等刻
光澤度光滑度硬度顏色
五、排序題
26.以下是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的步驟,請按正確順序排列,并在括號中標出序號。
()對照資料識別采集到的標本。
()將標本按編號放置在小盒的格內,標簽對應放好。
()給采集到的標本編號。
()為標本添加標簽。
六、簡答題
27.觀察和描述礦物的方法有許多,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辨別礦物?
28.我們分別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去刻畫礦物,從而知道礦物的硬度。
試卷第5頁,共7頁
1用指甲刻畫2用銅鑰匙刻畫3用小刀刻畫
1號礦物的硬度是;2號礦物的硬度是;3號礦物的硬度是
七、實驗題
小明在野外郊游撿到一塊不知名礦物,他將礦物帶到科學課上和同學們起研究。通過對顏色、
形狀的觀察,小明發(fā)現(xiàn)這是一塊乳白色、塊狀礦物請你和小明一起繼續(xù)研究,完成下列各題。
29.在小明準備對一塊不知名礦物進行觀察前,必須了解的信息是()。
A.礦物對人體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B(tài).礦物的名稱是什么C.礦物
的用途有哪些
30.小明將礦物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白色的粉末,這樣做可以獲取礦物
的顏色。(填“條痕”或“表面”)
31.小明用指甲在礦物表面刻畫,發(fā)現(xiàn)不能刻畫出痕跡,但用銅鑰匙能在礦物上刻畫出痕跡,
說明礦物的硬度是()?
A.軟B.較軟C.硬D.較硬
32.為了確認礦物的名稱,小明仔細比對礦物特征卡,推測這種不知名礦物可能是()。
A.金剛石性狀:八面體或六面體,無色透明,強金屬光澤,最硬,性脆,條痕白色。
B.方解石性狀:塊狀、粒狀等,無色透明或乳白色等,玻璃光澤,條痕白色,較軟,遇鹽
酸冒泡。
C.赤鐵礦性狀:塊狀、葉片狀等,顏色暗紅色等,條痕櫻紅色,硬度不一,金屬光澤或暗
淡光澤,不透明。
八、綜合題
33.小明同學課下上網(wǎng)查資料,找到了關于莫氏硬度的一篇文章:莫氏硬度是表示礦物硬度
的一種標準,由德國礦物學家莫斯首先提出。礦物硬度的確定是根據(jù)兩種礦物相互刻畫時是
否刻傷的情況而定的。莫氏硬度分為10個等級。小明拿出之前郊游時收集的三塊礦石,分
試卷第6頁,共7頁
別編號為1號、2號、3號,然后開始相互刻畫進行實驗研究。
(1)小明發(fā)現(xiàn)1號可以在2號上劃出劃痕,所以()的硬度較高。
(2)1號也能在3號上劃出劃痕,這說明這三塊礦石中硬度最高的是()。
(3)若想將三塊礦石的硬度進行排序,小明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華華在地質博物館看到了流紋巖標本,它的介紹標簽如下表:
有無層理、氣孔、組成巖石的
名稱顏色軟硬光滑光澤
斑點、條紋主要礦物
灰色、粉紅或有裂紋、流紋和
流紋巖堅硬粗糙玻璃光澤石英、長石等
磚紅色斑點
34.華華想研究流紋巖的硬度,可以借助()。
①指甲②小刀③陶瓷片④紙巾⑤銅鑰匙⑥木片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②⑤
35.她將自己的花崗巖標本與流紋巖做對比,發(fā)現(xiàn)花崗巖比流紋巖多了一種在陽光下發(fā)光發(fā)
黑顆粒,你認為這種礦物是()。
A.石墨B.磁鐵礦C.云母
試卷第7頁,共7頁
參考答案
1.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2.標本
3.采集時間
4.標簽采集時間采集地點
5.巖石可以建造房屋巖石可以建造橋梁
6.不可再生
7.不知名采集地、采集時間編號
8.不可再生需要
9.石英
10.A
11.C
12.A
13.C
14.C
15.C
16.C
17.A
18.X
19.X
20.X
21.V
22.X
23.V
試卷第1頁,共6頁
手電筒
放大鏡
銅腿現(xiàn)察軟硬
光澤度光滑度硬度顏色
26.②④①③
27.顏色、硬度、透明度、條痕顏色、顆粒大小、是否有花紋等.
28.軟較軟較硬
29.A
30.條痕
A
32.A
33.1號1號將2號和3號礦石相互刻畫,觀察劃痕情況。如果2號能在3號上劃
出劃痕,則2號硬度比3號高;反之,3號硬度比2號高。
34.C
35.A
教科版(2017)四年級下冊科學3.5巖石、沙和黏土檢測A卷
試卷第2頁,共6頁
一、填空題
1.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
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
2.我們可以在()找到巖石、沙。
3.沙和黏土有很大不同,()很松散,()會粘手指。
4.由于()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形成()o
5.由于太陽、()、水、()和火山等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巖石可能碎裂,
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6.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土壤是
由沙、小石子、黏土、、水和空氣等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7.根據(jù)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類。三類土壤中,
滲水能力高,滲水能力低。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和等物質的混合物。
二、選擇題
9.收集巖石的過程中,習習從河邊撿來了鵝卵石,慣慣從建筑工地撿回了磚塊,他們中()
撿到的是巖石。
A.習習B.慣慣C.兩人撿的都不是巖石
10.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巖石碎片、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涂痕顏色最淺的是()?
A.巖石B.沙C.黏土
11.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
A.碎石B.黏土C.土壤
12.土壤倒入水中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后,沉淀物最上層的是()。
A.巖石B.沙C.黏土
13.一般情況下,巖石、沙、黏土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A.沙、巖石、黏土B.黏土、沙、巖石
C.沙、黏土、巖石D.黏土、巖石、沙
14.以下四種物質中,容易團成小球的是()。
A.巖石B.沙C.黏土D.石英
15.軍軍將下面三種物質放在一個布袋里,讓同桌丁丁隔著袋子去摸,摸到最大而且珞手的
試卷第3頁,共6頁
是()o
A.黏土B.沙C.巖石
16.用手觸摸巖石、沙、赤鐵礦、黏土,發(fā)現(xiàn)()更容易沾手。
A.巖石B.沙C.赤鐵礦D.黏土
17.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可以看到()。
A.沙先平攤開來B.黏土先平攤開來
C.沙和黏土一直呈球狀
18.科學課上,我們用手指分別蘸取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平放的白紙上涂痕;過一會兒,
等沙和黏土變干后把紙豎立起來,比較還留在紙上的沙和黏土的多少。這個實驗是比較黏土
和沙的()?
A.顆粒大小B.硬度大小C.黏性大小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土壤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B.土壤里只有沙礫、沙、黏土
C.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因此要保護和合理利用
20.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分別團成小球,過一段時間,先散開的是()。
A.沙B.黏土C.沙和黏土
21.如圖,用三種小孔直徑不同的篩子篩選土壤,篩孔最終被留在上層篩子上的是()。
上層篩子,篩孔直徑5亳米
中層篩子,篩孔直徑2毫米
下層篩子,篩孔直徑0Q乃毫米
A.沙礫B.沙C,粉沙和黏土
22.用手指分別取少量潮濕的沙、粉砂和黏上,在白紙上涂痕,涂痕顏色最深的是()。
A.黏土B.粉砂C.沙
23.科學家將土壤分為沙礫、沙、粉沙和黏土的根據(jù)是()。
A.土壤顆粒的大小B.土壤的成分C.含沙和黏土的多少
試卷第4頁,共6頁
三、判斷題
24.沙子中不含任何水分。()
25.人們用來種植蔬菜的土壤也是巖石演變(風化)而來的。()
26.巖石會在外力的作用下變成土壤。()
27.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
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28.因為沙和黏土是巖石碎裂后形成的,所以巖石、沙、黏土的特性一樣。()
29.土壤的成分單一,只含有沙和黏土。()
30.根據(jù)土壤顆粒的大小,科學家將土壤分為沙礫、沙、粉沙和黏土。()
四、簡答題
31.哪些外力可以讓巖石變?yōu)橥寥溃?/p>
32.巖石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五、實驗題
33.比較巖石、沙和黏土。
活動過程:
①試著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觀察經(jīng)過多長時間它們能平攤在紙上。
②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土壤,在白紙上涂痕。
活動記錄:
名稱石LXj石-7-沙黏土
發(fā)現(xiàn)地山谷海邊公園里
黃色,小顆粒組成,黑色,看不到顆粒,
看有棱角,有光澤
有光澤無光澤
聞無味無味有味
特征
捻粗糙,硬粗糙,硬光滑,軟
團球不行不行行
試卷第5頁,共6頁
涂痕無痕少量沙粘住大量的土粘住了
活動結論:
(1)巖石的特點:硬度,顆粒。
(2)沙的特點:硬度,顆粒。
(3)黏土的特點:硬度,顆粒o
34.我們一起來探究土壤的組成吧。
(1)將采集來的土壤倒在一張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土壤中
有小草和小蟲,還有許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
(2)用手摸土壤,土壤是濕的,證明土壤中含有()。
(3)把水倒入裝有土壤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會產生(),證明土壤中含有空氣。
(4)靜止段時間后土壤會分層,最下面的一層是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顆粒最小的
()。
(5)由此我們得出:土壤是由小石子、沙、黏土、()、空氣和水組成。
六、綜合題
巖石和土壤。
35.小明在野外撿到一塊巖石,用銅鑰匙和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則這塊巖石的軟硬程度
是()o
A.較軟B.硬C.較硬
3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
B.土壤顆粒全部由小石子組成
C.土壤顆粒都是很細的
37.小明在繼續(xù)尋找和探索巖石、沙、黏土關系時,分別把沙子和黏土“團成小球”是為了
檢驗它們的()。
A.含水量B.顆粒粗細C.黏性
38.小明發(fā)現(xiàn)1號土壤顆粒最大,2號土壤顆粒大小居中,3號土壤顆粒最小。其中滲水性
最好的土壤是()。
A.1號土壤B.2號土壤C.3號土壤
試卷第6頁,共6頁
參考答案
1.火山黏土
2.野外
3.沙黏土
4.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碎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行業(yè)風險控制方法與操作規(guī)范
- 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應用創(chuàng)新開發(fā)方案
- 服裝廠勞動合同
- 職業(yè)培訓師培訓教程
- 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與污染控制作業(yè)指導書
- 國有企業(yè)合同管理制度
- 精裝修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
- 家禽買賣合同集錦
- 委托采購協(xié)議書
- 三農產品國際貿易培訓作業(yè)指導書
- 死亡醫(yī)學證明書辦理委托書
- DB51∕T 1412-2011 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tǒng)安全技術規(guī)范
-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
- 山西省國土空間規(guī)劃(2020—2035年)
- 加氣站安全管理(最新)精選PPT課件
- 47《心經(jīng)》圖解PPT課件(50頁PPT)
- 污水管線鋪設施工工藝方法
- 維修保運車間崗位職責
- 同步碎石封層施工工藝標準
- SIPOS7西博思(專業(yè)型)調試參考模板
- 平行線(定義、平行公理及推論) (8)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