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竇桂梅《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堂實錄第一課時一、引出“不幸”師:(配樂朗讀)媽媽給我兩塊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你別問,這是為什么?生:(接讀)爸爸給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哥哥給我一盒歌片,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你別問,這是為什么?晚上,我把它們放在床頭邊,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在一塊兒唱那最美麗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誰嗎?請問問安徒生爺爺——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師:這是當年九歲的劉芊芊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女孩(板書:女孩。學生讀一讀)。加上“小”字再讀,帶給你怎樣的感覺?生:我感覺小女孩身材瘦小。生:我感覺這個小女孩個頭矮小。師:那么賣火柴的(板書:小。至此補充完整課題)小女孩,給你怎樣的印象呢?打開書瀏覽全文,談一談。(學生靜場,進行整體閱讀,之后匯報。)生: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個非??蓱z的小女孩。因為她在大年夜出去賣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氣。生: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窮苦的小女孩。因為在大年夜里別人都是一家人團聚,而她卻在賣火柴。生: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一個缺少疼愛的小女孩,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爸爸會打她的,而且唯一疼愛她的奶奶也去世了。師:真好!同學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從文章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就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這節(jié)課咱們就帶著你們自己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課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課文是怎么寫出剛才你們的這些感受的。點評: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一是感知整篇課文的情感基調,再就是感知小女孩的形象。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去獲得感受,通過交流,把讀到的小女孩的形象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并且能夠用課文中的語句說明自己的感受。二、解讀“不幸”(一)寒冷師:(出示第一自然段)來,讀讀第一句話。(重點品味第一句。)生:(齊讀)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師:瞧,讀到一個“冷”字,就自然會想到這個冷字背后的信息,這是告訴我們——生:天氣冷。師:那么“雪”呢?它也告訴我們一個信息——(生:冬季)師:這是什么季節(jié)?(生:冬天。)師:那“黑”呢?生:時間。師:瞧,當你細讀每句話,讀到重點詞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詞后面?zhèn)鬟f給我們的信息。現(xiàn)在,再讀這句話,味道就不一樣了。(生隨著老師的手勢有感情地齊讀)師:一個“冷”極了(板書“冷”),就已經(jīng)讓我們感覺到很冷了,再加上“雪”,再加上“黑”呢?生:看到這樣的三個字,讓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極了!師:那我們應該在這個“冷”的前面加上哪個字,才能體現(xiàn)這不是一般的冷呢?生:加一個“寒”,讓我們感到寒氣逼人,令人覺得冷得可怕。(生板書:寒)師:好,就是這句話,我們又讀到了一層意義。來,我們把讀到的寒冷送到句子中去,讀讀。(指導學生用兩種形式朗讀這句話,一種是由強到弱,一種是由弱到強。朗讀略)師:我發(fā)現(xiàn)咱們班同學真會閱讀。竇老師在閱讀這句話的時候,也你們一樣抓住重點的詞語讀出了和你們相近的感受,于是在旁邊把那些信息和感受批注了下來。(課件展示教師閱讀批注的文本內容。)點評:抓住開頭一句話,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息,這是一個非常冷的夜晚,預示著這一天的不同。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到天氣寒冷,并且能夠引導學生用兩種形式進行朗讀。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基本功,也是理解文章內容的有效手段。教師展示自己對文章的批注,給學生進行示范,學生看清楚以后,也能夠根據(jù)“例子”,寫出自己的感受。這里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執(zhí)教者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深意。(二)恐懼師:在下面的幾句話中,哪個詞語觸動了你,就把你讀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給我們。生:我覺得“光著頭、赤著腳”說明了小女孩的窮苦,大冬天卻是“光著頭、赤著腳”。師:是啊,小女孩從頭冷到腳。生:還有“大年夜”?!按竽暌埂北緛硎且患胰丝炜鞓窐窚嘏卦谝黄穑肮庵^、赤著腳”的小女孩還在街上走著,說明了寒冷不僅僅是天氣的寒冷,小女孩的內心深處更寒冷。生:“一向是他媽媽穿的”說明小女孩非常窮,沒有屬于自己的一雙鞋。師:那就是說,小女孩一向就沒有鞋穿。好啊,就這樣細細地讀,慢慢地品。生:“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孩子的時候可以拿它當搖籃”——我覺得這個男孩太調皮了,也不懂事,說的話挺氣人的。師:是啊,一個“搖籃”讀出了豐富的信息和情感。生:小女孩已經(jīng)夠可憐的了,“她在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從這個“嚇”字看出小女孩當時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板書:“恐懼”)師:就在這樣寒冷環(huán)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滿恐懼,沒有辦法(出示第二自然段,師引讀:這一整天,誰也——生接讀: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生接讀:沒有給過她一個錢)。師:想象這里的誰,都會是哪些人?我把你們想象的這些“誰”去掉,看看句子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課件出示去掉“誰”的句子)生:我認為用上兩個“誰”,我眼前就浮現(xiàn)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衣冠楚楚的人,他們根本沒有注意這個小女孩,可以看出人們的冷漠。生:“誰”指每一個人,“沒有人”指一批人,范圍很廣泛,沒有第一句的程度嚴重。“誰”字特別強調沒有一個人買過她一根火柴,沒給一個人給過她一個錢。更能看出社會的冷漠,人們的無情。師:還是這句話,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課件出示變換了角度的句子,引導學生完成:這一整天,小女孩,小女孩。)生:這一整天,小女孩沒有賣出過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個錢。師:既然如此,安徒生為什么偏偏不這么寫?生:“誰”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說沒有人買她一根火柴,沒有人給過她一個錢。而第二句話是站在小女孩的角度來說的。生:站在別人的角度說,讓人體會到小女孩辛辛苦賣了一整天,也沒有一個人同情她,這師:本來應當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關愛,但她卻——生:(齊)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不敢回家,因為爸爸一定會打他的……師:小女孩本來想點燃火柴,獲得溫暖與快樂,然而——生:(齊)火柴又一次熄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墻……師:這寒冷,這饑餓,這恐懼,這孤獨,當我們把這些散亂四處的句子規(guī)整一起,整體閱讀的時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情感?生:是無奈。生:是悲傷。生:是痛苦?。ㄉ鍟巴纯唷保煟猴柺芸嚯y的小女孩,當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時,她會怎么呼喊?生:“奶奶!”(驚喜地)師:她那么饑寒交迫,這回終于看見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她又會怎樣的呼喊?生:“奶奶!”(快樂地)師:她要驅散內心的恐懼與孤獨,該怎么請求奶奶?生:“奶奶,請把我?guī)ё甙?!”(急切地)師:我聽到你急切的請求里還有哀求,誰再來?生:“奶奶,請把我?guī)ё甙?!”(哀求的)師:她必須請求奶奶帶走她,因為——生:“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師:此刻她的臉上一定還留著傷心無助的淚花,聲音哽咽,誰再來呼喊?(生再讀)師:這個“啊”一定是內心抽泣的聲音。那聲音里就是哀求啊。(生通過“啊”的處理讀出抽泣的聲音。)師:這哪里是懇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一定是仰望奶奶,把雙手伸過頭頂,祈求奶奶——(學生把雙手伸向天空再讀)師:盡管如此,火柴還是熄滅了。隨火柴一起熄滅的還有——(生齊:小女孩的生命。)師:(出示句子:“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如果請你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標點,你會怎么加?生:可以加上兩個感嘆號,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死了,沒有人關心、同情,我非常憤恨。(生讀)生:我覺得中間可以加上逗號表示沒有說完,后面加句號。句號就是故事沉痛的結局,表現(xiàn)人們的冷漠無情。師: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號也就是生命的終結。更是在表明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驚醒那些冷漠的人們。生:我會給它加上逗號和省略號,小女孩會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這樣死去了嗎?有一種憂愁的感覺沒有訴說完,給我留下回味的余地。(掌聲)生:我覺得中間的還可以用破折號,我覺得這樣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說明了小女孩的凄慘。(生朗讀)師:你和葉君健爺爺用的一樣,他也用的破折號呢?!瓗煟嚎磥?,不僅是一個詞,一句話,甚至一個小小的標點,都會給我們帶來豐富的理解。因你們的創(chuàng)造,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美麗的天使死去,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歡的圣誕夜,定格于絕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點評:通過一次次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小女孩的痛苦。這種體會不是脫離課文的語言空泛的談論。把課文中的語言進行重新組合,一次比一次感覺強烈。這種對語言的有意識組合,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課文,應該把前后的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逐步深入體會。為了更好的體會情感,在前面讓學生集體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讀請求奶奶的一段話,這種讀是入情入境的讀,融入的是學生自己的感情,進入的是小女孩的心境。對標點符號的探討,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訓練。閱讀中需要讀者去推斷,教師出示了沒有標點的句子,就是讓學生利用上下文的信息來合理推斷。這種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能夠盡快進入文本,他們需要調動一切信息,還要動腦筋來想,最后才能得出結論。教師并沒有給出唯一答案,可以看到,執(zhí)教的重點就是通過加標點的過程,加深理解,培養(yǎng)學生整合信息,合理推論的能力。第二課時:一、引出“幸?!鄙海ㄅ錁防收b)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嘯的北風。饑餓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為什么,有家卻流浪風中?為什么,人們忘記了同情?火柴燃盡,夢卻在夜空。為什么?天堂的路,沒人肯送你一程?為什么?……師:你們看,一個和你們同齡的同學,在讀完這個童話后,他并沒有像劉芊芊,像我們一樣停留在同情憐憫的層面,而是產生了進一步思考,批注了這段話。看來,批注不僅可以寫下信息,寫下感受,還可以寫下疑問、寫下思考。為什么,有家卻流浪風中,為什么,人們已忘卻了同情,為什么,天堂的路,沒人肯送你一程?面對這一個個“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許許多多的“為什么”要問。生:為什么,人們放棄了憐憫?生:為什么,爸爸要打她?生:為什么?連大年夜,她竟然連烤鵝也吃不上?生:為什么?那個小男孩要欺負她?生: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體??。ㄕ坡暎煟哼@是課文的最后一段——(生讀)“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師:讀罷此句,你一定也要問個為什么——生:到另一個世界其實就是死了,為什么說是幸福的呢?生:明明是悲慘地死去,為什么嘴角還帶著幸福的微笑呢?師:一個最大的“為什么”需要我們好好來梳理、來回答。讓我們再一次回到課文里去,再細細地品讀。點評:在此處引入文本,讓學生從其他讀者的角度來看看別人是怎么來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她會有什么樣的感受,為學生抒發(fā)閱讀感受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讓學生問出自己的“為什么”,把情感引向深入,同時讓他們以引入的文本的形式,把自己的話說出來,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語言訓練的機會。二、解讀“幸?!保▎栴}:為什么第一次憧憬和第二次憧憬顛倒了呢?是排版錯誤還是有意為之?)(一)滿足(第二次憧憬)生:(讀“烤鵝”一段)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畫面:瞧,烤鵝正從盤子里跳下來,太有意思了。師:瞧瞧安徒生,把這烤鵝寫得就仿佛走到了我們面前,我們仿佛聞到了香氣,那可是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啊,該怎么從盤子里跳下來,怎么搖搖擺擺地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呢?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吧!(學生朗讀,配以形體的動作,體會“搖搖擺擺”的樣子。)師:多么富有童話趣味!它要帶給小女孩什么呢?生:這只烤鵝要讓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饑餓了。師:這樣,小女孩也就獲得了滿足。(板書:滿足)注意啊,小女孩那么饑餓,沒有沖上去,而是烤鵝主動奉獻自己的身體呀。謝謝你們,讓我們分享了小女孩此時的幸福一刻。繼續(xù)交流。(二)溫暖(第一次憧憬)生:(生讀“火爐“一段)小女孩看到了火爐,她一定感到很溫暖。(板書:溫暖)師:謝謝你。又讓我們分享了小女孩這一刻的幸福。讓我們再來讀讀吧!(生再讀)師:瞧,這一段特別有意思,前后有這樣一個巧妙的對應,(課件突出這一段開頭和結尾的句子:“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薄盎馃猛?,暖烘烘的,多么舒服??!”)你能找到對應的詞語嗎?生:開頭一個溫暖對應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對應后面的“旺旺的”。師:多美的對稱語言。再來讀出這溫暖的感受吧?。ㄅx第一句話,老師讀中間的部分,男生讀最后一句話,師生合作完成。)師:你看,閱讀批注的時候,不僅注意句子的對立的一面,還要注意句子照應的一面,體會得會更豐富。(三)安寧(第三次憧憬)生:“這棵圣誕樹,比她去年圣誕節(jié)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翠綠的樹枝上點著幾千支明晃晃的蠟燭,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跟掛在商店櫥窗里的一個樣,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畫片伸出手去?!边@顆圣誕樹太大了,太美了。師:謝謝你讓我們看到了這么大、這么美的圣誕樹。那是怎么個大,怎么個美呢?用你的讀讓我們感受到。(生讀)師:圣誕樹上那許許多多美麗的畫片,不就是圣誕節(jié)時候我們送給別人祝福的賀卡嗎?瞧!它們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靈的窗戶,每張畫片都寫滿了祝福,你們就是那一張張的賀卡,你們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給小女孩怎樣的祝福呢?(找到一個女同學扮演小女孩,進行口語交際)生:小女孩,愿你遠離寒冷,不再饑餓,我們會永遠陪伴著你。生:小女孩,你已經(jīng)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獨與寂寞,讓我來安慰你的心靈吧。生:小女孩,相信未來,你一定會告別寒冷、告別恐懼,告別痛苦,只要你內心擁有美好?。ㄕ坡暎ㄅe手的同學更多了,紛紛急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師:(采訪剛才的“小女孩”)小女孩,聽了他們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生:我很感動。我不僅感到了溫暖和滿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關愛,此刻我覺得這個世界是多么的溫馨、美好。(生板書:美好)(四)疼愛(第四次憧憬)師:是啊,也可以說是安寧。(板書:安寧)她第四次、第五次點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讀。師板書:慈愛)師:有了溫和慈愛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獨,她多么高興啊,可以想象當她見到奶奶的時候,該怎么呼喊——生:“奶奶!”(興奮地)師:小女孩得到了溫暖,該怎樣呼喊?——生:“奶奶!”(激動地)師: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該怎樣請求——生:“奶奶,啊!請把我?guī)ё甙桑 保☉┣械兀煟壕瓦@樣,她向奶奶慢慢地訴說著把她帶走的原因——生:“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師:那么此刻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淚,還是傷心的淚嗎?生:不,那是幸福的淚花。師:那么這里的“啊”應該是怎樣的語氣?(指導學生朗讀“啊”的不同感嘆,體會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語氣。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朗讀,引起聽課老師陣陣掌聲。)師:現(xiàn)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見到了疼愛她的奶奶,她可能還有更多的話兒想講給奶奶聽,你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吧。生:奶奶,只要我賣不出火柴,爸爸就會打我。請把我?guī)ё甙?!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給我溫暖,給我慈愛,所以,您就把我?guī)ё甙?。生:奶奶,請您把我?guī)ё甙伞0盐規(guī)У經(jīng)]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恐懼、沒有孤獨、沒有痛苦的地方去吧。師:親愛的同學們,其實我們怎么想象、怎么朗讀也無法完全再現(xiàn)小女孩當時幸??鞓返臅r刻,那就讓我們把雙手放在胸口,靜靜傾聽這心靈的呼喚吧?。ㄅ錁缝o聽,課件滾動課文文字。)(五)快樂(第五次憧憬)師:就這樣,她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生讀最后一段)小女孩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們倆是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板書:快樂)點評:通過五次憧憬的畫面深刻領會小女孩的“幸?!保瑥亩鄠€角度讓學生感受到文章帶來的意義。這種多角度的對幸福的注解應該關注到,學生也能夠感受到。最應該關注的還應該是執(zhí)教過程,使用了什么樣的方式達到這種目的的呢?可以看到教師時刻抓住了課文的語言,讓學生體會“搖搖擺擺”的動作,讓學生注意“溫暖”對“暖烘烘的”,“明亮”對“旺旺的”,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在于體會幸福上,而且時刻離不開課文的語句。再就是教師讓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式,多次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感情朗讀體驗這些幸福感覺。教師還不忘記口語交際的訓練,讓學生說出自己想在送給小女孩的畫片上寫上什么,達到了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目的。尋源“幸福”師:為什么安徒生把這些夢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過程中呢?生: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實現(xiàn)了她一個又一個的夢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對夢想的不放棄。生:她一次一次的擦燃,說明她在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可見小女孩內心的渴望多么強烈。(生板書:渴望)師:我會批注下面的話: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點燃火柴,體現(xiàn)著這些夢想來自于小女孩內心的渴望。這樣寫讀起來一波多折,引人入勝。你們再來對比課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照黑板兩節(jié)課批注的詞語。)生:我發(fā)現(xiàn)了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與小女孩的美好的夢想是完全相對的。生:越是孤獨,就越是渴望慈愛;越是痛苦,越是渴望得到快樂。概括來說,正是因為現(xiàn)實的不幸,她就更渴望內心的幸福。師:(對比左右概括總結)弱小與強大,黑暗與光明,寂滅與狂歡,痛苦與歡樂——感謝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內心。就在這樣的閱讀對比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文章的結構。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沒有停止,你一定還會產生追問,會是什么呢?生:小女孩能看到這么多美麗幸福的東西,她怎么就偏偏看得到呢?生:因為小女孩心中的夢想是那么美好。生:因為女孩心中一直被這些美好的東西占據(jù)著,越是痛苦,越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實現(xiàn)。師: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中,進行角色轉換。假如把小女孩換成你,試想:(屏幕出示,上節(jié)課梳理女孩不幸的語句)大家都在歡度大年夜,可你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時候;當你好不容易有了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可是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讓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孩子的時候可以拿它當搖籃,你是什么情緒?生:我很生氣。師:當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你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你一個錢……當你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你不敢回家,因為爸爸一定會打你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會怎么樣?生:我特別傷心,我恨爸爸。師:當你一次次點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滅,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此刻,你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學生紛紛舉手,這時老師不讓說出來。)師:你們剛才說的,甚至你們想要說的,我都可以理解??烧n文寫的小女孩如你們一樣的表現(xiàn)了嗎?別忘了,小女孩那么饑餓,都沒有沖向烤鵝,而是烤鵝自己向小女孩走來,死亡來臨的時刻,小女孩也是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那么這些字里行間究竟隱含著小女孩一顆怎樣的心靈?就請拿起筆,把你最想對小女孩說的話,批注在課文中吧。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都行。(板書:隱含。配樂,生寫,之后匯報。)生:小女孩,你經(jīng)歷了寒冷、饑餓、恐懼、孤獨和痛苦,你得到了溫暖、滿足、美好、慈愛和快樂是應該的,祝你以后過得更幸福。生:小女孩,別人對你那么冷漠,就連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為什么選擇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會埋怨,難道你愿意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掙扎,你應該在美好的世界里飛翔啊。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麗,但是蒼天卻是對你那么不公平。如果我生活在那個時候,會把你帶回家,讓你在幸福中生活。生:小女孩,面對這樣冷酷的現(xiàn)實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顆向往美好的心靈啊。俗話說吃虧是福,你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幸福的!師:你說的忍受,不就是隱含在課文中的小女孩的隱忍之心嗎?(要求學生批注在課本中)。這是埋藏在心的忍耐,承受。是苦難把女孩放到塵埃里,卻開出了幸福的花兒。原來,心懷渴望并不難,而在苦難中擁有一顆隱忍之心,才是這小小的女孩獲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板書:把“隱含”的“含”改成“忍”,最終變成“隱忍”。)點評:實際教學的困難不是是否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而是用什么樣的方式恰當?shù)膶嵤┙虒W。在這里給我們展示了很有效的語文學習方式。把兩節(jié)課的板書讓學生對照,學生就會產生思維的矛盾,一邊是痛苦,一邊是幸福,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學生會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當要求學生把文中的“她”換成“你”以后再讀的時候,學生的情感投入更多了,理解就更充分了。提升“幸?!睅煟盒∨⒁苍S不懂這些,可我們的閱讀賦予了小女孩這么高貴的形象,她就是我們人間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哪是什么地方呢?生:是有上帝的地方。師:所以葉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寫上了這句話——(出示課件:“她們兩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既沒有寒冷,也沒有饑餓,也沒有憂愁的那塊地方——她們是跟上帝在一起。”)師: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詞——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東西在一起。師:所以有著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創(chuàng)作這篇童話后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幸福不是藝術家的名聲,王冠的光輝。幸福存在于對清貧的滿足,對苦難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與我們同在。”(生讀)師:在安徒生的心中,離上帝最近的人,或許不是——(生讀)不是藝術家的名聲,王冠的光輝。而是——(生讀)存在于對清貧的滿足……對苦難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體會到真正幸福的人。到此,你就會明白課前的追問,為什么說小女孩是幸福的。童話讀完了,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天使飛走了。剩下我們,該怎么辦?生:我們要尋找自己內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對你不公,你也要無條件地尋找幸福。生:小女孩點燃的不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夢想,是執(zhí)著,我們無論何時一定心懷夢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滿。生:我想,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擁有愛。有愛就有溫暖,就有安寧,就有快樂,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點亮整個世界?。ㄕ坡暎┥合胂胭u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們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媽媽、家人,感恩這個社會。師: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的閱讀,重要的是回到了我們自己的心靈。我們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獲得的這份“幸?!敝?,你們已經(jīng)學到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并引起我們對生命的珍愛與警覺,相信你們越來越高尚起來,越來越走向高貴。幸福著幸福當然好,不過,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難,我們最后批注的一段話一定是——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夠在寒冷中播種溫暖;在饑餓中獲得滿足,在恐懼中創(chuàng)造安寧,在孤獨中尋求慈愛,在痛苦中追求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顆隱忍之心,并不放棄對夢想的渴望,你就能獲得幸福?。ê蛯W生一起總結板書,完成上面的內容。)點評:引入了原文中的一句話“她們跟上帝在一起”,引入了安徒生寫作以后的話,讓學生能夠跳出這篇文章,從作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小女孩。安徒生的希望就是他寫作這篇文章的出發(fā)點,讀者有必要了解作者的想法,否則的話,閱讀認識就會顯得單薄或片面。教師的引導不僅在于知道安徒生是怎樣想的,還讓學生回歸自己的內心。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幸福不在上帝那里,而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傇u:這篇課文的教學,突破了以往的文章解讀方式,改變了小女孩在讀者心中的形象。竇老師通過多個角度,讓我們看到一個“痛苦”的小女孩,同時又看到一個“幸?!钡男∨?。相信學生學習以后會有新的感受。六年級的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知道這個故事,在他們的心中小女孩是“可憐”的,這是他們走進教室以前的看法。當學完這兩節(jié)課以后,小女孩不僅僅是可憐的,她是寒冷的、饑餓的、恐懼的,她還是美麗的,乖巧的。周圍人是冷漠的,爸爸是冷酷的,但是小女孩心中是充滿了美好向往的。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小女孩已經(jīng)可憐到極點,因為她一無所有,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小女孩有一顆“富足”的心,在如此的艱難面前,在別人看來已經(jīng)無法生存的時刻,她憑借著小小的火柴的光亮,看到了她真切的夢想。竇老師通過教學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小女孩的形象,一個在痛苦與幸福中交織的勇敢者的形象。讓聽者的思維從以往的社會學角度跳出來,也從盲目的同情中跳出來,看到一個在艱難中跋涉的小女孩的形象。如果原來的教學讓我們產生對那個社會的憎惡,對小女孩同情的話,那本文的教學就讓我們感到一絲溫暖,一種現(xiàn)實生活的勇氣與力量。如果說文學的力量是滋養(yǎng)人生,那么這篇童話也應該帶給學生現(xiàn)實的思考與生活的力量。竇老師在讓學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幸?!币院螅倩氐浆F(xiàn)實,回到對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案點突發(fā)火災應急預案(3篇)
- 材料疲勞壽命預測模型重點基礎知識點
- 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一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火災應急預案培訓內容范文(3篇)
- 公路旁管線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軟件考試考前準備策略試題及答案
- 《環(huán)保與生活》課件-第四篇
- 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變化與應對方式解析試題及答案
- 服務器與網(wǎng)絡設備的管理技巧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考試成功秘訣試題及答案
- DB11T 2335-2024 既有建筑外門窗改造及驗收技術標準
- 《VEP波形解釋》課件
- 風電安全管理課件
- 2025北京首都機場大興國際機場招聘60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CAMDS操作手冊資料
- 長款厚大衣項目質量管理方案
- 模擬試卷(7)-【中職專用】2025年職教高考語文沖刺模擬卷(職教高考)解析版
- 【MOOC】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管理-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課件-裝配式隔墻與墻面構造
- 少先隊活動課《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課件
- 物流運輸環(huán)境保護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