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碑刻題跋重探《多寶塔碑》書法美_第1頁
從碑刻題跋重探《多寶塔碑》書法美_第2頁
從碑刻題跋重探《多寶塔碑》書法美_第3頁
從碑刻題跋重探《多寶塔碑》書法美_第4頁
從碑刻題跋重探《多寶塔碑》書法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從碑刻題跋重探《多寶塔碑》書法美摘要: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的書法作品迄今為止臨習者眾多,《多寶塔碑》是顏魯公早期書法作品,雖不及晚期碑帖的雄渾古拙,但此碑端正秀媚,深受群眾喜愛,適于初學者學習楷書技法。然唐后書法家和鑒賞家因時代不同、經(jīng)歷各異,故言人人殊,或評其“遒勁婉熟”,或有“小遠大雅”“第微帶俗”截然不同之說。結(jié)合《多寶塔碑》技法、風格及其對后世影響,從歷代書家題跋中探究多寶塔碑的書法美學價值。關(guān)鍵詞:多寶塔碑;顏真卿;題跋;書法美《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文》,由徐浩題額,顏真卿四十四歲時所寫,年唐天寶十一載,現(xiàn)存于西安碑林。《多寶塔碑》平底鐫刻深一二寸,歷經(jīng)千年仍保存相對完整。此碑除了顏真卿的書法價值外,還有佐證歷史的重要作用。我國古代以毛筆作為書寫工具,實用性大于藝術(shù)性,今人從藝術(shù)角度來分析其作品有些不妥,不假設(shè)歷代書家、鑒賞家從書寫臨摹方面來評議的題跋客觀具體。他們是否被自己時代所崇尚的審美觀念影響,也可以從題跋中探究一二。不同的審美接受者因其自身的經(jīng)驗、閱歷等方面的不同,會對同一個審美主體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對于審美接受者而言,有權(quán)利選擇是否喜歡書法、是否喜歡顏真卿,所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人對《多寶塔碑》看法各異,或褒或貶。其中,局部評論以題跋的形式記錄保存下來,有利于后世臨習研究,更好地體會《多寶塔碑》書法風格特征。有人喜歡顏真卿晚期作品的古拙大氣,也有人傾慕他早期作品的端莊秀媚??陀^分析《多寶塔碑》的美學價值,結(jié)合歷代書家題跋了解多寶塔碑的優(yōu)點和缺乏,有利于更好地認識、學習、臨摹、研究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一、技法之美筆法變化之美。清朝何焯在《何義門題跋》中謂:“顏出于褚而仍還勻整,不可謂之不善變也。況豐碑與小字不同,上下左右必如造凌云臺,稱平眾木,使輕重無錙銖偏復乃成章法邪?”該題跋指出多寶塔碑筆法變化精妙,端莊秀媚。以此碑中“不”字的十二種寫法來分析,橫畫左低右高,但每字各有變化,或提按輕重,或長短相宜,每筆收尾皆異,十二個點也各有其姿態(tài)。橫細豎粗,以豎為主筆重心,舒展有力,整體端莊沉穩(wěn)。左亦在長短、粗細上有所不同。一成不變的事物會引起審美疲勞,筆畫之間的變化那么會帶給人美感的體驗,臨摹時體會手指、筆畫與筆尖的微妙變化,把同一個字以不同的筆力寫出同種端莊風格,便覺趣味盎然。“魯公書《多寶塔碑》最窘束,而世人最喜,正如杜少陵詩,住處滿卷,而學者徒取其硬澀,此殆曹子建所謂‘蘭馨香,人之所嗜,而海畔有逐臭之夫者也。嗟嗟!世人苦不具只眼,而人語言以評古書,此又曷足以言心賞邪?余故聊為淵泉道破,必且能為我下一轉(zhuǎn)語也。”明盛時泰所撰《蒼潤軒碑跋》中也提及“《多寶塔碑》佳處滿卷,后人學書者能悟其幾分,未能學得筆法精妙處,卻謂之不美”。顏魯公與柳公權(quán)并稱“顏筋柳骨”,是繼“二王”后著名書法家?!抖鄬毸肥穷佌媲湓缙谧髌罚拼鯐ㄈ猿缟形簳x之書法美,從顏真卿始“尚法”?!抖鄬毸肥穷佌媲浣Y(jié)合了民間書法、經(jīng)體、篆隸、“二王”各家之長后所書,雖不及晚期作品筆力雄厚,但可初見其精神。宋朝朱長文《續(xù)書斷》評此碑:“遒勁婉熟,已與歐、虞、徐、沈輩筆相上下?!笨芍^是相當高的贊賞了。清王澍《虛舟題跋》中文:“此碑書法腴勁,最有態(tài)度。魯公書多以骨力健古為工,獨此碑腴不剩肉,健不剩骨,以渾勁吐風神,以姿媚含變化,正其年少鮮華時意到書也?!鳖侒w以蠶頭燕尾、聳肩頓挫為主要特點,觀其節(jié)選,也可覺筆筆筋道有力、字字端莊平穩(wěn)。二、雅俗之辨中國書法最能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征,我們也可以從名家的作品中品出其道德理念,甚至書寫時的情緒,觀魯公的《祭侄文稿》就會被他的憤懣所觸動。好的書法應同音樂一樣,做到雅俗共賞,我們聽一首曲子,不管其詞,全憑節(jié)奏和音調(diào),我們也能產(chǎn)生共鳴,好的書法也應當如此。了解一幅書法作品的優(yōu)劣,不僅要了解筆法、筆力,還要感受字里行間的精氣神,字如其人便是說看字與看人的感覺是相通的。書法與繪畫的多樣性、豐富性不同,只能通過點畫之間的變化來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思,因此,評價書法作品首先要了解書法,才能看到許多旁人看不見的東西。書法作品之雅可謂其具有欣賞性?,F(xiàn)今群眾用“始于顏值,忠于才華”評價戀愛中對另一半的感覺,筆者認為此說法也適用于欣賞書法作品。無可否認,人類是視覺動物,嬰兒也喜歡與更好看的人相處。人類欣賞書法作品時,首先從視覺感官上選擇最好看的,然后仔細探究自己所選書法作品之美,假設(shè)從其中并未發(fā)現(xiàn)“才華”,便舍棄這個重新去尋找“顏值與才華”并存的書法。流傳至今歷代書家的名作是歷代人民篩選出來的,群眾眼中的“雅”,是符合不同層次人的審美品味的。明朝王世貞《弇州四部稿》評此碑云:“此帖結(jié)法尤整密,但貴在藏鋒,小遠大雅,不無佐史之恨耳?!薄抖鄬毸氛帕姓R有序,布白疏略得常,“顏值”頗高,可以滿足群眾審美。在研究學習書法的專業(yè)人士看來,此碑不僅記錄了修建多寶塔的經(jīng)過,從中還可以探究唐朝佛教觀念的傳播,佛教的地位以及民眾崇尚何種優(yōu)秀品質(zhì)。書法作品的“雅”在于多方面的結(jié)合。魯公至今在書壇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書法和人格共同決定的,不能單純以某個特點來決定整個作品的雅俗??陀^全面地看待分析每一個書法作品,提高自身審美素質(zhì),不局限于某個作品、某個時代背景之中,還應結(jié)合自己的觀帖臨摹與生活經(jīng)驗,認真體會作品,為何稱雅,雅在何處。筆者認為,“俗”簡單來說就是趨從群眾審美,為博群眾眼球成心矯揉造作,故不贊同明朝孫《書畫跋》中題跋,“此是魯公最勻穩(wěn)書,亦盡秀媚多姿,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贝伺u雖有其道理,但確實過分嚴苛。書法在唐代主要還是作為書寫的工具,當時入仕要求之一就是能書,顏真卿書與其謂之俗,不假設(shè)稱其為實用性強。古代掾史家記錄文字,學習模仿《多寶塔碑》寫法也是因為其清晰可讀,實用性強,假設(shè)用行書、草書記錄,那么不倫不類,怕是要貽笑大方?,F(xiàn)代書本、教材中字體也多吸取了顏真卿的楷書筆法,不僅適合讀者閱讀和學習,也比擬符合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明代戲曲理論家何良俊《四友齋書論》中記:“正所謂世下最傳者,蓋魯公書妙在險勁,而此書太整齊,失之板耳?!闭R、刻板是此碑的缺乏之處,但也有其緣故?!抖鄬毸酚涗洺鸲U師修建多寶塔碑,立于千佛寺之中,今碑在西安府學。古人信奉佛教,對神有敬畏之心,故顏真卿此碑嚴謹刻板,無一懈筆,此原因一。另楷書又謂正書,特點便是方正平穩(wěn),與其他楷書作品相比,可論此優(yōu)彼劣,或以風格區(qū)分,而非與行草論長短,強人所難?!抖鄬毸匪祝c現(xiàn)代江湖體之俗大有不同,此俗非彼俗,稱之為實用性更為準確。江湖體之俗,完全不顧用筆結(jié)構(gòu),更似藝術(shù)字,以夸張的寫作形式或獨特的內(nèi)容被群眾所熟知,確實更得群眾喜愛。現(xiàn)代社會寫書法的包括兩種:一種是未具體學習,不求古法,憑個人感覺喜好所書;一種是專門學習研究書法的,重視書法文化,認真臨習創(chuàng)作。學習書法的人少,專門研究者少之又少,他們不屑于趨從群眾審美寫藝術(shù)字,所做研究只能使極少的那局部人受益匪淺,而使普通沒有接觸、練習書法的群眾望而卻步。江湖體隨著網(wǎng)絡、自媒體的開展,不斷出現(xiàn)在群眾視野,字體千奇百怪,甚至“書法大師”都被污名化。有些文章說《多寶塔碑》“俗”本不錯,但群眾無法分清二者之“俗”有何區(qū)別,假設(shè)一概而論,便有失公允。所以,稱《多寶塔碑》實用性強更為妥帖。群眾對顏真卿早期的書法持不同觀點,“第微帶俗”便很中肯,魯公應該也是認識到自己的缺乏,并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才得以寫出后期《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這樣的絕世精品,成就一代雄渾大氣書法風格。三、書法遺響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云:“魯公之書,??俅?,獨此碑后人尤嗜之,幾于家有一本矣?!鼻鍖O承澤《庚子消夏記》:“字法差小平易,《多寶塔》近人故學,書家無不收置一本?!庇纱祟}跋可見魯公《多寶塔碑》之地位,練習正書必了解。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都是學習顏真卿書法,結(jié)合各家所長,成為一代大家?!抖鄬毸繁葦M易于初學者把握,幾個月便可大致相像,有利于培養(yǎng)初學者的自信心。而且,多寶塔全文兩千多字,是記事文,可讀性強,臨讀幾遍可領(lǐng)會其含義,臨摹也不易生厭。20世紀以來,人們的經(jīng)濟水平、文化水平提高,教育理念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變化,有經(jīng)濟能力的長輩也樂意為子女教育投資,以期子女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開展。幼時學習書法,可以磨練心性,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石墨鐫華》趙記:“魯公正書,惟此碑最著,以其字比諸碑稍小,便于展玩耳。”《多寶塔碑》文原字大小約三厘米,但臨摹時可大可小,大不會字體松散,小也不覺拘束,可根據(jù)臨習者自身書寫習慣調(diào)整。好的作品經(jīng)得住群眾和時間的考驗,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世代流傳,被后人推崇,也必有其過人之處。馬宗霍先生《書林藻鑒》所評:“唐初脫晉為息,終屬寄人籬下,未能自立。逮顏魯公出,納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鑄萬象,隱括眾長……于是始卓然成為唐代之書?!薄抖郶塔碑》是顏體書法形成的轉(zhuǎn)折點,也是楷書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