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8AG型、轉8G型、轉K2型交叉支撐培訓課件_第1頁
轉8AG型、轉8G型、轉K2型交叉支撐培訓課件_第2頁
轉8AG型、轉8G型、轉K2型交叉支撐培訓課件_第3頁
轉8AG型、轉8G型、轉K2型交叉支撐培訓課件_第4頁
轉8AG型、轉8G型、轉K2型交叉支撐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各位領導的光臨

采用交叉支撐技術

提速轉向架目錄第一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概述第二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種類第三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結構簡介第四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技術關鍵第五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列檢檢修內容第六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站修檢修內容第七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段修內容第八章運用中出現的主要問題第一章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概述一、轉8A型轉向架存在的主要問題轉8A型轉向架具有結構簡單、檢修方便及對線路適應性好等優(yōu)點,30多年來基本滿足了鐵路貨物運輸的要求。然而隨著鐵路提速的發(fā)展,轉8A型轉向架存在的缺陷日益突出,為保證鐵路運輸安全,鐵路運輸部門不得不將裝有轉8A型轉向架的貨車運行速度限定在空車70km/h、重車80km/h以內運行,由此嚴重制約了鐵路貨車提速的實施,也影響了鐵路客車提速的進一步發(fā)展。歸納起來轉8A型轉向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抗菱剛度不足。導致裝有轉8A型轉向架的貨車在80km/h以上運行時,蛇行運動嚴重、輪緣磨耗加劇,增加了車輛及線路檢修維護的工作量,降低了列車運行的安全可靠性。2、空車彈簧靜撓度小。導致裝有轉8A型轉向架的貨車提速后空車運行安全性下降,特別是平車、罐車等車體較輕的貨車,空車動力學性能更差。

3、斜楔和磨耗板磨耗嚴重,接近限度時空車減振系統失效。導致裝有轉8A型轉向架的空車在檢修期內,車輛動力學性能不穩(wěn)定。

4、上、下心盤磨耗嚴重,上心盤裂紋多。上、下心盤幾乎在每個段修期都要進行加修,增大了檢修工作量;同時上心盤裂紋也給車輛運行帶來不安全因素。二、轉8A型轉向架改造及提速轉向架研制目標

1、轉8A型轉向架改造目標

在軸重21t、最高運行速度100km/h的條件下,其結構強度、動力學性能、輪廓尺寸分別符合TB/T1335-1996《鐵道車輛強度設計及試驗鑒定規(guī)范》、GB5599-85《鐵道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和試驗鑒定規(guī)范》、GB146.1-83《標準軌距鐵路機車車輛限界》車限-2等現行標準的要求;可滿足時速90~100km/h的提速需要。轉8AG型轉向架主要用于現役各型鐵路貨車的改造,轉8G型轉向架主要用于新造貨車。

2、提速轉向架研制的目標

在軸重18t、最高運行速度120km/h和軸重21t、最高運行速度100km/h的條件下,其結構強度、動力學性能、輪廓尺寸分別符合TB/T1335-1996《鐵道車輛強度設計及試驗鑒定規(guī)范》、GB5599-85《鐵道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和試驗鑒定規(guī)范》、GB146.1-83《標準軌距鐵路機車車輛限界》車限-2等現行標準的要求;滿足行包快運專列等快捷貨物和普通貨物運輸需要。轉K2型轉向架主要用于新造貨車,轉K1型轉向架目前未批量生產。三、提速轉向架研制的主要途徑

1、加裝彈性交叉支撐裝置,以提高轉向架的抗菱剛度,控制蛇行失穩(wěn)能力,提高車輛的臨界速度。同時,減少輪對在曲線上的沖角,減小輪緣磨耗,延長車輪使用壽命。

2、采用雙作用彈性旁承,配套采用新型上旁承,以適當提高車體與轉向架間的回轉阻力矩,提高車輛的抗搖頭、抗側滾能力,改善車輛運行平穩(wěn)性。3、采用兩級剛度彈簧,提高空車彈簧靜撓度,改善車輛空車垂向性能,改善抗脫軌性能;同時降低因斜楔和磨耗板磨耗而使減振作用衰減的速度,保證減振系統磨耗接近限度時車輛的運行品質。4、加裝心盤磨耗盤,采用鍛造上心盤,配套改造下心盤,解決長期存在的上、下心盤因磨耗嚴重導致廠、段修檢修量大的問題;解決鑄鋼上心盤因強度不足造成的裂紋問題;同時心盤磨耗盤還能確保轉向架回轉阻力矩值的穩(wěn)定,保證車輛運行性能的穩(wěn)定。

5、基礎制動裝置中采用奧-貝球鐵襯套和配套45號鋼圓銷,制動下拉桿中部壓扁。采用奧-貝球鐵襯套和配套45號鋼圓銷可以減輕制動裝置中的銷、套的磨耗,延長檢修周期,減小檢修工作量;下拉桿中部壓扁是為了增大下拉桿與交叉桿之間的間隙,提高運行安全。6、采用高品質車輪。時速120km/h的貨車轉向架須裝用符合TB/T2817要求,并且經靜平衡試驗,靜平衡值小于75g.m的HDS型全加工輾鋼輻板車輪,該車輪在腹板上刻打“E2”

標志,并涂黃色油漆。四、車體需配套改造的內容

對改造貨車而言:需要指出的是,為保證提速貨車的整體性能,需要對車體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造,主要內容簡述如下:1、上心盤:取消原車鑄鋼上心盤,換裝直徑為296mm的鍛造上心盤。2、上旁承:取消原車上旁承,換裝與下旁承配套的新型上旁承。3、銷套:風制動裝置中的制動杠桿換裝奧-貝球鐵耐磨襯套和配套45鋼圓銷。第二章

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種類

一、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種類采用交叉支撐技術的貨車提速轉向架分為四種型號,即:

1、轉8G型轉向架:采用轉8A型轉向架原型搖枕、改進型側架、加裝齊車公司研制的下交叉支撐裝置(交叉桿從搖枕下部穿過)的轉向架為轉8G型轉向架。如圖1所示。圖1轉8G型轉向架

2、轉8AG型轉向架:采用轉8A型轉向架原型搖枕、側架,加裝齊車公司研制的下交叉支撐裝置(交叉桿從搖枕下部穿過)的轉向架為轉8AG型轉向架。如圖2所示。圖2轉8AG型轉向架

3、轉K2型轉向架:采用引進美國標準車輛轉向架公司交叉支撐裝置(交叉桿從搖枕下部穿過)、斜楔和磨耗板等先進技術的新型轉向架為轉K2型轉向架。如圖3所示。圖3轉K2型轉向架

4、轉K1型轉向架:采用齊車公司研制的中交叉支撐裝置(交叉桿從搖枕腹部預留孔穿過)等先進技術的新型轉向架為轉K1型轉向架。如圖4所示。圖4轉K1型轉向架

二、四種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比較

1、轉8G、轉8AG型轉向架:兩者都是在轉8A型轉向架的基礎上,加裝交叉支撐裝置、含油尼龍心盤磨耗盤,改裝雙作用常接觸彈性旁承、兩級剛度彈簧、鍛造上心盤等,從而達到提高車輛運行速度,改善車輛運行品質,確保行車安全并延長檢修周期的目的。兩者的區(qū)別是:

轉8G型轉向架:a、采用重新設計的改進型側架和支撐座,能夠保證支撐座與側架接觸弧面密貼施焊,從而取消了轉8AG用的連接板;b、采用弧形筋結構閘瓦托,增大了瓦托與交叉桿的間隙;c、借用了轉K2型轉向架的嵌入式滑槽磨耗板,提高磨耗板的耐磨性能并方便了檢修。其余零部件與轉8AG相同。該轉向架適用于貨車新造,滿足貨車時速90~100km/h的運行要求。

轉8AG型轉向架是:a、通過6塊連接板將左、右支撐座分別組焊到轉8A型轉向架原型側架上;b、搖枕彈簧定位圓臍加焊擋圈;其余零部件均與轉8A相同。該轉向架適用于現役40余萬輛貨車改造,滿足貨車時速90~100km/h的運行要求。轉8A與轉8G側架比較轉8AG有連接板轉8G無連接板嵌入式滑槽磨耗板(轉8G用)

2、轉K2、轉K1型轉向架:兩者都是新型的貨車轉向架,均采用了雙作用常接觸彈性旁承、兩級剛度彈簧,加裝了交叉支撐裝置,從而滿足了提速的要求。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轉K2型轉向架:采用的是引進美國標準車輛轉向架公司的交叉支撐裝置、針狀鑄鐵斜楔、T10鋼立柱、滑槽磨耗板,交叉桿從搖枕下部穿過,目前已通過部級科技成果鑒定,并已大批量生產,裝到P65、C64B、P64B、L18及C64K、P64AK車上,可滿足時速120km/h(軸重18t)或時速100km/h(軸重21t)的運行要求。轉K1型轉向架:采用的是齊車公司研制的中交叉支撐裝置,交叉桿從搖枕中央腹部側面預留孔中穿過,目前僅小批試生產50輛,裝在P65型行包快運棚車上,可滿足時速120km/h(軸重18t)或時速100km/h(軸重21t)的運行要求。3、轉K2(轉K1)型轉向架裝到時速為120km/h的專用貨車(如P65型行包快運棚車)時,須采用符合TB/T2817要求,并經靜平衡試驗,靜平衡值小于75g.m的HDS型全加工輾鋼車輪,裝有該型車輪的輪對施修后可繼續(xù)裝車使用;當轉K2型轉向架裝到時速為100km/h及以下的各型貨車(C64B、P64B、C64K、P64AK等)上時,車輪不需要進行靜平衡試驗,轉8G、轉8AG型轉向架無論裝到何種車型上車輪都不需要進行靜平衡試驗。三、提速轉向架輪廓尺寸及對翻車機等地面配套設備的要求

轉8G、轉8AG、轉K2型轉向架在運用過程出現交叉桿折斷、嚴重彎曲、擦傷等故障,經調查分析是因翻車機護板嚴重超限和翻車機撥車臂進行撥車作業(yè)時車輛沒有停靠到位造成的。為此將車輛下部限界和轉向架交叉桿到車輛下部限界的輪廓尺寸明確如下:

根據以上情況應對翻車機進行檢查,嚴禁有超過車輛下部限界的部位,同時在翻車作業(yè)過程中不允許碰撞交叉桿。應組織各車輛段對其所管轄的裝卸貨物場所的地面設備與GB146.1-83車限-2下部限界進行復查,如有超限立即整改。

第三章

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結構簡介

一、轉8G型轉向架

轉8G型轉向架的結構如圖5所示。主要是在轉8A型轉向架基礎上,采用B級鋼材質的新結構側架、支撐座及T10鋼材質的嵌入式滑槽磨耗板,加裝交叉支撐裝置、含油尼龍的心盤磨耗盤、采用雙作用彈性旁承、兩級剛度彈簧、奧-貝球鐵耐磨襯套,采用了弧形筋的新結構閘瓦托和中部壓扁的下拉桿,加高了搖枕彈簧定位圓臍;其余主要零部件與現生產的轉8A型轉向架相同。圖5轉8G型轉向架

與轉8AG型轉向架結構不同的零部件是:

1、側架組成

轉8G側架組成如圖6所示,主要由側架、支撐座、保持環(huán)、立柱磨耗板、滑槽磨耗板等零件構成。圖6側架組成

a)側架:材質為B級鋼;外彎鉤為箱型斷面;A部和彈簧承臺處為變壁厚;斜弦下部為封閉結構,滑槽部位采用與轉K2轉向架側架滑槽相同結構,其余與轉8A轉向架結構相同。

b)支撐座:支撐座結構如圖7所示,該件分左、右,材質為B級鋼,先期生產的部分支撐座材質為ZG230-450。圖7轉8G支撐座

轉8AG支撐座

c)滑槽磨耗板:滑槽磨耗板如圖8所示,該件分左、右,材質為T10,該件折壓成型后進行熱處理,與側架的安裝方式為嵌入式。

圖8滑槽磨耗板

2、交叉支撐裝置

交叉支撐裝置的結構如圖9所示,主要由交叉支撐組成、橡膠墊、鎖緊板、端頭螺栓、雙耳墊圈組成,其中端頭螺栓強度為10.9級。

交叉支撐組成通過橡膠墊、螺栓等零部件與支撐座連接,使兩側架在水平面內實現彈性聯結,實現控制兩側架之間的剪切和菱形變位的目的。圖9

交叉支撐裝置

3、雙作用彈性旁承

雙作用彈性旁承的結構如圖10所示,主要由1個旁承座,1個彈性旁承體、1個旁承磨耗板、1個滾子、1個滾子軸、4個螺釘及旁承調整墊板、間隙調整墊片等組成。圖10雙作用彈性旁承

4、兩級剛度彈簧

搖枕彈簧外簧比內簧高22mm,空車時僅外簧承載,故彈簧總剛度較小,空車撓度增大;重車時內、外簧同時承載,彈簧總剛度較大,可以滿足重車的需要。這樣可使空、重車均能獲得較好的動力學性能。彈簧材質為60Si2CrVA,參數如下表:自由高mm彈簧中徑mm彈簧桿徑mm彈簧名稱2287216減振內圓彈簧2068519內圓彈簧22812525外圓彈簧

5、心盤磨耗盤

心盤材質為含油尼龍,可以減輕上、下心盤之間的磨耗。

與轉8A型轉向架結構相同的主要零部件是:

搖枕、輪對組成及基礎制動裝置(其中下拉桿及閘瓦托為新結構)。二、轉8AG型轉向架

轉8AG型轉向架的結構如圖11所示。主要是在轉8A型轉向架基礎上,加裝交叉支撐裝置、心盤磨耗盤、采用雙作用彈性旁承、兩級剛度彈簧、奧-貝球鐵耐磨襯套;為適應兩級剛度彈簧將搖枕彈簧定位圓臍加高,為適應交叉支撐裝置采用新結構下拉桿;其它主要零部件(側架、搖枕、制動梁、輪對等)與轉8A型轉向架相同。

主要性能與結構參數與轉8G相同,故此處從略。

圖11轉8AG型轉向架

三、轉K2型轉向架

轉K2型轉向架的結構如圖12所示,屬于鑄鋼三大件式轉向架,在兩側架之間安裝了彈性下交叉支撐機構,交叉桿從搖枕下面穿過,四個端點用軸向橡膠墊與側架連接;側架、搖枕采用B級鋼材質鑄造;減振裝置一種采用分離式斜楔、搖枕八字面上焊裝楔形插板,另一種采用整體式斜楔、搖枕八字面上焊裝平板型磨耗板;基礎制動裝置為中拉桿結構,車體上拉桿越過搖枕與游動杠桿連接;中央懸掛系統采用兩級剛度彈簧;上、下心盤之間安裝心盤磨耗盤;采用雙作用彈性旁承;采用T10鋼材質的嵌入式滑槽磨耗板、側架立柱磨耗板;裝在時速120km/h的P65、P65A、P65S型行包快運棚車上時,采用高摩合成閘瓦。裝在時速100km/h的P64B、P64AK、C64B、C64K等提速車上時,采用高磷閘瓦。圖12轉K2型轉向架

主要結構簡介:

1、側架彈性交叉支撐裝置

側架彈性交叉支撐裝置如圖13所示,由1個下交叉桿、1個上交叉桿、8個軸向橡膠墊、4個雙耳墊圈、4個鎖緊板、4個緊固螺栓(強度等級為10.9級)組成。在上、下交叉桿中部焊有夾板,利用2組M12螺栓、螺母、墊圈將夾板緊固,同時把螺母用電焊點固,夾板間有4處塞焊點和兩條平焊縫,把上、下交叉桿連接成一個整體。圖13交叉支撐裝置

2、側架組成

側架組成如圖14所示,主要由側架、支撐座(如圖15所示)、保持環(huán)、立柱磨耗板、滑槽磨耗板等零件構成側架組成。圖14側架組成

3、搖枕組成

搖枕組成如圖16所示,由固定杠桿支點座組成、托架組成、搖枕、下心盤、斜面磨耗板組成。圖16搖枕組成

4、中央懸掛系統

轉K2型轉向架中央懸掛系統由10個外圓彈簧,10個內圓彈簧,4組雙卷減振彈簧組成,外圓彈簧自由高比內圓彈簧自由高高22mm,空車時僅外圓彈簧承載,重車時內、外圓彈簧共同承載,實現空重車兩級剛度,減振彈簧高于搖枕彈簧,彈簧材質為60Si2CrVA。彈簧參數如下表:2559818減振外圓彈簧2556012減振內圓彈簧2107018內圓彈簧23212226外圓彈簧自由高mm彈簧中徑mm彈簧桿徑mm彈簧名稱5、減振裝置

a)分離式斜楔減振裝置由側架立柱磨耗板、左分離式斜楔、右分離式斜楔、楔形插板和雙卷減振簧組成。如圖17所示。其中楔形插板的材質為20鋼。b)整體式斜楔減振裝置由側架立柱磨耗板、斜楔、搖枕斜面磨耗板和雙卷減振簧組成。其中側架立柱磨耗板、減振彈簧與分離式斜楔減振裝置相同。如圖18所示。其中搖枕斜面磨耗板材質為0Cr18Ni9。

圖17分離式斜楔減振裝置圖18整體式斜楔減振裝置

斜楔插板6、基礎制動裝置

基礎制動裝置由左、右槽鋼弓形制動梁組成、中拉桿組成(分1位、2位)、固定杠桿、固定杠桿支點、游動杠桿、高摩合成閘瓦或中磷閘瓦,各種規(guī)格的耐磨銷套組成。在制動梁端部焊裝帶防脫板的專用閘瓦托。襯套材質為奧-貝球鐵耐磨襯套,圓銷為45號鋼圓銷。7、雙作用彈性旁承

雙作用彈性旁承結構如圖19所示,它由彈性旁承、旁承座、滾子、調整墊板、調整墊片等零件組成。

圖19雙作用彈性旁承

四、轉K1型轉向架

轉K1型轉向架如圖20所示,在兩側架間安裝了彈性中交叉支撐機構,交叉桿從搖枕腹部穿過,四個端點用橡膠錐套與支撐座連接;在側架導框頂面與承載鞍頂面之間安裝八字形橡膠墊,實現輪對的彈性定位;側架、搖枕采用B級鋼材質鑄造;減振裝置為整體式斜楔結構;中央懸掛系統采用兩級剛度彈簧;上、下心盤之間安裝心盤磨耗盤;采用雙作用彈性旁承;基礎制動裝置采用下拉桿結構,采用高摩合成閘瓦。圖20轉K1型轉向架

主要結構簡介:1、中交叉支撐裝置中交叉支撐裝置如圖21所示,由支撐桿組成(1)、支撐桿組成(2)、4個橡膠錐套、4個上墊組成、4個雙耳墊圈、4個緊固螺母組成。

支撐桿組成(1)和支撐桿組成(2)呈交叉狀態(tài)從搖枕腹腔穿過,在端部通過橡膠錐套與焊在側架上的錐柱連接,在橡膠錐套上部安裝上墊組成和雙耳墊圈,再把緊固螺母旋在錐柱螺桿上,再用扭力扳手把螺母擰緊,最后把雙耳墊圈的兩個止耳撬起,使其貼靠在螺母的側面上,以防止緊固螺母松動。圖21中交叉支撐裝置

2、側架組成

側架組成如圖22所示,由側架、左支撐座組成、右支撐座組成、磨耗板、滑槽磨耗板組成。

圖22側架組成

3、搖枕組成搖枕組成由搖枕、固定杠桿支點座組成、下心盤、斜面磨耗板組成。4、中央懸掛系統中央懸掛系統由10個外圓彈簧,10個內圓彈簧,4組雙卷減振彈簧組成,外圓彈簧自由高比內圓彈簧自由高高25mm,空車時僅外圓彈簧承載,重車時內、外圓彈簧共同承載,實現空重車兩級剛度,減振彈簧高于搖枕彈簧。彈簧材質均為60Si2CrVA。彈簧參數如下表:

2466012減振內圓彈簧24610220減振外圓彈簧2057218內圓彈簧23012325外圓彈簧自由高mm彈簧中徑mm彈簧桿徑mm彈簧名稱5、減振裝置

減振裝置由側架立柱磨耗板、斜楔、搖枕斜面磨耗板和雙卷減振簧組成。如圖23所示。圖23減振裝置

6、基礎制動裝置基礎制動裝置由左、右槽鋼弓形制動梁組成、下拉桿組成、杠桿組成、固定杠桿支點、高摩合成閘瓦,各種規(guī)格的耐磨銷套組成。在制動梁端部焊裝帶防脫板的專用閘瓦托。襯套材質為奧-貝球鐵耐磨襯套,圓銷為45號鋼圓銷。7、雙作用彈性旁承雙作用常接觸彈性旁承結構與轉K2轉向架結構相同。8、八字形橡膠墊在側架導框頂面與承載鞍頂面之間安裝八字形橡膠墊,實現輪對的彈性定位。如圖24所示。圖24八字形橡膠墊第四章

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技術關鍵

一、轉8G、轉8AG、轉K2轉向架技術關鍵1、交叉支撐裝置

在交叉支撐提速轉向架中交叉支撐裝置是提高轉向架抗菱剛度,確保轉向架在質量保證期內能否安全運行的關鍵部件,因此必須把握以下幾點:a)交叉支撐裝置與轉向架的組裝應在部批的專用工裝上進行,4個端部螺栓緊固力矩為675~700N.m,并且組裝后應保證兩側架導框間隙符合規(guī)定。b)交叉桿端頭與桿體、定位座與桿體焊縫的焊修必須執(zhí)行經部批準的焊接工藝規(guī)范。c)交叉桿端頭緊固螺栓為10.9級的高強度螺栓,不能使用普通螺栓代用。

2、支撐座的焊修側架與支撐座之間焊縫的焊修質量,是轉向架運用中能否保證安全性的關鍵因素,因此焊修時必須采用經部批準的焊接工藝規(guī)范。

3、雙作用彈性旁承雙作用彈性旁承的旁承壓縮量是決定車輛回轉阻力矩大小的關鍵,因此要求自由狀態(tài)下旁承磨耗板上面到滾子最高點的尺寸14±1mm必須保證??哲嚑顟B(tài)車體上旁承磨耗板下面到滾子最高點的尺寸5±1mm必須保證。4、轉8G、轉8AG型轉向架落成要求

a)承載鞍與側架導框頂面間、承載鞍內鞍面與軸承外環(huán)間,上、下旁承間及上、下心盤間不允許涂潤滑脂。b)檢修時,若車輪直徑小于770mm,必須在承載鞍上加鋼墊,鋼墊尺寸按廠修規(guī)程制造。

c)段修時轉向架落成后,必須經過限界門檢查才能裝車使用。二、轉K1型轉向架技術關鍵1、支撐座組成的焊修錐柱與支撐板之間焊縫和支撐板與側架之間焊縫的焊接質量,直接關系到轉向架在運用中的安全可靠性,因此,焊接必須符合焊接工藝規(guī)范的要求。2、八字形橡膠墊八字形橡膠墊實現輪對的彈性定位。因此,要求八字形橡膠墊和側架的連接必須可靠。3、雙作用常接觸彈性旁承雙作用常接觸彈性旁承的關鍵技術與轉8G、轉8AG、轉K2轉向架旁承相同。第五章

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列檢檢修內容

一、列車檢修所的技術檢查維修范圍及質量標準列車檢修所的技術檢查范圍及維修質量標準,執(zhí)行《鐵路貨車運用維修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1、轉8G、轉8AG、轉K2型轉向架1.1交叉支撐裝置

a)端部緊固螺栓無松動。b)雙耳墊圈兩止耳無脫開、損壞。c)交叉桿無刮碰、變形、裂折等異狀;如發(fā)現有上述異狀,應扣留并通知生產廠協助處理。1.2支撐座a)支撐座無裂紋、損傷。

b)轉8G、轉K2型轉向架支撐座與側架連接焊縫無開裂,轉8AG型轉向架連接板與支撐座、側架之間連接焊縫無開裂。1.3雙作用彈性旁承a)橡膠旁承體無裂損,允許存在不超過1/2邊長的龜裂。

b)旁承摩擦板無竄出、損壞,旁承滾子正位。1.4心盤磨耗盤a)心盤磨耗盤無丟失或破損。2、轉K1型轉向架2.1交叉支撐裝置

a)錐柱緊固螺母無松動。b)雙耳墊圈兩止耳無脫開、損壞。2.2支撐座組成a)錐柱與座板之間焊縫、座板與側架焊縫無開裂。

b)支撐座組成與側架連接焊縫無開裂。2.3雙作用彈性旁承a)橡膠旁承體無裂損,允許存在不超過1/2邊長的龜裂。

b)旁承摩擦板無竄出、損壞,旁承滾子正位。2.4心盤磨耗盤a)心盤磨耗盤無丟失或破損。

一、翻車機車輛檢修所車輛整修技術檢查范圍及質量標準1、掌握翻車機和下部限界表,裝用轉8G、轉8AG、轉K2型轉向架的車輛在上翻車機前確認翻車機夾車裝置與交叉支撐裝置不產生碰撞。2、閘瓦插銷、各圓銷、開口銷無丟失。三、車輛上翻車機翻卸后整修技術檢查范圍及質量標準1、檢查交叉支撐裝置不應有刮碰、裂損和彎曲等異狀。2、心盤磨耗盤、彈性旁承無竄動,旁承滾子應正位。第六章

交叉支撐技術提速轉向架站修檢修內容

轉8G、轉8AG、轉K2、轉K1型轉向架站修檢修內容執(zhí)行《鐵路貨車站修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和以下要求。一、轉8G、轉8AG型轉向架輔修內容1、交叉支撐裝置a)空車脫軌時,須分解檢查交叉桿;重車脫軌時,須更換交叉桿,除此之外,輔修(含臨修)時,不分解交叉桿僅做外觀檢查。b)端部緊固螺栓松動時緊固,緊固力矩為675~700N.m。c)雙耳墊圈兩止耳脫開、損壞時更換。d)交叉桿桿身及壓窩處裂紋、焊縫開裂時,更換交叉桿。e)交叉桿擦傷深度超過限度時更換。f)交叉桿彎曲超過限度時更換。g)橡膠墊橡膠裂紋超過限度時更換。2、支撐座a)支撐座裂紋時須鏟除裂紋焊修。

b)轉8G型轉向架支撐座與側架連接焊縫開裂或轉8AG型轉向架連接板與支撐座、側架之間連接焊縫開裂時,須消除裂紋,并將焊接部位加熱至150~250℃,使用J506焊條施行多層焊,層間溫度150~400℃,焊條須按要求烘干、保溫。3、雙作用彈性旁承a)橡膠旁承體裂紋超過限度時更換。

b)旁承摩擦板竄出、損壞,與旁承座接觸的兩側邊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

旁承摩擦板上面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并調整旁承間隙。4、心盤磨耗盤a)心盤磨耗盤丟失時安裝新件,破損時更換。b)心盤磨耗盤磨耗到限時更換。二、轉K2型轉向架輔修內容1、交叉支撐裝置

a)端部緊固螺栓松動時緊固,緊固力矩為675~700N.m。b)雙耳墊圈兩止耳脫開、損壞時更換。c)交叉桿桿身及壓窩處裂紋,端頭焊縫裂紋時更換。d)交叉桿擦傷深度超過限度時更換。e)交叉桿彎曲超過限度時更換。f)交叉桿中部夾板螺母松動時擰緊螺母電焊點固,焊縫開裂時焊修。g)橡膠墊橡膠裂紋超過限度時更換。2、支撐座a)支撐座裂紋時須鏟除裂紋焊修。

b)支撐座與側架連接焊縫開裂時,須消除裂紋,并將焊接部位加熱至150~250℃,使用J506焊條施行多層焊,層間溫度150~400℃,焊條須按要求烘干、保溫。

3、雙作用彈性旁承a)橡膠旁承體裂紋超過限度時更換。

b)旁承摩擦板竄出、損壞,與旁承座接觸的兩側邊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旁承摩擦板上面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并調整旁承間隙。4、心盤磨耗盤a)心盤磨耗盤丟失時安裝新件,破損時更換。b)心盤磨耗盤磨耗到限時更換。

三、轉K1型轉向架輔修內容1、交叉支撐裝置

a)錐柱緊固螺母松動時擰緊,扭緊力矩為150~170N.m。b)雙耳墊圈兩止耳脫開、損壞時更換。c)橡膠錐套橡膠破損超過限度時更換。

2、支撐座組成

a)錐柱與座板之間焊縫、座板與側架焊縫開裂時須鏟除裂紋焊修。3、雙作用彈性旁承a)橡膠旁承體裂紋超過限度時更換。

b)旁承摩擦板竄出、損壞,與旁承座接觸的兩側邊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旁承摩擦板上面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并調整旁承間隙。4、心盤磨耗盤a)心盤磨耗盤丟失時安裝新件,破損時更換。b)心盤磨耗盤磨耗到限時更換。

二、轉8G、轉8AG型轉向架臨修內容1、交叉支撐裝置

a)端部緊固螺栓松動時緊固,緊固力矩為675~700N.m。b)交叉桿桿身及壓窩處無裂紋、焊縫無開裂。c)交叉桿擦傷深度、彎曲不超過限度。2、支撐座a)支撐座裂紋時須鏟除裂紋焊修。

b)轉8G型轉向架支撐座與側架連接焊縫開裂或轉8AG型轉向架連接板與支撐座、側架之間連接焊縫開裂時,須消除裂紋,并將焊接部位加熱至150~250℃,使用J506焊條施行多層焊,層間溫度150~400℃,焊條須按要求烘干、保溫。

3、雙作用彈性旁承a)橡膠旁承體裂紋超過限度時更換。

b)旁承摩擦板竄出、損壞,與旁承座接觸的兩側邊磨耗超過限度時更換,并調整旁承間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