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1頁
生理學-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2頁
生理學-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3頁
生理學-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4頁
生理學-尿的生成和排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理學Physiology第8版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考查內容1、腎的功能解剖特點,腎血流量及其調節(jié)。2、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3、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對H+、NH3、K+的分泌。腎糖閾的概念和意義。4、尿液的濃縮與稀釋機制。5、滲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腎交感神經(jīng)、血管升壓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心房鈉尿肽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6、腎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測定的意義。7、排尿反射。腎是機體主要的排泄器官尿液的生成:1)血漿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處的濾過,形成超濾液;2)超濾液在流經(jīng)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過程中經(jīng)過選擇性重吸收;3)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尿液。概述腎臟的功能(一)泌尿:(主要)①排除代謝終產物、過剩的電解質及進入體內的異物②調節(jié)細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滲透壓③調節(jié)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二)內分泌:①腎素:對血容量和血壓起調節(jié)作用②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紅細胞的生成③激肽、前列腺素:參與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④1,25-二羥VitD3:調節(jié)鈣的吸收和血Ca2+平衡概述腎的功能解剖(一)腎單位

腎單位:是腎的基本功能單位,它與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人的兩側腎約有200萬個腎單位。>40萬個腎單位即可維持正常泌尿功能(腎移植)。40歲后,數(shù)量隨年齡增加而遞減,每10年約減少10%。80歲余40%腎單位,功能代償增加。

集合管:在尿液濃縮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每一集合管接受多條遠端小管運來的液體。許多集合管又匯入乳頭管,最后形成的尿液經(jīng)腎盞、腎盂、輸尿管而進入膀胱,由膀胱排出體外。概述腎的功能解剖腎小體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近端小管髓袢細段遠端小管髓袢升支細段髓袢升支粗段遠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細段概述皮質腎單位和近髓腎單位

皮質腎單位(corticalnephron):占85-90%,入球小動脈與出球小動脈口徑之比約為2:1,髓袢短。主要功能:尿的初始過濾。近髓腎單位(juxtamedullarynephron):占10-15%,髓袢長,可深入到內髓。有U型直小血管。主要功能:尿的濃縮與稀釋。概述兩種腎單位比較皮質腎單位近髓腎單位數(shù)量多(80-90%)A口徑少(10-15%)體積較大較小A入∶A出=2∶1A入≤A出A出后的毛細血管袢長度分布于皮質部的腎小管周圍還形成U形的直小血管腎素含量短長多少概述概述(二)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質腎單位1、球旁細胞(顆粒細胞):■入球小A膜內的肌細胞呈上皮樣變,內含分泌顆粒:合成、儲存和釋放腎素;■對牽張刺激敏感≈感受器;■腎交感N支配;球旁細胞的大小與血流量和血壓有關。概述2、致密斑:■遠端小管起始部,細胞呈高柱樣變、斑狀突起;■對小管液中的[Na+]、[Cl-]敏感,并將信息經(jīng)球外系膜細胞傳遞至球旁細胞,調節(jié)腎素的釋放以及腎小球的濾過。3、球外系膜細胞:■位于入球A、出球A和致密斑之間的一群細胞,成錐形,底部朝向致密斑;■吞噬和收縮功能。概述概述(三)濾過屏障——濾過膜的構成外層中層內層水分子陽離子葡萄糖小分子陰離子蛋白質1、組成概述機械屏障:由濾過膜的三層組織各種孔、裂構成。靜電屏障:由各層含有帶負電荷的糖蛋白構成。濾過膜的三層結構:組成機械屏障①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上的小孔(窗孔70-90nm)防止血細胞通過。富含唾液酸蛋白,帶負電。②基膜:是主要的屏障。主要由IV型膠原組成,微纖維網(wǎng)的網(wǎng)孔(2-8nm)允許水和部分溶質通過,帶負電荷的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礙血漿濾過的重要屏障。③腎小囊上皮細胞的足突:濾過裂隙膜上有直徑4-11nm的孔,是濾過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細胞裂隙膜含有nephrin(防止蛋白漏出)。概述Glomerularcapillaryandfilter,magnified~36,000timesGlomerularFilter概述在腎小球濾液中幾乎沒有蛋白質,其原因是:A、所有血漿蛋白分子均較大,不能通過濾過膜上的孔B、濾過膜上有帶負電荷的涎基,可以排斥血漿蛋白C、濾過膜上孔的大小和帶負電荷的涎基兩個因素共同作用D、腎小球內皮細胞可將濾過的蛋白質主動重吸收

在腎小球濾過中阻礙帶電荷的蛋白質通過濾過膜最主要的結構是:A、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B、毛細血管內皮下基膜C、腎小囊臟層足細胞D、足細胞足突間裂隙膜BC概述腎交感神經(jīng):遞質是NE,調節(jié)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腎小管的重吸收和腎素釋放。未發(fā)現(xiàn)腎有副交感神經(jīng)支配。腎的血液供應腹主A→葉間A→弓形A→小葉間A→入球小A→腎小球Cap網(wǎng)→出球小A→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網(wǎng)或直小血管→小葉間V→弓形V→葉間V→腎V(四)腎臟的神經(jīng)支配和血管分布概述

兩套毛細血管網(wǎng)1、腎小球毛細血管網(wǎng)特點:血壓高(主動脈平均壓的40-60%),利于濾過。2、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網(wǎng)特點:血壓低,膠體滲透壓高,利于重吸收。(四)腎臟的神經(jīng)支配和血管分布概述兩套毛細血管網(wǎng)腎A——葉間A——弓形A——小葉間A——入球小A——毛細血管網(wǎng)——出球小A——毛細血管——小葉間V——弓形V——葉間V——腎靜脈概述腎血流量(Renalbloodflow,RBF)的特點及其調節(jié)1、腎的血液循環(huán)特征(1)血供豐富,血液分布不勻:皮質∶外髓∶內髓=94∶5∶1(2)壓力高低不同腎小球毛細血管網(wǎng)高→利于濾過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網(wǎng)低→利于重吸收概述(3)流量大,一定范圍內相對穩(wěn)定腎血流量≈心輸出量1/4~1/5;1200ml/min腎動脈灌注壓在80-180mmHg范圍內,通過自身調節(jié)保持穩(wěn)定→腎血流量的自身調節(jié)

自身調節(jié)機制:②管-球反饋①肌源性學說1、腎的血液循環(huán)特征概述(1)自身調節(jié)

動脈血壓在80~180mmHg范圍內變化時,腎血流仍然保持相對恒定。灌注壓20~80mmHg(2.7~10.7Kpa)時,腎血流量隨腎A壓升高而升高。灌注壓80~180mmHg(10.7~24Kpa)時,腎血流量穩(wěn)定在一個水平不變。灌注壓>180mmHg(>24Kpa)時,腎血流量又隨腎A壓升高而升高。2、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方式概述概述①肌源性學說:當A壓↑→A管壁平滑肌緊張性↑而收縮→血流阻力↑→腎血流量保持穩(wěn)定;②管-球反饋:當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致密斑感受到遠曲小管液[Na+][Cl-]↑→致密斑將此信息反饋至腎小球→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恢復。通過致密斑感受器,腎內產生的前列腺素、腺苷和兒茶酚胺等也參與管-球反饋。概述(2)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①神經(jīng)因素應急、劇烈運動時交感N興奮→NE釋放↑→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②體液因素應急時NE、E、VP、AⅡ、

ET分泌↑→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PGI2、PGE2、NO和緩激肽等→腎血管舒張→腎血流量↑;腺苷→入球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概述(2)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在通常情況下通過自身調節(jié)保持腎血流量的相對穩(wěn)定,在緊急情況下,通過交感神經(jīng)及E使血液重新分配,腎血流量↓,腦、心臟血流量↑概述1、GlomerularFiltration:腎小球過濾血漿中的大部分物質超濾液,原尿2、Re-absorptionintherenaltubule

andcollectingduct: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原尿中的營養(yǎng)物質,水,電解質血漿3、Secretionintherenaltubuleand

collectingduct:腎小管和集合管分泌血漿中的物質尿液Overview:UrineFormation尿的生成概述A、腎小球濾過膜的機械屏障作用B、腎小球濾過膜的電荷屏障作用C、二者均有D、二者均無2003113C正常情況下,尿中不出現(xiàn)紅細胞是由于2003114C正常情況下,尿中不出現(xiàn)蛋白質是由于

A與血漿比較,原尿中物質含量明顯改變的是:A、水B、蛋白質C、Na+、K+

D、葡萄糖BC概述X腎臟的血液供應特點是:A、血液供應豐富B、腎髓質血流量多而皮質血流量少C、經(jīng)過兩次毛細血管分支D、腎小球周圍毛細血管中血壓較高,有利于腎小管的分泌作用AC概述劇烈運動使尿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減少D、醛固酮分泌增多C概述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濾過:指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毛細血管時,除蛋白質分子外血漿中其他成分通過濾過膜進入腎小囊腔形成超濾液的過程。濾過三要素:屏障、動力、阻力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濾過的實驗證據(jù):腎小囊微穿刺抽取液體分析發(fā)現(xiàn),除蛋白質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濃度與血漿基本一致,而且滲透壓和pH值也與血漿近似。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除蛋白含量極少外,其他成分與血漿相似超濾液=血漿的超濾液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小球濾過液的成分血漿與超濾液比較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度量指標1、腎小球濾過率(GFR):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體表面積為1.73m2的個體,其腎小球濾過率為125ml/min

=180L/d

/

1.73m2。測定方法:用測定菊粉的血漿清除率代表GFR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度量指標2、濾過分數(shù)(filtrationfraction,F(xiàn)F)

概念:GFR與每分鐘腎血漿流量的百分比

FF=GFR÷腎血漿流量×100%=125÷660×100%=19%腎小球濾過率大小決定于濾過系數(shù)和有效濾過壓。濾過系數(shù):即濾過膜的面積及其通透性的狀態(tài)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一、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濾過的動力是有效濾過壓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濾過平衡:有效濾過壓下降到0特點:①正常時,毛細血管壓和囊內壓基本不變,膠體滲透壓易變(膠體物質濾不出)②正常時,出球段除血漿流量快時外,一般無濾出,故為濾過的貯備段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EFP=glomerularcapillarypressure–(plasmacolloidosmoticpressure+capsularpressure)afferentend=45-(20+10)=15mmHgefferentend=45-(35+10)=0mmHg454520351010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二、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1、濾過膜(1)通透性機械屏障作用↓→血尿(如:腎炎時因免疫反應蛋白分解酶的釋放導致濾過膜孔、裂增大)靜電屏障作用↓→蛋白尿(如:腎炎時帶負電荷的糖蛋白減少或消失)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2)面積正常時腎小球都活動濾過面積=1.5m2急性腎炎→毛細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濾過面積↓→GFR↓→尿量↓2、有效濾過壓3、腎血漿流量二、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1、濾過膜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小球毛細血管的血壓全身動脈血壓改變:波動在80~180mmHg(10.7~24Kpa)時,通過自身調節(jié),入小A口徑改變,使腎小球毛細血管壓相對穩(wěn)定,GFR基本保持不變。AP<80mmHg(10.7KPa),交感神經(jīng)強烈興奮,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毛細血管壓相應。AP<40~50mmHg(5.3~6.7Kpa)時,有效濾過壓為零,GFR=0,無尿。高血壓晚期,入球小A硬化,口徑變窄,GFR。有效濾過壓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小囊內壓正常情況下比較穩(wěn)定病理情況如:腎盂輸尿管結石、腫瘤——腎小囊內壓,有效濾過壓——

GFR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血漿膠體滲透壓正常情況下變化不大,如全身血漿蛋白——血漿膠滲壓——有效濾過壓——GFR靜脈快速注入生理鹽水——血漿膠滲壓——

GFR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血漿流量:對GFR影響較大增大——血漿膠滲壓在入球—出球小A之間的上升速度慢,具有濾過作用的毛細血管段加長,GFR減少——血漿膠滲壓上升速度加快,縮短了具有濾過作用的毛細血管段,GFR應激狀態(tài)(如嚴重缺氧,中毒性休克)——交感N奮——腎內血管收縮——腎血流量——腎血漿流量——GFR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小結:影響濾過的因素影響因素濾過率的變化①濾過膜濾過膜的孔徑↑濾過率↑(血尿)濾過膜帶負電荷↓濾過率↑(蛋白尿)濾過膜面積↓濾過率↓(腎炎)②有效濾過壓毛細血管血壓↓濾過率↓(大失血)血漿膠體滲透壓↓濾過率↑(快速大量輸液)囊內壓↑濾過率↓(結石、腫瘤)③腎血漿流量↓濾過率↓(中毒性休克)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下列選項中,能使腎小球過濾率升高的是:A、腎血流量增多B、腎小球囊內壓增高C、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D、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D腎小球濾過率是指:A、每分鐘濾過的血液量B、每分鐘兩側腎形成的超濾液量C、每分鐘每側腎形成的超濾液量D、每分鐘每側腎形成的超濾液量與腎血漿流量之比E、每分鐘兩側腎形成的超濾液量與腎血漿流量之比B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X下列哪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響腎小球超濾液的生成量?A、劇烈運動和交感強烈興奮B、腎盂或輸尿管結石引起尿路阻塞C、糖尿病伴有尿量增多D、高血壓引起小動脈硬化ABD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時,促進原尿生成的直接動力是:A、全身平均動脈壓B、血漿膠體滲透壓C、腎動脈壓D、腎小球毛細血管壓D濾過分數(shù)是指:A、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B、腎血漿流量/腎血流量C、腎血流量/腎血漿流量D、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E、腎血流量/心輸出量A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下列情況下,可使腎小球濾過平衡點向出球小動脈端移動的是:

A.發(fā)生腎盂或輸尿管結石

B.靜脈注射腎上腺素

C.發(fā)生中毒性休克

D.快速靜脈注射大量生理鹽水D第二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第三節(jié)

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

概述分泌:上皮細胞將自身代謝產物排入管腔。重吸收:上皮細胞將原尿中某些成分攝回血液。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100%glucose,氨基酸,99%Na+,H2O,Cl-部分尿素,0%肌酐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重吸收和分泌的證據(jù)①比較下表原尿與終尿中成分的質和量可見②比較原尿與終尿量原尿量=125ml/min×60×24=180L/d終尿量=1-2L/d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血漿、原尿和終尿主要成分比較(g/L)

成分血漿原尿終尿濃縮倍數(shù)水900

980

960

1.1蛋白質80微量0

-葡萄糖1

1

0

-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0.02

0.02

0.5

25.0

尿素0.3

0.3

20.0

67.0

肌酐0.01

0.01

1.5

150.0

氨0.001

0.001

0.4

400.0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一、腎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質轉運方式1、方式被動:擴散、滲透、易化擴散、溶劑拖曳主動: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主動(泵、轉運體)2、途徑跨細胞轉運:小管液中的物質→管腔膜→腎小管上皮細胞→基側膜→組織間隙細胞旁轉運:小管液中的物質(H2O、CL-、Na+

)→腎小管上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組織間隙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二、物質的重吸收與分泌Na+99%重吸收大多數(shù)在近端小管(65-70%),10%遠曲小管,其余在髓袢升支和集合管Na+

重吸收機

近端小管前半段:泵-漏模型和Na+-H+

交換

近端小管后半段:Na+,Cl-細胞旁路和跨上皮細胞被動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Na+–2Cl-–K+

共轉運載體被動重吸收

遠曲小管初段:Na+和

Cl-的主動重吸收(共轉運)

遠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逆電化學差重吸收Na+,通過鈉通道主細胞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各段小管重吸收Na+的機制近端小管近端小管前半段:Na+與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轉運主動重吸收Na+與H+逆向轉運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近端小管后半段:

Na+、Cl-Cl-順濃度差經(jīng)緊密連接處重吸收→管兩側電位差→Na+順電位差經(jīng)緊密連接處重吸收途徑:細胞旁路轉運:小管液中的物質(Cl-

、Na+)→腎小管上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組織間隙跨上皮細胞轉運:小管液中的物質→管腔膜→腎小管上皮細胞→基側膜→組織間隙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首先小管腔Na+順濃度差擴散入小管細胞內細胞側膜的鈉泵將其泵入細胞間隙水因滲膜壓被吸引到間隙,造成間隙內靜水壓升高靜水壓升高引起Na+和水通過基膜進入細胞間液和相鄰毛細血管,并有回漏現(xiàn)象近端小管Na+重吸收特點:存在泵-漏現(xiàn)象(即:凈Na+重吸收量=主動重吸收量-回漏量)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Na+Na+K+K+Na+Na+GlucoseAAwaterProximaltubule前半段泵-漏模式(backleakage)Proximaltubule:100%glucose100%AA67%Na+主動重吸收,Cl-,K+,HCO3-H+分泌K+:主動HCO3-:CO2后半段:Na+,Cl-細胞旁路,跨細胞被動重吸收血管HCO3-Cl-管腔Na+H+Cl-Na+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髓袢髓袢降支細段:對尿素、Na+不通透;對水高度通透:水經(jīng)水通道以滲透方式重吸收→滲透壓漸↑髓袢升支細段:對水不通透;對尿素中等通透;對Na+高度通透:順濃度差被動重吸收→滲透壓漸↓NaCl約20%在髓袢被重吸收髓袢升支粗段:Na+:2Cl-:K+

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水Na+尿素Na+K+Cl-髓袢遠曲小管和集合管(1)Na+的重吸收

1)重吸收的機制:Na+泵是動力NaCl同向轉運體(噻嗪類阻斷)是主動重吸收過程。重吸收NaCl約12%;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①

遠曲小管初段:Na+在管腔膜由Na+-Cl-同向轉運進入細胞內,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細胞而被重吸收。Na+-Cl-的同向轉運可被噻嗪類(thiazide)利尿劑所抑制。②

遠端小管后段和集合管:Na+在管腔膜主要通過Na+通道進入細胞內,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細胞而被重吸收。主細胞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Cl-的重吸收:大部分是伴隨Na+的主動重吸收而被動重吸收。各段小管重吸收Cl-的機制:①近端小管:管內負電位是Na+依賴性A、Na+的主動重吸收形成小管內外電位差,管內-4mVB、負離子HCO3-、Cl-順電位差被動重吸收C、HCO3-比Cl-優(yōu)先重吸收,加上滲透壓差導致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Cl-濃度D、Cl-的管內外濃度差又造成Cl-被動重吸收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②髓袢升支粗段,管腔內正電位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A、升支粗段上皮細胞管周膜的Na+泵將Na+由胞內泵向組織間液B、Na+被泵出后,細胞內Na+

,出現(xiàn)管腔內與細胞內

Na+濃度差C、管腔內Na+順此濃度差擴散到細胞內,但須與Cl-、

K+由同一載體協(xié)同轉運。Na+:2Cl-:K+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D、進入細胞后,

Na+經(jīng)Na+泵泵到組織間液

Cl-順濃度差經(jīng)管周膜擴散到組織間液

K+由于濃度差經(jīng)管腔膜返回管腔內E、由于Cl-進入組織間液多,K+返回管腔內液多,造成管腔內正電位特點:Na+主動轉運,Cl-繼發(fā)性主動轉運呋塞米、利尿酸(-)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H2O的重吸收機制:被動過程(滲透作用),此段是等滲重吸收。重吸收途徑:①細胞旁路;②H2O通道重吸收特點:①在近端小管重吸收,伴溶質(主要是Na+)而重吸收,與體內是否缺少無關,具球-管平衡現(xiàn)象,即重吸收量始終為濾過量的65~70%(后述)。②重吸收量不隨機體的需要而被調節(jié),故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對終尿量的影響不大,而終尿量主要取決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量。第三節(jié)腎小管與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2、髓袢髓袢降支細段:對尿素、Na+不通透;對水高度通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