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_第1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_第2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_第3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_第4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教案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二節(jié)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2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初步學會判讀等溫線圖。②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能說出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③了解氣溫隨地勢升高而降低的規(guī)律,掌握計算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對比等高線地形圖,學會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②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分析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探討世界年平均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習圖能力和歸納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二、教學重點:分析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得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三、教學難點:世界年平均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成因。四、教學過程:(一)導入:請大家看大屏幕,在本月里,世界發(fā)生的一些大事總能吸引我們的視線:G20峰會在法國南部小城戛納閉幕;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慶典;泰國曼谷繼續(xù)被洪水圍困。當我們關注這些事件本身的同時,如果帶上地理的思維,你是否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呢?比如,從他們所穿著的不同服飾上你能獲得什么地理信息?冷熱的實質是各地氣溫的高低。為什么世界各地的氣溫會不同呢?會有怎樣的不同?我們今天學習氣溫的分布,將為這些問題找到答案。(板書)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如何在地圖上表示氣溫的高低變化呢?我們以前學習過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地面高低的變化,請大家告訴我,是什么地圖?等高線地形圖(展示圖1)。地面的高低變化我們能用等高線地形圖來表示,那么世界各地氣溫的高低能不能用類似的地圖來表示呢?回答是肯定的。當我們在這幅地圖上,將數(shù)值變小,單位變成℃,這就成了一幅等溫線圖(展示圖2)。我們把地球上年平均氣溫相同的點連起來,就得到了一幅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請大家翻到課本第52頁。要學會使用這幅圖,我們必須學會等溫線的判讀方法。為此,讓我們一起重溫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二)對比學習等溫線(概念與判讀方法一一對照學習)1、等高線地形圖表示地面高低變化,等高線是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判讀方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根據(jù)數(shù)值可以判斷海拔高低。同一等高線上的點,海拔相同,不同等高線上的點,海拔不同,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點,高于低值,低于高值。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根據(jù)疏密可以判斷坡度陡緩。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還可以根據(jù)形狀判斷地形部位。當?shù)雀呔€呈封閉狀時,若中心海拔比周圍海拔低,表示洼地;若中心海拔比周圍海拔高,表示山頂。2、等溫線地圖表示氣溫的高低變化,等溫線是氣溫相同的點連成線。判讀方法:①在等溫線地圖上,根據(jù)數(shù)值判斷氣溫高低。同一等溫線上的點,氣溫相同,不同等溫線上的點,氣溫不同;兩條等溫線之間的點,氣溫高于低值,低于高值。(A點的氣溫是20℃,B點的氣溫是20℃,C點的氣溫是10℃,D點的氣溫在10℃到20℃之間;)②在等溫線地圖上,根據(jù)疏密判斷溫差大小。等溫線越密集,溫差越大,等溫線越稀疏,溫差越小。③在等溫線地圖上,若等溫線呈封閉狀時:如果中心氣溫比周圍氣溫低,表示這里是低溫中心。如果中心氣溫比周圍氣溫高,表示這里是高溫中心。(圖2中E處為低溫中心,F(xiàn)處為高溫中心。)承轉:掌握了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我們就可以利用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來探究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了。(三)分布規(guī)律探究1、【活動1】師生共同探究氣溫隨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請大家看課本第53頁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①找出20℃的等溫線,用筆將它們加粗??茨昶骄鶜鉁馗哂?0℃的區(qū)域大致分布在哪兩條緯線之間,從五帶的劃分來看屬于什么帶?②找出-10℃的等溫線,用筆將它們加粗。看年平均氣溫低于-10℃的區(qū)域大致在什么范圍內?從五帶的劃分來看分別屬于什么帶?③找出北半球20℃、10℃、0℃、-10℃的等溫線,用筆將它們加粗。思考:從赤道向北極看,北半球的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自赤道向北極逐漸降低。也可以表述為:從北極向赤道逐漸升高。從低緯度地區(qū)向高緯度地區(qū)逐漸降低。從高緯度地區(qū)向低緯度地區(qū)逐漸升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板書)(2)學生對照教師的示范自主探究南半球的等溫線分布請同學們仿照剛才老師的方法,完成學案上的探究活動1.找出南半球20℃、10℃、0℃、-10℃的等溫線,用筆將它們加粗。思考:從赤道向南極看,南半球的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我們還有哪些表述方式?(開展小組競爭,學生自主發(fā)言)(3)教師小結:把南北半球的氣溫分布規(guī)律合起來說,就是: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也就是氣溫變化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或者說: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4)簡要分析成因。那么,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并發(fā)言,教師做補充)緯度越低,越靠近赤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就越多,氣溫就越高。緯度越高,越靠近兩極,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就越少,氣溫就越低;承轉:我們剛才探討的是氣溫隨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那么,同一緯度上,氣溫是否一樣呢?2、【活動2】探究氣溫隨海陸的變化規(guī)律(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得出同緯度地帶氣溫分布受海陸影響。請大家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A、B兩點大致在同一條緯線上,A點的氣溫是多少度?B點的氣溫是多少度?A點位于陸地,B點位于海洋;這說明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也不一定相同。那么到底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的分布有什么不同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僅僅依靠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還不能得出結論,請大家打開地圖冊翻到P17。要知道同緯度陸地和海洋氣溫分布到底有什么規(guī)律,我們必須借助世界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世界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下面我們將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請各小組同學看到手中的自主學習分工卡,按照上面的要求在小組內迅速展開討論并記錄下結論,然后請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與大家分享你們的成果。(2)學生利用世界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開展“圖上科考”,探究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學生分四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完成)①第一小組科考提綱:七月是北半球的什么季節(jié)?甲地和乙地大致都在30°N,那個點在陸地上?那個點在海洋上?哪點氣溫更高?通過比較甲、乙兩地氣溫的高低你得出了什么結論?②第二小組科考提綱:

七月是南半球的哪一個季節(jié)?同緯度上的點A和點B,那個點在陸地上?那個點在海洋上?哪個點氣溫更高?通過比較A、B兩地氣溫的高低你得出了什么結論?③第三小組科考提綱:一月是北半球的什么季節(jié)?同緯度上的甲、乙兩地,那個點在陸地上?那個點在海洋上?哪點氣溫更高?通過比較甲、乙兩地氣溫的高低你得出了什么結論?④第四小組科考提綱:一月是南半球的哪一個季節(jié)?同緯度上的點A和點B,那個點在陸地上?那個點在海洋上?哪個點氣溫更高?通過比較A、B兩地氣溫的高低你得出了什么結論?(3)教師在各小組演示完畢后小結: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同緯度的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氣溫。(4)分析成因。觀看視頻,教師做簡要說明。為什么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氣溫?為了弄清這個道理,請大家先看一段視頻。視頻中沙子好比陸地,水好比海洋;沙子熱得快,也冷得快;水熱得慢,也冷得慢。這是他們的物理性質不同。所以,夏季陸地吸熱快,溫度上升快,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而冬季,由于太陽光熱少,陸地地面放熱比海洋放熱快,所以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海洋氣溫高于陸地氣溫。關于氣溫分布的這條規(guī)律,大家再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有沒有切身的感受呢?(學生自主發(fā)言)承轉:因陸地和海洋物理性質不同,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不同,那么,處在同一緯度的陸地上氣溫又是否就一樣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請大家看大屏幕。3、【活動3】探究氣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1)讀圖分析,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圖中紅褐色區(qū)域為我國的青藏高原,綠色的區(qū)域為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首先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個地點的年平均氣溫大致是多少?為什么兩地緯度位置大致相當,氣溫差異卻如此大呢?請大家一起閱讀課本52頁最后兩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并且要學會計算。請大家翻到課本最后一頁世界地形圖,再分別判讀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各大致是多少?兩地的海拔大致相差4000米,氣溫相差約20℃,這也驗證了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這條規(guī)律。(四)小結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氣溫的空間變化規(guī)律,不同緯度地區(qū)氣溫不同,從低緯向高緯氣溫逐漸降低,這是影響氣溫分布的緯度因素;同緯度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氣溫,這是影響氣溫分布的海陸因素;同一地點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這是影響氣溫分布的地形因素。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氣溫分布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綜合起來就是受到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的影響,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呈現(xiàn)四高四低的分布規(guī)律:即氣溫隨緯度的升高而降低;同緯度的海洋與陸地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海洋氣溫高,陸地氣溫低;在山地,海拔高,氣溫低。(五)知識拓展:人類活動對氣溫分布的影響其實,除了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外,人類活動也影響著氣溫的分布。近年來,據(jù)科學家的測算,現(xiàn)在全球氣溫有明顯的變暖趨勢,這是因為一方面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天然氣,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人類大量砍伐森林,減少了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使大氣中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熱,使大氣增溫。溫室效應持續(xù)增高,將使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部分島嶼和沿海低海拔平原與城市將被淹沒,有專家指出,我國上海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被淹沒的大城市。因此,節(jié)能減排,防止全球變暖,已成為人們普遍關心和研究的重要問題。(六)反饋評價:(1)必做題:全班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結果并進行成績統(tǒng)計。①松滋市萬家中學七(1)班同學在學習了氣溫分布后,得出了一條暑假旅游的最佳“途徑”,這就是“上、上、下”(山、海、北)。請你將括號中的字填在合適的位置并簡單說明理由。②選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乞力馬扎羅山地處赤道附近,但山頂卻終年白雪皚皚。B.因為南半球陸地少,主要是海洋,所以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C.江西廬山是避暑勝地是因為其位于海濱。D.當海南島進入春耕季節(jié)時,黑龍江還是一片冰天雪地。(2)搶答題:開展組間競爭,統(tǒng)計各組成績。判斷下列說法可信與不可信,并簡要說明原因。①中秋之夜,哈爾濱下雪了。②小明的爸爸攀登過赤道附近的雪山。③夏天,大連人來宜昌是為了避暑。④小明說他暑假旅游在泰山頂上看日出時穿著棉大衣。(七)結束語本節(jié)課和大家一起學習很愉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