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中國與山東省的貿易關系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1.gif)
![明代前期中國與山東省的貿易關系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2.gif)
![明代前期中國與山東省的貿易關系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3.gif)
![明代前期中國與山東省的貿易關系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4.gif)
![明代前期中國與山東省的貿易關系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6811aef78b97de263e2c0f175943fc6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代前期中國與山東省的貿易關系
文萊文也被稱為文萊,位于薩馬林島北部的中心。它被稱為“伯頓”或“伯頓”,也被稱為“法盤”,在元朝的史料中被稱為“博登”。①明中葉以后,中國史籍中始有“文萊”之名,并有“文萊即婆羅國”之稱。從16世紀中期起,文萊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英國等西方列強的入侵,1888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地,1941年被日本占領。二戰(zhàn)后,英國恢復對文萊控制。1971年,文萊與英國簽約,獲得除外交和國防事務以外的內部自治。1984年1月1日,文萊取得完全獨立,宣布成立馬來伊斯蘭君主制國家。一、宋海交通網絡的貿易在現(xiàn)存中國史籍中最早提到有“勃泥”之名者,當為唐代樊綽的《蠻書》卷六<云南城鎮(zhèn)第六>所載。其云:“又南有婆羅門、波斯、阇婆、勃泥、昆侖數(shù)種外道。交易之處,多諸珍寶,以黃金麝香為貴貨”。②由此可知早在唐代,中國與文萊就已有交往。另外,據(jù)清代蔡永蒹《西山雜志》所載,“唐代開元八年(720年),東石林知祥之子林鑾,字安車,曾祖曰林智惠,航海群蠻海路。林鑾試舟到勃泥,往來有利,沿海畬家人俱從之往,引來蕃舟。蠻人喜彩繡,武陵多女紅,故以香料易彩衣。晉海舟人競相率航海?!敝?唐)“天寶中(742—755),王堯于勃泥運來木材為林鑾造舟。舟之身長十八丈,次面寬四丈二尺許,高四丈五尺余,底寬二丈,作尖圓形,桅之高十丈,又有奇銀鑲艙舷十五格,可貯貨品二至四萬擔之多?!雹蹞?jù)此,至遲從唐代開始,地處東南沿海的泉州就與文萊乃至婆羅州有著十分頻繁的海上貿易往來。據(jù)載,勃泥國首次前來宋朝朝貢是在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緣于往來中國與爪哇之間的海商蒲盧歇,因途中遇風破船,暫泊于勃泥國港口。勃泥國王聞其來自中國,“即造船舶,令蒲盧歇導達入朝貢,”從而開啟了宋朝與勃泥國之間的朝貢貿易關系。此次前來宋朝的勃泥國使節(jié)不僅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龍腦香及玳瑁﹑象牙等貢品,同時也帶來了勃泥國王向打給宋朝皇帝的表文,表示愿“每年修貢,慮風吹至占城界,望皇帝詔占城,令有向打船到,不要留”。元豐五年(1082),勃泥國又遣使前來宋朝貢獻方物,“其使乞從泉州乘海舶歸國,從之?!雹軗?jù)載:勃泥國“在泉(州)之東南,去阇婆(爪哇)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齊(蘇門答臘)四十日程,去占城、麻逸(呂宋)各三十日程,皆以順風為則?!雹輳纳鲜鰞蓷l資料中可知,宋代泉州與勃泥國之間至少有兩條固定的貿易航線。一為西南航線:泉州——西沙——占城(今越南中部)——勃泥;二為東南航線:泉州——澎湖——麻逸(今菲律賓民多洛島)——勃泥。其中,西南航線為唐代已有的傳統(tǒng)航線,亦即后來的“西洋針路”;而東南航線則是在宋代新開辟的一條通往勃泥的航路,亦即后來的“東洋針路”。通過這兩條航道,宋朝與勃泥國之間的使節(jié)、商人往來不絕于道。在宋代趙彥衛(wèi)的《云麓漫鈔》一書中列舉的福建市舶司(泉州)的“常到諸國舶船”,勃泥國也名列其中。⑥另據(jù)《西山雜志》的記載,南宋“宋紹定間(1228年),有進士蒲宗閔,司溫陵道通判,后升都察院(即判院)。端平丙申中(1236),奉使安南;嘉熙二年(1238年)奉使占城;淳佑七年(1247年)再奉使渤泥,后卒于官也。其子有三:長子應,次子甲,三子烈。蒲應入渤泥,蒲甲司占城,西洋之轉運使,大食、波斯、獅子之邦,蠻人嘉諧?!雹咂炎陂h去世后葬于勃泥,已為考古資料所證實。1972年3月德國著名漢學家傅吾康教授在文萊發(fā)現(xiàn)一座宋代古墓,墓碑上題為:“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男應、甲立。”⑧據(jù)上引《西山雜志》的記載,此泉州判院蒲公,即是溫陵道通判蒲宗閔。在宋元時期的中國史籍記載中,勃泥國以出產龍腦香而聞名于世。所謂龍腦香者即冰片,根據(jù)其形狀和品質,計有梅花腦、速腦、金腳腦、米腦等四個種類。此外,黃蠟、降真香及玳瑁等亦為其主要物產。兩宋時期,前往勃泥國貿易的海商通常攜帶貨金、貨銀、假錦、建陽錦、五色絹、五色茸、琉璃珠、琉璃瓶子、白錫、烏鉛、網墜、牙臂環(huán)、胭脂、漆椀楪、青瓷器等中國的貨物交易當?shù)氐奈锂a。另外,在《諸蕃志》中還描述了海商們在勃泥國進行交易的情況。其云:“番舶抵岸三日,其王與眷屬率大人[王之左右號大人]到船問勞。船人用錦藉跳板迎肅,款以酒醴,用金銀器皿、褖席、涼傘等分獻有差。既泊舟登岸,皆未及博易之事,商賈日以中國飲食獻其王。故舟往佛泥必挾善庖者一二輩與俱,朔望并講賀禮,幾月余方請其王與大人論定物價。價定,然后鳴鼓以召遠近之人,聽其貿易;價未定而私貿易者罰。俗重商賈,有罪抵死者,罰而不殺。船回日,其王亦釃酒椎牛祖席,酢以腦子、番布等,稱其所施。”到了元代,前往勃泥經商的中國海商更是絡繹不絕。據(jù)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所載,勃泥國人“尤敬愛唐人,醉則扶之以歸歇處?!逼鋰暗禺a降真、黃蠟、玳瑁、梅花片腦。其樹如杉朱檜,劈裂而取之,必齋浴而后往。貨用白銀、赤金、色緞、牙箱、鐵器之屬。”⑨另外,《島夷志略》中的“萬年港”條,則記載其“地產降真條﹑木綿﹑黃蠟。貿易之貨,用鐵條﹑銅線﹑土印花布﹑瓦瓶之屬?!睋?jù)考證,萬年港一名,“當由Berunai,Brunei而得音,唐代載籍之勃泥與渤泥亦然”。當元末明初之時,“此港已非此國都城所在,故當時貿易家、航海家名之曰萬年港或萬年嶼”。⑩在《馬可·波羅的游記》中提到的“大爪哇島”,實際上是將婆羅洲與爪哇島合二為一。其云:“離開占婆國,向南和東南之間行駛一千五百英里,便可到達一個面積很大的島,叫做爪哇……這個國家的物產極為豐富。像胡椒、肉豆蔻、生姜、丁香和其他所有值錢的香料及藥物,都是島上特產,因此有許多商船滿載貨物前來交換,使雙方都能獲得巨大的利潤。這里收集的金子的數(shù)量十分驚人,難以估算。刺桐和蠻子的商人常從這里輸入大量的金子,至今也仍然如此。他們還從這里獲得絕大部分香料,并把他們運往世界各地?!?11)由此可知,元代泉州港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與婆羅洲(包括文萊)之間有著相當頻繁的貿易往來。二﹑明代前期中國與文萊的貿易往來明代初期,尤其是永樂年間(1403-1424)是中國與勃泥國政治經濟交往最為密切和頻繁的時期。史載:明朝洪武三年(1370)勃泥國即遣使奉表箋,隨明朝的招諭使入明朝,“貢鶴頂、生玳瑁、孔雀、梅花大片龍腦、米龍腦、西洋布、降真諸香”。(12)通過此次入貢,明朝與勃泥國政治與貿易關系由此而建立起來。洪武八年(1375),明朝詔勃泥山川之神,附祭于福建山川位次;永樂三年(1405),又遣使封其國主麻那惹加那乃為王,給印符誥命。永樂六年(1408),勃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親率其妻子家屬陪臣前來明朝進貢,明朝以公侯禮儀予以熱情款待。同年十月,勃泥國王在南京不幸因病去世。明朝永樂皇帝輟朝三日以示哀悼,并遣官致祭,賜予繒帛,具棺槨、明器,葬之于南京安德門外石子岡,樹碑神道。又建祠墓側,有司春秋祀以少牢,謚曰恭順王。同時敕慰勃泥國王子遐旺,命其襲封國王,并賜其“金鑲玉帶一,金百兩,銀三千兩及錢鈔﹑錦綺﹑紗羅﹑衾褥﹑帳幔﹑器皿。王母以下有差?!?13)勃泥國嗣王遐旺與其叔父為此向明朝奏言:“臣歲供爪哇片腦四十斤,乞敕爪哇罷歲供,歲進天朝。臣今歸國,乞命護送,就留鎮(zhèn)一年,慰國人之望。并乞定朝貢期及傔從人數(shù)。”明朝準許了勃泥新任國王的所有請求,規(guī)定勃泥國三年一貢,并遂敕爪哇國免除勃泥國的歲供。同時,明朝還派遣中官張謙、行人周航,護送勃泥國嗣王一行歸國。通過對明朝的稱臣納貢,勃泥國擺脫了爪哇滿者伯夷王朝對其的控制,轉而專向明朝進行朝貢,彼此間的朝貢貿易往來興盛一時。永樂八年(1410)九月,繼承勃泥國王位的遐旺遣使隨同明朝的護送使節(jié)張謙等前來明朝入貢謝恩。永樂九年(1411),明朝再次任命張謙為使前往勃泥,賜其國王錦綺、紗羅、彩絹凡百二十匹,其下皆有賜。永樂十年(1412)九月,勃泥國王遐旺偕其母又親自前來進貢朝拜,再次受到了明朝的熱情款待,賜予“冠帶、襲衣,王母、王叔父以下,分賜有差”。永樂十一年(1413)二月,遐旺及其母辭歸,明朝又“賜黃金百兩、白金五百兩、鈔三千錠、錢五十萬、錦四段、綺帛紗羅八十匹、金織錦繡文綺衣各一襲,并器皿、衾褥、幃幔等物,王母及叔以下有差?!?14)從永樂十三年(1415)至洪熙元年(1425),勃泥國又先后四次前來明朝進貢。由于明朝初年就與文萊建立朝貢貿易的政治經濟關系,加之其地處婆羅洲之北部中央,位于當時東洋與西洋諸國的分界之地。所以,在明初鄭和七下西洋期間,文萊自然而然地成為鄭和下西洋船隊的駐節(jié)所在之一。在鄭和隨員費信所撰的《星槎勝覽》中,有載其國人“凡見唐人至其國,甚有敬愛,有醉者則扶歸家寢宿,以禮待之若故舊?!?15)另外,成書于明中葉的《東西洋考》一書,則載:“俗傳今(文萊)國王為閩人,隨鄭和征此,留鎮(zhèn)其地,故王府旁舊有中國碑?!蓖瑫r,該書還記載該國有一形勝名跡曰“浮納招廟”,廟中所祀神明“為國初時(明初)押工、總管、直庫三人,陣亡合葬于此,因廟食其地。賈舶到,必屠牛烹雞,并獻茉莉花、紅花、梳篦等物以祭。舟中有人不拜則病。彼國人將行賈,亦獻花禮神。得利回,取雙雞系刀于足,俾斗墓前。雞死,即以謝神,亦大奇也?!?16)據(jù)載,明永樂年間,明朝派遣鄭和、張謙等屢次下西洋。其中,內官張謙先后于永樂六年(1408)、永樂九年(1411)﹑永樂十三年(1415),先后數(shù)次出使勃泥國。(17)這一時期文萊與明朝之間頻繁的政治經濟往來,不僅使得文萊在政治上得到了明朝保護,而且在經濟上更是亦獲益良多,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文萊在婆羅洲地區(qū)迅速崛起的重要基礎。根據(jù)考古發(fā)掘資料,在距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中心6公里處的哥打巴圖(KotaBatu)曾出土過不少中國歷代的銅錢,其中大部分是1368年至1450年以前的明代銅錢。(18)這些無疑是明朝初期與文萊彼此間在貿易方面密切相互交往的一個歷史見證。自15世紀初期以來,文萊在與明朝建立和保持密切政治經濟關系的同時,也與當時東南亞地區(qū)的第一個穆斯林蘇丹國——馬六甲建立了貿易關系。通過這一貿易聯(lián)系,文萊人逐漸皈依了伊斯蘭教,并于15世紀建立了穆斯林蘇丹國,成為在婆羅洲出現(xiàn)的第一個穆斯林國家。(19)根據(jù)最初東來的葡萄牙人的記載,在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之前,文萊與當時東南亞地區(qū)最大的商貿中心城市馬六甲的貿易往來相當頻繁。據(jù)最初東來的葡萄牙人記載,勃泥(文萊)國人是一個善于經商的民族,“他們每年直接跟馬六甲做貿易。它是一個有充足肉、魚、米和西米的國家”。他們攜帶低純度的黃金、貴重的樟腦,數(shù)量繁多的訶黎勒果,以及黃蠟、蜂蜜、大米、西國米等供應底層百姓的食物前往馬六甲。而他們從馬六甲帶回的商品則有:從克林、孟加拉購買的衣服,即帶格子的卷絲,印度的棉布、中國的銅臂劍、坎貝的彩色玻璃珠及珍珠?!八麄兠磕暝趦纱渭撅L時前去馬六甲,另兩次則返回。他們花一個月的時間從馬六甲到勃泥,還要用另一個月時間回航”。(20)此外,當時西方旅行家的著述不止一次地提到,在文萊、馬魯古以及爪哇等地市場上通行的貨幣是中國的銅錢。1521年,跟隨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的編年史學家安東尼奧·皮加費塔(AntonioPigafetta)則明確指出,文萊所使用的中國銅錢是由那些地區(qū)的穆斯林自己鑄造的。(21)由此充分說明,文萊與當時東南亞的馬來穆斯林國家和地區(qū),在政治經濟以至宗教文化上一直保持著頻繁而又密切的交往和聯(lián)系。文萊蘇丹國的建立以及其與東南亞各地伊斯蘭世界的廣泛聯(lián)系,使之逐漸強盛和富庶,尤其是到了16世紀初期葡萄牙人征服馬六甲之后。三﹑明代后期以至清代中國與文萊的貿易往來1511年葡萄牙人侵占馬六甲的后果之一,就是導致原來在馬六甲的穆斯林商人紛紛遠走文萊,同時也把他們的大本營遷來于此,從而不僅使文萊迅速成為一個伊斯蘭教傳播的新中心,而且也促使文萊成為當時東南亞東部群島地區(qū)的一個新興的穆斯林商港,并為這一地區(qū)的商人提供了一個貿易聚散地。(22)文萊由此興盛一時,其領土包括北婆羅洲全境,勢力則曾一度擴張到婆羅洲全島,甚至遠達蘇祿群島,儼然是這一地區(qū)的宗主國。(23)根據(jù)皮加費塔(AntonioPigafetta)的描述,當時文萊港居民有20000至25000戶,并擁有大量的船只,其強盛和富庶令人贊嘆。(24)正是由于文萊蘇丹國的迅速強盛,以至于占領馬六甲之后的葡萄牙人為了能夠進入馬魯古等香料群島,也不得不與文萊建立和發(fā)展良好的商業(yè)關系。(25)西班牙人于1570年在馬尼拉建立起殖民統(tǒng)治以后,立即著手計劃征服蘇祿群島以及婆羅洲的文萊等穆斯林的重要中心地區(qū)。1578年,西班牙殖民者發(fā)動了對文萊的進攻。文萊港一度被攻陷,西班牙人扶植了兩位文萊的官員作為傀儡統(tǒng)治者,試圖對文萊進行殖民化的統(tǒng)治。但不久之后,由于當?shù)氐男l(wèi)生健康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西班牙占領軍做出了迅速地撤離文萊的決定。(26)對此,《東西洋考》的記載更為具體:文萊國“先年曾為佛郎機所逐,國人走山谷中,放藥,水流出,毒死佛郎機無數(shù),佛郎機遂奔呂宋?!?27)文萊蘇丹在西班牙人撤退后迅速復國。此后,西班牙人與文萊的關系長期處于半敵對狀態(tài),只有在馬尼拉與文萊之間仍時有零星的貿易往來。自16世紀中葉以來,隨著明代后期民間海外貿易活動的興起,地處“東洋盡處”的文萊,又迅速成為中國帆船從事東西洋貿易的一個重要貿易港口。明朝于隆慶元年(1567)在福建海澄月港部分開禁,準許民間海商出洋興販。當時中國海商的海外貿易,以東、西二洋為對象。具體的地點大致如下:“西洋則交趾、占城、暹羅、下港、加留吧、柬埔寨、大泥、舊港、麻六甲、亞齊、彭亨、柔佛、丁機宜、思吉港、文郎馬辰;東洋則呂宋、蘇祿、貓里務、沙瑤、吶嗶單、美洛居、文萊、雞籠、淡水”等24個國家和地區(qū)。(28)其中,文萊是當時中國帆船東洋貿易航路的終點站。據(jù)史料記載,東洋航路起自漳州海澄月港,經由廈門,自大擔島出洋,前往澎湖,經高雄過臺灣南端,穿越巴士海峽,抵達呂宋和貓里務;從呂宋經班乃島西南之安蒂克(Antique),抵達棉蘭老島北部的吶嗶單﹑沙瑤等地;又從呂宋前往棉蘭老島三寶顏附近之交溢(Kawit),于此分為兩路:一路往美洛居,一路往蘇祿國;又從呂宋島馬尼拉灣外之呂蓬島南下,經民都洛島和巴拉望島,抵達今馬來西亞沙巴州北部之邦吉島,再經文萊灣外之納閩島進入文萊港。當時中國帆船的東洋航路之所以文萊港為最后一站,這是因為“文萊國即婆羅國,此東洋最盡頭,西洋所自起也,故以婆羅終焉。”(29)除了航海路線的因素之外,文萊還是婆羅洲地區(qū)香料等熱帶叢林動植物產品以及其他熱帶海產品的主要貿易港口。所以,中國帆船對文萊的貿易活動構成了明代后期中國海外貿易網絡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當時前往文萊的中國海商所采購的物品主要有:真珠、玳瑁、瑪瑙、車渠、片腦、黃蠟、萪藤等物產,其中,又以采購片腦為主。所謂片腦,是為梅花片腦之簡稱,以其成片狀似梅花故也,乃龍腦香之上品。(30)中醫(yī)稱龍腦香為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的功效,“主內外障眼三蟲,療五痔,明目鎮(zhèn)心秘精,”(31)自唐宋以來,龍腦香就已為中醫(yī)五官科常用必備之藥,且價格昂貴。故明人有云:片腦以勃泥國出者為佳,“有大如指,厚如二青錢者,香味清烈,瑩潔可愛,謂之梅花片,鬻至中國,擅翔價焉?!?32)正是由于文萊國的龍腦香系列產品以及婆羅洲地區(qū)的熱帶叢林動植物產品和熱帶海產品,在中國醫(yī)藥學上乃至社會生活中所具有的廣泛用途,使得文萊成為中國帆船海外貿易的主要對象之一。(33)《東西洋考》對中國帆船在文萊港的交易情況有如下記載:“華船到,進王方物。其貿易則有大庫、二庫、大判、二判、秤官等酋主其事?!?34)不僅如此,文萊港在當時還是一個國際性的貿易港口。1578年西班牙人進攻文萊時,在文萊港口曾遇見大量來自中國﹑交趾支那﹑柬埔寨﹑暹羅﹑北大年﹑彭亨﹑爪哇以及蘇門答臘各地﹑馬魯古和棉蘭老群島的船只和商人。(35)文萊港的這種地區(qū)性國際貿易商港的地位,無疑也是吸引中國帆船和海商頻頻前往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從清初直至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文萊港作為“東南洋”地區(qū)的重要商港,依然是中國帆船東南洋航路中的主要貿易口岸之一。據(jù)《海國聞見錄》所載:“蘇祿、吉里問、文萊、朱葛礁喇,總名皆為無來由繞阿(即‘爪哇’近音)番。性喜銅鉦,器皿皆銅。沿溪箬屋為居,俗甚陋,身不離刃,精于標槍,見血即斃。以采(彩)色布帛成幅衣身。經商其地,往來乘莽甲(即小舟),伙從持利器相隨。產珍珠、冰片、玳瑁、海參、燕窩、降香、海菜、藤等類”。(36)此外,在《海錄》中亦載:“文來國在細利窪(Celebes)西北,由細利窪東南入小港,向西北行,順風約五六日可至。由地問北行,順風七八日可至。幅員甚長,中多亂山,絕無居人。奇禽野獸,莫能名狀。土番亦無來由種類,喜穿中國布帛。土產燕窩、冰片、沙藤、胡椒。”(37)在《道光廈門志》中,文萊更是被列為東南洋貿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并記述了從廈門、臺灣、馬尼拉等地前往文萊的航線里程。其云:“文萊在東南海中,即古婆羅國。居呂宋之西,與吉里問近。從呂宋南放洋四十二更可至。距廈門一百十四更?!锻部h志》作一百五十更?!庇忠杜_灣志略》云:“由呂宋西南至文萊港水程七十更,自臺計之一百二十八更?!?38)據(jù)克勞福特(JohnCrawford)的記載,在18世紀末以前,每年有六艘來自寧波、廈門和廣州的中國帆船以及兩艘來自澳門的西洋橫帆船駛抵文萊貿易。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往返于中國東南沿海與文萊之間的中國帆船,大多是在文萊河口用當?shù)氐哪玖?主要是龍腦樹)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其擁有者亦大多是當?shù)氐娜A人。(39)另據(jù)記載,直到1813年文萊港還能停泊數(shù)百噸的船只,港內設施齊全,便于貿易,每年仍有四、五艘來自廈門等地的中國帆船在文萊港內停泊。(40)歷史上文萊作為婆羅洲地區(qū)主要物產西谷米(碩莪)、達馬樹脂、胡椒和萪藤及黃金等貨物的聚散地和貿易中心,曾經興盛一時。(41)然而自17世紀以來,由于荷蘭人對婆羅洲西南部地區(qū)的逐步控制以及其對香料群島所實施的貿易壟斷政策,加之18世紀以后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殖民統(tǒng)治的鞏固以及蘇祿的崛起,使得文萊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對外通商貿易活動受到極大地限制。實際上,到18世紀以后,只有中國帆船與文萊依然維持著實質性的貿易往來,并且成為這一時期文萊乃至婆羅洲地區(qū)對外貿易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中國商人與婆羅洲的文萊等港口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貿易關系,他們不僅把歐洲商人追求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時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個人信貸合同樣本「簡化版」
- 中小企業(yè)投資合同模板及格式要求
- 臨時攤位租賃合同簡易范本
- 二手車輛轉讓合同書
- 個人住宅租賃合同模板范本
- BOT項目合同風險管理
- 二手房交易合同(二)
- 二手房屋購買合同標準文本
- 臨時工勞動合同模板及管理規(guī)定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yè)運營效益及營銷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上半年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事業(yè)單位招聘68人(湖北武漢)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云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寧德時代筆試題庫
- 五年級下冊北京版英語單詞
- 康復醫(yī)院患者隱私保護管理制度
- 新課標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語真題滿分作文
- 浙江省嘉興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子宮脫垂手術指南
- 沈陽理工大學《數(shù)》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