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報告文學狀態(tài)_第1頁
當前的報告文學狀態(tài)_第2頁
當前的報告文學狀態(tài)_第3頁
當前的報告文學狀態(tài)_第4頁
當前的報告文學狀態(tà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前的報告文學狀態(tài)

近來,關于報告文學有一些說法,有人說報告文學已經到了需要“拯救”的時候;有人說報告文學衰落的局面不可避免等。怎樣認識看待報告文學和報告文學的現(xiàn)實,這是個需要應對的話題。

最近,有人在報刊上公開撰文表示,隨著高新科技時代的到來,紙質的文學即將死亡,代之而來的將是影視圖像及網絡文學。不能說這樣的看法沒有根據和一定的道理,但是,對于紙質傳遞的文學也不要過分的悲觀。在我看來,這樣的看法對于作為文學主體一部分的報告文學來說,就不一定是很對路的。

和詩歌、小說、戲劇文學這樣的更加注重個人社會生活感受和依仗虛構的故事人物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文體不同,報告文學是立足于社會生活事實真實基礎上的文學,是一種作家通過真實事實的選擇、描繪、理解和文學表達。所以,在社會生活中某些真實的生活里存在的矛盾沖突和戲劇性因素已經超出了作家自己的社會體驗與虛構能力的時候,詩歌、小說和戲劇文學這樣的文體就會遭遇嚴峻的挑戰(zhàn)。而社會生活的這種復雜性和戲劇性成分的增強,恰好是報告文學可以發(fā)揮和馳騁的田野。這樣的現(xiàn)象,也許可以說明,在大家都感到文學在衰退,在被社會生活邊緣化的時候,為什么像在西方被稱之為新新聞主義、非虛構文學,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分別被稱為報告文學、報導文學,在東南亞各國稱之為報紙文學的紀實性文學卻大行其道,在各地引起人們充分的關注,造成許多繁榮轟動的新局面的原因。報告文學是一種伴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積極主動地適應著時代需要的文學。正是因為這樣的個性存在,報告文學正在以一種強勢的文學形式活躍行走在現(xiàn)實的中國,時時產生影響和增加著文學的活力。

但是,對報告文學這樣的文體,也有人時有預言,說是遲早要衰落的。持有這種看法的人認為,報告文學是在新聞傳媒還不很發(fā)達或受到某些人為限制的時候,真實借助文學的一種表達。在今天這個新聞傳媒空前發(fā)達的時候,新聞時時處處都已經存在的情況下,報告文學還會有多少生存空間?其實,這樣的看法是存在主觀和盲區(qū)的。新聞對于社會生活的表現(xiàn),是比報告文學來得更加直接和快捷,但是,新聞永遠又因為這種直接和快捷而存在著自顧不及或無力抵達的社會生活領地。而這些地方恰好是報告文學施展身手的好地方,好機會。2005年4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在兩岸隔絕56年之后,首次率團訪問大陸。這是一次即將影響中國的現(xiàn)實和必將寫入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兩岸和世界各國的很多新聞單位,對這次訪問給予非常充分的報道。但是,在始終參與了采訪報道工作的新華社攝影記者劉衛(wèi)兵后來所寫的報告文學《隨訪連戰(zhàn)的日子》里,我們還是看到了許多新聞報道沒有涉及到的重要內容。報告文學雖然不會像新聞那樣及時和全面跟蹤某個對象,但是它會在表現(xiàn)某個重要對象時,在匆忙的新聞來不及駐足思考的地方發(fā)揮和展示自己的身手。對于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矛盾對象,某些事件人物等,報告文學就可以在更加從容、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生動形象的方面進行獨立個性的描寫。正是在這些地方,二者是不可能相互替代的。所以,以為新聞會去取代報告文學的看法,并不符合新聞和報告文學的實際。即使在更長遠的未來,也會是這樣的。

可是,在現(xiàn)實的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中,我們對于報告文學的表現(xiàn)卻是亦喜亦憂,存在著十分復雜的感受和認識。報告文學雖然不斷地有優(yōu)秀的作品出現(xiàn),有的還令人感到震撼,甚至造成社會轟動,像最近在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評選中獲獎的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zhàn)》、黨益民的《用胸膛行走西藏》、王宏甲的《中國新教育風暴》等作品,就是在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矛盾和生動人物的守望過程中的優(yōu)秀作品。但是,從整體的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情況來看,這種單位高產收獲的情景,未能改變全面減收的遺憾。報告文學在更加廣泛的創(chuàng)作空間里的表現(xiàn)使人感到很大的不足。報告文學真正參與社會矛盾,積極影響社會文明發(fā)展進步品格的作品還少,而平面的對某個行業(yè),某個地方單位的紀實、廉價的贊美、功利的索取和獵奇的追逐式的作品太多。而這正是我們?yōu)閳蟾嫖膶W感到不幸和憂慮的地方。報告文學是作家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獨立精神和對事物個性認識理解的文學表達。它不是機械的宣傳,不是全社會的好人好事的表揚園地。報告文學作家的任務就是透過某一個真實的事實,發(fā)現(xiàn)帶有普遍社會性的問題,提請人們注意和改正。沒有了個性的發(fā)現(xiàn)和獨特的理性認識,只是不加選擇的平實述說,是很難接近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的。

和其它文學體裁比較起來,報告文學最為強調作家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積極守望,需要作家在對社會生活負責的態(tài)度下發(fā)揮自己的使命精神和文學的才能。所以,沒有對于社會生活的熱情關注態(tài)度,只是將文學視為某些個人情感的抒發(fā),視為一種文字技巧的表現(xiàn),視為某種主觀想象和游戲對象的再現(xiàn)的理解和行為,是和報告文學的創(chuàng)作要求格格不入的。報告文學不是簡單機械地記錄真實,它是作家在對社會生活進行觀察思考之后的一種選擇理解和表達,其間是包含了大量的社會信息與社會思想精神的內容。所以,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足以影響人們的社會感覺,改變人們的社會見識,甚至改變人們的命運。

例如,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zhàn)》,之所以被很多的讀者看重,發(fā)表之后全國迅速有幾十家報刊轉載,產生很大的影響,是因為,作品通過對曾經是上海某家醫(yī)院醫(yī)生的陳曉蘭根據自己的經歷、發(fā)現(xiàn)和真實的存在事實,對于在中國醫(yī)療領域那些以權謀私、官商勾結、喪失醫(yī)療職業(yè)道德的腐敗現(xiàn)象和罪行表現(xiàn)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報告之后才獲得的。

現(xiàn)實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不少作品,之所以顯得平庸和無力,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作品選擇的題材對象缺乏對人們的誘惑力量。你總是在社會生活的浮面上運行,總是重復那些人們已經熟悉的話題內容,或者就單純是宣傳的延伸和復調,是權力和物質的交換,那當然就因為失去了社會的熱點,失去了人們的關注對象而受到讀者的冷遇了。所以,作為一個報告文學作家,最直接的要求,就是要有一種“經世致用”的理想和現(xiàn)實追求,要有在復雜嚴峻的現(xiàn)實生活面前施展自己獨特發(fā)現(xiàn),理性見解,形象表達的才智和精神勇氣。要有一種對高尚的歌贊,弱小的悲憫,對丑陋的鞭笞的自覺。在這方面,報告文學是一種現(xiàn)世報,是一種眼前就能夠看到其價值的文學。

像黨益民的《用胸膛行走西藏》,就是作者在38次親身穿越西藏,在西藏的高寒缺氧區(qū),在川藏路、青藏路、新藏路的沿線,親自感受和見證了武警交通部隊的戰(zhàn)士為護路保通所經歷的風險勇敢犧牲的情形,因此,作者才能夠用最真實的事實,最動情的文字、最真摯的感情傾訴來報告他們的“生是艱難的,死是容易的”日常生活,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高尚的精神行為和一種真實的人生形象。何建明的《為了弱者的尊嚴》,進一步對“百姓書記”梁雨潤關懷百姓利益,為了維護他們的權利尊嚴堅決同丑惡勢力作斗爭的報告,也引發(fā)人產生許多的感慨!總之,報告文學只有在個性和深刻地表現(xiàn)了自身特點,而這種特點又和更多的社會公眾的情緒、感覺、思考和要求等相契合時,報告文學的現(xiàn)實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才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可惜,現(xiàn)在這樣的作品還太少。

和詩歌、小說的寫作不同,報告文學的寫作在很多時候是作家與社會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一種產物。報告文學要在對社會生活的熟稔了解中開展作家自己的選擇、思考和文學表達活動。離開了和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報告文學作家就很難活動。因此,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也需要社會為它提供適合他生長的氣候和土壤以及其它必需的條件。例如,報告文學的采訪是要花費時間、經濟成本的,誰來買單;報告文學在追求真實的過程中需要有關方面和人員的配合,誰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和條件;報告文學在把握了真實的事實,也已經有了接近本質的理性判斷,又有誰給予他發(fā)表的權利等等。所有這些報告文學在其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的問題,都離不開社會各方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我們在抱怨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不令人滿意的現(xiàn)狀時,對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新人較少感到憂慮時,也要想一想現(xiàn)實的社會各方為報告文學做了些什么!

很遺憾,我們的社會在對報告文學的支持幫助方面所給予的配合很少。在很多的時候,在很多人的感覺中,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和其它形式的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什么不同,自然總會有人去寫,只要守株待兔般的等待就行。因為,不是積極地扶持,而是消極的等待,所以需要社會支持的報告文學就發(fā)展得不很順利。試想,當年沒有《人民文學》雜志社的支持,沒有中國科協(xié)的支持,怎么會有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黃宗英的《大雁情》等許多反映科學家和知識分子當時生活工作現(xiàn)狀的報告文學。報告文學作品,有很多是由新聞記者寫出來的,為什么?就是因為記者有很多接觸各方面生活的機會,有采訪的各種便利條件。而如今,很多的報告文學作家,不是記者,所以行動起來就十分不便。

放下不少看得見的外在條件不說,就是在報告文學的特性要求和表達方面,報告文學也是約束不少。報告文學是站在真實事實基礎上的理性文學報告,因此,追求真實是它最根本的站立點??墒牵谖覀兊纳鐣h(huán)境中,無論是獲取真實還是客觀準確地表達真實,都可能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障礙,使得真實也難以面對真實了。所以,要建立很好的報告文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報告文學能夠自由順暢的生長,如今已經是保證報告文學是否繁榮起來的必要條件了。

當然,報告文學作家的社會使命意識,負責態(tài)度,文化素養(yǎng),憂患精神,勞動態(tài)度等也是個很重要的方面。報告文學是一種社會性的理性文學表達,它對作家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因為報告文學作家不可能像小說家那樣只在農村或都市、軍事等題材領域寫作,因為社會生活的多樣性,他可能遇到來自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題材和要求。所以,作家要有應對這些要求的能力。那種認為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