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法治的基本要件研究論文【內容提要】動態(tài)的法治的最基本的啟動和維持力量是治者從法。法治的真正治者是人,不是法律,所謂“法律的統(tǒng)治”不過是語言邏輯上的一種虛構。從法的主體對于法律是主動的、積極的,而法律對于從法主體是去向的。以主動、積極為特點的從法具有治的創(chuàng)造力。主要表現(xiàn)在:創(chuàng)生新法,擴展法律的治域;改善法律,培育良法;奉行法律,確保法律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法治/要件/從法
【正文】
從亞里士多德到當今中國的法治提倡者,學者們對法治做了反復的探討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尤其是目前活躍在中國法學領域中的學者們對西方成功的法治實踐和成熟的法治理論的研究,無疑對中國選擇法治道路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當中國真的選擇了法治道路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人們不止一次地背誦過的亞里士多德法治語錄并沒有提供中國可據(jù)以實施的建設法治的方案,我們頭腦中的法治藍圖依然是霧里看花。法治不是一幅靜態(tài)的圖畫,而是一種行進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的最基本的啟動和維持力量是治者從法,在民主時代就是作為治者的公民普遍從法。
一
亞里士多德賦予法治的“構成性要件”[1]是“已公布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如果是欣賞法治的美好狀態(tài),有這一個要件就足夠了;而面對建設法治的任務,我們便不可過分迷戀這個完美的要件,因為從它那里我們無法找到達至這個境界的門徑。怎樣才能使“已公布的法律”真正“得到普遍的服從”,這才是已經選擇了法治道路的人們更需要知曉的。
提到亞里士多德的“普遍服從”,人們自然想到法的遵守,想到公民等法律關系主體的守法義務。盡管服從和遵守的含義并不完全相同,但這樣理解卻也符合亞里士多德的原意。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仍然不能實現(xiàn)法治”[2],就是對他的“普遍服從”觀點的具體說明。而這樣一來,“普遍服從”就變成了“普遍遵守”。中國的學者在接受這個譯解時敏銳地發(fā)現(xiàn),普遍遵守的“普遍”也覆蓋國家機關,亞里士多德的“人民”并不排除,或者說不應排除政府官員。王人博、程燎原先生就是這樣理解的。他們指出:“法治是守法的統(tǒng)治……法律應當受到普遍的尊重并保持至高無上的權威。民眾的活動要服從法律……國家政治權力受制于法律,而不是超然于法外,執(zhí)政者憑法律來執(zhí)掌他們的權力,并借以監(jiān)察和處理一切違法失律的人們。”[3]按照這個解釋,法治的基本含義就是普遍守法,就是統(tǒng)治者依法統(tǒng)治,全社會普遍遵守法律(注:我本人過去也是這樣理解的。我曾把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的核心內容概括為:“統(tǒng)治者依法統(tǒng)治,全社會普遍服從法律?!保▍⒁娮咀鳌秮喞锸慷嗟碌姆ㄖ闻c先秦法家的法治》)現(xiàn)在看來,這種理解符合亞里士多德的原意,但卻不能使理論本身自圓,也不能滿足中國目前建設法治國家的需要。)。
這個解釋既是對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闡發(fā),又是且主要是中國法理學的邏輯結論。按照我們的法學基本理論,法的實施有三個環(huán)節(jié),或者叫三個途徑:一是執(zhí)法,二是司法,三是守法。其中前兩者由專門國家機關實施,后者由特定法律關系中的義務主體實施。當國家對專門國家機關提出“依法”執(zhí)法和司法的要求時,這些國家機關也就領受了守法的義務,成了義務主體。我們的法治理論中的“普遍守法”就是這樣得出來的。
在已經形成的法治國家,或許可以看到從管理者到被管理者都普遍遵守法律,從而法律得到普遍遵守的局面,然而,不管是普遍守法還是法律得到普遍遵守都不足以反映法治本身的深刻內涵——法律得到普遍遵守這種局面是治的結果,而不是法治本身;普遍守法的核心是守法,而守法難以包含“法律的統(tǒng)治”(注:法治就是法律的統(tǒng)治。在柏拉圖的論述中,法治就是把“治權寄托于法律”(參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第142頁引),就是“法律在官吏之上”,“官吏服從法律”(參見柏拉圖《法律篇》)。在亞里士多德的心目中,法治就是把“最后的裁決權力”“寄托于正式訂立的法律”,就是“尊重法律為最高的權威”,“以法律為至上”(參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第147頁、第193-192頁)。)[4]的深意。統(tǒng)治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是治者的主動行為。“守法”雖有動態(tài)意義,但卻沒有給治的主體——法律(注:按照法治就是法律的統(tǒng)治的說法,法治的施治主體就是法律。但下文將述及,法律不能施治,它不能成為治的主體。)留出合適的位置,也沒有體現(xiàn)統(tǒng)治行為和統(tǒng)治過程等治的精神,靠守法不能造成法律被普遍遵守的法治狀態(tài)。
法治就是以法律為國王,就是由法律以其規(guī)范制約國家機關和整個社會。在法治的概念中,治的主體是法律,因此,對法治的梳解應當沿著治的運行路線去尋找,應當?shù)绞┲芜^程中去尋找。普遍守法的詮解給我們的是被治的概念,而不是治的概念,因為守法意味著義務,遵守法律就是接受法律的約束,或者說是接受法律的統(tǒng)治。以往的研究者之所以一再循著被治的線路解釋法治,長期無人言明的原因是法律難以坐到主體的位置上去,字面意義上法律的統(tǒng)治在很大程度是一種邏輯的虛構。無需多言,法律不是主體,而是人類的對象,它不能采取“主動”的行為。孟子所說的“徒法不能以自行”并不是他作為“人治”主義者的偏見,而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當亞里士多德為克服人的“愛憎”、“情欲”、“熱忱”、“獸性”對正義的破壞而選擇可以免除“一切情欲影響”[2](P169)的法律時,當先秦法家為避免因人的判斷能力上的限制、好惡等情感因素的影響等所帶來的賞罰失當?shù)榷鲝堃苑蔀椤皣畽嗪狻保ㄗⅲ荷眺狈Q法是“國之權衡”,韓非子希望君王“使法量功,不自度”,慎到要求君王“據(jù)法倚數(shù)以觀得失”,他們都主動用法律這個權衡稱量臣民行為的功過(參見拙作《中國古代正統(tǒng)法律思想研究》,第251-255頁)。)[5]時,他們利用了法律的非主觀性,同時也就接受了法律的非主動性。這種選擇決定了他們必須另外尋找使法律這種不具有主動性的對象運轉起來的力量。亞里士多德選擇法治、贊美法治,并不等于法律就真的成了活的統(tǒng)治者;人民擁護法治,也不等于人民就真的成了受法律驅使的臣民。人們可以祭拜法律,但法律卻并不因此而變?yōu)橛兄纳耢`。即使是在十分堅信法治的國家或社會,那里的真正治者也是人,不是法律。亞里士多德討論法治的論述多處使用“以法律為至上”、“樂于讓法律樹立最高的權威”、“傾向法治”[2](P193-194)等用語,這“以”、“樂于”、“傾向”的主體是人,不是法律。法治的決定力量來自于人,而不是來自于法律;一個國家能否實行法治決定于人,而不是決定于法律。在亞里士多德的書中,平民政體下的法治的治者是平民,寡頭政體下的法治的治者是寡頭,君主政體下的法治的治者是君主。當這些治者不“以法律為至上”、不“樂于讓法律樹立最高權威”、不“傾向法治”時,法治就會廢弛,就像亞里士多德對平民政體第四種和寡頭政體第四種所做的總結那樣,“法律漸漸失去了固有的尊嚴”,“不再是法律至上”,而是“個人(執(zhí)政)至上”,或者由“貧民群眾”掌握“最高治權”[2](P195-196)。這告訴我們,所謂法治是真正的治者“以”、“樂于”、“傾向”的結果,法治說到底就是治者用法治(rulebylaw)(注:一些學者曾認真地對“用法治”(rulebylaw)和“法治”或“法律的統(tǒng)治”(ruleoflaw)加以區(qū)別。這種努力對于更深入地認識法治是有幫助的,但通過這種努力所發(fā)現(xiàn)的所謂區(qū)別從實踐上來看,而不是從純粹語言邏輯上來看,是不存在的。),是治的方式。
在用法治的意義上,法治是治者的選擇,其核心是信從法律,從法而治(注:君主制時代的法治和民主制時代的法治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單個人的選擇,而后者是多數(shù)人的選擇。兩種法治的其他區(qū)別也源于此。)。君主依法統(tǒng)治就出現(xiàn)君主制下的法治;貧民的統(tǒng)治按法律進行便形成平民政體下的法治。在君主制時代,法治的核心是君主從法;在民主制時代,法治的核心是公民普遍從法。
我這里所說的普遍從法和以往的法治論所說的普遍守法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卻差別極大。“從法”的主體對于法是主動的,而“守法”的主體對于法是被動的;“從法”的主體對于法是積極的,而“守法”的主體對于法是消極的;“從法”的法對于主體是去向的,而“守法”的法對于主體是來向的。主動的主體積極地運用去向的法律能夠創(chuàng)造法治的盛世,而被動的主體消極地對待來向的法律不可能迎來法治的曙光。昂格爾在論述形成法治(他稱之為法律秩序)的兩個“歷史條件”之一的“多元集團”時說:“這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形態(tài),在其中,沒有一個集團能夠博得所有其他集團的效忠和服從。因此,設計一種具有如下特點的法律制度就成為十分重要的事情了,這種法律制度的內容應當調合彼此利益的對立,其程序則應當使幾乎每個人認為服從這一程序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偶然尋求的目的是什么。”“人們會特別期待這樣一種法律制度能夠防止任何一個階級的人們把專政強加在其他階級身上。除了這種最普遍的目的,這一制度還經常受到兩股對立方向力量的牽制。社會中較有權力的集團會希望通過與選擇地保護私人活動以免受政府干擾而維持現(xiàn)存的不平等,處于較不利地位的階層則想要把法律作為限制并逐漸暗中破壞私人權勢和政府權勢的工具。”[6]如果昂格爾的《現(xiàn)代社會中的法律》可以算是研究法治的名著(注:這本書被收入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當代法學名著譯叢”中,可見至少在翻譯、出版這部著作的中國學者的心目中,它可入名著之列。)的話,那么他的上述著名論斷告訴我們,社會主體對于法律制度是主動的、積極的,而法律制度對于主體是去向的。
二
從法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思想上對法律的認可,即前文所說的信從;二是在施治的行動上以法律為準則。以主動、積極為特點的從法具有治的創(chuàng)造能力:(1)創(chuàng)造新法。從法者不僅遵循已有的法律,對法律的信從促使他們制定新法去調整應當由法律調整而過去未納入法律調整范圍之內的領域。(2)改善已有立法。從法的社會主體關心法律的內容,在乎法律的規(guī)定是否合理,并運用自己治的主體的地位使已有法律變得更合理。(3)奉行法律,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治者不是只考慮與自身利益有關的具體權利義務的落實,而是關心一切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實現(xiàn)。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構成性要件要求“服從”的是“已公布的法律”。他也許只是要表達一個時間概念,即“法律一經公布之后”,但其心目中的法律顯然是獨立于施治主體之外的,甚至是先于施治主體而存在的。他的法治就是接受一定法律用以實施統(tǒng)治,施治者除了認可已經存在的法律之外對法律是無能為力的。如果這個理解符合亞里士多德的本意,那么,我就不得不說他的法治論充其量是“部分法治”論。從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可以看出,他的法治是與“一人之治”相對稱的一種治國方法,或如中國學者所說的“治國方略”。不管是“一人之治”還是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略都是治一切,而不是只治局部或只治部分事項。僅僅服從已經公布的法律不能保證對“一切”的治,因為這已經公布的法律未必已經覆蓋了“一切”事務和“一切”領域。治國方略意義上的法治顯然不能滿足于“已經公布的法律”,而應是追求制定一切應當制定的法律。用從法解釋法治可以在法治自身找到健全法律的動力,因為從法者不僅在行動上以已經公布的法律為準則,而且由于其思想上對法律的認可會給一切需要治的領域制定相應的法律。
法治有一定的治域,而按照從法的概念,法治的治域常常需要擴展。至于究竟做怎樣的擴展,這是治者的選擇。不同國家法律的詳略程度不同,也許就是因為不同治者所做的選擇不同。從我國法制建設的實踐來看,我們面臨著擴大法治治域的任務。在過去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我們的法制建設目標是處理刑事、民事、行政、經濟等案件有法可依,國家執(zhí)法、司法機關有法必依,除此之外需要治的重大政治、軍事等事務沒有真正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擴大法治的治域就是要把過去不受法律調整或沒有真正受法律調整的國家事務也納入法律的調整范圍之內,使法律真正成為整個國家機器運轉和全部經濟、社會、文化等活動的基本調整手段,使所有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經濟組織、政治組織、軍事組織、公民等,在凡需要用法律來調整的領域內都依法運作或活動。
我下面要提出的三個方面的擴展也許是中國的治者所能接受的:
第一,向管理領域擴展,使管理活動和對管理者的管理法治化。當20世紀70年代末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之聲響徹全國時,我們首先關心的是刑法、森林法、環(huán)境保護法、所得稅法、文物保護法、藥品管理法、草原法等推進管理、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律法規(guī)。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的口號提出之后,其主要的回應是“依法治水”、“依法治電”、“依法治稅”、“依法治建筑市場”等給管理者開辟管理通道的提法和與之相應的一些措施。相比較而言,我們制定的關于如何開展管理活動的法律、關于管理管理者的法律,所采取的類似措施,要少得多。公民作為國家的施治主體應當多關心對這方面的治理。比如,雖然我們的政府已經注意到“吃飯財政”問題,但現(xiàn)實中的干部任免卻很難做到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諸如此類的顯然不合理而又未經立法者關照的法律荒漠都需要治者去開發(fā),都需要納入法治的治域之內。
第二,向政治領域擴展,使政治活動法治化。中國的法制建設開始是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開展的。當我們在立法上提出“法律條文開始可以粗一點,逐步完善”,“不要等待成套設備”,“有比沒有好,快搞比慢搞好”時,我們首先關心的是“工廠法、法、森林法、草原法、環(huán)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與經濟建設直接相關的法律,是“用法律的形式來確定”“國家和企業(yè)、企業(yè)和企業(yè)、企業(yè)和個人”等之間對經濟建設有直接影響的關系,是“通過法律來解決”“它們之間的矛盾”(《文選》,第136-137頁)。當我們高喊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文選》第3卷,第314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文選》第3卷,第378頁);或者一手抓“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一手抓“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文選》,第359頁)時,我們的目的十分明確,即用后一手為前一手服務。這正像《、國務院關于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所明確表述的,后一手“打擊經濟領域中的嚴重犯罪活動,是為了掃除障礙,促進工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快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步伐?!盵7]我們也曾認真地提出“加快經濟立法”,“增強加快經濟立法的緊迫感”的問題。這是因為我們認為經濟立法已經“落后于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迅速發(fā)展,迫切要求法制建設跟上去”,而因此列入立法規(guī)劃的是“公司法、票據(jù)法、證券法、海商法、計劃法、銀行法、固定資產投資法、勞動法、制止不正當競爭法、科技進步法”等[8]。我們需要建設這些法律制度,建立這些法律制度符合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符合被認為是“最大的政治”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文選》,第149頁)的需要,但按這個思路建設的法律制度卻難以同時滿足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今天我們的目標已經不是僅僅追求如何把經濟搞上去,而是“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等的全面發(fā)展。這個目標要求我們把法律調整的范圍向政治方面擴展,建立必要的調整人們之間政治關系的立法,比如社團立法。我國憲法,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都規(guī)定公民有結社自由。紅色根據(jù)地時期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也規(guī)定公民有“結社自由”(注: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第5條、1954年《憲法》第87條、1975年《憲法》第28條、1978年《憲法》第45條、1982年《憲法》第35條、《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第10條。)??梢哉f賦予公民以結社自由權是人民政權的一貫傳統(tǒng)。我國新近加入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也有結社自由的規(guī)定(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2條第1項規(guī)定:“人人有權享受與他人結社的自由,包括組織和參加工會以保護他的利益的權利。”)。要使公民行使此項權利有章可循,我們就應建立社團立法。
第三,向立法、行政、司法領域之外擴展,使所有國家行為都處于法律的調整之下。討論法治國家建設,人們自然想到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權力運作的法律化。王家福先生給法治國家下的定義是:“立法機關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公民的行為依法進行,公民的權利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國家機關的權力受到法律的制約的國家?!盵9]這個定義顯然充分注意到了三種權力依法運作,三類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問題。一般說來,重視對三種權力的法律規(guī)制是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建設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不能不是給三類機關行使職權的活動確定范圍和準則。然而,三權并不是國家的全部權力,至少在一些國家還有處于三權之外的權力。比如,軍事權。雖然許多國家都把軍權列入行政權,但也有一些國家的軍權由專門的機關行使,或者由立法和行政兩機關聯(lián)合行使。這種權力的運行也需要建章立制,像有些國家那樣“由法律規(guī)定”(注:《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永久憲法》第182條。)。我國的軍事權由單獨的機關行使,我國憲法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設置及授權的規(guī)定需要具體化為法律。
三
亞里士多德曾對法治中的法律提出了“制訂得良好”的要求。這“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也被稱為“良法”。我國學者對亞里士多德的“良法”特別有好感。他們以是否有良法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有法治的標準。按照他們的這個標準可以把國家區(qū)分為“法治”國家和“法律的統(tǒng)治”的國家(注:既然可以把法治和法律的統(tǒng)治區(qū)別為兩類,那就應當有與之相應的兩類國家,一類是法治國家,一類是法律的統(tǒng)治的國家。)。既然良法如此重要,我們就應當探討良法這種靈丹妙藥是怎樣得來的。亞里士多德的良法大概是在實行法治之前由某個立法家編制出來的,實行法治的人們不過是費一個選擇的工夫。另一種辦法是由國家的主人在朝著法治的目標前進的過程中自己創(chuàng)立。這兩種辦法雖有別,但也有其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都需要治者的主動行為。國家主人創(chuàng)立法律當然是主動行為,在立法家創(chuàng)制的法律中選擇良法也是主動行為。不管是選擇法律還是制定法律,都是從法,其主動性都來自治者的從法要求。如果治者沒有從法的要求,他或他們的主動行為可能是拒絕采納立法家制定的法律,也可能是隨心所欲地對待百姓而不制定任何穩(wěn)定的法律規(guī)范。因為治者從法,所以他或他們或者選擇認為良好的法律,或者按良好的標準制定法律??傊挤?,在具體的國家運行著的良法,歸根結底來自于治者的從法要求,是治者從法的結果。如果我們堅持認為有良法是實行法治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yōu)榱藢嵭蟹ㄖ蜗M贫挤?,那就必須努力動員治者從法,必須先讓治者產生從法要求。
我們早已遠離立法家向國家“推銷”立法的時代,商鞅“受”李悝《法經》“以相秦”[10]已成為只有在古代典籍中才能看到的故事。近代以來的國家?guī)缀鯚o例外地都是自己立法,盡管它們的立法可能以先進國家的法律文件為藍本或參照。具體的國家最初的立法或許難以做到“制定得良好”,但從法的治者能使立法逐步趨于“良好”,因為不管是享有立法權的君主還是民主國家的人民都可以改善自己的立法。全權君主可以根據(jù)法律實施的情況,根據(jù)其官吏對法律的評價,或者根據(jù)百姓的反映,對出自于君王之口的法律加以修改;民主國家的議會或其他立法機關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不斷通過立法、改法、廢除舊法改善國家法律。
經過一次或多次修改的法律一定是良法嗎?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回答。比如,從治者的角度、從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整體發(fā)展的角度、從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角度等。對于治者來說,所謂良法是一種自評價的結果。按照治者的要求,凡有利于實現(xiàn)治的目標的法就是良法;凡不利于達到治的目標的法就不是良法。從國家或社會的整體的角度來看,凡有利于國家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fā)展的法就是良法,與之相反的就不是良法。從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凡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方向,有利于促進文明進步的法就是良法;與人類文明發(fā)展方向相背離,阻礙文明進步的法就不是良法,或者說就是惡法。我們應當追求的是既符合治者的要求,又符合國家民族的需要,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方向又相一致的良法。這種良法只有在民主時代,在廣大公民普遍具有從法要求的時代才能產生。
君主的良法可以滿足君主治的要求,但卻不一定符合整個社會和整個國家的利益。戰(zhàn)國法家所主張的以嚴刑峻罰為特點的法治雖可達到令行禁止的目的,但在秦王朝的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臣民皆“懷自危之心”“不安其位”[11]的結果。在民主國家,治者就是公民,就是社會的主體,他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說就是民族利益的具體體現(xiàn)。這個時代的良法既是治者的良法,也是社會、民族的良法。這是近現(xiàn)代法治與古代法治的基本區(qū)別之一。
然而君主時代治者的良法容易產生,而民主時代治者的良法卻不那么容易產生。在君主時代,只要君主一人有從法的要求就可以促成良法的產生。從法的君主可以按照他的愿望建立法律,建立他認為足夠良好的法律。在民主時代,廣大公民至少是公民的多數(shù)都有從法的要求,并能像君主那樣關注立法,才有可能產生良法。只有一部分公民從法,按照這部分公民的意愿建立的法律未必符合大多數(shù)公民的要求,更無法保證符合全民族和整個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即使由某個民選的機構立法,沒有廣大公民主動對立法加以評判、及時提出修正意見,也無法保證法律真正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全民族的長遠利益,無法保證所制定的法律一定成為特定時代的特定國家的良法。從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整體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所謂良法不是造法活動的產品,而是一定的法律文件和具體的國家或者社會關系達到某種和諧的結果。然而整體上的國家或者社會是無語的,它不能用語言或某種具體的行動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能夠代它表達的是這個具體的國家的治者和這個社會的廣大成員。君主制國家的治者只是君主一人,因此治者的意愿容易形成,從而國家利益和法律的關系也就容易把握。君主對有關立法滿意,立法和國家的關系也就實現(xiàn)了和諧,有關法律就成了良法。民主國家的治者是多數(shù),所以治者的共同要求不易形成,從而國家和法律的關系也就難以把握。即使是在有些人看來非常符合國家利益的法律也未必真的與民意相合;即使是從發(fā)達國家移植過來的且在移出國取得了成功的法律,也未必真的符合社會的根本利益;即使是被國內某種機構十分推崇的,或者經某種調查被宣布為深得民心的法律,也未必一定與這個國家的治者的真實意愿相合。民主國家的治者是多數(shù),沒有多數(shù)的參加就難以產生真正符合治者要求的法律;沒有多數(shù)的評判,就無法確信哪種立法是真正的良法。
民主國家的治者的良法一般同時就是這個國家或社會的良法,但這種良法卻未必是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方向的良法。因為治者的要求不必一定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方向。民主國家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良法同時也是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方向的良法呢?這也必須求助于公民的普遍從法要求。個別人,即使他是最優(yōu)秀的人,少數(shù)人,即使他們是真正的精英,也難以不為眼前的需求或狹隘的集團利益所囿,而多數(shù)人同時犯錯誤的機會要少得多。亞里士多德的話讓我們相信這條道理:“在許多事例上,群眾比任何一人有可能作較好的裁斷……物多者比較不易腐敗。大澤水多則不朽,小池水少則易朽;多數(shù)群眾也比少數(shù)人為不易腐敗。單獨一人就容易因憤懣或其它任何相似的感情而失去平衡,終致?lián)p傷了他的判斷力;但全體人民總不會同時發(fā)怒,同時錯斷?!盵2](P164-165)
綜上所述,在民主時代,不管是要創(chuàng)造治者的良法、國家的良法還是要制定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要求的良法,都以作為多數(shù)的治者從法,普遍從法為條件。據(jù)此,追求良法的努力不應直接花在法律上,而應用在培養(yǎng)公民的從法要求上。這意味著:如果公民們還沒有形成普遍的從法要求,就努力讓他們樹立這樣的要求;如果公民們有從法的要求,就設法提高他們理解法律、掌管法律的能力。
我們的一些有責任心的人希望給中國創(chuàng)造良法,但他們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立法機關身上。這似乎沒有大錯,但這種努力潛含著這樣一個判斷:公民是守法者。因為公民是守法者,所以,讓他們等待立法的完成吧;這樣的努力預示了一種結果:制定法律的人們以為給人民制定了良法,但他們的工作實際上是對人民的包辦代替,因而與人民的意愿相去有間。從創(chuàng)造良法起見,我們急需做的不是向公民普及法律常識以便他們遵守,而是鼓動他們做法律的主人。
學者們可能注意到,多數(shù)人常常不具備管理國家、管理法律的能力,多數(shù)人常常并不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方向等也不太了解。于是,一種實用的辦法被采納,即求助于精英,尤其是法學家。這樣產生的良法也許符合學者們自己建立的學理標準,但在公民的評判中卻未必得高分,因為公民服從的是他們自己的標準,而不是學者們在自己的實驗室里計算出來的標準。是使法律符合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我們應當做的是提高公民的評價標準,而不是越俎代庖,為公民——治者制定標準。
四
法治論者一般都重視法律的實施。王家福先生列舉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具備的條件”就包括“嚴格的行政執(zhí)法制度和公正的司法制度”、“堅強的靠得住的執(zhí)法隊伍”。為了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在無法排除執(zhí)法隊伍“靠”不住的可能性,無法保證“執(zhí)法制度”和“司法制度”一定能夠“嚴格”、“公正”的情況下,人們又對監(jiān)督制度寄予厚望。王家福先生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另一必備條件就是“健全的”“監(jiān)督制度”[9](P123-124)。監(jiān)督制度的確對保證法律實施有積極作用,這已為古往今來的法制實踐所證明。但是,任何制度化的監(jiān)督都不是必然有效的,這也是古往今來的法制實踐的結論。監(jiān)督機關是國家機關,雖然它可能與其它機關不太一樣;監(jiān)督機關的監(jiān)督活動說到底是履行國家職能,就像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履行國家職能一樣。履行行政職能和司法職能的機關可能失職,履行監(jiān)督職能的機關出現(xiàn)失職的可能性一點也不比被其監(jiān)督的機關??;在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活動中存在著國家利益和這些機關的工作人員的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在監(jiān)督機關的活動中也存在著國家的和監(jiān)督機關工作人員個人的兩種利益,這兩種利益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或許有人寄希望于多重監(jiān)督以堵塞法律實施中的漏洞,但“誰來監(jiān)督監(jiān)督者”一語已經揭穿了最有權威的監(jiān)督所保守的為監(jiān)督論者所不愿看到的秘密。
法律實施的最后保證是什么?是治者從法。因為只有治者的要求才是與法律的目標完全一致的,只有治者才真心實意地追求法律調整所要達成的結果。治者把自己的利益寄予法律,必然希望法律有效實施,希望全社會都嚴格遵守法律。法律所代表的利益就是治者的利益,維護自己利益的治者必定維護法律;反對侵犯自己利益的治者必定反對一切侵犯法律的行為和不按法律規(guī)定處置違法行為的行為。如果我們一定要使用監(jiān)督這個詞,那么,皇帝的監(jiān)督一定比御史的監(jiān)督賣力、負責,公民的監(jiān)督一定比監(jiān)督機關的監(jiān)督更不易受行賄等行為的影響(注:我曾撰文討論公民監(jiān)督在憲法監(jiān)督中的作用(見拙作《公民監(jiān)督是憲法監(jiān)督的關鍵》)。公民監(jiān)督是憲法監(jiān)督的關鍵,在法治的論題下,它也是法律實施的最后保障。)[12]。
說到治者對法律的維護,再一次暴露了我們的法律實施理論的缺陷,因為這種維護對法律的有效實施有保證作用,但它既不是執(zhí)行、適用,也不是遵守,而是在我們的實施理論所及的執(zhí)行、適用和遵守之外的第四種途徑。這第四種途徑可以稱為奉行或法律的奉行。我們可以給法律奉行下這樣一個定義,即非因法律上的具體權利或權力、義務或職責,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責任或利益或者公共意識而對法律的維護。這種維護行為可以叫做奉行法律的行為或奉法行為。
君王是積極的奉法者,因為法律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民主時代的治者卻難以像君王那樣積極地奉行法律,這是因為治者的利益不是屬于某一個人,而是屬于治者群體甚至整個社會。如果可以把作為個體的治者多數(shù)凝聚成一個治者整體,那么,凝聚起來的治者整體也會像君王那樣積極地奉行法律。如何實現(xiàn)這種凝聚呢?不管是只關心法律實施這個小題目,還是要實現(xiàn)法治,都應當解決這個問題。
奉行法律不是法定責任和義務,履行法定責任和法定義務不是對法律的奉行,不能產生奉行的效果。守法的觀念培育不出奉法的主觀能動性,作為奉法基礎的是另一種責任觀念——對法律的責任。法國1791年《憲法》第八篇第3條寫到:“國民制憲會議將憲法的重任寄托于立法議會、國王和審判官的忠誠,寄托于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合同
- 總經理聘請合同模板
- 房地產代理合同范文:委托與代理
- 代理合同:房地產估價委托協(xié)議書
- 廣告業(yè)務經營權轉讓合同
- 產品責任保險合同專業(yè)版解析
- 自動化機器租賃協(xié)議
- 2024裝修工程轉包合同范本
- 年度長期合作協(xié)議范例
- 全面購銷合同模板珍藏
- 君子自強不息課件
- 2022人教版高二英語新教材選擇性必修全四冊課文原文及翻譯(英漢對照)
- WDZANYJY23低壓電力電纜技術規(guī)格書
- 抗高血壓藥物基因檢測課件
- 醫(yī)院管理醫(yī)院應急調配機制
- (公開課)文言文斷句-完整版課件
- 小學生性教育調查問卷
- 醫(yī)院感染管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反饋表
- 旅游行政管理第二章旅游行政管理體制課件
- 學生崗位實習家長(或法定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書
- 衛(wèi)生院關于召開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培訓會的通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