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音程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1頁
特性音程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2頁
特性音程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3頁
特性音程的形成與發(fā)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性音程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自然音程與變化音程變化音程和自然音程是音程的一對概念,在調用目標和分類中是實現(xiàn)的。而在音程的整個大家族中,特性音程歸屬于調式音程中的變化音程之列,而且顯得“勢單力薄”,處于分屬結構中最底層。如圖所示:自然音程是對自然調式中所有自然音級之間構建的音程類別的概稱。在任何一個自然調式中,能且只能構建出十四種(七種原位和七種轉位)自然音程。除此之外的所有音程均被稱之為變化音程。自然音程與變化音程最本質的區(qū)別是:前者遵循調號的自然升降秩序,后者反之(1)。在這種規(guī)律的范疇內,變化音程無論在種類還是在數(shù)量方面,都必定要比自然音程豐富得多。這是由違背調號的音級與自然音級在排列組合過程中的數(shù)學原理決定的。但是,作為和聲調式與旋律調式中特性音程的變化音程,在數(shù)量上非常有限,只有兩對(含原位與轉位)。這也是由相應調式中變化因子的有限性決定的。二、音級產(chǎn)生的變化音程的數(shù)量原位和轉位既然變化音程必定違背調號的自然升降秩序。那么,如何違背?有兩種途徑:第一,應該變的音級卻沒有變;第二,不該變的音級卻發(fā)生了變化。至于產(chǎn)生變化音程的多寡,要看特性音級(即違背調號而引發(fā)變化音程的音級)在相應調號中所處的位置。如下例:譜例1以#C大調為例。在七條音階中,依次還原了F、C、G、D、A、E、B。這些被還原的音級在調號中以升序排列,分別處在第1、2、3、4、5、6、7的位置。而違背的調號音級數(shù)則以降序排列,分別為6、5、4、3、2、1、0。由此,這七條音階中由還原音級所導致的變化音程的數(shù)量(原位和轉位)也以降序方式呈等差數(shù)列,分別為12個、10個、8個、6個、4個、2個、0個。其中最多的是在調號音級首位還原F之后所產(chǎn)生的12個變化音程。如下例:譜例2是以bC大調為例。在七條音階中,依次還原了B、E、A、D、G、C、F。這些被還原的音級在調號中分別處在第1、2、3、4、5、6、7的位置,它們所違背的調號音級分別為6、5、4、3、2、1、0,導致的變化音程的數(shù)量(原位和轉位)也分別為12個、10個、8個、6個、4個、2個和0個。其中最多的是在調號音級首位還原B之后所產(chǎn)生的12個變化音程。如下例:以上各自產(chǎn)生的12個變化音程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特性音程,因為它們所在的音階不具備特定調式音階層面的意義。在和聲大調中,處于第Ⅵ級的自然調式音級被降低半音,該音級一定會(以兩種途徑)違背兩個調號音級,由此必定會產(chǎn)生兩對變化音程。這兩對變化音程就是和聲調式的特性音程。如譜例1中的第五條音階即是如此。在旋律大調中,處于第Ⅵ級、第Ⅶ級的自然調式音級均被降低半音。由于第Ⅶ級的自然調式音級不僅不會違背調號音級,反而會在和聲調式基礎上逆向修復第Ⅵ、Ⅶ級之間調號音級的矛盾,從而避免了增二度(減七度)音程的產(chǎn)生。因此,旋律大調中的特性音程惟有增五度和轉位減四度。如下例:由此可見:第一,和聲調式、旋律調式中的特性音程均由特性音級引發(fā)而成,離開特性音級就沒有所謂的特性音程;第二,由于和聲調式、旋律調式中的特性音級在調號中的特殊位置,使特性音程在結構上只可能產(chǎn)生增二度(減七度)、增五度(減四度);第三,旋律調式中的特性音程只有增五度(減四度);第四,真正為和聲調式所專屬的特性音程是增二度(減七度)。三、增三和弦、減七和弦結構及音程分類特性音程的出現(xiàn),進一步導致產(chǎn)生了同樣具有強烈調式色彩的特性和弦。所謂特性和弦,就是包含有上述特性音程的和弦。在主調音樂中,特性和弦與特性音程同在。以三和弦、七和弦為例,在自然調式中,只存在自然三和弦與自然七和弦。在和聲或旋律調式中,則產(chǎn)生了相應的特性三和弦———增三和弦與特性七和弦———減七和弦。如下例:增三和弦含有增五度特性音程(根音至五音),減七和弦包含有減七度特性音程(根音至七音)。作為特性和弦的增三和弦與減七和弦,由于在和弦的內部結構上具有等分性的特點,即內部音程都相同,這給特性和弦又賦予了新的調式意義。首先是等和弦的意義。即無論增三和弦還是減七和弦,其同底音的轉位形式均為等和弦。其次是多調性的意義。等和弦系由和音作等音轉化而成,其音響效果與原和弦完全一致。但是,等和弦在調式意義上并不是同一和弦,它們分屬于不同的調式,這就是特性和弦非常特殊的調式意義。如上例中的增三和弦及其等和弦就分屬于#F和聲大調(旋律大調)、b和聲小調(旋律小調);D和聲大調(旋律大調)、g和聲小調(旋律小調);bB和聲大調(旋律大調)、be和聲小調(旋律小調)。上例中的減七和弦及其等和弦就分別歸屬于bE和聲大調、be和聲小調;C和聲大調、c和聲小調;A和聲大調、a和聲小調;#F和聲大調、#f和聲小調。四、缺失音列的認定音程是構成旋律的要素和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有什么性質的音程,便有什么性質的旋律。譬如,自然音程能且只能構成自然調式。反而言之,自然調式中的音程必然統(tǒng)統(tǒng)是自然音程。而隨著特性音程的出現(xiàn),必定會改變調式的自然性。譜例8中的增二度特性音程(bB-#C)導致產(chǎn)生了特性減七和弦(#C-E-G-bB)。同時決定了該片段只可能屬于和聲調式。通過綜合分析,該片段為d和聲小調。譜例9的片段中包含增五度特性音程(bE-B)。這意味著該片段的調式歸屬有和聲調式與旋律調式四種可能性。通過對主和弦(C-bE-G)的提煉,最終推斷其為c旋律小調。在基本樂理的教學實踐中,會涉及對音列(2)(音組)的調式調性進行分析。從外觀來看,音列實際上就是不完整的音階。作為一條音階,由于音級數(shù)尤其是主音和中音等要素完整,它的旋律指向性非常單一和清晰。而對于音列而言,由于音級的缺失,導致旋律的定性出現(xiàn)很明顯的多樣化和不確定性。從構成上看,音列不外乎兩大類:即不包含特性音程的音列和包含特性音程的音列。在具體分析過程中,后者比較容易。因為它既然包含特性音程,就一定突破不了特性音程所在的調式范疇。而前者相對比較復雜,因為它雖然沒有顯性的特性音程,卻可能是隱形于其中。這要與所缺失的音級相關聯(lián)。在上例中,因為bB在降號調中處于首位,所以現(xiàn)存的各音級之間無法產(chǎn)生變化音程。那么就有以下幾種情況產(chǎn)生:第一,在自然調式的范疇內,顯而易見的是該音列可能屬于F自然大調和d自然小調。第二,將調號往下順延,也許現(xiàn)存的E是從bE還原而成。如果它作為調式音階第Ⅶ級(導音),則該音列有f和聲小調與f旋律小調兩種可能性存在。但不論是和聲小調還是旋律小調,它們都應該有共同的調號,即bB、bE、bA、bD。而此處D也是本位音,應視為是被還原(升高)的第Ⅵ級。這樣可以推斷該音列屬于f旋律小調。其中隱藏的特性音程是由E與缺失的bA構成增五度。第三,在上一步的基礎上,既然bA-E構成了增五度特性音程,那么也可以認為bA是將A作為大調第Ⅵ級(而非調號變音)本位音降低所致,這又得出了該音列可以屬于C旋律大調。第四,由于F音級缺失,其狀態(tài)不得而知。而以上所有推斷都建立在F為本位音級的基礎之上。但事實上該音級可能是#F。當#F存在時,它與bB就構成了另一個增五度特性音程。如果將#F視為小調第Ⅶ級(導音),則該音列屬于g和聲小調或g旋律小調。同樣,二者都應有共同的調號bB、bE。而此處E為本位音,可以認為是被還原(升高)的第Ⅵ級(而非調號變音。最終得出該音列還屬于g旋律小調。第五,如果將bB視為大調降低的第Ⅵ級(而非調號變音),則該音列還有可能屬于以D為主音的和聲或旋律大調。從D大調的調號#F、#C來看,音列中現(xiàn)存的C為本位音,可以視為被降低后的第Ⅶ級,從而推出其旋律大調的調式屬性。由此看來,在音列的片段中,僅僅因為從表面上看沒有特性音程而立即判斷其只屬于自然調式,這種思路是不夠完整的。一定還要與其它缺失音級相關聯(lián),綜合評判。而對于另外一種面上就存在特性音程的音列而言,情況就單一得多。此例包含#F-bB、#F-bE兩個特性音程。在前面的分析中可知:如果增二度與增五度并存,則只考慮增二度的特性因素。該音列只存在以G為主音的同主音和聲大、小調兩種可能。通過調號排查,最終得出只屬于g和聲小調。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隱性特性音程的擴展問題。如果音列的特性音程為增二度,則不存在再擴展。如果音列呈現(xiàn)的僅僅是增五度,也許就要進一步“深挖”缺失的音級,看是否存在增二度。該例在表面上存在C-#G增五度特性音程,可以很容易推斷出此音列屬于a旋律小調、E旋律大調。另外,如果#G是調號音級,則必有#F。但是F音級沒有出現(xiàn),那就存在該音級是F本位的可能性。這樣一來,F與#G就構成了增二度特性音程。一旦F與#G構成的增二度音程存在,該片段就有屬于以G為主音的同主音和聲大、小調兩種可能。通過調號排查,得出二者均可,即該片段存有四種可能性:a旋律小調、E旋律大調、a和聲小調、E和聲大調。音程的基本特征總之,特性音程的調式特征是多元的。在大小調體系中,“特性音級—特性音程—特性和弦—特性調式”的延伸脈絡有著嚴密的邏輯關系。其中,特性音級的出現(xiàn)當然是必要的初始條件。但是,真正是特性音級在調式中“發(fā)揮作用”的還是特性音程。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