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園冶》看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理念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1.gif)
![從《園冶》看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理念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2.gif)
![從《園冶》看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理念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3.gif)
![從《園冶》看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理念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4.gif)
![從《園冶》看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理念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8d0ed42d5a6067ee1a8cf6b8b7c5526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園冶》看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理念
“遠野”是中國17世紀的著名園林作家。它寫于明朝崇禎四年,已有360多年的歷史。該書總結了我國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園規(guī)則,是中國明代典籍中最早記敘造園的文字。紫禁城始建于明代,歷經(jīng)清代持續(xù)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從時間上看,紫禁城內的園林建筑設計應該與此書有關聯(lián);從紫禁城內園林的現(xiàn)狀看,此書中江南園林的造園思想已經(jīng)滲透入皇家園林之中。紫禁城內現(xiàn)存的布局完整的園林有四座:內廷中路的御花園、內廷外西路的慈寧宮花園、內廷西六宮北部的建福宮花園和內廷外東路的寧壽宮花園。御花園與慈寧宮花園始建于明代,歷經(jīng)多次改造,形成今日之格局,建福宮花園與寧壽宮花園都是奉清代乾隆皇帝敕建的。寧壽宮花園于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四年間建造完成,歷時近十年。將這四座園林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御花園、慈寧宮花園、建福宮花園雖然與寧壽宮花園同為皇家園林,但很明顯,寧壽宮花園無論在建筑風格上還是造園設計上都獨樹一幟,最符合《園冶》一書的造園設計規(guī)則,既具有皇家園林的特色,又具有江南園林的造園特點。下面從《園冶》中的古典園林景觀設計原則來分析寧壽宮花園設計原則。一、寧壽宮花園概述“相地合宜,構園得體”:用地選擇得恰當合適,園林要與園地條件、外部環(huán)境、以及主人的身份愛好相適應?;始覉@林是屬于皇帝的私家園林,是等級最高的園林,但是園林的設計依然是遵循“相地合宜,構園得體”的原則,以園林建筑用地的條件為主,設計建筑的平面布置與園林景觀的布景,盡可能的因地成形,就地取材,盡最少可能的破壞環(huán)境。其次,皇家園林的用地一定符合主人的身份與愛好!寧壽宮花園用地要服從紫禁城的宮殿用地的總體設計,顧名思義,寧壽宮花園為寧壽宮一區(qū)宮殿建筑的花園,位于寧壽宮一區(qū)建筑的西側(圖1)。園林用地東西寬37m,南北縱深達160m,面積大約0.6hm2,園林的用地窄而長。平面布置為較程式化的院落布局,前后共四進院落,但正是由于前后四進院落間采取橫向分隔的方法聯(lián)系巧妙,恰恰彌補了面積狹長的缺陷,但每個院落布局決不雷同,才形成了寧壽宮花園的布局緊湊,奇巧的特征。寧壽宮花園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之后頤養(yǎng)天年而修建的,他年青的時候七下江南,對于江南的私家園林情有獨鐘,自然這座寧壽宮花園也體現(xiàn)著這位皇帝的園林夢,故此此庭院也稱為“乾隆花園”。自然寧壽宮花園所體現(xiàn)的正是乾隆皇帝的地位、喜好、信仰與期望。二、總體布置上的等級制度“凡園囿立基,定廳堂為主”:園林中建立基地,必須以選定廳堂位置為主。廳堂為主要建筑,其位置的設置關系到園林的總體規(guī)劃布局和游覽路線的設計。寧壽宮花園的功能以讓人陶冶性情、享田園之樂為主,這是造園的主要思想,因而園林的建筑類型、數(shù)量必然是增加的。因此設計師因勢利導,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單體建筑與群體建筑組合方式,配合以花木、山石的組織,運用游廊、墻垣、門窗洞口等技巧,形成了婉約多姿的園林造景藝術。寧壽宮花園為寧壽宮一區(qū)的西路園林建筑,單獨成一體系。布局是在北方的四合院院落布局的基礎上,依照造景需要而有所變化,打破了皇家宮殿建筑的對稱式布局,前后共四進院落,院落與院落之間的空間分隔巧妙,建筑與建筑之間有游廊、石子小徑、金磚御路、山石疊砌的山路等路線設計,互不雷同,形成了一條引人入勝、移步換景的縱深觀賞路線。第一進院落:入口為衍祺門,門左右疊砌假山,作為天然屏障,山間辟出一條曲折的小路,但并不壓抑,曲折過后,是一片豁然開朗。迎面是正廳古華軒,古木參天,山石環(huán)抱的院內。西廂禊賞亭,前出抱廈,廳內設流杯渠,自假山上引水注入,亭北假山頂上建旭輝亭,可登高遠眺。東南的假山之后留出一個小院,穿過垂花門便是第二進(彩插圖1)。第二進院落:北京典型的三合院式院落,正面的是遂初堂,由抄手游廊和窩角游廊連接東西廂房與垂花門。穿過遂初堂便是第三進。第三進院落:此院落以大型的疊石假山景為主題。院落當中峰巒迭起,中有山谷,形成的山洞與廳堂四面相通,環(huán)山布置四幢建筑物,主峰之上建方亭聳秀亭,可俯瞰全景。山之北兩層粹賞樓,山之西為配樓延趣樓,兩樓之間以窩角游廊連接,山東南面,在山坳的環(huán)抱中,坐落著小巧玲瓏的三友軒。第四進院落:中心坐落著符望閣,屬于二層樓閣建筑,是全園最大的建筑,登樓遠眺,宮外的景色盡收眼底。閣南以疊石造山屏,主峰之上建以梅花造型和紋飾為主題的碧螺亭。亭南有通往前院粹賞樓二層的石橋,山西南為養(yǎng)和精舍,沿山走向平面呈曲尺形。養(yǎng)和精舍北面為玉粹軒。閣以北為倦勤齋,通脊九間,東部五間正對著符望閣。玉粹軒以北靠西墻為坐西朝東的竹香館,倦勤齋南、玉粹軒北接有爬山廊,可達竹香館二層,館前以弓形虎皮石墻圍成小院,此院內翠柏、青竹、盆景點綴景色?;始覉@林的設計遵循的規(guī)則是基于建筑的使用功能、皇帝的威嚴、地位基礎之上的,因而紫禁城內的園林一般為程式化布局,沿建筑中心對稱布置。寧壽宮花園的總體布局仍未擺脫皇家園林的傳統(tǒng)模式,可以明顯看出建筑的中軸線對稱式布局,設計的路線也是從南到北四進院呈落遞進式的關系,然而總體布局的中軸線并非完全的縱貫南北,而是根據(jù)院落的場景主體的設置、景物的安排等具體情況偏移了建筑的軸線,不拘一格的“錯中”做法已經(jīng)打破了皇家園林傳統(tǒng)的絕對對稱布局與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我們也可看出,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建筑的比重與密度過大,必然影響園林的天然氛圍,此點有悖于園林布景的設計原則。三、建筑局部劃分園林建筑物與一般住宅是有區(qū)別的,建筑風格有很大差異,園林建筑與遠景密切配合,妙于變換。寧壽宮花園的建筑都是由情入景,不再是講究對稱、均齊的官式建筑,而是按照四季的景色與院落的主題、地勢的變換而變化,形式多樣,裝修精美。黃琉璃瓦、紅墻、朱柱、和璽建筑彩畫等這些標志性的建筑風格在這里不多見,而是采用綠色、藍色、黃色、紫色、湖藍等幾種顏色組合的琉璃瓦,在建筑的墻體、基礎、裝修等基本元素中添加了園林建筑的元素,木構上的彩畫也是喜慶而又多變的蘇式彩畫,建筑裝飾形式多樣,五光十色,熠熠生輝。從這座皇家園林內的符望閣、遂初堂等主要建筑來看,在官式建筑的嚴肅氛圍中又帶著活潑、清新,給人以纖小而溫馨或者體量大而豐富的感覺。單體建筑與群體建筑通過游廊、山石、花木等銜接自然,園林景色局部處理與整體組合協(xié)調一致,通過景物的安排,運用色彩、明暗等光影對比手法,突出園景主題。在空間的劃分上,建筑自然而然的分隔,使得空間利用充分合理、自然巧妙。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筑,壯觀瑰麗,登臨其上可一覽紫禁城內外的秀色,與全園景色遙相呼應。平面呈方形,四周帶廊,外觀兩層,內部結構實為三層,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藍琉璃瓦剪邊。廊子地面鋪青黃兩色相間豆瓣石地面。遂初堂面闊5間,進深3間,坐北面南,黃琉璃瓦卷棚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前后出廊。前廊下懸乾隆御筆滿漢文“遂初堂”匾。中間開門,余開支摘窗。明間為過廳,穿廳而過可至寧壽宮花園的第三進院落。左右出轉角游廊,與東西配房前廊相通。倦勤齋坐北朝南,面闊9間,卷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檐下繪蘇式彩畫。東5間與符望閣相對,東西各接游廊,分別與符望閣東西廊相接,房廊相對,構成一個封閉的院落,自然形成東5間、西4間的格局。養(yǎng)和精舍于清三十七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宮花園的“玉壺冰”。平面呈曲尺形,西倚宮墻,自北向南又折而向東。上下兩層,上頂北側為歇山頂,東側則為硬山頂。前檐出廊,上層北側以石橋與院內假相通,東側外接上下兩層游廓與萃賞亭相接。古華軒是坐北面南的敞軒,卷棚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面闊3間帶回廊。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湖石深護徑,老楸聳其檐”古華軒前的金絲楸與建筑情景交融,尤其是春夏之交的季節(jié),滿樹繁花似錦,滿園的春色互相輝映,格外紛呈。以上建筑都是皇家園林建筑的代表,無論從建筑形式還是建筑裝飾上看,既體現(xiàn)了官式建筑的形式與特點,又添加園林建筑的特色,形成一種獨特的皇家園林建筑風格,自然地融入園林景觀之中(彩插圖2)。四、裝修由木材所構成的內景建筑園林建筑物的木裝修是起分隔空間及內外的活動構件,起到空間的分隔與聯(lián)系的作用。而裝飾的設計應遵循“如端方中須尋曲折,到曲折處還定端方,相間得宜,錯綜為妙”的理論。木裝修指隔斷等是隔開屋內空間以為用便也,設計原則應循方正而端之中亦應有迂回曲折,即曲徑通幽之意。古華軒的裝修設計全部由楠木制作而成,利用木材本身的紋理、色彩,極其古樸典雅,又不失高貴。天花并非尋常的彩畫,而改為卷草花卉的楠木貼雕,凹凸有致,具有很強的立體感。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用以分隔內外,形成內外空間的貫通,相間得宜。符望閣的室內裝修制作精美、考究,又以金、玉、琺瑯等鑲嵌裝飾,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室內裝修設計的頗具特色,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樓”之稱。從園內這兩座建筑的裝修來看,在體現(xiàn)出皇家的高雅與尊貴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園林建筑木裝修的設計特點,要有曲徑通幽深奧不盡之意,不能一目簡而無深邃之意,這才是園林裝折設計的原則(彩插圖3)。五、景觀意境建筑此處門窗指墻上的門窗洞口。門窗在園林室內外空間進行隔與聯(lián),門窗可以使室內外空間相互滲透,這就體現(xiàn)在門窗的設計上。門窗體現(xiàn)的是以小見大的手法,利用門窗有限的空間創(chuàng)造無限的意境,處處為鄰,窗前向著空曠,以達視野開闊、方方側景,指建筑物四面皆空間通透,有景四賞。三友軒的西山墻上開大方窗,窗外花影搖曳,石筍挺秀,猶如身處在幽靜的山寺中。窗欞是紫檀木透雕的松竹梅圖案,取“歲寒三友”的寓意,既是窗欞的美化,也可以突增風景的秀麗。竹香館的院墻上鑲有琉璃花活什錦窗,院墻中間開八邊形洞口,用漢白玉石券作門邊。園內的建筑、假山、樹木、山石與園內景致互相輝映。古華軒設計成敞軒,門與窗幻化成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將景物與建筑融為一體。門窗的形式很多,不一一列舉了,在空間的劃分與景物之間的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兩個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六、改變了建筑形式過去園林中的墻多以土筑,石壘砌,或荊棘編籬。隨材料、方法不同,都以“從雅尊時”為要。即因景擇宜,式樣雅致合時。寧壽宮花園中的墻不再是統(tǒng)一而單調的宮墻,而是根據(jù)園內景物設置、季節(jié)的變幻而設計。園內建筑仍以官式建筑樣式為主,但園內的墻垣形式上發(fā)生了變化,在原有的形式上改變了材質、色彩、形式等做法。院墻:竹香館小院的院墻是一段上身抹紅灰,墻頭琉璃花活,下堿鑲貼彩色石片的矮墻,也稱虎皮石彩色石墻,墻上開洞口,做琉璃什錦窗,里面的翠竹、輕松、山石隱約可見,給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彩插圖4)。還有的院墻通體的彩色石片鑲貼,墻頭用具有裝飾效果的琉璃花活裝飾。當然為了配合官式建筑的布景需要,常見的宮墻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墻體:建筑上身抹紅灰,下堿為十字縫青磚墻,漢白玉或磚砌的臺基是我們常見的,但是園內建筑在墻體下堿臺明及散水均使用彩色片狀石材裝飾,別致的做法,不同于一般的宮苑墻垣。古華軒是個例外,屬于敞軒,沒有設計墻體,只在柱子周邊設計了些木裝修,四面鏤空,精美絕倫,可賞四面景色!總體來說,在墻體的設計上,突破了皇家原有的高墻大垣的設計,根據(jù)造景需求,與場景的變化相呼應,采用與之相應的色彩、材質、形式的墻垣設計,做到了因景擇宜,式樣雅致合時。七、設置石岸、主動街邊建筑園林中,景觀的路徑方為園路,園路的鋪設則是決定人們對整個園林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園路的鋪設形式多種多樣,在設計時,要注意與周邊建筑環(huán)境結合,選擇鋪裝的材料質感、形式、尺度以及圖案寓意、趣味,使園路更好地成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在寧壽宮花園中,方磚御路、金磚御路、石路(石片、石子)主要的三種園路的設計依據(jù)周邊的建筑、景物而定。在第一進院落中,為了與假山、翠柏相映成趣,庭院內設計了石子地面,沿山散開,中間設計一條蜿蜒曲折的由不規(guī)則的石塊鋪成的石徑,如此的石材路面配合山景即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古華軒內的地面是皇家獨有的青黃相間花斑石墁地,與軒內古樸幽雅的裝修相適應,于樸實無華中顯現(xiàn)優(yōu)雅高貴。穿過古華軒來到與第二進院落的連接處,多采用方磚鋪墁月臺,與垂花門相匹配,體現(xiàn)宮廷原有的氣魄。建筑檐下廊以及建筑間的穿廊、爬山廊的地面采用青豆瓣、黃豆瓣兩種花斑石鋪墁而成,陽光透過廊檐下的坐凳射到地面上,看著從地面反射到檻墻上的光影就仿佛停留在時光的交錯中。重要的建筑內采用金磚鋪墁,顯示建筑的等級與重要性,象征皇家的威嚴與高貴。倦勤齋前由東西兩段游廊隔成一個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聳立,有十字方磚甬路,可以行進。庭院的路四通八達,方磚的鋪設讓人感覺豁然開朗。最直觀給我們第一印象的一定是路,而路又是讓我們融入環(huán)境的重要元素,以上就是寧壽宮花園的路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彩插圖5、6)。八、造園手法的選用假山是園林造景中的重要構成,造山要有“未山先麓”的思想,這四個字也標志著中國園林由“形式”到“意境”的成熟?!坝姓鏋榧佟狈侥堋白黾俪烧妗?。園林山水的創(chuàng)作將現(xiàn)實的景色與藝術造景統(tǒng)一,揭示園林造山水景的“未山先麓”的原則。寧壽宮花園中,造山景是一個主要的手法。太湖石是皇家園林常用的造山用石,是大自然巧奪天工,自然形成的產物,“皺、漏、瘦、透”的特點也符合了文人追求自然、真實的審美取向。園內假山重疊,玲瓏剔透,曲徑通幽,生氣盎然,不落俗套。第一進院落迎面而來的假山宛如天然的一道屏障,將園內的美景盡遮去,由山間石子地面當中一條蜿蜒的石徑引人入園,曲徑通幽,令人無限遐想,這就是先抑后揚的造園思想。第三進院落是以疊石大型假山作為主要景物,環(huán)山布置建筑,假山中鋒突起,山間有山洞,可四面與廳堂相通,四面風景各不相同,山之上建有聳秀亭(方亭),居高臨下可觀宮闕,山間石筍挺立,花木搖曳,可拾級而上,登山越橋賞景,其幽靜深遠的意境儼然置身于深山中,這就是造山以借景的思想。九、在疊砌中的應用選石應考慮石的由來,山的遠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僅節(jié)省人力物力,也體現(xiàn)地方特色。紫禁城內園林的石材是大量運用是造景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然而皇家的園林是不太受經(jīng)濟條件的制約。在假山的疊砌中,大量的運用太湖石,其中有源于本土的北太湖石,也有來自于江蘇、安徽等南方的太湖石,有時為了得到更佳的觀賞效果,會人為的去雕飾。在路面鋪墁中,花斑石、彩色石、石子的運用,為了園林中場景的布置,另外也增加路面的豐富性,給人以多姿多彩的欣賞之路。在墻面的選材中,也運用了彩色石來砌筑,不規(guī)則的彩色的石活通過工匠的精心砌筑,形成了天然的彩色石墻。紫禁城園林內的假山、甬路、院墻、甚至建筑的臺基都將人帶入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彩插圖7)。十、建筑與山水的完美結合—借景此原則是園林設計及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原則,通過借景,達到“觸景情俱是”“物情所逗,身寄心斯”的目的。雖構園無格,但借景有因。切要四時,何關八宅,造園要與四時景色變化密切配合,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tǒng)手法,有收于無限之中的妙用,貫穿全文是設計中最重要的原則。借景,第一進院落庭院沿墻疊石造山,將高大的院墻掩去,西北角的山頂建旭輝亭,可登高遠眺,園外景色盡收眼底。此之一借景。第三進院落以一座疊石假山作為主體,庭院當中以山造景為主,庭院之中峰巒突起,洞堂相通,環(huán)山建造建筑物四座。主峰之上建方亭聳秀亭,居高臨下可南望紫禁城中的宮闕。山北粹賞樓,山西為延趣樓,兩樓之間以窩角游廊連接。山的東南面,在山坳中環(huán)抱著一座三開間的小建筑三友軒,三面出廊,西山墻上開大方窗。紫禁城園林內的借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院內建筑頗多,不免給人擁堵之感,但這決不妨礙了我們登高遠望、或翹首(下轉35頁)(上接32頁)企盼的心情。中國古代園林追求“三分匠,七分主人”中的主人指的是設計者,設計者的胸襟氣度與思想決定了園林的風格特征,中國古代園林追求的是文人的典雅精致,意境高遠的境界,猶如山水畫境一般的境界美,故而有了上述原則,充分體現(xiàn)“巧因于借,精在體宜”的設計主旨。中國的建筑體現(xiàn)的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自然是我們炎黃子孫永遠的目標,天然的中國式園林建筑就似中國的水墨山水一樣,是歷久彌新的,越品越覺其有品味,畢竟我們的建筑已歷經(jīng)近千年的歷史了?;叵氘敵趵敻]的日記中寫的,中國人的建筑是幾十年,而國外的建筑是幾百年,但現(xiàn)今看來,他錯了,我們的古代建筑壽命是源于天然的,只要自然條件允許,上千年也能經(jīng)久不衰。紫禁城內的建筑園林中,寧壽宮花園是最為出彩的一座園林,無論作為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其體現(xiàn)的是意境、建筑與山水的完美結合的造園思想。中國園林塑造的不只是外在的形,更重要的是意境,是情景交融,要在有限的空間中表現(xiàn)出無限的意境,將時間與空間完美的結合,達到詩情畫意的意境,這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傊?紫禁城內的皇家園林特色鮮明,氣勢宏大、莊嚴肅穆、古木參天,這一切都表達了皇家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理念。但紫禁城內的園林景觀卻要受地理位置及用地面積的限制,不可能造成大型的天然山水園林,因而一定是具有一兩個突出的地勢開闊的風景區(qū),而將其他區(qū)域運用園林設計的規(guī)則分隔成多個獨立的小風景區(qū)。更重要的是各小風景區(qū)之間相互獨立、相互滲透,與園林建筑銜接巧妙,形成紫禁城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景觀是紫禁城園林的一大特色,利用書法、繪畫、工藝等手段來裝飾出來的園林建筑,是園林整體和局部景觀的核心,形成了“園中園”的美景,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線。在皇家園林中,建筑與景物的設置往往是有寓意的,與皇帝的身份、地位、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報表性能優(yōu)化》課件
- 《高速鐵路運輸組織》課件
- 氣瓶充裝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
- 銀行業(yè)績工作總結模板
- 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 離職申請書奶酪
- 醫(yī)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項目名稱
- 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計算同步作業(yè)模擬題帶答案
- 光伏運維安全管理制度
- 大雪營銷新視角
- 2025年春季學期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安排表(完整版)
- 2025年有機肥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水利廳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5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央2025年中國文聯(lián)所屬單位招聘1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學生作文稿紙(A4打印)
- 《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教案-單元4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
- 小學思政培訓
- 《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技術課件教程》
- 2024美團共享出行加盟合同
-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冊單元測評與答案
- 永州市2025屆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二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