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害蟲防治_第1頁
園林植物害蟲防治_第2頁
園林植物害蟲防治_第3頁
園林植物害蟲防治_第4頁
園林植物害蟲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園林植物害蟲防治第一節(jié)園林植物主要食葉害蟲及防治第二節(jié)園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蟲及防治第三節(jié)園林植物主要枝干害蟲及防治第四節(jié)園林植物主要地下害蟲及防治精品課件第一節(jié)園林植物主要食葉害蟲及防治園林植物食葉害蟲的種類繁多,主要為鱗翅目的袋蛾、刺蛾、斑蛾、尺蛾、枯葉蛾、舟蛾、燈蛾、夜蛾、毒蛾及蝶類;鞘翅目的葉甲、金龜子;膜翅目的葉蜂;直翅目的蝗蟲等。危害特點是:(1)危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時能將葉片吃光,削弱樹勢,為天牛、小蠹蟲等蛀干害蟲侵入提供適宜條件。(2)大多數(shù)食葉害蟲營裸露生活,受環(huán)境因子影響大,其蟲口密度變動大。(3)多數(shù)種類繁殖能力強,產(chǎn)卵集中,易爆發(fā)成災,并能主動遷移擴散,擴大危害的范圍。精品課件一、袋蛾類(一)大袋蛾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山東、河南發(fā)生嚴重。該蟲食性雜,以幼蟲取食懸鈴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種植物的葉片,易暴發(fā)成災,對城市綠化影響很大精品課件1.雌成蟲2.雄成蟲3.雌袋(示卵)

4.幼蟲5、6.蛹7.雄袋

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多數(shù)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袋囊內(nèi)越冬。翌年3月下旬開始出蟄,4月下旬開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份羽化,卵產(chǎn)于護囊蛹殼內(nèi),每頭雌蟲可產(chǎn)卵2000~3000粒。6月中旬開始孵化,初齡幼蟲從護囊內(nèi)爬出,靠風力吐絲擴散。取食后吐絲并咬嚙碎屑、葉片筑成護囊,袋囊隨蟲齡增長擴大而更換,幼蟲取食時負囊而行,僅頭胸外露。初齡幼蟲剝食葉肉,將葉片吃成孔洞、網(wǎng)狀,3齡以后蠶食葉片。7~9月份幼蟲老熟,多爬至枝梢上吐絲固定蟲囊越冬。精品課件袋蛾類的防治措施1.冬春人工摘除越冬蟲囊,消滅越冬幼蟲,平時也可結合日常管理工作,順手摘除護囊,特別是植株低矮的樹木花卉更易操作。2.用黑光燈或性激素誘殺雄成蟲。3.藥劑防治。幼蟲危害時,噴灑低毒的胃毒劑90%晶體敵百蟲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有良好的防效。噴藥時應注意噴施均勻,要求噴濕護囊,以提高防效。4.生物防治。用青蟲菌或Bt.制劑500倍液噴霧,保護袋蛾幼蟲的寄生蜂、寄生蠅。精品課件二、刺蛾類(一)黃刺蛾1、分布與危害該蟲分布幾乎遍及全國。是一種雜食性食葉害蟲,主要危害重陽木、三角楓、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楊、柳等120多種植物。初齡幼蟲只食葉肉,4齡后蠶食葉片,常將葉片吃光。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2代,以老熟幼蟲在枝叉等處結繭越冬,翌年5~6月份化蛹,6月出現(xiàn)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chǎn)或數(shù)粒相連,多產(chǎn)于葉背。卵期5~6d。初孵幼蟲取食卵殼,而后群集在葉背取食葉肉,4齡后分散取食全葉。7月份老熟幼蟲吐絲和分泌粘液做繭化蛹。精品課件(二)扁刺蛾1、分布與危害危害懸鈴木、榆、楊、柳、泡桐、大葉黃楊、櫻花、牡丹、芍藥等多種林木花卉,以幼蟲取食葉片。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3代,以老熟幼蟲結繭在土中越冬。6、8兩月為全年幼蟲危害的嚴重時期。成蟲傍晚羽化,有趨光性。卵散產(chǎn)于葉面,初孵幼蟲剝食葉肉。5齡以后取食全葉,幼蟲晝夜取食。9月底以后開始下樹結繭越冬。精品課件麗綠刺蛾精品課件褐邊綠刺蛾其他刺蛾精品課件刺蛾類的防冶措施(1)滅除越冬蟲繭。根據(jù)不同刺蛾結繭習性與部位,結合修枝清除樹上的蟲繭,在土層中的繭可采用挖土除繭。也可結合保護天敵,將蟲繭堆集于紗網(wǎng)中,讓寄生蜂羽化飛出。另外,初孵幼蟲有群集性,摘除帶初孵幼蟲的葉片,可防止擴大危害。(2)燈光誘集。刺蛾成蟲大都有較強的趨光性,成蟲羽化期間可安置黑光燈誘殺成蟲。精品課件刺蛾類的防冶措施(3)化學防冶。幼蟲危害嚴重時,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此外選用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亦有很好的效果。藥殺應掌握在幼蟲2~3齡階段為好。(4)生物防冶。Bt.乳劑500倍液潮濕條件下噴霧使用。(5)保護天敵。如上海青蜂、姬蜂等精品課件三、毒蛾類(一)

柳毒蛾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東北、西北、華北及山東、江蘇、上海等地。幼蟲危害多種楊、柳、白蠟、泡桐、槭樹等。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一年發(fā)生2代,以2齡幼蟲在樹皮縫、落葉層下結薄繭越冬。4月中旬楊、柳樹葉萌發(fā)時活動危害,有上下樹習性,白天躲伏在樹皮縫間,夜晚上樹危害,先取食下部葉片,逐漸向樹冠上部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在卷葉、樹皮縫、樹洞、枯枝落葉層下等處化蛹。蛹期約10d。精品課件生活習性成蟲飛翔力不強,趨光性強,卵多產(chǎn)在樹干表皮或樹冠上部葉片背面,呈塊狀,卵塊表面覆蓋有灰白色泡沫膠狀物。卵期約15d。初孵幼蟲先群居危害,取食葉肉呈網(wǎng)狀,受驚后吐絲下垂,3齡后分散危害,晝夜取食。7月為第一代幼蟲危害盛期,9月為第二代幼蟲危害盛期,于9月底至10月上旬即尋找隱蔽處吐絲結繭越冬。精品課件舞毒蛾精品課件1.消滅越冬蟲體。清除枯枝落葉和雜草,在樹干上幫草把誘集幼蟲越冬,第二年早春摘下燒掉,并在樹皮縫、石塊下等處搜殺越冬幼蟲等。2.對于有上、下樹習性的幼蟲,可用溴氰菊酯毒筆在樹干上劃1~2個閉合環(huán)(環(huán)寬1cm),可毒殺幼蟲,死亡率達86%~99%,殘效8~10d。也可綁毒繩等阻止幼蟲上、下樹。3.燈光誘殺成蟲。毒蛾類的防治措施精品課件毒蛾類的防治措施4.人工摘除卵塊及群集的初孵幼蟲。結合日常養(yǎng)護尋找樹皮縫、落葉下的幼蟲及蛹。5.藥劑防治。幼蟲期噴施5%定蟲隆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等;用10%多來寶懸浮劑6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4000倍液噴射卵塊。精品課件四、舟蛾類

(一)楊扇舟蛾1、危害分布幾乎遍及全國各地。以幼蟲危害各種楊樹、柳樹的葉片,發(fā)生嚴重時可食盡全葉。以幼蟲危害各種楊樹、柳樹的葉片,發(fā)生嚴重時可食盡全葉。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發(fā)生代數(shù)因地而異,1年2~8代,越往南發(fā)生代數(shù)越多,均以蛹結薄繭在土中、樹皮縫和枯葉卷苞內(nèi)越冬。成蟲夜晚活動,有趨光性。卵產(chǎn)于葉背,單層排列呈塊狀。初孵幼蟲群集啃食葉肉;2齡后群集綴葉結成大蟲包,白天隱匿,夜間取食,被害葉枯黃明顯;3齡后分散取食全葉。幼蟲共5齡,末齡幼蟲食量最大,蟲口密度大時,可在短期內(nèi)將全株葉片食盡。老熟后在卷葉內(nèi)吐絲結薄繭化蛹。精品課件

蘋掌舟蛾

精品課件1.成蟲盛發(fā)期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2.大部分舟蛾幼蟲初齡階段有群集性,可將枝葉剪下或震落消滅。3.結合養(yǎng)護管理,在根際周圍掘土滅蛹。舟蛾類防治精品課件舟蛾類防治4.幼蟲孵化期噴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5.生物防治。第1代幼蟲發(fā)生期噴Bt乳劑500倍液,1、2代卵發(fā)生盛期,每公頃釋放30萬~60萬頭赤眼蜂,傍晚或陰天釋放白僵菌粉孢防治幼蟲。精品課件(一)國槐尺蛾1、分布與危害山東、河北、北京、浙江、陜西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國槐、龍爪槐,食料不足時也危害刺槐。以幼蟲取食葉片,嚴重時可使植株死亡。是我國庭園綠化,行道樹種主要食葉害蟲。

五、尺蛾類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每年3~4代。以蛹在樹下松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為成蟲。成蟲具有趨光性。白天在墻壁、樹干或灌木叢里停落,夜出活動產(chǎn)卵,卵多產(chǎn)于葉片正面主脈上,每處1粒。每雌蟲平均產(chǎn)卵420粒。5月中旬刺槐開花時,第一代幼蟲危害;6月下旬及8月上旬,第2代、3代幼蟲危害。幼蟲共6齡,4齡前食量小,5齡后劇增,幼蟲有吐絲下垂習性。幼蟲老熟后吐絲下垂至松土中化蛹。精品課件(二)絲棉木金星尺蠖1、分布與危害絲棉木金星尺蠖又名衛(wèi)矛尺蠖。華北、華南、西北及華東地區(qū)均有分布。主要危害絲棉木、大葉黃楊、扶芳藤、衛(wèi)矛、女貞、白榆等多種園林植物。該蟲是黃楊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嚴重時將葉片食光,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每年發(fā)生4代,以老熟幼蟲在被害寄主下松土層中化蛹越冬。3月底成蟲出現(xiàn),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蟲及7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蟲危害最重,常將大葉黃楊啃成禿枝,甚至整株死亡。成蟲有不太強的趨光性,多在葉背成塊產(chǎn)卵,排列整齊。初孵幼蟲常群集危害,啃食葉肉,3齡后食成缺刻。3、4代幼蟲在10月下旬及11月中旬吐絲下垂,入土化蛹越冬。精品課件尺蛾類的防治措施1.結合肥水管理,人工挖除蟲蛹。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2.幼蟲期噴施殺蟲劑,如生物制劑Bt乳劑600倍液、10%多來寶懸浮劑2000倍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3.保護和利用天敵。如凹眼姬蜂、細黃胡蜂、赤眼蜂、兩點廣腹螳螂等。成片國槐林或公園內(nèi)可釋放赤眼蜂,其寄生率在40%~77%。精品課件六、夜蛾類(一)斜紋夜蛾1、分布與危害東北、華北、華中、華西、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尤以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各省危害嚴重。有的地區(qū)呈間歇性的大發(fā)生。斜紋夜蛾食性雜,寄主植物已知的已達290余種。既危害荷花、睡蓮等水生花卉植物,也危害菊花、康乃馨、牡丹、月季、木芙蓉、扶桑、繡球等觀賞植物。以幼蟲取食葉片,花蕾及花瓣,近年來對草坪的危害特別嚴重。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斜紋夜蛾幼蟲精品課件精品課件斜紋夜蛾卵斜紋夜蛾蛹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發(fā)生代數(shù)因地而異,在華中、華東一帶,一年可發(fā)生5~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羽化,成蟲對糖、酒、醋等發(fā)酵物有很強的趨性。卵產(chǎn)于葉背。初孵幼蟲有群集習性,2~3齡時分散危害,4齡后進入暴食期。幼蟲有假死性,3齡以后表現(xiàn)更為顯著。幼蟲白天棲居陰暗處,傍晚出來取食,老熟后即入土化蛹。此蟲世代重疊明顯,每年7~10月為盛發(fā)期。斜紋夜蛾是一種間歇性大發(fā)生的害蟲,屬于喜溫性害蟲,發(fā)育適宜溫度為28~30℃,不耐低溫,長時間在0℃以下基本不能存活。精品課件(二)黏蟲1、分布與危害黏蟲在我國分布極廣,國內(nèi)除新疆、西藏尚無記載外,各省(自治區(qū))均有發(fā)生。黏蟲是一種暴食性害蟲,大量發(fā)生時常把葉片吃光,甚至整片地吃成光禿,主要危害稻、麥、谷子、玉米、蟋蟀草、馬唐草和狗尾草等禾本科作物和雜草以及甘蔗、蘆葦?shù)?。近年來對草坪的危害日趨嚴重?/p>

精品課件成蟲體長15~17mm,體灰褐色至暗褐色;前翅灰褐色或黃褐色;環(huán)形斑與腎形斑均為黃色,在腎形斑下方有1個小白點,其兩側各有1個小黑點;后翅基部淡褐色并向端部逐漸加深。卵饅頭形,長0.5mm。老熟幼蟲體長約38mm,圓筒形,體色多變,黃褐色至黑褐色,頭部淡黃褐色,有“八”字形黑褐色紋,胸腹部背面有5條白、灰、紅、褐色的縱紋。蛹紅褐色,體長19~23mm。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黏蟲幼蟲黏蟲成蟲黏蟲害狀精品課件1年發(fā)生多代,從東北的2~3代至華南的7~8代,并有隨季風進行長距離南北遷飛的習性。成蟲晝伏夜出,有較強的趨化性和趨光性。幼蟲共6齡,1~2齡幼蟲白天潛藏在植物心葉及葉鞘中,高齡幼蟲白天潛伏于表土層或植物莖基處,夜間出來取食植物葉片。3、生活習性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幼蟲有假死性,1~2齡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懸于半空,隨風飄散,3~4齡幼蟲受驚后立即落地,身體卷曲不動,安靜后再爬上作物或就近轉入土中。蟲口密度大時可群集遷移危害。黏蟲喜歡較涼爽、潮濕、郁閉的環(huán)境,高溫干旱對其不利。黏蟲1~2齡幼蟲只啃食葉肉,呈現(xiàn)半透明的小斑點,3~4齡時,把葉片咬成缺刻,5~6齡的暴食期可把葉片吃光,蟲口密度大時能把整塊草地吃光。精品課件(三)銀紋夜蛾1、分布與危害又名黑點銀紋夜蛾、豆銀紋夜蛾。分布廣,遍及全國各地。危害菊花、大麗花、一串紅、海棠、香石竹等多種花卉。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15~17mm,體灰褐色,胸部有兩束毛聳立著。前翅深褐色,其上有二條銀色波狀橫線,后翅暗褐色,有金屬光澤。老熟幼蟲體長25~32mm,青綠色。腹部5、6及10節(jié)上各有一對腹足,爬行時體背拱曲。背面有6條白色的細小縱線。精品課件銀紋夜蛾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1年2~8代,發(fā)生代數(shù)因地而異。東北,河北、山東1年2~5代,上海、杭州、合肥4代,閩北地區(qū)6~8代,以老熟幼蟲或蛹越冬。北京1年3代,5~6月間出現(xiàn)成蟲,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產(chǎn)卵于葉背。初孵幼蟲群集葉背取食葉肉,能吐絲下垂,3齡后分散危害,幼蟲有假死性。10月初幼蟲入土化蛹越冬。

精品課件夜蛾類的防治措施1.清除園內(nèi)雜草或于清晨在草叢中捕殺幼蟲。人工摘除卵塊、初孵幼蟲或蛹。2.燈光誘殺成蟲,或利用趨化性用糖醋液誘殺,糖:酒:水:醋(2:1:2:2)+少量敵百蟲。精品課件夜蛾類的防治措施

3.幼蟲期噴Bt.乳劑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5%定蟲隆乳油1000~2000倍液、20%滅幼脲3號膠懸劑1000倍液等。精品課件七、燈蛾類(一)美國白蛾1、分布與危害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白燈蛾,秋幕毛蟲,是一種世界性的檢疫對象。美國白蛾食性極雜,可危害100多種植物,如桑、榆、楊、柳、泡桐、五角楓、糖槭、櫻花、白蠟、臭椿、核桃、山檀、連翹、丁香、爬山虎、美國地錦、桃、蘋果和梨等。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9~12mm,純白色。多數(shù)雄蛾前翅散生幾個黑色或褐色斑點,觸角雙櫛齒狀。雌蛾無斑點,觸角為鋸齒狀。成蟲外形易與星白燈蛾、柳毒蛾混淆。卵圓球形,黃綠色,表面有刻紋。幼蟲分為“黑頭型”和“紅頭型”。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多為“黑頭型”。老熟幼蟲體長28~35mm,頭黑色具光澤,腹部背面具1條灰褐色的寬縱帶。背部毛瘤黑色,體側毛瘤多為橙黃色,毛瘤上生白色長毛叢。蛹深褐至黑褐色。精品課件一年發(fā)生2~3代,以繭內(nèi)蛹在雜草叢、落葉層、磚縫及表土中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卵產(chǎn)在樹冠外圍葉片上,呈塊狀,每塊有卵數(shù)百粒不等,卵表面有白色鱗毛,卵期為11d左右。幼蟲共7齡,5齡后進入暴食期。初孵幼蟲群集危害,并吐絲結網(wǎng)綴葉1~3片,隨著蟲齡增長,食量加大,更多的新葉片被包進網(wǎng)幕中,使網(wǎng)幕增大,猶如一層白紗包縛著。大齡幼蟲可耐饑餓15d,這有利于幼蟲隨運輸工具傳播擴散。3代區(qū)幼蟲發(fā)生在5~11月,以8月危害最嚴重。3、生活習性精品課件(二)紅緣燈蛾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危害菊花、月季、芍藥、木槿、萱草、鳶尾等。以幼蟲取食葉肉,3齡后取食葉片,影響寄主的發(fā)育和觀賞。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18~20mm,前足脛節(jié)末端具1彎形的爪,后足脛節(jié)有內(nèi)距和端距各1對。體及翅白色,前翅前緣鮮紅色,后翅橫脈有一黑斑,近外緣處有1~3個黑斑。卵半球形,卵殼表面有多邊形刻紋。老熟幼蟲體長36~60mm,頭部茶褐色,體茶黑色。有不規(guī)則的赤褐色至黑色毛,胸足黑色,腹足及臀足紅色。蛹長22~26mm,黑褐色。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在河北1年發(fā)生1代,在華中、華東1年發(fā)生3代。以蛹在枯枝落葉下越冬。翌年5~6月羽化為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卵產(chǎn)于葉背,塊狀。初孵幼蟲群集危害葉肉,3齡以后分散危害,取食葉片,殘留葉脈和葉柄。精品課件1.對美國白蛾加強檢疫。疫區(qū)苗木未經(jīng)過處理嚴禁外運,疫區(qū)內(nèi)積極防治,并加強對外檢疫。2.摘除卵塊和群集危害的有蟲葉。3.冬季換茬耕翻土壤,消滅越冬蛹,或在老熟幼蟲轉移時,在樹干周圍束草,誘集化蛹,然后解下誘草燒毀。燈蛾類的防治措施精品課件燈蛾類的防治措施4.成蟲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5.保護和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敵,用蘇云金桿菌和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噴霧防治。6.化學防治。噴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5%巴丹可溶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20%速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精品課件八、斑蛾類(一)梨星毛蟲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北等地。危害梨、蘋果、海棠、櫻桃等植物。以幼蟲危害葉片、花蕾等,吐絲將葉片向正面對折或將兩葉粘合,幼蟲匿居其中,啃食葉肉。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10~12mm,體、翅黑色,翅半透明,無光澤。雌蛾觸角鋸齒狀,雄蛾觸角羽毛狀。初齡幼蟲淡紫色,老齡幼蟲淡黃色,紡錘形。各節(jié)背面有黑斑一對,每一體節(jié)有6個星狀毛叢,故名星毛蟲。

精品課件梨星毛蟲成蟲梨星毛蟲幼蟲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1年發(fā)生1代,個別地區(qū)1年2代,以2~3齡幼蟲在樹干裂縫、粗皮、老翹皮下、土塊縫隙中等處結繭越冬。翌年4月上旬梨樹發(fā)芽時,幼蟲出蟄,咬食花蕾、嫩葉,展葉后將葉綴合成餃子狀,在其內(nèi)啃食葉肉,幼蟲有轉葉危害習性。幼蟲6月上中旬老熟后在葉片內(nèi)化蛹,6月下旬羽化成蟲,產(chǎn)卵于葉背。幼蟲于7月下旬開始越冬。

精品課件(二)大葉黃楊斑蛾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河北、北京、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危害大葉黃楊、銀邊黃楊、金心冬青衛(wèi)矛、大花衛(wèi)矛、扶芳藤和絲棉木等。以幼蟲取食寄主葉片,發(fā)生嚴重時將葉片食光,影響植物正常生長。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7~12mm,觸角、頭胸和腹端黑色,中胸與腹部大部分污桔黃色。前翅淺灰黑色,略透明,基部1/3淺黃色。后翅大小為前翅的一半,色稍淡。卵橢圓形。幼蟲老熟時體長為15mm左右,腹部黃綠色,前胸背板有A形黑斑紋。體背共有7條縱帶,體表有毛瘤和短毛。蛹黃褐色,表面有不明顯的7條縱紋。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一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一年生枝上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初卵孵化,低齡幼蟲群集枝梢取食新葉,以后隨蟲齡增長分散危害,食量劇增,并可吐絲纏繞葉片。幼蟲稍受震動即吐絲下垂。4月底至5月初幼蟲老熟,在淺土中結繭化蛹,以蛹越夏。11月上旬成蟲羽化,交配后產(chǎn)卵于枝梢,以卵越冬。精品課件

斑蛾類的防治措施1.結合冬春修剪,剪除蟲卵。生長期人工捏殺蟲苞、摘除蟲葉,集中銷毀,捕捉成蟲;以幼蟲越冬的,可在幼蟲越冬前在干基束草把誘殺。2.幼蟲期噴灑青蟲菌500倍液、l%滅蟲靈2000~3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精品課件九、螟蛾類(一)黃楊絹野螟1、分布與危害全國分布。幼蟲危害大葉黃楊、瓜子黃楊、廬山黃楊、錦熟黃楊、朝鮮黃楊、雀舌黃楊、冬青和衛(wèi)矛等。此蟲具有突發(fā)性,輕者影響正常生長,重者葉枯脫落,造成光禿枝,致幼株死亡

精品課件黃楊絹野螟危害狀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黃楊絹野螟成蟲黃楊絹野螟幼蟲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一年發(fā)生3代,以幼蟲在綴葉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越冬幼蟲活動危害,5月上旬為盛期,5月中旬在綴葉中化蛹,蛹期9d左右。成蟲有弱趨光性,晝伏夜出,雌蛾將卵產(chǎn)在葉背面,卵期約7d。幼蟲共6齡。第一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以第二代幼蟲發(fā)生普遍,危害嚴重。若防治不及時,葉片被蠶食光,植株變黃枯萎。9月下旬幼蟲結網(wǎng)綴葉做包,在包內(nèi)結薄繭越冬,天敵有凹眼姬蜂、螞蟻、卵跳小蜂等。精品課件(二)棉卷葉野螟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全國各地。主要危害楸葵、木槿、芙蓉、女貞、木棉、扶桑、蜀葵和海棠等園林植物。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10~15mm,淡黃色。頭部淺黃色,胸部背面有12個黑褐色小點排成4行。前后翅內(nèi)橫線及外橫線為波狀栗色,前翅前緣近中央處有“OR”形的褐色斑紋,緣毛淡黃色,后翅中室端部有細長棕色環(huán)紋,外橫線和亞外緣線波狀,緣毛淡黃色。老熟幼蟲體長25~26mm,體綠色,頭部棕黑色,胸足黑色,體上有稀疏的長剛毛。蛹紡錘形,紅褐色。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北京1年3~4代,華南5代,以老熟幼蟲在莖桿、落葉、雜草或樹皮縫中越冬。翌年5月羽化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chǎn)于葉背,以植株上部最多。幼蟲6月中至7月孵化,初孵幼蟲多聚集于葉背啃食葉肉,3齡后分散危害,將葉片卷成筒狀,幼蟲潛藏其中危害,并有轉葉危害習性,嚴重時將葉片吃光,7月下旬出現(xiàn)第2代成蟲,8月底至9月上旬出現(xiàn)第3代成蟲,11月份以幼蟲越冬。精品課件螟蛾類的防治措施1.消滅越冬蟲源。如秋季清理枯枝落葉及雜草,并集中燒毀。2.在幼蟲危害期可人工摘蟲苞。3.發(fā)生面積大時于初齡幼蟲期噴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敵敵畏1份+滅幼脲3號1份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開展生物防治。卵期釋放赤眼蜂,幼蟲期施用白僵菌等。精品課件十、天蛾類

(一)霜天蛾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危害梧桐、丁香、女貞、泡桐、白蠟、苦楝、樟、楸等園林花木,以幼蟲食葉。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45~50mm,體翅灰白至暗灰色。胸部背面有由灰黑色鱗片組成的圓圈。前翅上有黑灰色斑紋,頂角有一個半圓形黑色斑紋,中室下方有兩條黑色縱紋,后翅灰白色。卵球形,淡黃色。老熟幼蟲體長75~96mm,有兩種體色:一種是綠色,腹部1~8節(jié)兩側有一條白斜紋,斜紋上緣紫色,尾角綠色;另一種也是綠色,上有褐色斑塊,尾角褐色,上生短刺。蛹體長50~60mm,紅褐色。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羽化。6~7月份危害最烈。10月底幼蟲老熟入土化蛹越冬。成蟲白天隱藏,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卵多散產(chǎn)于葉背。幼蟲孵化后先啃食葉表皮,隨后蠶食葉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將全葉吃光,樹下有大量的碎葉和深綠色大粒蟲糞。精品課件(一)桃天蛾

1、分布與危害主要寄主為桃、蘋果、梨、杏、櫻桃、枇杷、海棠、葡萄等,以幼蟲啃食葉片,發(fā)生嚴重時,常逐枝吃光葉片,甚至全樹葉片被食殆盡,嚴重影響產(chǎn)量和樹勢。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36~46mm,體肥大,深褐色,頭細小,復眼紫黑色。前翅狹長,灰褐色,有數(shù)條較寬的深淺不同的褐色橫帶,在后緣臀角處有一紫黑色斑紋。后翅近三角形,枯黃至粉紅色,翅脈褐色,臀角處有2個紫黑色斑紋。卵扁圓形,綠色透明。老熟幼蟲體長80mm,黃綠色,頭部呈三角形,體上附生黃白色顆粒,第四節(jié)后每節(jié)氣門上方有黃色斜條紋,有一個尾角。蛹長45mm,紡錘形,黑褐色,尾端有短刺。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天津、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等地一年發(fā)生2代,以蛹在地下5~10cm深處的蛹室中越冬,越冬代成蟲于5月中旬出現(xiàn),白天靜伏不動,傍晚活動,有趨光性。卵產(chǎn)于樹枝陰暗處、樹干裂縫內(nèi)或葉片上,散產(chǎn)。每雌蛾產(chǎn)卵量為170~500粒。卵期約7d。第一代幼蟲在5月下旬至6月發(fā)生危害。6月下旬幼蟲老熟后,入地作穴化蛹,7月上旬出現(xiàn)第一代成蟲,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幼蟲開始危害,9月上旬幼蟲老熟,入地4~7cm作穴(土繭)化蛹越冬。精品課件天蛾類的防治措施1.結合耕翻土壤,人工挖蛹。根據(jù)樹下蟲糞尋找幼蟲進行捕殺。2.利用新型高壓燈或黑光燈誘殺成蟲。3.蟲口密度大、危害嚴重時,噴灑Bt.乳劑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多來寶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精品課件十一、枯葉蛾類(一)馬尾松毛蟲1、分布與危害馬尾松毛蟲分布于華東、華中、西南、華南等地,主要危害馬尾松,也危害濕地松、火炬松等。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1年發(fā)生2~4代,發(fā)生世代的多少隨不同地區(qū)而異。一般于11月間以4、5齡幼蟲聚集在樹皮縫隙間、樹下雜草內(nèi)、石塊或葉叢中越冬。在長江流域一帶5月中、下旬第1代幼蟲孵化,7月下旬孵化出第2代幼蟲:一部分第2代幼蟲于9月上旬結繭化蛹,產(chǎn)生下一代,而另一部分第2代幼蟲于8月中、下旬滯育,生長發(fā)育緩慢,延續(xù)至11月越冬。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卵產(chǎn)于松針或小枝上,聚集成塊。初孵幼蟲嚼食卵殼,然后在附近的針葉上群集取食。1、2齡幼蟲受到驚擾即吐絲下垂,并可借風傳播。3、4齡幼蟲分散危害,遇驚即彈跳掉落。馬尾松毛蟲是一種單食性的害蟲,在一般情況下只危害馬尾松。但近年來,隨著濕地松、火炬松等的引進栽培,對這些松樹的危害也日趨嚴重。精品課件

(二)黃褐天幕毛蟲1、分布與危害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危害楊、梅、桃、李、楊、柳、榆、櫟、蘋果、梨、櫻桃等多種闊葉樹木。該蟲食性雜,以幼蟲食葉,嚴重時能將大面積闊葉林全部吃光。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代,以卵在小枝條上越冬。翌春孵化,初孵幼蟲吐絲作巢,群居生活。稍大以后,于枝杈間結成大的絲網(wǎng)群居。白天潛伏,晚上外出取食。老齡幼蟲分散取食。6月末7月初幼蟲老熟并在葉間做繭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成蟲。卵產(chǎn)于細枝上,呈“頂針狀”。成蟲有趨光性。

精品課件(三)楊枯葉蛾1、分布與危害華北、東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桃、櫻花、李、梅及楊柳等。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翅黃褐色,翅展雌蛾56~76mm,雄蛾40~60mm。前翅狹長,外緣呈波狀弧形,有5條黑色斷續(xù)波狀紋,后翅有3條明顯波狀紋,前后翅散布稀疏黑色鱗片。卵橢圓形,灰白色,卵塊上覆蓋灰黃色絨毛。幼蟲體長80~85mm,頭棕褐色,體灰褐色,中、后胸背面有藍色斑各一塊,斑后有灰黃色橫帶。腹部第8節(jié)有一瘤突,體側各節(jié)有大小不同的褐色毛瘤一對。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每年發(fā)生2代,以幼蟲緊貼在樹皮凹陷處越冬。當日平均氣溫大于5℃以上時,開始取食。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蟲危害,初孵幼蟲群集取食,3齡后分散,數(shù)量多時,可將葉片食光。幼蟲老熟以后,吐絲綴葉或在樹干上結繭化蛹。

精品課件1.消滅越冬蟲體,可結合修剪、肥水管理等消滅越冬蟲源。2.物理機械防治。①人工摘除卵塊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初齡幼蟲及蛹繭;②燈光誘殺成蟲;③于幼蟲越冬前,干基綁草繩誘殺??萑~蛾類的防治措施精品課件枯葉蛾類的防治措施3.化學防治。發(fā)生嚴重時,可噴灑2.5%溴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50%磷胺乳劑1000~1500倍液、25%滅幼脲3號稀釋1000倍液噴霧防治。4.生物防治。①利用松毛蟲卵寄生蜂。②用白僵菌、青蟲菌、松毛蟲桿菌等微生物制劑使幼蟲致病死亡。精品課件十二、甲蟲類(一)榆藍葉甲1、分布與危害遼寧、河北、山東、河南、陜西、江蘇、甘肅、臺灣等地均有分布。以成蟲、幼蟲取食榆葉,常將葉片吃光。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

成蟲體長7~8.5mm,近長橢圓形,黃褐色,鞘翅藍綠色,有金屬光澤,頭部具一黑斑。前胸背板中央有1個黑斑。卵黃色,長橢圓形,長徑1.1mm。老熟幼蟲體長約11mm,長形微扁平,深黃色。體背中央有1條黑色縱紋。頭、胸足及腹部所有毛瘤均漆黑色。前胸背板后緣近中部有一對四方形黑斑。蛹污黃色,橢圓形,長7.5mm。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北京、遼寧一年發(fā)生2代,均以成蟲越冬。翌年4~5月份成蟲開始活動,危害葉片,并產(chǎn)卵于葉背,成2行。初孵幼蟲剝食葉肉,被害部呈網(wǎng)眼狀,2齡以后將葉食成孔洞。老熟幼蟲于6月中下旬開始爬至樹洞、樹杈、樹皮縫等處群集化蛹。成蟲羽化后取食榆葉補充營養(yǎng)。成蟲有假死性。越冬成蟲死亡率很高,所以第一代危害不太嚴重。

精品課件(二)白楊葉甲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東北、華北,陜西、內(nèi)蒙、河南、湖北、新疆等地。以幼蟲及成蟲危害多種楊柳的葉片。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10~15mm,近橢圓形。前胸背板藍黑色,鞘翅橙紅色,近翅基四分之一處略收縮,末端圓鈍。卵長橢圓形,長2mm,初時淡黃色,后變橙紅色。老熟幼蟲體長17mm,橘黃色,頭部黑色。前胸背板有黑色“W”形紋,其它各節(jié)背面有二列黑點,第2、3節(jié)兩側各有一個黑色刺狀突起。蛹長10~14mm,初為白色,近羽化時橙紅色。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年發(fā)生1~2代,以成蟲在落葉雜草或淺土層中越冬。翌年4月份寄主發(fā)芽后開始上樹取食,并交尾產(chǎn)卵。卵產(chǎn)于葉背或嫩枝葉柄處,塊狀。初齡幼蟲有群集習性,2齡后開始分散取食,取食葉緣呈缺刻狀。幼蟲于6月上旬開始老熟附著于葉背懸垂化蛹。6月中旬羽化成蟲。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蟲開始越夏越冬。精品課件(三)茄二十八星瓢蟲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黑龍江、內(nèi)蒙古、臺灣、海南、廣東、廣西、云南、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西藏等。危害茄子、金銀花、枸杞、五爪金龍、冬珊瑚、三色堇等。以成蟲和幼蟲取食葉肉,嚴重時全葉食盡。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半球形,黃褐色,頭部黑色,體表密生黃色細毛。前胸背板上有6個黑點,2個鞘翅上共有28個黑斑。卵長0.7mm,長紡綞形,淡黃至褐色。幼蟲體長8mm,淡黃色,中部膨大,兩端較細,體背各節(jié)有6個枝刺。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發(fā)生多代。以成蟲在土塊下、樹皮縫中、雜草叢中越冬。每年以5月發(fā)生數(shù)量最多,危害最重。成蟲白天活動,有假死性和自殘性。初孵幼蟲群集危害。取食下表皮和葉肉,只剩上表皮。2齡后分散危害,造成許多缺刻或僅留葉脈。幼蟲4齡后老熟,并在葉背或莖上化蛹。田間世代重疊。精品課件甲蟲類的防治措施1.消滅越冬蟲源。清除墻縫、石磚、落葉、雜草下等處越冬的成蟲,減少越冬基數(shù)。2.利用假死性人工震落捕殺成蟲或人工摘除卵塊。3.化學防治。各代成蟲、幼蟲發(fā)生期噴灑80%敵敵畏和90%敵百蟲1000倍液、40.7%樂斯本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4.保護、利用天敵寄生蜂、瓢蟲、小鳥等來減少蟲害。精品課件十三、葉蜂類(一)薔薇三節(jié)葉蜂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危害薔薇、月季、十姐妹、黃刺玫、玫瑰等花卉,以幼蟲食葉,嚴重時可把葉片食光。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9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作繭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化蛹、羽化、交尾和產(chǎn)卵,成蟲用產(chǎn)卵管將月季、薔薇等寄主植物的新梢縱向切開一開口,產(chǎn)卵于其中,使莖部縱裂,并變黑倒折,幼蟲孵化后,爬出來危害葉片,初齡幼蟲有群集習性,先啃食葉肉,后吞食葉片。天敵有蜘蛛、捕食性蝽象等。

精品課件葉蜂類的防治措施1.冬春季結合土壤翻耕消滅越冬繭。2.尋找產(chǎn)卵枝梢、葉片,人工摘除卵梢、卵葉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幼蟲。3.幼蟲危害期噴灑Bt.乳劑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殺滅菊酯2000倍液、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倍液。精品課件十四、蝗蟲類短額負蝗1、分布與危害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一串紅、鳳仙花、雞冠花、三色堇、千日紅、長春花、金魚草、冬珊瑚、菊花、月季、茉莉、扶桑、大麗花、梔子花等多種花卉。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21~32mm,體色多變,從淡綠色到褐色和淺黃色都有,并雜有黑色小斑。頭部錐形,前翅綠色,后翅基部紅色,末端部綠色。若蟲、初孵若蟲體淡綠色,帶有白色斑點。觸角末節(jié)膨大,色較其它節(jié)深,復眼黃色,前、中足有紫紅色斑點。卵塊產(chǎn)于土中,外有黃色膠質。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2代,以卵越冬。5月上旬開始孵化,6月上旬為孵化盛期。7月上旬第一代成蟲開始產(chǎn)卵,7月中、下旬為產(chǎn)卵盛期。第二代若蟲7月下旬開始孵化,8月上、中旬為孵化盛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產(chǎn)卵盛期,產(chǎn)下越冬卵。成、若蟲大量發(fā)生時,常將葉片食光,僅留禿枝。初孵若蟲有群集危害習性,2齡后分散危害。精品課件防冶措施1.人工捕捉。初孵若蟲群集危害及成蟲交配期進行網(wǎng)捕。2.若蟲或成蟲盛發(fā)時,可噴灑50%殺螟松1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精品課件十五、蝶類柑橘鳳蝶1、分布與危害分布幾乎遍及全國。危害柑橘、金橘、檸檬、佛手、花椒、黃波羅等。以幼蟲取食幼芽及葉片,是園林中常見的蝶類。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

成蟲體長22~32mm,體黃色,背面中央有黑色縱帶。翅面上有黃黑相間的斑紋,亞外緣有8個黃色新月形斑。后翅外緣波狀,后角有一尾狀突起。卵圓球形,長1mm,初時黃白色,近孵化時黑灰色。老熟幼蟲體長40~51mm,綠色。后胸有眼狀紋及彎曲成馬蹄形的細線紋。腹部第1節(jié)后緣有1條大形黑帶,第4~6腹節(jié)兩側具黑色斜帶。頭部臭丫腺為黃色。蛹長29~32mm,紡錘形,頭部分二叉,胸部稍突起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各地發(fā)生代數(shù)不一,東北1年2代,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1年3~4代,臺灣1年5代。以蛹懸于枝條上越冬。以3代為例,翌年4月出現(xiàn)成蟲,5月上中旬為第1代幼蟲,7月中至8月中第2代幼蟲,9月上旬至10月第3代幼蟲。有世代重疊現(xiàn)象。成蟲白天活動,卵單個產(chǎn)于嫩葉及枝梢上。初孵幼蟲茶褐色,似鳥糞。幼蟲老熟后吐絲纏繞于枝條上化蛹。成蟲春、夏二型顏色有差異。

精品課件防治措施1.人工摘除越冬蛹,并注意保護天敵。2.結合花木修剪管理,人工采卵、殺死幼蟲或蛹體。3.嚴重發(fā)生時噴施20%除蟲菊酯乳油2000倍液、2.50%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殺滅菊酯2000倍液。精品課件第二節(jié)園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蟲及防治

園林植物吸汁害蟲種類很多,包括同翅目的蚜蟲、介殼蟲、葉蟬、蠟蟬、木虱、粉虱;半翅目的蝽象;纓翅目的薊馬;蜱螨目的螨類等。精品課件發(fā)生特點為:(1)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幼嫩組織的養(yǎng)分,導致枝葉枯萎;(2)發(fā)生代數(shù)多,高峰期明顯;(3)個體小,繁殖力強,發(fā)生初期危害狀不明顯,易被人忽視;(4)擴散蔓延迅速,借風力、苗木傳播遠方;(5)多數(shù)種類為媒介昆蟲,可傳播病毒病和植原體病害。精品課件一、蚜蟲類(一)桃蚜1、分布與危害分布極廣,遍及全世界。危害海棠、郁金香、葉牡丹、百日草、金魚草、金盞花、櫻花、蜀葵、梅花、夾竹桃、香石竹、大麗花、菊花、仙客來、一品紅、白蘭、瓜葉菊、桃、櫻桃、柑桔等300余種花木。以成、若蚜群集危害新梢、嫩芽和新葉,受害葉向背面作不規(guī)則卷曲。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無翅孤雌成蚜:體長2.2毫米。體色綠、黃綠、粉紅、褐。尾片圓錐形、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體長同無翅蚜、頭胸黑色、腹部淡綠色。卵:橢圓形、初為綠色,后變黑色。若蟲:近似無翅孤雌胎生蚜、淡綠或淡紅色、體較小。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每年發(fā)生30-40代,以卵在桃樹的葉芽和花芽基部和樹皮縫、小枝中越冬。屬喬遷式。翌年3月開始孵化,先群集芽上,后轉移到花和葉上。5、6月份繁殖最盛,并不斷產(chǎn)生有翅蚜遷入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為害,10~11月以產(chǎn)生有翅蚜遷回桃、櫻花等樹上。春末夏初及秋季是桃蚜為害嚴重的季節(jié)。精品課件月季長管蚜

1、分布與危害分布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危害月季、薔薇、十姊妹等薔薇屬植物。以成、若蚜群集于新梢、嫩葉和花蕾上危害。植株受害后,枝梢生長緩慢,花蕾和幼葉不易伸展,花形變小。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0~20代,以成蚜和若蚜在月季、薔薇的葉芽和葉背越冬。營孤雌生殖。無翅胎生雌蚜4月初開始發(fā)生,4月中、下旬至5月份發(fā)生數(shù)量和被害株數(shù)均明顯增多。7~8月高溫天氣對其不適宜,9~10月份發(fā)生量又增多。平均氣溫在20℃左右,氣候又比較干燥時,利于其生長和繁殖。

精品課件(三)棉蚜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全國各地。危害扶桑、木槿、石榴、一串紅、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葉李、蘭花、大麗花、紫荊、仙客來、玫瑰等。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朵和葉背,吸取汁液,使葉片皺縮,影響開花,同時,誘發(fā)煤污病。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無翅胎生雌蚜體長1.5~1.8mm,夏季棕黃至黑色;腹管圓筒形,尾片圓錐形。有翅胎生雌蚜體長1.2~1.9mm,黃色或淺綠色,前胸背板黑色,腹部兩側有3~4對黑斑紋。腹管黑色,圓管形,尾片同無翅型。無翅若蚜復眼紅色,夏季多為黃白色至黃綠色,秋季藍灰色至綠色。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發(fā)生20代左右,以卵在木槿、石榴等枝條的芽腋處越冬。翌年春3~4月孵化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進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產(chǎn)生有翅胎生雌蚜,飛到菊花、扶桑、茉莉、瓜葉菊等夏寄主上危害,并繼續(xù)孤雌生殖,晚秋10月間產(chǎn)生有翅遷移蚜從夏寄主遷到冬寄主上,與雄蚜交配后產(chǎn)卵,以卵越冬。精品課件(四)繡線菊蚜1、分布與危害我國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危害白玉蘭、廣玉蘭、榆葉梅、櫻花、銀柳、柑樹、臍橙、海棠、蘋果、含笑、海桐、石楠、南蛇藤、枇杷和繡線菊等80余種。以成、若蚜群集危害新梢、嫩芽和新葉,受害葉片向背面橫卷。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無翅雌蚜體長約1.7mm,體黃或黃綠色,腹管和尾片灰黑色。有翅雌蚜頭和胸部黑色,腹管黃色,有黑色斑紋。若蚜黃綠色,腹部肥大,腹管短小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該蟲一年發(fā)生10代左右,以卵在樹皮縫、芽腋等處越冬,以2~3年生枝條分杈皺縫和芽腋處卵量較多。翌年3月花木萌芽時,越冬卵孵化。先在越冬寄主上危害,群集刺吸幼芽、嫩梢和幼葉汁液,造成葉片卷曲、枯黃、提早落葉。4~5月遷飛到繡線菊等花卉上刺吸危害,進行孤雌繁殖,此時蟲口密度上升,夏季多雨時節(jié)蟲口密度下降。夏末秋初產(chǎn)生有翅蚜,逐漸遷飛到樹木上危害。10月產(chǎn)生雌雄有性蚜,雌蚜交配后產(chǎn)卵,以卵越冬。精品課件蚜蟲類的防治措施1.注意檢疫蟲情,抓緊早期防治。盆栽花卉上零星發(fā)生時,可用毛筆醮水刷掉,刷時要小心輕刷、刷凈,避免損傷嫩梢、嫩葉,刷下的蚜蟲要及時處理干凈,以防蔓延。2.保護和利用天敵。瓢蟲、草蛉等天敵已能大量人工飼養(yǎng)后適時釋放。另外蚜霉菌等亦能人工培養(yǎng)后稀釋噴施。3.煙草末40g加水1kg,浸泡48h后過濾制得原液,使用時加水1kg稀釋,另加洗衣粉2~3g或肥皂液少許,攪勻后噴灑植株,有很好的效果。4.藥劑防治。盡量少用廣譜觸殺劑,選用對天敵殺傷較小的、內(nèi)吸和傳導作用大的藥物。發(fā)生嚴重地區(qū),木本花卉發(fā)芽前,噴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以消滅越冬卵和初孵若蟲。蟲口密度大時,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3%啶蟲咪乳油2000~2500倍液、40%硫酸煙精800~1200倍液、魚藤精1000~2000倍液、50%辟蚜霧乳油3000倍液、10%多來寶懸浮劑4000倍液;用40%氧化樂果乳油50~100倍液進行涂莖,對梅、櫻花等安全。5.物理防治。利用涂有黃色和膠液的紙板或塑料板,誘殺有翅蚜蟲;或采用銀白色錫紙反光,拒避遷飛的蚜蟲。精品課件菊小長管蚜

精品課件二、介殼蟲類

介殼蟲屬同翅目蚧總科。園林植物上的介殼蟲種類很多,據(jù)估計有700多種。植物的根、莖、葉、果等部位都有不同種類的介殼蟲寄生。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紅蠟蚧l、日本龜蠟蚧、吹綿蚧、日本松干蚧、草履蚧、常春藤圓盾蚧、糠片盾蚧、桑白盾蚧、褐軟蚧、仙人掌盾蚧、梨圓盾蚧、月季白輪盾蚧等。精品課件日本蠟蚧1、分布與危害分布全國各地。食性雜,危害山茶、夾竹桃、白蘭、含笑、海桐、蠟梅、梔子花、桂花、石榴、月季、薔薇、海棠、牡丹、芍藥等植物。若蟲和雌成蟲在枝梢和葉背中脈處,吸食汁液危害,嚴重時枝葉干枯,花木生長衰弱。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雌成蟲橢圓形,暗紫褐色,體長約3mm,蠟殼灰白色,背部隆起,表面具龜甲狀凹線,蠟殼頂偏在一邊,周邊有8個圓突。雄成蟲體棕褐色,體長約1.3mm,長橢圓形。翅透明,具2條翅脈。雌若蟲蠟殼與雌成蟲蠟殼相似,雄若蟲蠟殼橢圓形,雪白色,周圍有放射狀蠟絲13根。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1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次年5月雌成蟲開始產(chǎn)卵,5月中、下旬至6月為產(chǎn)卵盛期。6~7月若蟲大量孵化。初孵若蟲爬行很快,找到合適寄主即固定于葉片上危害,以正面靠近葉脈處為多。雌若蟲8月陸續(xù)由葉片轉至枝干,雄若蟲仍留葉片上,至9月上旬變擬蛹,9月下旬大量羽化。雄成蟲羽化當天即行交尾。受精雌成蟲即于枝干上越冬。該蟲繁殖快、產(chǎn)卵量大、產(chǎn)卵期較長,若蟲發(fā)生期很不一致。

精品課件(二)草履蚧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地區(qū)。危害廣玉蘭、羅漢松、碧桃、海棠、紫葉李、大葉黃楊、絲棉木、龍爪槐、懸鈴木、珊瑚樹、櫻桃、海桐、紫薇、十大功勞、垂柳、繡球、柑橘等花木。以若蟲、成蟲聚集在樹干基部或嫩枝、幼芽等處吸汁危害。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雌成蟲體長7.8~10mm,體扁平,長橢圓形,背面淡灰紫色,腹面黃褐色,周緣淡黃色,被一層霜狀蠟粉,腹部有橫列皺紋和縱向凹溝,形似草鞋。雄成蟲體紫紅色,長5~6mm,翅1對,淡黑色。若蟲與雌成蟲相似,但體小,色深。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1年1代,以卵囊在樹根附近的土中越冬。長江流域各省,越冬卵在當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間孵化,3月上、中旬若蟲上樹較多,多集中在1~2年生枝上吸食危害,以4月份危害最烈。4月中、下旬雄若蟲潛伏于樹皮縫等隱蔽處,分泌大量蠟絲纏繞蟲體,變擬蛹。交尾后的雌成蟲于5月下旬開始尋找附近疏松的土表或樹皮縫隙等處形成卵囊產(chǎn)卵。

精品課件(三)桑白盾蚧1、分布與危害分布全國各地。危害梅花、桃花、櫻花、丁香、棕櫚、芙蓉、蘇鐵、桂花、榆葉梅、木槿、翠菊、玫瑰、芍藥、夾竹桃、蒲桃、山茶、白臘、紫穗槐等花木。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著在枝干上刺吸汁液,嚴重時介殼密集重疊。受害后,花木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甚至枝條或全株死亡。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雌介殼圓形或近圓形,長2~2.5mm,灰白色,背面微隆,有螺旋紋;殼點黃褐色,偏在介殼的一方。雌成蟲體寬,體長約1mm,卵圓形,橙黃或桔紅色。雄介殼細長,白色,長1mm左右,背面有3條縱脊,殼點橙黃色,位于介殼的前端。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世代數(shù)因地而異,1年可發(fā)生2~5代,以受精雌成蟲固著在枝條上越冬。各代若蟲孵化期分別在5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上、中旬。早春樹液流動后開始吸食汁液,蟲體迅速膨大,體內(nèi)卵粒逐漸形成。卵產(chǎn)于雌介殼下。精品課件雌成蟲產(chǎn)完卵便干縮死亡。初孵化的若蟲將口針插入枝干皮層內(nèi)固定吸食。雌若蟲在第一次蛻皮后即分泌蠟質物,形成圓形介殼;雄若蟲在第一次蛻皮后,進入二齡后期才開始分泌白色絮狀蠟質物形成長筒形介殼。雄蟲壽命極短,僅1d左右。該蟲多分布于枝條分叉處和枝干陰面。精品課件

介殼蟲類的防治措施1.加強植物檢疫,禁止有蟲苗木輸出或輸入。2.加強養(yǎng)護。通過園林技術措施來改變和創(chuàng)造不利于蚧蟲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如實行輪作,合理施肥,清潔花圃,提高植株自然抗蟲力;合理確定植株種植密度,合理疏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冬季或早春,結合修剪、施肥等農(nóng)事操作,挖除卵囊,剪去部分有蟲枝,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蟲口基數(shù);介殼蟲少量發(fā)生時,可用軟刷、毛筆輕輕清除,或用布團蘸煤油抹殺。精品課件3.化學防治。冬季和早春植物發(fā)芽前,可噴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代若蟲和雌蟲。在初孵若蟲期進行噴藥防治,常用藥劑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速撲殺乳油、40%樂斯本乳油,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每隔7~10d噴1次,共噴2~3次,噴藥時要求均勻周到。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乳油5~10倍液打孔注藥。精品課件4.生物防治:介殼蟲天敵多種多樣,種類十分豐富,如澳洲瓢蟲可捕食吹綿蚧;大紅瓢蟲和紅緣黑瓢蟲可捕食草履蚧;紅點唇瓢蟲可捕食日本龜蠟蚧、桑白蚧、長白蚧等多種蚧蟲;異色瓢蟲、草蛉等可捕食日本松干蚧。寄生盾蚧的小蜂有蚜小蜂、跳小蜂、纓小蜂等。因此,在園林綠地中種植蜜源植物、保護和利用天敵,在天敵較多時,不使用藥劑或盡可能不使用廣譜性殺蟲劑,在天敵較少時進行人工飼養(yǎng)繁殖,發(fā)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精品課件三、粉虱類粉虱類屬同翅目粉虱科。體微小,雌雄均有翅,翅短而圓,膜質,翅脈極少,前后翅相似,后翅略小。體翅均有白色蠟粉,故稱粉虱。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溫室粉虱、橘刺粉虱、煙粉虱、柑橘粉虱等精品課件(一)溫室粉虱1、分布與危害又名白粉虱,是一種分布很廣的露地和溫室害蟲,是一世界性的檢疫對象。危害倒掛金鐘、茉莉、蘭花、鳳仙花、一串紅、月季、牡丹、菊花、萬壽菊、五色梅、扶桑、繡球、旱金蓮、一品紅、大麗花等多種花卉。主要以成蟲和幼蟲群集在寄主植物葉背,刺吸汁液危害,使葉片卷曲、褪綠發(fā)黃,甚至干枯。此外,成蟲和幼蟲還分泌蜜露,誘發(fā)煤污病。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1.0~1.2mm,體淺黃或淺綠色,被有白色蠟粉。復眼赤紅色。前、后翅上各有一條翅脈,前翅翅脈分叉。卵長0.2~0.5mm,長橢圓形,具柄,初時淡黃色,后變黑褐色。幼蟲體長0.5mm,扁平橢圓形,黃綠色,體表具長短不一的蠟絲,兩根尾須稍長。蛹長0.8mm,稍隆起,淡黃色,背面有11對蠟質剛毛狀突起精品課件

3、生活習性1年10余代,在溫室內(nèi)可終年繁殖。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現(xiàn)象顯著,以各種蟲態(tài)在溫室植物上越冬。成蟲喜歡選擇上部嫩葉棲息、活動、取食和產(chǎn)卵。卵期6~8d,幼蟲期8~9d。成蟲一般不大活動,常在葉背群聚,對黃色和嫩綠色有趨性。營有性生殖,也能孤雌生殖。幼蟲孵化后即固定在葉背刺吸汁液,造成葉片變黃、萎蔫甚至導致死亡。此外,此蟲可分泌大量蜜路,造成煤污,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精品課件粉虱類的防治措施1.加強植物檢疫工作,避免將蟲帶入塑料大棚和溫室。早春,做好蟲情預測預報,及時開展有效的防治工作。2.加強養(yǎng)護。清除大棚和溫室周圍雜草,以減輕蟲源。陰蔽、通風透光不良都有利于粉虱的發(fā)生,適當修枝,勤除雜草,以減輕危害。精品課件防治方法3.物理防治。白粉虱成蟲對黃色有強烈趨性,可用黃色誘蟲板誘殺。4.藥劑防治。3~8月嚴重危害期,可采用80%敵敵畏熏蒸成蟲,按1ml/m3原液,兌水1~2倍,每隔5~7d噴1次,連續(xù)5~7次,并注意密閉門窗8h。亦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時注意藥液均勻,葉背處更應周到。精品課件四、葉蟬類

葉蟬類屬同翅目葉蟬科,身體細長,常能跳躍,能橫走,易飛行。通稱浮塵子,又名葉跳蟲,種類很多。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大青葉蟬、小綠葉蟬、棉葉蟬、二星葉蟬等。精品課件(一)大青葉蟬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全國各地。危害木芙蓉、杜鵑、梅、李、櫻花、海棠、梧桐、扁柏、檜柏、楊、柳、刺槐等多種花木。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植物汁液,受害葉片呈現(xiàn)小白斑,枝條枯死,影響生長發(fā)育,且可傳播病毒病。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

成蟲體長7—10mm,雄較雌略小,青綠色。頭橙黃色,左右各具1小黑斑,單眼2個,紅色,單眼間有2個多角形黑斑。前翅革質綠色微帶青藍,端部色淡近半透明;前翅反面、后翅和腹背均黑色,腹部兩側和腹面橙黃色。足黃白至橙黃色。卵長卵圓形,微彎曲,一端較尖,長約1.6mm,乳白至黃白色。

若蟲與成蟲相似,共5齡。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一年3~5代,以卵于樹木枝條表皮下越冬。4月孵化,若蟲期30—50天,第l代成蟲發(fā)生期為5月下旬—7月上旬。各代發(fā)生期大體為:第1代4月上旬—7月上旬,成蟲5月下旬開始出現(xiàn);第2代6月上旬—8月中旬,成蟲7月開始出現(xiàn);第3代7月中旬—11月中旬,成蟲9月開始出現(xiàn)。發(fā)生不整齊,世代重疊。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成蟲有趨光性,夏季頗強,晚秋不明顯,可能是低溫所致。產(chǎn)卵于寄主植物莖稈、葉柄、主脈、枝條等組織內(nèi),以產(chǎn)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傷口,產(chǎn)卵6—12粒于其中,排列整齊,產(chǎn)卵處的植物表皮成腎形凸起。每雌可產(chǎn)卵30一70粒,非越冬卵期9一15天,越冬卵期達5個月以上。10月下旬為產(chǎn)卵盛期,直至秋后,以卵越冬。精品課件(二)小綠葉蟬1、分布與危害又名小綠浮塵子、葉跳蟲,分布普遍。危害桃花、梅花、櫻花、紅葉李、蘋果等花木。以成蟲和若蟲棲息于葉背,吮吸汁液危害,初期使葉片正面呈現(xiàn)白色小斑點,嚴重時全葉蒼白,早期脫落。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3~4mm,綠色或黃綠色。頭略呈三角形,復眼灰褐色,無單眼。中胸小盾片中央有1橫凹紋和白色斑。前翅綠色,半透明,后翅無色透明。雌成蟲腹面草綠色,雄成蟲腹面黃綠色。卵長0.8mm,新月形。初時乳白色半透明,孵化前淡綠色。若蟲似成蟲,黃綠色,具翅芽。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世代數(shù)因地而異,江蘇、浙江1年9~11代,廣東12~13代,海南17代。以成蟲在雜草叢中或樹皮縫內(nèi)越冬。在杭州,越冬成蟲于3月中旬開始活動,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產(chǎn)卵盛期,卵產(chǎn)于葉背主脈內(nèi),初孵若蟲在葉背危害。3齡長出翅芽后,善爬善跳,喜橫走。全年有兩次危害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世代重疊現(xiàn)象。成蟲白天活動,無趨光性。精品課件1.加強庭園綠地的管理,清除樹木、花卉附近的雜草。結合修剪,剪除有產(chǎn)卵傷疤的枝條。2.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3.在成蟲、若蟲危害期,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20%殺滅菊脂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葉蟬散乳油1000倍液。葉蟬類的防治措施精品課件五、蠟蟬類屬同翅目蠟蟬科,體小型至大型。中足基節(jié)長,著生在身體的兩側,互相遠離,后足基節(jié)短,固定不能活動,并互相接觸,能跳躍。常見的有斑衣蠟蟬、龍眼雞、八點蠟蟬等,以斑衣蠟蟬為例。精品課件斑衣蠟蟬

1、分布與危害又名椿皮蠟蟬。危害臭椿、香椿、香樟、懸鈴木、紅葉李、紫藤、法桐、槐、榆、黃楊、珍珠梅、女貞、桂花、櫻桃、美國地錦和葡萄等。成蟲和若蟲刺吸嫩梢及幼葉的汁液,造成葉片枯黃,嫩梢萎蔫,枝條畸形以及誘發(fā)煤污病。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一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枝干和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若蟲孵化,5月上中旬為若蟲孵化盛期。小若蟲群居在嫩枝幼葉上危害,稍有驚動便蹦跳而逃離。其危害不僅影響枝蔓當年的成熟,還影響來年枝條的生長發(fā)育。6月中下旬成蟲出現(xiàn),成蟲和若蟲常常數(shù)十頭群集危害,此時寄主受害更加嚴重。成蟲交配后,將卵產(chǎn)在避風處,卵粒排列呈塊狀,每塊卵粒不等,卵塊覆蓋有黃褐色分泌物,類似黃土泥塊貼在樹干皮上。10月成蟲逐漸死亡,留下卵塊越冬。精品課件蠟蟬類的防治措施1.消滅卵塊。秋冬季節(jié)修剪和刮除卵塊,以消滅蟲源。2.藥劑防治。若蟲初孵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施5%氟氯氰菊酯(百樹得)乳油5000倍液防治。精品課件六、蝽類蝽類屬半翅目,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植物的葉片、花、果實等,但不同種類危害癥狀不同。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盲蝽科的中綠盲蝽、黑盲蝽、網(wǎng)蝽科的梨網(wǎng)蝽、杜鵑冠網(wǎng)蝽等。精品課件(一)綠盲蝽

1、分布與危害分布全國各地。以長江流域各地發(fā)生較為普遍,造成較重危害,危害木槿、石榴、海棠、菊花、桃、山茶等。成、若蟲喜群集危害嫩葉、葉芽、花蕾。葉片被害后,出現(xiàn)黑斑和孔洞,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ɡ俦缓μ帩B流出黑褐色汁液,影響開花和觀賞。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約5mm,黃綠至淺綠色,觸角4節(jié),比體短。前胸背板綠色,上有微弱的小刻點。足綠色,腿節(jié)膨大。卵香蕉形,黃綠色,長約1mm,卵蓋乳黃色,中央凹陷。若蟲體長3mm左右,鮮綠色。5齡老熟若蟲全體密布黑色細毛。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

1年發(fā)生4~5代,以卵在寄主的枝干表皮傷口組織內(nèi)越冬。翌年4月中旬為若蟲盛孵期,5月上中旬羽化成蟲。第2~5代分別在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出現(xiàn)。從10月中下旬開始產(chǎn)卵。成蟲活躍善飛,有趨光性,成蟲羽化后6~7d開始產(chǎn)卵,卵散產(chǎn)于嫩葉主脈、葉柄及嫩莖組織內(nèi)。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成蟲、若蟲均不耐高溫干燥,喜多雨潮濕環(huán)境下生活,發(fā)生數(shù)量多,危害重。成蟲白天隱蔽在枝葉處,傍晚后喜群集于花葉嫩頭、幼蕾等處刺吸汁液,致使枝葉叢生,葉片破碎,花蕾大量脫落,影響觀賞價值

精品課件(二)梨冠網(wǎng)蝽1、分布與危害又名梨網(wǎng)蝽。分布廣泛,危害櫻花、梅花、月季、杜鵑、海棠、桃花、蘋果、梨等花木。成蟲和若蟲在葉背刺吸汁液,被害處有許多斑斑點點的褐色糞便和產(chǎn)卵時留下的蠅糞狀黑點,整個受害葉片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蒼白色斑點。受害嚴重時,葉片上斑點成片,全葉失綠呈蒼白色,提早脫落。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約3.5mm,體形扁平,黑褐色。前胸背板兩側延伸成扇形,上有網(wǎng)狀花紋。前翅略呈長方形,布滿網(wǎng)狀花紋,靜止時前翅重疊,中間形成“X”字紋。后翅膜質,白色透明,翅脈暗褐色。卵長約0.6mm,長橢圓形,一端彎曲,淡綠到黃綠色。若蟲共5齡。初孵若蟲乳白色,最后變成深褐色。身體兩側有明顯的錐狀刺突。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世代數(shù)因地而異,華北1年3~4代,華中和華南1年5~6代,以成蟲在樹皮裂縫、枯枝落葉、雜草叢中或土塊縫隙中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4月下旬開始產(chǎn)卵,卵產(chǎn)在葉背組織里,上面覆有黃褐色膠狀物。初孵若蟲不甚活動,有群集性,2齡后活動范圍逐漸擴大。6月中旬第1代成蟲大量出現(xiàn)。成、若蟲喜群集葉背主脈附近危害。成蟲期1個月以上,產(chǎn)卵期也長,有世代重疊現(xiàn)象。全年7~8月份危害最嚴重。10月中、下旬以后成蟲開始越冬。

精品課件蝽類的防治措施1.加強養(yǎng)護。及時清除落葉和雜草,注意通風透光,創(chuàng)造不利于該蟲的生活條件。2.化學防治。用3%呋喃丹顆粒劑埋入盆栽花木的土壤中(每盆5g左右,深5cm),可達到防治該類害蟲的目的。發(fā)生嚴重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精品課件蝽類的防治措施3.保護和利用天敵。草嶺、蜘蛛、螞蟻等都是蝽類的天敵,當天敵較多時,盡量不噴藥劑,以保護天敵。精品課件七、薊馬類

薊馬類屬纓翅目。種類很多,食性較雜,多為植食性。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花薊馬、煙薊馬、黃胸薊馬、榕管薊馬等。

精品課件(一)花薊馬1、分布與危害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危害劍蘭、柑桔、香石竹、唐菖蒲、菊花、美人蕉、木槿、玫瑰、牽牛、蔥蘭、石蒜、紫薇、合歡、蘭花、九里香、荷花、月季、夜來香、茉莉等花木。多在花內(nèi)危害。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雌成蟲體長1.3~1.5mm,赭黃色。觸角8節(jié),念珠狀。頭部短于前胸,頭頂前緣僅中央略突出,各單眼內(nèi)緣有橙紅色月暈,單眼間鬃長,位于單眼三角形連線上。翅為纓翅,不善飛行。卵腎形,長約0.3mm。2齡若蟲長1mm,黃色,復眼紅色,觸角7節(jié),3、4節(jié)最長。

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在我國南方1年約11~14代。以成蟲越冬。5月中、下旬至6月危害嚴重。成蟲有很強的趨花性,凡有香味、花冠較大的蕊心內(nèi),成蟲、若蟲多達上百頭。卵多產(chǎn)于花瓣、花絲、嫩葉表皮內(nèi),產(chǎn)卵處稍膨大或隆起,可對光檢查發(fā)現(xiàn)。精品課件(二)榕薊馬1、分布與危害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河南、河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北方主要在溫室內(nèi))。危害榕樹、無花果、杜鵑、龍船花等,以成蟲、若蟲吸食嫩芽、嫩葉,在葉背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紫褐色斑點,進而沿中脈向葉面折疊,形成餃子狀的蟲癭,葉內(nèi)常有幾十至上百頭若蟲、成蟲危害,是榕樹等的重要害蟲之一。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

雌成蟲體長2.6mm,雄成蟲體長2.0~2.2mm,體黑色,有光澤。觸角8節(jié),念珠狀,翅無色透明,前翅較寬,翅緣直。雄蟲腹部第9節(jié)側鬃及管狀體均短于雌蟲。卵腎形,乳白色。若蟲4齡。

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北方1年多代,常以成蟲越冬,廣東和北方溫室內(nèi)全年發(fā)生。發(fā)育適溫為25℃,相對濕度50%~70%,干燥的氣候對發(fā)生有利。成、若蟲均嗜食榕樹葉片。成蟲腹部有向上翹動的習性,多產(chǎn)卵于嫩葉表面。該蟲常與大腿榕管薊馬混合發(fā)生。

精品課件薊馬類的防治措施1.清除田間及周圍雜草,及時噴水、灌水、浸水。結合修剪摘除蟲癭葉、花,并立即銷毀。2.化學防治。在大面積發(fā)生高峰前期,噴灑10%多來寶膠懸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也可用番桃葉、烏桕葉或蓖麻葉兌水5倍煎煮,過濾后噴灑。3.盆栽花木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3~5g、15%鐵滅克顆粒劑1~2g施入盆土中。精品課件八、木虱類木虱類屬同翅目木虱科。體小型,形狀如小蟬,善跳能飛。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梧桐木虱、柑橘木虱、樟葉木虱等。精品課件(一)梧桐木虱

1、分布與危害又叫青桐木虱。分布于北京、河南、山東、陜西、江蘇、浙江等地區(qū),危害梧桐。常以成蟲和若蟲群集于嫩梢或枝葉,吸汁危害,尤以嫩梢和葉背居多。若蟲分泌白色棉絮狀蠟質物,影響樹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誘發(fā)霉菌寄生。嚴重時,葉片提早脫落,枝梢干枯。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1年2代,以卵在枝葉上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6月上、中旬羽化成蟲,下旬為羽化盛期。第2代若蟲7月中旬發(fā)生,8月上、中旬羽化,8月下旬成蟲開始產(chǎn)卵,卵散產(chǎn)于枝葉等處。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成蟲產(chǎn)卵前需補充營養(yǎng),成蟲壽命約6周。若蟲潛居于白色棉絮狀蠟絲中,行動迅速,無跳躍能力。若蟲、成蟲均有群聚性,往往幾十頭群聚在嫩梢或棉絮狀白色蠟質物中。成蟲羽化1~2天后,移至無分泌物處繼續(xù)吸食汁液。喜爬行,如受驚擾,即跳躍它處。

精品課件木虱類的防治措施1.苗木調運時加強檢查,禁止帶蟲材料外運。結合修剪,剪除帶卵枝條。2.若蟲發(fā)生盛期(葉背出現(xiàn)白色絮狀物時)噴施機油乳劑30~40倍液,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或40%速撲殺乳油或1%殺蟲素2000倍液。3.保護天敵,如赤星瓢蟲、黃條瓢蟲、草蛉等,對梧桐木虱的卵和若蟲都能捕食。精品課件九、螨類螨類屬于蛛形綱,蜱螨目,俗稱紅蜘蛛。整個身體分為顎體和軀體兩部分。種類多,危害廣,多數(shù)以危害葉片為主,受害葉片表面出現(xiàn)許多灰白色的小點,失綠,失水,影響光合作用,導致生長緩慢甚至停止,嚴重時落葉枯死。在園林植物上常見的有朱砂葉螨、山楂葉螨、二點葉螨、柑橘全爪螨、史氏始葉螨、柏小爪螨、卵形短須螨、側多食跗線螨等。精品課件(一)朱砂葉螨

1、分布與危害又名棉紅蜘蛛。分布廣泛,是世界性的害螨,也是許多花卉的主要害螨。危害香石竹、菊花、鳳仙花、茉莉、月季、桂花、一串紅、雞冠花、蜀葵、木槿、木芙蓉、萬壽菊、天竺葵、鳶尾、山梅花等花木。被害葉片初呈黃白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展到全葉,造成葉片卷曲,枯黃脫落。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世代數(shù)因地而異。1年發(fā)生12~20代。主要以受精雌成螨在土塊縫隙、樹皮裂縫及枯葉等處越冬。越冬時一般幾個或幾百個群集在一起。次春溫度回升時開始繁殖危害。在高溫的7~8月份發(fā)生重。10月中、下旬開始越冬。高溫干燥利于其發(fā)生。降雨,特別是暴雨,可沖刷螨體,降低蟲口數(shù)量。精品課件(二)山楂葉螨1、分布與危害又名山楂紅蜘蛛。分布于北京、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寧夏、甘肅、江蘇、江西等地。危害櫻花、海棠、桃、榆葉梅、錦葵等花木。群集在葉片背面主脈兩側吐絲結網(wǎng),并多在網(wǎng)下棲息、產(chǎn)卵和危害。受害葉片常先從葉背近葉柄的主脈兩側出現(xiàn)黃白色至灰白色小斑點,繼而葉片變成蒼灰色,嚴重時則出現(xiàn)大型枯斑,葉片迅速枯焦并早期脫落,極易成災。

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世代數(shù)因地區(qū)氣候條件和其它因素的影響而有差異。遼寧1年5~6代,山東1年7~9代,河南1年12~13代。以受精雌成螨在枝干樹皮裂縫、粗皮下或干基土壤縫隙等處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雌成螨出蟄危害。當日均溫達15℃時成蟲開始產(chǎn)卵,5月中、下旬為第1代幼螨和若螨的出現(xiàn)盛期。6~7月危害最重。進入雨季后種群密度下降,8~9月出現(xiàn)第二次危害高峰,10月底以后進入越冬狀態(tài)。

精品課件

螨類的防治措施1.加強栽培管理,搞好圃地衛(wèi)生,及時清除園地雜草和殘枝蟲葉,減少蟲源;改善園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植被,為天敵創(chuàng)造棲息生活繁殖場所。保持圃地和溫室通風涼爽,避免干旱及溫度過高。夏季園地要適時澆水噴霧,盡量避免干旱或高溫使害螨生存繁殖。初發(fā)生危害期,可噴清水沖洗。2.越冬期防治。葉螨越冬的蟲口基數(shù)直接關系到翌年的蟲口密度,因而必須做好有關防治工作,以杜絕蟲源。對木本植物,刮除粗皮、翹皮,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條,越冬量大時可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殺滅在枝干上越冬的成螨。亦可樹干束草,誘集越冬雌螨,來春收集燒毀。3.藥劑防治。發(fā)現(xiàn)紅蜘蛛在較多葉片危害時,應及早噴藥。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關鍵??蓢娛?.8%阿維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或15%達螨靈乳油1500倍液、50%阿波羅懸浮劑5000倍液。噴藥時,要求做到細微、均勻、周到,要噴及植株的中、下部及葉背等處,每隔10

15d噴1次,連續(xù)噴2

3次,有較好效果。4.生物防治。葉螨天敵種類很多,注意保護瓢蟲、草蛉、小花蝽、植綏螨等天敵。精品課件第三節(jié)主要枝干害蟲及防治

園林植物枝干害蟲主要包括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蟲、吉丁蟲、象甲,鱗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螟蛾,膜翅目的樹蜂、莖蜂等。蛀干害蟲的特點是:①生活隱蔽。除成蟲期營裸露生活外,其它各蟲態(tài)均在韌皮部、木質部營隱蔽生活。害蟲危害初期不易被發(fā)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明顯被害征兆,則已失去防治有利時機。②蟲口穩(wěn)定。枝干害蟲大多生活在植物組織內(nèi)部,受環(huán)境條件影響小,天敵少,蟲口密度相對穩(wěn)定。③危害嚴重。枝干害蟲蛀食韌皮部、木質部等,影響輸導系統(tǒng)傳遞養(yǎng)分、水分,導致樹勢衰弱或死亡,一旦受侵害后,植株很難恢復生機。精品課件一、天牛類屬鞘翅目天牛科,身體多為長型,大小變化很大,觸角絲狀,常超過體長,復眼腎形,包圍于觸角基部。幼蟲圓筒形,粗肥稍扁,體軟多肉,白色或淡黃色,頭小,胸部大,胸足極小或無。以幼蟲鉆蛀植物枝干,輕則樹勢衰弱影響觀賞價值,重則損枝折干,甚至枯死。主要種類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雙條杉天牛、桃紅頸天牛、雙斑錦天牛、雙條合歡天牛、松褐天牛等精品課件(一)星天牛1、分布與危害又名白星天牛、柑橘星天牛。分布很廣,幾乎遍及全國。食性雜,危害楊、柳、榆、刺槐、懸鈴木、母生、烏桕、相思樹、柑橘、櫻花、海棠等。以成蟲啃食枝干嫩皮,以幼蟲鉆蛀枝干,破壞輸導組織,影響正常生長及觀賞價值,嚴重時被害樹易風折枯死。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20~41mm,體黑色有光澤。前胸背板兩側有尖銳粗大的刺突。每鞘翅上有大小不規(guī)則的白斑約20個,鞘翅基部有黑色顆粒。卵長5~6mm,長橢圓形,黃白色。老熟幼蟲體長38~60mm,乳白色至淡黃色,頭部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有“凸”字斑,“凸”字斑上有2個飛鳥形紋,足略退化。蛹紡錘型,長30~38mm,黃褐色,裸蛹(圖5-43)。精品課件精品課件3、生活習性南方1年1代,北方2~3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干內(nèi)越冬,翌年3月以后開始活動。成蟲5~7月羽化飛出,6月中旬為盛期,成蟲咬食枝條嫩皮補充營養(yǎng)。產(chǎn)卵時先咬一“T”形或“八”字形刻槽。卵多產(chǎn)于樹干基部和主側枝下部,以樹干基部向上10cm以內(nèi)為多。每一刻槽產(chǎn)一粒,產(chǎn)卵后分泌一種膠狀物質封口,每雌蟲可產(chǎn)卵23~32粒。卵期9~15d,初孵幼蟲先取食表皮,1~2個月以后蛀入木質部,11月初開始越冬。精品課件(二)桑天牛1、分布與危害又名粒肩天牛,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發(fā)生,在江、浙地區(qū),普遍危害。以幼蟲蛀食枝干,輕則影響樹體發(fā)育,重則全株枯死。主要危害桑、楊、柳、榆、楓楊、油桐、山核桃、柑桔、枇耙、蘋果、梨、棗、海棠、櫻花、無花果等園林樹木和果樹。成蟲啃食嫩枝皮層,造成枝枯葉黃,幼蟲蛀食枝干木質部,降低工藝價值,嚴重受害時常整枝、整株枯死。精品課件精品課件2、識別特征成蟲體長26~51mm,體寬18~16mm。體和鞘翅都為黑色,密被黃褐色絨毛,一般背面呈青棕色,腹面棕黃色,深淺不一。前胸背板有橫行皺紋,兩側中央各有一刺狀突起。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狀顆粒。卵扁平,長5~7mm,長隨圓形。幼蟲體長60mm左右,圓筒形,乳白色。第1胸節(jié)發(fā)達,背板后半部密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