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社教學計劃 高衍河2011.9_第1頁
六年級品社教學計劃 高衍河2011.9_第2頁
六年級品社教學計劃 高衍河2011.9_第3頁
六年級品社教學計劃 高衍河2011.9_第4頁
六年級品社教學計劃 高衍河201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計劃單位:堽城鎮(zhèn)北落小學學科:品德與社會年級:六年級姓名:高衍河二0一一年九月堽城鎮(zhèn)北落小學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本套教材編排體系及特點:“品德與社會”是小學(三至六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本套教材由泰山出版社出版。本套教材編排體系以主體呈現(xiàn),案例引導,活動操練,情景感悟,問題拓展、自我評價為結構特征,突出學生主體,綜合學習的課程特點。本套教材的編制思路和特點:1、聯(lián)系生活,“主題”呈現(xiàn),“引導”先行。教材內容以主題的形式呈現(xiàn),主題的確定充分尊重學生的社會生活需要和已有生活經驗。主題是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內容,每一主題都內在的體現(xiàn)不同的設計維度,達到不同內容維度的整合。2、地方特色,整體視野,滲透文化熏陶。為了拓寬相關學習內容,本套教材妥善處理了“規(guī)范知識”與“本土知識”的關系,注重體現(xiàn)地方特色并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3、突出主體,注重活動。內容主題的學習方式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實踐。教材中的每個內容主題包含多種學習活動方式,注重綜合學習和活動學習。4、強調反思和評價,引導學生自主發(fā)展。小學生的品德認識、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為,以及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的發(fā)展,不是僅僅通過知識的傳授和規(guī)范的告訴以及表層的活動而實現(xiàn)的,還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反思和評價來實現(xiàn),從而發(fā)展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達到品德的自主生成。5、圖文并茂,審美激趣。為了適應小學生的審美習慣和接受能力,教材的組織和呈現(xiàn)方式注重圖文并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活動的興趣、愿望,發(fā)展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和特點:本冊教材集歷史、文化、人文、自然等方面于一體,較之前幾冊在具備圖文并茂的前提下,更多增大了文字信息量,更多激發(fā)學生的理性思考,體現(xiàn)了主題的層次性、螺旋上升,本冊內容及結構體系:單元課題內容結構一難忘的昨天1、屈辱的歷史(1)飽受屈辱的國家(2)苦難的同胞2、不屈不撓的抗爭(1)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2)民族的脊梁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領導人民鬧革命4、永久的緬懷(1)愛國的仁人志士(2)踏著先烈的足跡二絢麗的世界文明5、人類文明的搖籃(1)神秘的金字塔(2)璀璨的兩河文明(3)佛教的發(fā)源地生命只有一次6、豐富的思想寶庫(1)哥白尼的日心說(2)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者(3)共產主義的先驅7、永恒的文化遺產(1)巧奪天工的建筑藝術(2)異彩紛呈的文學作品(3)各具特色的繪畫與音樂三在自然災害面前8、大自然的壞脾氣(1)可怕的自然災害(2)我國的自然災害9、與自然災害的較量(1)防災與減災(2)自護與救助10、災害無情人有情(1)災害面前我們手牽手(2)伸出友愛的援助之手四我們愛科學11、科學技術造福人類(1)科學技術的福音(2)科學技術的力量12、科學技術的另一面(1)科技帶來的問題(2)科技發(fā)展的隱憂13、科學家的啟示(1)堅持就是勝利(2)創(chuàng)新就會成功(3)為真理而戰(zhàn)14、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反對邪教(1)愚昧的迷信(2)反對的邪教(3)拿起科學的武器教學重點:1、知道近代以來的屈辱史,知道中國人民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救亡圖存的抗爭事例,愛戴革命先烈,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2、知道人類文明的發(fā)源地,了解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及其貢獻。3、了解自然災害的危害,知道自然災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所采取的措施。4、引導學生在觀察、調查、實踐中,理解科學技術與人類的關系,樹立愛科學、用科學的優(yōu)秀品質,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懂得從小樹立報效祖國的理想。2、感悟科學的學說,欣賞建筑、文學、繪畫、音樂的獨特魅力。3、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懂得要了解自然規(guī)律,愛護大自然的道理,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4、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反對邪教。單元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共涉及了四個單元,十四個主題。第一單元:難忘的昨天本單元的主題是“難忘的昨天”。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知道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國人民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救亡圖存的抗爭事例,愛戴革命先烈,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

在這個單元中,共安排了四個主題活動:“屈辱的歷史”,讓學生了解近代中國“落后就要挨打”的百年屈辱史,牢記國家和民族所蒙受的恥辱、人民經歷的苦難;“不屈不撓的抗爭”,讓學生了解在近代中國,無數(shù)中華兒女前赴后繼頑強斗爭,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愛國壯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領導中國人民經歷艱苦卓絕的斗爭,迎來了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永久的緬懷”是要讓學生懂得從小樹立報效國家的理想,學習仁人志士,將來長大了成為社會的棟梁。

第二單元:絢麗的世界文明本單元的主題是“絢麗的世界文明”。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知道人類文明的發(fā)源地,了解在歷史的長河中,為推動歷史的車輪前進,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所創(chuàng)立的學說.建立的思想體系,感受人類社會在戰(zhàn)勝愚昧和落后的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個單元安排了三個主題活動:“人類文明的搖籃”,引領學生走進歷史,尋找文明的源頭;“豐富的思想寶庫”,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的學說和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永恒的文化遺產”,展示了世界各國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給學生以深深的思索和啟迪,激發(fā)學生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第三單元:在自然災害面前自然災害是自然界發(fā)生的一種異?,F(xiàn)象,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F(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由于生活在相對安全與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所以對自然災害缺乏一定的認識,通過這個單元的教學,讓學生了解自然災害的危害性,知道自然災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事時讓他們明白,人類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探索其形成規(guī)律,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有效地預防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培養(yǎng)他們避險與自救的能力以及對人類的愛心與責任感。第四單元:我們愛科學本單元是根據(jù)課程標準中“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類的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和“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對邪教”的要求設置的,并進行了延伸和拓展。本單元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設計了四個主題活動:“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科學技術的另一面”,“科學家的啟示”,“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反對邪教”。前兩個主題從正反兩方面闡述科學技術與人類的生活.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第三個主題使學生從科學家的事例中汲取營養(yǎng),第四個主題則是讓學生簡單了解邪教并懂得用科學道理揭示邪教的危害。學習本冊教材的基礎: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了解了部分歷史文化名人人,懂得了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具備了初步分析解決問題的的能力,這些為學好本冊教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學完本冊教材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近代歷史知識,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認清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在自然災害面前形成一定的自護與救助能力。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近代以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救亡圖存的抗爭事例,愛戴革命先烈,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2、幫助學生了解文明古國所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明。3、了解常見的自然災害的種類及所造成的危害、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知道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所采取的措施,了解我國一些防災減災的機構與職能。

4、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對邪教。(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引領學生走進世界文化之林,欣賞建筑、文學、繪畫與音樂的獨特魅力;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fā)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

2、幫助學生感悟科學的學說,并感受先驅們?yōu)閷W說建立付出的艱辛。

3、體會人們在自然災害面前互相幫助、團結一心的無私奉獻精神。4、了解邪教的危害,并能用科學道理來揭示其危害。5、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常用的自護與救助方法,形成一定的自護與救助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激勵他們他們愛戴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2、得要了解自然規(guī)律,愛護大自然的道理,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3、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三、教學進度表周次日期單元總課時教學內容課時備注1—59.1—10.2一單元91、屈辱的歷史2、不屈不撓的抗爭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4、永久的緬懷32226—910.3—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