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技術(shù)測量基礎(chǔ)》習(xí)題及答案_第1頁
《互換性與技術(shù)測量基礎(chǔ)》習(xí)題及答案_第2頁
《互換性與技術(shù)測量基礎(chǔ)》習(xí)題及答案_第3頁
《互換性與技術(shù)測量基礎(chǔ)》習(xí)題及答案_第4頁
《互換性與技術(shù)測量基礎(chǔ)》習(xí)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緒論習(xí)題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J,錯誤的打義)

1.零件不經(jīng)過挑選和修配,便能裝配到機器上,該零件具有互換性。()

2.廠外協(xié)作件要求采用不完全互換生產(chǎn)。()

3.具有互換性的零件,其幾何尺寸參數(shù)必須制成絕對精確。()

4.企業(yè)標(biāo)準(zhǔn)比國家標(biāo)準(zhǔn)層次低,在標(biāo)準(zhǔn)要求上可低于國家標(biāo)準(zhǔn)。()

5.在確定產(chǎn)品的參數(shù)系列或參數(shù)時,應(yīng)最大限度地采用優(yōu)先數(shù)系或優(yōu)先數(shù)。()

二、單項選擇題

1.符合互換性的零件應(yīng)是(

A.相同規(guī)格的零件B.不同規(guī)格的零件

C.相互配合的零件D.上述三種都不是

2.互換性按產(chǎn)品的()不同,可分為完全互換和不完全互換。

A.互換方法B.互換性質(zhì)

C.互換程度D.互換效果

3.檢測是互換性生產(chǎn)的()。

A.保障B.措施

C.基礎(chǔ)D.原則

4.具有互換性的零件,其幾何參數(shù)制成絕對精確是()。

A.有可能的B.不可能的

C.必要的D.必須的

5.用0優(yōu)先數(shù)系的公比是()。

A.1.60B.1.25

C.1.12D.1.06

三、簡答題

1.什么是互換性?為什么說互換性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機械制造業(yè)中的普遍原則?列舉幾種生產(chǎn)和

生活實例加以說明。

2.什么是誤差、公差、檢測和標(biāo)準(zhǔn)化?它們與互換性有何關(guān)系?

3.下列四組數(shù)據(jù)分別屬于哪種系列?公比q分別是多少?

(1)某機床主軸轉(zhuǎn)速范圍(r/min):200;250;315;400;500;630-

(2)電動機轉(zhuǎn)速范圍(r/min):375;750;1500;3000-

(3)表面粗糙度(〃m):0.8;1.6;3.15;6.3;12.5;5;25-

緒論習(xí)題答案

一、判斷題

1.Y;2.X;3.X;4.X;5.4

二、選擇題

1.A;2.C;3.A;4.B;5.B

三、簡答題

1.答:略

2.答:略

3.(1)R10系列,公比q=1.25

(2)R40/12派生系列,公比q=2

(3)R10/3派生系列,公比q=2

習(xí)題一

一、判斷題(對的打J,錯的打X)

1.某一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2.尺寸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許的最大偏差。()

3.配合公差的數(shù)值越小,則相互配合的孔、軸公差等級愈高()

4.鍵為標(biāo)準(zhǔn)件,故與鍵配合的軸槽和輪轂應(yīng)按照基軸制加工。()

5.在與軸的配合中,常用間隙配合或過渡配合,并在結(jié)構(gòu)上做些改變(如加入銷等聯(lián)接件)來

代替過盈配合,從而達(dá)到傳遞轉(zhuǎn)矩和便于在使用中常拆卸的目的。()

6.JS的上、下偏差相等。()

7.03Of6、03Of7、030f8的上偏差相等,而下偏差各不相等。()

8.某配合的最大間隙為10配合公差為20則該配合一定是過渡配合。()

9.圖樣標(biāo)注得0,21的軸,加工愈靠近公稱尺寸就愈精確。()

10.實際尺寸是客觀存在的尺寸,且沒有測量誤差。()

11.給出公稱尺寸和公差等級,就可以確定標(biāo)準(zhǔn)公差值。()

12.尺寸公差總是正值。()

13.標(biāo)準(zhǔn)公差的數(shù)值與公差等級和基本偏差都有關(guān).()

14.一般來講,加工04OH7比1M0f7難度高。()

15.基軸制過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6.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的尺寸。()

17.配合公差總是大于孔或軸的尺寸公差。()

二、單項選擇題

1.最大極限尺寸()公稱尺寸。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面的三根軸中精度最高的是()。

A.媚0%B.媚0笨:C.娟CT產(chǎn)D.030f6

3.設(shè)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將()加以標(biāo)準(zhǔn)化,以滿足各種配合性質(zhì)的需要。

A.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B.公差帶的大小

C.各種配合D.配合制

4.標(biāo)準(zhǔn)尺寸公差等級有())個。

A.12B.18C.20D.28

5.標(biāo)準(zhǔn)公差值與()有關(guān)。

A.公稱尺寸與公差等級B.公稱尺寸與基本偏差

C.公差等級與配合性質(zhì)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質(zhì)

6.下列有關(guān)公差等級的論述正確的是()o

A.公差等級高,則公差帶寬

B.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應(yīng)盡量選用高的公差等級

C.公差等級的高低,影響公差帶的大小,決定配合的精度

D.孔、軸相配合,均為同級配合

7.公差帶大小是由()決定的?

A.基本偏差B.標(biāo)準(zhǔn)公差C.配合公差D.公稱尺寸

8.配合的松緊程度取決于()。

A.公稱尺寸B.極限尺寸C.基本偏差D.配合公差

9.配合精度高,表明()。

A.間隙或過盈量小B.軸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

C.軸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D.孔、軸的公差值之和小

10.下列配合選用不當(dāng)?shù)氖牵?/p>

A.050H8/u7B.</>50U7/h8C.05OU8/h7D.050H7/u6

11.當(dāng)相配合的的孔、軸之間既要定心精度高,又要拆裝方便時,應(yīng)選用()。

A.間隙配合B.過渡配合C.過盈配合D.間隙配合或過渡配合

12.在下列條件下,應(yīng)考慮減小配合間隙的是()。

A.配合長度較大B.有沖擊載荷C.有軸向運動D.經(jīng)常拆卸

13.下列配合是間隙配合的是()?

A.025H7/g6B.025H8/k7C.025H8/m7D.025H7/t6

14.下列配合零件之間應(yīng)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的是()o

A.軸為冷圓鋼,不需再加工

B.同一軸與多孔相配合,且有不同的配合類型

C.滾動軸承內(nèi)圈與軸的配合

D.滾動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

15.下列配合零件之間應(yīng)選用過盈配合的是()。

A.需要傳遞足夠大的轉(zhuǎn)矩B.可拆卸聯(lián)接

C.有軸向運動D.要求定心精度高且常拆卸

三、簡答題

1.在公差與配合國家標(biāo)準(zhǔn)中對孔、軸是如何定義的?

2.什么是尺寸公差?它與極限尺寸、極限偏差之間有何關(guān)系?

3.什么是未注公差?未注公差適用于什么樣的應(yīng)用場合?

4.公差與偏差有何根本的區(qū)別?

四、計算題

L設(shè)某配合的孔徑為如81°27,軸徑為018t.039,試分別計算其(1)極限尺寸,(2)尺寸公差,

(3)極限間隙量或過盈量,(4)平均間隙量或平均過盈量,(5)配合公差,(6)畫尺寸公差帶圖。

2.某孔、軸配合的公稱尺寸為。25mm,最大間隙量X*=+23Pm,最大過盈量丫叱=-200m,

孔的尺寸公差t=20Pm,軸的上偏差es=0,試確定孔軸的尺寸。

3.某孔、軸配合的公稱尺寸為045mm,孔公差為IT8,軸公差為IT7。已知孔的上偏差為+0.039

mm,要求配合的最小間隙是+0.009nrn,試確定孔、軸的尺寸,并畫公差帶圖。

4.說明下列配合的配合制、配合類型和公差等級,并查表計算其極限間隙或極限過盈,畫出其

尺寸公差帶圖。

(1)O25II7/g6;(2)025K7/h6;(3)</>25JS8/g7;(4)025s8/h8

5.設(shè)有一公稱尺寸為070mm的孔、軸配合,經(jīng)計算確定,為保證連接可靠,其過盈不得小于

25Am;為保證裝配后不發(fā)生塑性變形,其過盈不得大于110若已決定采用基軸制,試確定此

配合中孔、軸的公差帶代號,并畫出其尺寸公差帶圖。

五、綜合題

L改正下列標(biāo)注中的錯誤。

(1)301°39(2)80]既(3)120+*;(4),460148°-039

0-0.009-0.OZ1?0

⑸#50⑹030瑞⑺例。。藍(lán)(8)045JS6髏

2.計算出下表空格中的數(shù)值,并填寫在相應(yīng)位置。

表1-22習(xí)題2表單位:nrn

公稱尺寸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上偏差卜偏差尺寸公差尺寸標(biāo)注

孔612@12.050612.032

軸660+0.0720.019

孔630629.9590.021

軸4)80-0.010-0.056

孔650-0.0340.039

孔640網(wǎng)喘:

軸670。69.9700.074

3.查閱標(biāo)注公差表和基本偏差表,確定下列尺寸的上、下偏差。

(1)4)35d9(2)e80p6(3)100v7(4)<i>90hll(5)4>25k7

(6)<b250m6(7)045cli(8)*30M8(9)060J6(10)050JS6

4.圖1-30為鉆床夾具示意圖,試根據(jù)表1-23中的已知條件選擇合適的配合種類,并將結(jié)果填

入對應(yīng)位置。

圖1-30鉆床夾具

表1-23鉆床夾具零部件之間的配合種類

配合部位已知條件配合種類

①有定心要求,不可拆卸聯(lián)接

②有定心要求,可拆卸聯(lián)接(鉆套磨損后可更換)

③有定心要求,安裝和取出定位套時有軸向移動

④有導(dǎo)向要求,且鉆頭能在轉(zhuǎn)動狀態(tài)下進(jìn)入鉆套

習(xí)題一答案

一、判斷題

1.V;2.X;3.V;4.V;5.V;6.X;7.V;8.V;9.X;10.X;11.V;12.J;13.X

14.V;15.V;16.X;17.V

二、單項選擇題

1.D;2.D;3.A;4.C;5.A;6.C;7.B;8.D;9.D;10.B;11.D;12.B;13.A;14.C;15.A

三、簡答題

四、計算題

1.答:(1)D*'=18.027mm,D*=18mm;dw=18mm;dmin=17.961mm

(2)Th=0.027mm,Ts=0.039mm;

(3)Xmax=+0.066mm;XBin=0;

(4)Xav=+0.033mm;

(5)Tf=0.066mm;

(6)公差帶圖略

2.答:孔。25_:必,軸。25工23

3.答:孔。45to軸045:黑公差帶圖略。

4.答:⑴d)25H7/g6:基孔制配合;間隙配合;孔的公差等級IT7,軸的公差等級IT6;

x=+0.041mm,Xin=+0.007mm;公差帶圖略。

(2)025K7/h6:基軸制:過渡配合;孔的公差等級IT7,軸的公差等級IT6;

篇*=+0.019mm,%*=-0.015mm;公差帶圖略。

(3)025JS8/g7:非配合制:過渡配合;孔的公差等級IT8,軸的公差等級IT7;

Xax=+0.0445mm,匕?=-0.0095mm;公差帶圖略。

(4)025s8/h8:基軸制;過盈配合;孔、軸的公差等級都是IT8;

%.=-0.068mm,Kin=-0.002mm;公差帶圖略。

5.答:孔的公差帶代號:N8,軸的公差帶代號:h7;公差帶圖略。

五、綜合題

1.答:⑴30_;039;⑵80麒:;(3)120±0.021;(4)06OH8(+產(chǎn);(5)儂與

H7po

(6)^30—;(7)例00¥;(8)045JS6(±0.008)

2.答:

表1-24習(xí)題五-2答案表單位:mm

公稱尺寸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尺寸公差尺寸標(biāo)注

Hn*0.050

孔612612.050612.032+0.050+0.0320.018例2*2

軸@60660.072660.053+0.072+0.0530.019阿法

孔630629.980629.959-0.020-0.0410.021椒嚙

軸680。79.9904)79.944-0.010-0.0560.046洲。瑞

孔650力50.005649.966+0.005-0.0340.039胸。濡

便覆

孔640*40.014639.989+0.014-0.0110.055

軸力70巾69.970669.896-0.030-0.1040.074網(wǎng)㈱

3.答:略

4.答:

表1-25習(xí)題五-4答案表

配合部位已知條件配合種類

①有定心要求,不可拆卸聯(lián)接過盈配合

②有定心要求,可拆卸聯(lián)接(鉆套磨損后可更換)過渡配合或基本偏差為H的間隙配合

③有定心要求,安裝和取出定位套時有軸向移動基本偏差為H和g的間隙配合

④有導(dǎo)向要求,且鉆頭能在轉(zhuǎn)動狀態(tài)下進(jìn)入鉆套基本偏差為A~F(a-f)的間隙配合

習(xí)題二

一、填空題

1.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包括、、和四個過程要素.

2.檢驗是指確定被測幾何量是否在規(guī)定的內(nèi),從而判斷被測對象是否合格,可無須得出

的測量方式。

3.測量方法的分類,按測量時實測量是否為要求被測的量分為測量法和測量法;

按被測工件表面是否與測量器具接觸分為測量法和測量法。

4.安全裕度由被檢定工件的確定,其作用是0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1.測量儀器的分度值與刻度間距相等。()

2.量塊按“級”使用時忽略了量塊的檢定誤差。()

3.一般說來,測量誤差總是小于加工誤差。()

4.在相對測量中,儀器的示值范圍應(yīng)大于被測尺寸的公差()

5.驗收極限是檢驗工件尺寸時判斷合格與否的尺寸界限。()

三、簡答題

1.測量誤差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征?實際測量中對各類誤差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四、綜合題

1.用兩種方法分別測兩個尺寸,它們的真值Z,i=50mm,L2=80mm,若測得值分別為50.004mm和

80.006mm,試問哪種方法測量精度高。

2.試從83塊一套的量塊中,組合下列尺寸:48.98,10.56,65.365mm。

習(xí)題二答案

一、填空題

1.測量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精度。

2.驗收極限范圍;具體量值。

3.直接測量法;間接測量法;接觸測量法;非接觸測量法。

4.公差大??;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

二、判斷題

1.X;2X;3.V;4.V;5.V;

三、簡答題

1.答:測量誤差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系統(tǒng)誤差、隨機誤差和粗大誤差三大類。

系統(tǒng)誤差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值時,誤差的絕對值和符號均保持不變或按某一規(guī)律變

化;

‘隨機誤差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值時,誤差的絕對值和符號以不可預(yù)定的方式變化;

粗大誤差是超出規(guī)定條件下預(yù)計的誤差。實際測量中對系統(tǒng)誤差用修正法消除;

對隨機誤差可通過概率統(tǒng)計方法尋求和描述規(guī)律,評定其影響

四、綜合題

1.解:由相對誤差計算公式£=UxlOO%得

X

£=也X100%=56。。4-50X100%=0.008%

x50

@x100%=跋皿須*100%=0.0075%

2x80

因為£]>4

所以,第二癡方法測量精度高。

2.試從83塊一套的量塊中,組合下列尺寸:48.98,10.56,65.365mm。

答:組合如下:

(1)48.98...............................所需尺寸

T.48.............................第一塊量塊的尺寸1.48mm

47.50

-7.50...............第二塊量塊的尺寸7.5mm

40...........................第三塊量塊的尺寸40mm

即48.98mm=(1.48+7.50+40)mm<)

(2)10.56.................................所需尺寸

-L06..................................第一塊量塊的尺寸1.06mm

9.5.................................第二塊量塊的尺寸9.5mm

即10.56mm=(1.06+9.5)mm

(3)65.365................................所需尺寸

T.005.................................第一塊量塊的尺寸1.005mm

64.360

二1.360.................................第二塊量塊的尺寸

63.000

-3.000.................................第三塊量塊的尺寸

60.................................第四塊量塊的尺寸

即65.365mm=(1.005+1.360+3.000+60)mm

習(xí)題三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J,錯誤的打X)

1.獨立原則、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輪廓要素。()

2.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誤差為力則該平面對基準(zhǔn)平面的平行度誤差大于人()

3.徑向圓跳動公差帶與圓度公差帶的區(qū)別是兩者形狀不同。()

4.基準(zhǔn)要素為中心要素時,基準(zhǔn)符號應(yīng)該與該要素的輪廓要素尺寸線錯開。()

5.位置度公差沒有基準(zhǔn)要求。()

二、單項選擇題

1.孔和軸的最大實體尺寸分別是()。

A.孔的最小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小極限尺寸B.孔的最大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大極限尺寸

C.孔的最大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小極限尺寸D.孔的最小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大極限尺寸

2.軸向全跳動公差屬于(

A.形狀公差B.定位公差C.定向公差D.跳動公差

3.幾何公差帶形狀屬于兩同心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的是()。

A.圓柱度B.圓度C.任意方向上的直線度D.同軸度

4.平面度公差屬于()。

A.定向公差B.定位公差C.形狀公差D.跳動公差

5.國家標(biāo)準(zhǔn)中,幾何公差的基本級是()。

A.5級與6級B.6級與7級C.7級與8級D.8級與9級

6.幾何公差帶是限制被測提取要素變動的(

A.區(qū)域B.大小C.位置D.范圍

7.某一橫截面內(nèi),實際輪廓由直徑分別為020.05mm與020.03mm的兩同心圓包容面形成最

小包容區(qū)域,則該輪廓的圓度誤差為()?

A.0.01mmB.01mmC.0.02mmD.40.02mm

8.某軸線對基準(zhǔn)中心平面的對稱度公差值為0.1mm,則該軸線對基準(zhǔn)中心平面的允許偏離

量為()o

A.0.1mmB.00.1mmC.0.05mmD.00.05mm

9.公差原則是指()o

A.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的關(guān)系B.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的關(guān)系

C.確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則D.制定公差與配合標(biāo)準(zhǔn)的原則

10.測得一軸線相對于基準(zhǔn)軸線的最小距離為0.04mm,最大距離為0.10mm,則它相對于基準(zhǔn)

軸線的位置度誤差為()。

A.60.04mmB.60.08mmC.00.10mmD.</>0.20mm

三、簡述題

1.簡述幾何公差在機械制造中的作用。

2.說明圖3-53中形狀公差代號標(biāo)注的含義(按形狀公差讀法及公差帶含義分別說明)。

Q|o.oi|

仁9

_L

。g9

090

—Jo.o;

O|hoi|

圖3-53簡答題2圖圖3-54計算題1圖

四、計算題

1.已知某工件的被測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值為f=0.05mm?,F(xiàn)在用三點法測量該被測平面的平

面度誤差,對被測實際表面均勻分布九個測量點,各測量點對測量基準(zhǔn)面的坐標(biāo)值如圖3-54所示(單

位:gm)。試求該表面的平面度誤差,并判斷被測平面的平面度誤差是否合格?

五、綜合題

1.在表3-33中填寫幾何公差各項目的符號,并注明該項目的公差類別。

表3-33綜合題1表

項目符號幾何公差類別項目符號幾何公差類別

同軸度圓度

圓柱度平行度

位置度平面度

面輪廓度圓跳動

全跳動直線度

2.在表3-34中填寫出公差帶形狀。

表3-34綜合題2表

序號幾何公差項目幾何公差帶形狀序號幾何公差項目幾何公差帶形狀

1直線度4平面度

2線輪廓度5面輪廓度

3圓度6同軸度

3.將下列幾何公差要求標(biāo)注在圖3-55上。

(1)(MO:。,圓柱的軸線對兩絲5_:⑼軸頸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015mm;

(2)兩。25,21軸頸的圓度公差為。01mm;

(3)。40,3左、右端面對兩溟5,2i軸頸公共軸線的軸向圓跳動公差為0-。2mm;

(4)鍵槽101036的中心平面對。40二03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15mm。

I

S

O

9—

Z

0

圖3-55綜合題3圖

4.將圖3-56中的幾何公差(形位公差)的錯誤標(biāo)注加以改正。注:不允許改變幾何公差項目

符號。

習(xí)題三答案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J,錯誤的打X)

1.V;2,V;3.X;4.X;5.X

二、單項選擇題

1.D;2.D;3.A;4.C;5.B;6.D;7.A;8.C;9.B;10.D

三、簡述題

1.答:在機械制造中,零件加工后不僅會產(chǎn)生尺寸誤差,而且其表面、軸線、中心對稱平面等

的實際形狀和位置相對于所要求的理想形狀和位置,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定的誤差,這種誤差稱為

形狀和位置誤差,簡稱形位誤差或幾何誤差。幾何誤差是由于機床精度、加工方法等多種原因造成。

零件圖樣上除了規(guī)定尺寸公差來限制尺寸誤差外,還必須規(guī)定幾何公差來限制形狀和位置誤差,以

滿足零件之間的正常配合和使用要求等。

2.解:(1)060f7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值為0.05mm;圓柱面必須位于半徑差為公差值0.05mm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

(2)整個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01mm;整個零件的左端面必須位于距離為公差值

0.01mm的兩平行平面之間。

(3)036h6圓柱表面上任一素線的直線度公差為0.01mm;該圓柱表面上任一素線必須位于

軸向平面內(nèi),距離為公差值0.01mm的兩平行直線之間。

(4)036h6圓柱表面任一橫截面的圓度公差為0.01mm;在垂直于O36h6軸線的任一橫截面

上,實際圓必須位于半徑差為公差值0.01mm的兩同心圓之間。

四、計算題

1.解:

Mmax=+20"m,Mmin=—9〃m

???平面度誤差:,六Mmax—Mmin=+20-(-9)=29〃ID

*.*f=50//m

又;f<t

被測平面的平面度誤差合格。

五、綜合題

1.

表3-35綜合題1答案表

項目符號幾何公差類別項目符號幾何公差類別

同軸度◎位置公差圓度O形狀公差

圓柱度形狀公差平行度II方向公差

位置度4位置公差平面度n形狀公差

形狀公差或位置公

面輪廓度d圓跳動/跳動公差

全跳動跳動公差直線度——形狀公差

2.

表3-36綜合題2答案表

序號幾何公差項目幾何公差帶形狀序號幾何公差項目幾何公差帶形狀

兩平行直線之間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

1直線度4平面度

區(qū)域域

兩等距曲線間的區(qū)兩等距曲面間的區(qū)

2線輪廓度5面輪廓度

域域

3圓度兩同心圓間的區(qū)域6同軸度一個圓柱

3.

O0.01

?小0.015A-B

10-0.036

I8I

ONN

OO

O6O

9—

Z寸LAZ

000

00

0

0.02AB~**|~E~10.0151AQ|------0.02A-B

圖3-57綜合題3答案圖

4.

圖3-58綜合題4答案圖

習(xí)題四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J,錯誤的打X)

L表面粗糙度是描述零件表面宏觀幾何特征的一項指標(biāo)。()

2.在腐蝕性環(huán)境下使用的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數(shù)值應(yīng)小一些。()

3.用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可以準(zhǔn)確測量出被測表面的粗糙度數(shù)值大小。()

4.選擇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大小時,應(yīng)綜合考慮零件的使用場合、配合性質(zhì)等因素。()

5.Ra比其它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更能綜合反映零件表面的微觀幾何特征。()

二、單項選擇題

1.零件表面越粗糙,則()。

A.應(yīng)力越集中B.配合精度越高C.接觸剛度越高D.抗腐蝕性越好

2.用來判斷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準(zhǔn)線長度是()。

A.基本長度B.評定長度C.取樣長度1).公稱長度

3.標(biāo)注螺紋表面的粗糙度時,應(yīng)標(biāo)注在()上。

A.尺寸線B.大徑C.小徑D.中徑

4.標(biāo)注齒輪輪齒面上的粗糙度時,應(yīng)標(biāo)注在()上。

A.齒頂圓B.分度圓C.齒根圓D.尺寸線

5.選擇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受交變載荷作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應(yīng)適當(dāng)減小。

B.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應(yīng)小于非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數(shù)值。

C.摩擦表面應(yīng)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小。

D.工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

6.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評定參數(shù)是()。

A.RSmB.RaC.RzD.Rc

7.當(dāng)0.32VR”W0.8〃m時,零件的表面狀況是()。

A.可見刀痕B.微見刀痕C.可見加工痕跡D.微見加工痕跡

/Ra6.3

8.表面粗糙度代號▽表示()。

A.Ra為6.3〃mB.Ra<6.3/zmC.Ra>6.3//mD.Ra的上限值為6.3〃m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比較法檢測表面粗糙度時,只能對被測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進(jìn)行測量。

B.光切法測量的表面粗糙度準(zhǔn)確度較高,可以對表面粗糙度較高和不規(guī)則表面的測量。

C.針描法檢測表面粗糙度時顯示數(shù)值直觀,可測量許多形狀的被測表面。

1).干涉法是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種方法,可以測量極光滑表面的Ra值。

10.車間生產(chǎn)中評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0

A.光切法B.針描法C.干涉法D.比較法

三、簡答題

1.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Ra和Rz的含義是什么?

2.表面粗糙度的圖樣標(biāo)注中,什么情況注出評定參數(shù)的上限值、下限值?什么情況要注出最大

值、最小值?上限值和下限值與最大值和最小值如何標(biāo)注?

3.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檢測方法有哪兒種?電動輪廓儀、光切顯微鏡、干涉顯微鏡各適用于測量

哪些參數(shù)?

四、綜合題

1.解釋圖4-33中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含義。

2.試將下列表面粗糙度技術(shù)要求標(biāo)注在圖4-34±:

(1)圓錐面a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Ra的上限值為4.0,,m;

(2)輪轂端面b和c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Ra的最大值為3.2/zm;

(3)030mm孔最后一道工序為拉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Rz的最大值為10.0〃m,并標(biāo)注

加工紋理方向;

(4)(8+0.018)mm鍵槽兩側(cè)面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Ra的上限值為2.5〃m;

(5)其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Rz的最大值為40//mo

A

圖4-34綜合題2圖

習(xí)題四答案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J,錯誤的打X)

1.X;2.V;3.X;4.V;5.V

二、單項選擇題

1.A;2.C;3.A;4.B;5.D;6.B;7.D;8.D;9.C;10.D

三、簡答題

1.答:輪廓的算術(shù)平均偏差Ra:在一個取樣長度內(nèi)縱坐標(biāo)值Z㈤絕對值的算術(shù)平均值;

輪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個取樣長度內(nèi),最大輪廓峰高4,和最大輪廓谷深Z。之和。

2.答:當(dāng)允許在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的所有實測值中,超過規(guī)定值的個數(shù)少于總數(shù)的16%時,應(yīng)

在圖樣上標(biāo)注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稱“16%規(guī)則”。當(dāng)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的所有

實測值都不得超過規(guī)定值時,應(yīng)在圖樣上標(biāo)注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即最大值規(guī)則。

例如:

Ra3.2

▽LRa1.6: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的上限值為3.2pm,的下限值為1.6Rn:

Ramax3.2

▽Ramin1$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血的最大值為3.2|am,R”的最小值為1.6|um。

3.答:目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比較法、光切法、針描法、干涉法、激光反

射法等。

電動輪廓儀可對表面粗糙度的幾項主要參數(shù)&八Rz、RSm、心〃“。進(jìn)行測量;

光切顯微鏡、干涉顯微鏡主要用于測量Rz參數(shù)。

四、綜合題

1.答:(1)內(nèi)孔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為0.8〃m,R”的下限值

為0.4〃m;

(2)M20螺紋大徑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為0.8〃m;螺旋面用去除

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的上限值為0.8〃m;

(3)軸肩端面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為3.2〃m;

(4)2x45。倒角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為1.6〃m;

(5)其余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為12.5。

2.答:

圖4-35綜合題2答案圖

習(xí)題五

一、判斷題

1.光滑圓柱體工件的檢驗可用通用計量器具,也可用光滑極限量規(guī)。()

2.檢驗部門或用戶代表驗收工件時使用的量規(guī)稱為驗收量規(guī)。()

3.光滑極限量規(guī)通規(guī)的公稱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