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教案初中教育_第1頁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教案初中教育_第2頁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教案初中教育_第3頁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教案初中教育_第4頁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文言文復習教案初中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常用實詞,虛詞。2.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大意。能力目標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賞析課文的美,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代散文的興趣。領略我國傳統(tǒng)文化,并繼承與發(fā)揚光大。1.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言文的文章大意,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3.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增加語言積淀。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背誦課文學生背誦重新感受文章內容二、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由學生介紹,老師總結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記》等,有“田園詩人”之稱。他也是田園派的鼻祖。增長學生的文學知識三、整體感知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把字詞進行進一步加強鞏固根據(jù)老師所提供的字詞,進行解釋。1、發(fā)垂髫:老人和小孩6、具答之:詳細7邀請11、后遂無問津者:問路。這里是訪鞏固字詞解釋,打好基礎四、掌握通假字及本文成語通過介紹讓學生加強掌握要:通“邀”,邀請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無人問津、世外桃源1、(桃加強學生的積累五、翻譯句子1、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艷而美名師精編優(yōu)委教案--田美池桑竹之屬。4、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六、問題探究說它們所表現(xiàn)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3、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其實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詩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寫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民風淳樸;人與人和睦相處。6、陶淵明描繪桃花源這樣一種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自給自足的社會,與當時社會現(xiàn)”實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郭沫若寫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現(xiàn)出詩人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憎惡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這一方面兩者是相同的。加強學生合鞏固復習一、背誦課文1、老師介紹作者學生背誦重新感受文章內容二、了解作品劉禹錫(772—842),河南洛陽,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世稱“劉賓客”、詩豪。周敦頤(1017.5.5~1073)字茂叔號濂溪,謚號元公,中國北宋敦實。世稱濂溪先生。北宋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銘”本是古代刻于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敘述生平事跡的一些贊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頌德、祭奠祖先與昭申鑒戒。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是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梢园l(fā)表議論,也可以記事,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像現(xiàn)代雜文的風格,學習時要注意體會。增長學生的文學知識三、整體感知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把字詞進行進一步加強鞏固4案牘(dú:)官府的公文5.蕃:多。。6、矣宜:應當。1、我則唯獨喜愛蓮一蓮從淤泥中成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污染;鞏固字詞解釋,打好基礎四、翻譯句子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3、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1、本文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思想、情緒)?它經(jīng)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它的莖)內空外直,沒有(纏繞的)蔓,(也沒有(旁逸的)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3、它筆直地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1、本文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P五、問題探究加強學生合名師精編優(yōu)委教案--2、《愛蓮說》寫“蓮”,為什么種花各持什么態(tài)度?3、《陋室銘了作者的不平之氣?2、寫菊和牡丹由于襯托“蓮”之高潔。作者認為,牡丹雖艷麗富貴,但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清逸脫俗,但隱卻潔身自好,難得可貴。3.表現(xiàn)作者對世風的鄙視。鞏固復習一、背誦課文由老師介紹張潮。學生背誦回顧文章內容二、了解作者以及作品號三再道人,張潮是清代文學家、小說家、編選了一部筆記體小說《虞初新志》。魏學(yī)約1596——約1625),字子敬,號茅檐,明朝末嘉善人。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逗酥塾洝肥瞧浯碜鳎磺宕藦埑本幹频摹队莩跣轮尽肥珍?。增長學生的文學知識三、整體感知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把字詞進行進一步加強鞏固鞏固字詞解釋,打好基礎四、掌握通假字通過介紹讓學生加強掌握2、詘右臂支船:通“屈”,彎曲通“橫”五、翻譯句子t、周不因勢象形,各共情態(tài)。2、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4、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2、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六、問題探究1、“核舟”的精堪藝術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3、本文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指導學生背誦1、(1)用料體積?。?2)所刻事物繁多;(3)刻物情態(tài)畢備面:中間部分→船頭→船尾加強學生合鞏固復習一、背誦課文《大道之行也》1、老師介紹《大道之行也》表達的學生背誦回顧文章內容二、了解作者以及作品是孔子在戰(zhàn)亂非常多的春秋時期,迫切希望有一個太平盛世的出現(xiàn)。他認為在大道施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增長學生的文學知識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一個大同”社會.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學者托名孔子答問三、整體感知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把進行進一步加強鞏固3、女有歸:歸,女子出嫁。鞏固字詞解釋,打好基礎四、翻譯句子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1、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2、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3、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五、問題探究(研討練習)“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點?、要點:沒有階級壓迫,沒有剝削,和平安定,人人平等,人們和睦相處,尊老愛幼,生活富足。加強學生合鞏固復習一、背誦課文指導學生背誦學生背誦回顧文章內容二.了解作者學生介紹,教師補充學生根據(jù)以前筆記介紹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增長學生的文學知識三、整體感知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把進行進一步加強鞏固1.眥:眼眶,眼角2.曾:通“層”。3.吏呼一何怒:呼,大聲吆喝。怒:兇狠。4.泣:小聲抽泣,啼哭。鞏固字詞解釋,打好基礎五、翻譯句子五、問題探究歸納詩歌的思想內容并分析詩1:《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壯闊,顯示郁,具有悲愴美。2: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加強學生合鞏固復習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中考鏈接(學生做練習加強鞏固)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碧諟Y明《桃花源記》)”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訂枺骸昂螢椴蝗ヒ?”曰:“無苛政?!惫糯跃斯梅Q呼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①阡陌交通..()②便要.還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9.從表達方式看,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從藝術表現(xiàn)手法看,甲文主要運用了()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