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指標包括政務服務組織_第1頁
考核指標包括政務服務組織_第2頁
考核指標包括政務服務組織_第3頁
考核指標包括政務服務組織_第4頁
考核指標包括政務服務組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圳政府績效管理

政府績效評估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在中國則是方興未艾,杭州市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吉林省政府等都已經在悄然推行績效評估。

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把當年確定為

“行政績效年”,并于當年3月展開了政府績效評估試點,首次對16家政府職能部門和

6個區(qū)政府進行績效評估。

2008年6月,深圳公布了對這16個部門和6區(qū)績效評估的“效能成績單”,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2008年評估指標體系

該市于2008年對評估指標體系作進一步完善:對市屬職能局的細項指標由2007年的24個調

整為20個,涵蓋行政業(yè)績、行政效率、行政執(zhí)行力和行政成本四大方面;區(qū)政府的細項指標由2007年的42個調整為36個,涵蓋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四大方面。

采取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的方式,且采取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的方式。

該市在外部評估中大膽引入“民意調查”。2008年,深圳首次將外部評估交由市統(tǒng)計局

承擔,共設立14個調查點,發(fā)放問卷10207份,增加了績效評估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度。

“深圳現時的績效評估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痹撌谐枪芫旨o委副書記王一華表示,“一年下來,部門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工作做完,量化的考核激勵良性的競爭,促進政府朝服務型轉變?!笨己私Y果公開 從年度績效綜合評估結果看,六區(qū)政府、16個職能局的年度綜合績效均在良好以上。 與2007年的年度綜合績效相比,2008年度六區(qū)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力度有所加大,16個職能局的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領域的工作水平普遍提高。2008年度的各區(qū)各局的“效能成績單”發(fā)覺喜中有憂,當中有進步也有不足。

綜合內外部評估結果,16個職能局平均得分為

89.46分,位于“良好”區(qū)域,有11個職能

局績效超過年度平均水平,整體優(yōu)于2007年。其中,藥監(jiān)、工商和勞保局等職能局的年度績效繼續(xù)保持較高水平,衛(wèi)生、環(huán)保、城管等職能局的年度績效改善幅度較大。

而另一方面,評估系統(tǒng)也“如實反映”出職能局的政務公開工作存在不足:一是投訴反饋機制不暢,公眾滿意度有待提高;二是部分職能

局的行政審批事項數量有所反彈,行政審批改

革需進一步深化;三是公共政策研究有待深入,城市管理的深層次問題亟待解決;四是部門間

協調不暢,職責交叉和權責脫節(jié)現象仍然存在;五是民生領域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醫(yī)療、教育和治

安工作需要加強。

再看看各區(qū)政府的綜合績效:綜合內外部評估結果,福田區(qū)位于“優(yōu)秀”區(qū)域(綠區(qū)),寶安、鹽田、羅湖、南山、龍崗五區(qū)均位于“良好”區(qū)域(藍區(qū))。

各區(qū)存在的突出問題,評估結果也是“實話實說”:部分區(qū)政府的重大任務完成情況不容樂觀,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工作不協調、推諉扯皮的現象仍然存在,而且各區(qū)之間的公共服務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教育、醫(yī)療、治安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仍然亟需解決。深圳有了政府績效評估工作,讓各區(qū)各職能局形成了由原來的“外部壓力”轉向“自我加壓”,原來的“領導忙”變?yōu)椤按蠹叶济Α保瓉淼摹耙腋伞弊優(yōu)椤拔乙伞钡姆e極、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以環(huán)保局為例,記者看到了績效評估系統(tǒng)通過實時的

“糾偏糾錯”,不斷“校正”政府部門各項工作的

“航向”。

2008年上半年環(huán)保局發(fā)現績效評估“電子政務應用”得分較低,迅速組織召集各行政許可單位查找原因,最終發(fā)現網上行政審批系統(tǒng)建設速度較慢,其后立刻召開工作現場會,抽調了8名業(yè)務干部進行專項工作攻關,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建成并運轉了網上行政審批系統(tǒng),大大推動了局里“陽光審批”工作的開展。

另外,環(huán)保局還通過績效評估工作平臺完成了多年未解決的在用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核準系統(tǒng)與我市電子監(jiān)察系統(tǒng)對接的問題,并于2008年9月全面實現核準結果網上發(fā)布。

不定期評估和針對專門事項進行評估,也是政府績效評估的重要工作內容。

2008年,市績效評估辦想市政府之所想、急

市政府之所急,對一些典型事件、制度安排開展評估與研究,市績效評估辦就龍崗“9·20”火災進行了延伸調查和研究,對近期我市公共安全事故頻發(fā)的深層次原因作了深入分析,并從制度上對公共安全防范提出一系列對策建議。引入“民意調查”讓績效更顯民意

在外部評估中,深圳更大膽地引入“民意調查”,而且外部評估的權重也由前兩年的25%調整為今年的30%。

2008年,深圳政府部門績效評估工作外部評估首次由市統(tǒng)計局承擔,通過開展公眾滿意度調查的方式,在全市設立14個調查點,聘請大學生作為調查員,發(fā)放10207份問卷,廣泛收集民情民意。這種由統(tǒng)計專業(yè)機構實施公眾滿意度調查,這是深圳的一次大膽創(chuàng)新,更有利于增強績效評估結果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度。2007-2008績效管理的效果

在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評價中心發(fā)布的“廣東省地方政府整體績效評價報告”中,深圳的政府整體績效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全省第一名

專家指出,短短兩年,特區(qū)的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就走出了“深圳模式”。

權重占70%的內部評估,也突顯出其客觀性。內部評估主要是由被評估單位以外的政府其他部門提供績效評估指標的相關數據。其中,只有“履行職責”這一指標是由被評估單位負責提供數據,但也必須經過符合性驗證程序才予以確認,這種評估完全摒棄了自我評估、領導評估所帶來的人為因素影響。據悉,2008年市績效評估辦組織對部分試點單位進行符合性驗證,共涉及74個項目,其中現場驗證類32項、工作底單核驗類19項、綜合驗證23項內外評估結果對比

從內部評估結果看,福田、寶安、羅湖、鹽田四區(qū)以及全部16個職能局的績效均位于“優(yōu)秀”區(qū)域(綠區(qū));

但從外部評估結果看,全部22個試點單位的公眾滿意度評價得分都在60分以上,最高為

73.7分,最低為62.6分,內、外部評估結

果差距較大,這一方面反映公眾對政府工作的基本肯定,另一方面也表明公眾對政府工作的期望值較高,看來六區(qū)及各職能局“仍需加把勁”。2010年政府績效管理

2010年在全市政府系統(tǒng)全面試行經過幾年的探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政府績效管理工作體系,初步實現了績效管理的電子化、實時化和系統(tǒng)化,對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完善政策文件

經過3年的試點,2009年7月,深圳市委常委會正式通過了《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暫行辦法》及《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指標確定及數據采集規(guī)則》、《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方法和程序操作規(guī)則》、《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結果運用規(guī)則》3個配套文件組成,這個“1+3”文件構成了深圳政府績效管理的基本框架。

明確“公眾滿意”成為績效評估的重要導向之一

根據《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暫行辦法》,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各區(qū)、政府各部門履行

法定職責、提供公共服務的情況,完成工作任務的情

況,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率的情況和財政資金使用績

效情況。其中對市政府直屬單位的評估與管理指標中,行政業(yè)績占45%,行政效率占20%,行政執(zhí)行力占25%,行政成本占10%;對區(qū)政府的評估與管理指標中,經濟調節(jié)僅占10%,公共服務占45%,社會管理占25%,市場監(jiān)管占20%,體現了政府職能重心的轉移。1+3”文件著重突出群眾滿意度

績效評估結果由兩個方面組成,其中內部評估占70%,由“深圳市政府績效電子評估與管理系統(tǒng)”自動完成。外部評估占30%,由市績效辦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jiān)察員、評估專家或委托第三方機構等完成,此外,對服務對象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的調查作為外部評估的重要部分,權重將占到15%以上。根據文件,市績效委可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結果比例,且外部評估結果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

“1+3”文件的一大亮點是明確了對考核結果的運用建立了績效獎勵和懲處機制,把考核結果作為領導決策、政策調校、財政預算、行政獎勵、行政問責的重要依據。

根據文件,對年度評估結果為“優(yōu)秀”等次的被評估單位,將給予通報表彰、提高單位公務員年度考核優(yōu)秀等次人數比例等,比如,對連續(xù)三年以上評為“優(yōu)秀”的單位,單位公務員年度考核“優(yōu)秀”等次人數比例提高5%,記集體三等功。對評為“一般”、“較差”等次的單位,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責令限期整改。比如,對于連續(xù)三年以上績效評估與管理結果為“較差”的,單位公務員年度考核“優(yōu)秀”等次人數比例調低5%;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誡勉談話,取消評先評優(yōu)資格,責令領導班子向市政府寫出整改報告,限期予以整改;同時建議組織部門對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調整或免職。

接下來,深圳會逐步將政府績效管理工作提升到戰(zhàn)略層面,制定政府績效管理戰(zhàn)略,并且在

2年內力爭實現政府績效管理立法。擴大評估范圍

今年將市政府所有工作部門、各區(qū)政府及新區(qū)管委會均列為政府績效評估對象的基礎上,覆蓋40個部門。

逐步將市政府直屬其他單位納入政府績效管理體系,實現政府績效管理由局部試點向全面試行過渡。據悉,政府重大工作、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投資都將被納入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公眾參與,首次引入電子民調

從2010年12月1日至31日,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市績效辦)組織政府績效公眾滿意度調查,邀請市民通過問卷抽樣調查和網上電子民調兩種方式,對市政府工作部門和各區(qū)政府的績效進行評價。

參與評估的市民可匿名,也可在填寫個人信息之后提交問卷,相關信息將被保密。

38:8080/dzmd/activity/l

nch.TJ?method=jx2q

截至昨日20時,參加網上電子民調的市民總人數為6155人次,近九成對政府績效表示滿意。據悉,以網上電子民調方式請社會公眾為政府績效打分,這在深圳還是首次。

對市民“打分”的結果,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委員會會將其納入2010年政府績效年度綜合評估,占評估結果總分的30%。

市民的意見和建議被收集和梳理后,也將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以便優(yōu)化服務。

內部評估包括電子系統(tǒng)評估和市政府領導評價意見,各占65%和5%;外部評估包括社會公眾滿意度調查和電子民調系統(tǒng)測評,各占25%和5%??陀^評估和主觀評估相結合的辦法

根據相關方案,評估首次提出采用客觀評估和主觀評估相結合的辦法,其中客觀評估指電子系統(tǒng)自動評估,占65%;主觀評估占35%,包括社會公眾滿意度調查、電子民調系統(tǒng)測評和市政府領導評價意見。據悉,對32個政府工作部門的評估將從行政業(yè)績、行政效率、行政執(zhí)行力、行政成本等4個方面23個三級指

標展開,包括公共服務白皮書、政府投資項目(A類)完成率、部門人均公用經費支出水平等內容。

對6個行政區(qū)的區(qū)政府、2個新區(qū)管委會的績效評估將從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等4個方面32個三級指標展開,其中民生指標占據了一半左右?!翱挤帧睊煦^干部任免

評估將被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個等級,獲得“優(yōu)”的單位,該單位公務員年度考核

“優(yōu)秀”等次人數比例將提高3%,并將被作為表彰對象向上級推薦;評“差”的單位,除了通報批評外,單位公務員年度考核“優(yōu)秀”等次人數比例將調低3%,領導班子成員取消評先評優(yōu)資格。同時,將對單位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責令領導班子向市政府寫出整改報告,限期予以整改。

更為重要的是,政府績效評估結果和獎懲情況將抄送組織人事部門,作為考核班子、組織處理和獎懲任免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將建立“政府績效觀察員制度”,

未來,深圳將建立“政府績效觀察員制度”,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jiān)察員等作為政府績效觀察員,定期收集績效觀察員對政府各部門工作績效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對政府工作的日常監(jiān)督。

同時,為了加強公眾參與,深圳將建立電子民調系統(tǒng),實現實時收集民情民意和年度滿意度調查兩大功能。深圳政務服務擬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南方都市報2014.11.15

為提升政務服務品質,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起草《深圳市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草稿)》

《規(guī)定》是深圳政務服務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明確了政務服務工作的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政務服務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占政府績效考核權重不低于5%??己酥笜税ㄕ辗战M織、政務服務效率、網上辦事深化率、政務服務滿意度和政務服務創(chuàng)新等一級指標。政務服務實施情況納入電子監(jiān)察,實行全過程跟蹤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