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述評-羅素_第1頁
思想家述評-羅素_第2頁
思想家述評-羅素_第3頁
思想家述評-羅素_第4頁
思想家述評-羅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44030第一組思想家述評—羅素小組成員14403002王麗群14403004李

云14403005許慧蕓14403006尹一凡14403008任隴飛14403009姜

星14403010

昱14403011張宇嵩14403012

鑫主要內(nèi)容人物生平—出生1872年5月18日,羅素生于英國輝格黨貴族世家。其祖父約翰·羅素勛爵在維多利亞時代兩度出任首相,并獲封伯爵爵位。羅素4歲時失去雙親,由祖母撫養(yǎng)。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極為嚴格,精神上無所畏懼,敢于蔑視習俗,曾將“不可隨眾行惡”(出自圣經(jīng)舊約·出埃及記23:2)題贈給羅素,這句話成為羅素一生的座右銘。人物生平—童年羅素的童年是孤獨的。祖母沒有讓他上一般貴族子弟上的公學,而是讓他在家接受保姆和家庭教

師的教育。羅素在青少年時期先

后對數(shù)學,歷史和文學感興趣。

11歲時他的哥哥教給他歐氏幾何學,從此數(shù)學成為他一生的愛好。他的叔叔零碎地給他講過一些科

學知識。他很快發(fā)現(xiàn)科學和宗教

是有矛盾的,約在17歲時經(jīng)思考放棄基督教信仰。他在祖父的書

房里閱讀了大量歷史和文學著作,這對他今后的著述有很大影響。人物生平—大學1890年,羅素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shù)學,哲學和

經(jīng)濟學。羅素于1893年獲得數(shù)學學位,

而后在第四年轉(zhuǎn)學

哲學,并獲得倫理

科學學位。人物生平—大學畢業(yè)后

隨著一戰(zhàn)的爆發(fā),羅素對哲學的興趣被他對歐洲文明面臨的巨大威脅之恐懼所壓倒。自1914年英國參戰(zhàn)到1917年底,他一直為反戰(zhàn)活動而奔波。他組織了

“拒服兵役委員會”,并因一張傳單而被法院判為有罪,并因此被三一學院解職。1918年,他因撰寫一篇反戰(zhàn)文章而被判刑入獄。

1920年8月,羅素應邀到中國講學。10月在南京大學(時稱國立東南大學[2])發(fā)表《關(guān)于哲學》的講演,倡導以邏輯推理與科學方法求知[3]。他對古老悠久的中國文化極為敬佩,對中國人的教養(yǎng)和幽默感十分欣賞。在中國時羅素患上嚴重瘧疾,以致日本人謠傳他已病故?!袢宋锷健蟀肷?/p>

從1920年代到1930年代,羅素撰寫了大量有關(guān)俄國、中國、相對論、歷史、教育、性道德、國際關(guān)系、宗教和未來社會的著作,其中較重要的有《心的分析》(1921)《論教育,尤其是幼兒的教育》(1926)《物的分析》(1927)《哲學大綱》(1927)《懷疑論文集》(1928)《道德與婚姻》(1929)《教育與社會秩序》(1932》《自由和組織》(1934)《宗教和科學》(1935)《權(quán)力:一個新的社會分析》(1938)

盡管這些活動的許多部分是為了掙錢維持生計,但羅素仍然是各種政治活動孜孜不倦的支持者。人物生平—后半生1944年,羅素回到英國,并接受了三一學院的聘

請,并在那里完成了最

后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人類的知識》(1948)。1949他被選為英國科學院榮譽院士,1950年英王喬治六世向他頒發(fā)“功績勛章”,這是英國的最高榮譽。人物生平—后半生1950他應邀到美國講授哲學。在去普林斯頓大學

作講演的途中,傳來諾

貝爾獎金委員會向他頒

發(fā)文學獎的消息(獲獎

作品為《婚姻與道德》),發(fā)獎的原因是羅素的“哲學作品對人類道德文化做出了貢獻”。人物生平—后半生對羅素來說,1960年代是政治上忙亂的年代,他對許多事業(yè)給予支持,反對越南戰(zhàn)爭,并與讓·保羅·薩特一并成立了羅素-薩特特別法庭。他于1967年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越南的戰(zhàn)爭罪行》。他的最后政治聲明是有關(guān)中東的,譴責以色列襲擊埃及和巴勒斯坦難民營。這個聲明寫于他逝世(1970年2月2日)的前兩天,這說明羅素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為世界和平事業(yè)和人類的前途操勞。主要思想理論—數(shù)理邏輯哲學上羅素最大的貢獻是和G·E·摩爾一起創(chuàng)立了分析哲學,此外他還在認識論、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哲學和哲學史方面

做出過貢獻。在劍橋大學時羅素信奉唯心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但是在1898年在摩爾的影響下羅素放棄了唯心主義,轉(zhuǎn)而研究

實在論,并很快成為“新實在論”的倡導者。羅素此后始終強

調(diào)現(xiàn)代邏輯學和科學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論。羅素的分析哲學由此誕生:通過將哲學問題轉(zhuǎn)化為邏輯符號,哲學家們就能夠更容易地推導出結(jié)果,而不會被不夠嚴謹?shù)恼Z言所誤導。羅素認為哲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學研究更廣泛的內(nèi)容),但他們的研究方法應該是相同的。哲學和數(shù)學一樣,通過應用邏輯學的方法就可以獲得確定的答案,而哲學家的工作就是發(fā)現(xiàn)一種能夠解釋世界本質(zhì)的一種理想的邏輯語言。主要思想理論—倫理在倫理方面,羅素尤其注重愛。他認為,美好人生中,愛和知識是必須的。在某種程度上愛更為重要。愛將激勵我們?nèi)で笾R,從而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使我們所愛的人獲益。愛能使人的欲望變得協(xié)調(diào),而非沖突。兩個相愛的人可以成敗與共,而相恨的人,一方的失敗則是另一方的成功。貪婪是一種巨大的動機,希望有盡可能多的財富或財富的控制權(quán)。無論你擁有多少,你總是希望得到更多,永遠不會滿足。虛榮是一種有巨大潛力的動機,它是人們內(nèi)心深處一種最重要的欲望,它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虛榮帶來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自我不斷地膨脹。主要思想理論—倫理羅素把金錢崇拜看做是一種信仰,即認為一切價值都要用金錢來衡量,金錢是人成功與否的惟一尺度。這種錯誤的成功理念引導人們殘害了自己的本性,降低了人生的快樂,增加了緊張的感受,使整個社會變得消極、厭倦、缺乏幻想。使人心中一切偉大愿望陷于沉寂。由于懼怕失去金錢,從而使人有了更多的憂慮和煩惱,使人把獲得幸福的能力消耗殆盡。奇聞軼事一、報復記者可到中國后生了一場大病。病后,他拒絕任何報人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后雖交涉,他們?nèi)圆辉甘栈卮讼?。●在他回國的路上,羅素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作為報復,羅素讓他的秘紙上寫著:“由于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倍?、人生的幸福羅素于1920年曾來過中國。有一天,羅素的一位年輕朋友來看他。走進門后,只見羅素正雙眼凝視房屋外邊的花園,陷入了沉思。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每當我和一位大科學家談話,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書給每個記者分發(fā)印好的字條,福已經(jīng)沒有希望。但每當我和我的花園談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滿了陽光?!逼媛勢W事—羅素的愛情追逐每一個穿裙子的人

研究羅素的胡克教授說:“不顧高齡,仍在追逐他遇到的每一個穿裙子的人,他干這類事臭名遠揚,甚于與年輕女仆,當著那些他屋里客人的面?!绷_素98歲的一生中結(jié)婚四次,中間還有過無數(shù)個情人。而視羅素為師長的艾略特,也曾被羅素“為老不尊”的風流深深傷害。羅素80歲時還和第三任妻子離婚,娶了伊迪絲·芬奇。

非常有意思的是,羅素每一任妻子一般都是在15年的共同生活后離婚的。1952年羅素在80歲高齡離婚,然后他娶了一位來自布萊恩·莫爾學院的教師,伊迪絲·芬奇,她照料完了羅素的余生,被稱為唯一一個能征服了羅素的女人。當羅素被指控為反美時,他瀟灑地回答道:“我的妻子們有一半是美國人。”

或許因為羅素作為哲學家影響力了太大了,遠遠蓋過了他其他方面的名氣,連他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也沒多少人在意,更別

提他的風流名氣了。羅素:“有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而

另一種是卑賤的呢?還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屬虛幻無謂呢?”(《西方哲學史·序》)。與尼采的比較羅素對人類的理性是懷有希望和信仰的,他十分看重清晰、理性、科學、分析這些東西。認識論上,尼采是極端的反理性主義者,他對任何理性哲學都進行了最徹底的批判。他提出了強力意志說。強力意志說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強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權(quán)勢,它是一種本能的,自發(fā)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決定生命的本質(zhì),決定著人生的意義。尼采比較了強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靜,精確,邏輯,生硬,節(jié)欲;強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躍,爭斗。強力意志源于生命,歸于生命,它就是現(xiàn)實的人生。人生雖然短暫,只要具有強力意志,創(chuàng)造意志,成為精神上的強者,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與尼采的比較批判理性帶來的謬誤是正確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類進步的標志,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碩果。歷史上一些杰出的哲學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理性本身沒有錯,理性是不能否定的。與尼采的比較

尼采作為十九世紀偉大的哲學家,其對女性的看法十分偏激,他認為女性是生來充當男人玩物的“第二性”,婦女解放是

一種男子氣的愚蠢。他把女人看成玩具,是該受男人控制的。女人身上有許多膚淺的東西,她們不關(guān)心真理,她們關(guān)心的

是外表和美麗。女人是沒有自主權(quán)的,不該獨立的,本性就

該被男人統(tǒng)治的,追求獨立的女人是喪失魅力。

尼采之所以會對女性形成如此偏激的觀點與他自身的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尼采幼年父親早逝,他與母親,妹妹以及未嫁的姑媽生活在一起,不健全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尼采矛盾的性格。他與自己的妹妹關(guān)系曖昧,并因妹妹“勾引”自己和污蔑自己的情人莎樂美而厭惡她,后來因?qū)Κq太人態(tài)度的不同甚至與他的妹妹一度決裂,但晚年因患精神病又不得不依賴妹妹與母親與尼采的比較

羅素曾在《西方哲學史》中就這一點嘲笑尼采,尼采蔑視女性卻終生被女性奴役。

一戰(zhàn)后,羅素日漸表現(xiàn)出對道德和社會問題的極大興趣。盡管他論述性關(guān)系和“女性

解放”的著作只占他作品的

一小部分,但恰恰就是這些

著作比他的其它所有著作都

更強烈地引起社會的普遍關(guān)

注,并且產(chǎn)生了更直接的影

響。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改

變了整個新的一代人對性道

德的看法,他在1929年出版的《道德與婚姻》一書中,他倡

導試婚和離婚從簡,對

婚外性行為和同性戀現(xiàn)

象持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羅素于1950年因該書獲諾貝爾文學獎。小組成員感想

在我看來,羅素是那個時代的奇葩,不僅僅體現(xiàn)在他的思想上,同時也體現(xiàn)在他一生的奮斗史中。

羅素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一直致力于自己的追求。從放棄經(jīng)濟學職位而成為一名哲學家,他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哪怕后來他窮困潦倒,生活窘困不堪,他從未為自己的選擇后悔過。這種精神是我們當代許多大學生都欠缺的。在羅素身上,我們所能夠?qū)W到的遠遠不止這一點,包括他對學習的態(tài)度、對精神的追求等。

無疑,羅素是一位博學睿智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然而,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