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凌源縣三官甸子村積石謨中心大墓發(fā)掘簡報_第1頁
遼寧凌源縣三官甸子村積石謨中心大墓發(fā)掘簡報_第2頁
遼寧凌源縣三官甸子村積石謨中心大墓發(fā)掘簡報_第3頁
遼寧凌源縣三官甸子村積石謨中心大墓發(fā)掘簡報_第4頁
遼寧凌源縣三官甸子村積石謨中心大墓發(fā)掘簡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凌源縣三官甸子村積石謨中心大墓發(fā)掘簡報

2002年9月16日至22日,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考古站在牛河梁第十六處發(fā)現(xiàn)了紅川文化積石墓,主石墓編號為02nxvim4(以下簡稱4m),并進行了挖掘?,F(xiàn)將發(fā)掘情況簡報如下。一“紅山文化”遺址牛河梁第十六地點位于遼寧省凌源市凌北鎮(zhèn)三官甸子村下河湯溝村民組西北約1公里的山頂上(圖一),地勢西北略高,東南偏低,山體基巖由片麻巖和少量花崗片麻巖組成,上附第四系棕黃色黃土狀土和棕紅色砂質黏土,海拔高555.5米。該遺址于1979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了局部試掘,發(fā)現(xiàn)了紅山文化墓葬3座,出土有勾云形玉牌、雙豬首三孔玉飾等玉器和彩陶筒形器。自1983年以來通過對牛河梁遺址的調查和發(fā)掘得知,這里是一處屬于牛河梁遺址范圍的紅山文化積石冢,編號為第十六地點。此次發(fā)掘的M4與1979年發(fā)現(xiàn)的3座墓葬均在這座積石冢內。二墓形制二重石棺M4位于積石冢的中心位置,西南距79M2約9米(圖二),為一座特大型豎穴石壙石棺墓,墓葬保存較好。墓葬開口以上的堆積自上而下分3層。第①層:封石層,厚0.1~0.22米,石質均為石灰?guī)r,石塊內夾雜陶筒形器殘片。第②層:封土封砂層,封土在下,封砂在上。封土厚0.06~0.1米,黃褐色土,細且純凈,為該層的主體;封砂厚0.01~0.03米,呈棕黃色,顆粒狀,粒度較大,質堅硬,均勻分布在封土層的層面上,系人工有意拋撒。該層內沒有遺物。第③層:回填土層,厚0.1~0.22米,為開鑿墓壙所產生的基巖碎石塊,石質均為花崗片麻巖?;靥畹幕鶐r碎石塊除了充滿整個墓穴,還在墓葬開口面上堆積,形成中間高、周圍低、面積約90平方米的覆蓋面。墓葬開口面為附著于基巖上的棕紅色砂質黏土和棕黃色黃土狀土稍加平整,用火烘烤而形成的燒土硬面。燒土硬面的分布范圍較大,最厚處為0.1米。墓壙鑿于燒土硬面的中心位置,打破燒土面和其下的山體基巖。墓壙的平面為圓角長方形,南北長3.9、東西寬3.1米;壙底的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2.68、南北寬1.2~1.4米。壙口距地表0.54、距壙底4.68米。壙口及壙壁上均有火燒痕跡。墓壙的南壁陡直,深4.68米,北壁鑿成兩級臺階,臺階自北向南呈緩坡狀。第1緩坡距壙口深0.4~0.7、寬0.7~1.1米,第2緩坡距壙口深1~1.5、寬1.1~1.2米。墓壙西壁和南壁的轉角處自壙口向下0.4米處有第1緩步臺,向下2.3米處有第2緩步臺,上有一陶筒形器殘片,扣置,扣面下的基巖上有燒灰。第2緩步臺從西壁向北壁延伸,與北壁第2緩坡外緣線相接。墓壙從壙口至其下2.3米處形成一個大收分,為石棺上壙口(圖三、八)。石棺壙口的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2.1~2.38、南北寬1.3米,向下1.7米處有石棺封蓋石板,該處壙長2.6、寬1.4米。石棺的棺蓋、四壁及棺底均用石灰?guī)r石板平鋪疊砌,砌筑極為講究,通高0.66~0.74米。棺蓋的平面為長方形,長2.6、寬1.18~1.25、厚0.08米,系用兩層長方形石板疊搭而成,個別石板有修整痕跡。棺墻內壁砌筑整齊,內壁長1.9、西寬0.5、東寬0.55、中寬0.65、高0.57~0.68米。由于各壁石板的薄厚不同,砌筑的層數(shù)亦不相同(11~17層),高度略有不同,其中西壁略高于其他三壁,其他三壁用黃黏土(烘烤使其堅硬)墊高找平,東壁尤為明顯。棺底平鋪一層石板,局部壓在棺墻下,厚0.02~0.04米,為將底板鋪平,先在墓底鋪一層厚0.3~0.5厘米的細砂;棺底的壙穴略大于棺蓋所在的壙穴,并向東、南方向產生位移(圖四)。石棺內的淤土呈黃褐色,厚0.2~0.25米,其下為人骨架和隨葬器物。墓主人為成年男性,年齡為45~50歲,單人仰身直肢葬。頭東腳西,方向80°。人骨基本完整,右側股骨經擾動已發(fā)生位移,脛骨、腓骨不存,殘存腳趾骨(圖九)。墓壙內所填均為開鑿墓壙所產生的基巖碎石塊,大小較均勻,一般邊長為10~15厘米?;鶐r碎石塊除了填滿整個墓壙,還在壙口上及四周開口面上形成如前所述的覆蓋面。在壙內中間略偏東南處發(fā)現(xiàn)一石井遺跡(圖五、一〇)。石井的平面呈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南北長徑1.35、東西短徑1.16米。內壁略呈六角形,穴內中空,底部有一層黃色淤土。石井的蓋板、壁板、底板均用石灰?guī)r石板平砌而成。蓋板為2層,底板為1層,各壁疊砌7~8層石板。發(fā)掘所見蓋板由于上部壓力的作用在中間斷裂并塌陷,底板有意坐落在經人工揀選的規(guī)整基巖塊上,基巖塊長約15厘米。石井頂距壙口0.1、底距壙口0.6、高0.5米。在石井壁上發(fā)現(xiàn)2件石器。1件為大型石器,用白色硅質石灰?guī)r石板制成,長身,形狀似石耜,出土時已斷裂成3段,但仍保持原位,較完整,尖部朝向東南。鈍尖,中部琢制成亞腰形,尾端平齊,通體有磨損痕跡。長39厘米(圖六:1)。另1件為長條狀三棱體小型石器,灰色細砂巖,石質堅硬。三面中兩面有磨面。棱脊鋒利,正脊上有撞擊痕,方向為東西向(略偏東南)。長15.45厘米(圖六:2)。三覆羽與玉浚的形狀隨葬器物共8件,其中玉器6件,綠松石墜飾2件。玉器有玉鵠、玉斜口筒形器、玉人、玉鐲、玉環(huán),分別置于墓主人的頭、胸、腰腹部,保存完好(圖一一、一二)。玉鵠1件(M4:1)。淡綠色玉。整體呈扁薄片狀,正面中部略鼓,周邊較薄,背面較平。平面近長方形,具流線型外廓。正面做成玉鵠的臥姿,回首,彎頸,高冠,圓睛,疣鼻,喙扁且長,前端勾曲,與飛羽羽翅相接。飛羽作三分上揚,羽翅長而狹尖,尾羽亦作三分而下垂,羽端略呈圓狀。飛羽和尾羽羽根部的覆羽清晰可見。短腿,蜷曲在體下較后部,蹼足內斂,隱約可見。頸長且粗壯,無羽毛;圓睛中間高,周圍低,高與器表平,眼先雕做三棱體,外眼圈做成減地凸起的陽線紋;前額疣突發(fā)達,鼻尖附近有一橢圓形凹面,應為鼻孔;喙溝做成減地溝槽狀,槽底線規(guī)整,系用片形磨具從兩側向中間呈坡形開槽,再用細棒形磨具研磨光滑;頸、頭和身體之間采用鏤透技法,正面淺磨,背面深磨,中間鏤透,與喙溝磨法相同,身側開槽較陡,頸側開槽略緩,在身側偏下部有開槽的錯刀痕;飛羽及其覆羽、尾羽及其覆羽四者之間,雖在一平面上雕琢,但疊壓關系準確;飛羽和其覆羽之間通過飛羽片磨凹,產生減地效果,凸顯覆羽高起,再在覆羽周邊用單陰線淺切,界定覆羽區(qū)域,覆羽的平面略呈蓮瓣形,尾羽的覆羽的形狀與此同;飛羽的三個羽片之間采用先羽淺切、后羽磨凹,先羽高、后羽低的方法來表現(xiàn)疊壓關系;尾羽的覆羽均用單陰線刻成,尾羽各羽片之間用雙陰線向中部淺切,雖也借助器表的凸凹體現(xiàn)層次關系,但與飛羽各羽片相比層次感稍差;在飛羽尖部與尾羽梢部,正面和反面均有灰白色沁與土漬痕;腿部用兩條單陰線刻成。玉鵠的外形用邊緣磨薄與多處開豁等手工推拉方式研磨制成,豁口處均呈“V”字形,但從磨痕看正面向背面用力較多;用高冠、鏤透、飛羽、尾羽和短腿將玉鵠分成頭、頸、軀干、尾、后肢五部分,又用喙鉤、兩個覆羽區(qū)、蹼足將五部分聯(lián)系起來。背面光素無紋,有3道橫向片形磨具的開料痕和4個豎穿隧孔,孔壁穿系磨損痕不明顯。4個隧孔兩兩相對,方向一致,系用實心桯鉆技術斜向磨出,但孔外緣的旋痕寬淺,內緣對接不規(guī)則,說明在薄片狀玉料上制作單面隧孔時極為小心,為了不破壞正面紋飾的完整性,淺淺地斜鉆至透亮即可。通體拋光。長20.43、寬12.71、厚1.24厘米(圖七:1、一三、一四)。玉斜口筒形器1件(M4:2)。淡綠色玉,綠中泛黃,局部有鐵銹紅色瑕斑。整體呈扁圓筒狀,上粗下細,通體拋光。上端為斜口,腹壁外敞;下端為平口,近底部長徑兩側各有一個對鉆小孔。開口的緣部較薄,局部殘損。高13.7、平口長徑6.9、平口短徑5.9、斜口寬8.45、壁厚0.45~0.52厘米(圖七:3)。玉人1件(M4:4)。淡綠色玉,綠中泛青,玉質細密堅硬。玉人為整身形象,立姿。形體為三面體,有正面、背面之分。正面由左、右兩個平面在中部呈棱脊狀接合而成,略顯圓厚;背面由一個微弧面組成,稍顯平緩。人體的正面為半圓雕,上寬下窄,外輪廓線較平直,在頸部、腰部、腳踝部以磨豁、減地溝槽、寬陰線等內束的方式將人體分為頭、胸腹、腿、足四個部分,各部分轉折圓緩,琢磨光滑,凹缺處均呈“V”字形。碩頭,團臉,粗頸,斜肩,細腰,闊臀,雙腿并立,圓尖狀雙足。頭部表現(xiàn)的內容富有層次感,面部用陰刻線與頸部、雙耳、額頂發(fā)髻隔開,為第一層次;圓頂,雙耳位于側邊,為第二層次。前額寬闊,眉眼斜吊,用窄陰線雕刻出月牙形雙眼,鼻寬且短,嘴微張,兩頰飽滿,下頜呈圓頤狀。額間用一梭形豎向陰刻凹陷使緊鎖的雙眉分開,鼻嘴之間和鼻嘴兩側用一橫二縱寬線陰刻。額發(fā)之間用溝槽橫向貫通,發(fā)髻整齊,雙耳耳廓較長,耳廓中部內收。上臂自然下垂,雙前臂屈肘扶于胸前,十指張開,手心向內,前臂和手指用寬陰線表示。胸部和腹部用寬陰線隔開,胸廓較鼓,腹廓由于減地而略癟。肚臍部位由于周邊磨凹而外凸,臍下及兩個股骨溝之間的三角區(qū)域雕成三棱體。雙腿和雙足用寬且長的溝槽隔開,槽底呈凹弧形,磨痕明顯,系先用片形磨具開槽,再用圓棒形磨具以手工推拉方式研磨光滑。足跟上提,足尖著地。背面光素無紋,僅在斜立雙足中部有一陰刻線將雙足分開;整個背面有大面積深淺不一的鐵銹紅色瑕斑,系受沁所致,左側頭頂局部有略呈圓形的玉皮痕;背脊隆起,頭端與腳端磨薄且微向前翹。頸部兩側和背面有3個圓孔,孔壁穿系磨損痕跡不明顯。背面頸部正中有空心管鉆一孔,孔內端留有直徑略小于管內徑的圓凸狀玉芯,旋痕明顯;頸部兩側面各有一孔,采用實心桯鉆技術向中間對鉆,與管孔壁中部相通,旋痕寬淺,說明工具較原始,轉速慢而耗損多,其中右側鉆孔斜上部還有桯鉆移位痕。通體拋光。高18.5、最厚2.34厘米(圖七:2、一五、一六)。玉鐲1件(M4:3)。淡綠色玉,綠中泛黃。圓形,橫截面略呈三角形,內緣厚,外緣薄,光素無紋,琢磨精細。外徑7.6、內徑6、厚0.9厘米(圖七:6)。玉環(huán)2件。淡綠色玉,綠中泛黃。圓形,橫截面略呈三角形,內緣厚,外緣薄,光素無紋。標本M4:5,外徑6.55、內徑5.53、厚0.5厘米(圖七:4)。標本M4:6,外徑6.6、內徑5.5、厚0.45厘米(圖七:5)。綠松石墜飾2件。形制相同,應為一對。片狀,略呈半圓形,上部正中單面鉆一圓孔,通體琢磨光滑。標本M4:7,直徑1.9、厚0.12厘米。標本M4:8,直徑1.8、厚0.13厘米。四玉人和玉蚤(1)該墓的規(guī)模宏大。墓壙壙口長3.9、寬3.1米,面積為12平方米,僅有牛河梁第二地點Z2M1、第五地點Z1M1兩座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中心大墓可以與之相比。墓壙深近5米,墓穴巖石的開鑿量達30多立方米,為了便于壘砌石棺及安葬墓主人,在墓穴西南壁鑿緩步臺,這在已發(fā)現(xiàn)的積石冢中心大墓中是首例。北壁起斜坡狀臺階,也和牛河梁第五地點Z1M1壙壁四周留有原基巖二層臺、第二地點Z1M26墓壙南壁留有臺階有相似之處?;靥罨鶐r碎石塊溢出墓穴形成約90平方米的覆蓋面,疊壓在面積達120余平方米墓壙四周的燒土硬面上,其上封蓋薄黃褐土層,最上部遍撒黃砂,又形成了面積達150平方米的覆蓋面。這兩道工序為其上部的封石成冢(壇)標明了框界,奠定了基礎。同時封土封砂層的確認,也為79M2略晚于M4(79M2封土封砂層的局部疊壓在M4封土封砂層之上)提供了層位學依據(jù)。在牛河梁第二地點Z2M1的剖面上也有這一層面,這就為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中心大墓與墓上祭壇的劃分提供了層位學證據(jù),即這一層面以下(含其本身)是墓葬的本體部分,為一次性筑成;這一層面以上是墓上祭壇部分,可以一次性筑成,也可以分次筑成;同時這一層面的確認,也為喪葬之禮與祭祀之禮的大致界定指明了方向。(2)該墓的營造復雜而獨具特色。M4位于遺址最中心位置的山梁主脊上,其營造不同于以往在牛河梁遺址發(fā)現(xiàn)的土坑墓,也不同于開鑿于風化基巖上的土壙墓,它的墓穴直接開鑿于山體最堅硬的花崗片麻巖的巖脈上,深近5米,這證明了墓主人生前的尊崇地位,同時也通過不斷擴大化地消耗人力和物力的行為顯示出這一群體在社會權力階層中的獨占性。有跡象表明,在開鑿墓壙的過程中,紅山文化的先民們使用了相對提高效率的鑿墓技術——水火并濟,利用巖石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使得基巖松軟或崩裂,便于開鑿。在墓穴中央上部的填土內用石板砌出一多角形石井,并在井壁上壘砌石器。石井所用材料為壘砌石棺所剩余的石板和邊角廢料,石棺蓋板上大量的修整痕跡即為明證。觀察石器上的磨損痕,2件石器有可能是鑿墓工具,同時也不排除少量用于砌棺的石板充當了鑿墓工具的可能性。石棺的砌筑極為講究,蓋板、底板齊備,內壁雖略外弧但整齊劃一,石材用料考究。(3)該墓出土的玉器數(shù)量多、形體大、質量精、規(guī)格高、種類齊全而獨特。8件隨葬器物,從廣義上說都可稱為玉器,但從材質上可分為玉石和綠松石兩類。這與牛河梁第二地點Z1M21既隨葬20件玉器又在墓主人頸部隨葬貝類墜飾品類似,表明同是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中心大墓,但仍通過材質上的取材多寡來體現(xiàn)層級上的差別。6件玉器從顏色、玉質上可分為三種料:玉人為一種料,玉質最細密堅硬,有玻璃光澤;玉鵠為一種料,玉質相對較軟;其余4件為一種料,硬度居中,顏色和玉質紋理一致。4件玉器用一種料,說明玉鐲和玉環(huán)可能是從制作玉斜口筒形器的同一種玉料上衍生而來的。玉鐲和玉環(huán)的外徑稍大于玉斜口筒形器的斜口長徑,但它們可能是斜口以上稍粗的玉料部分。玉筒形器做成斜口,又進行掏芯,這是宗教上溝通天地的需要。掏出的芯料又可以作為母料制作外徑稍小的玉器如玉鐲、玉環(huán)、玉珠等,甚至可以制作形體更小的筒形器,這就在制作玉筒形器時又解決了剩料的問題,同時也緩解了5000多年前遼西地區(qū)玉料缺乏的問題。自玉斜口筒形器在紅山文化早期積石冢中發(fā)現(xiàn)以來(牛河梁第二地點Z4M8),玉鐲、玉環(huán)、玉珠等玉器在晚期積石冢中大量出土,這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研究表明,玉斜口筒形器是巫者身份的代表,玉鐲、玉環(huán)等從玉斜口筒形器上衍生而來,也就與巫者有了聯(lián)系,甚至是血緣的聯(lián)系。從這一點出發(fā),也就可以明白牛河梁第三地點的有些墓葬雖然僅隨葬玉環(huán),卻仍將斷為幾段的玉環(huán)穿綴在一起的原因了。M4墓主人的右手戴玉鐲,腰間隨葬一對玉環(huán),玉環(huán)交互疊壓在一起,或可稱為交疊玉環(huán)。這種擺放形式在牛河梁第十六地點M1、牛河梁第二地點Z1M14均有發(fā)現(xiàn),是一種固定的擺放形式。根據(jù)玉環(huán)出土的位置,將其解釋成腰間帶飾較為合適。玉人和玉鵠是該墓的主體器物,也是紅山文化玉器中新的器類與組合。玉人既可以在本地區(qū)興隆洼文化石雕整身人像上找到其源頭,又可以在稍晚的安徽含山凌家灘文化中找到其影響。玉人眉頭緊皺,雙眼半合,嘴巴半張,耳廓內收,額間凹陷,肚臍凸鼓,雙臂屈肘貼于胸前,十指張開,雙腿并攏,足跟上提,足尖著地,通體作運氣狀,為一副神靈附體進入癡迷狀態(tài)的表情,是巫者作法時的形象,表明5000多年前紅山文化巫覡階層的存在。玉鵠采用大寫意的雕琢技法,工藝精湛,造型優(yōu)美,在自然界中的原形是疣鼻天鵝。疣鼻天鵝俗稱白天鵝,早在興隆洼文化的興隆溝第一地點聚落址7號居室葬出土的人頭蓋骨牌飾上就有其彎頸回首的雕刻圖形,在趙寶溝文化的趙寶溝遺址曾發(fā)現(xiàn)其遺骨,尤其在小山遺址出土的尊形器上還發(fā)現(xiàn)其雕刻圖案,頸較長,長勾喙,圓目,有冠,翅膀以三片翅羽表示,雖然小山尊形器上鳥的形象表現(xiàn)尚不及M4出土的玉鵠表現(xiàn)豐富,但可以看出二者屬于同一種鳥。有資料顯示,興隆溝第一地點聚落址7號居室葬墓主雙耳佩戴玉玦,胸部和右腕部各出土1件人頭蓋骨牌飾,牌飾的邊緣鉆有一周細密的小孔,聯(lián)系興隆洼遺址118號居室葬墓主右手腕部亦隨葬1件邊緣鉆有一周細密小孔的圓形蚌飾,同時還隨葬一雌一雄兩頭整豬,我們推測墓主可能是聚落的首領級人物,人頭蓋骨牌飾應是一種法器。小山尊形器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趙寶溝文化最高規(guī)格的陶祭器,其上雕刻的四種動物是當時人們最為崇拜的四種動物神,結合在牛河梁最高規(guī)格的祭祀址——第一地點神廟址也出土有泥塑天鵝翅羽,與其伴出的還有泥塑豬龍殘塊,可以認定從興隆溝文化、趙寶溝文化至紅山文化時期,既有一脈相承的重要的豬神崇拜,也有一脈相承的最高規(guī)格的鳥神崇拜——天鵝崇拜。如果說興隆洼文化房址與居室葬出土的整豬與聚組獸頭具有顯示財富與權力、祈求狩獵豐收的宗教祭祀意義,那么天鵝等鳥的局部象形雕刻圖案在興隆溝第一地點7號居室葬出土的人頭蓋骨牌飾上的出現(xiàn)就具有鮮明的巫術意義,因為人頭蓋骨牌飾是人的靈魂居所,人的靈魂出走與神的溝通需借助鳥的引領與升騰來實現(xiàn)。擁有法器的7號居室葬墓主是以少數(shù)特殊人的身份出現(xiàn)的,他所承擔的是沒有法器的普通人群與神溝通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天鵝所承擔的是少數(shù)特殊人與神溝通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這在確定7號居室葬墓主是聚落首領級人物的同時,也表明墓主有可能是原初意義上的巫者,這為紅山文化巫覡階層的存在找到了直接的源頭,也為天鵝的動物通神功能找到了考古學上的實證。至趙寶溝文化時期,天鵝除了具有動物通神的功能外,還具有獻祭功能,小山尊形器上的動物圖案體現(xiàn)的就是天鵝在前面飛翔,引領著水牛、野豬、鹿在云中向天神獻祭的場景。至紅山文化時期,尤其是在紅山文化中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