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試卷匯編:地形圖的判讀_第1頁
2019-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試卷匯編:地形圖的判讀_第2頁
2019-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試卷匯編:地形圖的判讀_第3頁
2019-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試卷匯編:地形圖的判讀_第4頁
2019-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試卷匯編:地形圖的判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2019-2021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試卷匯編:地形圖的判讀.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19-2021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中地理匯編地形圖的判讀一、選擇題(2021·北京師大附中七年級期中)下圖是我國長江流域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若圖中風景區(qū)位于山的南坡,則該圖的指向標是(

)A. B. C. D.2.風景區(qū)到圖中最高峰圖上距離2.5厘米,其水平直線距離大致是A.50米 B.125米 C.175米 D.200米3.圖中甲村落所處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 B.鞍部 C.盆地 D.平原4.圖中河流(

)A.由甲村流向乙村方向 B.①支流流經(jīng)區(qū)域相對高度小于300米C.②支流流經(jīng)區(qū)域坡度大,流速最快 D.可以為村落提供較豐富的水源5.夏季到當?shù)氐巧降挠慰停瑧?/p>

)A.預防低溫造成凍傷 B.攜帶足夠量的氧氣 C.避免暴雨之后進山 D.選擇靠近溝谷露營(2020·北京四中七年級期中)2019年2月中旬,鐘山風景區(qū)迎來梅花最佳觀賞期。小暢去鐘山風景區(qū)游覽。下圖為鐘山風景區(qū)及周邊地區(qū)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鐘山風景區(qū)說法正確的是(

)A.①路線位于山脊 B.②路線位于山谷C.①上山路線先緩后陡 D.②上山路線一直很陡7.鐘山風景區(qū)內(nèi)纜車的高差約為(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8.小暢在鐘山風景區(qū)游覽時,說法正確的是(

)A.從①路線登山,可以一路看到梅花觀景點B.從②路線登山,可以一路俯瞰玄武湖的景色C.乘坐纜車上山,既可以欣賞玄武湖,也可以觀看梅花D.中山陵在梅花觀景點的西北方向9.鐘山風景區(qū)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10.(2020·北京四中七年級期中)下列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山峰的是(

)A. B. C. D.11.(2020·北京四中七年級期中)下列敘述中,說法正確的是(

)A.海拔的單位是米B.在指向標地圖上,指向標通常指向南C.面對地圖肯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D.相對高度一定大于海拔高度(2020·北京·101中學七年級期中)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M觀景臺的海拔是(

)A.400~450米B.450~500米C.500~550米D.550~600米13.假設M、N兩觀景臺的圖上距離約為25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A.25千米 B.12.5千米 C.125千米 D.1250千米14.N觀景臺的主要作用是(

)A.遠眺群山 B.俯瞰奇峰C.近觀云霧 D.仰望飛瀑(2020·北京市陳經(jīng)綸中學七年級期中)鐵路工程師為修建某高速鐵路進行地形測繪時,繪制了該路段的等高線地形圖。讀該路段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圖中地形部位判斷正確的是(

)A.甲—山峰 B.乙—陡崖 C.丙—山脊 D.丁—山谷16.圖中高鐵路線由B村向A村的行進方向是(

)A.西北向東南 B.西南向東北 C.東向西 D.東北向西南17.隊員對圖中各點進行了海拔高度測繪,其中正確的是(

)A.A點高880米 B.B點高950米 C.D點高1220米 D.F點高1280米18.關于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示地區(qū)地形為丘陵 B.李村到山峰F比較陡峭C.鐵路橋AB段的橋面海拔約為900米 D.楊村到山峰F比較平緩19.(2019·北京四中七年級期中)下列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山脊的是()A. B.C. D.(2019·北京·101中學七年級期中)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 B.鞍部C.陡崖 D.山頂21.甲地的海拔高度在(

)A.900~1050米之間 B.750~900米之間C.大于1050米 D.小于750米(2019·北京·101中學七年級期中)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圖中,甲相對于乙的高度為()A.200米 B.300米C.100米 D.0米23.更能較為直觀地表示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緩的地圖是(

)A.等高線地形圖 B.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C.地形剖面圖 D.分層設色地形圖24.(2019·北京四中七年級期中)下列敘述中,說法正確的是A.海拔高度的單位是米B.在山區(qū),常有河流流過的地形部位是山脊C.面對地圖肯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D.海拔高度一定大于相對高度二、解答題25.(2021·北京師大附中七年級期中)圖為某校野外實踐活動地點的等高線地形圖。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顒訌募状宄霭l(fā),分為三個方案。方案一:登山比賽,鍛煉毅力。方案2:尋找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覽民俗村,體驗文化。(1)方案一對應圖中路線____(a\b\c),這條路線主要沿____(地形部位)前進。(2)方案二的同學要尋找瀑布,應選擇圖中路線____(a\b\c),他們在沿河行走過程中,看到該河流的流向是____。(3)三個方案中,你建議體力欠佳的同學選擇路線____(a\b\c)原因是____。(4)傍晚,部分同學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陣陣炊煙從甲村飄向自己所在的位置,當時的風向是____風。此時夕陽西下,下圖中竹竿影子符合情況的是____。A.B.C.D.(5)圖中①②兩山峰中,海拔較高的是____,該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選擇)。A.568米B.690米C.758米D.819米①②兩山峰的相對高度范圍是____米。(6)為發(fā)展當?shù)芈糜危媱澰冖佗趦缮椒逯g修建索道。同學們在圖上量得①②兩山峰之間的距離是4.3厘米,若忽略垂直高差,索道的實際長度應為____米。26.(2020·北京四中七年級期中)地理實踐力

四中同學在地理課上分組開展了實踐活動進行專題研究。第一小組:等高線地形模型制作(1)左圖是同學們用橡皮泥制作的等高線地形模型,其中與右圖相符的是__________。A.甲

B.乙

C.丙

D.?。?)左圖中四幅圖共同缺少的要素是__________。A.方向

B.比例尺

C.圖例

D.經(jīng)緯網(wǎng)(3)右圖中地形部位有一處標注存在錯誤,是__________。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第二小組:小地球儀模型制作(4)制作小地球儀的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④⑤②③①

D.④⑤③②①(5)下面是同學們制作出來的地球儀模型,比較科學的是__________。(6)同學們制作的地球儀與學校地球儀教具的差異表現(xiàn)在__________。A.形狀不同

B.地軸傾斜角度不同C.比例尺不同

D.經(jīng)緯網(wǎng)最大度數(shù)不同27.(2020·北京·101中學七年級期中)某校學生到江西廬山游學,開展了一次“辨圖識山”活動。讀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從地形部位看,圖中AB小路是沿__________而建,DE小路是沿__________而建。(2)在圖中__________(填字母)地方可以開展攀巖活動,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區(qū)域修建有①、②兩條登山步道。其中,較適合老年人的一條登山線路是__________,選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4)F地與漢陽峰之間的相對高度大約在__________米至__________米之間,F(xiàn)地位于漢陽峰的__________方向。(5)圖中該區(qū)域的地形類型為__________。28.(2020·北京師大附中七年級期中)某校學生到江西廬山游學,開展了一次“辨圖識山”活動。讀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漢陽峰的海拔高度是____米。圖中等高距是____米。F地的海拔高度在____米至____米之間。F地與漢陽峰之間的相對高度大約在____米至____米之間。(2)從地形部位看,圖中AB小路是沿____而建,DE小路是沿____而建;C處是____。(3)該區(qū)域修建有①、②兩條登山步道。其中,較適合老年人的一條登山線路是____,選擇理由是____,____。29.(2020·北京市陳經(jīng)綸中學七年級期中)十一期間,5名“驢友”穿越虎山時遭遇大雨,被困在山中等待救援。下圖為虎山附近的等高線地形圖,請根據(jù)圖,完成下列各題。(1)已知5名“驢友”被困在海拔低于溶洞200米的地方,“驢友”被困的地方位于圖中A、B、C、D四地中的________地。(2)河流①所流經(jīng)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河流②的流向為自____向____流。(方向)(3)圖示地區(qū)的地形類型是_____,本地區(qū)地勢特征為____高____低。(4)圖中甲山峰海拔在____到____米之間,位于居民點E的________方向,若甲乙山峰圖上直線距離為5厘米,則實地水平距離為_______千米?!绑H友”們在天氣晴好的時候攀登甲山峰,a、b兩條登山路線中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更陡峭的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30.(2019·北京·101中學七年級期中)下圖是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寫地形部位名稱:A________,C________,F(xiàn)________,D________。(2)圖中的等高距是________,陡崖的相對高度不超過________。(3)圖中A、E、F三地可能有河流發(fā)育的是________,河流流向是________。(4)量得圖中A、B兩地圖上直線距離約為3厘米,其實地距離為________。(5)圖中B位于D的________方向。

參考答案1.C2.B3.A4.D5.C【分析】1.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風景區(qū)在山的南坡,相反方向就是北坡,由圖可知,則該圖的指向標是,故C選項正確。故排除ABD,故選C。2.由圖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米。風景區(qū)到圖中最高峰圖上距離2.5厘米,其水平直線距離大致是125米,故B選項正確。故排除ACD,故選B。3.等高線往海拔高的方向凸出為山谷,由圖可知,甲村所處的地形部位是山谷,故A正確;兩個山頭之間低洼處為鞍部,故B錯誤;四周高,中間低為盆地,故C錯誤;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一個較大區(qū)域,故D錯誤。故選A。4.水往低處流,由圖可知,甲村位于下游,故A錯誤;由圖可知,①支流流經(jīng)區(qū)域為海拔高度最低在200以下,最高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300米,故B錯誤;等高線密集為陡坡,稀疏為緩坡。由圖可知,②支流流經(jīng)區(qū)域相對稀疏,為緩坡流速慢,故C錯誤;河流流過村莊附近,可以為村落提供較豐富的水源,故D正確。故選D。5.由圖可知,此地最高海拔為600多米,登山不用預防低溫造成凍傷,故A錯誤;海拔六、七百米不會氧氣稀薄,故B錯誤;此地山谷多,支流多,應避免暴雨之后進山,以免山洪暴發(fā),故C正確;靠近溝谷容易暴發(fā)山洪,故D錯誤。故選C。【點睛】等高線特征:1、位于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圖內(nèi),除了陡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3、在同一幅圖內(nèi)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線密集為陡坡,等高線稀疏為緩坡;4、等高線是一條閉合的曲線,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內(nèi)閉合,則必在相鄰或者其他圖幅內(nèi)閉合;5、等高線往海拔高的方向凸出為山谷,往海拔低的方向凸出為山脊。6.C7.C8.C9.D【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和緩,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6.①線路凸向高處為山谷,故A不正確。②路線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B錯;①上山路線等高線先稀疏,后密集,所以坡度先緩后陡;②上山路線等高線先稀疏后密集,所以坡度先緩后陡,D錯;故選C。7.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50米,纜車最高處是400米,最低處是100米,鐘山風景區(qū)纜車的高差約為300米,故選C。8.從①路線登山,是山谷,不可以一路看到梅花觀景點,A錯;從②路線登山,會被前方的山脊遮擋住,不可以一路俯瞰玄武湖的景色,B錯;乘坐纜車上山,該線路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既可以欣賞玄武湖,也可以觀看梅花,C對;從圖中指向標可知,指向標指向北方,中山陵在梅花觀景點的東北方向,D錯;故選C。9.鐘山風景區(qū)的地形海拔大于200米沒有超過500米,相對高度沒有超過200米,坡度較和緩,所以類型是丘陵。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有關知識。10.A【詳解】以上四個地形圖中,A是等高線中間大、四周低的山峰;B是等高線中間低、四周高的盆地,C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D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山谷,故選A。11.A【詳解】在地圖中,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海拔的單位一般是米,A正確。在沒有特殊標志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進行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指向一般為北方。故B、C錯誤。海拔是指某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某點高出另一點的垂直距離。二者的大小不能確定,不能比較。故D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A?!军c睛】主要考查地圖中海拔單位、方向的判讀方法、相對高度與海拔高度的關系等。理解知識一一分析即可。12.D13.B14.D【分析】等高線地形圖是表示某個區(qū)域內(nèi)的地勢起伏情況,區(qū)域內(nèi)有山地、陡崖、山谷、山脊和鞍部五種地形,在同一個圖內(nèi)的等高距是相等的。12.由圖中的等高線可以看出,圖中的等高距是50米,可以判斷出,觀景臺周圍的等高線是550米,但觀景臺又不能高于600米,所以范圍是在550米至600米之間,故選D。13.由圖中的比例尺可以看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500米,所以若M、N兩觀景臺圖上距離是25厘米時,實地距離是12500米,也是12.5千米,故選B。14.由圖可知,圖中N觀景臺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仰望飛瀑,前面有陡崖,在該范圍內(nèi)沒有奇峰,也沒有群山,都看不到,也觀不到云霧,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是表示某區(qū)域內(nèi)的地形情況,包括山峰、陡崖、山谷、山脊及鞍部五種地形,從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區(qū)域內(nèi)的河流流向等。15.B16.D17.D18.C【分析】15.讀圖可知,甲位于兩個山頂之間低洼部位,是鞍部,乙位于等高線重疊處是陡崖;丙位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丁位于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故正確的是B。16.根據(jù)圖中指向標可判斷,由B村向A村的行進方向是有東北向西南。故選D。17.讀圖可知,A點的海拔是900米,B點的海拔是900米,D點的海拔是1100-1200之間,F(xiàn)點的海拔是1200-1300米之間。故ABC不正確,D正確。根據(jù)題意選D。18.讀圖可知,該地區(qū)海拔最高在1000米以上,地勢較為陡峭,是山地,李村到山峰F比較緩和,鐵路橋AB段的橋面海拔約為900米,楊村到山峰F比較陡峭。所以正確的是C?!军c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讀圖解答即可。19.C【詳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中,A表示的是等高線閉合處,且中間高,四周低,是山峰地形;B是等高線閉合處,且中間低四周高,是盆地地形;C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D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地形,故選C。20.D21.A【解析】20.由圖可知,圖中甲處是位于等高線閉合處,且中間等高線數(shù)值大于四周,表示的是山頂?shù)匦?,故選D。21.由圖可以看出,圖中所示區(qū)域的等高距是150米,那么甲山頂?shù)暮0胃叨仁窃?00-1050米之間,故選A。22.A23.C【解析】22.兩地的相對高度是由兩地的海拔相減,如圖中甲的海拔是300米,乙的海拔是100米,所以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米,故選A。23.以上四種地圖中,更能準確地表示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緩的地圖是地形剖面圖,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圖都不能很直觀地看出地勢的起伏,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看不出地形地勢的起伏狀況,故選C。24.A【詳解】海拔高度的單位是米,A正確;在山區(qū),常有河流流過的地形部位是山谷,B錯;地圖有三種定向法,不是所有的地圖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C錯;海拔高度跟相對高度無法比較大小,D錯;選A。25.(1)

a

山脊(2)

b

自西北向東南/自北向南(3)

c

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地形較平坦、海拔高度變化?。┛梢怨?jié)省體力(4)

東南

D(5)

C

100~300米(6)4300【分析】本大題以某校野外實踐活動地點的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置了6個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判讀、方向、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以及比例尺等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1)由圖可知,a、b、c三條線路中,a線路為從甲處到山頂,高差大,對應方案一登山比賽,鍛煉毅力;b線路沿山谷延申,有河流發(fā)育,等高線重疊,有陡崖,對應方案二尋找瀑布,感受自然;c線路經(jīng)過民俗村,對應方案三游覽民俗村。圖中a線路等高線往海拔低的方向凸出為山脊,這條路線主要沿山脊前進。(2)方案二的同學要尋找瀑布,應選擇圖中路線b,因為b線路沿山谷延申,有河流發(fā)育,等高線重疊,有陡崖,應該發(fā)育有瀑布。圖中有經(jīng)緯線,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因此可以判斷該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東南。(3)由圖可知,c位于山腳地勢低平處。三個方案中,建議體力欠佳的同學選擇路線c,原因是c地形較平坦、海拔高度變化小,可以節(jié)省體力。(4)圖中有經(jīng)緯線,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因此可以判斷甲村吹到①山峰的風為東南風。夕陽西下,竹竿影子應該朝向東,故D選項正確。故排除ABC,故選D。(5)同圖等高距相同。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0米,①山峰為700~800米,②山峰為500~600米,因此,海拔較高的是①山峰,該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758米,故選C,①②兩山峰的相對高度范圍是100~300米。(6)由圖可知,圖中比例尺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000米,圖上量得①②兩山峰之間的距離是4.3厘米,若忽略垂直高差,索道的實際長度應為4300米。26.

B

C

C

B

A

C【分析】等高線地形圖是表示某個地區(qū)的地形地勢狀況,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峭,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地球儀是人們根據(jù)一定的比例將地球縮小制成的模型?!驹斀狻浚?)由右圖可以看出,該地區(qū)北部有向低處凸出的山脊,西南部有陡崖,與乙圖的等高線圖相符,故選B。(2)地圖包括方向、比例尺和圖例,左圖中四幅圖缺少了圖例,故選C。(3)右圖中的地形部位中,東南部的山谷處是錯誤的,此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不是山谷,故選C。(4)制作地球儀的順序是先準備材料,然后給乒乓球兩端打孔,用鐵絲按照一定的傾斜角彎成支架,再將打好孔的乒乓球固定在支架上,最后用記號筆緊貼卡尺刻度,轉動乒乓球,故選B。(5)地球儀的模型地軸與地面保持66.5度的夾角,經(jīng)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緯線與經(jīng)線垂直,與圖A相符,故選A。(6)同學們制作的地球儀與學校的教具差距大,主要是由于乒乓球與真正的地球儀大小不同,比例尺不同,故選C?!军c睛】27.

山谷

山脊

C

等高線重疊形成陡崖,適宜開展攀巖活動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攀登省力。

354

484

西北(西)

山地【分析】等高線地形圖是表示某個區(qū)域地地形地勢狀況,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距相同,包括了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種地形,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疏則表示坡度越緩?!驹斀狻浚?)讀圖可知,圖中AB小路是沿等高線向高處凸的山谷而建,DE小路是沿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的山脊修建。(2)在圖中C地方可以開展攀巖活動,因為這里等高線重疊形成陡崖,適宜開展攀巖活動。(3)較適合老年人的一條登山線路是②,因為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攀登省力。(4)F地海拔小于1120米,漢陽峰1474米,兩者之間的相對高度大約在354米--484米,該圖沒有指向標,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所以F地位于漢陽峰西北。(5)讀圖可知,該區(qū)域的海拔大于500米,地面崎嶇,所以地形類型為山地?!军c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28.

1474米

80米

1040米

1120米

354米

434米

山谷

山脊

陡崖

等高線稀疏

坡度較緩。【分析】該題以讀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詳解】(1)根據(jù)圖中漢陽峰所標注的數(shù)值看,漢陽峰的海拔高度是1474米。圖中每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海拔相差80米,即圖中等高距是80米,據(jù)此可推知F地海拔在1040米——1120米之間。地面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海拔,所以F地與漢陽峰之間的相對高度大約在354米—434米之間。(2)AB小路所在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出凸出,表明AB處是山谷,所以圖中AB小路是沿山谷而建;DE小路所在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出凸出,表明DE處是山脊,所以圖中DE小路是沿山脊而建;C處等高線重合,表明這里是陡崖。(3)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緩,②登山步道的等高線間距較①登山步道的等高線間距稀疏,因此②登山步道的坡度較①登山步道的坡度緩,②登山步道較適合老年人?!军c睛】29.

A

山谷

西北/北

東南/南

山地(盆地)

西北、東南/南北/四周

中間/中部

900

1000米

西北

1.5千米(千米單位可寫可不寫)

a

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分析】本題以驢友被困的情景綜合考查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重點考查了地形部位、地形類型以及河流流向的判斷等?!驹斀狻浚?)根據(jù)材料可知,5名驢友被困在山中的溶洞口下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