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課內容綱要選用教材:臧平、張金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7。第一章大學生心理健康導論知識目標·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含義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理解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掌握大學生心理開展的特點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能力目標·能夠通過積極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節(jié)心理健康的含義和標準一、心理的含義什么是心理?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既古老又新鮮的話題。就心理的實質而言,辯證唯物主義產生后,人們對心理的實質有了科學的認識。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客觀現(xiàn)實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反映;心理是在實踐活動中產生開展的。就心理的構成成分而言,它是指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意志、性格、意識傾向等心理現(xiàn)象的總稱。人的心理并不是虛無縹緲、神秘莫測的東西,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體驗著、經(jīng)歷著,只要處在清醒狀態(tài)下,就會感到它的存在。但人的心理現(xiàn)象又是豐富多彩、錯綜復雜的,它摸不著,看不見,很難把握和控制。為了了解人類自身的心理世界,探索其開展、變化的規(guī)律,也為了研究的方便,心理學把人的復雜多樣的心理現(xiàn)象劃分成相互聯(lián)系的兩大方面: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
二、健康的含義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只要軀體上沒有疾病、沒有缺損、不虛弱就是健康〞。也就是說,過去人們把健康與疾病看成是非此即彼的兩個極端,無病便是健康,健康就是無病。而現(xiàn)在人們更多地把健康看成是一個連接體,在健康與疾病之間沒有截然的分界點,在兩個端點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空間,既非健康又非疾病,人們把這一空間狀態(tài)稱為“亞健康狀態(tài)〞或“第三狀態(tài)〞。從醫(yī)學上講,處于“亞健康〞的人,雖然各項體檢指標均為正常,也無法證明有某種器質勝的疾病,但與健康的人相比卻又顯得生活質量差、工作效率低、易疲勞、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背痛、疲乏無力等不適。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處于“亞健康〞的人雖然沒有明顯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但卻表現(xiàn)為工作、學習效率不高,注意力易分散,情緒煩躁焦慮,缺乏生活目標與動力,常常感到生活無聊、提不起勁、人際關系緊張等。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隨著社會文化的開展,健康的內涵和外延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局限于軀體沒有疾病、沒有缺損、不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明確地告訴我們,健康應該包括三個根本方面:一是生理方面,即軀體、器官方面;二是心理方面即認識、情感、意志及人格;三是社會適應方面,即個體存在于社會的關系能動的調適能力。三、心理健康的含義對心理健康的概念,歷來有不同的看法: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1946〕曾為心理健康下過一個定義:“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在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開展成最正確的狀態(tài)。〞顯然,這一定義過分突出了個人體驗。美國學者坎布斯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人應有4種特質:⑴積極的自我觀;⑵恰當?shù)卣J同他人;⑶面對和接受現(xiàn)實;⑷主觀經(jīng)驗豐富,可供取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密特爾曼提出過10條被認為是經(jīng)典的心理健康標準:⑴有充分的自我平安感;⑵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當?shù)毓烙嬜约旱哪芰?;⑶生活理想切合實際;⑷不脫離周圍現(xiàn)實環(huán)境;⑸能保持人格完整與和諧;⑹善于從經(jīng)驗中學習;⑺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⑻能適度地宣泄情緒和控制情緒;⑼在符合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fā)揮人格;⑽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適當?shù)貪M足個人的根本需要。國內有些學者,如郭念鋒在1986年提出了10條考察心理狀況的標準:⑴周期節(jié)律性;⑵意識水平;⑶暗示性;⑷心理活動強度;⑸心理活動耐受力;⑹心理康復能力;⑺心理自控力;⑻自信心;⑼社會交往;⑽環(huán)境適應能力。馬建青在1992年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條標準:⑴智力正常;⑵情緒協(xié)調,心境良好;⑶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質;⑷人際關系和諧;⑸能動地適應環(huán)境;⑹保持人格完整;⑺符合年齡特點。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不同見解,我們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動的內在關系協(xié)調,心理內容與客觀世界保持統(tǒng)一,并據(jù)此能促使人體內、外環(huán)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的狀態(tài)并由此不斷地開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精力和愉快的情緒。四、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在18~25歲,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春期中后期的許多特點,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會上的青年。根據(jù)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評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標準著重考慮。(一)智力正常;(二)情緒健康;(三)意志健全;(四)人格完整;(五)自我評價正確;(六)人際關系和諧;(七)適應能力強;(八)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征。第二節(jié)大學生心理開展的特點及心理健康狀況從開展心理學的角度看,在校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后期。這一時期,大學生在人格上將逐步完成從青少年向成年人的過渡和轉變,從而建立起自己穩(wěn)定的人格結構,在心理上和經(jīng)濟上逐步擺脫對家庭和父母的依賴,從而走向獨立和成熟。在這一人生開展急劇變化的時期,在校大學生面臨很多重要的人生開展課題,也必然會遇到各種困惑和矛盾。在大學期間,有相當一局部大學生不能正確對特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感到困惑和迷茫,有的甚至開展成為心理障礙。一、大學生心理開展的特點個體的心理開展,從一定意義上看,就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其間心理發(fā)生、開展和變化的過程。心理學將個體心理開展按其階段一生不同劃分為以下幾個時期:乳兒期〔0~1歲〕、嬰兒期〔l~3歲〕、幼兒期〔3~6、7歲〕、童年期〔6、7~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7、28歲〕、成年期〔27、28~55歲〕、老年期〔55歲以后〕。其中青年期又可具體分為三個階段:青年前期14、15歲至17、18歲,相當于高中階段,個體的生長發(fā)育進入“第二次生長頂峰〞,心理開展特別是人格心理特征變化明顯。青年中期17、18歲至22、23歲,相當于大學階段,生長發(fā)育、心理開展均趨于成熟。青年晚期:22、23歲至27、28歲,相當于完成學業(yè)、選擇職業(yè)、組建家庭、走向社會的初期階段,生長發(fā)育和心理開展穩(wěn)定化。青年期是由少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處于青年期的大學階段又是由青年前期向青年晚期過渡的關鍵時期。作為青年期的自然延伸,大學生仍舊在不安和躁動中頑強地向“成熟〞邁進;作為向成年期的過渡,大學生已經(jīng)開始在家庭和社會中逐步獲得成人的地位,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充滿了青春的活力,不再盲從,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進行獨立的思考。在大學生身上,強烈地表達出了一些不同于少年、又異于成人的心理特點。(一)大學生心理開展中的矛盾矛盾是心理開展的動力和源泉,大學生風華正茂,正處于人生中的黃金季節(jié).但在其心理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不平衡和不協(xié)調的因素,由此導致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呈現(xiàn)出矛盾的狀況。⒈獨立與依賴的矛盾;⒉閉鎖心理與渴望理解的矛盾;⒊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⒋求知欲強與鑒別力低的矛盾;⒌性生理早熟與性心理晚熟的矛盾。(二)大學生心理開展特點大學生心理是在矛盾過程中不斷向前開展和躍進的,青年中期,也是大學生心理開展趨于成熟的時期,其開展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⒈認識能力迅速提高;⒉情感開展復雜多變、豐富而強烈;⒊意志品質的開展日益完善;⒋自我意識的水平不斷增強;二、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各方面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在校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傾向的比例在30%左右,而存在較嚴重心理障礙的約占10%左右。不過,大學生是否就是心理障礙的高危人群,目前下結論尚早。大體說來,大學生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環(huán)境適應不良產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二)學習和考試的過分壓力而導致高度緊張和焦慮;(三)人際交往的不適導致的煩惱和孤獨;(四)戀愛和性心理的開展導致心理困擾;(五)人生價值觀上的消極取向導致認知上的偏執(zhí)三、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從對某校2000~2023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結果看,有心理障礙或心理困感的大學生約占被調查總數(shù)的32%左右。影響大學生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開展過程中的家庭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也有個體開展過程中自身主觀的因素。(一)社會因素的影響(二)家庭因素的影響(三)學校因素的影響(四)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個體因素是影響和制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內因,其著重表現(xiàn)為:⒈個體的人格缺陷;⒉自我意識缺乏客觀性和正確性;⒊缺乏科學的社會認知;⒋缺乏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⒌生活環(huán)境變遷;⒍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⒎情感、情緒上的困擾;⒏學習、考試的壓力;⒐戀愛問題;⒑擇業(yè)困難。第三節(jié)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開展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心理素質是個人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對提高大學生個體的心理素質,對他們在校期間的身心健康和德智體美等各方面開展有著重要指導作用,而且對他們畢業(yè)后的開展,尤其對國家一代新人總體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教育部于2001年3月下發(fā)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局部〞,“是社會全面開展對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力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時代開展的要求〞。但是,還應該看到,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狀況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開展的需要,對其重要性的認識,還遠遠沒有上升到應該有的位置。因此,我們還必須進一步抬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形勢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以保證和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有效地開展。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開展的需要;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新形勢下學技德育工作的需要;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自我開展的需要。第四節(ji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一、學習科學理論,樹立科學人生觀和世界觀二、提高文化素質,塑造完美人格三、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營造健康氣氛四、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健全教育網(wǎng)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以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指導為主要渠道和根本環(huán)節(jié),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網(wǎng)絡體系,確保大學生受到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導。(一)建好一個中心(二)開好一組課程(三)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四)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工作網(wǎng)絡(五)進一步搞好大學生心理普查工作(六)積極開展有效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七)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滲透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拓展性閱讀材料:大學生常見心理困惑及其調適(一)大學生常見心理困惑大學生中究竟有多少學生有心理問題,一直是社會關心的熱點之一,事實上,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或精神病的學生極少,多數(shù)學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困擾。但是,即使一般性心理困擾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開展,而且對一般性心理困擾假設不及時調節(jié)和疏導,持續(xù)開展下去就可能導致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⒈生活適應問題這一問題在剛入大學的新生中較為常見。新生來自全國各地,以往的家庭環(huán)境、受教育環(huán)境、成長經(jīng)歷、學習根底等相差很大。來到大學后,在自我認知、同學交往、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都面臨著全新的改變。由于目前大學生的自理能力、適應能力和調整能力普遍較弱,所以,在大學生中,生活適應問題廣泛存在。⒉學習問題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大量的事實說明,學習成績差是引起大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大學生在學業(yè)方面是同齡人中的優(yōu)秀者,但由于大學學習與中學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很多學生存在學習問題,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考試焦慮等。⒊人際關系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shù)大學生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普遍較弱。進入大學后,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由于每個人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不同、個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閉鎖、羞怯、敏感和沖動,致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可防止地遇到各種困難,從而產生困惑、焦慮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甚至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⒋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從個體的生理年齡開展階段來看,大學生處于青春期中期,正是開始戀愛的時候。但是,由于大學生所處的特殊環(huán)境,戀愛與性的問題都不容易處理好。性生理逐漸發(fā)育成熟,大學生會受到性意識的困擾,并且能體驗到對性的壓抑。這些困擾,通常只帶來一般程度的不安和躁動,但如果到達嚴重程度時,就會產生心理問題。此外,對性知識、性行為的不恰當?shù)恼J識和理解,也會造成諸多心理壓力,從而進一步開展為心理問題。如有的女生剛入學就受到高年級男生或同班同學的約會邀請,因不知如何應付而陷入苦惱;有的為了填補單調學習生活上的空虛而通過與異性交往尋求精神慰藉;有的深陷戀愛不能自拔,迷失方向;有的因失戀而沮喪,委靡不振;有的看到同伴交友而自慚形穢;有的陷入單相思或多角戀愛不能自制等。除此之外,局部學生還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性心理問題,如因手淫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沉溺于性夢想,出現(xiàn)個別性變態(tài)行為等。與戀愛和性有關的心理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一個重要的領域。⒌擇業(yè)有關的心理問題由于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變大,競爭劇烈,甚至出現(xiàn)一定困難,引發(fā)了種種社會問題,加之大學生的就業(yè)觀念也有待轉變,心理問題更加突出和明顯。比方:很多大學生理想的工作單位和崗位與實際情況差距較大而導致的挫折心理;有的人明顯缺乏勇氣和自信,不敢或不會主動地向用人單位進行自我推薦;有的因對擇業(yè)中的消極社會現(xiàn)象憤怒而有意逃避現(xiàn)實,喪失理性應對和擇業(yè)時機;有的面對五花八門的人才招聘,因不知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該如何選擇而無所適從。大學生與擇業(yè)有關的心理問題在畢業(yè)生中更為突出。⒍與自我開展和人格開展有關的心理問題大學生接近成熟,已明確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及價值,充實自我、開展自我的要求強烈。他們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想象和期望,并努力認識和尋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高度關注人格開展,期望形成自己完美的人格。這是促進他們自我開展和走向心理成熟的內在動力。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個別學生中出現(xiàn)了顧此失彼或放大“自我〞的現(xiàn)象,在理想、人生、價值目標的追求中往往與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因而在人格塑造過程中,會產生過分追求完美、期望值太高、非理性認識、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各種人格缺陷等。這些自我和人格開展的問題假設得不到有效解決,勢必會引發(fā)一系列心理沖突和問題。⒎由于家庭貧困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伴隨經(jīng)濟的開展和教育本錢的提高,學費標準逐年趨升,對于農村和下崗工人家庭來說,支付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是十分困難的,家庭不堪重負,不少大學生在校常為生活發(fā)愁。由于家庭貧困而引起的自卑,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特點,從而影響心理健康。⒏網(wǎng)絡心理問題網(wǎng)絡心理問題是指因無節(jié)制地上網(wǎng)導致行為異常、人格障礙、交感神經(jīng)功能失調。其表現(xiàn)為:開始是精神上的依賴,渴望上網(wǎng);隨后開展為身體上的依賴,不上網(wǎng)那么情緒低落、疲乏無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只有上網(wǎng)后精神才能恢復正常。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問題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感情上自我迷失、角色上自我混淆、道德上自我失范、心理上自我脆弱、交往上自我失落。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五類:網(wǎng)絡恐懼、網(wǎng)絡依戀、網(wǎng)絡孤獨、網(wǎng)絡自我迷失與自我認同混亂、網(wǎng)絡成癮綜合征。(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適臺灣心理學家楊國樞曾指出:對于貧窮落后的國家而言,心理學是“奢侈品〞;在開展中國家,心理學是“調味品〞;在興旺國家,心理學是“必需品〞。他的這個概括是根據(jù)興旺國家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經(jīng)歷的經(jīng)驗總結的。在文明社會中每一個人都需要心理健康,很多學者提出每一個人一生至少要接受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程度絕不亞于我們學習數(shù)學、語文等科學知識,心理健康影響人一生的開展,是人安身立命,謀得開展,獲得成功的根底。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利于人們確定積極的人生目標,積極的人生目標往往能提高大學生承受壓力與挫折的能力,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并使大學生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有助于人們科學地認識社會,對人生采取適當?shù)膽B(tài)度和行為,并正確體察和分析客觀事物,做到冷靜而穩(wěn)妥地處理各種事情;有益于大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一個有著崇高理想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大學生能敏銳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在工作中富有創(chuàng)新和開拓精神,敢于并樂于把愛慷慨地獻給他人與社會。⒉努力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認識水平心理健康知識是大學生增進自我了解和自我調適的重要理論武器。知識貧乏、閉目塞聽的大學生容易鉆牛角尖,進而產生心理問題。例如,有一學生對自慰缺乏足夠的知識,認為自慰是可恥的,整日憂心忡忡,度日如年,當了解到自慰的相關知識后,他就能正確對待了。因此,每個大學生都應樹立心理健康意識,通過學習心理健康的理論課程、聆聽心理健康講座、閱讀心理健康書刊,提高自己對人對事的認知能力。⒊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一般來說,一個擁有較多良好習慣和較少不良習慣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一定很高。在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中特別指出大學生要學會積極休息,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學習精神。休息可以是睡覺,也可以是參加文體活動,而后者這種休息更有利于心理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有害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主要有:吸煙;飲酒過量;不恰當?shù)姆?;體育運動不夠或突然運動量過大;吃熱量過高和多鹽的飲食及飲食沒有節(jié)制;不接受合理的醫(yī)療處理;信巫不信醫(yī);對社會壓力產生適應不良的反響;過破壞身體生物節(jié)奏和精神節(jié)奏的生活等。⒋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給人創(chuàng)造出融洽、親切的氣氛,給人以溫暖,傳遞精神力量,多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可以使大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豐富自己的生活,開闊思路并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體驗到成就感和充實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大學生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陶冶性情,使身心獲得有益的放松。⒌正確認識自己,培養(yǎng)自我悅納的態(tài)度大學生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抱負水平。抱負水平過低,容易實現(xiàn)抱負,但并不能帶來滿足,會覺得生活沒有滋味,缺少幸福感;抱負水平過高,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水平或社會現(xiàn)實,又會因為有失敗而苦惱。學會調節(jié)抱負水平,才能保持積極向上心態(tài)。心理學研究說明,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就越接近,說明個體的防御越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相反,那些全盤否認自己或者盲目夸大自己的人,不僅常常體驗到焦慮緊張情緒,而且還會出現(xiàn)過于歪曲自我和現(xiàn)實的危險,從而導致適應障礙。因此,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與他人的橫向比較、與過去的自我的縱向比較,來認清自己;同時不苛求自己,也不為自己存在的缺點和缺乏而沮喪,不以己之短來比人之長。因此,客觀的自我評價,接納自我的態(tài)度對于促進心理健康至關重要。⒍主動接受生活的磨煉,提高耐挫折的能力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大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此時,是選擇逃避還是積極面對,是消沉還是奮起,往往會考驗一個大學生的耐挫折能力和意志力品質。大學生要積極主動地接受生活的磨煉,獲取珍貴的生活經(jīng)驗,掌握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完善自己意志品質,使自己的心理更趨于成熟。⒎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心理健康。大學生的情緒波動很大。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0-2007級新生心理訪談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同學的問題是情緒問題。因此,大學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對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冷靜分析,學會抑制不必要的沖動,不感情用事,不被消極、負面的情緒左右,做情緒的主人。⒏及時尋求心理咨詢幫助世界衛(wèi)生組織原總干事H.馬勒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必須認識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如果失去健康也就失去了一切。〞同樣,我們也可以認為,心理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如果失去心理健康也就失去了一切。大學生除了重視自我調節(jié)外,還應積極取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爭取朋友的幫助,尤其是留神理負荷比較重,自己又不能調節(jié)時,應及時尋求心理咨詢機構的幫助。復習思考題⒈為什么在高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⒉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⒊通過哪些途徑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章大學生自我意識知識目標:·了解自我意識的含義和結構以及大學生自我意識的開展特點;·理解大學生由于自我意識矛盾所產生的心理困惑;·掌握提高自我意識的方式。能力目標:·能夠通過積極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我認知能力。第一節(jié)自我意識概述一、自我意識的含義自我意識是意識的核心局部,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是自我概念、自我評價、自我理想的辯證統(tǒng)一。人在自我概念〔我是什么樣的人〕的根底上產生了自我評價〔我這個人怎么樣〕,進而實現(xiàn)自我理想〔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二、自我意識的結構(一)從自我意識的活動內容可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見下表〕自我意識的活動內容分類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生理自我對自己身體、外貌、衣著、風度、所有物等的認識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悅納追求外表物質欲望的滿足,維持家庭的利益等社會自我對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別、義務、責任、力量的認識自尊、自信、自愛、自豪、自卑、自憐、自戀追求名譽地位,與他人競爭,爭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對自己的智力、性格、氣質、興趣、能力、記憶、思維等特點的認識有能力、聰明、優(yōu)雅、敏感、遲鈍、感情豐富、細膩追求信仰,注意行為特合社會標準,要求智慧與能力的開展(二)從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上分,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第二節(jié)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特點一、大學生自我意識的開展特點大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具有與以前不同的特點:(一)大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已經(jīng)從對自身外部特點〔如身體、容貌、儀表等〕的關注和探究,進到對自身內心品質〔如氣質、性格、能力和品德等〕的關注和探究;(二)在大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中,對自我社會屬性〔社會歸屬、社會角色、社會價值、社會義務等〕的關注和探究,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日益成為重要的內容;(三)大學生對自我的認識經(jīng)歷著由矛盾到統(tǒng)一的過程;(四)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以肯定性的評價為主;(五)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從高估走向平衡。二、大學生自我體驗的開展特點大學生對自我的情感體驗是隨著自我意識、自我評價的開展而開展的。這個時期最主要的自我體驗有:(一)自尊感(二)優(yōu)越感(三)義務感(四)愛美感(五)孤獨感(六)抑郁感(七)煩惱三、大學生自我意向的開展大學生對待自我的意向,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獨立自主的意向(二)獲得尊重的意向(三)自我完善的意向(四)渴求理解的意向第三節(jié)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沖突及偏差一、大學生自我意識開展過程中的沖突大學階段正好是廣闊青年學生積極探索、尋求自我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高度開展,但還未完全成熟,常常會出現(xiàn)自我意識的沖突。(一)主觀我與客觀我之間的矛盾(二)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沖突(三)獨立與依賴的沖突(四)渴望交往與心靈閉鎖的沖突(五)自負與自卑的沖突(六)理智與情感的沖突(七)上進與退縮的沖突二、大學生常見的自我意識偏差個體的自我意識是自我的主觀努力和外部環(huán)境共同作用產生的。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迅速開展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時期,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和多元化的人生觀、價值觀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此會導致大學生自我意識開展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一)過分追求完美心理(二)自卑心理(三)自負心理(四)虛榮心理(五)逆反心理(六)從眾心理(七)自我中心第四節(jié)大學生自我意識輔導一、正確認識自己在希臘一座古老的神殿上,刻著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我國也有句俗語“人貴有自知之明〞,這也就是說,認識自己并不容易,知人難,知己更難。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又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否那么,就無法正確處理自己與別人、自己與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相互關系,那么,怎樣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呢?(一)全面地剖析自己⒈要全面地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優(yōu)點和缺點;⒉全面剖析自己還要正確分析不同時期、不同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二)客觀地評價自己二、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只有對自我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才會悅納自我,才會對自己有所期望和要求,才能自我實現(xiàn)。如果對自我缺乏積極的體驗,對自己不滿意、不喜歡,甚至厭惡,就有可能自我否認,甚至自暴自棄。那么,大學生應該獲得哪些積極的自我體驗呢?(一)積極進取、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二)關愛他人、多行善事、獲得道德的體驗三、加強自我實現(xiàn)意向的調控(一)科學建構“理想的我〞理想的我是通過大學生長期學習與生活的實踐、接受社會楷模的影響和自己有意識的思考抉擇而確立的。它表達了大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和要求。建構理想的我必須有科學的態(tài)度和策略。⒈建構理想的我要敢于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⒉建構“理想的我〞要有正確的價值觀;⒊建構“理想的我〞不能追求絕對的完美;⒋要立足現(xiàn)實,協(xié)調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二)不斷完善“現(xiàn)實的我〞⒈自我監(jiān)督,經(jīng)常反?。虎沧晕遗u,不斷改良;⒊自我調節(jié),自覺控制??傊?,大學生在進行自我意識修養(yǎng)時,要樹立一個終身修養(yǎng)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要把自己培養(yǎng)成心理健康、品質高尚的人才,決不能放松中斷對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人的一生是不斷開展變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開展,每個人從青午到老年,都要不斷地重新認識自己,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控制,這樣才能不斷改良與完善,從而到達自我實現(xiàn)。拓展性閱讀材料:大學生積極自我意識〔或健全自我意識〕的塑造(一)健全自我意識的標準自我意識健全的人,應該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也知道自己的劣勢,能正確評價自我和自我開展。自我意識健全的人,應該是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相協(xié)調一致的人;應該是積極自我肯定的、獨立的并與外界保持一致的人;應該是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統(tǒng)一的人,有積極的目標意識和內省意識,積極進取、永無止境。(二)自我意識完善的途徑⒈正確的自我認知建立正確的自我認識,可以有內省法、比較法、他人評價法、測驗法、實踐成果法等多種方法。⑴內省法內省是指通過反省自己、分析自己來認識自我的方法。它是人們進行自我認識最主要的一種途徑。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經(jīng)常反省自己,檢查自己的功過得失,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客觀評價,才能有的放矢地調節(jié)自我。⑵比較法從與他人的比較中來認識自我。他人是照見自己的一面鏡子。通過與同齡的伙伴在處世方法、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情感表達方式等方面的比較,“以人為鏡〞找出自己的特點,認識自我在參照系中所處的位置。⑶他人評價法他人的評價可以幫助我們糾正自我意識的偏差,有利形成較為客觀的自我認識。⑷測驗法測驗法可以分為生理測量和心理測驗。通過生理檢查,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而通過心理測驗,可以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力水平、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等。通過一些較為成熟的、信效度較高的測驗來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是一種比較科學、準確的方法。但是,選用心理測驗時必須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測驗并解釋結果,不要隨意使用心理測驗。⑸實踐成果法實踐成果法是通過活動的效果來了解自己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通過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來發(fā)現(xiàn)個人的特點,因為成功和失敗最能反映一個人在性格、能力上的優(yōu)劣勢。例如,參加歌手大賽得了一等獎,那么說明在這個方面確實有一定的能力或特長。但要注意的是,在某項活動上屢遭失敗,并不能說明在這個方面的能力是欠缺的。⒉積極悅納自我我國心理學家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的標準,其中悅納自我是一條重要標準。所謂悅納自我是指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欣賞自己好的一面,勇于正視自身存在的缺乏,以開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首先,是接受自己的全部,無論優(yōu)點還是缺點,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接納自己的缺點和限制,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其次,要喜歡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對自己有價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滿足感;再次,要接納自己的不完善和失敗,接納自己的不完善也是自信的表現(xiàn),也是完善自我的起點;最后,珍惜自己的獨特性。⒊努力塑造自我通過合理定位理想自我,制訂完善的行動方案;學會控制自我,不斷充實自我。⒋不斷超越自我對自我的超越,需要意志的力量作為保障。“自知者勝,自勝者強,惟志堅者始能遂其志。〞為此,大學生應在實踐中開展自己的耐力和自制力,增強對挫折的承受力,加強自我控制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克服困難,戰(zhàn)勝干擾,勝不驕、敗不餒,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資料來源:卿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3.8.第1版:75-76〕復習思考題⒈大學生自我意識開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⒉試從學習、社會活動、人際關系三個方面列出自己人格的10個主要特點〔優(yōu)點和缺點〕?⒊如何培養(yǎng)健康的自我意識?第三章大學生心理適應知識目標·了解適應的內涵、標準和分類;·理解大學生在適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產生原因;·掌握大學生“理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能力目標·能夠正確認識大學生在適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能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調適。第一節(jié)大學生心理適應概述一、適應的內涵(一)適應的含義所謂適應目前比較權威的定義來自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辭典》,該辭典對適應的定義是這樣的;適應是來源于生物學的一個名詞,用來表示能增加有機體生存時機的那些身體上和行為上的改變。心理學中用來表示對環(huán)境變化做出的反響。如對光的變化的適應和人的社會行為的變化等。皮亞杰認為,智慧的本質從生物學來說是一種適應,它既可以是一個過程,也可以是一種狀態(tài)。有機體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中與環(huán)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為兩種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順應。適應狀態(tài)那么是這兩種作用之間取得相對平衡的結果。這種平衡不是絕對靜止的,某一個水平的平衡會成為另一個水平的平衡運動的開始。如果機體與環(huán)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變行為以重建平衡。這種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就是適應。〞深入探究,可以發(fā)現(xiàn)適應包含著兩個含義。其一,適應是主體對環(huán)境變化所做出的一種反響。沒有環(huán)境的變化也就沒有適應的問題。但由于人們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處在不間斷地變化之中,因此會產生不斷適應新環(huán)境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適應是人的一種根本需要,是人的一生中都要面臨的任務,實質上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人應當具備的一種根本素質。適應能力是個體生存與開展的必備能力,對不同個體來說、由于適應水平不同,最終會導致其開展水平上的差異。當我們談到適應時,通常是指個體改變自身去順應環(huán)境條件。因為對于個體來說,他能直接支配和控制的是自己的行為。在多數(shù)情況下,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力量太強大,個人操縱和掌控環(huán)境的能力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有許多無法選擇的、強加于他的生活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只能依靠調整自己來適應環(huán)境。例如,大學新生面臨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管理環(huán)境、校園文化環(huán)境等會產生一些新的心理矛盾,這時,不能期望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朝著有利于他們的方向改變,而必須通過自我調適、自我努力去盡快適應高校的新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適應的第二個含義是指一個重建平衡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是個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一種狀態(tài)。即個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一種和諧協(xié)調、相宜相適的狀態(tài)。但是從生活的角度來觀察人的一生,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適應狀態(tài)總是暫時的。適應是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過程。適應期中總是孕育著變化的因素,這種變化要么是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要么是個人自身的改變,這兩種因素一旦變化到一定的程度,適應的平衡即被破壞。接著便是一個新的調整期,逐漸到達新的適應。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給適應定義為:適應是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個體通過自我調節(jié)系統(tǒng)做出的能動反響,使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更加符合環(huán)境變化和自身開展的要求,使個體與環(huán)境到達新的平衡的過程。(二)適應的根本環(huán)節(jié)適應的心理機制是由四個根本環(huán)節(jié)組成的:⒈個體對環(huán)境的認知;⒉個體對環(huán)境的接納;⒊個體對自身的改變;⒋保持積極心態(tài),保持自身與環(huán)境的和諧一致。二、適應的標準適應是一種智慧,作為大學生,要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更好地生存與開展,順利地適應變化著的社會,必須具備健全的心理適應。那么,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適應的標準是什么,或者說何為適應良好,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心理學派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有很大不同。因此,目前尚沒有一個客觀、完整、統(tǒng)一的定論。有學者主張,應該從社會適應角度、生活適應角度、經(jīng)驗的角度三個方面來看。(一)社會適應的標準(二)生活適應的標準(三)經(jīng)驗的標準三、適應的分類關于適應的類型,可以依據(jù)不同的標準將其分為不同的類型。比方孔維民認為,根據(jù)適應的對象可以將其分為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和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根據(jù)適應的根底可以分為生理適應和心理適應,根據(jù)適應的程度可以分為淺層適應和深層適應,根據(jù)適應過程中是否有意識的參與可以分為有意識的適應和無意識的適應,根據(jù)適應過程中態(tài)度的積極或消極又可分為主動適應與被動適應等。這些分類各有自己的依據(jù),都有一定的道理。(一)積極適應和消極適應(二)內部適應與外部適應(三)狹義適應和廣義適應第二節(jié)大學生適應方面的主要問題一、大學生活的新變化(一)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大學的生活環(huán)境是指大學生在學習之外的業(yè)余生活方式,包括個人活動、娛樂活動、交往方式等。⒈從生活方式上看⒉從生活習慣上看⒊從生活范圍上看⒋從生活條件上看(二)學習生活的變化⒈學習任務⒉學習內容⒊學習方式、方法(三)人際關系的變化⒈交往方式與對象⒉交往所處的地位⒊交往的要求二、大學生造應中的心理問題(一)環(huán)境適應的困惑感(二)夢想破滅的迷失感⒈學習目標的迷失⒉理想大學的迷失⒊專業(yè)理想的迷失(三)知音難覓的孤獨感⒈離開家鄉(xiāng)和父母帶來的孤獨⒉人際關系復雜帶來的孤獨(四)相形見絀的自卑感⒈新集體的出現(xiàn)帶來的自卑⒉家庭經(jīng)濟困難帶來的自卑(五)競爭壓力的恐懼感⒈學習壓力帶來的恐懼感⒉經(jīng)濟壓力帶來的恐懼⒊就業(yè)壓力帶來的恐懼第三節(jié)大學生適應問題產生的原因任何問題的產生都不是偶然的,大學生在適應方面產生問題的原因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一、“應試教育〞的影響二、家庭造成的心理定勢三、大學生個人主觀原因第四節(jié)大學生心理適應輔導為預防和克服在心理適應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問題,盡快適應大學的環(huán)境和生活,大學新生必須通過學習、交友等心理教育途徑和方法,努力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一、大學生心理適應的根本要素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須引導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一)正確評價和認識自己(二)確定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三)堅決信心,迎接挑戰(zhàn)二、大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自立和自理能力,主動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充分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正確運用心理調適策略,以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是大學新生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明確大學生適應與開展的任務與要求美國學者戚加寧早在1993年就提出大學生適應和開展的任務要求。⑴開展能力:包括智力、體力、社交及人際交往能力等。⑵管理情緒充分了解、認識自己的情緒,并以恰當?shù)姆绞絹硖幚砬榫w。⑶通過自主邁向互相幫助:在學習獨立的同時也要學習如何互相幫助,如何互相包容。⑷開展成熟的人際關系:容忍和欣賞別人與自己的不同,有能力與別人開展親密關系。⑸確立自己的角色地位。⑹開展目的:不斷增強能力做出方案,定出方向和目標。⑺開展整合:包括行為與價值的一致、顧及別人的利益、尊重別人的意見,同時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觀及信念。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四個學會〞,即:⑴學會做人;⑵學會做事;⑶學會與人相處;⑷學會學習。(二)學習心理知識,尋求心理幫助,迅速適應新環(huán)境(三)加強意志鍛煉,培養(yǎng)樂觀情緒,成功度過適應期(四)學會接納現(xiàn)實,接納自我,提高自立和自理能力⒈對我國的教育現(xiàn)狀有正確認識⒉大學生要樹立自立精神,提高自主能力(五)主動適應,盡快掌握新生活的技能復習思考題⒈什么是適應,大學生心理適應問題有哪些?⒉影響大學生心理適應問題的原因有哪些?⒊怎樣培養(yǎng)大學生自我的心理適應能力?第四章大學生認知心理知識目標·了解認知的含義以及大學生認知心理的特點;·理解大學生存在的主要不良認知;·掌握調節(jié)不良認知的方法。能力目標·能夠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有效的方法調節(jié)不良認知。第一節(jié)認知概述一、認知的含義所謂認知是指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lián)系,并揭露事物對人的作用和意義的心理活動。從心理活動的類型來說,認知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現(xiàn)象。它是心理活動的高級的、完整的形式。認知一般由三局部組成:接受和評價信息的過程,產生應付和處理問題方法的過程,預測和估計結果的過程。二、健康認知模式的表現(xiàn)(一)積極,不消極;(二)客觀,不自欺;(三)獨立,不依賴;(四)靈活,不僵化;(五)本質,不幼稚;第二節(jié)大學生認知心理的特點在青年中期,由于知識不夠豐富,經(jīng)驗缺乏,理性水平欠缺,大學生的認知水平總體上仍處于理性和非理性,成熟與幼稚并存的狀態(tài)。具體特點有五方面。一、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二、現(xiàn)實性與理想化并存三、全面性與片面性并存四、深刻性與淺薄性并存五、穩(wěn)定型與波動性并存第三節(jié)大學生主要的不良認知所謂不良認知,是指由認知錯誤所產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極的觀念、信念。大學生中常見的不良認知較多地表達在對自我、挫折、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觀念和評價上。不良認知影響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甚至導致心理障礙,應予以充分重視,加強調適。一、對自我的不良認知大學生對自我的不良認知,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的兩極上。(一)高估自我(二)低估自我二、對挫折的不良認知(一)什么是挫折和挫折承受力挫折,一般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兩層意思。挫折情境也稱挫折源,是指阻礙人滿足需要、實現(xiàn)目標的情境或事物。由此而產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緒狀態(tài)叫挫折感受或滿意理挫折?,F(xiàn)實中存在兩種挫折情境:在人的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挫折情境叫實際挫折,人主觀想象、并非客觀存在的挫折情境稱為想象挫折。最初使用“承受力〞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心理測驗專家羅森茨威格。他給挫折承受力下的定義是“抵抗挫折而沒有不良反響的能力〞,即個體適應挫折、抗御挫折和對付挫折的能力。(二)大學生對挫折的不良認知的主要表現(xiàn)⒈不應發(fā)生;⒉非常可怕或不以為然;⒊我無能。三、對人際關系的不良認知渴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期盼真誠友好的人際交往,這是青年大學生的共同心理需要。然而,這種需要卻因人際關系障礙而得不到滿足。造成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人際關系問題上存在的種種不合理觀念。這些不合理觀念是:(一)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二)人際關系是一種庸俗的關系,是“拉關系〞、“走后門〞、“搞不正之風〞,是一種不良風氣,善于交往的人是滑頭、危險的,是“交際花〞;(三)我必須與周圍的每個人建立親密的關系,只要有一個人對我不好,就說明我的人際關系有問題,別人都應該待我好;(四)只有順從他人,才能保持友誼;或他只有聽我的,與我有同樣的想法和行為,才說明他對我是真心的,我們的友誼才牢固;(五)朋友之間應該坦誠,不應有所保密和隱瞞;(六)既然我倆是好朋友,你就不應該再與別人交朋友;(七)那些得罪過我的人,有時機我一定要報復他們;我希望看到這些人遭到報應或我決不再與他們來往。四、大學生不良認知產生的原因(一)極端思維(二)心理過濾(三)瞎猜想(四)虛擬陳述(五)人格化第四節(jié)大學生認知心理輔導一、不良認知的調適(一)不良認知的校正⒈人應該得到自己生活中每一位對自己重要的人的喜歡和贊許;⒉一個人應該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⒊事情應該按自己喜歡和期望的開展,否那么便是很糟糕、很可怕的;⒋擔憂危險或可怕的事情會隨時發(fā)生;⒌不愉快的情緒是由外界引起的,因此我無法控制這種情緒;⒍對有錯誤的人應給予嚴厲的懲罰和制裁;⒎逃避困難、挑戰(zhàn)與責任,要比面對他們容易得多;⒏人應該依賴他人,并且依賴比自己強的人;⒐一個人往往被歷史所決定,因此一切都是無法改變的⒑任何問題都能夠而且應該有正確、完美的答案(二)自我調適根據(jù)認知理論,人的情緒、行為反響是對刺激認知的結果。自查應從認識不良情緒和行為入手,然后自問:“怎么會產生這種情緒〔或行為〕的?〞經(jīng)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是因為某〔些〕事件〔即刺激〕。進一步自問:“我對這件事是怎么想〔或看〕的?〞如此可以發(fā)現(xiàn)對此事件的不良認知。⒉不良認識的調整對自查發(fā)現(xiàn)的不良認知進行調整。調整的目的在于識別其錯誤,并在此過程中確立起相應的合理觀念。具體方法很多,以調整對自我的不良認知為例選擇介紹如下:⑴比照調整法;⑵調查調整法;⑶列舉調整法;⑷反詰調整法;⑸重新歸因調整法;⒊穩(wěn)固合理信念第二步自我調適工作到達了破“舊〞〔即原來的不合理觀念〕立“新〞〔即新的合理觀念〕的目的。但是,已有的觀念具有很大的頑固性,難以一下子去除,所以第三步穩(wěn)固階段是不可少的。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⑴總結不合理觀念錯在哪里相應的合理觀念應該怎樣,以到達強化的目的;⑵以新的合理觀念去面對現(xiàn)實的刺激,認真體會情緒反響并與原來觀念引起的情緒反響進行比較,最好能用書面的形式寫下比較的心理體會。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意識地運用已經(jīng)獲得的合理觀念〔并體會良好的心理感受〕,使之逐步習慣化、自然化。⑷可進一步探查是否還有與原有的不良情緒和行為相關或與原有不合理觀念相近的不合理觀念存在。假設有,再重復第二、三步驟進行調整和穩(wěn)固。有些學生的不良認知是長期形成的,對此又深信不疑,因此,依靠自我調適往往難以奏效。這時,求助心理咨詢才是明智之舉。二、開展理性認知人的認知活動并不是某個因素單獨發(fā)生作用的結果。事實上影響認知的因素很多從客觀方面看,有認知對象的特征、認知發(fā)生時的客觀情境等因素。從主觀上看,有認知者的知識經(jīng)驗、價值觀特點、思維水平、人格特征、自我意識等。知識經(jīng)驗是認知活動的根底價值觀對認知具有定向和識別功能,思維是認知活動的最高級形式,人格特征制約、調節(jié)認知過程,自我意識是對自我與他人、社會關系的認識和把握。因此,開展理性認知、提高個體認知水平必須從提高大學生的上述素質入手。(一)豐富知識(二)面對挫折,適當運用心理防衛(wèi)機制人在遭受挫折后,挫折情境對人的心理壓力會使人產生緊張、焦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并導致心理、生理活動的不平衡狀態(tài)影響人的正常行為和活動能力。主體為減輕挫折造成的心理壓力,常常有意無意地運用心理防衛(wèi)方式,我們稱之為心理防衛(wèi)機制。常見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有以下幾種:⒈文飾作用文飾作用又稱合理化作用,這是一種較常見的消極防衛(wèi)機制〔防衛(wèi)策略〕,即為個人的挫折尋求一種符合邏輯的理由,以掩飾挫折的真實原因,維護心理的平衡。文飾作用有三種表現(xiàn):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即“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二是甜檸檬心理,即當?shù)貌坏狡咸讯挥袡幟蕰r,就說檸檬是甜的。三是推諉,此種自衛(wèi)機制是指將個人的缺點或失敗,推諉于其他理由,找人來為其擔帶過錯。三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安寧的文飾作用?!鞍被人打了以后說是兒子打了老子〞也是對文飾作用的寫照。⒉投射作用這也是一種較常見的消極防衛(wèi)機制〔防衛(wèi)策略〕,是指個體將自己不喜歡的或不能接受的而自己又具有的觀念、態(tài)度、情感、欲望以及某些性格特征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減少自身的壓力。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防衛(wèi)機制。人們常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作用的寫照?!拔娘椬饔猫暿菫樽约旱拇煺蹖で罄碛桑瑸樽约旱氖∞q白;而“投射作用〞那么是在否認自己的缺點,而將錯誤歸罪于別人。⒊補償作用補償作用又稱代償作用,是指個體利用某種方法來彌補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從而掩蓋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平安感,即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例如,某女子因身體發(fā)育有缺陷而努力學習,以卓越成績贏得別人的尊崇。補償也指用一種取得成功的活動來補償遭到失敗的活動。例如,數(shù)學考試失敗,就用英語考試成績來彌補,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痛苦。補償作用對于緩解受挫后的損失感,防止心理壓力過大,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并非所有的補償作用都具有積極的意義,關鍵在于新的目標和活動是否符合社會標準,是否利于社會、他人和自身。⒋轉移作用即把本人受挫的情緒轉移到別的對象身上?!斑w怒〞就是最典型的表現(xiàn)。人們在受到挫折時,通過音樂、舞蹈和體育活動等發(fā)泄情緒也是轉移作用。有人在情緒失意后就移情于文學創(chuàng)作:有的人在失去親人以后,就獻身于親人所從事的事業(yè)。這些都屬于轉移作用。⒌夢想作用即對在現(xiàn)實中因遭受挫折而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通過夢想加以實現(xiàn)。例如,失戀以后,就夢想他〔或她〕重新回到了自己身邊,用夢想來彌補未實現(xiàn)的愿望。⒈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當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是思維活動中常見的錯誤。好似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斷一本書的好壞一樣,過分概括化是不合邏輯的。這種思維常見于對人的評價中。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自身的不合理評價上,以自己做的某件事或幾件事就認定了自己“一無是處〞、“一錢不值〞,是“窩囊廢〞。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上,別人稍有過錯,就認為他“很壞〞、“無一可取〞,對人全盤否認。以一件事的成敗、某個行為的好壞來評價整個人,是一種理智上的法西斯主義。⒉絕對化要求從主觀意愿出發(fā)對客觀事物的開展進行推理和判斷是又一種常見的不合理思維。它常與“必須〞、“應該〞之類的詞聯(lián)系在一起。如“我必須成功〞、“他應該這么做〞。這種思維方式無視了一個根本領實,即客觀事物的開展有自身的條件和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希望客觀事物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開展,這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情理,但我們不能把希望變成要求和命令。合理的思維是寬容的,即雖然“我希望成功〞但也接受可能有的失敗;“我不希望他那樣做〞,也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⒊極端化要么全對、要么全錯,要么全盤肯定、要么全盤否認,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兩個極端。這類現(xiàn)象并不少見。把某件事情看成“糟糕至極〞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結果。而事實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糟糕至極的事,沒有一件事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一方面,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存在比之更好〔或壞〕的情況;另一方面,任何一件事不管你認為是好的或壞的,客觀上都存在與之相反的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有矛盾的主次之分。我們應該學會“軟性思考〞,即看到黑白之間存在許許多多的中間色,事物可能是較好或較壞的,但絕不會是最好或最壞的。用辯證的觀點去認識和把握事物,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認識事物是開展的,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種思維方式才是科學、合理的。三、伯恩斯的三欄目技術在心理治療中,使用伯恩斯的三欄目技術調整人的認知失真,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簡便易行。具體做法是:當你在生活中有了煩惱或心理困惑時,請你坐下來,拿出一張紙將其一分為三,從左至右分別寫“隨想〞,也就是針對心理困惑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寫;“認知失真〞,對每一種隨想進行分析,找出你認知失真的原因,準確地揭示你對事實的歪曲;“合理反響〞,對失真的思想進行無情的還擊,以更客觀的思想取代失真的思想。例如,一名女同學因感冒發(fā)燒開會時遲到了,被老師當眾批評,她感到非常委屈和氣憤,事后她通過伯恩斯的三欄目技術進行了認知矯正〔見下表〕。恩斯三欄目技術隨想認知失真合理反響⒈被老師當眾批評真丟死人了。極端思維每個人都會有錯,所以被老師批評是正常的事,雖然老師當眾批評了我,讓我很難堪,但也不至于那么可怕。沒有時間觀念,確實不是什么好習慣,以后我要盡力改正。⒉同學們肯定在嘲笑我,他們會看不起我,以后我在同學中還怎么做人。瞎猜想大局部同學對我都是很友好的,起碼同寢室的同學都知道我的身體不好,她們會理解我的,一個小小的錯誤并不會影響我在同學心目中的位置。⒊老師真可惡,他看不起我,不就是因為我是普通學生,是從農村來的嗎。極端思維瞎猜想其實老師平時對我的生活、學習都是很關心的,他發(fā)火并不是針對我個人,但凡遲到的同學都被老師批評了。⒋我真是個失敗者,怎么會落到被老師當眾批評的地步呢。虛擬陳述不對,我能考入大學,就說明我很優(yōu)秀,在學習、活動等方面我一點也不比別人差,今天的事情只是一個小小的狀況而已,我盡可能把它改掉。⒌我真倒毒偶爾遲到一次就被老師碰上了。人格化弱者才會怨命,只要我積極進取,我的命運一定會很好的,現(xiàn)在需要我做的是,找老師溝通一下,解釋我遲到的原因。具體做法是在一個不愉快的事件發(fā)生后,我們坐下來,仔細傾聽由不愉快的事件而產生的念頭和想法,觀察這樣的想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后果,然后無情地反駁你的想法,觀察自己成功地處理悲觀的念頭后所獲得的鼓勵,并將這些都記錄下來。例如,一名男同學,不敢到有認識人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只要在圖書館、閱覽室看到他所認識的人,就立刻在頭腦中產生“別人以他為典范照著他的樣子學習〞的想法。來咨詢后,作了這樣的記錄。A.不愉快的事件:不敢到有認識人的環(huán)境中學習。B.想法或念頭:別人以他為典范照著他的樣子學習。C.后果:感到委屈、氣憤,馬上離開學習場所。D.反駁:通過觀察、了解,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比方,我在做高數(shù),而對方在看外語。E.鼓勵:在學習中,我如果不受外界因素干擾的話,我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更好的。在塞利格曼的反駁記錄中,最難做的是與自己辯論,因此,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地為自己的想法找證據(jù),當找不到證據(jù)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那么,就說明我們的觀念和想法是錯誤的,就需要調整。只要我們能充分地去找證據(jù)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許多的想法都是由于我們思維過度引起的。最簡單的方法,當頭腦中出現(xiàn)想法后,不用考慮這個想法對不對,只要感受這個想法是給你帶來快樂還是痛苦。復習思考題⒈大學生不良認知有哪些表現(xiàn)?怎樣對其進行調適?⒉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哪些是你最常用的應對方式?你為什么會采用?通過學習,你認為是否有更適合你的應對方式?⒊結合你的實際談談怎樣開展理性認知?第五章大學生情緒心理知識目標·了解情緒的含義和作用;·理解大學生情緒心理的特點以及不良情緒的表現(xiàn);·掌握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能力目標·能夠通過積極有效方法調節(jié)自身的不良情緒。第一節(jié)情緒概述一、情緒的含義情緒是人們對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的一種主觀體驗。比方電影中的悲傷鏡頭會催人淚下,成功會使人異常驚喜等。用心理學術語來說,所謂情緒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內心體驗。情緒是由刺激、認知、主觀體驗、情緒的行為反響幾方面組成的反響過程。這幾方面的關系是:刺激情境→對情境的認知評價→產生主觀的情緒體驗→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反響〔包括行為反響〕。人的情緒有愉快情緒和不愉快情緒之分。愉快情緒以喜樂為主,不愉快情緒以悲愁為主體。不愉快情緒一般指焦慮、憤怒、恐懼、沮喪、不滿、憂郁、緊張等。不愉快情緒又被心理學家稱為負性情緒〔也叫不良情緒或消極情緒〕。情緒狀態(tài)是指在某種事件或情境的影響下,在一定時間內所產生的某種情緒,較典型的情緒狀態(tài)有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這三種情緒狀態(tài)是按照情緒發(fā)生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劃分的。(一)心境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心境具有彌散性,它不是關于某一事物的特定體驗,而是由一定情境喚起后,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各種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當一個人處在某種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樣的情緒狀態(tài)看待一切事物,即所謂憂者見之那么憂,喜者見之那么喜。心境的持續(xù)時間可能是幾小時,也可能是幾周、幾個月或更長時間。某種心境持續(xù)的時間依賴于引起這種心境的客觀環(huán)境和個體的人格特點。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因此,學會對心境的調節(jié)控制,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十分重要。(二)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短暫的、爆發(fā)式的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往往是由一個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所引起的。另外,對立意向的沖突或過度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情發(fā)生時一般有很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例如面紅耳赤、咬牙切齒、手舞足蹈,有時甚至出現(xiàn)痙攣性動作,言語過多或者不流暢。在激情狀態(tài)下,人的認識活動范圍縮小,控制力減弱,對自己行為的后果不能作出適當?shù)墓烙?,容易出現(xiàn)輕率的舉動。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人在激情發(fā)生之前,要竭力把注意力轉移到與此無關的事情上去;在激情狀態(tài)中,在做或說某件事時要慢慢使自己的行為平緩、鎮(zhèn)定下來。(三)應激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張情況下所產生的情緒狀態(tài),是人們對某種意外的環(huán)境刺激作出的適應性反響。產生應激狀態(tài)的原因是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與當前所面臨的事件產生的新要求不一致,新異情境的要求是過去所未經(jīng)歷過的,這時就產生這種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已有的經(jīng)驗缺乏以使人對付當前的境遇而產生無能為力的壓力感和緊張感。應激狀態(tài)對人的活動有著很大影響,它能導致生理和行為的急劇變化。在生理上,心跳過速,呼吸急促,血壓升高。在行為上,由于發(fā)生普遍性的興奮反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為上的紊亂,動作不協(xié)調,姿勢失常,語無倫次等。在心理上,由于意識自覺性的降低,造成思維的混亂,判斷力減弱,知覺和記憶錯誤,注意的轉移發(fā)生困難。有些人在應激狀態(tài)下,全身發(fā)生抑制,身體的一切活動受阻,呆假設木雞,甚至休克。但是,中等程度的應激狀態(tài)會對人的行為產生積極作用。在這種狀態(tài)下,個體能更好地發(fā)揮積極性,思維清晰、靈敏、精確,反響能力增強。人適應應激狀態(tài)的能力有差異,這主要是受人的性格、過去的經(jīng)驗、知識,特別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影響。三、大學生的情緒特點大學階段是人的情緒充分開展的時期,大學生的情緒世界正日趨強烈、豐富多彩,歸納起來,大學生的情緒具有以下特點:(一)情緒活動豐富多彩;(二)不穩(wěn)定性;(三)鮮明的層次性;(四)微妙的隱蔽性;(五)可控性。第二節(jié)大學生的情商談到了大學生的情緒,必然要涉及近幾年的一個熱點概念:情商〔EQ〕。生活中人們常說,一個人的成功20%依賴于人的智商〔IQ),80%依賴于人的情商〔EQ〕。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學習、交往、愛情、工作、事業(yè)。一、什么是情商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緒智力》〔又譯作《情感智商》〕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情商的概念。情商〔EQ〕又稱情感智商或情緒智力,是相對于智商而言提出的,是情緒、情感商數(shù)的簡稱,也是情緒評定的量度。我們可以把情商理解為是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能力,通常表現(xiàn)為工作熱情,有責任心、主動性、協(xié)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情商的提出,動搖了智力決定一切的統(tǒng)治地位,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個人的成才,不僅要靠智商,而且要靠情商。丹尼爾·戈爾曼甚至指出:“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而心理學家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也說明,人在一生中能否成功、快樂,主要取決于其情商的上下。二、情商的功能(一)認識自己的情緒(二)妥善管理情緒(三)自我鼓勵(四)認知他人的情緒(五)人際關系的管理三、情商的情緒反響模式(一)低情商對外界刺激的情緒反響模式(二)高情商對外界刺激的情緒反響模式四、當代大學生情商水平的現(xiàn)狀(一)協(xié)作精神較差,缺乏團隊精神;(二)心理素質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三)人際交往能力差,缺乏社會適應能力;(四)道德倫理觀念差,缺乏責任感;(五)自主自立意識強,但自理自律能力較弱。五、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情商(一)注意隨時省察自我;(二)學會察言觀色;(三)學會理解他人;(四)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第三節(jié)大學生主要的不良情緒一、大學生不良情緒的表現(xiàn)(一)焦慮焦慮是一種預料到威脅性刺激而又無能為力去應付的痛苦反響,是面對沖突和挫折而產生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大學生焦慮的表現(xiàn)是疑心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敗,經(jīng)常疑惑憂慮,惶惶然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自憂自憐,悶悶不樂,脾氣乖僻,經(jīng)常處于一種無緣由的緊張恐懼狀態(tài)。外部特征主要是面部緊繃,愁眉深鎖,行動刻板無法安靜,兩手常做無意識的小動作,等等。大學生的焦慮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引起焦慮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是在學習、工作、人際交往方面的挫折。⒈適應困難產生的焦慮⒉考試焦慮⒊對身體的過分專注而產生的焦慮⒋選擇性焦慮(二)憂郁憂郁是一種失望、失助、痛苦、悲傷的情緒體驗。大學生憂郁的主要表現(xiàn)是情緒低落、意志消沉、興趣喪失、反響遲鈍、多愁善感、自尋煩惱,干什么事都無精打采,郁郁寡歡,對于不幸的遭遇過度敏感,對于可喜的事物卻麻木不仁,經(jīng)常處于苦悶和孤獨狀態(tài)。從心理學上分析產生憂郁情緒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具有抑郁性氣質的特征,一般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自卑懦弱,多疑孤僻,缺乏毅力,在性格上屬干內傾型。這種人一般適應環(huán)境困難,不善交際,感情冷淡內向,富于夢想而少實際行動。此外,長期努力得不到補償而感到失望,或幾經(jīng)挫折屢遭劫難而缺乏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也是造成大學生憂郁情緒的原因。憂郁情緒在大學生中以輕度表現(xiàn)為多。假設及時調節(jié),一般能夠轉化。但如果連續(xù)受挫并強度過大,而又沒有及時調節(jié)那么可能失去戰(zhàn)勝苦難的勇氣,沒有控制悲觀情緒的能力,缺乏彌補缺失的條件和時機,常年累月感到悲觀絕望,自疚懊喪,孤寂自卑,消極怕事,思維雜亂,未老先衰,從自卑自責走向自暴自棄,以致失去生活的勇氣,甚至走上自我消滅的道路。這是應該引起我們高度警覺的。(三)嫉妒嫉妒是一種主體感到不如別人而又不愿成認、不能容忍,導致猜疑、焦慮、憎惡、敵意、怨恨的情緒體驗。大學生嫉妒情緒的主要表現(xiàn)是無法容忍他人的優(yōu)點和進步,對人品好、學習棒、能力強的同學不成認也不服氣,非要與其比上下、分上下、爭輸贏。難以如愿時就多方低毀別人的名譽和成績,以發(fā)現(xiàn)別人的缺陷、看到別人的失敗為快慰。對要求進步或有可能超過自己的同學冷嘲熱諷,有的那么公開他人的私人秘密。有時為了壓倒別人,還會為一點小事尋釁鬧事,等等。引起大學生嫉妒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當事人不自信,缺乏自知之明。既看不到自身的缺乏,又不愿成認別人比自己強。同時又沒有把握趕上別人。這種心理矛盾反映在情緒上,就容易產生嫉妒心理。此外,那些自尊心和優(yōu)越感比較強的大學生,在他們認為被別人“不公正〞低估、評價時,在他們感到屬于自己的東西〔人或物〕存在著被別人奪去的可能時,往往也會產生強烈的嫉妒心。大學生的嫉妒情緒是可以轉化的。如果正視自己的弱點,成認別人的長處而自我升華,那么可以奮起直追,趕超他人;假設任嫉妒情緒開展蔓延,那么可能咬牙切齒,憤憤不平,或消極沉淪,一蹶不振,或鍵而走險,惡意報復,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損害。(四)驕傲驕傲是一種認為自己了不起,什么都比別人強,因而看不起別人的情緒體驗。大學生驕傲情緒不像中小學生那樣外露明顯,趾高氣揚,是一種內在的排斥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常常表現(xiàn)在對他人的言談或舉止等不屑一顧或熟視無睹,沾沾自喜,恃才傲物,居高臨下。對他人輕慢無禮多那指斥,極少首肯,對需要幫助的同學愛理不理,頗不耐煩。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帶有明顯的傲氣和睥睨一切的輕狂。有驕傲情緒的大學生一般都有一些值得“驕傲〞的資本,諸如聰敏機靈,成績優(yōu)異等。但并非有這些特點的大學生都有驕傲情緒。產生驕傲情緒的主要原因是當事人自視過高、盲目樂觀,優(yōu)越感太強,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缺乏,不能全面、理智、清醒地看待自己和評價他人。過于放縱自己也過于苛求他人。大學生驕傲的直接后果是上進心削弱,人際關系僵硬,失去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嚴重的會助長自私自利、極端個人主義的惡性膨脹。(五)冷漠冷漠是一種對周圍的人或事無動于衷、漠不關心、置之不理的情緒體驗,是個體對挫折的一種退縮式反響。一般而言,青年大學生血氣方剛情感豐富,富于激情,但也有少數(shù)大學生情緒冷漠。具體表現(xiàn)是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關心他人痛癢,對自己的進步、人生的價值、國家的前途等漠然置之;意志衰退,喪失生活的樂趣對周圍所發(fā)生的一切感到無動于衷,索然無味,安于現(xiàn)狀,心灰意冷,缺乏進取精神,得過且過,終日隨波逐流混日子等等。引起大學生情緒冷漠的主要原因是當事人對戰(zhàn)勝挫折、克服困難自感無能為力,因而失去信心和勇氣,對原先追求的目標逐漸失去興趣以至無動于衷、甘心退讓,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的麻木冷漠。此外,缺乏家庭溫暖,缺乏平安、信任、受尊重的社會環(huán)境,也會造成局部大學生性格孤僻、情緒冷漠麻木,行為粗野無禮。由于時代的前進和社會的開展,許多傳統(tǒng)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對大學生產生了強大的壓力和沖擊波,造成他們的心理不平衡和諸多矛盾。出現(xiàn)種種異常情緒是缺乏為奇的,這也正是大學生的情緒趨于成熟穩(wěn)定的必然過程。問題不在于出現(xiàn)了多少種異常情緒,而在于對這些異常情緒的自覺控制和積極調節(jié)。情緒控制和調節(jié)得當,將能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協(xié)調開展。二、不良情緒對大學生的影響(一)情緒影響人的健康(二)情緒影響智力活動和智力開展(三)情緒影響人格的全面開展(四)情緒影響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第四節(jié)大學生情緒心理輔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一、合理宣泄法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緒呢?(一)訴說(二)哭(三)行動二、提高升華法三、轉移注意法四、壓抑遺忘法五、語言暗示法六、幽默緩沖法七、理智消解法八、轉換視角法九、音樂療法復習思考題⒈什么是情緒?大學生的情緒具有哪些特點?⒉大學生有哪些常見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對大學生有何影響?⒊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調控不良情緒?第六章大學生人格心理知識目標·了解人格的含義、人格心理結構和良好人格的標準;·理解人格心理特征和大學生不良人格的表現(xiàn);·掌握大學生人格心理的優(yōu)化方法。能力目標·能夠了解自己的能力、氣質和性格并能結合自身的人格從事各種活動。第一節(jié)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的精神面貌,即一個人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傾向的、比較穩(wěn)定的獨特人格心理特征的總和。二、人格的心理結構人格的心理結構是多側面、多層次的復雜的體系。關于人格心理的結構,雖眾說紛紜,但根據(jù)當前心理科學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人格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兩個萬面。(一)人格傾向性人格傾向性是人格結構中最活潑的因素,它是一個人進行活動的根本動力,決定著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決定著人對認識活動對象的趨向和選擇。人格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等。(二)人格心理特征人格心理特征是一個人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點,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獨特性。人格心理特征在心理過程中形成而后又反過來影響心理過程。每個人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人格表現(xiàn)也是千差萬別的。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三、人格的待征(一)人格的整體性(二)人格的獨特性和共同性(三)人格的穩(wěn)定性和可塑性(四)人格的生物性和社會性(五)人格的功能性第二節(jié)大學生人格心理特征人格不同猶如其面,人格是伴隨著人的一生不斷成長的心理品質。人格的成熟意味著個體心理的成熟,人格的魅力展示著個體心靈的完善。一、能力(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保證活動順利完成的人格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動聯(lián)系緊密,二者的關系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能力在活動中開展并表現(xiàn)在活動之中,能力存在于活動之中,離開了活動也就無所謂能力。另一方面,從事某種活動必須以某種能力為前提,能力是完成某一活動的必備的、最根本的條件。(二)能力的類型⒈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照開展的上下程度,可以把能力分為能力、才能和天才。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需要的心理條件是能力具備了能力所需要的各種心理條件叫才能;一個人不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所需要的各種心理條件到達了完美的結合,又給人類做出了杰出的奉獻叫天才。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這是按能力所表現(xiàn)的活動領域的不同來劃分的,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種活動中必須具備的根本能力。它保證人們有效地認識世界,即認識能力,也叫智力。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成分。特殊能力是指完成某種專業(yè)活動必須具備的能力。如音樂能力包括區(qū)別旋律曲調特點的能力、節(jié)奏感和音色區(qū)分能力等。⒊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按能力所涉及的領域來劃分,可把能力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認知能力是獲取知識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智力;操作能力是支配肢體完成某種活動的能力,如體育運動、藝術表演、手工操作的能力;社交能力是從事社會交往的能力,如與人溝通的言語交往和言語感染力、組織管理能力、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能力,等等。⒋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按照活動中能力的創(chuàng)造險大小進行劃分的。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談舉止而做出與之相似的行為的能力;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動中順利地掌握別人所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并按現(xiàn)成的模式進行活動的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是指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新型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如科學創(chuàng)造、小說創(chuàng)作等。二、氣質(一)什么是氣質“氣質“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典型的、表現(xiàn)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wěn)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二)氣質類型根據(jù)這種體液各自在體內的比例優(yōu)勢,可把人的氣質劃分為四種類型,即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抑郁質。(三)氣質類型的特點
⒈膽汁質〔夏天里的一團火〕⒉多血質〔喜形于色〕⒊黏液質〔冰冷耐寒〕⒋抑郁質〔秋風落葉〕(四)怎樣正確認識氣質
⒈氣質類型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⒉氣質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和成就的上下⒊氣質雖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但并非一成不變(二)性格的特征⒈性格的態(tài)度特征態(tài)度的對象多種多樣,包括個人的、集體的、社會的、思想的以及個人的內心世界等。對這些對象的性格特征主要有謙虛或自負、自信或自滿、自豪或自卑、自尊或羞怯、同情或冷漠。⒉性格的意志特征它是指人們對自己的自覺調節(jié)方式和水平方面的特征。如目的性或盲目性、獨立性或依賴性、自制或放縱、勇敢或怯懦、果斷或猶豫、堅韌或軟弱。⒊性格的情緒特征它是指情緒活動的強度、穩(wěn)定性、持久性和主導心情方面表現(xiàn)的個人特點。如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屆新高考新教材化學人教版一輪訓練-專項提能特訓(7) 物質結構與性質綜合大題突破
- 2024年公路旅客運輸服務合作協(xié)議書
- 玉溪師范學院《即興伴奏》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師范學院《法律文書寫作》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2024年專用塑膠材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4新版集成電路制作合同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 乘法 測試卷(能力提升)
- 西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單元 萬以上數(shù)的認識 測試卷含完整答案(奪冠)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四單元《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測試卷含答案(達標題)
- 2024微型電腦買賣合同
- Specification-原材料規(guī)格書模板
- 實驗室課外向學生開放計劃
- 科技特派員工作調研報告
- 2021年電力公司創(chuàng)一流工作會議講話
- 中波廣播發(fā)送系統(tǒng)概述
- 縣疾控中心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實施方案
- 急性心肌梗死精美PPt完整版
- 畢業(yè)設計(論文)基于三菱PLC的交通燈模擬控制
- (完整版)offer模板范本.docx
- 物業(yè)日常巡查記錄表.doc
- 門技術參數(shù)[圖文借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