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一輪復習檢測:新民主主義革命(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檢測:新民主主義革命(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檢測:新民主主義革命(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檢測:新民主主義革命(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檢測:新民主主義革命(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新民主主義革命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2013·肇慶模擬)右為《天朝田畝制度》書摘,從“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銀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等語,可知太平天國的理想境地是()A.共產與民主B.共產與平等C.平等與自由D.民主與科學2.(2012·湛江調研)太平天國《資政新篇》的下列內容說明了()《資政新篇》內容統(tǒng)一政令,依法治國 聽取社會輿論;反對迷信興辦保險事業(yè)興辦醫(yī)院和慈善機構A。這個文件適應了太平天國革命的需要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對農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C.當時的農民階級要求建立資本主義制度D.近代農民領袖能夠接受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主張3.(2013·南陽期中)天京變亂后流傳著一首民謠:“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長毛非正主,依舊讓咸豐。”該民謠反映出天京變亂的發(fā)生是由于()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B.領導集團內部的自相殘殺C.中外反動勢力的絞殺D.絕對平均主義思想的作祟4.★1853年,馬克思在聽到太平軍勝利進軍的消息后,十分高興,他期望中國不久會出現(xiàn)“REPUBLIQUECHINOISE(中華共和國)”,實現(xiàn)“LIBERTE,EGALITE,F(xiàn)RATERNITE(自由,平等,博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定都天京證明了馬克思期望的準確B.《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馬克思的期望C.《資政新篇》實現(xiàn)了馬克思的期望D.期望超越了中國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5.★ (2013·廣東六校聯(lián)考)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中說道:“________時期的人文思潮……雖然有對人的價值的發(fā)現(xiàn),但它的靈魂不是對個人理性的高揚,而是將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與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緊密結合在一起。”文中劃線部分應指()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6.(2012·汕頭一模)清末,出現(xiàn)了許多反映現(xiàn)實的燈謎,如“論伍子胥之為人",謎底為“議員”;“頸上污塵”,謎底為“領土";“獨行三年喪",謎底為“專制";“成湯鳴條之役",謎底為“商戰(zhàn)”等.對此分析有誤的是()A.體現(xiàn)了實業(yè)救國的思想B.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的情感C.體現(xiàn)了階級斗爭的思想D.體現(xiàn)了追求民主的思想7.(2012·茂名一模)1905年有人在演講中說:“若單說立憲,此時全國的大權都落在人家手里,我們要立憲,也是要從人家手里奪來。與其能奪來成立憲國,又何必不奪來成共和國呢?”這位演講者是()A.康有為 B.譚嗣同C.孫中山 D.胡適8。(2012·汕尾一模)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發(fā)100周年,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協(xié)委員向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三次會議提出的“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爆發(fā)100周年”的提案,在臺灣島內引起了共鳴。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追尋孫中山路線的新黨也正在為紀念這個重要日子而精心準備.在對辛亥革命的評價中,可能為兩岸主流學者所共同接受的是()A.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B.辛亥革命廢除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具有劃時代意義C.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D.辛亥革命的結局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9.★(2013·浙江五校聯(lián)考)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說:“甲午戰(zhàn)爭,中國被日本打敗,義和團運動后,中國又遭到列強的報復,這終于使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要有一個更好的更現(xiàn)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個瀕于崩潰的帝王之家.”這里的有識之士應該是()A.洋務自強的踐行者 B.維新圖強的呼吁者C.民主科學的倡導者 D.民主共和的實踐者10.五四時期,梁漱溟曾說:“縱然曹、章罪大惡極,在罪名未成立時,他仍有他的自由。我們縱然是愛國急公的行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我愿意學生事件付法庭辦理,愿意檢廳去提起公訴,學生去遵判服罪.”這表明梁漱溟()A.為曹、章行為辯護 B.認可學生的做法C.主張愛國有理 D.主張依法行事11.“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這幅對聯(lián)所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的影響是()A.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動搖了清朝統(tǒng)治的政治基礎C.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D.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12.★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認為:“1949年之后的中國革命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從1919年開始已醞釀了30年),這反而使中國人和美國人對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边@說明()A.美國已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B.馬克思主義通過五四運動傳入中國C.中美政治理念趨向相互認同D.馬克思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國際視野二、非選擇題(第13題24分,第14題16分,共40分)13.(2012·廣東六校聯(lián)考)史料研讀、綜合評論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間,《申報》直接涉及革命黨人活動的新聞僅僅只有3則:《亂首被獲》《拿獲華興會匪要電》《又獲華興同仇各余黨》?!?912年元旦的《申報》以顯著地位刊登慶祝標語和祝詞。(1)研讀材料后,你認為《申報》對辛亥革命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的角度,你對辛亥革命分別有怎樣的評價?(12分)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由“沉淪”到“上升”的發(fā)展過程,中國社會走出了一條“U”字形路線。在近代中國歷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淪”;近代中國歷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淪"與“上升”中間有一個過渡期,就是“沉淪"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時期.(2)20世紀初期是中國由“沉淪”到“上升”的轉折時期,列舉這一時期體現(xiàn)“沉淪”“上升”的重大歷史事件各一例,并簡析推動這一轉變的原因。(12分)14.(2012·鹽城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正如梁啟超所云:“任憑你像堯舜那樣賢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樣強暴,像曹操、司馬懿那樣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這無疑是中國政治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一個質的飛躍.——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材料二辛亥革命過了七年多,中國便發(fā)生了五四運動,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對五四運動有著多方面的深刻影響?!饹_及《現(xiàn)在可以更全面評價辛亥革命了》材料三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企業(yè)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擴建新增資本達1。3億元以上,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1913年為43448馬力,1918年為82750馬力,約增加1倍。-—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8分)(2)根據(jù)材料二,說明辛亥革命對五四運動在思想領域的深刻影響是什么。(4分)(3)毛澤東同志在1942年關于《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研究黨史,只從1921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從辛亥革命說起差不多.”根據(jù)材料三,分析毛澤東所持觀點的原因。(4分)答案1.選B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體現(xiàn)了農民階級平均分配勞動產品和平等的思想。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B.2.選D《資政新篇》據(jù)史實來看并非農民革命運動的產物,沒有適應太平天國革命的需要,排除A項;《資政新篇》發(fā)表時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還未產生,排除B項;C項不符合歷史史實;《資政新篇》為農民領袖洪仁玕所寫,其刊印得到太平天國領導人的同意,故正確答案為D.3.選B考查太平天國運動。民謠中的“天父殺天兄”就反映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自相殘殺,其他的三項均未能體現(xiàn)。4。選D本題考查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馬克思期望中國建立的國家和實現(xiàn)的思想是資本主義時代的國家和先進思想。就當時中國生產力水平而言,中國不具備建立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經濟基礎和思想基礎。故D符合題意。5。選D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列強侵華的加劇,民族危機加深,民族資產階級在爭取民主政治的同時,也尋求國家的獨立和解放,由此形成了民主斗爭與救亡圖存相結合的特點,辛亥革命符合以上特點。6.選C“議員"“專制”體現(xiàn)了追求民主的思想;“領土”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的情感;“商戰(zhàn)"體現(xiàn)了實業(yè)救國的思想,因此沒有體現(xiàn)階級斗爭的思想.7.選C從材料信息“與其能奪來成立憲國,又何必不奪來成共和國呢”來看,演講者強調實行立憲不如成立共和國。故持此觀點的應為孫中山。胡適的重大貢獻主要是對文學革命的貢獻.8。選B本題主要考察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兩岸人民之所以共同紀念辛亥革命,主要是因為孫中山領導中國人民廢除了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9.選D考查對辛亥革命的理解。從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要有一個更好的更現(xiàn)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個瀕于崩潰的帝王之家”可以推斷“有識之士”應是民主共和的實踐者。10.選D材料“曹、章罪大惡極”可排除A;“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可排除B;“愛國急公”可排除C;“付法庭辦理,愿意檢廳去提起公訴,學生去遵判服罪”可知D正確。11.選D材料反映了五四運動。A是辛亥革命的影響;B是太平天國的影響;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排除C;D是五四運動的影響。故選D。12.選DA、C明顯不合史實,可排除。材料信息是對1949年之后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認識,故B與題意不符。從材料看,中國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后,開拓了國際視野,使“中國人和美國人對世界的看法更加接近”.故D符合題意。13.解析:本題以史料研讀的形式考查中國近代革命。第(1)問應注意結合材料從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評價辛亥革命。第(2)問應注意時間限“20世紀初”,要注意區(qū)分“沉淪"和“上升"的重大歷史事件,并簡述從“沉淪”到“上升”的原因.答案:(1)態(tài)度:從漠視、非議到認同、贊賞。文明史觀:辛亥革命促使中國由傳統(tǒng)文明向現(xiàn)代文明轉變。政治上,它結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了中國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專制向民主轉變。經濟上,它促進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進一步動搖了封建經濟的基礎。社會風貌上,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自由、平等思想推動社會風俗習慣的巨大變化。全球史觀:辛亥革命后中國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亞洲民族革命運動的發(fā)展;辛亥革命順應了世界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潮流,是世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2)重大歷史事件:“沉淪"有《辛丑條約》的簽訂、袁世凱復辟帝制、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敗等;“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國民黨和中共的成立等。原因: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政治上,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答政黨建立也可)。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4.解析:第(1)問從政治文明的角度出發(fā)來回答,即是從組織建設、政權建設、政治思想建設與法律建設等角度運用文明史觀進行評價。第(2)問根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