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_第1頁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_第2頁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_第3頁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_第4頁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析與討論摘要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概念,它對中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心理健康方面起著重要的預測作用,正確認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效能感,對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學業(yè)成就和身心健康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本研究從家庭角度出發(fā),以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做一些綜合考察和探討。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從云南省宣威市隨機抽取兩所中學(宣威六中和宣威八中)的高中部的三個年級各抽取100名學生組成被試,使用推斷統(tǒng)計的方法,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家庭環(huán)境量表進行測量調查和數據收集。調查分析主要采用三種方法:方差分析法,單因素分析法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研究表明:中學生自我效能感水平較高,但是并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和年級差異,自我效能感與親密度、情感表達、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性、組織性有顯著的正相關,與矛盾性有顯著的負相關,親密度和知識性對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明顯的預測性。關鍵字:中學生;家庭環(huán)境;自我效能感;Theinfluenceoffamilyenvironmentontheself-efficacyofmiddleschoolstudentsABSTRACTSelf-efficacy

is

bandura

in

1977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cultivate

their

correct

self-efficacy,

to

exert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level,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family

environment's

influence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fficacy

to

do

som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discussion.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USES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to

conduct

measurement

survey

and

data

collection.

There

are

mainly

three

methods:

variance

analysi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lf-efficacy

leve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high,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KeyWords:Middle;Familyenvironment;Self-efficacy一、緒論(一)選題背景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李靜(1997)等人對兒童青少年焦慮原因的分析結果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圍、父親文化等都對兒童焦慮、情緒和心理發(fā)展有顯著的直接影響。對repetti、taylor和semblean(2002)的一項調查結果的分析表明,對于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養(yǎng)成最具影響力的是家庭背景和家庭環(huán)境,按照分類原則可將其劃分為:有岳父岳母的單親家庭、兩代以上的親子家庭等)、家庭支持系統(tǒng)(如父母鼓勵、溝通、凝聚力等)、父母控制(如負責監(jiān)督家庭管理的子女等)、父母鼓勵和榜樣(如父母吸煙,酗酒等)、家庭矛盾和沖突。其中,家庭矛盾、父母冷漠、缺乏家庭支持等都是直接影響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危險心理因素。這些孩子還可能引發(fā)各種身心疾病、情緒困難、社交障礙等。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5至19歲之間。這個社會年齡的年輕人的自我檢查能力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動態(tài)的演變過程。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自控能力不斷提高和成長,但仍不成熟和不穩(wěn)定。而對于家庭教育而言,父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依據相關調查表明,父母對于子女的教育方式及觀念對子女的心理成長和心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新一代教育促進了家庭教育機制的建成及發(fā)展,而這也是提升家庭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由于家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特殊支配地位和一個人的制度發(fā)展,它對某些家庭研究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幾乎被其他教育團體和機構認為是不可替代的。對個人而言,家庭教育的影響往往具有先發(fā)制人的特點,也就是說,接受家庭教育的個人的影響往往起著預防性的社會作用,引導著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二)研究綜述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的提出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最初是1997年由班杜拉鎖提出。班杜拉通過自身的社會學習,提出人類的自我認知能夠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其他生活行為,他還提出人類的自我認知效能能夠調節(jié)人類的行為因素、心理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綜合影響效果。研究者認為自我效能感的改變作為認知因素的一種是人類自我調節(jié)能力出現延續(xù)性知識和延續(xù)性心理行為的動機。指受試者的信念、判斷或個人經驗,以確定他們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某種行為。個人效能不僅是對個人技能水平的評估,也是對個人自我評估能力的評估和是否憑靠技能技能順利完成某種指定任務的自信程度的評估。2.自我效能感的來源(1)行為成就(直接經驗)也就是經過個人實踐而積累的經驗,能夠直接產生個人效能感,這些積攢的經驗會對個人的自我認知產生直接影響。倘若擁有了數次的成功經驗便會使自我效能感有所增強,但是如果多次的經歷失敗就會使自我效能感大大削減,接連不斷的成功經驗或失敗經驗能夠幫助人們形成穩(wěn)定持續(xù)的自我效能感。(2)替換經驗(間接經驗)當一個人遇到一個具有相似個性特征的人,特別是那些具有相似能力和個性的人,并取得成功時,他可以建立信心,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如果你遇到一個比你差的人,你會大大增加你對成功的信心。相反,如果你看到一個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失敗了,特別是經過很多努力之后,會降低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一個比你強大的人失敗了,這將極大地打擊他們對成功的信念。(3)言語勸說他人的言語勸說對自我效能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獲得他人的鼓勵、認同、信任等積極信息會增強個體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高。相反,若得到的是挖苦、譏諷等消極信息會對自信程度有所縮減。需要強調的是,說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勸說者的威信、權力、特長等。很少會有人在乎一個名不經傳之人的言談評價。(4)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人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往往會增強個體的自信,而緊張和焦慮等負性情緒則容易降低人們的自我效能感,不健康的身體也會使個體的成功信念有所削弱。個體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情的好壞間的聯系對自我效能感有著直接作用。3、問題的提出(1)針對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健康展開的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家庭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李晶通過研究少年學生焦慮的現狀后得知,兒童在心理上的焦慮程度很大程度上與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以及父親的教育方式有關。Repetti、Taylor和Seeman(2002)經過仔細的調研后發(fā)現,家庭矛盾、父母親感情不合、缺乏家庭支持和對兒童漠不關心是直接導致青少年出現不良行為、心理障礙和不良情緒的負面因素。(2)針對家庭環(huán)境與不良行為所展開的研究。管義杰(1998)經研究后得出結論,孩子所表現的攻擊性、好動、紀律性以及孤獨感都與其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家庭組成、家庭素養(yǎng)以及親子關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張梅(1999)經研究后得出結論,倘若孩子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不夠健康樂觀,家庭隱私意思薄弱、家庭知識匱乏、家庭娛樂欠缺,家庭矛盾與專制程度高,對兒童來說都是極為不好的影響因素。綜上所述,國內外關于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影響的研究很多,涉及到心理健康、心理問題、問題行為等多個方面。但是針對家庭環(huán)境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產生影響的研究較為少見,對效能感的影響涵蓋的層面比較多,不單單指直接影響,還指其他影響因素所產生的間接影響。調查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種,一是方差分析法、二是單因素分析法、三是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對自我效能感的內涵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的探析,可以進一步豐富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主要對象和研究內容,對自我效能感的核心研究范圍和領域予以拓展。(三)研究的目的及意義1、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對象選擇了應屆中學生,并對他們進行測試,探討了家庭環(huán)境對應屆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和影響。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深入探討高中生自我的效能感、家庭環(huán)境的特點,以及探討了家庭環(huán)境對應屆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和影響,并對中學生提出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問題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2、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在這之前有關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理論研究其核心研究內容是自我效能感對孩子行為產生的直接影響還有它在預測當中所發(fā)揮的功用。本文會對自我效能感的內涵和影響要素予以深層次的探究,進而對自我效能感的核心課題和內容予以提升,對主要研究范圍和領域予以拓展。(2)實踐意義:研究家庭環(huán)境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和影響,為制定高中生自我干預計劃和方案提供參考。從社會和家庭的角度出發(fā),更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家庭是對孩子影響最大、影響程度最深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連接兒童與社會的第一紐帶。家庭的特質和素養(yǎng)對孩子發(fā)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判定家庭當中孩子個體自我效能感如何受到影響的重要因素,從社會家庭的各個方面對中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干預是進一步提高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條件。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對象從云南省宣威市隨機抽取兩所中學(宣威六中和宣威八中)的三個高中部年級任意抽取其中的300名學生作為測試對象,發(fā)放的問卷調查共計300份,其中有效問卷數目為289份,有效率達到了96.3%,被測試樣本的構成如表1所展示表1被試的構成表(N=289)樣本分布樣本數百分比(%)性別男14550.2女14449.8年級高一11439.6高二10034.6高三7525.8(二)研究工具1.一般自我效能感測量表亦稱為李克特四點預測量表,量表分數的平均值范圍一般是10到40分。得分越高,說明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其結構信度和預測效度都十分的顯著。2.《家庭環(huán)境量表》(英文譯為FES-CV)共90道是非題,10個家庭積分量表,一共需要近30分鐘的計算時間。其維度涵蓋十個方面,譬如親密程度、矛盾程度、獨立程度、情感表達、道德宗教觀念等。(三)研究過程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進行。將已打印好的問卷發(fā)給學生,要求每位被試按照量表的規(guī)定認真作答。按照對畢業(yè)論文的問卷要求,進行問卷的發(fā)放、回收、整理、錄入,將最后得到的數據對問卷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四)數據處理本調查研究所用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使用推斷統(tǒng)計的統(tǒng)計方法,調查分析主要使用了三種方法:方差探究、單因素對比和多元線連接。三、結果與分析(一).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情況從表2可知,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為27.18,處于20-30這個范圍。根據評分標準可知,高中生的自信心較高。表2:自我效能感得分情況總體男女高一高二高三平均數27.9726.426.2428.9324.627.18標準差5.215.275.085.215.035.12(二)性別與自我效能感觀察表3的結果不難發(fā)現,高中生男生和女生在自我效能感當面旗鼓相當,F(1,289)=2.224,P=0.137>0.05。表3: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男女FP自我效能感27.97±5.2126.4±5.272.2240.137.(三)年級與自我效能感4的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的年級之間,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較大的差異,表現為高二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最高,高一次之,高三最低。F(2.289)=1.547,P=0.032<0.05表4: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年級分析年級高一高二高三FP自我效能感26.24±5.0828.93±5.2724.6±5.031.5470.032(四)家庭環(huán)境諸因素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觀察表5不難得知,高中生的家庭親密度、情感的抒發(fā)、知識性、道德宗教觀等諸多因素都與自我效能感呈現出正比例關系,而家庭矛盾性因素則有顯著的消極的的相關資料。表5家庭環(huán)境的方方面面與自我效能感的有關數據信息親密度情感表達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獨立性組織性矛盾性自我效能感0.208*0.134*0.168*0.172*0.158*0.176*0.183*0.0790.148*-0.137*(五)自我效能感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家庭親密度、情感與表達、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與宗教觀、組織性、矛盾性等與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的正相關,為進一步地了解之間的回歸關系,以自我效能感為因變量,和前面的分析中提出的與自我效能感顯著性密切相關的8個主要維度為自變量,逐步地進行分析。表7自我效能感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因變量自變量βαP自我效能感常數27.2340.000親密度0.3690.1550.015情感表達0.2340.1620.011成功性0.3010.1590.021知識性0.4080.1510.019娛樂性0.2310.1340.032道德宗教性0.4320.1420.023組織性0.3260.1570.028R2F0.0728.153觀察表7不難發(fā)現,親密度和知識性能夠有效的預判自我效能感。列出的回歸方程表達式是:自我效能感=27.234+0.369親密度+0.408知識性。四、分析與討論(一)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總體情況縱覽全體高中生不難發(fā)現,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普遍比較高?,F在的高中生正處于一個身心迅速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生理上的迅速健康發(fā)展以及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使其在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成人感。他們普遍認為自己應該能夠獨立地解決好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因此總體上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對比較高,較為自信。(二)性別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性別不會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得分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從總體來看的話,男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與女生相比來看,男生得分高于女女生。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異。在生理上,男生更為高大、強壯,這是女生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生理上占優(yōu),自然而然,心理上相對于女生來說也就占優(yōu)。再者,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作為男性,就要頂天立地,堅強,勇往直前。此外,社會生活對男女生的要求也不一樣,相對于女生來說,社會的工作需求,對男生的要求程度明顯要高于女生,對男生的期待也就越高,這就導致,在面臨一些棘手的問題時,男性會較為理智和冷靜,采用較為積極的辦法去解決,而不是選擇逃避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就較女性突出。這正好可以證明高中生女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普遍低于男生。(三)年級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自我效能感會因為學生的就讀年級不同而有所出入。更具體地說,第二年的自我效能感最高,第一年的自我效能感次之,第三年的自我效能感最低。導致這種問題出現的可能的原因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都處于飛速發(fā)展的階段,不同階段的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就不同。高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高中生活和學習,在這一年中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褪去了初中時期的稚嫩,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因此,高二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對來說較高。高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初中畢業(yè),稚氣未脫,意識和思維還停留在初中階段,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高二學生來說還不純熟,但又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較為敏感,所以,高一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高三,又低于高二。高三年級較為特殊,在高三階段的學生,大多剛滿18歲,剛剛成年,對于他們來說,1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標志著他們從青少年正式蛻變?yōu)槌赡耆恕T谒麄兊乃季S中,既然已經成年,就不能再用以前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得用成年人的方式方法。但矛盾的是,很大一部分高三學生,生理上雖然已經成熟,但心理依然還停留在青少年階段,而他們遇到問題卻想這用成年人的方式去解決,最后的結果卻是適得其反,對其自信心有很大的挫敗。加之高考的學業(yè)壓力,家人、老師、同學對他們的期望,如果能達到他們的期望,自我效能感自然而然的就會提高,但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期望,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自我效能感也就會降低。這些因素可能就是導致高中生不同年級的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差異的原因。(四)家庭環(huán)境各維度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解讀回歸研究結論不難得知,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親密度和知識性的直接作用,自我親密度的增強也會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強。其主要原因我們認為可能是:自我親密度越高,表明中學生的父母與其子女的信息溝通、交流越多,父母就越能及時地了解他們子女的學習以及教育生活的情況,及時地幫助解決子女在學習生活以及教育學習上可能存在的困惑與問題,從而大大減少了對子女教育的難度和盲目性,因此意味著孩子的整體身心和生理能夠都能到較好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心理較為積極,自信心也就相對較高。知識性越強,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越高,知識性可以較為準確的預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這種可能的原因主要是:中學生家庭的自我知識性高,表明該中學生家庭比較經常與子女討論各種教育方面的問題和知識,對于社會、政治、智力、文化等社會活動的知識興趣較大。如果父母的教育知識比較淵博,他們就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能夠給與孩子更多的教育知識,使得跟同人相比,有更為廣闊的知識面和見識,這樣,相比于其他父母教育知識較為淺薄的家庭來說,知識性越高的家庭,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也就更為自信。(五)相關建議1.父母對撫養(yǎng)子女應如何采取正確的子女教養(yǎng)方式權威性的教養(yǎng)管理方式被認為是一種有合理性且民主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下的父母,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份威嚴和權威的形象。但這種合理性權威型的父母是來自父母對孩子給與的充分理解與相互尊重,來自于日常生活的互動和交流,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與的理解和幫助。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這樣,孩子會充分感受到被信任的感覺,提高自信心。及時、熱情地回應兒童多樣的心理需求和舉動,尊重兒童并激勵孩子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勇敢地表達出來,對事物要有自己的認知和看法。同時,家長應該對孩子表現出更高的態(tài)度和要求。,對孩子實行嚴格且規(guī)范的獎懲制度。父母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方面的觀點應該保持一致。這種高控制且機動性強的管理方式,孩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