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定量分析》2-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6/17/wKhkGWXLC_qAB0CaAAHBFEWL8hA656.jpg)
![《稅收定量分析》2-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6/17/wKhkGWXLC_qAB0CaAAHBFEWL8hA6562.jpg)
![《稅收定量分析》2-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6/17/wKhkGWXLC_qAB0CaAAHBFEWL8hA6563.jpg)
![《稅收定量分析》2-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6/17/wKhkGWXLC_qAB0CaAAHBFEWL8hA6564.jpg)
![《稅收定量分析》2-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6/17/wKhkGWXLC_qAB0CaAAHBFEWL8hA65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稅收定量分析河北經貿大學zrf33310@163.com
張瑞鋒1精選2021版課件
zrf33310@163.comSession2
稅收定量分析
session2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
2精選2021版課件經濟增長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既有總量關系,又有結構關系。所以,稅收與經濟關系分析應該從總量和結構兩個方面進行,這部分在分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與稅收核算體系的基礎上,介紹稅收與GDP主要經濟指標的關系。即總量關系,而結構關系將在第五部分介紹。3精選2021版課件SessionTopicsGDP核算與稅收核算
稅收與投資關系的影響分析
稅收與經濟總量的基本關系
稅收與貿易關系的影響分析
稅收與消費關系的影響分析
稅收與物價關系的影響分析
4精選2021版課件2.1GDP核算與稅收核算
2.1.1基本概念:
GDP核算GDP是國內生產總值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s的縮寫,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我國GDP核算的常住單位指在中國大陸經濟領土范圍內擁有一定活動場所,從事一定規(guī)模的經濟活動,并持續(xù)經營一年以上的單位,不包括香港、澳門及臺灣。5精選2021版課件GDP核算方法
生產法:是從生產角度測度所有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即在總產出中扣除生產環(huán)節(jié)投入中間產品的轉移價值,得到各部門在核算期內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即增加值。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即:GDP=Σ各部門增加值6精選2021版課件GDP核算方法
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chuàng)造收入的角度,根據(jù)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份額的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yè)盈余生產稅凈額是指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后的余額。生產稅指從事生產、銷售和經營活動及從事生產活動使用某些生產要互所征收的各種稅、附加費和規(guī)費。生產補貼指政策虧損補貼、價格補貼等。7精選2021版課件GDP核算方法
支出法:也稱使用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GDP=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8精選2021版課件GDP核算幾點說明
A、核算價格在GDP核算中使用現(xiàn)行價格、可比價格以及不變價格等價格標準,同時根據(jù)產品由生產到消費過程中所處的階段不同分為基本價格、生產者價格和購買者價格。按生產法計算GDP時,使用的是生產者價格;按支出法計算GDP時,使用的是購買者價格。由于產品所處的生產和流通環(huán)節(jié)不同,會有不同的現(xiàn)行價格,在核算時應合理地選取現(xiàn)行價格。9精選2021版課件GDP核算幾點說明
B、分級核算我國國家統(tǒng)計局負責GDP核算,實行分級核算,國家和地區(qū)各自核算本轄區(qū)范圍內的數(shù)據(jù)。這種體制下,各地區(qū)GDP之和與國家的GDP數(shù)據(jù)并不相等過主要是資料來源方面的差異造成的。這種情況,在分級核算的國家中普遍存在。另外,GDP核算本身在核算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如理論框架、指標體系、口徑范圍、計算方法、數(shù)據(jù)來源等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核算體系和核算實務面臨的普遍問題。10精選2021版課件GDP核算幾點說明
C、GDP指標所反映的意義是有限的雖然GDP能夠衡量國民經濟發(fā)展情況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但其反映的意義是有限的,它只是衡量生產的尺度,并不能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與經濟發(fā)展相關的指標,且沒有包括環(huán)境質量,也沒有涉及收入分配。11精選2021版課件其他指標
國民總收入(GNI):即國民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它等同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各種類型的批發(fā)和零售業(yè)、餐飲業(yè)、新聞出版業(yè)、郵政業(yè)和其他服務業(yè)等,售予城鄉(xiāng)居民用于生產消費的商品和社會集團用于公共消費的商品總量。反映商品流轉過程中商品的購進、銷售、庫存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存在的問題,是分析消費品市場需求和研究居民生產水平,測算消費品購買力和貨幣流通速度的重要依據(jù)。12精選2021版課件其他指標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指以貨幣形式表現(xiàn)的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反映了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結構和發(fā)展速度的綜合性指標,又是觀察工程進度和考核投資效果的重要依據(jù)。財政收支:是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總稱。是指國家財政參與社會產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實現(xiàn)國家職能的財力保證。價格指數(shù):是表現(xiàn)一定時期內商品和勞務價格變動趨勢的經濟指數(shù)。主要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xiāng)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shù)。商品零售價格指數(shù)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xiāng)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shù)。13精選2021版課件其他指標
進出口額:指實際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總金額。包括對外貿易實際進出口貨物,來料加工裝配進出口貨物,國家間、聯(lián)合國及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物資和贈送品等。我國規(guī)定出口貨物按離岸價格統(tǒng)計,進口貨物按到岸價格統(tǒng)計。工業(yè)增加值:指工業(yè)企業(yè)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xiàn)的工業(yè)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工資總額: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14精選2021版課件其他指標
預算外資金收支:指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為履行或代行政府職能,依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規(guī)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納入國家預算管理的各種財政性資金。15精選2021版課件2.1.2稅收核算
稅收核算指標體系以國民經濟核算的要求為指導,以國民經濟信息分類標準為分類依據(jù),依據(jù)稅收經濟和稅收資金運動的特點設置,由稅收計劃、會計、統(tǒng)計指標體系共同構成。稅收核算指標體系系統(tǒng)地反映稅收的問題指標和結構指標,與國民經濟核算指標具有密切的對接關系。研究稅收資金及其運動是進行稅收會計、統(tǒng)計核算的基礎。稅收資金是指稅務機關實現(xiàn)職能,依據(jù)稅法參與國民收入分析而形成的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的資金。稅收資金的運動是指稅收資金從一種存在形態(tài)向另一種存在形態(tài)的轉化過程。伴隨著征收活動的開展,稅收資金運動一般經歷申報、征收和入庫三個大的階段。16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會計指標
主要用以反映稅收資金在會計報告期內的運動情況,與稅收資金運動及稅收會計的總分類、明細分類核算相一致。包括應征類指標(反映報告期內分稅種稅收資金的實現(xiàn)情況),入庫類指標(核算稅款經征收、入庫、提退后的凈入庫稅額),減免類指標(反映報告期內分稅種減免稅收的具體情況),查補類指標(反映報告期內查補稅款的應征和入庫情況)。17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統(tǒng)計指標
集中反映報告期末已入庫稅款的各種經濟類型、各種行業(yè)、各種項目中的分布情況。包括:稅收總體指標從總體上反映全部已入庫稅收資金和各經濟類型,各行業(yè),各項目中的分布情況。涉外稅收指標反映來自涉外企業(yè)的已入庫稅收資金在各稅種、各行業(yè)中的分布情況。此外,稅收核算中還涉及一些其他類別指標,如納稅戶婁統(tǒng)計和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的非稅財政收入統(tǒng)計等。18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核算指標體系的分析功能
日前的稅收體系的主要功能有:1、滿足計劃、會計、統(tǒng)計、宏觀分析的基本需求;2、使用稅收收入總量與GDP總量、稅收收入結構與GDP結構,分析稅收與經濟的數(shù)量關系;3、使用稅收收入數(shù)可及時掌握收進進度,還可分析稅收與經濟發(fā)展的適應性,并預測稅收收入;4、使用各種經濟類型納稅人繳納的稅收數(shù)據(jù)與同期產出指標比較,可得到各種經濟類型的納稅人的稅負差距,為調整不同經濟類型的納稅人的稅負提供量化依據(jù)。19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核算指標體系的分析功能5、使用稅收總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比較得到宏觀稅負,以進行宏觀稅負的變動研究和國際比較;使用分行業(yè)稅收數(shù)據(jù),可以用各產業(yè)稅收比各產業(yè)增加值得到行業(yè)稅負,以研究行業(yè)稅負變動、產業(yè)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為行業(yè)稅負的調整提供量化依據(jù)。6、使用各項提退和減免稅收數(shù)據(jù),可研究稅收支出以及有關稅收成本問題;7、使用涉外稅收和純內資企業(yè)稅收數(shù)據(jù),可研究涉外經濟發(fā)展和其提供稅收的增長速度的適應性以及稅制改革對涉外企業(yè)稅負的影響。20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核算指標體系的分析功能8、使用農村稅收和城鎮(zhèn)稅收數(shù)據(jù)可研究城鄉(xiāng)經濟和城鄉(xiāng)稅收的發(fā)展狀況;9、使用地區(qū)資料可以研究和分析各地稅負狀況,研究高稅負和低稅負的成因,平衡地區(qū)稅負。同時還使用各地區(qū)的稅收數(shù)據(jù)結合各地財政支出數(shù)據(jù),可為規(guī)范的轉移支付制度的建立、運行和調整提供量化依據(jù)。10、為測算稅制改革對稅收收入的影響,為解決實施分稅制后組織收入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21精選2021版課件2.1.3稅收核算與經濟核算為了更準確的分析研究稅收與經濟關系,首先要正確分析稅收與經濟核算指標的關系。經濟總量指標:主要包括四大系列:總值指標: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服務業(yè)等營業(yè)總額、貨幣發(fā)行總量、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進出口總額等指標。增值指標:主要有GDP、工業(yè)增加值、進出口總額等指標??偭恐笜耍褐饕ㄎ镔|產品生產總量,如汽車產量、卷煙產量、電力生產總量等;物質產品消耗總量,如電力消耗總量、勞動力使用量等指標。價格指標:包括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shù)、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shù)、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shù)、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shù)等。22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總量指標以口徑的大小為序,主要有:廣義稅收收入、國內稅收收入、工商稅收入、中央稅收收入、地方稅收收入、所得稅收收入、增值稅收入、營業(yè)稅收入、消費稅收入、其他各稅種收入等。23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指標與經濟指標關系一般地,可有下列總量指標之間的關系:廣義稅收收入與GDP;增值稅與工業(yè)、商業(yè)增加值的關系;營業(yè)稅與相關GDP;消費稅與應稅消費產品產量或銷售額;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與固定資產投資額所得稅與利潤總額或應納稅所得額涉外稅收與外交投資額的關系稅收與投資、稅收與消費、稅收與物價進出口貿易與進出口環(huán)節(jié)稅收24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指標與經濟指標關系結構指標之間的關系:稅收產業(yè)結構與GDP的產業(yè)結構分析稅收的所有制結構與經濟所有制結構分析稅收的地區(qū)結構與GDP的地區(qū)結構分析稅收的稅種結構與GDP的結構分析稅收級次結構與相應的稅源結構分析25精選2021版課件2.2稅收與經濟總量的基本關系2.2.1稅收與GDP關系的基本認識GDP是衡量經濟成果的總指標,根據(jù)經濟決定稅收這一理念,可以理解為GDP的總量決定稅收的總量。GDP突破了工農業(yè)總產值、社會總產值以及國民收入等指標的核算范圍上的局限性,包含了生產和非生產等社會經濟各個領域,能夠綜合反映國民經濟活動問題和三次產業(yè)的運動成果。同樣,稅收也來自生產、非生產,經營和非經營性的各產業(yè),凡稅法規(guī)定有應稅收入和應稅行為的單位和個人都屬于納稅人,被納入稅收收入的核算范圍。兩個總量指標在核算范圍上具有一致性,在進行對比分析時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和可比性。因此,GDP是全社會的總稅源,它的大小制約著稅收收入規(guī)模。26精選2021版課件從結構上,GDP可以分為C(指用來補償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部分,屬于補償基金范圍)、V(新創(chuàng)造價值中歸勞動者個人支配使用的部分)、M(生產領域中勞動者為社會所創(chuàng)造的社會產品的價值)三部分。三者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影響著不同稅種的收入構成,進而影響稅收的規(guī)模。C+V+M的變動影響營業(yè)稅與消費稅大小,V+M的變動則影響所得稅、財產稅。從GDP的部門構成和產業(yè)構成來看,當它們變動時,也會導致稅收結構和收入規(guī)模發(fā)生變動。因為,各部門各產業(yè)對稅收的貢獻不同。如農業(yè)豐收導致GDP上升,但稅收不增加,T/GDP自然下降;而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則拉動增值稅、營業(yè)稅的增加。另外,從GDP的產業(yè)結構看,在二次產業(yè)中占比重超過80%的工業(yè)增加值,與工業(yè)環(huán)節(jié)增值稅計稅依據(jù)基本一致,二者在理論上具有直接的、比例增減的正相關關系。27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作為收入分配的一個方面必將對再生產造成影響,即稅收對GDP的反作用。首先,稅收的規(guī)模影響GDP的規(guī)模,從微觀來看,稅收的意味著私人部門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結構的改變,這將影響企業(yè)與家庭的經濟行為,進而影響GDP的規(guī)模。拉弗曲線說明稅收規(guī)模相對于GDP過大時,將導致GDP的下降。其次,稅收結構影響GDP結構,對不同的地區(qū)、部門或行業(yè)課征不同的稅收必然導致地區(qū)、部門和產業(yè)結構的變化,從而影響GDP的結構。28精選2021版課件不可稅GDP對稅收收入的影響由于GDP核算范圍與核算方法方面的特點,并不是所有GDP都可以作為稅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政府部門的生產與服務。西方經濟理論認為,政府部門提供的生產與服務,是對社會公共品的供給,與市場體系提供的私人產品一起構成社會總產品,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但由于政府部門提供的公共產品主要來源于稅收收入,沒有必要對這一部門產品再作為稅基課征稅收。即,政府機構提供的產品和勞務,只具有公共產品性質,不構成與商業(yè)性企業(yè)競爭,沒有納稅義務。因此GDP增量中的政府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的增加基本與稅收收入無關。如第三產業(yè)中的文教衛(wèi)生、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社會福利業(yè)等行業(yè)的增加值無法作為稅基課征稅收。29精選2021版課件非貨幣化的GDP稅收收入按實現(xiàn)法計算,以貨幣形式征繳,所有銷售出去的產品價值才構成本期可以征稅的產值。非貨幣化的GDP產值是很難征稅的。如庫存產品無法提供現(xiàn)金流,庫存產值不可能對其征稅。對于相當一部分易貨貿易、農林產品沒有實現(xiàn)的自然增值,以及實物性的分配,屬于非貨幣化的GDP。盡管理論上可以作為稅基進行征稅,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很難作為主要稅基存在的。因此,GDP增量中的非貨幣化的部分對稅收收入也有重要的影響。此外,GDP統(tǒng)計中還有一部分是對社區(qū)易貨貿易和地下經濟交易的估計,這部分非貨幣化的GDP也是很難作為稅基進行征管的。在反映經濟增長的實際GDP增量中,不可稅GDP的比重是決定稅收收入增量的重要因素。假設實際GDP的增量一定,不可稅的GDP比重越大,實際GDP增長對稅收收入的影響就越小。30精選2021版課件GDP之外因素對稅收收入的影響在GDP總量和結構一定的情況下,稅收制度和征管水平是決定了稅收收入的重要因素。首先,經濟發(fā)展與稅制結構的演變。在經濟增長的結構變化表現(xiàn)為三大產業(yè)結構的此消彼長,也表現(xiàn)為整個經濟的貨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由生產率提高帶來的人均國民收入的巨大增長。經濟發(fā)展的結構性變動使可稅GDP的總量和構成都發(fā)生的變化,而稅收制度也必須適應這一變化才能保持宏觀稅負。如,在經濟發(fā)展的早期,第一產業(yè)的比重占絕對優(yōu)勢,稅收必然以農業(yè)科和土地稅為主;當經濟發(fā)展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或第二產業(yè)比重占主體地位時,政府稅收必然要以針對商品流通的流轉稅為主;當經濟發(fā)展到第三產業(yè)占主要地位時,人均國民收入的巨大提高為所得類稅收占主體地位奠定了基礎。也就是說,即使GDP的總量和結構相同,不同的稅收制度會導致應稅GDP比重的不同,從而引起稅收收入的巨大差別。31精選2021版課件其次,稅收征管因素的影響。能夠真正實現(xiàn)的稅收收入取決于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即稅收征管的效率。一定時期內稅收征管的效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社會的納稅意識和經濟體制決定了稅收征管的外在環(huán)境,這是稅務機構無法影響的外生變量,如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管相當大程度上受到了外界環(huán)境的制約。而稅務機構的征管方式、征管手段、征管技術、人員素質則是影響稅收征管的內在因素。在征管過程中出現(xiàn)的延期納稅、欠稅等都會影響稅收收入。第三政府的支出需要的影響。實際的稅收增長取決于政府支出需要的增長。盡管政府的支出水平是由經濟發(fā)展對公共資本品和公共消費品的客觀需要決定的,但政府的施政綱領、政治傾向等非經濟因素對特定時期政府支出需要的影響。政府可以通過稅收制度與稅收征管的變動決定稅收的實際增長狀況。32精選2021版課件2.2稅收與GDP關系分析我國歷史上曾有過兩次大的稅制改革,即兩步利改稅和工商稅制改革及財稅體制改革??梢苑譃槿齻€階段:第一階段,1985年之前的1979—1984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改革開放方針使生產力得到巨大解放,經濟和稅收收入都呈逐年上升趨勢;第二階段,1985—1993年,由于兩步利改稅和工商稅制改革,原國有企業(yè)上繳利潤改為主要以稅收收入形式集中到政府手中。至1988、1989年,由于國內需求過熱等原因推動經濟增長,使稅收收入總額大幅上升;第三階段,1994年后至今,國民經濟持續(xù)平衡增長,并在1996年實現(xiàn)經濟軟著陸,經濟增長有所下降,物價漲幅回落,稅收收入總額增長速度也趨于減緩。33精選2021版課件34精選2021版課件35精選2021版課件注:1、邊際稅負,即稅收收入增加額與GDP增加額之比,反映新增稅收與新增GDP的稅收負擔大小;2、宏觀稅負,即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36精選2021版課件注:1、稅收彈性等于稅收收入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比;37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彈性與宏觀稅負狀況分析1995、1996年,由于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高于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所以稅收彈性低于1。由于經濟增長速度放慢,而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加快,故之后的各年稅收彈性均大于1,稅收彈性高于1的情況表明,稅收收入正在超經濟增長。對此,應該有一清醒的認識,因為稅收收入不會長期保持超經濟增長狀態(tài)。38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彈性與宏觀稅負狀況分析通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邊際稅負高于同期宏觀稅負,宏觀稅負就會比上年提高;反之,宏觀稅負就會比上年降低。稅收彈性與邊際稅負、宏觀稅負的關系:稅收收入增長率低于經濟增長率,稅收收入慢于經濟增長,稅收彈性小于1,邊際稅負小于宏觀稅負,宏觀稅負下降;稅收收入增長率等于經濟增長率,稅收與經濟保持同步增長,稅收彈性等于1,邊際稅負等于宏觀稅負,宏觀稅負保持不變;稅收收入增長率高于經濟增長率,稅收收入超經濟增長,稅收彈性大于1,邊際稅負大于宏觀稅負,宏觀稅負上升。39精選2021版課件模型分析由于稅收和GDP增長率數(shù)據(jù)均存在1階單整過程,經過檢驗,二者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因此建立如下誤差修正方程:40精選2021版課件2.3稅收與投資的影響關系2.3.1投資對稅收增長的影響投資是推動經濟發(fā)展的源動力,沒有投資,就沒有外延的經濟擴張和經濟增長。稅收源于經濟,因而投資對稅收增長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反之,稅收也對投資有影響。稅收作為政府投資主體籌資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國家通過增稅或減稅來調節(jié)投資;另一方面,政府應用財政撥款等形式將資金供給企業(yè)等投資主體,影響非政府主體的投資行為。投資對稅收的影響關系,可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41精選2021版課件直接影響一方面,直接產生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為引導投資,調整產業(yè)結構,實現(xiàn)國家產業(yè)政策,促進社會市場經濟有序,按比例發(fā)展,我國開征了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投資直接帶來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收入。另一方面,通過抵扣減少直接增加稅收收入。我國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固定資產折舊不允許從增值額中抵扣。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外購商品所含的增值稅得不到抵扣,投資者成為這部分稅金的最終承擔者。投資增長減少了增值稅進項抵扣,等于增加了增值稅收入。42精選2021版課件投資總額形成固定資產和存貨。存貨對稅收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存貨數(shù)量的增加使庫存產品所含的稅收,以待抵扣的形成沉淀在企業(yè)的倉庫里,即存貨的增加直接減少稅收收入。43精選2021版課件
稅收收入
資本形成總額資本形成總額構成%年份絕對數(shù)增長率%資本形成率(投資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19852040.8
38.5%264174578.0%22.0%19862090.72.45%38.0%309874880.6%19.4%19872140.42.38%36.7%374258086.6%13.4%19882390.511.68%37.4%462487184.1%15.9%19892727.414.09%37.0%4339175671.2%28.8%19902821.93.46%35.2%4732171273.4%26.6%19912990.25.96%35.3%5940157779.0%21.0%19923296.910.26%37.3%8317131986.3%13.7%19934255.329.07%43.5%12980201886.5%13.5%19945126.920.48%41.3%16856.32404.387.5%12.5%1995603817.77%40.8%20300.53576.585.0%15.0%19966909.814.44%39.3%23336.13531.186.9%13.1%1997823419.16%38.0%25154.23303.488.4%11.6%19989262.812.49%37.4%27630.81915.193.5%6.5%199910682.615.33%37.1%29475.51226.196.0%4.0%200012581.517.78%36.4%32623.8-124100.4%-0.4%200115301.421.62%38.0%36813.3647.598.3%1.7%200217636.515.26%39.2%41918.3386.699.1%0.9%200320017.313.50%42.4%51303.9250.899.5%0.5%200424165.720.72%44.2%62351.4523.999.2%0.8%44精選2021版課件由上圖可知,存貨絕對額增長率與GDP增長率基本同步。以1996年平均稅率9.07%計算,存貨增加3531.1億元,約含稅320億元。過量存貨不僅影響稅收收入,還是引起債務清償方面的惡性循環(huán)和引起以不顧成本,無限壓價為主要特征的惡性無序競爭的根源。投資對GDP的長期影響還表現(xiàn)在通過投資形成固定資產,擴大生產能力,擴大經濟的總規(guī)模。進而影響到稅收能力的增加。因此,投資對稅收長期影響是稅收能力的增長影響。45精選2021版課件間接影響稅收增長來源于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源于全社會的投資。所以,稅收增長受到投資的間接影響。通常在分析投資對經濟的影響時,要借助“投資乘數(shù)”這個概念。投資乘數(shù)是表明投資增長可能引起國民生產總值增加的倍數(shù),是分析投資增減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增減變動影響的常用工具。投資乘數(shù)=1/(1-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指消費者的收入每增加一元錢,它會將其中的多大比例消費掉。顯然邊際消費傾向越高,投資乘數(shù)就越高,因此,同樣的投資規(guī)模所產生的GDP就越多,結果同樣的投資規(guī)模所產生的稅收就越多;相反,產生的稅收越少。46精選2021版課件模型分析根據(jù)GDP和資本形成總額數(shù)據(jù),繪制散點圖:47精選2021版課件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C4406.7131971.8942.2347620.0383I2.3046010.07043232.721010.0000R-squared0.983466
Meandependentvar55931.18AdjustedR-squared0.982547
S.D.dependentvar40180.15S.E.ofregression5308.128
Akaikeinfocriterion20.08651Sumsquaredresid5.07E+08
Schwarzcriterion20.18608Loglikelihood-198.8651
F-statistic1070.664Durbin-Watsonstat0.406321
Prob(F-statistic)0.00000048精選2021版課件回歸分析回歸方程:G=4406.71256+2.304600592*I因此,可以更精確地說投資每增加100億元,國民生產總值將有230.46億元的增長。投資增長對GDP有較為確切的影響,投資對稅收增長也必然會通過GDP相關地表現(xiàn)出其拉動作用。49精選2021版課件投資對稅收的滯后影響投資不僅影響當年國民生產總值和工商稅收,而且還有滯后影響。投資從開始增長到連鎖反應完成有一定的滯后期,而且這種“滯后”比較穩(wěn)定。接上例分析,可得到50精選2021版課件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C1702.971019.7381.6700070.1171I(-1)1.6937330.2756756.1439550I(-2)-1.778640.484715-3.669440.0025G(-1)1.0438780.2093644.9859470.0002
R-squared0.998145Meandependentvar
61080.94AdjustedR-squared0.997747S.D.dependentvar
39032.47S.E.ofregression1852.685Akaikeinfocriterion
18.07979Sumsquaredresid48054208Schwarzcriterion
18.27765Loglikelihood-158.718F-statistic
2510.555Durbin-Watsonstat1.89626Prob(F-statistic)
051精選2021版課件模型分析得到方程:G=1702.970428+1.693732514*I(-1)-1.778635446*I(-2)+1.043877985*G(-1)因此,投資對GDP的增長有一個到兩個時期的滯后。投資對經濟和稅收的滯后影響有兩方面:A總投資額中有25%-35%的部分形成消費資金,不構成硬件設施。這部分資金通過多次分配會形成部分稅收。B形成固定資產硬件的總投資額65%-75%的部分,通過擴大生產能力,擴大生產規(guī)模,增加稅基,擴大稅源。52精選2021版課件投資結構對稅收的影響投資還通過結構變動影響稅收結構。這部分內容將在第五部分介紹。53精選2021版課件2.3.2投資對稅負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是一個過程:資產投入—資產形成—產品生產—產品銷售,從資金投入到產品銷售之間無稅而言。投資一旦開始,實際投資額就計入GDP,但從投資注入到產品銷售期間沒有稅收,形成了零稅負的對象。投資項目正式投產初期,在實現(xiàn)的銷售收入分配過程中,工資和折舊項的增長將優(yōu)先于稅收的增長,這又是一個降低稅負的因素。至于擴建項目,假如在擴建過程中不影響原有單位的正常經營,原有單位維持原有稅負。擴建部分與“新建”的情況一樣,在投資到生產能力形成期間無稅,銷售收入實現(xiàn)后,工資、折舊項將可能優(yōu)先于稅收的增長,這樣擴建企業(yè)的總稅負將會降低。54精選2021版課件經濟理論認為,經濟社會在其初期,投資的邊際效益非常高,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投資的邊際效益逐步降低,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漸次減弱。當經濟總容量一定時,投資的無際增長使其效益持續(xù)遞減,經過零值后,下降為負值。隨著投資的持續(xù)高增長,投資對GDP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小。(可參見前面的模型分析)對稅收增長的拉動作用減低。假定稅負不變,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下降,致使投資對稅收的貢獻率下降。并進一步使經濟增長依靠投資的增長,投資在低效益水平上重復進行。如下面的模型:55精選2021版課件56精選2021版課件由于投資缺乏約束和投資的可消費性,在我國經濟中存在著“內在的”體制性投資沖動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經常地保持很高的投資增長率和投資率,即使在國家采取緊縮的財政貨幣經濟政策,中央著力控制投資規(guī)模的時候,投資的增長率和投資率也很高。由于過度投資所形成的過剩生產能力,通常有兩種平衡方法:第一是讓過剩生產能力閑置;第二是讓過剩生產能力生產出的過剩產品形成庫存,成為另外一種形式的投資。第一種平衡方式,在近期對稅收只有較少的影響,在遠期由于社會資源的浪費而影響GDP和稅收的增長。第二種平衡方式,在近期使稅收減收,在遠期由于形成投資的浪費和無效率,間接、長期地影響稅收增長。投資形成存貨影響稅收負擔。與產銷率有關,存貨占GDP的比重直接影響著稅負的變化。產銷率下降,存貨占GDP的比重上升使宏觀稅負下降;反之,存貨占GDP的比重的下降使宏觀稅負上升。57精選2021版課件通過分析,投資的增長具有使稅收占GDP的比重降低,即宏觀稅負下降的作用。因此,當投資的增長率高時,投資的單純影響將使宏觀稅負下降;當投資低增長時,宏觀稅負將會升高,或宏觀稅負的下降趨勢將得以抑止。58精選2021版課件59精選2021版課件2.3.3稅收對企業(yè)投資的影響投資對稅收有影響,反過來,稅收對投資也有影響。(1)基本原理我國投資的大部分是由企業(yè)來完成的,這里主要分析企業(yè)所得稅對投資的影響。企業(yè)所得稅可從兩個方面影響企業(yè)投資:A對投資的邊際收入征稅,從而使投資的邊際收入下降,抑制投資行為;B允許某些資本成本項目進行扣除,產生“節(jié)稅”,降低投資成本,鼓勵投資行為。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何旨在提高投資成本的稅收措施,將抑制投資的增長;而任何旨在使資本成本下降的稅收優(yōu)惠措施,將刺激投資的增長。60精選2021版課件根據(jù)西方經濟學的投資成本理論模型,不征企業(yè)所得稅時,投資成本是:c=q(r+δ)其中,c是投資成本;q是資本品價格;r是市場利率;δ是折舊率。在征收企業(yè)所得稅時,企業(yè)投資成本是:c=q(r+δ)(1-uz-uy)/(1-u)其中,u是企業(yè)所得稅稅率;z是價值1元的資本將來折舊扣除現(xiàn)值;y是價值1元的資本的利息的扣除現(xiàn)值。如果(1-uz-uy)>(1-u),或(z+y)<1,就認為企業(yè)所得稅抑制了投資;如果(z+y)>1,就認為企業(yè)所得稅促進了投資;如果(z+y)=1,就認為企業(yè)所得稅對投資的影響是中性的。61精選2021版課件另外,企業(yè)所得稅對投資的影響,還取決于稅收上允許的兩種特殊措施:其一,如果投資支出一發(fā)生,就作為費用扣除而沒有利息扣除,那么企業(yè)所得稅將是中性的。因為投資的直接注銷意味著z=1,沒有利息扣除意味著y=0,滿足條件z+y=1。其二,如果稅制允許企業(yè)對其資本存量的全部價值,按實際折舊并允許利息的扣除,那么企業(yè)所得稅也將是中性的。62精選2021版課件(2)對企業(yè)投資收益的影響在企業(yè)不負擔稅收的情況下,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就是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率=實現(xiàn)利潤/投資額。在對企業(yè)利潤征稅后,企業(yè)的實際投資收益率=實現(xiàn)利潤×(1-稅率)/投資額,所以征收企業(yè)所得稅使企業(yè)投資報酬降低。由于企業(yè)投資是投資收益的函數(shù),投資收益降低導致企業(yè)投資規(guī)模收縮。征稅或增加稅收會對納稅人的投資行為產生兩種效應:替代效應,即投資收益率的下降,降低了投資對納稅人的吸引力,造成納稅人以其他行為(如消費零)替代投資。收入效應,即投資收益率的下降,減少了納稅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納稅人為維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資。因此,企業(yè)所得稅對企業(yè)收益水平影響較大。63精選2021版課件稅法規(guī)定的稅前成本與費用的列支標準、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稅率的高低等,都決定著企業(yè)的稅后利潤。在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水平既定的情況下,提高企業(yè)所得稅則減少企業(yè)留利,反之,則增加企業(yè)留利。除了稅率以外,還取決于稅基,如果稅前優(yōu)惠比較多,稅基小,有利于增加企業(yè)留利;反之,如果優(yōu)惠控制比較嚴格,則減少企業(yè)留利。我國的企業(yè)所得稅制,大致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建立工商所得稅,80年代各種企業(yè)所得稅并存,90年代統(tǒng)一企業(yè)所得稅改革三個時期。新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統(tǒng)一的33%。此外,企業(yè)所得稅還采用了四種優(yōu)惠措施:適用稅率優(yōu)惠、特定企業(yè)優(yōu)惠、特定項目優(yōu)惠和特定地區(qū)優(yōu)惠。企業(yè)的利息支出、福利支出、業(yè)務招待費等10個項目準予稅前列支。這些政策對增加企業(yè)的投資能力是非常有利的。64精選2021版課件(3)對企業(yè)投資能力的影響A對企業(yè)稅后的留利的影響企業(yè)所得稅是對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征收的,稅法規(guī)定的稅前成本與費用的列支標準、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稅率的高低等,都決定著企業(yè)的稅后留利水平。因為企業(yè)留利是企業(yè)稅后利潤中分配股息以后保留在企業(yè)的利潤。提高所得稅會減少企業(yè)留利;反之,則增加企業(yè)留利。除了稅率以外,取決于稅基。如果稅前優(yōu)惠比較多,稅基小,也有利于增加企業(yè)留利;反之,如果優(yōu)惠控制嚴格,將減少企業(yè)留利。65精選2021版課件B對企業(yè)發(fā)行債券和股票的影響由于企業(yè)債券的利息固定,并在企業(yè)成本費用中列支,稅收對債券的影響不大。但是股票的股息和紅利是在稅后由企業(yè)稅后利潤支付,股息和紅利的高低取決于企業(yè)稅后留利水平,因此企業(yè)所得稅影響到股息和紅利的發(fā)放。并且,對個人支付股息和紅利,個人還必須繳納股息、紅利的個人所得稅,因此,個人所得稅又影響股票的實際收益。另外,稅收對證券市場課征的證券交易稅、印花稅、資本利得稅等,也會影響到癥狀市場的交易與投資規(guī)模。66精選2021版課件C對企業(yè)貸款的影響企業(yè)貸款的利息在成本中列支,但貸款本金歸還列支方式對取得貸款具有比較重要的影響。如果歸還貸款允許在稅前列支,將增加企業(yè)還款能力,企業(yè)將比較容易取得貸款,擴大投資。相反,如果歸還貸款必須在稅后列支,將使企業(yè)還款能力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我國過去實行稅前還貸政策,抑制了投資規(guī)模的過度膨脹;改為稅后還貸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yè)的投資傾向,強化了銀行的貸款責任。67精選2021版課件D稅收投資抵免對企業(yè)投資能力的影響所謂稅收投資抵免是指從企業(yè)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中,在正常折舊和利息扣除外,抵免新投資某種設備價款一定比例的稅額,以促進技術更新。具體的抵免率可高可低,如果用k表示綜合的稅收抵免率,則qk就是一個單位投資的稅收抵免值,則投資成本表達式為:c=q(r+δ)(1-uz-uy-k)/(1-u)可見,政府在稅收方面有廣泛的方法來鼓勵或限制投資,并且影響程度較大。政府在一定時期究竟選擇哪一個或哪一些措施來刺激或抑制投資,取決于許多方面的考慮,諸如對政府收入的影響、經濟的波動程度、對資本存量的持久性影響等。68精選2021版課件(4)稅收折舊對投資的影響稅收折舊是指企業(y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根據(jù)稅法的規(guī)定而計提的折舊,而實際折舊是指企業(yè)在財務上根據(jù)固定資產的實際損耗情況而計提的折舊。通過稅法規(guī)定納稅人可以從應稅所得中扣除的折舊額,實際上是政府對企業(yè)投資施加影響的一個有效途徑。69精選2021版課件A當稅收折舊低于實際折舊時,稅收折舊對投資的抑制作用如果稅法允許的稅收折舊率為α,低于實際折舊率。于是價值1元的投資的折舊扣除現(xiàn)值將是:z=∑(1+r)-tα(1+α)-t=α/(r+α)同理,y=r/(r+δ)假定同時允許利息扣除,則投資成本是c=q(r+δ)[1-uα/(r+α)-ur/(r+δ)]/(1-u)=q(r+δ)+[qru(δ-α)/(1-u)(r+α)]可見,如果δ>α,即稅收折舊率低于實際折舊率,資本成本將增加,投資受到企業(yè)所得稅的抑制;反之,投資將受到企業(yè)所得稅的鼓勵。稅收折舊還經常因為通貨膨脹影響而低于實際折舊。因為稅收的折舊是典型的按歷史成本基礎確定的,即,在資本使用期間的折舊扣除總額是資本的原始成本,然而在通貨膨脹期間,投資成本增加了,而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折舊費卻不足以重置耗損的資本。70精選2021版課件B稅收折舊對投資的刺激作用企業(yè)所得稅對投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它對折舊的影響來實現(xiàn)的。為了刺激企業(yè)的投資意愿,增加投資活動,政府常常利用稅收折舊對企業(yè)實施“投資刺激”。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中方法是“加速折舊”,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企業(yè)提高折舊的比率。它使企業(yè)在固定資產折舊的最初幾年內成本增大,應稅所得減少,從而減輕稅收負擔,加速資金回收;在固定資產使用后期,由于折舊減少利潤增大,從而所得稅加大,但固定資產使用期內的稅收總額不變,它等于政府給企業(yè)一筆無看書貸款,有助于企業(yè)加速更新設備與增加投資。71精選2021版課件第二方法是“初始折扣”,指允許企業(yè)在增加投資后,按投資支出的一定比例扣除,剩余部分再按正常折舊率折舊。設折扣比例為k,則1元資本支出的折舊現(xiàn)值是:z=k+(1-k)δ/(r+δ)由于z值大于實際折舊下的z值,因此,該企業(yè)的投資成本降低了,有利于企業(yè)增加投資。第三種方法是“稅收抵免”,指企業(yè)在應稅所得中直接抵免資本品的價值,并按該抵免額減少允許的折舊。這與初始折扣有一定的共性。在此制度下,投資成本為:c=q(r+δ)[1-u(1-k)z-uy-kq]/(1-u)由此可見,投資成本降低了,有利于投資增長。72精選2021版課件2.4稅收與消費關系的影響分析2.4.1居民消費對稅收的影響消費是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價值實現(xiàn)的標志。消費增長可以提高產銷率,減低存貨,刺激經濟增長,促進稅收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終動力,是產生稅收的最根本源泉。另外,消費率的上升通過使投資乘數(shù)增加,使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增大,增加了GDP的擴張速度,擴大了稅收的總稅源。在消費內部,又細分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它們對稅收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居民消費指居民對貨物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這類消費行為相對較為規(guī)則,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在每一個經濟周期高峰,稅負升高的年度,居民消費在最終消費中的比重都處于該周期的最高值。73精選2021版課件74精選2021版課件75精選2021版課件76精選2021版課件估計結果:TAX=1044.598415+0.06703423785*JC+1.215344461TAX(-1)77精選2021版課件2.4.2政府消費對稅收的影響政府消費是指由政府部門購買并提供給全社會享用的社會消費支出,在價值上等于政府部門的總產出扣除其銷售收入后的余額,其資金主要來源于稅收。社會消費對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敏感性差,對這部分商品和服務增稅余地較大。但社會消費的增長對稅收具有兩方面的影響:其一,可以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其二,其消費資金又主要來源于稅收,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財政資金的自循環(huán)。1996年以來,政府消費在最終消費中的比重持上升趨勢。如下表78精選2021版課件年份最終消費率%最終消費絕對數(shù)最終消費構成%居民消費構成%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居民消費政府消費農村居民城鎮(zhèn)居民198565.7%4589118479.5%20.5%63.7%36.3%198664.6%5175136779.1%20.9%62.0%38.0%198763.2%5961.2149080.0%20.0%60.9%39.1%198863.7%7633.1172781.5%18.5%58.6%41.4%198964.1%8523.5203380.7%19.3%57.7%42.3%199062.0%9113.2225280.2%19.8%56.3%43.7%199161.8%10315.9283078.5%21.5%54.7%45.3%199261.7%12459.83492.378.1%21.9%52.7%47.3%199358.5%15682.44499.777.7%22.3%50.2%49.8%199457.4%20809.85986.277.7%22.3%49.5%50.5%199557.5%26944.56690.580.1%19.9%49.2%50.8%199658.5%32152.37851.680.4%19.6%51.0%49.0%199758.2%34854.68724.880.0%20.0%50.0%50.0%199858.7%36921.19484.879.6%20.4%47.9%52.1%199960.1%39334.410388.379.1%20.9%46.1%53.9%200061.1%42895.611705.378.6%21.4%44.8%55.2%200159.8%45898.113029.377.9%22.1%44.2%55.8%200258.2%48881.613916.977.8%22.2%43.5%56.5%200355.4%52685.51480878.1%21.9%41.4%58.6%200453.0%58994.516445.278.2%21.8%40.5%59.5%79精選2021版課件80精選2021版課件81精選2021版課件估計結果:TAX=1060.23434+0.4797554658*ZC+1.25893624TAX(-1)Dw=2.3R2=0.99882精選2021版課件2.4.3稅收與消費關系的影響分析83精選2021版課件估計結果84精選2021版課件這說明了稅務系統(tǒng)積極實施有利于擴大消費的稅收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85精選2021版課件2.5稅收與進出口貿易關系分析2.5.1進出口貿易帶動經濟增長根據(jù)宏觀經濟學原理,如果假定進口增量一定時ΔM,當出口增量ΔX增加時,凈出口(ΔX-ΔM)必然增加。而且凈出口增加,還帶動GDP以“貿易乘數(shù)”倍增加。伴隨著GDP的增長,財稅收入也會增加,而財稅收入的增加,又為政府運用出口退稅手段促進出口貿易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出口退稅、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是一種辯證關系。86精選2021版課件具體的說,出口貿易對于經濟增長的作用表現(xiàn)為:A擴大企業(yè)市場,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尤其是受到國內市場容量限制的企業(yè),出口貿易能夠給企業(yè)帶來達到規(guī)模生產的可能;B可以為經濟增長積累必要的外匯資金。經濟快速發(fā)展需要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和原材料等,外匯投資必不可少,擴大出口是換取外匯的好途徑。C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國際分工。出口貿易為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積累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包括信息資源的獲取、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等。87精選2021版課件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的高增長主要是靠內需推動的。到了90年代,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給中國提供了外向型發(fā)展機遇,出口成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是1995、1996兩年出口增速下降導致的。88精選2021版課件根據(jù)外貿比較優(yōu)勢原理,進口產品肯定有部分是屬于國內短缺資源和產品,而出口產品肯定有部分是屬于我國優(yōu)勢的產品,通過進出口貿易循環(huán),不僅改善了國內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結構,還會產生經濟總量擴張的結果。假定出口和進口仍各是20個單位,但國內的總需求增加到110個單位,同時進口產品也不完全是國內能夠生產的替代品,影響國內生產及國內消費的產品由20個單位減為15個單位。t為宏觀稅負。這時,國內總產出為115個單位(95個國內生產國內消費+20個國內生產用于出口)經濟總規(guī)模由于外貿拉動而擴大,相應地國內稅收由100t增加為115t,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仍為20t,稅收總量為135t。因此,如果假定出口稅收全額征收,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的增減變化與相應的出口產品稅收是相關的。89精選2021版課件年份進出口總額(億元)進出口總額增長率稅收稅收增長率進口額(億元)進口征收率出口額(億元)出口退稅率19905560.133.78%2821.93.46%2574.34.38%2985.86.22%19917225.829.96%2990.25.96%3398.74.29%3827.15.70%19929119.626.21%3296.910.26%4443.33.70%4676.35.90%19931127123.59%4255.329.07%5986.23.12%5284.85.68%199420381.980.83%5126.920.48%9960.13.37%10421.84.32%199523499.915.30%603817.77%11048.13.58%12451.84.41%199624133.82.70%6909.814.44%11557.44.33%12576.46.58%199726967.211.74%823419.16%11806.54.89%15160.72.85%199826857.8-0.41%9262.812.49%11626.15.01%15231.72.68%199929896.211.31%10682.615.33%13736.45.17%16159.82.83%200039273.231.37%12581.517.78%18638.84.58%20634.43.11%200142183.67.41%15301.421.62%20159.25.33%22024.42.58%200251378.221.80%17636.515.26%24430.35.89%26947.92.45%200370483.537.19%20017.313.50%34195.66.01%36287.92.28%200495539.135.55%24165.720.72%46435.86.12%49103.32.54%90精選2021版課件91精選2021版課件2.5.2出口退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出口退稅的主要稅種為增值稅。增值稅是按增值額的大小實行多環(huán)節(jié)征稅,無論產品經過多少環(huán)節(jié),都可以計算出各環(huán)節(jié)所繳納的稅款,并采用發(fā)票扣稅的辦法,使每個環(huán)節(jié)所含增值稅稅款更加清楚,也便于將各環(huán)節(jié)已納稅款核算出來退還給企業(yè)。以進口環(huán)節(jié)為例,假設沒有對外貿易時,國家的GDP是100個單位,t為宏觀稅負,則產生稅收100t。假如有進出口貿易,且進出口均為20個單位,即凈出口為零,外貿對GDP沒有影響。但對稅收的影響就不同了。如果進口產品都是國內可生產的替代品,進口的20個單位替代了國內產品,國內生產用于國內消費的產品減少為80個單位,但此時國內總產出仍是100個單位。相應國內稅收為100t(假定出口稅收全部征收),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為20t,稅收問題為120t。可見,在同樣總產出的情況下,有進出口貿易比沒有貿易多了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這一部分,使稅收收入問題增加了。92精選2021版課件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影響國內稅收是進口貿易影響國內經濟的派生現(xiàn)象,是經濟決定稅收的具體體現(xiàn);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對貿易的影響、進出口貿易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是良性的促動關系,由此會提高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水平,帶來內生性經濟增長。如:我國隨著進出口增幅的提高,國內經濟增長、進出口稅收也增長較快。93精選2021版課件出口增加率對GDP增長率的協(xié)整分析DGDP=-0.04690279804+0.1845081637*RCK-0.6644207723*U(-1)表明GDP增長率的變化量有18%部分可由出口增長率解釋,這就從總量與增量兩個方面說明了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誤差項U(-1)表明向長期均衡的調整,每個年度里GDP的增長率的變化量有66%得到糾正。94精選2021版課件2.5.3進出口對稅收的影響進出口貿易對稅收收入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進口方的進口總額和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征收率的影響;二是出口方的出口總額和出口退稅率的影響。這可能會有幾種結果:一,如果進出口相等,出口退稅率高于進口環(huán)節(jié)代征率,則稅收收入因進出口行為而產生了凈的損失;當進口環(huán)節(jié)代征率高于出口退稅率時,進出口環(huán)節(jié)有凈的稅收收入。二,如果出口退稅率等于進口環(huán)節(jié)代征率,當出口大于進口時,稅收有凈的損失;反之,有凈的稅收收入;三,前兩種情況的結合,即當出口退稅率高于進口環(huán)節(jié)代征率,并且出口大于進口時,稅收會有加倍的損失。如下圖所示95精選2021版課件96精選2021版課件90年代后,貿易稅收損失逐年加大,1994年達到了114.566億元,已經走出了財政的承受能力。因此國務院決定1995年7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稅率。但直到1997年才第一次出現(xiàn)了外貿環(huán)節(jié)有凈稅收收入。減少出口企業(yè)退稅,等于加重了出口企業(yè)的稅收負擔。從長期來看,后患無窮,雖然能得到幾百億元的稅收收入,但卻破壞了規(guī)范的稅制。從規(guī)范稅制、刺激經濟、鼓勵出口、發(fā)揮稅收調控作用等各個角度考慮,都要盡快完善退稅機制。97精選2021版課件進出口對稅負的影響進出口行為對稅負的影響與對稅收收入的影響相似,也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進口方的進口總額和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征收率的影響;另一方面,出口方的出口總額和出口退稅率的影響。假設出口退稅率與進口代征率相等,出口總值減進口總值后的“凈出口”指標本身是GDP的構成部分,如果凈出口在GDP中的比例增加,出口退稅大于進口海關代征的稅款,稅收出現(xiàn)凈損失。這時稅負的分子“稅收”變小,而分母變大,結果導致稅負下降。如果反過來,稅收出現(xiàn)凈收入,結果導致稅負上升。98精選2021版課件假設出口退稅比進口代征率高,即使凈出口為零,稅負也會下降。此時,如果出口大于進口,凈出口為正值,稅負會大下降。如果設想出口退稅率比進口代征率高,即使進出口相等,稅收也會有凈損失。模型結果:SU=0.1068040453+7.183243191e-007*MY+1.18SU(-1)-0.53SU(-2)說明進出口貿易與稅負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且稅負與滯后1和2期的自身數(shù)據(jù)存在著相關關系,滯后1期是正相關關系,滯后2期是負相關關系。99精選2021版課件進出口產品結構也影響著稅收收入和稅收負擔。在進出口總額一定的情況下,如果高稅率產品出口多而低稅率產品進口多,則退稅多,海關代征稅少,綜合稅負低;相反,綜合稅負高。100精選2021版課件2.6稅收與物價關系的影響分析2.6.1物價對稅收收入的影響稅收收入取決于應稅收入的大小,應稅收入是銷售量和物價的乘積。因此,在稅收分析中還須考慮物價因素的影響。物價影響稅收有許多方面,但主要是指物價的波動對商品勞務課稅所產生的影響。即物價升高商品銷售收入額增加或勞務營業(yè)額增大,從而使稅收收入增加;反之,則減少。也就是說,稅收與價格呈同一方向變化。但是,物價與稅收的同方向變化關系是不確切的。因為存在著商品價格彈性問題。商品價格彈性指商品銷售量或商品需求量變化率與商品價格的變化率之比。不難理解,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對于商品價格彈性較小或沒有價格彈性的商品,稅收與物價同方向變化關系是成立的。對于價格彈性較大的商品來說,價格與稅收收入就不完全是同方向的變化關系。因此,在設計稅率時,應該考慮這方面的影響。101精選2021版課件稅收對價格的影響稅收對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價內稅和價外稅兩種形式。實行價內稅時,稅收是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價格是含稅價格;在實行價外稅時,稅收是商品價格以外的附加,價格雖不含稅,但價外稅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貨幣支付。因此,這兩種形式,對商品征稅都會視商品供求情況對商品價格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02精選2021版課件從流轉稅方面來看,對工商企業(yè)普遍征收的增值稅實行價外稅,改變了傳統(tǒng)的商品價格包含稅金的做法。把價格和稅收在商品流轉環(huán)節(jié)分開,這有利于價格改革,但稅收對價格的影響并沒有消失。因為流轉稅率有升有降,不僅會引起市場價格結構性改變,而且會引起物價結構性上升現(xiàn)象。此外,由于增值稅只是對產品的價值增值部分而不是對產品的全部價值征稅,加上稅率統(tǒng)一,因此原來稅負較高的商品改征增值稅后,稅負相對降低較多。所以,新稅制用消費稅去吸收這部分稅負差額,如對煙酒、化妝品等征收消費稅。所以說,流轉稅對價格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總水平是個復雜的經濟現(xiàn)象,它受制于供給、需求和價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稅收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一定程度上對價格總水平的推動作用。而且隨著價格形成愈來愈多地依賴于市場機制,流轉稅對價格的影響程度會越來越小。所以,如果要建立模型,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對物價的影響,而不能僅僅建立稅收和物價數(shù)據(jù)之間的回歸模型。103精選2021版課件從所得稅方面來看,分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課稅的對象是所得額,一般采用比例稅率,而不考慮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稅收收入與物價變動率是同比例的。即當企業(yè)所得稅負增加時,為了保持成本不變,相應提高產品價格是措施之一;當所得稅負降低時,企業(yè)可保持價格水平不變或降低產品價格??梢娖髽I(yè)所得稅對價格的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且是基礎性的。個人所得稅一般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經濟繁榮、物價上漲時,由于超過免征額的稅基擴大和適用較高稅率的稅基擴大,稅收的增長幅度會超過國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就有利于抑制投資與消費的過度需求;反之,就會使稅收的減少幅度超過國民收入的減少幅度,從而緩和因國民收入減少所帶來的需求減少的消極效果。104精選2021版課件2.6.2稅收與通貨膨脹問題在研究分析稅收與物價的關系時,必然涉及通貨膨脹問題。在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房合同范例中戶型
- 勞務駐廠培訓合同范例
- 白蟻防治合同范本
- 個人預購房合同范本
- 石材幕墻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廈門門市長期賃合同范本
- 供貨商簽合同范本
- 寫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合同范本
- 臨時設備租用合同范本
- 天津市河東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4年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克羅恩病的外科治療
- 金屬表面處理中的冷噴涂技術
-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題(解析版)
- 建設平安校園筑牢安全防線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英語試題(含答案解析)
- 精神科常見藥物中毒急救與護理課件
- 新生兒的護理 新生兒科課件
- 麥當勞市場調研
- 《電機與電氣控制(第三版)》 課件全套 課題1-6 直流電機的應用- 常用機床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與調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