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解析)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一、積累運用。

1.(6分)陽春四月,“山水之聲”校園廣播社開展主題為“走,去山水田園間邂逅詩與遠方”綜合性學習活動,廣播社擬做幾個項目,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快來一起參與吧!

閱讀下面語段,并完成問題。

在古時候,山林是文人歸隱的好去處。他們都在青山綠水間,找到了內心的平靜與歸sù_____。拂曉時分,那輪彎彎的月亮躲到了樹后,向西邊看去,隔著幾座山就是銀河。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雖然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①_____(a.濃郁b.濃重)地仿佛打濕了自己的衣襟。山巒在層層云霧中顯得②_____(a.迷失b.迷離)。山與天相接的地方liáo_____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_____的夕陽……山中是最好的慰藉,愜_____意自從心來。趁著春光美好,讓我們一起遠離塵囂,去山中走一走,讓山風吹散你的憂愁,讓山水澆灌你的心靈,讓山色治愈你的人生。

(1)根據(jù)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①歸sù

②liáo繞

③余暉

④愜意

(2)根據(jù)語境,從括號內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寫在橫線上(填字母)。

①(a.濃郁b.濃重)

②(a.迷失b.迷離)

2.(10分)山水無言,社長小相想要帶我們去體會自然界的萬千美好。

跟隨①(填),我們在《桃花源記》中感受了“②,落英繽紛”的自然之美;在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我們領略了洞庭湖“③,④”的雄偉氣勢;在《關雎》中,我們見證了河邊“⑤,君子好逑”的美好愛情;在《蒹葭》中,我們體會了追求伊人“溯洄從之,道阻且躋。⑥,⑦”的道路之難。在王勃《⑧》中,我們理解了那份“⑨,⑩”不以山水為遠的真摯情誼。

3.(2分)請閱讀《經典常談》相關內容,完成以下任務。

小相想收集關于“蘇秦”“張儀”的故事,他應該閱讀()

A.《史記》B.《詩經》C.《戰(zhàn)國策》D.《尚書》

4.(3分)《詩經》中有田園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蒼蒼;有柏樹泛流,有鶴飛于天……心中有自然,厚德載物。透過詩經,我們看見并擁抱自己,請結合《詩經》的詩句,談談你收獲的精神力量。

5.(4分)為鼓勵初二學子走進自然,感受山水魅力,社團將于4月29日組織部分學生走進西山,覓得風景。

(1)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一條標語,貼合活動主題,至少使用一種修辭,20字以內。

(2)根據(jù)上下文語境,補全下面兩位同學的對話。

小相:同學們,五一將至,我們要去西山啦。這個計劃早就有了,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吧。

小城:嗯,其實我不怎么想去……

小相:啊,這么有意義的活動,為什么不去?

小城:我想在家寫作業(yè)呢,順便陪陪父母。

小相:我覺得你應該參加。。

小城:嗯,你說得很有道理,到時我們一起出發(fā)。

二、閱讀理解。

6.(21分)

山水的姿態(tài)是文人墨客手中流淌的畫,筆下飛翔的詩,山水的美感牽著生命的悸動?;顒娱_始后,小相開啟了有關“柳宗元詩文”主題閱讀,請你與他一起完成下列任務。

材料一:

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隱幾②熟眠開北牖③。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解釋]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濕又熱,指盛夏的氣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樣要打盹。②隱幾:憑倚著幾案。③北牖(yǒu):北窗。④茶臼(jiù):指搗茶用的石臼。

材料二:

石渠記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

(節(jié)選自《永州八記》)

[解釋]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泓:深潭。③箭:小竹。④庥(xiū),樹蔭。

材料三: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參考表格里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字。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技巧小結

不可久居文言知識積累:古今異義(“居”的今義:??;古義:——)①在古代漢語解釋時,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書查找或區(qū)別字詞的古今異義,也可結合語法知識進行推斷,同時要結合語境。

如鳴珮環(huán)查字典:前往,到……去;像,如同;按照;假如;介詞,于……②

渠之廣,或咫尺語境推斷法:根據(jù)上下文的語義判斷或推斷③

民橋其上語法推斷法:根據(jù)詞語所在的語法位置推斷它的活用現(xiàn)象。④

(2)請用“/”斷句給下列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①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②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

(4)《石渠記》中說道:“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闭埬憬Y合語句,任選兩個角度談談石渠之美?

(5)閱讀《夏晝偶作》,與“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表現(xiàn)手法相同的語句是

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B.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C.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D.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6)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由眼前之景所觸發(fā)的情緒是不同的,請你結合兩文內容說說理由。

7.(7分)校園廣播社關注到近年來相關媒體報道。

材料一:“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lián)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

新華社加拿大蒙特利爾12月13日電(記者郭爽林小春)聯(lián)合國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宣布,踐行中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lián)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

“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由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和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會同多家國際組織共同評選,經“聯(lián)合國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十年”執(zhí)行委員會最終審定。首批入選的十個旗艦項目致力于恢復總面積超過6800萬公頃的區(qū)域,并創(chuàng)造近1500萬個就業(yè)機會。入選后,這些項目將有資格獲得聯(lián)合國的宣傳推廣、建議和資助。

中國政府推動實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即“中國山水工程”,成功入選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

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tài)修復司司長周遠波當天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山水工程”是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標志性工程?!笆濉币詠恚@一項目已在“三區(qū)四帶”重要生態(tài)屏障區(qū)域部署實施44個山水工程項目,完成生態(tài)保護修復面積350多萬公頃,目標在2030年恢復1000萬公頃自然生態(tài)。這一項目入選“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表明,中國正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方案和智慧。

聯(lián)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還包括:旨在恢復覆蓋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森林生態(tài)的“大西洋森林三國公約”;已恢復約7500公頃沿海生態(tài)的“阿布扎比海洋恢復計劃”;印度政府投資高達42.5億美元的“恒河復興”項目;由非洲聯(lián)盟于2007年發(fā)起的“綠色長城修復與和平計劃”;旨在恢復塞爾維亞、吉爾吉斯斯坦、烏干達和盧旺達山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國山地倡議”;重點關注瓦努阿圖、圣盧西亞和科摩羅獨特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小島嶼發(fā)展中國家項目”;旨在于2030年恢復10萬公頃土地并創(chuàng)造5000個永久性工作崗位的“中美洲干旱走廊計劃”項目;為扭轉中亞地區(qū)廣闊草原等衰退趨勢創(chuàng)建的“阿爾滕達拉草原保護倡議”;旨在為紅樹林自然復興創(chuàng)造條件的“印尼自然建造項目”。

(選自《新華網》2022年12月14日版)

材料二:旅游資源“擠兌”嚴重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被‘擠死’在真江南。”春季旅游火爆的同時,多地旅游資源也出現(xiàn)了嚴重“擠兌”,隨之而來的是游客體驗感的下降和本地居民不適感的上升?!昂螆@的玉蘭花是美,但游人太多了,拍個照都不方便?!彼畏f向記者抱怨道。

不僅“賞花”變成了“觀人”,吃、住、行更是要靠“搶”。宋穎告訴記者,她因行程變化,需要在揚州多待一天,結果原房型已經被預訂完了,只能降格到普通房,價格卻比原來的貴了200元。同樣來揚州游玩的上海游客代先生抱怨也頗多:“大明寺出來打個滴滴根本打不到,最后頂著太陽走了十幾分鐘,好不容易碰到一家叫‘揚州宴’的飯店,結果告訴我號已取完、恕不接待?!倍?00公里外的上海,南京游客房均也是有苦說不出,周六一大早便趕去迪士尼,看著人山人海的入園隊伍,不得不放棄游玩計劃。

資源擠兌之下,抱怨的不只有游客,不少本地居民也是怨聲載道。揚州市民高建華告訴記者:“最近周末游客太多了,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想和朋友下個館子都找不到地方,到處都在排隊。而且你看看東關街旁邊的解放路兩邊停了多少旅游大巴,我們揚州本來就堵,這下還怎么走?!辈贿^高建華也坦言,作為一個旅游城市,游客對揚州經濟發(fā)展很重要,關鍵需要在兩者之間達成平衡。

不少旅游業(yè)人士也指出,今年春季旅游大熱對行業(yè)來講是好事,但過度擁擠的旅游現(xiàn)狀不利于行業(yè)長遠發(fā)展,對很多旅游景點也會產生很大破壞。有從業(yè)者跟記者打了個有趣的比方:“現(xiàn)在的旅游業(yè)像剛從ICU搶救過來又被送到嗨吧蹦迪的病人,景區(qū)、旅游企業(yè)、消費者都還沒準備好,出現(xiàn)種種不適是必然的。”旅游資源擠兌的本質還是資源的稀缺,如果消費者有更多差異化產品可選擇,便能起到分流作用,緩解部分景區(qū)游客扎堆的壓力。對此,北京消費者協(xié)會秘書長楊曉軍曾建議,旅游企業(yè)應認真分析不同地域消費市場的特點特色,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從而優(yōu)化旅游消費環(huán)境。

(選自《江蘇經濟報》2023年03月22日版)

材料三:讓山水是山水

當今時代,面臨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永遠不要只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而是要更加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根據(jù)自然內在價值觀念,真正有深度,且符合自然自身利益的審美價值概念。只有這樣自然審美才能真正走出傳統(tǒng)美學以人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偏至。

今年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周年,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近20年來我國新增植被覆蓋面積約占全球新增總量的25%,居全球首位。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建設者在荒原上造林112萬畝,讓荒漠披綠衣;在內蒙古大興安嶺,1.6萬林業(yè)工人從“砍樹人”轉變?yōu)椤翱礃淙恕?,守護一方綠地;愛綠、植綠、護綠的全民行動,折射出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不斷升華。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當人類真正開始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也開始反哺人類,變成了金山銀山。

“讓山水成為山水”,尊重大自然獨立的審美價值,將成為人類自然審美的共同追求。

(節(jié)選《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4月23日)

(1)閱讀完以上媒體報道,小相有了自己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山水工程”成功入選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表明中國正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方案和智慧。

B.目前擁擠的旅游現(xiàn)狀是不利于旅游行業(yè)長遠發(fā)展的,但整體對很多旅游景點不會產生很大破壞。

C.面臨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人們不能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要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

D.“讓山水成為山水”應該成為人們自然審美的共同追求,只有人們開始重視自然本身,自然才會反哺人類。

(2)面對旅游資源“擠兌”嚴重現(xiàn)象,請你結合材料二內容提出具體建議。

(3)小城認為,在自然中,我們總能找到精神寄托,因此我們要把自然山水作為審美對象,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材料三簡要說說理由。

8.(17分)

一山一水是情,一園一亭是愛,一花一草是暖。讓我們追隨小相,一起走進靈動的山水田園,棲息詩意生活。請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各題。

春到山水間

劉成章

①小時候常聽人說:“二月二,龍?zhí)ь^?!碧ь^做甚?不得而知。今天的孩子們,恐怕更是難以明白。那么,我打個比方吧。飛機一旦抬頭,就是要起飛了。龍也是這樣,抬起頭就要一沖上天。

②龍行天上,大地回春。雨潤江南樹,那是煙雨;風吹塞北河,那是熏風。布谷鳥一聲一聲地叫個不停,昆蟲都從土里鉆出來,互相點點頭,打打招呼,然后敘說著春天的故事。

③煙雨熏風春來了。春是被萬物呼喚來的,一來就是朝霞燦爛。

④大黃牛只顧欣賞自己踩下的闊大的腳窩。柳樹梢頭的喜鵲問柳樹,是不是該泛綠了?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卻搶了春的先機,它放松地綻開大方而又謙虛的花,像暗夜忽然點亮的燈,而且這燈很多,很亮,一盞一盞地閃耀,好不炫目。

⑤春來了,所有熱愛春的人,都心旌搖曳,想去踏春。

⑥我拄著拐杖,也和年輕人一起去郊外。一畦春水澆著春韭,就像澆著杜甫筆下的唐詩。而那些麥苗,已經在不失時機地返青。麥田旁,酥軟的泥土享受著陽光的愛撫,冒著絲絲縷縷上升的陽氣,人們正在清理去年殘剩的莊稼根茬。這兒那兒的薺菜,散發(fā)著亙古就有的清香,使我不得不停下腳步挖上一些,以吸納大地賜予人的豐沛元氣。附近一棵棵樹木的梢頭,早來的春風正在那兒戲鬧,它們搖動著,抖落了厚厚的塵埃。我知道,每棵樹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條消了冰的河,它們在奔流,在喧響,在演奏充滿活力的春的樂曲,從而向著繁盛的夏季勃發(fā)。

⑦春來了,我們舉手向她致意,和她緊緊擁抱,在煙雨熏風之中。

⑧我居住在京城的一個大院里,院中湖上的薄冰早已融化,人們也脫去了臃腫的羽絨服。許多童車重新聚集在湖邊,童車上是牙牙學語的孩子們,陽光打在他們的眸子上,眸子里盡是滟滟天真。院門外又支起了理發(fā)攤,我坐下請師傅給我剃頭。春陽、春風,無阻無隔地照射我、輕拂我。一只乳燕從空中款款飛來,環(huán)繞在我頭頂,讓人滿心歡喜。

⑨“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這個“鬧”字多么傳神!現(xiàn)在,紅杏還未開滿枝頭呢,但許多地方早已熱鬧起來。

⑩最熱鬧的要數(shù)微信朋友圈。朋友圈就像一個成百人、上千人居住的山坳,走進這山坳,有平房,有竹樓,有窯洞,還有四合院。舉目望去,家家門上還閃耀著過春節(jié)時貼上的紅彤彤的對聯(lián)。古時候,二月二也叫做開筆節(jié)。在朋友圈里,人們早已開了筆,爭著展示春光,筆下帶著春風。

我看見了云南楚雄的賽裝節(jié),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鄉(xiāng)村T臺秀,男女老幼都穿著艷麗的彝族服裝,賽裝賽美。僅是姑娘頭上戴的雞冠帽,就讓人看得心醉神迷——在奇美的“雞冠”上,用細毛線繡出了朵朵牡丹花、山茶花、蝴蝶花。人們載歌載舞,“賽裝賽到日頭落,跳腳跳到皓月當空”。

我看見了陜北的許多地方都在鬧秧歌——這個“鬧”字,與“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一脈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場子。人們都說,那是多年不見的景象了。曾經窮得叮當響的塞外小城榆林,這些年GDP持續(xù)高增長。小城剛舉辦了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運用匠心巧思,歌贊著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

在這些紅火熱鬧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幫子一鼓一陷的嗩吶手,他們真情投入,盡情地演奏,向著藍天,向著春光。

(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03月17日15版)

(1)筆下的春天充滿詩情,小相讀完后打算描繪幾幅關于春的畫面,請你在橫線處補上合適的內容。

萬物春景圖——①——網絡春光圖——②

(2)文中③⑤⑦多次寫到“春來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結合語境,賞析下面兩個句子。

①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卻搶了春的先機,它放松地綻開大方而又謙虛的花,像暗夜忽然點亮的燈,而且這燈很多,很亮,一盞一盞地閃耀,好不炫目。(從修辭角度)

②我知道,每棵樹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條消了冰的河,它們在奔流,在喧響,在演奏充滿活力的春的樂曲,從而向著繁盛的夏季勃發(fā)。(從詞語運用角度)

(4)文題《春到山水間》內涵豐富,讀來充滿韻味,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文題的理解。

(5)請聯(lián)系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文章結尾的理解。

在這些紅火熱鬧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幫子一鼓一陷的嗩吶手,他們真情投入,盡情地演奏,向著藍天,向著春光。

三、寫作表述。

9.(60分)

“山水之聲”校園廣播社本期特開設“約稿”欄目,請拿出你的生花妙筆來成文投稿吧。

你有沒有這樣一段關于“山水田園”的旅程,在旅途中,你邂逅美好的風景,遇到可愛的人們,經歷難忘的事情……你享受快樂,體驗憂傷,讓時光有了溫度和情感,讓生活有了詩意和力量,也讓生命獲得了成長?,F(xiàn)在請你自擬題目,來記錄一下這段美好的旅程。

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3)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現(xiàn)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江區(qū)、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參考解析與試題解答

一、積累運用。

1.(6分)陽春四月,“山水之聲”校園廣播社開展主題為“走,去山水田園間邂逅詩與遠方”綜合性學習活動,廣播社擬做幾個項目,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快來一起參與吧!

閱讀下面語段,并完成問題。

在古時候,山林是文人歸隱的好去處。他們都在青山綠水間,找到了內心的平靜與歸sù_____。拂曉時分,那輪彎彎的月亮躲到了樹后,向西邊看去,隔著幾座山就是銀河。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雖然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①_____(a.濃郁b.濃重)地仿佛打濕了自己的衣襟。山巒在層層云霧中顯得②_____(a.迷失b.迷離)。山與天相接的地方liáo_____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_____的夕陽……山中是最好的慰藉,愜_____意自從心來。趁著春光美好,讓我們一起遠離塵囂,去山中走一走,讓山風吹散你的憂愁,讓山水澆灌你的心靈,讓山色治愈你的人生。

(1)根據(jù)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①歸sù宿

②liáo繚繞

③余暉huī

④愜qiè意

(2)根據(jù)語境,從括號內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寫在橫線上(填字母)。

①a(a.濃郁b.濃重)

②b(a.迷失b.迷離)

(1)本題考查漢字的字音、字形。注意“繚繞”的“繚”不要寫作“瞭”或“嘹”。

(2)本題考查詞語辨析。

①“濃郁”意思是濃厚;濃重?!皾庵亍币馑际侵笩熿F、氣味、色彩等很濃很重。句中指的是“山色”,所以選擇“濃郁”。

故選:a。

②“迷失”意思是弄不清(方向),走錯(道路)?!懊噪x”意思是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句中指的是山巒在云霧中模糊不清,所以選擇“迷離”。

故選:b。

解析:

(1)①宿②繚③huī④qiè

(2)①a②b

2.(10分)山水無言,社長小相想要帶我們去體會自然界的萬千美好。

跟隨①陶淵明(填),我們在《桃花源記》中感受了“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自然之美;在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我們領略了洞庭湖“③氣蒸云夢澤,④波撼岳陽城”的雄偉氣勢;在《關雎》中,我們見證了河邊“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愛情;在《蒹葭》中,我們體會了追求伊人“溯洄從之,道阻且躋。⑥溯游從之,⑦宛在水中坻”的道路之難。在王勃《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我們理解了那份“⑨海內存知己,⑩天涯若比鄰”不以山水為遠的真摯情誼。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古詩文名句的默寫。解答此題,要有一定的文學常識和古詩文積累。

解析:

①陶淵明

②芳草鮮美

③氣蒸云夢澤

④波撼岳陽城(注意“撼”的書寫)

⑤窈窕淑女

⑥溯游從之(注意“溯”的書寫)

⑦宛在水中坻(注意“坻”的書寫)

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⑨海內存知己

⑩天涯若比鄰(注意“涯”的書寫)

3.(2分)請閱讀《經典常談》相關內容,完成以下任務。

小相想收集關于“蘇秦”“張儀”的故事,他應該閱讀()

A.《史記》B.《詩經》C.《戰(zhàn)國策》D.《尚書》

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的掌握。根據(jù)平時的閱讀積累作答。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著作。全書共13篇,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根據(jù)原著的閱讀記憶,可知在《<戰(zhàn)國策>第八》中介紹了戰(zhàn)國七雄中的游說之士,“這時候的游說之士,有的勸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抗秦,有的勸六國聯(lián)合起來親秦。前一派叫‘合縱’,是聯(lián)合南北各國的意思,后一派叫‘連橫’,是聯(lián)合東西各國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國家。合縱派的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是張儀……”接著后面介紹了蘇秦、張儀的一些小故事。據(jù)此可知,小相應閱讀的是《戰(zhàn)國策》一書。

故選:C。

4.(3分)《詩經》中有田園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蒼蒼;有柏樹泛流,有鶴飛于天……心中有自然,厚德載物。透過詩經,我們看見并擁抱自己,請結合《詩經》的詩句,談談你收獲的精神力量。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本題考查閱讀感悟。根據(jù)《詩經》中篇目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即可。如《詩經》徭役詩所表現(xiàn)的情感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深切的思鄉(xiāng)、念親之情,如《鴇羽》中征人對父母無人奉養(yǎng)的憂心,《君子于役》中妻子對在遠方服役的丈夫的牽念;(2)對個人勞苦和命運不公的感嘆,如《小雅何草不黃》中“哀我征夫,獨為匪民”的怨憤。宗廟祭歌保存在“三頌”和“大雅”中的,其中心內容是歌頌祖先和在位的君王或諸侯的功德。如《周頌》就是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商頌》五篇都是祭祀殷商的列祖列宗的。《魯頌》四篇則是歌頌在位的魯僖公的。周族“史詩”的代表是《大雅》中五首詩歌《生民》《公劉》《緜》《皇矣》《大明》,敘述了自周始祖后稷誕生到武王滅商時期的史跡和傳說,反映了西周的開國歷史,是《詩經》中古老的周族“史詩”。農事祈報祭歌,大都贊頌田土廣大,農夫眾多,勞動場面壯觀以及收獲豐盛的場景。如《周頌》中的《臣工》《噫嘻》《豐年》,小雅中的《信南山》《大田》。生產勞作之歌《豳風七月》是風詩中篇幅最長的一首,它以一個農夫之口,敘述了一年的艱苦勞作和困苦生活。全詩以時令為序,隨著農事活動的季節(jié)性,把風俗景物和農夫的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全面深刻、生動逼真地反映了西周農人的生產生活狀況,也客觀地反映出農夫生活和貴族生活的懸殊差別。此外還有一些描寫勞動場景的詩歌如《周南芣苢》《魏風十畝之間》?;閼僭娛欠从郴橐鰫矍樯畹脑姼?,主要集中在風詩之中,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內容十分豐富,是《詩經》中最精彩動人的篇章。如《周南關雎》《秦風蒹葭》《邶風靜女》《鄭風子衿》《鄭風出其東門》《鄭風溱洧》《王風采葛》等。據(jù)此作答。

解析:

示例:《詩經葛覃》中的女性雖然只能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卻用自己豁達和樂觀,擁有了自己的云淡風輕,看到了屬于自己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現(xiàn)代社會的女性更應該積極面對生活,暢所欲言,奮發(fā)向上,在生活中與男性一爭高下,在社會中撐屬于自己的起半邊天。

5.(4分)為鼓勵初二學子走進自然,感受山水魅力,社團將于4月29日組織部分學生走進西山,覓得風景。

(1)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一條標語,貼合活動主題,至少使用一種修辭,20字以內。

(2)根據(jù)上下文語境,補全下面兩位同學的對話。

小相:同學們,五一將至,我們要去西山啦。這個計劃早就有了,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吧。

小城:嗯,其實我不怎么想去……

小相:啊,這么有意義的活動,為什么不去?

小城:我想在家寫作業(yè)呢,順便陪陪父母。

小相:我覺得你應該參加。偶爾與同伴相約,出來走走,讓自己稍微放松放松,追尋散落在山水里的慢時光也不錯哦,我相信你爸媽也會支持你呢。

小城:嗯,你說得很有道理,到時我們一起出發(fā)。

(1)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根據(jù)主題“走進自然,感受山水魅力”可擬寫:對話山水草木,傾聽自然之音。

(2)本題考查情景補寫。根據(jù)上文小城所說“我想在家寫作業(yè)呢,順便陪陪父母”和下文的“嗯,你說得很有道理,到時我們一起出發(fā)”可知,小相的話應該是從去西山的意義的角度勸說的。

解析:

(1)示例:山水溝通你我,青春成就夢想。

(2)示例:偶爾與同伴相約,出來走走,讓自己稍微放松放松,追尋散落在山水里的慢時光也不錯哦,我相信你爸媽也會支持你呢。

二、閱讀理解。

6.(21分)

山水的姿態(tài)是文人墨客手中流淌的畫,筆下飛翔的詩,山水的美感牽著生命的悸動?;顒娱_始后,小相開啟了有關“柳宗元詩文”主題閱讀,請你與他一起完成下列任務。

材料一:

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隱幾②熟眠開北牖③。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解釋]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濕又熱,指盛夏的氣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樣要打盹。②隱幾:憑倚著幾案。③北牖(yǒu):北窗。④茶臼(jiù):指搗茶用的石臼。

材料二:

石渠記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

(節(jié)選自《永州八記》)

[解釋]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泓:深潭。③箭:小竹。④庥(xiū),樹蔭。

材料三: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參考表格里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字。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技巧小結

不可久居文言知識積累:古今異義(“居”的今義:住;古義:——)①停留在古代漢語解釋時,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書查找或區(qū)別字詞的古今異義,也可結合語法知識進行推斷,同時要結合語境。

如鳴珮環(huán)查字典:前往,到……去;像,如同;按照;假如;介詞,于……②像,如同

渠之廣,或咫尺語境推斷法:根據(jù)上下文的語義判斷或推斷③有時

民橋其上語法推斷法:根據(jù)詞語所在的語法位置推斷它的活用現(xiàn)象。④名詞活用為動詞,建橋

(2)請用“/”斷句給下列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①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②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

(4)《石渠記》中說道:“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窮也?!闭埬憬Y合語句,任選兩個角度談談石渠之美?

(5)閱讀《夏晝偶作》,與“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表現(xiàn)手法相同的語句是D

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B.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C.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D.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6)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由眼前之景所觸發(fā)的情緒是不同的,請你結合兩文內容說說理由。

譯文:

夏晝偶作

永州的夏天又濕又熱,困得使人像醉漢打盹,推開北窗,憑案酣睡長精神。中午醒來,只覺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靜,隔著竹林,惟有山童搗制新茶時敲擊茶臼的聲音。

石渠記

從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見一個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橋。有一眼泉水幽靜地流淌,它流淌時的聲音時大時小。泉渠的寬度有時一尺,有時就有二尺寬,它的長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塊大的石頭,就漫過石頭。跳過大石頭再往前走,就發(fā)現(xiàn)一個石潭,菖蒲覆蓋著它,碧綠的苔蘚環(huán)繞著石泓。渠水又轉彎往西流,在巖石邊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樣的流入北邊的小潭中。小潭方圓還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較深,有許多快速游動的魚。渠水又往北迂回繞行一些,斜著看好像沒有盡頭,就這樣最終流入渴潭。潭的一邊全是奇異的石頭、怪異的樹木、奇異的花草、美麗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風吹動著樹梢,悅耳的聲音在山崖和山谷間回蕩??此呀浐軐庫o,它們被風吹動所發(fā)出的聲音才在遠處傳播。

我跟隨永州太守發(fā)現(xiàn)它的,撥開陰郁的密林和腐爛的朽木,開掘和疏通淤土和亂石,把朽木亂草堆積起來燒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滿。可惜從來都沒有寫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記寫下來,留給匠人,刻寫在潭北面的石頭上,幫助以后喜好游歷的人能較容易地看到它。元和七年正月初八,從蠲渠疏通到大石。

十月十九日,越過石頭發(fā)現(xiàn)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給游人了。

小石潭記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為之高興??车怪褡樱_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1)本題考查詞語的意思。

①句意:不可長久停留。居:在這里是停留的意思。

②句意: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如:像,如同。

③句意:泉渠的寬度有時一尺?;颍河袝r。

④句意: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橋。橋:名詞活用為動詞,建橋。

(2)本題考查斷句。解答此題需要結合句意,此句譯為:跳過大石頭再往前走,就發(fā)現(xiàn)一個石潭,菖蒲覆蓋著它,碧綠的苔蘚環(huán)繞著石泓。故此句可斷為: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

(3)本題考查翻譯句子,解答此題可結合重點詞語的含義來理解。

①重點詞語:佁然,呆呆地樣子;俶爾,忽然;往來,來來往往;翕忽,輕快敏捷。此句譯為: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②重點詞語:幅員,方圓;減,不足;倏,快速游動。此句譯為:小潭方圓還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較深,有許多快速游動的魚。

(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所寫的石渠在袁家渴西南不到一百步的地方,當?shù)氐睦习傩赵谒厦婕芰艘蛔鶚?。“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句,從視覺上描繪了泉水輕緩流動的樣子,從聽覺上描摹了它忽大忽小的鳴聲,突出了石渠泉水的特點。石渠有的地方寬不到一尺,有的地方兩尺來寬,長度大約十來步(古時一步五尺)。它的水流碰到大石,就從石下潛流出來。一個“伏”字,進一步突出了渠水“幽幽然”的特點。結合“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可知,石曰“詭”,木曰“怪”,卉曰“奇”,箭曰“美”,有美的特質;將石、木、卉、箭在風的作用下,與曲折空曠的山谷聯(lián)為一體,產生了“視之既靜,其聽始遠”的奇妙效果,有美的韻味。

(5)本題考查詩句表現(xiàn)手法的辨析?!叭瘴绐氂X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詩人中午醒來,萬籟俱寂,只聽見隔著竹林的那邊,有山村的兒童敲茶臼的聲音。這句以有聲寫無聲,襯托出夏日中午環(huán)境的分外幽靜。

A.這句話中用“萬里”來表示征程,是運用夸張的手法。

B.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夕陽西下江面煙波浩渺之景,寄寓詩人遠離故土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C.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詩人內心焦慮的情緒。

D.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

故選:D。

(6)本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理解?!断臅兣甲鳌肥翘拼娙肆谠獎?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寫永州夏日的一個生活片斷,宛然“一幅山居夏景圖”。詩的首兩句,謂暑氣催人欲眠,于是詩人便靠著案桌沉沉睡去。后兩句則言詩人日午時分獨自醒來,周圍一片寂靜,只聽見竹林那邊傳過來的山童敲擊茶臼的聲音。內容簡而意境妙。詩中先展現(xiàn)的是“醉如酒”的溽暑季節(jié),但讀罷卻呈現(xiàn)一片清境。藝術表現(xiàn)上也有可稱道處。“醉如酒”,喻南方暑熱,用詞生新穩(wěn)切;“開北牖”,看似隨意,實暗含精到的詩心:惟開窗,空氣通暢,才能在暑氣逼人的環(huán)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山童敲擊聲。詩的末兩句,以有聲襯無聲,益發(fā)展顯了“無馀聲”的靜謐氣氛。《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記敘了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fā)了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解析:

(1)①停留;②像,如同;③有時;④名詞活用為動詞,建橋。

(2)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

(3)①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②小潭方圓還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較深,有許多快速游動的魚。

(4)①筆下的泉水是美的。它是涓涓細流,無汪洋浩瀚之勢,有美的形;它流聲潺潺,時大時細,時高時低,產生出變幻莫測的音樂節(jié)奏,有美的聲;它不擇方向,不避高下,抵石而“伏出其下”,遇巖便“陷”,及潭便“墮”,永不休止地向前,有美的個性;它用自己的生命的血漿滋育著游魚、奇樹、異草、美竹,有美的精神。

②石曰“詭”,木曰“怪”,卉曰“奇”,箭曰“美”,有美的特質;將石、木、卉、箭在風的作用下,與曲折空曠的山谷聯(lián)為一體,產生了“視之既靜,其聽始遠”的奇妙效果,有美的韻味。

(5)D

(6)《夏晝偶作》寫柳宗元午睡醒來后只能聽到隔著竹林傳來山童敲擊茶臼(搗茶)的聲音,以動襯靜,表述他寂寞孤獨之感。《小石潭記》記敘了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fā)了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

7.(7分)校園廣播社關注到近年來相關媒體報道。

材料一:“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lián)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

新華社加拿大蒙特利爾12月13日電(記者郭爽林小春)聯(lián)合國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宣布,踐行中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lián)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

“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由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和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會同多家國際組織共同評選,經“聯(lián)合國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十年”執(zhí)行委員會最終審定。首批入選的十個旗艦項目致力于恢復總面積超過6800萬公頃的區(qū)域,并創(chuàng)造近1500萬個就業(yè)機會。入選后,這些項目將有資格獲得聯(lián)合國的宣傳推廣、建議和資助。

中國政府推動實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即“中國山水工程”,成功入選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

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tài)修復司司長周遠波當天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山水工程”是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標志性工程?!笆濉币詠恚@一項目已在“三區(qū)四帶”重要生態(tài)屏障區(qū)域部署實施44個山水工程項目,完成生態(tài)保護修復面積350多萬公頃,目標在2030年恢復1000萬公頃自然生態(tài)。這一項目入選“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表明,中國正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方案和智慧。

聯(lián)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還包括:旨在恢復覆蓋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森林生態(tài)的“大西洋森林三國公約”;已恢復約7500公頃沿海生態(tài)的“阿布扎比海洋恢復計劃”;印度政府投資高達42.5億美元的“恒河復興”項目;由非洲聯(lián)盟于2007年發(fā)起的“綠色長城修復與和平計劃”;旨在恢復塞爾維亞、吉爾吉斯斯坦、烏干達和盧旺達山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國山地倡議”;重點關注瓦努阿圖、圣盧西亞和科摩羅獨特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小島嶼發(fā)展中國家項目”;旨在于2030年恢復10萬公頃土地并創(chuàng)造5000個永久性工作崗位的“中美洲干旱走廊計劃”項目;為扭轉中亞地區(qū)廣闊草原等衰退趨勢創(chuàng)建的“阿爾滕達拉草原保護倡議”;旨在為紅樹林自然復興創(chuàng)造條件的“印尼自然建造項目”。

(選自《新華網》2022年12月14日版)

材料二:旅游資源“擠兌”嚴重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被‘擠死’在真江南?!贝杭韭糜位鸨耐瑫r,多地旅游資源也出現(xiàn)了嚴重“擠兌”,隨之而來的是游客體驗感的下降和本地居民不適感的上升。“何園的玉蘭花是美,但游人太多了,拍個照都不方便?!彼畏f向記者抱怨道。

不僅“賞花”變成了“觀人”,吃、住、行更是要靠“搶”。宋穎告訴記者,她因行程變化,需要在揚州多待一天,結果原房型已經被預訂完了,只能降格到普通房,價格卻比原來的貴了200元。同樣來揚州游玩的上海游客代先生抱怨也頗多:“大明寺出來打個滴滴根本打不到,最后頂著太陽走了十幾分鐘,好不容易碰到一家叫‘揚州宴’的飯店,結果告訴我號已取完、恕不接待?!倍?00公里外的上海,南京游客房均也是有苦說不出,周六一大早便趕去迪士尼,看著人山人海的入園隊伍,不得不放棄游玩計劃。

資源擠兌之下,抱怨的不只有游客,不少本地居民也是怨聲載道。揚州市民高建華告訴記者:“最近周末游客太多了,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想和朋友下個館子都找不到地方,到處都在排隊。而且你看看東關街旁邊的解放路兩邊停了多少旅游大巴,我們揚州本來就堵,這下還怎么走?!辈贿^高建華也坦言,作為一個旅游城市,游客對揚州經濟發(fā)展很重要,關鍵需要在兩者之間達成平衡。

不少旅游業(yè)人士也指出,今年春季旅游大熱對行業(yè)來講是好事,但過度擁擠的旅游現(xiàn)狀不利于行業(yè)長遠發(fā)展,對很多旅游景點也會產生很大破壞。有從業(yè)者跟記者打了個有趣的比方:“現(xiàn)在的旅游業(yè)像剛從ICU搶救過來又被送到嗨吧蹦迪的病人,景區(qū)、旅游企業(yè)、消費者都還沒準備好,出現(xiàn)種種不適是必然的?!甭糜钨Y源擠兌的本質還是資源的稀缺,如果消費者有更多差異化產品可選擇,便能起到分流作用,緩解部分景區(qū)游客扎堆的壓力。對此,北京消費者協(xié)會秘書長楊曉軍曾建議,旅游企業(yè)應認真分析不同地域消費市場的特點特色,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從而優(yōu)化旅游消費環(huán)境。

(選自《江蘇經濟報》2023年03月22日版)

材料三:讓山水是山水

當今時代,面臨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永遠不要只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而是要更加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根據(jù)自然內在價值觀念,真正有深度,且符合自然自身利益的審美價值概念。只有這樣自然審美才能真正走出傳統(tǒng)美學以人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偏至。

今年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周年,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近20年來我國新增植被覆蓋面積約占全球新增總量的25%,居全球首位。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建設者在荒原上造林112萬畝,讓荒漠披綠衣;在內蒙古大興安嶺,1.6萬林業(yè)工人從“砍樹人”轉變?yōu)椤翱礃淙恕保刈o一方綠地;愛綠、植綠、護綠的全民行動,折射出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不斷升華。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當人類真正開始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也開始反哺人類,變成了金山銀山。

“讓山水成為山水”,尊重大自然獨立的審美價值,將成為人類自然審美的共同追求。

(節(jié)選《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4月23日)

(1)閱讀完以上媒體報道,小相有了自己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

A.“中國山水工程”成功入選首批十大“世界生態(tài)恢復旗艦項目”,表明中國正在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方案和智慧。

B.目前擁擠的旅游現(xiàn)狀是不利于旅游行業(yè)長遠發(fā)展的,但整體對很多旅游景點不會產生很大破壞。

C.面臨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人們不能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要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

D.“讓山水成為山水”應該成為人們自然審美的共同追求,只有人們開始重視自然本身,自然才會反哺人類。

(2)面對旅游資源“擠兌”嚴重現(xiàn)象,請你結合材料二內容提出具體建議。

(3)小城認為,在自然中,我們總能找到精神寄托,因此我們要把自然山水作為審美對象,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材料三簡要說說理由。

本文是以“山水資源”為主題的材料閱讀。第一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分析,第二題考查材料內容概括,第三題考查材料內容分析。

(1)ACD.正確;

B.有誤,結合材料二“不少旅游業(yè)人士也指出,今年春季旅游大熱對行業(yè)來講是好事,但過度擁擠的旅游現(xiàn)狀不利于行業(yè)長遠發(fā)展,對很多旅游景點也會產生很大破壞”分析,可知選項錯誤。

故選:B。

(2)結合材料二“旅游企業(yè)應認真分析不同地域消費市場的特點特色,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從而優(yōu)化旅游消費環(huán)境”,概括為:旅游企業(yè)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從而優(yōu)化旅游消費環(huán)境;結合材料二“旅游資源擠兌的本質還是資源的稀缺,如果消費者有更多差異化產品可選擇,便能起到分流作用,緩解部分景區(qū)游客扎堆的壓力”,概括為:當?shù)乜梢远嚅_發(fā)旅游資源;結合“而在300公里外的上海,南京游客房均也是有苦說不出,周六一大早便趕去迪士尼,看著人山人海的入園隊伍,不得不放棄游玩計劃”等內容,概括為:游客可以錯峰出行。

(3)首先回答:不贊同,然后分析原因。結合材料三“當今時代,面臨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永遠不要只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而是要更加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根據(jù)自然內在價值觀念,真正有深度,且符合自然自身利益的審美價值概念”“當人類真正開始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也開始反哺人類,變成了金山銀山”分析,因為在自然中獲得精神寄托只是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我們要更加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根據(jù)自然內在價值觀念,真正有深度,且符合自然自身利益的審美價值概念;當人類真正開始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也開始反哺人類,變成了金山銀山。

解析:

(1)B

(2)旅游企業(yè)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從而優(yōu)化旅游消費環(huán)境;當?shù)乜梢远嚅_發(fā)旅游資源;游客可以錯峰出行。

(3)不贊同。因為在自然中獲得精神寄托只是將自然當作工具來對待;我們要更加重視自然的內在價值。根據(jù)自然內在價值觀念,真正有深度,且符合自然自身利益的審美價值概念;當人類真正開始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水青山也開始反哺人類,變成了金山銀山。

8.(17分)

一山一水是情,一園一亭是愛,一花一草是暖。讓我們追隨小相,一起走進靈動的山水田園,棲息詩意生活。請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各題。

春到山水間

劉成章

①小時候常聽人說:“二月二,龍?zhí)ь^?!碧ь^做甚?不得而知。今天的孩子們,恐怕更是難以明白。那么,我打個比方吧。飛機一旦抬頭,就是要起飛了。龍也是這樣,抬起頭就要一沖上天。

②龍行天上,大地回春。雨潤江南樹,那是煙雨;風吹塞北河,那是熏風。布谷鳥一聲一聲地叫個不停,昆蟲都從土里鉆出來,互相點點頭,打打招呼,然后敘說著春天的故事。

③煙雨熏風春來了。春是被萬物呼喚來的,一來就是朝霞燦爛。

④大黃牛只顧欣賞自己踩下的闊大的腳窩。柳樹梢頭的喜鵲問柳樹,是不是該泛綠了?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卻搶了春的先機,它放松地綻開大方而又謙虛的花,像暗夜忽然點亮的燈,而且這燈很多,很亮,一盞一盞地閃耀,好不炫目。

⑤春來了,所有熱愛春的人,都心旌搖曳,想去踏春。

⑥我拄著拐杖,也和年輕人一起去郊外。一畦春水澆著春韭,就像澆著杜甫筆下的唐詩。而那些麥苗,已經在不失時機地返青。麥田旁,酥軟的泥土享受著陽光的愛撫,冒著絲絲縷縷上升的陽氣,人們正在清理去年殘剩的莊稼根茬。這兒那兒的薺菜,散發(fā)著亙古就有的清香,使我不得不停下腳步挖上一些,以吸納大地賜予人的豐沛元氣。附近一棵棵樹木的梢頭,早來的春風正在那兒戲鬧,它們搖動著,抖落了厚厚的塵埃。我知道,每棵樹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條消了冰的河,它們在奔流,在喧響,在演奏充滿活力的春的樂曲,從而向著繁盛的夏季勃發(fā)。

⑦春來了,我們舉手向她致意,和她緊緊擁抱,在煙雨熏風之中。

⑧我居住在京城的一個大院里,院中湖上的薄冰早已融化,人們也脫去了臃腫的羽絨服。許多童車重新聚集在湖邊,童車上是牙牙學語的孩子們,陽光打在他們的眸子上,眸子里盡是滟滟天真。院門外又支起了理發(fā)攤,我坐下請師傅給我剃頭。春陽、春風,無阻無隔地照射我、輕拂我。一只乳燕從空中款款飛來,環(huán)繞在我頭頂,讓人滿心歡喜。

⑨“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边@個“鬧”字多么傳神!現(xiàn)在,紅杏還未開滿枝頭呢,但許多地方早已熱鬧起來。

⑩最熱鬧的要數(shù)微信朋友圈。朋友圈就像一個成百人、上千人居住的山坳,走進這山坳,有平房,有竹樓,有窯洞,還有四合院。舉目望去,家家門上還閃耀著過春節(jié)時貼上的紅彤彤的對聯(lián)。古時候,二月二也叫做開筆節(jié)。在朋友圈里,人們早已開了筆,爭著展示春光,筆下帶著春風。

我看見了云南楚雄的賽裝節(jié),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鄉(xiāng)村T臺秀,男女老幼都穿著艷麗的彝族服裝,賽裝賽美。僅是姑娘頭上戴的雞冠帽,就讓人看得心醉神迷——在奇美的“雞冠”上,用細毛線繡出了朵朵牡丹花、山茶花、蝴蝶花。人們載歌載舞,“賽裝賽到日頭落,跳腳跳到皓月當空”。

我看見了陜北的許多地方都在鬧秧歌——這個“鬧”字,與“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一脈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場子。人們都說,那是多年不見的景象了。曾經窮得叮當響的塞外小城榆林,這些年GDP持續(xù)高增長。小城剛舉辦了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運用匠心巧思,歌贊著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

在這些紅火熱鬧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幫子一鼓一陷的嗩吶手,他們真情投入,盡情地演奏,向著藍天,向著春光。

(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03月17日15版)

(1)筆下的春天充滿詩情,小相讀完后打算描繪幾幅關于春的畫面,請你在橫線處補上合適的內容。

萬物春景圖——①眾人踏春圖——網絡春光圖——②非遺鬧春圖

(2)文中③⑤⑦多次寫到“春來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結合語境,賞析下面兩個句子。

①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卻搶了春的先機,它放松地綻開大方而又謙虛的花,像暗夜忽然點亮的燈,而且這燈很多,很亮,一盞一盞地閃耀,好不炫目。(從修辭角度)

②我知道,每棵樹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條消了冰的河,它們在奔流,在喧響,在演奏充滿活力的春的樂曲,從而向著繁盛的夏季勃發(fā)。(從詞語運用角度)

(4)文題《春到山水間》內涵豐富,讀來充滿韻味,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文題的理解。

(5)請聯(lián)系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文章結尾的理解。

在這些紅火熱鬧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幫子一鼓一陷的嗩吶手,他們真情投入,盡情地演奏,向著藍天,向著春光。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以“春到山水間”為線索,依次描繪了萬物春景圖、眾人踏春圖、網絡春光圖和非遺鬧春圖四幅畫面,表現(xiàn)了春天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抒發(fā)了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學生需根據(jù)提示首先確定目標段落,然后通過篩選提煉關鍵詞的方法作答。

根據(jù)第一幅圖“萬物春景圖”和第三幅圖“網絡春光圖”可知,①的目標段落是第⑤至⑧段,根據(jù)關鍵句“春來了,所有熱愛春的人,都心旌搖曳,想去踏春”可確定解析:眾人踏春圖;②的目標段落是第至段,根據(jù)關鍵句“我看見了云南楚雄的賽裝節(jié),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鄉(xiāng)村T臺秀,男女老幼都穿著艷麗的彝族服裝,賽裝賽美”“我看見了陜北的許多地方都在鬧秧歌——這個‘鬧’字,與‘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一脈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場子”“在這些紅火熱鬧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幫子一鼓一陷的嗩吶手,他們真情投入,盡情地演奏,向著藍天,向著春光”可確定解析:非遺鬧春圖。

(2)本題考查句子的作用。學生需根據(jù)文章內容,從內容、結構和表述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

“春來了。春是被萬物呼喚來的,一來就是朝霞燦爛”“春來了,所有熱愛春的人,都心旌搖曳,想去踏春”“春來了,我們舉手向她致意,和她緊緊擁抱,在煙雨熏風之中”文中③⑤⑦多次寫到“春來了”,從內容上看,這三個“春來了”依次描繪了萬物春景圖、眾人踏春圖和網絡春光圖三幅春天的畫面,表現(xiàn)了“春到山水間”的美好景象;從結構上看,這三個“春來了”自然地引出下文對春天的不同畫面的描寫,使文章層次清晰,結構整飭;從表述效果看,這三個“春來了”組成排比,有力地渲染了春天到處生機勃勃、無限美好的圖景,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和感染。

(3)本題考查句子賞析。學生需根據(jù)語境和要求分析作答。

①根據(jù)上文“煙雨熏風春來了。春是被萬物呼喚來的,一來就是朝霞燦爛”“大黃牛只顧欣賞自己踩下的闊大的腳窩。柳樹梢頭的喜鵲問柳樹,是不是該泛綠了?”可知,“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卻搶了春的先機,它放松地綻開大方而又謙虛的花,像暗夜忽然點亮的燈,而且這燈很多,很亮,一盞一盞地閃耀,好不炫目”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地描寫出蒲公英早早開花的景象,表現(xiàn)了蒲公英花帶給人們的美好感受,抒發(fā)了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②根據(jù)上文“附近一棵棵樹木的梢頭,早來的春風正在那兒戲鬧,它們搖動著,抖落了厚厚的塵?!笨芍拔抑?,每棵樹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條消了冰的河,它們在奔流,在喧響,在演奏充滿活力的春的樂曲,從而向著繁盛的夏季勃發(fā)”一句中“奔流”“喧響”“演奏”“勃發(fā)”連用四個動詞,突出表現(xiàn)了樹木旺盛的生命力,體現(xiàn)了春天的勃勃生機之美,抒發(fā)了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4)本題考查標題的內涵。學生需從表面含義和深層含義兩方面分析作答。

“春到山水間”的表面意思是春季來到了山水之間,萬物生長、鮮花盛開、山清水秀,景象美麗動人;深層意思是通過描寫人們踏春、非遺鬧春等表現(xiàn)新時代的好政策給人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祖國到處春意盎然,令人精神振奮。

(5)本題考查結尾的含義和作用。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以“春到山水間”為線索,依次描繪了萬物春景圖、眾人踏春圖、網絡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