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2194-2015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3-T2194-2015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3-T2194-2015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3-T2194-2015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3-T2194-2015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220.20

R04

DB13

河北省地方標準

DB13/T2194—2015

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

技術規(guī)程

DB13/T2194—2015

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橋涵混凝土腐蝕類病害修復與防護工程的材料要求、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在用鋼筋混凝土橋涵腐蝕類病害的修復與防護,其它水泥混凝土結構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

GB/T1346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2958合成膠乳總固物含量測定法

GB/T14684建筑用砂

GB/T17671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

CECS18聚合物水泥砂漿防腐蝕工程技術規(guī)程

JG/T157建筑外墻膩子

JT/T695混凝土橋梁結構表面涂層防腐技術條件

JC/T984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DL/T5126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試驗規(guī)程

DBJ01-54界面滲透型防水涂料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H030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及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橋涵混凝土腐蝕

橋涵混凝土與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物理、化學或電化學作用,所呈現的漸進性損傷與破壞,主要包括凍

融破壞、鋼筋銹蝕、混凝土剝落、鹽結晶膨脹、堿集料反應等形式。

3.2

耐久性修復

將修復材料與原有結構材料成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并能經受使用、環(huán)境和時間等各種

因素作用的考驗,在使用性能上保證修復后的混凝土結構具備整體耐久性。

3.3

耐久性防護

采用一定的防護技術手段,維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達到期望水平的活動。

1

DB13/T2194—2015

3.4

聚合物乳液

由單體(同一種單體、兩種及以上不同單體)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乳液,并摻配了改善和提

高水泥防水砂漿性能的各種添加劑。

3.5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以水泥、細骨料為主要成分,摻配聚合物乳液改性劑,混合制成的水泥防水砂漿。

3.6

高抗?jié)B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特指具有低吸水率性能指標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3.7

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

以水泥、粉料為主要成分,摻配聚合物乳液改性劑,混合制成的水泥防水膩子。

3.8

透明混凝土防護涂層

由底層、中間層和面層構成的透明防護涂層體系,每道涂層均承擔一定的功能,并實現最優(yōu)化的

保護功能。

4材料要求

4.1水泥

應選用42.5級以上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質量應符合GB175的規(guī)定。同一座橋梁宜采用同一

廠家同一批號的水泥,嚴禁不同品種不同等級的水泥混合使用。

4.2細骨料

應選用石英砂、機制砂或河砂,符合GB/T14684的規(guī)定,其質量和顆粒級配應滿足表1和表2的技術

要求。

表1細骨料的質量

項目含泥量(%)云母含量(%)硫化物含量(%)有機物含量

指標≤3≤1≤1淺于標準色

表2細骨料的顆粒級配

篩孔(mm)5.02.51.250.630.3150.16

篩余量(%)00~2510~5041~7070~9290~100

注:細骨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砂漿層厚度的1/3。

4.3粉料

2

DB13/T2194—2015

選用硅灰石粉、絹云母粉或滑石粉,細度300目以上,應滿足涂料級用途技術要求,宜選用同一批

號產品。

4.4聚合物乳液

聚合物乳液應滿足表3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其總固含量的測定方法應按GB2958的規(guī)定執(zhí)行。

表3聚合物乳液的技術要求

項目技術要求

外觀乳白色無沉淀的均勻乳液

pH值>8

總固含量(%)應能滿足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膩子)的技術要求

與水泥拌合試驗與水泥混合不發(fā)生不良反應

儲存穩(wěn)定性0℃~38℃,保質期內無明顯沉淀

4.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應滿足表4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其質量檢驗應按JC/T984的規(guī)定執(zhí)行,相關試

驗方法應按DL/T5126的規(guī)定執(zhí)行。

表4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技術要求

項目技術要求

初凝時間(min)≥45

終凝時間(h)≤24

抗?jié)B壓力28d(MPa)≥1.5

抗壓強度(MPa)≥24.0

抗折強度(MPa)≥8.0

柔韌性(橫向變形能力/mm)≥1.0

粘結強度28d(MPa)≥1.2

收縮率28d(%)≤0.15

吸水率(%)≤4.0

耐堿性:飽和Ca(OH)2溶液無開裂、剝落

抗凍性:凍融循環(huán)-15℃~20℃,25次無開裂、剝落

養(yǎng)生條件自然養(yǎng)生、不能灑水

抗縮裂性大面積薄層罩面時不出現縮裂

可施工性不粘滯、易整平壓光

4.6高抗?jié)B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高抗?jié)B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吸水率”技術要求為:≤3.0%;

4.7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

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應按照規(guī)定要求進行制備,其質量應符合JG/T157的規(guī)定,其“吸水量”技

術要求為:≤1.0g/min。

3

DB13/T2194—2015

4.8滲透型防水材料

滲透型防水材料是指涂刷于水泥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表面,具有滲透性,使表面層密實并具有憎水

性能的材料。其技術要求見表5。試驗方法可參照DBJ01-54的規(guī)定執(zhí)行。

表5滲透型防水材料的技術要求

項目技術要求

固體含量(%)企業(yè)指標±5%

抗壓強度比(%)≥100

滲透深度(mm)≥2.0

48h吸水量比(%)≤65

抗透水壓力比(%)≥200

抗凍性:凍融循環(huán)-20℃~20℃,15次表面無粉化、裂縫

耐堿性:飽和Ca(OH)2溶液,浸泡168h表面無粉化、裂縫

耐酸性:1%鹽酸溶液,浸泡168h表面無粉化、裂縫

鋼筋銹蝕無銹蝕

遮蓋性不改變基面原貌和顏色

4.9透明混凝土防護涂料

4.9.1透明混凝土防護涂料宜選用水性涂料,應具備良好的水泥混凝土附著力、抗污染能力、耐候性

和耐酸堿鹽腐蝕性,同時,還應具有低溫柔性和涂膜透明度。涂刷固化后形成無色透明有光澤的柔性

防護涂層,能有效封閉混凝土表面。

4.9.2透明混凝土防護涂層體系應包括三層:底層、中間層和面層。底層涂料應具有良好的滲透性,

中間層涂料旨在增加涂層體系的厚度,面層涂料應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其涂層體系的主要技術要

求見表6。試驗檢驗方法應按JT/T69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表6透明混凝土防護涂層體系的技術要求

項目技術要求

低溫柔性(10mm棒)—10℃無裂紋

耐水性(240h)不起泡、不剝落、不粉化

耐堿性(10%NaOH,72h)無異常

耐酸性(10%H2SO4,72h)無異常

耐鹽性(3.5%NaCL,240h)無異常

耐候性(500h)不起泡、不剝落、不粉化,允許2級變色

5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5.1.1應詳細勘察混凝土腐蝕和鋼筋銹蝕的病害程度,包括部位、面積和深度等;銹蝕鋼筋截面積殘

余量不應低于結構承載能力的要求。

5.1.2受水浸雨淋或腐蝕較重的部位或構件,須采用高抗?jié)B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進行修復與防護。

4

DB13/T2194—2015

5.1.3剝落部位修復完成后,應實施擴大罩面薄層防護,其覆蓋面不宜小于坑洞修補外緣150mm~

200mm。

5.1.4因混凝土保護層偏?。黠@低于保護層設計厚度)而造成的鋼筋銹蝕露筋病害,修復完成后,

應實施加厚罩面薄層防護。其厚度要求應滿足表7的規(guī)定。

表7薄層防護的厚度要求單位:mm

序號防護層類型一般防護加厚防護

1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層10~1515~20

2高抗?jié)B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層8~1010~15

3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層2~33~5

4高抗?jié)B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層2~2.52.5~3.5

5.1.5處于浸水區(qū)域的混凝土構件(包括水下區(qū)、水位變動區(qū)、浪濺區(qū)等),采用此標準修復后,宜

附加其它防腐措施,可參照JT/T69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1.6橋梁梁體的整體防護應遵循“保持原貌及裂縫可見性”原則,不宜采用遮蓋式涂層防護。

5.2方案

5.2.1橋涵混凝土腐蝕病害的修復與防護方案見表8。

表8修復與防護方案

序號項目描述方案之一方案之二

混凝土鹽堿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

1腐蝕、無剝落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現象發(fā)生3高抗?jié)B防水砂漿修復與薄層防護。3高抗?jié)B防水膩子修復與薄層防護。

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鋼筋除銹;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鋼筋除銹;

露筋病害,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2

混凝土剝落3高抗?jié)B防水砂漿修補坑洞;3高抗?jié)B防水砂漿修補坑洞;

4高抗?jié)B防水砂漿擴大面積薄層防護。4高抗?jié)B防水膩子擴大面積薄層防護。

縫寬小于0.3mm時:縫寬大于0.3mm時:

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

對伴有裂縫2灌注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并加大用量;2灌注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并加大用量;

3的混凝土表3沿裂縫走向,用聚合物乳液粘貼玻璃纖維3灌注彈性防水膠;

面處理布,布寬宜選用100mm;4沿裂縫走向,用聚合物乳液粘貼玻璃纖維布,

4然后進行防水砂漿或防水膩子修復防護。布寬宜選用100mm;

5然后進行防水砂漿或防水膩子修復防護。

5

DB13/T2194—2015

表8(續(xù))

序號項目描述方案之一方案之二

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

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易受腐蝕破

3高抗?jié)B防水砂漿修復與罩面防護;3聚合物乳液粘貼玻璃纖維布;

4壞的部位和

(如需要,可繼續(xù)實施下面兩步)4刮涂高抗?jié)B防水膩子;

構件

4刮涂高抗?jié)B防水膩子;5防護涂料涂層(兼顧防護與裝飾)。

5防護涂料涂層(兼顧防護與裝飾)。

較輕時:較重時:

易受水浸雨1基面處理,清潔無污物;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

5淋的部位和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3遍以上。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構件3高抗?jié)B防水砂漿薄層防護,或

刮涂防水膩子+涂刷防護涂料。

1基面處理,全部露新;

1基面處理,清潔無污物;

6梁體的防護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3遍;

2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3遍以上。

3涂刷透明防護涂層。

注1:表中的“防水砂漿”為D類雙組份,不得采用S類單組份聚合物砂漿。

注2:表中的“防水膩子”為雙組份,不得采用“可再分散乳膠膩子粉”配制的單組份耐水膩子替代。

注3:表中第4項,適用于混凝土護欄下緣部位的防腐防護。

注4:表中的“玻璃纖維布”應采用非石蠟乳液型的玻璃纖維平紋布。

5.2.2橋涵混凝土結構所適用的預防性防護方案見表9。上部結構宜實施預防性防護的構件或部位包

括伸縮縫混凝土、混凝土護欄、邊梁、邊板、空心板板底、翼板、腹板、泄水孔周邊等;下部結構宜

實施預防性防護的構件或部位包括橋臺、蓋梁、墩柱(外側和浸水部位)等。

表9預防性防護方案

序號方案所適用的構件或部位

1滲透型防水材料全部構件

2滲透型防水材料+透明式防護涂層梁體

滲透型防水材料+遮蓋式防護涂層

3混凝土護欄、下部結構各構件

(水泥防水膩子+防護涂料)

5.3配合比設計

5.3.1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和防水膩子的配合比可參照表10進行試配。

表10配合比(質量比)

項目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

水泥100100

砂子150~300——

硅灰石粉:30~60

粉料——

云母粉(或滑石粉):20~40

聚合物乳液或40~6070~100

高抗?jié)B聚合物乳液或根據適宜的砂漿和易性添加或根據適宜的膩子稠稀度添加

6

DB13/T2194—2015

5.3.2配合比選擇后,應進行各項試驗,其性能指標滿足表4的技術要求后,可用作施工實用配合比。

6施工

6.1一般規(guī)定

6.1.1施工期間,環(huán)境溫度宜為10℃~35℃,當夜間溫度低于5℃時,應停止施工;不宜在大風環(huán)境

或氣溫較高的環(huán)境中施工。

6.1.2施工現場,液料存放應避免陽光直射,并注意密封,防止泄露。粉料存放應注意遮蓋,防止飛

散。

6.1.3施工作業(yè)安全及文明施工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2施工準備

6.2.1原材料

水泥、細骨料、粉料、聚合物乳液、滲透型防水材料、玻璃纖維布和涂料等。

6.2.2機具

6.2.2.1主要設備:小型發(fā)電機、電動角磨機、電動攪拌器、低壓噴霧器、高速吹風機、(盤)臺秤、

數碼照相機等。

6.2.2.2安全標志:施工標志牌、錐形隔離帽、標志服、警示燈、彩旗等。

6.2.2.3防護器具:護目鏡、防塵口罩、手套、防護服等。

6.2.3人員

6.2.3.1施工單位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會同設計單位和主要材料供應商對

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6.2.3.2大面積施工前應組織施工人員按照工序要求進行“小區(qū)”試驗,小區(qū)試驗宜選擇具有代表性

的部位或構件。

6.3現場配制

6.3.1施工現場先按照設計配合比進行材料配制和現場施工試驗,滿足要求后再進行施工。

6.3.2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宜采用人工拌和,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宜采用機械拌和,一次拌和量應掌

握在45min內用完。

6.3.3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時,先按照確定的水泥和砂子比例定量稱取,并干拌均勻。拌制時,

先將定量的水泥砂子倒入砂漿拌和缸,再緩慢加入定量的聚合物乳液,充分拌和均勻即可。

6.3.4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時,先按照確定的水泥和粉料比例定量稱取,并干拌均勻。拌制時,

先將定量的聚合物乳液倒入膩子攪拌桶,再緩慢加入定量的水泥和粉料,同時進行電動攪拌,充分攪

拌成膩子狀即可。

6.4病害修復與防護

6.4.1病害修復

7

DB13/T2194—2015

6.4.1.1表面處理:徹底鑿除剝落酥松部位的混凝土,并用電動角磨機和鋼絲刷對基面和鋼筋銹蝕層

進行打磨露新,然后,用高速吹風機吹掃干凈。也可采用高壓淡水(壓力不小于20MPa)進行處理。

表面處理范圍應大于防護層的尺寸面積要求。

6.4.1.2在混凝土表面以及鋼筋周圍噴涂滲透型防水材料。在防水材料干燥前,均勻涂刷一遍聚合物

乳液作為界面結合層,并隨即抹壓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

6.4.1.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單層抹壓厚度不應大于15mm,坑洞較深時應采取逐層抹壓方式,必

須等上一層防水砂漿干硬后,再抹壓下一層。

6.4.1.4對伴有裂縫的表面,順裂縫走向,用聚合物乳液粘貼玻璃纖維布隔離層,玻璃纖維布寬為

100mm。粘貼后自然干燥不應少于12h。

6.4.1.5薄層防護施工必須在病害修復砂漿層實干后進行。

6.4.2薄層防護

6.4.2.1薄層防護施工前,應檢查基面情況,要求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無污物、無裂縫、無露筋等。

如有深度大于5mm的坑洞或凹陷,應先按6.4.1條進行修復。

6.4.2.2用高速吹風機將表面吹掃干凈,然后涂刷滲透型防水材料和聚合物乳液,已用聚合物水泥防

水砂漿進行了修復的部位,不再涂刷。

6.4.2.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薄層防護可多層抹壓,單層厚度控制在10mm以內,應一次性抹壓完

成。必須等上一層防水砂漿干硬后,再抹壓下一層。抹壓面層時,應控制好平整度和坡度,并選擇適

當時機進行壓光處理。

6.4.2.4大面積薄層防護施工時,宜一次性抹壓完成,不宜分段施工。

6.4.2.5陰陽角部位修復時,應控制好平直度和垂直度。

6.4.2.6施工完成后,應至少保證夏季24h冬季48h不受水浸雨淋。

6.4.2.7對于需要考慮罩面砂漿層自重的大面積薄層防護,可刮涂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單層刮涂厚

度宜為1mm左右,總厚度應不低于設計要求厚度。有裝飾要求時,待水泥防水膩子層實干后,再涂刷

混凝土防護涂料。

6.4.3透明涂層防護

6.4.3.1透明涂層涂裝作業(yè)前,應檢查梁體混凝土情況,梁體裂縫寬度應小于安全允許值。

6.4.3.2表面處理:采用電動角磨機和鋼絲刷進行打磨露新,并用高速吹風機吹掃干凈。

6.4.3.3表面打磨露新后,如有深度大于5mm的缺陷或坑洞,應按照6.4.1條進行修補修復;如表面

裸露出較大或較深的氣孔與麻面,應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膩子進行點部或局部小范圍填補修平,嚴禁

對裂縫部位進行填補遮蓋。

6.4.3.4修補部位實干后,重新進行一遍表面打磨和吹掃處理,然后噴涂滲透型防水材料。

6.4.3.5透明涂層涂裝作業(yè)時,應按照涂料使用要求,嚴格控制施工工序和涂裝用量。首先進行第一

道底層涂裝作業(yè),在底層未徹底實干前(可手觸或依據材料要求)實施第二道中間層的涂裝作業(yè)。第

二道涂裝方向,應與第一道方向垂直。相應地,適時進行第三道面層涂裝作業(yè)。

6.4.3.6應嚴格控制中間層涂裝用量,保證中間層厚度。透明防護涂層總厚度應不低于200μm。

8

DB13/T2194—2015

6.4.3.7涂裝方式可以采用噴涂或輥涂,涂裝作業(yè)時應保持連續(xù)、均勻、無遺漏、無流掛。

6.4.3.8整個涂層體系涂裝完畢,應保證干燥成膜過程中不受雨淋水沖。

7質量檢驗

7.1修復層質量檢驗

7.1.1外觀質量檢驗:修復層、防護層與混凝土表面應粘結牢固;修復后的表面應均勻平整,無鼓包、

脫層、裂紋和翹邊等缺陷,邊緣整齊美觀,外觀顏色一致。采用目測、手摸和敲擊等方法檢驗。

7.1.2抗?jié)B性能檢驗:修復與防護層養(yǎng)生結束后,應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其表面呈現掛水珠現象,

水珠(或水?。┻吘墴o滲透延展現象。采用滴水、噴水或淋水等方法檢驗,并觀察15min以上。

7.1.3平均厚度檢驗:平均厚度應不小于設計值,其最小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厚度的85%。采用量測

方式檢驗。

7.1.4表面質量檢驗:表面質量的一般性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見表11。

表11表面質量的一般性檢驗要求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

2陰陽角方正3用直角檢測尺檢測

7.2透明涂層質量檢驗

7.2.1透明混凝土防護涂層的檢驗,宜在大氣環(huán)境下自然養(yǎng)生15d后,涂層體系進入了一個比較穩(wěn)定

的狀態(tài)后進行。

7.2.2透明涂層檢驗項目包括:

a)外觀檢驗:涂層應連續(xù)均勻透明,不得有遺漏、流掛、裂紋、氣泡、脫皮和變色等缺陷;

b)厚度檢驗:采取抽樣量測方式檢驗;

c)防水性能檢驗:可采用淋水噴霧方式,觀察30min以上,掛水珠,涂膜不應泛白起皺。

7.3質量檢驗頻次

7.3.1面積小于等于20m2的修復防護施工,應抽檢一次。

7.3.2面積大于20m2的修復防護施工,應每20m2抽檢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DB13/T2194—2015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處石家莊養(yǎng)護工區(qū)、河北省

高速公路石黃管理處、河北路合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樊麗輝、陳淑華、黨永強、張通賢、張貴香、劉巧珍、程園、種庚子、路建

印、周榮華、張建偉、郭鐵麟、林向楠、任澤、張志燁、梁蘊飛、張宏、李彤英、張耀武、姚斐、劉

東敏、樊星、金鳳溫、張建立、高金虎、相宏偉、楊旭光、韓永紅、李國清、王瑋巍。

I

DB13/T2201—2015

表106300kVA~63000kVA三相三繞組有載調壓電力變壓器

電壓組合及分接范圍空載負載空載短路

額定容量聯結組

高壓中壓低壓損耗損耗電流阻抗

kVA標號

kVkVkVkWkW%%

63006.72450.11

80008.10530.10

100009.60630.10

1250011.30740.10高—中

6.310.5

160003513.60900.10

6.6高—低

20000110±8×1.25%37YNyn0d1116.001060.10

10.517.5~18.5

2500038.519.001260.10

11中—低

3150022.501490.106.5

4000027.001800.10

5000031.902140.10

6300037.902570.10

注1:有載調壓變壓器,暫提供降壓結構產品。

注2:高、中、低壓繞組容量分配為(100/100/100)%。

注3:根據需要聯結組標號可為YNd11y10。

注4:-10%分接位置為最大電流分接。

注5:根據用戶要求,中壓可選用不同于表中的電壓值或設分接頭。

表116300kVA~63000kVA三相雙繞組低壓為35kV無勵磁調壓電力變壓器

電壓組合及分接范圍短路

額定容量聯結組空載損耗負載損耗空載電流

高壓低壓阻抗

kVA標號kWkW%

kVkV%

63005.60370.11

80006.7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