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尋尋覓覓)》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聲聲慢(尋尋覓覓)》同步練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聲聲慢(尋尋覓覓)》檢測練習

一、古代詩歌閱讀

1.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是如何抒情的?表達了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2.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

臨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②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注]①此詞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個年頭。②秣陵:與下文的“建

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蘇南京。③試燈:宋有元宵節(jié)張燈,以祈豐稔的習俗,未到

元宵節(jié)而張燈預賞謂之“試燈”。

這首詞的首句三個"深''字連用,試分析其作用。

3.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詠牡丹

宋?王溥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兩首詠物詩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

4.閱讀李清照的詞,回答問題。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涉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的主旨句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請概括這“愁”具體包含了哪些內容?作者

是怎樣抒發(fā)這愁情?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秦觀是北宋時派著名詞人,這一詞派的代表詞人還有等人。(請

寫出一位)

7.對本詞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緣情寫景,既準確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寫出了

作者無限凄迷的意緒。

B.“可堪”兩句寫自己所處之地:驛館孤單周圍是春寒日暮,杜鵑哀鳴,以自己凄涼的

處境與所向往的美好地方相對比,更加深了處境的可傷,人生的可悲。

C.下片由敘實開始,驛寄梅花,魚傳尺素”。連用兩則有關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寫遠方

友人殷勤致意,使客居他鄉(xiāng)的詞人略感安慰。

D.這是一篇抒發(fā)謫居之恨、羈旅憂思的作品,虛實相生的手法運用嫻熟自然,構成了

本詞凄迷幽怨,意蘊深沉的藝術特色。

8.前人有讀上片“杜鵑聲里斜陽暮”一句,病其“斜陽”后再著一“暮”字以為重累,你是否

認同這種觀點?

9.閱讀李清照《聲聲慢》一詞,回答下面的問題。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過雁”引發(fā)了詞人哪兩件傷心事?

(2)“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摘?”這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0.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②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

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

鞋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注】①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

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②繡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

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鞋陌:代指襄陽。

辛棄疾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友人報國立功。

B.“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軾游覽赤壁的典故,抒發(fā)人生短暫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表達對友人的擔憂,望其早歸。

D.“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宦游漂泊的凄苦。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1.對下列詞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尋尋覓覓”是若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樣子,這不是寫實,它只是表現一種若有所失

的心理,這種心理,詩人是通過把“尋覓”這種行動虛化來表現的。

B.“冷冷清清”是指環(huán)境的空寂無人。尋覓而無所收獲,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她越發(fā)

感到環(huán)境的空寂,這是通過環(huán)境的描寫來表現心情。

C.“凄凄慘慘戚戚”這是直接表白詩人的心理,寫出了詩人的孤獨、空虛和哀愁。

D.“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人不容易保養(yǎng)身體,這也

引起她的哀愁。

12.對下列詞句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三句寫風急引起她的哀愁,借酒御風御寒,

借酒澆愁,卻愁多風急,憂愁難以消解。

B.“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三句寫雁群飛過引起她的傷心,為什么呢?因

為這雁是“舊時相識原來詩人認得,這群飛雁是過去棲宿在她老家屋檐下的,現在來

尋舊主人了,而物在人亡,怎不引起詩人的悲傷呢?

C.“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三句寫菊花引起她的哀愁。地上一叢

叢的菊花,卻枯萎憔悴了,看到了花的憔悴,詩人就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

D.“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寫時日難熬引起了哀愁?!笆刂皟骸笔且驗楣录怕N首盼

望有人能來解悶的情景,可是半天也沒有人來,"獨自”一人怎么樣才能熬到天黑呢?

13.對詞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三句用一連串疊詞,寫出一種愁慘而凄厲的氛圍,是詞人血和淚的吞吐,也是向

蒼天的悲慘呼告,是詞人后期凄涼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

B.上闋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xiāng)的惆悵,最后“雁

過也”三句在內容上承上,在結構上啟下,自然地把抬頭仰望過渡到低頭俯視。

C.“梧桐更兼細雨”兩句寫桐葉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語戚戚、幽靈啜泣,這就更加令

人難過了。這里是從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全詞用象征手法,把國破家亡的

身世寓于景物描寫之中,表現了詞人憂國憂民的心理。

14.“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摘?”這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二、情景默寫

15.(1)李清照的《聲聲慢》中說天氣變化無常,忽暖忽寒,人最難調養(yǎng)身子的句子是: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登臨所見又處處關合古人古事,緊緊扣住題序中

的“懷古”二字,孫權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遠,首先想到的就是

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他不禁感嘆:“,。”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典故中的劉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討桓玄,平定叛亂,

先后消滅了南燕、后秦等國,并收復洛陽、長安等地,也是一個跟京口有關的歷史上的

風流人物,辛棄疾贊嘆劉裕北伐的赫赫戰(zhàn)功的兩句是:“,

(4)吾所以為此者,。

三、選擇題

16.下列句中音頓劃分有誤的一項()

A.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B.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C.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D.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7.李清照《聲聲慢》一詞最突出的語言技巧是()

A.夸張B.擬人C.疊字D.比喻

18.李清照的詞被譽為()

A.稼軒體B.半山體C.易安體D.漱玉體

19.下列對《聲聲慢》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開篇連用七組疊字,下筆奇特,極有層次地定出詞人內心的空虛、孤寂和凄苦。

B.上闋先寫寒氣襲人的晚風,再寫冷暖不定的氣候,最后寫南飛的過雁,這些景物無

一不增添詞人的愁緒。

C.下闋繼續(xù)傾訴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詞人身世變遷的寫照;獨守寒窗,頓生度日如

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淚打心扉,令人難以承受。

D.本詞結構上打破了上下闋的局限,渾然一體,就眼前事,身邊景,層層鋪敘,反復

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20.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A.《樂章集》B.《漱玉詞》C.《花間集》D.《稼軒長短句》

21.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A.南唐B.北宋C.南宋D.北宋南宋交替

之際

22.李清照的《聲聲慢》是一首()

A.婉約詞B.豪放詞C.抒情詞D.清曠詞

23.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昂休息,調養(yǎng)

B.怎敢他、晚來風急:對抗,抵擋

C.如今有誰瞿摘:可以,能夠

D.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依次產生的情況

24.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饞修損:枯萎凋零。

B.怎敢他、晚來風急:對抗,抵擋

C.如今有誰里摘:可以,能夠

D.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依次產生的情況

25.李清照的下列詞句中,從詞的風格看與其他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A.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雙溪蚱腦舟,載不動許多愁。

C.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D.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6.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薄霧瑞惱銷瘦重陽

B.凄慘沙廚東籬冷清

C.次第憔悴堆積相識

D.梧桐黃昏將棲難堪

27.將下面的詩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③過春風十里,盡弗麥青青。

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四、語言表達

28.請簡要分析“三全凌湯圓——團團圓圓”這一廣告語的表達效果。

2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宋代可考的詞人,多數在25歲上下的年紀即入仕并終身從政。為官游歷、體察民

情的經驗是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北宋都城開封是詞人們的偏愛之地,杭州則是詞人最常造

訪之地。杜甫所言“文章憎命達”在宋代亦有所證。北宋蘇軾在貶謫途中用激越的詞句

書寫人間萬象,使得詞也能如詩一樣承載家國情懷。南宋辛棄疾少年抗金卻仕途坎坷,

恢復中原的抱負終生未了,他的作品充滿著俠士的豪情和浪漫,卻也滿溢著難酬的壯志。

宋詞總有或濃或淡的迷茫和愁情。無論是柳永“酒醒何處”、陸游“夢斷何處”,

還是李清照找尋“人何處”,抑或是辛棄疾“眾里尋她千百度”,宋代詞人好像在不停

尋找,而生命的歸宿終將在這廣袤人間。宋詞的絕妙之處在于其運用意象、借物抒懷的

高超水準。宋詞慣常使用的意象中少有典故,多用花鳥草木、樓宇船舶等平淡景象。正

所謂“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透過意象看去,是宋代詞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I)用一句話概括材料的主要內容。

(2)上述材料,為你鑒賞宋詞提供了哪些角度?并說明理由。

五、小閱讀-課內

30.“雁過也,正傷心”一句中,"雁過''所引發(fā)的作者的情緒有()

A.秋愁B.故鄉(xiāng)之思C.離別之苦D.往昔夫妻伉儷

生活之思

31.在《聲聲慢》中,李清照主要通過以下哪些殘秋景物抒發(fā)愁情()

A.急風B.過雁C.黃花D.梧桐細雨

32.“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表現愁情()

A.動作神態(tài)B.環(huán)境感受C.心境意緒D.生活場景

33.仔細品味《聲聲慢》的意境,說明開頭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所抒發(fā)的感情的不同層次。

34.《聲聲慢》的表達技巧有哪些?請賞析。

35.請簡要分析李清照《聲聲慢》中以下兩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36.李清照的《聲聲慢》一詞膾炙人口,通篇純用白描,層層鋪寫,滿紙嗚咽,結尾處

以“愁”作結,請賞析其妙處。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怎一個愁字了得!

37.請賞析《聲聲慢》一詞中的加點詞“淡酒”的內涵。

三杯兩盞涔再,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38.理解《聲聲慢》中詩句內容和作用。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六、混合默寫

39.填空題

(1)《聲聲慢》作者,李清照,號,宋代派

著名女詞人.

(2)下列這副對聯寫的是誰?請說說你的理解。

大明湖畔,的突泉邊,故居在垂揚深處;

漱玉詞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七、填空題

40.重要字音

①故拿()②浪陶()盡③饗()巾

④公里()⑤覆橫()酶()

⑦舞承()⑧金舉)鐵馬⑨狼居曾(

⑩尋珞()豌)戚軟()曖

型陽)

參考答案

1.①觸景生情,借景抒情——首聯從聽覺角度寫邊塞凄涼之景,觸發(fā)傷感之情;頷聯借助“白

露““明月''等意象,抒發(fā)羈旅思鄉(xiāng)之情。②直接抒情,因事抒情——標題中的“憶'’字和頸聯

中的“問死生”、尾聯中的“寄書”等,直接抒發(fā)思念親人之情,同時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

安;“皆分散'"'未休兵”的事實敘寫,表現出作者憂國憂民、渴望社會安定的心情。

2.三個“深”字,前兩個為形容詞,狀庭之幽深曲折;最后一個為動詞,協助疑問?三個“深”

字疊加,不僅渲染出庭院的幽冷深邃,而且收到了跌宕回環(huán)的效果。

3.《詠牡丹》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牡丹的大而無用與棗花小卻能結實、桑葉柔卻能養(yǎng)

蠶結絲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牡丹的諷刺?!短Α分饕\用了擬人的手法,寫苔花雖然小,卻

要學牡丹開放,表達了對努力展現自己的精神的贊美。

4.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表現了相思之情的無法排遣。

5.①內容:喪夫之痛,亡國之恨,流離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國愁)②直接寫愁,

直接抒情。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間接寫愁,

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營造了冷清、凄慘、哀怨

的意境,抒發(fā)了自己的家愁國恨。

6.婉約柳永(或李清照等)7.C8.以寫不同意為當。“斜陽暮”,這三字表

明著時間的推移,為“望斷”作注。夕陽偏西,是日斜之時,慢慢沉落,始開暮色。"暮”,為

日沉之時,這是時間推移,蘊含著詞人孤寂而長久佇立遠眺的寂寞難耐的心情。因此,“斜

陽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并不重累。

9.(1)國家亡和丈夫之死。(2)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個人身世之感。想當年,在都城開封,

生活富足,夫妻成雙,飲酒賞菊賦詩,何等暢游風雅,而今夫死國亡,思之令人愴然。

10.A

11.D12.B13.D14.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個人身世之感。想當年,在都城

開封,生活富足,夫妻成雙,飲酒賞菊賦詩,何等暢游風雅,而今夫死國亡,思之令人愴然。

15.(1)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2)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3)金戈

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6.D

17.C

18.C

19.B

20.B

21.D

22.A

23.D

24.D

25.D

26.C

27.B

28.這則廣告從家庭美滿的角度入手,運用雙關的修辭手法和富有韻律的疊詞,形象地表現

了三全凌湯圓質量好、寓意好的特點。

29.(1)豐富的經歷和內心世界為宋代詞人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①鑒賞宋詞要知人論世,作品的思想往往與詞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