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與名著220222023學(xué)年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題(學(xué)生+教師)_第1頁
詩歌鑒賞與名著220222023學(xué)年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題(學(xué)生+教師)_第2頁
詩歌鑒賞與名著220222023學(xué)年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題(學(xué)生+教師)_第3頁
詩歌鑒賞與名著220222023學(xué)年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題(學(xué)生+教師)_第4頁
詩歌鑒賞與名著220222023學(xué)年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題(學(xué)生+教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詩歌鑒賞與名著220222023學(xué)年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題(學(xué)生+教師)第十七講期末詩歌鑒賞與名著閱讀《海底兩萬里》(二)

一、詩歌理解主觀大題——煉字題

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述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地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地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者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述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shù)化的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

(一)提問方式

1.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2.某個詞語或某個字被認為是全詩的關(guān)鍵,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3.某聯(lián)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賞析。

4.詩歌的詩眼是什么?鑒賞它的妙處。(詩眼:最生動傳神的字或詞)

5.這首詩某句中某字可否換成另一字?請簡述理由。

(二)分類及作用

煉字一般是抓詩詞中的特殊詞語——動詞、修飾語(形容詞、副詞、顏色詞)、特殊詞(疊詞、數(shù)量詞)等,在測試中一般常考的是形容詞和動詞。

1.動詞——富有動態(tài)美;化靜為動;傳遞感情;擬人的修辭手法

2.形容詞——形象真切;營造氣氛;體現(xiàn)意境

3.數(shù)量詞——具體真實;夸張渲染

4.疊詞——增強節(jié)奏感、韻律感;起強調(diào)作用

5.顏色詞——表現(xiàn)心情;渲染氣氛;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

(三)解題步驟

①解釋該字的含義。

②把該字放回原詩句,在解釋含義的基礎(chǔ)上展開聯(lián)想,描述景象。

③點出其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如:修辭、動靜、虛實、雙關(guān)等。

④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者表述了怎樣的感情等。

[同步練習]

1.請賞析詩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鬧”字本義有“_____________”的意思,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詩句中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動形象地渲染出_________________的氛圍。

2.請談?wù)勥@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述效果。(4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萬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析“遍”字和“稀”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述效果。(4分)

山居即事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內(nèi)古詩理解與復(fù)習

(一)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__________________。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陳子昂(659~700),______代文學(xué)家。因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贊賞,官拜右拾遺。后世因稱陳拾遺。敢于陳述時弊。曾隨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職回鄉(xiāng),為縣令段簡所誣,入獄,憂憤而死。于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diào)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qū)。

2.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因直言敢諫開罪于人,并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qū)以擊敵,武不允。后又被降罪貶官。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等詩篇。

3.同步練習

(1)“古人”和“來者”指的是誰?前兩句寫出了怎樣的境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獨愴然而涕下”的“獨”字有什么表述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登幽州臺歌》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短詩,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奈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边@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詩人面前仿佛出現(xiàn)一幅北方原野蒼茫廣闊圖景。

D.全詩句式長短不齊,音節(jié)抑揚變化,具有韻律美。

(二)望岳

_____________________?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簡介

杜甫(712-770),字________,自號______________,世稱“杜工部”

“杜拾遺”“杜少陵”等。杜甫一生迭經(jīng)盛衰離亂,飽受艱辛,寫出了許多反

映現(xiàn)實,憂國憂民的詩篇,是盛唐時期偉大的________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為

“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

2.寫作背景

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

生活。本詩于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途中所作。

3.同步練習

(1)此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望,且層次清晰,試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鐘”字入手,對“造化鐘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p>

A.詩歌寫出了泰山的渾厚與蒼涼,表述了詩人俯視萬物,桀驁不馴的性格特點。

B.“造化鐘神秀”句,意思是說泰山是天地間一切神奇、秀麗的結(jié)晶?!扮姟笔恰熬奂钡囊馑?,一個“鐘”字將大自然寫得十分有情。

C.“齊魯青未了”句,是說在齊魯廣大區(qū)域內(nèi)都能望見泰山的青色,別出心裁地寫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陰陽割昏曉”中“割”字寫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p>

A.詩人由實望泰山而產(chǎn)生登臨意愿,于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shù)木跋蠛托睦砀惺堋?/p>

B.詩的第二句,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寫泰山占地多么廣大,以距離廣遠襯托山勢高峻,用筆不凡。

C.第三句話中的“造化”是運氣、福氣的意思,這句是說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實為泰山的運氣。

D.全是格調(diào)高亢,尤其是七、八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勇攀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讀來催人奮進。

(三)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

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________”。

2.寫作背景

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jīng)杭州,寫下此詩。此詩也是他初涉宦海之作。當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述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3.同步練習

(1)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結(jié)尾兩句寫出了什么樣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畏”顯示出的自信,表述了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比喻阻撓變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C.詩人登高遠望,似覺天地萬物皆可盡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詩借景說理,語意雙關(guān),既抒發(fā)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壯志,又表現(xiàn)出歸隱山野的矛盾心理。

(四)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陸游,________著名的愛國詩人、詞人。字務(wù)觀,號________,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fù)中原信念始終不渝。

2.寫作背景

詩是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所作。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zhàn)敗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交結(jié)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通判任上罷官歸里。陸游回到家鄉(xiāng)的心情是相當復(fù)雜的,苦悶和激憤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猶壯”(《聞雨》)的愛國情緒,使他在農(nóng)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將這種感受傾瀉到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里。此詩即在故鄉(xiāng)山陰(今浙江紹興市)所作。

3.同步練習

(1)首聯(lián)中的“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談?wù)剬Α吧街厮畯?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p>

A.這首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被黜官退居山鄉(xiāng)所寫,詩中贊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動人情景。

B.頷聯(lián)寫出了山西村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點,后成為充滿哲理的千古名句。

C.頸聯(lián)寫鄉(xiāng)村俗事,“春社”和魯迅筆下的“社戲”一樣,都是一種慶?;顒?,表述了農(nóng)民豐收后的喜悅。

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jié)合,充滿生活氣息,語言質(zhì)樸,意境清新。

(五)己亥雜詩(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簡介

龔自珍,號定盦,________代思想家、詩人、文學(xué)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全力支持禁除鴉片。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2.寫作背景

己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的年月,即1839年。這年龔自珍________南歸,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寫了《己亥雜詩》組詩。時值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夜,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感時憂國、抒發(fā)感慨,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xiàn)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3.同步練習

(1)詩歌前兩句寫愁緒,角度多樣:詩人以“_________”一詞修飾離愁廣闊無邊,以“__________”特定情境烘托離愁濃厚,以地點之遠“_________”映襯離愁。

(2)請簡要分析詩歌后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落紅”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又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

B.詩人用“浩蕩”修飾離愁,寫離愁之苦;用“天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

C.詩的后兩句以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后不甘消沉,決心繼續(xù)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六)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杜牧,字________,號樊川。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后來由于卷入黨派紛爭的政治旋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施展。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生活于________時期,這時的唐王朝內(nèi)憂外患,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

2.寫作背景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后庭花》,綺艷輕蕩,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后主長期沉迷于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于丟了江山。陳國雖亡,這種靡靡的音樂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

3.同步練習

(1)請體會“煙籠寒水月籠沙”中兩個“籠”字的表述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么人?表述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化用典故,表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和憂愁。

B.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詩人借商女批判了那些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的達官顯貴。

C.《泊秦淮》是敘事說理的詩作。首句寫景,先渲染秦淮迷蒙清冷的夜色;次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近酒家”,為下文聽歌做鋪墊。

D.《泊秦淮》中的兩個“籠”字極其巧妙,將“煙”“水”“月”“沙”四種意象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意境優(yōu)美的秦淮煙月圖。

(七)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簡介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________,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________”,與溫庭筠合稱為“________”。

2.寫作背景

這首詩的李商隱生活在唐王朝日趨衰敗的________時期,他對皇帝昏庸、宦官當權(quán)與藩鎮(zhèn)跋扈深為不滿。而且李商隱被卷入了牛李黨爭,屢受排擠,懷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賈誼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通過諷刺漢文帝雖能求賢卻又不知賢的行為,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xiàn)實——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開明,實則昏聵無能。

3.同步練習

(1)說說“可憐”一詞的表述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運用的先揚后抑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托古諷今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書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B.此詩是詠嘆賈生故事的短詩,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榮辱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

C.“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中,由“求”而“訪”而贊,層層遞進,表現(xiàn)了文帝對賈生才華的推服器重。

D.“可憐”一詞可謂似輕而實重,比劍拔弩張的“可悲”“可嘆”更為含蓄,于輕描淡寫中隱含著冷峻的嘲諷。

(八)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1.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________,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________________。初學(xué)江西派,后學(xué)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

2.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詩人在建康江東轉(zhuǎn)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的時候。詩人一生力主抗戰(zhàn),反對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途經(jīng)松源時,見群山環(huán)繞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3.同步練習

(1)結(jié)合詩句,分析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本詩表述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的“放過”和“攔”用得精彩,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前兩聯(lián)寫出行人覺得下山比登山輕松容易,所以心生歡喜。

B.后兩聯(lián)寫出山好像富有靈性,山山相連,生動而富有情趣。

C.后兩聯(lián)對前文的“莫言下嶺便無難”的原因及“錯喜歡”的感覺做出了具體解釋。

D.《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寄寓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

(九)約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簡介

趙師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溫州)人。________詩人。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錢塘,逝于臨安,葬于西湖。

2.同步練習

(1)詩歌前兩句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烘托出什么樣的氛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要分析“敲”和“落”兩個動詞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從季節(jié)和天氣寫起,以“熱鬧”的環(huán)境來反襯雨夜的“寂靜”。

B.第三句點題,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

C.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閑適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huán)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了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二、名著導(dǎo)讀

《海底兩萬里》

1.簡介

儒勒·__________(1828~1905),_____世紀_____國著名作家,創(chuàng)造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1863年起,他開始發(fā)表科學(xué)幻想和冒險為題材的作品,以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海底兩萬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地心游記》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

2.主要內(nèi)容

講述了法國生物學(xué)家__________帶著仆人__________、捕鯨手__________,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登上__________船長的________________(又稱“鸚鵡螺號”)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里的環(huán)球探險旅行。故事發(fā)生在1866年,當時人們在海上發(fā)現(xiàn)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的過程中,他不幸落水,后來泅到了怪物的脊背上。這怪物其實并不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gòu)造奇妙的潛水艇。潛水艇船長尼摩邀請他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海、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奇異現(xiàn)象。又經(jīng)歷了許多危險,最后,當潛水艇達到_________________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回來后,他便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3.人物形象

(1)尼摩船長:①他是一個有__________的反抗壓迫的戰(zhàn)士;②________________、不畏艱險、鎮(zhèn)定沉著;③______________、心地善良;④______________、有創(chuàng)造力和預(yù)見性(在船扶手上裝有高壓電)、遇事沉著冷靜。

(2)阿龍納斯:①熱愛________________事業(yè)、具有正義感、希望造福人類;②有獻身科學(xué)的精神、______________和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3)康塞爾:①他是一個任勞任怨、__________的仆人;②他是一個有著______________且做事仔細認真有條不紊的人

(4)尼德·蘭:①一個野性十足的魚叉手,一個比較原始的人。②他精通野外生存,曾為大家在一個島上做了一頓豐盛的飯。③他脾氣__________,受不了被監(jiān)禁,也受不了在鸚鵡螺號上的與世孤立的生活,總是計劃逃脫。

4.讀下列文字,回答以下兩個小題。(4分)

尼摩船長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離好幾步跟隨著我們。康塞爾和我,彼此緊挨著,好像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金屬外殼交談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氣箱的沉重,也不覺得這厚厚的圓球的分量,我的腦袋在圓球中間搖來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滾動一般。所有這些物體,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們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進一步了解了_______發(fā)現(xiàn)的這條物理學(xué)原理。我不再是一塊呆立不動的物體,差不多可以說能夠運動自如了。

(1)下列各項中,填入空格正確一項是()

選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選文中橫線上應(yīng)填寫的一位物理學(xué)家是_______。

A.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牛頓

B.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亞里士多德

C.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伽利略

D.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阿基米德

(2)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本書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三部分別是《格雷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

B.凡爾納的作品形象夸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西方和日本為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fā)和影響。

C.儒勒·凡爾納是法國科幻小說家,他是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現(xiàn)代科學(xué)幻想小說的之父”。

D.凡爾納之所以寫出如此優(yōu)秀的小說,是因為他去過海底,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大膽的想象。

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各題。

但當A___和他的副手撲到它身上去的時候,這個東西噴出一道黑色的液體,這是從它肚子中的一個口袋分泌出來的黑水。我們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見了。

……

這次戰(zhàn)計延長至一刻鐘之久。怪物打敗了,受傷了,死了,最后給我們讓出地方來,溜入水中不見了。A_____全身血紅,站在探照燈附近,一動也不動,眼盯著吞噬了他的一個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淚珠從他的眼里淌了出來。

(1)以上文段選自________________,該書是A處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這次戰(zhàn)斗”指小說中哪個精彩片段?請簡要敘述該片段的故事情節(jié),并分析該情節(jié)表現(xiàn)了A怎樣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古詩默寫

(1)《登幽州臺歌》中抒發(fā)詩人獨立于悠悠天地間,孤獨寂寞、悲哀苦悶之情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寫詩人想要攀登泰山極頂實現(xiàn)遠大抱負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飛來峰》中寫飛來峰概貌,借助傳說寫飛來峰高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陸游在《游山西村》一詩中流傳最廣,景物描寫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形象地表述了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泊秦淮》中表現(xiàn)詩人的憂患意識(借古諷今)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賈生》借古諷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現(xiàn)實,寄寓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以否定形式指出下山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輕松容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趙師秀《約客》中表述詩人因約客不來而悵惘無奈情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理解

1.下列選項中,對詩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言外之意是說,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B.“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兩句寫出了漢文帝很虛心的詢問賈誼關(guān)于百姓的國事。

C.“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兩句其實是對那些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的達官貴人表示憂慮和憤慨。

D.“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边@兩句寫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個“鐘”字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

2.下列選項中,對詩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過松源晨炊漆公店》首句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論題,借在山里行走的感受,寫出生活中不要被眼前的逆境所困,要放眼長遠,認真對待,才能不斷克服困難,履險如夷。

B.《約客》中“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生動又直接地表現(xiàn)出詩人的喜悅心情。

C.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中,“古人”是指古代賢明君主?!皝碚摺笔侵冈娙说暮筝厡W(xué)子。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表現(xiàn)了王安石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3.下列選項中,對詩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望岳》一詩中,杜甫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向岳而望,描繪出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麗。

B.《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賺得行人錯喜歡”的“錯喜歡”一詞突出表現(xiàn)了行人被騙之后的歡喜神態(tài)。

C.陸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的境界,表述了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終會豁然開朗的人生思考。

D.岑參在《逢入京使》中抓住一閃而過的生活片段,抒寫了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fù)雜感情。

4.簡析詩句“江風引雨入舟涼”中“涼”字的妙處。(4分)

送魏二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談?wù)勏旅媸冀K頷聯(lián)“系”字的表述效果。(4分)

移家別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個資格:他有力氣,年紀正輕;所差的是他還沒有跑過,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車。但這不是不能勝過的困難,有他的身體與力氣作基礎(chǔ),他只要試驗個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個樣子,然后去賃輛新車,說不定很快的就能拉包年,然后者吃儉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輛車,頂漂亮的車!看著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為這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是必能達到的一個志愿與目的,絕不是夢想。

我們踩著明亮的沙層走動,足足有一刻鐘,它是貝殼變成的粉末構(gòu)成的。像長長的暗礁一樣出現(xiàn)的“諾第留斯號”船身,已經(jīng)漸漸隱沒不見了;但它的探照燈,射出十分清是的亮光,在水中黑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們回到船上去。人們只在陸地上看見過這種一道道的十分輝煌的白光,對于電光在海底下的作用,實在不容易了解。在陸地上,空氣中充塵土,使一道道光線像明亮的云霧一樣;但在海上,跟在海底下一樣,電光是十分透亮的,一點也不模糊。

下面各項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文選自老舍的著作《駱駝祥子》,選文主要寫了祥子丟掉第一輛車后,希望通過努力再買一輛車。

B.文選自魯迅的著作《駱駝祥子》,選文主要寫了剛到北平的祥子充滿了理想,他最大的愿望是買一輛車。

C.文選自凡爾納的著作《海底兩萬里》,選文主要寫了尼摩船長、康塞爾和阿龍納斯在海底散步的情景。

D.文自李汝珍的著作《鏡花緣》,選文主要寫了尼摩船長、康塞爾和阿龍納斯在海底散步的情景。

2.同學(xué)們根據(jù)《海底兩萬里》中某一情節(jié)進行了課本劇改編。請閱讀劇本,完成以下問題。(3分)

(“諾第留斯”號停在一片茫茫冰原上)

A:(擔憂地)“我想我們被困住了,進退兩難,朝哪個方向都走不了?!?/p>

B:(聳聳肩)“如此說來,您認為‘諾第留斯’號脫不了身了?”

A:(仍是擔憂)“很難吶,因為季節(jié)太晚了,休想指望解凍。”

B:(揶揄的口吻)“您眼里只看見險阻和障礙!可我呢,我敢向您保證,‘諾第留斯’

號不僅可以擺脫困境,而且還要繼續(xù)向前!”

A:(充滿懷疑地抱住雙臂)“還要往南走?”

B:(堅定地)“是的,去南極。別人失敗過的地方,我不會失敗?!?/p>

①此課本劇呈現(xiàn)的是《海底兩萬里》中_______________這一情節(jié)。(1分)

②根據(jù)你對原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判斷A、B兩處臺詞哪一處是尼摩船長所說,并簡述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jīng)典名著中的人物,對人或事的認識往往會經(jīng)歷一個變化的過程。比如《西游記》中,唐僧一開始覺得孫悟空急躁沖動、頑劣不馴,后來認識到他是重情重義、疾惡如仇的。請從《海底兩萬里》中選一個人物,結(jié)合具體情節(jié),簡要說說她(他)對某個人或事的認識變化過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上關(guān)于“英雄”的釋義:①本領(lǐng)高強、勇武過人的人。②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以下名著中的人物可以稱為英雄嗎?請任選其一,結(jié)合釋義和人物相關(guān)經(jīng)歷,談?wù)勀愕睦斫?。?分)

《海底兩萬里》(尼摩船長)《紅巖》(江姐)《創(chuàng)業(yè)史》(梁生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七講期末詩歌鑒賞與名著閱讀《海底兩萬里》(二)

一、詩歌理解主觀大題——煉字題

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述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地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地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者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述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shù)化的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

(一)提問方式

1.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2.某個詞語或某個字被認為是全詩的關(guān)鍵,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3.某聯(lián)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賞析。

4.詩歌的詩眼是什么?鑒賞它的妙處。(詩眼:最生動傳神的字或詞)

5.這首詩某句中某字可否換成另一字?請簡述理由。

(二)分類及作用

煉字一般是抓詩詞中的特殊詞語——動詞、修飾語(形容詞、副詞、顏色詞)、特殊詞(疊詞、數(shù)量詞)等,在測試中一般??嫉氖切稳菰~和動詞。

1.動詞——富有動態(tài)美;化靜為動;傳遞感情;擬人的修辭手法

2.形容詞——形象真切;營造氣氛;體現(xiàn)意境

3.數(shù)量詞——具體真實;夸張渲染

4.疊詞——增強節(jié)奏感、韻律感;起強調(diào)作用

5.顏色詞——表現(xiàn)心情;渲染氣氛;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

(三)解題步驟

①解釋該字的含義。

②把該字放回原詩句,在解釋含義的基礎(chǔ)上展開聯(lián)想,描述景象。

③點出其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如:修辭、動靜、虛實、雙關(guān)等。

④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者表述了怎樣的感情等。

[同步練習]

(

打鬧

擬人

紅星的眾多和紛繁

春意盎然

)1.請賞析詩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鬧”字本義有“_____________”的意思,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詩句中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動形象地渲染出_________________的氛圍。

2.請談?wù)勥@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述效果。(4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萬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入”表進入,"摩”字是擦、蹭的意思,描寫了黃河入海、山上達天的情景。"入”表現(xiàn)出河的生氣,“摩”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突出了山的高峻。表現(xiàn)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3.簡析“遍”字和“稀”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述效果。(4分)

山居即事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遍”有“到處都是”的意思,“稀”“稀少”的意思,寫出了鶴巢和松樹多以及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幽靜//表現(xiàn)對名利的淡泊和對山中自在悠然生活的向往。

二、課內(nèi)古詩理解與復(fù)習

(一)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__________________。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陳子昂(659~700),______代文學(xué)家。因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贊賞,官拜右拾遺。后世因稱陳拾遺。敢于陳述時弊。曾隨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職回鄉(xiāng),為縣令段簡所誣,入獄,憂憤而死。于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diào)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qū)。

2.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因直言敢諫開罪于人,并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qū)以擊敵,武不允。后又被降罪貶官。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等詩篇。

3.同步練習

(1)“古人”和“來者”指的是誰?前兩句寫出了怎樣的境遇?

指的是禮賢下士的明君?!扒安灰姟昂蟛灰姟?,時間無止無休,而自己的生命短程,而自己因“不見”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功業(yè)未成,空老一生。寫出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境遇,表述了內(nèi)心的愁苦之情。

(2)“獨愴然而涕下”的“獨”字有什么表述效果?

“獨”是“獨自”之意、唯有獨自悲傷,凄涼地流下眼淚,寫出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孤瓜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

(3)對《登幽州臺歌》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b禮賢下士的君王

A.這首短詩,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奈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边@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詩人面前仿佛出現(xiàn)一幅北方原野蒼茫廣闊圖景。

D.全詩句式長短不齊,音節(jié)抑揚變化,具有韻律美。

(二)望岳

_____________________?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拾遺”

“杜少陵”等。杜甫一生迭經(jīng)盛衰離亂,飽受艱辛,寫出了許多反映現(xiàn)實,

憂國憂民的詩篇,是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為“詩圣”,

其詩被稱為“詩史”。

2.寫作背景

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

生活。本詩于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途中所作。

3.同步練習

(1)此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望,且層次清晰,試作簡要分析。

距離自遠而近,時間從朝到幕,并由望岳產(chǎn)生登臨的決心。一二句自問自答,描繪初見泰山時的情形:三至六句描繪凝望泰山時所見的雄偉壯美神奇秀麗的景象:最后將群山與泰山對照,刻畫泰山的高大雄偉,抒發(fā)登臨絕項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情感。

(2)請從“鐘”字入手,對“造化鐘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鐘”意為聚集,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聚集在泰山,寫出了泰山的神奇與秀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〢蒼涼x桀驁不馴x

A.詩歌寫出了泰山的渾厚與蒼涼,表述了詩人俯視萬物,桀驁不馴的性格特點。

B.“造化鐘神秀”句,意思是說泰山是天地間一切神奇、秀麗的結(jié)晶?!扮姟笔恰熬奂钡囊馑迹粋€“鐘”字將大自然寫得十分有情。

C.“齊魯青未了”句,是說在齊魯廣大區(qū)域內(nèi)都能望見泰山的青色,別出心裁地寫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陰陽割昏曉”中“割”字寫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ヽ“造化”意為“大自然”

A.詩人由實望泰山而產(chǎn)生登臨意愿,于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shù)木跋蠛托睦砀惺堋?/p>

B.詩的第二句,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寫泰山占地多么廣大,以距離廣遠襯托山勢高峻,用筆不凡。

C.第三句話中的“造化”是運氣、福氣的意思,這句是說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實為泰山的運氣。

D.全是格調(diào)高亢,尤其是七、八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勇攀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讀來催人奮進。

(三)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

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

2.寫作背景

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jīng)杭州,寫下此詩。此詩也是他初涉宦海之作。當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述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3.同步練習

(1)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結(jié)尾兩句寫出了什么樣的道理?

比喻阻撓變法的奸邪小人或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不能只注意眼前的利益,應(yīng)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2)對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歸隱山林x

A.“不畏”顯示出的自信,表述了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比喻阻撓變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C.詩人登高遠望,似覺天地萬物皆可盡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詩借景說理,語意雙關(guān),既抒發(fā)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壯志,又表現(xiàn)出歸隱山野的矛盾心理。

(四)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陸游,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詞人。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fù)中原信念始終不渝。

2.寫作背景

詩是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所作。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zhàn)敗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交結(jié)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通判任上罷官歸里。陸游回到家鄉(xiāng)的心情是相當復(fù)雜的,苦悶和激憤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翱犊莫q壯”(《聞雨》)的愛國情緒,使他在農(nóng)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將這種感受傾瀉到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里。此詩即在故鄉(xiāng)山陰(今浙江紹興市)所作。

3.同步練習

(1)首聯(lián)中的“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足”字表述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備足雞肉、豬肉、寫出了盡其所有的盛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談?wù)剬Α吧街厮畯?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解。

青山接著青山,水路往復(fù)回環(huán),小路曲折,行走在山路上,以為無路可走時,卻忽然在轉(zhuǎn)有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美麗村落。表述了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終會出現(xiàn)豁然開的境界的人生思考(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氖牵ǎヽ豐收后x→祈求豐收

A.這首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被黜官退居山鄉(xiāng)所寫,詩中贊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動人情景。

B.頷聯(lián)寫出了山西村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點,后成為充滿哲理的千古名句。

C.頸聯(lián)寫鄉(xiāng)村俗事,“春社”和魯迅筆下的“社戲”一樣,都是一種慶?;顒?,表述了農(nóng)民豐收后的喜悅。

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jié)合,充滿生活氣息,語言質(zhì)樸,意境清新。

(五)己亥雜詩(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簡介

龔自珍,號定盦,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xué)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全力支持禁除鴉片。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2.寫作背景

己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的年月,即1839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寫了《己亥雜詩》組詩。時值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夜,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感時憂國、抒發(fā)感慨,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xiàn)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3.同步練習

(1)詩歌前兩句寫愁緒,角度多樣:詩人以“___浩蕩______”一詞修飾離愁廣闊無邊,以“______白日斜____”特定情境烘托離愁濃厚,以地點之遠“__天涯_______”映襯離愁。

(2)請簡要分析詩歌后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落紅”的含義。

落紅指落花,詩人借花自喻,花化作春泥培養(yǎng)新花,自己雖然離開了官場,但依然關(guān)心國家命運,以此來表述始終想為國家效力的奉獻精神。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浩蕩:無窮盡的意思

A.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又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

B.詩人用“浩蕩”修飾離愁,寫離愁之苦;用“天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

C.詩的后兩句以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后不甘消沉,決心繼續(xù)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六)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簡介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后來由于卷入黨派紛爭的政治旋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施展。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生活于晚唐時期,這時的唐王朝內(nèi)憂外患,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

2.寫作背景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后庭花》,綺艷輕蕩,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后主長期沉迷于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于丟了江山。陳國雖亡,這種靡靡的音樂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

3.同步練習

(1)請體會“煙籠寒水月籠沙”中兩個“籠”字的表述效果。

兩個“籠”字將“煙”“水”“月”“沙”四種景物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勾勒出秦淮河兩岸朦朧冷寂的景象,描繪了一副朦朧的水色夜景,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氣氛

(2)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么人?表述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是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層人物,表述了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懷和憂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為下文鋪墊x

A.詩歌化用典故,表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和憂愁。

B.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詩人借商女批判了那些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的達官顯貴。

C.《泊秦淮》是敘事說理的詩作。首句寫景,先渲染秦淮迷蒙清冷的夜色;次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近酒家”,為下文聽歌做鋪墊。

D.《泊秦淮》中的兩個“籠”字極其巧妙,將“煙”“水”“月”“沙”四種意象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意境優(yōu)美的秦淮煙月圖。

(七)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簡介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2.寫作背景

這首詩的李商隱生活在唐王朝日趨衰敗的晚唐時期,他對皇帝昏庸、宦官當權(quán)與藩鎮(zhèn)跋扈深為不滿。而且李商隱被卷入了牛李黨爭,屢受排擠,懷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賈誼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通過諷刺漢文帝雖能求賢卻又不知賢的行為,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xiàn)實——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開明,實則昏聵無能。

3.同步練習

(1)說說“可憐”一詞的表述效果。

“可憐”即”可惜”,皇帝虛心垂詢不是為國為民.而是追問鬼神之事,一位才子的雄才大略不能為國家大事施展,諷刺晚唐皇帝求仙訪道,不顧民生的社發(fā)現(xiàn)實,也寄寓詩人的懷才不遇。

(2)這首詩運用的先揚后抑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

前兩句寫朝廷重賢,宣室召見、重新重用才華橫溢的賈生,是揚;后兩句討論、詢問求仙服藥等虛無之言而非天下百姓,是抑。用欲抑去揚的手法譏諷朝廷的昏庸和對賢臣的不重用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這是一首托古諷今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書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B.此詩是詠嘆賈生故事的短詩,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榮辱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

C.“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中,由“求”而“訪”而贊,層層遞進,表現(xiàn)了文帝對賈生才華的推服器重。

D.“可憐”一詞可謂似輕而實重,比劍拔弩張的“可悲”“可嘆”更為含蓄,于輕描淡寫中隱含著冷峻的嘲諷。

(八)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1.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初學(xué)江西派,后學(xué)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

2.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詩人在建康江東轉(zhuǎn)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的時候。詩人一生力主抗戰(zhàn),反對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途經(jīng)松源時,見群山環(huán)繞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3.同步練習

(1)結(jié)合詩句,分析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本詩表述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實寫翻山越嶺,走出一座山峰后還有更多山峰在前面阻擋;虛寫人生中的困難險阻一個接著一個。詩人將生活中的困難比喻成山峰,形象生動地寫出人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估計,不要陶醉于一時的成功中

(2)末句的“放過”和“攔”用得精彩,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放過”和“攔”用的是擬人的手法,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形象地寫出了山山相連的特點,寫得生動,富有情趣。

(3)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前兩聯(lián)寫出行人覺得下山比登山輕松容易,所以心生歡喜。

B.后兩聯(lián)寫出山好像富有靈性,山山相連,生動而富有情趣。

C.后兩聯(lián)對前文的“莫言下嶺便無難”的原因及“錯喜歡”的感覺做出了具體解釋。

D.《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寄寓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

(九)約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簡介

趙師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錢塘,逝于臨安,葬于西湖。

2.同步練習

(1)詩歌前兩句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烘托出什么樣的氛圍?

江南梅雨季節(jié)(夏)烘托出清新恬靜、美妙和諧的氛圖,以聲襯靜,折射詩人的落寞孤寂。

(2)簡要分析“敲”和“落”兩個動詞的妙處。

“敲”寫出了詩人因窮人遲遲不來的焦急與悵惘;“落”寫出等待時間之久、寫出了客人不來的失落與無奈

(3)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閑適x

A.前兩句從季節(jié)和天氣寫起,以“熱鬧”的環(huán)境來反襯雨夜的“寂靜”。

B.第三句點題,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

C.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閑適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huán)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了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二、名著導(dǎo)讀

《海底兩萬里》

(

凡爾納

19法

科學(xué)時代的預(yù)言家現(xiàn)代科學(xué)幻想小說之父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阿龍納斯康賽爾

尼德·蘭尼摩

諾第留斯號

挪威海岸

正義感英勇頑強

同情弱者知識淵博

科學(xué)考察

淵博

忠心耿耿豐富的知識

暴躁

)1.簡介

儒勒·__________(1828~1905),_____世紀_____國著名作家,創(chuàng)造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1863年起,他開始發(fā)表科學(xué)幻想和冒險為題材的作品,以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海底兩萬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地心游記》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

2.主要內(nèi)容

講述了法國生物學(xué)家__________帶著仆人__________、捕鯨手__________,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登上__________船長的________________(又稱“鸚鵡螺號”)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里的環(huán)球探險旅行。故事發(fā)生在1866年,當時人們在海上發(fā)現(xiàn)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的過程中,他不幸落水,后來泅到了怪物的脊背上。這怪物其實并不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gòu)造奇妙的潛水艇。潛水艇船長尼摩邀請他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海、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奇異現(xiàn)象。又經(jīng)歷了許多危險,最后,當潛水艇達到_________________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回來后,他便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3.人物形象

(1)尼摩船長:①他是一個有__________的反抗壓迫的戰(zhàn)士;②________________、不畏艱險、鎮(zhèn)定沉著;③______________、心地善良;④______________、有創(chuàng)造力和預(yù)見性(在船扶手上裝有高壓電)、遇事沉著冷靜。

(2)阿龍納斯:①熱愛________________事業(yè)、具有正義感、希望造福人類;②有獻身科學(xué)的精神、______________和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3)康塞爾:①他是一個任勞任怨、__________的仆人;②他是一個有著______________且做事仔細認真有條不紊的人

(4)尼德·蘭:①一個野性十足的魚叉手,一個比較原始的人。②他精通野外生存,曾為大家在一個島上做了一頓豐盛的飯。③他脾氣__________,受不了被監(jiān)禁,也受不了在鸚鵡螺號上的與世孤立的生活,總是計劃逃脫。

4.讀下列文字,回答以下兩個小題。(4分)

尼摩船長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離好幾步跟隨著我們??等麪柡臀?,彼此緊挨著,好像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金屬外殼交談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氣箱的沉重,也不覺得這厚厚的圓球的分量,我的腦袋在圓球中間搖來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滾動一般。所有這些物體,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們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進一步了解了_______發(fā)現(xiàn)的這條物理學(xué)原理。我不再是一塊呆立不動的物體,差不多可以說能夠運動自如了。

(1)下列各項中,填入空格正確一項是()d

選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選文中橫線上應(yīng)填寫的一位物理學(xué)家是_______。

A.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牛頓

B.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亞里士多德

C.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伽利略

D.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阿基米德

(2)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d凡爾納去過海底x

A.本書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三部分別是《格雷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

B.凡爾納的作品形象夸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西方和日本為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fā)和影響。

C.儒勒·凡爾納是法國科幻小說家,他是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現(xiàn)代科學(xué)幻想小說的之父”。

D.凡爾納之所以寫出如此優(yōu)秀的小說,是因為他去過海底,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大膽的想象。

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各題。

但當A___和他的副手撲到它身上去的時候,這個東西噴出一道黑色的液體,這是從它肚子中的一個口袋分泌出來的黑水。我們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見了。

……

(

《海底兩萬里》

尼摩船長

這是“章魚襲擊”片段。在大西洋,諾第留斯號被章魚困擾,船上的人拿斧頭與章

魚展開肉搏,一名船

員慘死。尼摩船長的性格特征:英勇頑強、不畏艱險。

)這次戰(zhàn)計延長至一刻鐘之久。怪物打敗了,受傷了,死了,最后給我們讓出地方來,溜入水中不見了。A_____全身血紅,站在探照燈附近,一動也不動,眼盯著吞噬了他的一個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淚珠從他的眼里淌了出來。

(1)以上文段選自________________,該書是A處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這次戰(zhàn)斗”指小說中哪個精彩片段?請簡要敘述該片段的故事情節(jié),并分析該情節(jié)表現(xiàn)了A怎樣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wù)f雞鳴見日升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B

d

)一、古詩默寫

(1)《登幽州臺歌》中抒發(fā)詩人獨立于悠悠天地間,孤獨寂寞、悲哀苦悶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