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樣本_第1頁
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樣本_第2頁
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樣本_第3頁
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樣本_第4頁
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4"\h\z\u第一章概況 4第一節(jié)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 4第二節(jié)煤層 4第三節(jié)煤層頂?shù)装?5第四節(jié)地質構造 5第五節(jié)水文地質 6第六節(jié)影響回采其他因素 6第七節(jié)儲量及服務年限 6第二章

采煤辦法 8第一節(jié)

采煤辦法及巷道布置 8第二節(jié)

支護設計 9第三節(jié)

采煤工藝 11第四節(jié)設備、材料配備 14第三章

頂板管理 15第一節(jié)

工作面頂板管理 15第二節(jié)

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頂板管理 17第三節(jié)

礦壓觀測 18第四章生產系統(tǒng) 19第一節(jié)

運輸 19第二節(jié)一通三防與安全監(jiān)控 19第三節(jié)

供排水 22第四節(jié)

供電 23第五節(jié)壓風、通訊、照明 24第五章勞動組織和重要技術經濟指標 25第一節(jié)

勞動組織 25第二節(jié)

重要技術經濟指標 26第六章

煤質管理 27第七章

安全技術辦法 28第一節(jié)

普通規(guī)定 28第二節(jié)頂板 30第三節(jié)防治水 33第四節(jié)

爆破 33第五節(jié)

一通三防 35第六節(jié)

運送管理 37第七節(jié)機電 37第八節(jié)

工作面安全質量原則化 39第九節(jié)

工作面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制度 40第十節(jié)其她 42第八章災害應急辦法及避災路線 44第一節(jié)地質變化應急預案 44第二節(jié)頂板事故應急預案 44第三節(jié)水災事故應急預案 45第四節(jié)火災事故應急辦法 46第五節(jié)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47第六節(jié)沖擊地壓發(fā)生前宏觀預兆及應急原則 47第七節(jié)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故障解決應急預案 47第八節(jié)避災路線 48附件、附圖:1、公司批復紅頭文獻、礦井會審意見(原件由編制部門存檔)2、作業(yè)規(guī)程附圖3、作業(yè)規(guī)程貫徹、復學登記表4、作業(yè)規(guī)程考試成績登記表5、作業(yè)規(guī)程(辦法)發(fā)放登記表6、復查登記表7、采煤工作面投產前驗收表8、地質闡明書9、工作面初采初放、探放水辦法、過斷層或老巷、串聯(lián)通風等專門安全技術辦法第一章概況第一節(jié)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11454Ⅲ工作面為塘沖水平114采區(qū)南翼五煤層第四塊工作面。詳細位置及井上下關系見表1-1。表1-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表水平名稱一水平采區(qū)名稱114采區(qū)地面標高+430m∽+160m運送巷標高+160m回風巷標高+200m地面相對位置該工作面相應地面為光玉嶺村莊,地表屬山地、丘陵地帶,有少量房屋?;夭蓪Φ孛嬖O施影響工作面開采對地表及建筑物有一定限度影響。井下位置及與四鄰關系11454Ⅲ塊工作面位于114采區(qū)+200m∽+160m區(qū)段,114軌道下山以北,本工作面上伏11434工作面和上部11432、11452都已經開采完畢,南邊11455工作面也即將開采完畢,深部11436正在開采。走向長度m120m傾斜長度95m~85m;平均90m面積m210800第二節(jié)煤層一、煤層賦存狀況本工作面設計開采煤層為3煤層,通過地質資料分析煤層賦存狀況見表1-2。表1-2煤層狀況表煤層厚度1.2m~2.2m平均1.6m煤層構造簡樸煤層傾角22°~18°平均20°煤層傾向58°~62°開采煤層5煤層穩(wěn)定限度較好煤層情況描述從機、風巷揭露資料分析,11454工作面由于受斷層,褶曲影響,致使煤層變薄,局部不可采。所賦存五煤粉末狀,鏡面發(fā)育,含夾矸1~3層。煤層傾角平均25°,為中灰、低硫、低磷、中發(fā)熱量優(yōu)質無煙煤。二、煤質狀況依照鄰近工作面煤質化驗資料,本工作面煤層為五煤,煤質化驗指標狀況見表1-3。表1-3煤質指標狀況表水份Mad(%)灰份Ad(%)揮發(fā)份Vdaf(%)發(fā)熱量(MJ/kg)全硫(%)容重t/m3硬度系數(shù)(f)工業(yè)牌號6.238.48.641000.31.471.5WY第三節(jié)煤層頂?shù)装搴喴枋雒簩禹敚ǖ祝┌鍘r石性質、層理、節(jié)理、厚度、分類等狀況及其變化狀況。工作面煤層頂?shù)装鍫顩r見表1-4。表1-4煤層頂?shù)装鍫顩r表頂?shù)装迕Q巖石名稱厚度mf值特征描述直接頂砂質泥巖0~1.5m5塊狀、質軟、致密,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偽頂炭質泥巖0~0.2m3鱗片狀、質軟、有滑面直接底炭質泥巖0~0.5鱗片狀、質軟、有滑面老底石英砂巖4中厚層狀、致密、堅硬、節(jié)理發(fā)育11454工作面地層綜合柱狀圖附后(頂板描述應不低于8倍采高)。第四節(jié)地質構造一、斷層狀況以及對回采影響該工作面在掘進過程中,共揭露斷層條,簡述各斷層在工作面詳細位置。已揭露斷層狀況見表1-5。

表1-5斷層狀況表斷層名稱走向°傾向°傾角°性質落差m對回采影響第五節(jié)水文地質本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簡樸,普通不需探放水辦法。第六節(jié)影響回采其他因素一、影響回采其他地質狀況影響回采其他開采技術條件狀況見表1-6:表1-6影響回采其他地質狀況表瓦斯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約0.26m3/min。煤塵爆炸指數(shù)煤塵無爆炸危險性煤自燃傾向性無地溫或其他危害無自燃現(xiàn)象第七節(jié)儲量及服務年限儲量計算見表1-7:表1-7工作面儲量參數(shù)表工作面名稱走向長度(m)傾斜長(m)斜面積(㎡)煤厚(m)容重(t/m3)工業(yè)儲量(萬t)回采率(%)可采儲量(萬t)11454Ⅲ塊工作面12090108001.61.472.54952.41二、工作面服務年限工作面服務年限=工作面可采儲量/工作面設計月平均生產能力11454Ⅲ工作面服務年限=2.41萬t/0.43萬t

=5.6個月第二章

采煤辦法第一節(jié)

采煤辦法及巷道布置一、采煤辦法依照已揭露資料分析,本區(qū)域巖層為一單斜構造,地質條件較簡樸,依照地質條件,結合當前我礦實際狀況及支柱型號,采用走向長臂式工作面進行正常推采,走向布置120m,傾向布置90m,一次采全高,所有垮落法管理頂板。二、采高及支護方式選取1、采高擬定:鑒于我礦當前單體型號為DZ—1.2~2.2,故采高定為0.8~2.0m,對2.0m以上煤層采用跟頂留底煤開采。2、擬定支護方式:工作面采用DZ1.2--2.2型單體液壓支柱配π梁走向支護。注:支柱規(guī)格選?。?)支柱最大高度計算: =≥2-0.1=≥1.9(2)支柱最小高度計算:=≤1.2-0.1-0.01+0.2=≤1.39式中:Mmax:工作面開采范疇內煤層最大采高,2m;Mmin:工作面開采范疇內煤層最小采高,1.2m;c:頂梁厚度,c=0.1m;△SX:頂板在最大控頂處平均最大下沉量,0.01m;式中:η:頂板下沉系數(shù),取=0.025~0.05;L1:工作面頂板最大控頂距3.2m;S:活柱最小安全回柱行程,普通取0.20m。 三、采區(qū)重要巷道及工作面巷道布置概況1、11454Ⅲ塊工作面位于114采區(qū)+200m∽+160m區(qū)段,114軌道下山以北,本工作面上伏11434工作面和上部11432、11452都已經開采完畢,南邊11455工作面也即將開采完畢,深部11436正在開采。2、11454Ⅲ塊工作面風、機巷采用梯形工字鋼支護,凈高1.9m,斷面6.5m2,設計長度為120m。切眼設計采用單體配π梁支護,一梁三柱,設計長度為90m。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平面圖見圖3所示。

第二節(jié)

支護設計一、單體支柱工作面支護設計1、依照經驗公式計算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Pt=9.81hγk=9.81×1.6×3.3×6=310(KN/m2)式中:Pt: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KN/m2。h:工作面采高,m。γ:頂板巖石比重,普通取3.3t/m3。k:工作面支柱應支護上覆巖層厚度與采高之比,本例取6。2、支柱實際支撐能力計算:Rt=kg×kz×kb×kh×ka×R=0.99×0.95×0.9×0.95×0.95×250=191(KN)式中:k—支柱阻力影響系數(shù),可以從支柱阻力影響系數(shù)表中查得(普通工作系數(shù)kg

0.99、增阻系數(shù)kz

0.95;不均衡系數(shù)kb取0.9;采高系數(shù)kh:

<1.4m

取1.0

、≥1.5m

取0.95;傾角系數(shù)ka

:<10°取1.0、11°—25°取0.95、26°—45°取0.9);R—支柱額定工作阻力(KN)。3、依照以上計算所得工作面支護強度和支柱初撐力求得工作面合理支柱密度:N=Pt/Rt=310/191=1.63(根/m2)式中:N:支柱密度,根/m2。Pt:工作面合理支護密度,KN/m2。Rt:支柱實際支撐能力,KN/根。4、工作面實際支護密度計算n′=1÷(a×b)=1÷(0.9×0.6)=1.85根/m2)式中:a:排距(取0.9m);b′:柱距(取0.6m)實際支護密度1.85>合理支護密度1.63,因此擬定排距為900mm、柱距為600mm滿足支護規(guī)定。5、工作面支護形式擬定及實際支護密度驗算依照本工作面地質條件和礦井技術條件:本工作面基本支護采用DZ系列單體配2.2mπ梁按“二梁五柱”支護、并列混合式控頂,(二梁成組,主梁三柱、副梁二柱)排距900mm、柱距600mm,最大控頂距3.2m,最小控頂距2.4m。經計算所需單體支柱數(shù)為90÷0.6×(5+1)=900根,則支護密度900/(90×3.6)=2.78,因實際支護密度2.78>1.67(理論支護密度),因此工作面采用單體配2.2mπ“二梁五柱”并列混合式支護,排距900mm、柱距600mm,滿足支護規(guī)定。6、支柱數(shù)量計算依照實際狀況得出工作面所需支柱數(shù)量為:工作面支護單體900根,機、風巷超前抬樓100根,機風巷備用100,所需單體共計為1100根二、乳化液供液系統(tǒng)1、工作面乳化液由地面集中泵站供應,乳化液濃度使用乳化液自動配比器配為2~3%,泵站壓力為15MPa。液壓主管路為Φ=32mm,支管為Φ=16mm,工作面液壓壓力表安頓在114+160主石門口子處。2、液壓管路:地面集中泵站→主平硐→北運送大巷→114+240行人通道→114回風下山→114+160回風石門→114+160底板巷→114+160主石門→11454機巷→11454工作面。3、泵站及管理規(guī)定(1)泵站設備維修管理由機電隊負責,維修管理辦法質量規(guī)定及管理制度由機電隊負責制定實行。(2)泵站司機持證上崗,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及交接班制度,必要配帶乳化液濃度計且認真填寫乳化液濃度檢查記錄。(3)泵壓必要超過15MPa,乳化液濃度達2%~3%,有配比和檢查手段,配液水為中性水泡油型,且泵站周邊不得有積水、積物。禁止開空泵,漫油箱。(4)油箱必要有過慮網,正常狀況下油箱蓋必要有蓋好。(6)泵站司機開泵前必要先檢查泵站和液壓系統(tǒng)各部件,達不到完好原則不準開泵。(7)管線吊掛必要整潔,注液槍使用后應懸掛在人行道兩側,不得放在地上。(8)必要保證液壓管路無跑、冒、滴、漏現(xiàn)象,密封圈油管損壞后及時更換,更換時應停泵或關閉斷路閥。(9)泵壓由檢修工調定,其她人員不得調節(jié),正常狀況下只準開一臺泵,另一臺泵備用,若有損壞及時修復。第三節(jié)

采煤工藝一、采煤工藝由于該工作面煤層厚度平均為1.6m,依照我礦當前開采技術條件和本煤層賦存條件以及經濟技術指標,決定采用單一走向長壁式采煤法采煤,放炮落煤、所有垮落法放頂。工藝流程為:打眼→裝藥→爆破→上移主梁(暫時支護)→扒煤→補正規(guī)柱→回柱→移副梁→補柱。二、落煤方式設計1、本工作面采用煤電鉆打眼,使用煤安炸藥、毫秒電雷管、電容式放炮器起爆,爆破落煤。2、炮眼布置:依照煤層構造特點決定采用雙排三花眼方式布置炮眼。圖2-1炮眼布布置圖3、爆破闡明書表2-1爆破闡明書項目內容項目內容項目內容炮眼布置雙排眼眼深0.9m聯(lián)線方式串聯(lián)排距0.8~1.0m底眼口距底板0.2m起爆方式起爆器眼距1.2m頂眼口距頂板0.3m封泥長度0.5m炮眼與工作面交角70°~80°每次放炮數(shù)12個一次裝藥量2.4kg炮眼與水平面交角頂眼14°底眼14°每循環(huán)裝藥量26kg一次起爆長度6m每眼裝藥量0.2kg每循環(huán)眼數(shù)130個雷管、炸藥1~5段毫秒電雷,3#煤乳炸藥三、裝煤與運煤工作面煤,由人工扒煤至搪瓷溜槽內自溜至11454Ⅲ工作面機巷鋪設刮板運送機,刮板運送機將煤運至11454Ⅲ工作面煤斗,人工放斗將煤放至1t礦車內,由5t電機車牽引礦車至114+160車場。再由1.6m主提高絞車提高至114上部車場,最后由12T蓄電池電機車牽引外運。(運送系統(tǒng)示意圖附后)四、工作面支護及采空區(qū)解決1、支護質量規(guī)定(1)工作面必要掛線采煤,單體要打成直線,其偏差不超過±100mm,柱距不超過±100mm,排距不超過±100mm。(2)工作面支柱必要使用麻繩聯(lián)鎖,不浮現(xiàn)缺梁、少柱現(xiàn)象。(3)支柱必要迎山有力,迎山角3~5度,不浮現(xiàn)持續(xù)3根以上迎山角過大或退山現(xiàn)象。(4)棚頂必要采用雜木棍和竹搭子背嚴、背實,關嚴卡緊,不浮現(xiàn)空漏現(xiàn)象,雜木棍成雙成對布置。(5)必要經常對工作面支柱進行支護質量監(jiān)測,防止頂板離層。隊(班)長必要每班測定單體初撐力,凡是初撐力達不到90KN支柱必要補液增壓,光滑底板支柱前挖設麻面,底軟或煤層厚度不不大于2.1m時,支柱必要穿鞋(6)煤壁必要用竹簾、雜木棍卡嚴,禁止空幫、空頂,如浮現(xiàn)空頂,則必要打暫時支架,并用老木子接好頂。(7)工作面支柱初撐力不得少90KN,堅持支柱“二次注液”,不浮現(xiàn)空載支柱。(8)支護必要實行“二梁五柱”支護?!岸何逯北匾山M平行,主梁和副梁間距保持在20~50mm范疇,梁端與煤壁保持一致。2、工作面上、下出口支護:單體配π型梁支護,梁長2.6m,一梁三柱,“四對八梁”交替邁步邁進。3、工作面機、風巷過棚支護:工作面機、風巷(工作面上、下出口處)必要采用過棚支護(即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圓木在接近棚式支護擔山處采用一梁三柱參棚,再用回柱器將原金屬支護棚腿與擔山回出),單體配π梁抬雙邊樓支護。風巷尾巷與切頂線平齊,機巷尾巷落后切頂線2m。4、采空區(qū)解決:工作面采用所有垮落法解決采空區(qū)。四、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生產能力1、依照支護形式擬定工作面每循環(huán)進尺0.9m,每大班1個循環(huán),正規(guī)作業(yè)循環(huán)率為80%。2、循環(huán)產量:Q采=L×L循×m×r×c=90×0.9×1.6×1.47×0.95=181(t)式中:L:工作面平均傾斜長度90m;L循:循環(huán)進度0.9m;m:平均采高1.8m;r:五煤容重1.47t/m3;C:回采率95%;日產量:Q循=181×1.0=181(t)月產量:Q月=Q循×30×80%=181×30×80%=4344(t)式中:80%:正規(guī)作業(yè)循環(huán)率第四節(jié)設備、材料配備表2-2工作面設備、材料配備表工作面設備布置示意圖。(附后)名稱型號功率數(shù)量安放地點π梁2.2m420工作面300、機風巷60、備用60單體DZ1.2-2.21100工作面900、機風巷100、備用100刮板運送機SGWD-2217Kw5機巷電煤鉆MZ-1.21.2Kw3工作面上、下各一臺、備用一臺綜保ZZ8L-2.5/6602.5KW2機、風巷各一臺回柱絞車JZ-87.5Kw2機、風巷各一臺(地面?zhèn)溆靡慌_)液壓泵221地面集中供應(114+160車場泵站備用)機車CTY5-6GB11KW1114+160車場第三章

頂板管理第一節(jié)

工作面頂板管理一、工作面頂板管理辦法依照本工作面地質條件和礦井技術條件:本工作面基本支護采用DZ系列單體配2.2mπ梁按“二梁五柱”支護、并列混合式控頂,(二梁成組,主梁三柱、副梁二柱)排距900mm、柱距600mm,最大控頂距3.2m,最小控頂距2.4m。采用人工回柱,所有垮落法解決采空區(qū)。二、工作面支護質量及規(guī)定1、禁止亂采亂挖和超排采煤,及時回柱放頂。必要做到一排未采通時,不得開采另一排,上、下安全出口超采一排。2、對工作面支柱進行支護質量監(jiān)測,防止頂板離層。隊(班)長必要每班測定單體初撐力,凡是初撐力達不到90KN支柱必要補液增壓,光滑底板支柱前挖設麻面,底軟或煤層厚度不不大于2.1m時,支柱必要穿鞋。3、機、風巷20m范疇內必要抬好超前支護。巷道凈高不低于1.6m,20m外凈高不低于1.8m,撐筒齊全,支架齊全有效無嚴重掉頂片幫現(xiàn)象。4、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機、風巷浮現(xiàn)掉頂片幫現(xiàn)象必要及時用柳條配竹搭子背頂、卡幫,發(fā)現(xiàn)巷內支架失效時必要及時進行加固,如發(fā)生漏頂垮頂時,帶班隊干或班長必要親臨現(xiàn)場,視安全狀況組織解決,并及時派人向調度室報告。5、禁止空頂、空幫作業(yè)??諑吞幈匾蛸N幫柱;空頂處,必要用老木接頂同步嚴密背頂。頂板較破碎時,只能采用由上往下手工挖采辦法作業(yè),禁止放炮。6、嚴格控制爆破長度,放炮前沿切頂線打好密集支柱,放炮后對工作面支柱進行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失效、崩歪支柱及時沿線整治,放炮揭露頂板必要及時用單體支柱進行支護。7、所用單體必要執(zhí)行“三對口”管理制度。單體牌號清晰,構件齊全,不浮現(xiàn)外觀缺損、無自動卸載、不漏液。鉸接梁規(guī)格合符規(guī)定,未受到嚴重損傷。8、工作面除第四排支柱可以不連鎖外,別的支柱必要用麻繩進行聯(lián)鎖,防止倒柱傷人。9、嚴格按爆破圖表作業(yè),以防放炮倒棚或放大炮破壞頂板而引起工作面冒頂,如工作面頂板壓力較大,浮現(xiàn)支柱插針、頂板掉渣等現(xiàn)象時,應及時對采場進行加固,并撤出工作面多余人員,若加固來不及時,所有人員必要及時撤至機、風巷以外安全地點,并及時報告調度室等待解決,禁止冒險蠻干。10、工作面如果發(fā)生冒頂事故時,必要先在冒頂區(qū)上、下抬好傾向棚,打好木垛加固后視其現(xiàn)場實際狀況進行解決:小范疇冒頂,用剽尖插入冒頂區(qū),用荊條、竹搭子背好頂,防止煤矸繼續(xù)冒落,待清除煤矸后重新架設支架。如冒頂范疇較大,狀況復雜時必要采用辦法繞過冒頂區(qū)(詳細辦法屆時編制)。11、工作面單體初撐力≥90KN,機、風巷超前支護初撐力≥50KN。12、工作面機、風巷(工作面上、下出口處)必要采用過棚支護(即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圓木在接近棚式支護擔山處采用二梁五柱參棚,再用回柱器將原金屬支護棚腿與擔山回出),單體配π梁抬雙邊樓支護。風巷尾巷與切頂線平齊,機巷尾巷落后切頂線2m。三、放頂安全注意事項1、回柱放頂人員必要由3人構成。必要通過專門培訓,有經驗老工人擔任,實行專業(yè)工種制。2、回柱放頂前一方面必要檢查工作面頂板、支架、退路、煤壁等狀況,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必要先解決好,保證安全出口退路暢通。3、放頂前必要先加固好回柱點先后5m支架,對不合格支架必要及時更換,保證支柱迎山有力,加固好后再沿切頂線打好密集頂,放頂前要先掛好雙層竹簾,防止矸石竄入工作面,掛一段放一段。4、支柱卸載時,卸載人員和拔柱人員必要站在被回支架后方有牢固支架掩護安全地點。卸載必要緩慢進行,卸一把后,待頂板穩(wěn)定無異常狀況后,再進行下一步工作。如發(fā)現(xiàn)死柱時,必要先清理浮煤(矸),支好暫時支柱,采用挑頂或臥底辦法將單體支柱回出。5、拔柱器或手葫蘆掛鉤必要掛在單體手把上,禁止用綱絲繩套單體柱體或缸體。6、回柱放頂時,非放頂人員必要撤離放頂?shù)攸c15米以外安全地點或撤離工作面。7、回柱放頂時,頂板觀測工和回柱工必要協(xié)助好,頂板觀測工必要時刻觀測支架壓力狀況,禁止單獨作業(yè)。8、回柱放頂只能由下往上逐架進行,禁止兩處及兩處以上平行作業(yè)。9、如果浮現(xiàn)“死柱”則采用挑頂臥底辦法將支柱回出,禁止錘打斧敲或炮崩。10、回柱放頂過程中浮現(xiàn)頂板來壓或煤塵太大,應及時停止回柱搞好修理。如有冒頂預兆,工作面人員必要迅速撤離工作面至安全地點,待壓力穩(wěn)定后方可進入工作地點,此時必要先加固好工作地點支架,否則不得回柱。11、回柱放頂時,頂要放齊、放透、老塘支柱要回干凈,禁止有站立支柱,不留尾巴。12、支柱回撤后,必要直立于工作面,并將活柱所有縮入缸體內,禁止倒放,以防丟失。13、放頂沖入工作面矸子,必要及時撿出,丟入老塘,不得影響煤質。四、特殊支架1、密集頂:回采期間,采空區(qū)采用單排密集切頂,切頂密集打在放頂線一側,每空加一根支柱,并與正規(guī)支柱同樣,打成直線,迎山有力,初撐力不不大于90KN。2、直杠子:若頂板浮現(xiàn)沿走向2m、傾向5m長未垮落時,必要在工作面切頂線增設叢柱、抬傾向棚加固工作面。3、木垛:當工作面壓力增大、保假巷、老巷或遇有其她異常狀況時架設。第二節(jié)

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頂板管理一、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工程質量及頂板管理1、兩巷超前支護:上、下順槽距煤壁20m范疇內應采用超前加固,距上、下出口10m范疇內,均應采用單體配π梁,一梁三柱抬雙邊樓進行加固。機巷上側,風巷下側10~20m范疇內抬單樓。2、上、下出口支護:上、下出口必要架設“四對八梁”特殊支架,四對八梁,以單體配2.6m長π型鋼梁走向棚支護,兩梁為一對,間距不不不大于100mm,每對間距為600mm,每梁不少于三個單體支柱,每組交替邁步前移,且上下出口必要超前工作面一碼。支護方式及規(guī)格見工作面支管理圖。工作面上、下出口必要保證長3.4m、寬2.4m、高度視煤厚而定:當煤層厚度不大于2.2m時必要見頂見底,但必要保證最矮不不大于1.6m。煤層厚度不不大于2.2m時出口高度不得不大于1.8m。第三節(jié)

礦壓觀測一、工作面礦壓監(jiān)測1、我礦井下礦壓監(jiān)測當前重要由生產科負責,由連隊當班隊干、班長及現(xiàn)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詳細貫徹測壓,并填寫現(xiàn)場監(jiān)測記錄,每周交生產科存檔。2、由于主管科室沒有設立專職礦壓觀測技術人員,礦壓監(jiān)測效果不佳,很難反映工作面詳細礦壓狀況,我礦應成立礦壓組,對工作面礦壓監(jiān)控應納入正常生產技術管理中,切實掌握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tài),及時消滅“死角”,把好安全關。3、在工作面初放期間,支柱必要根根監(jiān)控,正常回采期間,第一排監(jiān)控率不低于30%,第二、三排不低于10%,有重點有選取地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達不到規(guī)定應及時補液。4、跟班隊干要注觀測工作面頂板壓力狀況,從工作面下出口開始,每隔4至5米測一次,依次往上測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5、跟班隊干必要及時對工作面單體補液增壓,保證單體初撐力和工作阻力,達標率不低于80%。二、支護質量監(jiān)測每周由工程質量檢查組不定期對工作面和兩巷支護質量動態(tài)檢查兩次,對存在問題工作面,由采煤隊及時組織人員整治。監(jiān)測內容要涉及支架初撐力、煤壁片幫狀況、梁端距、采高及端面頂板冒落狀況、兩巷單體支柱初撐力、超前支護質量等。第四章生產系統(tǒng)第一節(jié)

運輸一、運送設備及運送方式 11454Ⅲ工作面在114+160石門內布置了一種煤斗,煤斗高4m,內寬2m×2m,出煤口為0.8m×0.8m,可儲存煤量為10T,煤斗下方由人工放斗。工作面煤由人工扒煤至搪瓷槽板內自溜至11454機巷鋪設溜子,溜子將煤運至11454煤斗,人工放斗將煤放至1t礦車內,5t電機車牽引礦車至114+160車場,由1.6m絞車提高至114上車場,最后由12t機車牽引經主平硐外運至地面。二、運送路線1、運煤:工作面→11454機巷→煤斗→114+160主石門→114+160車場→114軌下山→114上車場→北運送大巷→主平硐→地面。2、運料:地面→主平硐→北運送大巷→114上車場→114軌下山→114+160車場→114+160主石門→11454風巷→工作面。3、運送系統(tǒng)示意圖。(附后)第二節(jié)一通三防與安全監(jiān)控一、通風系統(tǒng)(一)風量計算1、按沼氣涌出量計算:Q采=100×q絕×K/C-C0=100×0.26×1.5/(0.5)=78(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風量(m3/min)q絕:采煤工作面沼氣平均絕對涌出量為0.26m3/minC: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容許最高瓦斯?jié)舛热?.8%C0:進風流中容許最高瓦斯?jié)舛?.5%K:沼氣涌出不均衡系數(shù)取1.52、按良好氣候條件計算:Q采=60×V采×m×B=60×0.7×1.6×3.2×1.1=237(m3/min)式中:V采:為采煤工作面氣溫相對適合風速,取風速為0.7m/sm:工作面平均采高為1.6mB:采煤工作面平均控頂距3.2m1.1:工作面?zhèn)溆孟禂?shù)3、按一次爆破所使用炸藥消耗量計算:Q采=25A=25×2.4=60(m3/min)式中:A:采高一次放炮最多炸藥消耗量為2.4kg4、按最多下井工作人數(shù)計算:Q采=4N=4×19=76(m3/min)式中:N:每班最多余勤人數(shù)取19人(含回收班)5、風速驗算:(1)按最低風速驗算,工作面最小風量Q>60×0.25×S=

77m3/min。(2)按最高風速驗算,工作面最大風量Q<60×4×S=1230m3/min。式中: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斷面面積,㎡;6.擬定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Z為:

78<Z<1230m3/min。經上述得出:擬定采煤工作面風量為240m3/min既符合技術規(guī)定又符合工作面良好氣候條件,便于工作面安全生產。(二)通風方式及路線1、通風方式: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通風采用全負壓U型后退式通風。2、通風路線(通風系統(tǒng)圖附后)新鮮風:4#風井進風井→14軌道下山→北運送大巷→114上車場→114軌道下山→114+160車場→114+160主石門→11454機巷→11454工作面。乏風:11454工作面→11454風巷→114+200主石門→114+200(N)底板運送巷→114+200回風石門→114回風下山→114+230總回風巷→+237回風平巷→14回風上山→4#回風井→地面。二、瓦斯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1、瓦檢人員必要執(zhí)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并認真填寫瓦斯檢查班報。2、本工作面瓦檢員每班至少檢查三次,重要檢查工作面進風、工作面風流、煤幫和上隅角處、工作面回風和尾巷等地點。當工作面瓦斯?jié)舛冗_0.8%時,必要停止電煤鉆打眼,放炮地點20m內瓦斯?jié)舛冗_0.8%時,禁止放炮。3、當工作面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1.5%或其回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1.5%時,必要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報告礦調度室,查明因素,制定辦法,進行解決。4、加強瓦斯監(jiān)測管理,工作面必要安設瓦斯報警斷電儀(并聯(lián)入Kj83N系統(tǒng),實行24小時持續(xù)監(jiān)測),瓦斯探頭安裝及參數(shù)如表4-1:表4-1瓦斯探頭安裝及參數(shù)表探頭編號安裝位置斷電范圍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T1距工作面下出口5-10m回采工作面及回風巷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0.8%≥1.5%<1.0%T2距回風出口10-15m回風流中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0.8%≥1.0%<1.0%T3工作面上隅角進、回風巷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0.8%≥1.5%<1.0%5、瓦斯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得不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不大于200mm。6、瓦斯檢查員每小班至少一次對瓦斯探頭進行核對,發(fā)現(xiàn)誤差超過0.2%,必要及時報告連隊貫徹人員下井解決。7、通風隊監(jiān)測維護工定期對安全監(jiān)控設備進行調試、校正,每周至少一次對瓦斯探頭進行核對,每月至少一次對分站主機進行檢修或調校。監(jiān)控設備發(fā)生故障必要及時進行解決。8、分站設立在114+160回風石門與底板巷交叉口,供應電源接在114+85變電所“三?!遍_關電源側,保證風電閉鎖、瓦電閉鎖安裝與完善。9、中心站(主機):安裝在地面專用機房內,由值班員24小時值班監(jiān)視屏幕顯示各種信息,發(fā)現(xiàn)瓦斯超限及時進行報告并記錄。10、連接電纜使用專用阻燃電纜或光纜連接。三、綜合防塵系統(tǒng)1、防塵供水系統(tǒng)風巷防塵水源:地面蓄水池→主平硐→北大巷→114回風下山→114+200回風石門→114+200底板巷→114+200主石門→11454風巷。機巷防塵水源:地面蓄水池→主平硐→北大巷→114回風下山→114+160回風石門→114+160底板巷→114+160主石門→11454機巷。2、各轉載點要安裝噴霧裝置,并保證敏捷可靠,霧化效果好,使用正常。3、在11454Ⅲ工作面機風巷必須安設環(huán)形凈化水幕,安裝地點距工作面不超過30m,并保證能封閉巷道全斷面,霧化效果好,保證經常啟動,使用正常。4、防塵方式:放炮使用水炮泥,個體防護、裝煤灑水,機、風巷凈化噴霧。5、搞好個體防護,工作面內工作人員必要佩戴防塵口罩。四、防滅火系統(tǒng)1、絞車房、變電所、材料堆放點及重要電器設備地點必要保證滅火器材齊全完好,井下所有人員必要會使用滅火器材。2、加強電氣設備管理,禁止電器失爆,溜子道、回風巷水管管道每隔50m開一種“三通”,以備使用。五、一通三防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圖、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備)布置示意圖所示(附后)。第三節(jié)

供排水一、工作面供水1、礦井生產用水由冷水江自來水公司提供,我礦自建3個儲水池以保證礦井24h用水,其中1個主水池容積為500m3,2個輔助水池容積分別為300m3。大巷采用4寸焊管接至114采區(qū),再用3寸焊管接至114采區(qū)各個區(qū)段,由1寸焊管接至當頭,供水管路統(tǒng)一采用“7”字鉤吊掛在巷道兩幫,在采區(qū)各區(qū)段車場、區(qū)段底板運送巷、區(qū)段石門都設有供水閥門,本工作面供水重要是在114+160主石門、114+200主石門內用軟管接水至工作面。2、供水路線:(1)地面→主平硐→北大巷→114+240行人通道→114回風下山→114+160回風石門→114+160(N)底板巷→114+160主石門→11454機巷。(2)地面→主平硐→北大巷→114+240行人通道→114回風下山→114+200回風石門→114+200(N)底板巷→114+200主石門→11454風巷。二、工作面排水1、依照地質闡明書可知本工作水文地質簡樸,工作面沒有太大淋水,只有機巷局部稍有滴水,如工作面有少量涌水可采用溜子道下幫水溝排水,或選取恰當位置挖掘水池用水泵抽水至114+160主石門水溝內自行流動排出。2、排水路線為:機巷(水溝)→11454軌巷(水溝)→114+160主石門(水溝)→114+200回風石門(水溝)→114采區(qū)回風下山(水溝)→114+85回風石門(水溝)→114水倉→114回風下山(水泵排水)→114+240行人通道(水溝)→北大巷(水溝)→主平硐(水溝)→地面。第四節(jié)

供電一、供電系統(tǒng)1、供電方式:輻射式2、電壓級別:660V3、電纜選?。篗TQ3×50+1×254、供電系統(tǒng)圖附后二、電流整定值計算第五節(jié)壓風、通訊、照明一、壓風系統(tǒng)從地面壓風機房供風,礦井地面安裝了壓風機5臺,有三臺SAV250-8W油噴螺桿式空壓機,電機功率185KW,二臺OGLC-200W蝸桿式壓風機,電機功率200KW,,大巷采用12寸焊管接至114采區(qū),再用6寸焊管接至114采區(qū)各個區(qū)段底板運送巷,由2寸焊管接至石門,供風管路統(tǒng)一采用“7”字鉤吊掛在巷道兩幫,在采區(qū)各區(qū)段車場、區(qū)段底板運送巷、區(qū)段石門增設供氣閥門,在石門內用軟管接風至當頭,同步在石門內設立6個呼吸嘴。壓風管采用供風路線為:地面壓風機房→主平硐→北運送大巷→114上車場→114+240行人通道→114回風下山→114+160回風石門→114+160主石門→11454工作面。二、通訊系統(tǒng)1、采用KTJ10型礦用程控調度互換機,主機設在礦調度室。工作面與車場、變電所、調度室等采用電話聯(lián)系,11454風巷、11454機巷電話設立在11454風巷、11454機巷距工作面上、下出口50m以內范疇。2、通訊系統(tǒng)路線為:(1)調度室→主平硐→北運送大巷→114上車場→114+240行人通道→114回風下山→114+160回風石門→114+160主石門→11454機巷。(2)調度室→主平硐→北運送大巷→114上車場→114+240行人通道→114回風下山→114+200回風石門→114+200主石門→11454風巷。三、照明:照明燈從114采區(qū)下人車點始終安裝至114+160車場與石門交叉點,石門至工作面不安裝照明設施,由施工人員配戴礦燈照明。壓風、通信、照明系統(tǒng)示意圖見圖所示。(附后)第五章勞動組織和重要技術經濟指標第一節(jié)

勞動組織一、作業(yè)制度:采用三八制作業(yè)依照工作面地質條件及施工隊實際狀況,采用三班采煤、邊采邊放循環(huán)作業(yè)方式,采煤大、小工按各工種實行綜合工種制,一種大班一種循環(huán)。采用綜合工種與專業(yè)工種相配合共同完畢各項工作。二、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圖表圖5-1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圖表二、勞動組織表5-1勞動組織圖表工種名稱一班二班三班共計溜子工3339煤斗裝車工1113機車司機1113打眼放炮工1113采煤扒煤工(含副班長1人)3339回柱支頂(含副班長1人)3339安全維護回收工3班長1116隊長1113出勤14141445在冊人數(shù)45÷80%=57(人)(另加信掛工4人)共計61人第二節(jié)

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工作面重要經濟技術參數(shù)見表5-2表5-2重要經濟技術指標表名稱單位數(shù)量名稱單位數(shù)量出勤人數(shù)人45回采率%95在冊人數(shù)人61回采工效t/工3.22出勤率%80單體數(shù)量根1100工作面長度m90π梁數(shù)量根420平均采高m1.6炸藥消耗kg/萬t1989煤層容重t/m31.47雷管消耗發(fā)/萬t9945循環(huán)進度m0.9坑木消耗M3/萬t10日循環(huán)數(shù)個1.0原煤灰份%38.4循環(huán)產量t181原煤含矸%4月循環(huán)率%85煤層傾角度20月產量t4344第六章

煤質管理一、煤質指標Mad/%Ad/%Vdaf/%Q/(MJ.kg-1)FC/%Std/%工業(yè)牌號3.213.73.829.50.5WY二、提高煤質辦法1、提高工作面工程質量,杜絕冒頂事故發(fā)生。做到及時支護,維護好頂板,防止漏頂。2、工作面放頂前掛好擋矸簾,防止采空區(qū)矸石竄入工作面。3、堅決做到“三揀四不上”,不不大于200mm矸石必要揀入老塘或單獨外運,禁止混入煤中。4、工作面遇壓薄帶或砂巖包時應盡量繞過,避開不可采地帶。5、禁止打頂板眼、底板眼和矸石眼放炮。5、嚴格執(zhí)行礦《煤質管理辦法》三、提高采出率辦法1.保證工作面采高,盡量回采干凈,保證回采率在95%以上。2.工作面、溜子道浮煤每班出班前必要清掃,回風巷內浮煤必要定期清理干凈。第七章

安全技術辦法第一節(jié)

普通規(guī)定一、投產前準備工作1、投產前必要將整個工作面及機、風巷、運送線路上文明衛(wèi)生清理干凈,備用單體、π梁及其她支護材料運至距離工作面200以內指定位置碼放整潔。2、礦井必要組織各科室對工作面“六大系統(tǒng)”安裝和質量狀況進行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保證萬無一失。要將投產驗收報告及時上報公司,請公司管理部門來投產驗收。3、施工前由分管礦長組織生產科、安監(jiān)科、通風科、采區(qū)及有關業(yè)務科室對施工隊進行學習,由采區(qū)技術員負責學習、貫徹已批準《11454Ⅲ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學習、貫徹后要進行考試、簽字,成績合格方可下井作業(yè)。不合格人員必要重新學習并且補考,補考合格方可下井作業(yè)。輪體或請假人員上崗前必要單獨進行學習、貫徹,并考試合格??荚嚦煽兎謩e登記在《11454Ⅲ塊段工作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貫徹考試登記表上。二、工作面初采1、初采前必要保證工作面支護完好,溜子道及切眼內余煤清理干凈,工作面20米范疇內巷道必要超前支護。2、禁止空頂作業(yè)、禁止切眼另一側松幫扒煤、禁止撿附頂煤、老塘煤。3、工作面所有單體,投入使用前必要進行檢查,對工作面使用所有單體支柱每班作業(yè)前必要進行“二次注液”,保證單體初撐力不得少于90KN。4、切眼在掘進時采用單體配兀梁架矩形棚支護,開采時必要按“二梁五柱”構造進行補充和調節(jié),初采時直接按“二梁五柱”操作辦法進行回采,即向煤壁攉煤進幫0.9m,先把主梁加固好,再在主梁上方碼好副梁,主梁配3根單體,副梁配2根單體,π梁緊貼頂板,點柱必要打到實處,關嚴棚幫。上副梁時必要從下往上逐架進行。5、初采第一排時禁止放炮,第二排時如煤層較硬,可采用打底眼少裝藥松動爆破,但放炮前必要加固支架或架好暫時兀梁。6、采杠子時,第一排未采通,禁止開口子采第二排。7、煤厚不見底或底板松軟時,單體必要穿鞋。8、初采時每班必要由班(隊)長指派專人負責觀測頂板壓力狀況,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解決好,狀況危急時必要先撤出人員至安全地點,再報告調度室解決。三、初次放頂本工作面采用“二梁五柱”支護、并列混合式控頂,(二梁成組,主梁三柱、副梁二柱)排距900mm、柱距600mm,最大控頂距3.2m,最小控頂距2.4m。當工作面最大控頂距達到3.2m時要進行初次放頂。初次放頂注意細節(jié)如下:1、初次放頂時,礦成立初次放頂領導小組,初次放頂期間,分管礦長、分管技術員、隊長、安監(jiān)科長、正副班長、瓦檢員必要參加,現(xiàn)場聽從分管礦長統(tǒng)一指揮。2、工作面初次放頂前,必要檢查工作面頂板及支架安全狀況,支柱初撐力必要達到90KN,沿切頂線打好密集支柱,抬好傾向棚,硬底時支柱挖設麻面,煤厚不不大于2.1m或軟底時,支柱必要穿鞋,沿工作面傾向每隔10m設一種信號柱,信號柱用φ≥8~10cm楠竹。密集支柱間距為0.3m,沿傾向每隔5m必要留0.6m寬安全出口,并掛好擋矸簾。3、初次放頂前,工作面上、下出口必要上好“四對八梁”。4、切眼內木支架初次放頂時一律采用回柱絞車回收,回柱絞車安裝在風巷距安全出口15m處,安全出口打上直徑160mm圓木掛上定向滑輪,回柱前,必要檢查絞車與否安裝牢固,鋼絲繩,信號鈴,定向滑輪與否完好,并檢查切頂線內所有支架,不合格一律更換,加固好后方可進行初次回柱放頂,禁止用錘打斧敲方式回柱放頂。5、初次放頂前,應將工作面浮煤、矸及雜物清理干凈,放頂過程中,工作面禁止做與放頂無關工作。6、放頂時,所有人員應站在機、風巷內支架牢固、頂板完好,鋼絲繩斷繩、崩繩抽不到人安全地點。7、放頂原則:由下往上、由里而外,先特殊支架后普通支架、先回梁后回柱。8、初次放頂過程中支架回收,實行一鉤一柱,禁止拉大網作業(yè)。9、放頂時,如果煤塵太大必要在工作面及放頂處灑水。10、使用長把鉤回收老木,禁止進入老塘揀坑木。11、若放頂時頂板突然來壓、信號柱折斷、支架歪斜時,必要及時停止放頂工作,加固工作面,狀況嚴重時,必要迅速撤出人員至機、風巷安全地點,并向調度室報告解決。12、初次放頂期間,每班必要由跟班隊干或班長觀測頂板及退路狀況,發(fā)現(xiàn)險情必要及時組織人員加固,若來不及加固時,及時撤出人員,再報告調度室后,采用安全辦法進行解決。13、放頂期間,所有人員應集中精力,聽從指揮,不得在工作面吵鬧、喧嘩或干與放頂工作無關事情。14、如果放頂完畢后,垮落充填高度不及采高1.5倍時,視為初次放頂不成功。第二次放頂時仍必要嚴格按初次放頂辦法執(zhí)行,并收集資料,分析因素。15、初次放頂后,若頂板浮現(xiàn)沿走向2m、傾向5m長未垮落時,必要在工作面切頂線增設叢柱、抬傾向棚加固工作面。16、如果工作面放頂后浮現(xiàn)沖擊地壓或其他特殊形式壓力顯現(xiàn)狀況時,必要及時由礦組織人員會審,重新制定有關方案,保證安全。四、交接班規(guī)定規(guī)定每班必要做現(xiàn)場交接班,由上班值班對干將本班未解決完隱患現(xiàn)場交接下班值班對干,每班進班前,必要由當班(隊)長對工作面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班前、班中、班后進行安全確認,并且在牌板上填寫確認內容,如發(fā)現(xiàn)隱患必要先解決好后再安排人員進入當頭作業(yè)。第二節(jié)頂板一、支架管理1、每班進班前,必要由當班(隊)長對工作面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班前、班中、班后進行安全確認,并且在牌板上填寫確認內容,如發(fā)現(xiàn)隱患必要先解決好后再安排人員進入當頭作業(yè)。2、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進入煤壁工作時,必要經常進行敲幫問頂,并及時支護,禁止空頂作業(yè),嚴防冒、掉頂傷人。3、必要經常檢查11454機、風巷支護狀況,浮現(xiàn)掉頂片幫現(xiàn)象必要及時用柳條配竹搭子背頂、卡幫,發(fā)現(xiàn)巷內支架失效時必要及時進行加固,如發(fā)生漏頂垮頂時,帶班隊干或班長必要親臨現(xiàn)場,視安全狀況組織解決,并及時派人向調度室報告。4、采煤支護必要保證三人一組,禁止單人作業(yè)。5、架設支架時要注意頂板和臨近支架狀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解決加固。6.堅持“先支后回”,禁止“先回后支”或“邊回邊支”,禁止在控頂區(qū)內盜柱。禁止支架超高采煤。7、頂板破碎或片幫不不大于0.3m時,應先掏梁窩擔好π梁,及時進行超前支護,并且只能采用由上往下手工挖采辦法作業(yè),禁止放炮。背幫、卡頂必要嚴密,嚴防冒、掉頂傷人。8、及時打好貼幫柱,背好煤幫,嚴防煤壁片幫傷人。9、煤厚不見底或底板松軟時支柱必要穿鞋,鉆底不超過規(guī)定,支設牢固,禁止架設在浮煤上。10、所有支柱必要使用連鎖繩拴齊拴牢,連鎖繩拴在柱帽與三用閥之間,且必要每碼一組拴一組。11、煤壁采直,不留傘檐,禁止缺梁少柱和支護無力。11、損壞柱、梁要及時更換,禁止使用,并及時運出到地面。12、工作面溜子機頭、機尾壓柱必要打齊打牢。二、放頂線管理1.正常狀況下,采空區(qū)側回柱前應每組間打一切頂密集并掛好竹簾網以防矸石竄入工作面。2.工作面支柱必要保持全承載。3.懸頂解決:當老塘懸頂面積達2×5㎡時,采用有關辦法,辦法另補允。三、支護材料使用管理1、進入工作面支柱、頂梁,必要檢查合格后方可下井,禁止不合格柱、梁進入工作面。2、新入井支柱,三用閥必要上緊,防止迸出:第一次使用時,支柱支設應先將柱升降(最大行程)2到3次,排凈柱腔內空氣,才干使用。3、每班均要對工作面支護材料進行檢修并作相應增補,備用單體、兀梁必要碼放整潔,不得將材料放于淋水下。4、單體支柱在搬運時要輕拿輕放,禁止碰撞,禁止用錘等物品敲打柱缸和柱體。5、除特殊地段外,不同類型或不同性能支柱,禁止混用,支柱活柱升出量不得不大于150mm,禁止單體液壓支柱超高低使用。6、禁止使用不合格支柱,發(fā)現(xiàn)漏液及損壞支柱,要及時更換。7、工作面壞柱、壞梁及時運出,達一定數(shù)量后升井,并增補完好柱、梁。四、冒頂防止1、煤壁必要采直,不得留有傘檐,當煤壁松軟片幫嚴重時,必要超前掛梁管理頂板,打好背幫柱。2、進入煤壁工作前,必要堅持敲幫問頂制度設專人觀測頂板并及時支護,禁止空頂作業(yè)。3、放炮、回柱放頂前,必要對頂板進行維護,整治不合格支架,禁止空梁、空幫、空頂現(xiàn)象,未維護好禁止放炮和回柱放頂。4、加強初撐力管理,開工前必要對工作面支柱進行二次注液,保證支柱初撐力不低于90KN。5、禁止使用折損坑木,損壞金屬頂梁和失效單體液壓支柱,禁止支柱超高回采。6、兩巷超前管理,禁止提前拆卸U型棚。五、冒頂解決1、工作面冒頂時,一方面檢查冒頂狀況,冒頂寬度、高度、上方頂板穩(wěn)定狀況等。2、加強冒頂兩頭頂板管理,先補單體進行加固,支柱迎山有力。防止冒頂范疇進一步擴大。3、安排有經驗老工人解決冒頂,解決冒頂時,堅持敲幫問頂制度,敲掉活矸危巖,支護好頂板,并設專人觀測頂板及周邊安全狀況,禁止空頂作業(yè),清理好退路。4、如上方頂板已穩(wěn)定,矸石已掉空,可采用直接打木垛辦法解決,木垛要接頂,最上一排要用木料排嚴,防止掉矸傷人,頂板來壓掉渣時人員不得進入冒頂區(qū)。5、裝木垛前,一方面檢查空頂處瓦斯?jié)舛龋舭l(fā)現(xiàn)瓦斯?jié)舛冗_到0.8%時,及時采用辦法進行解決,待解決好后方可進行作業(yè)。6、如上方頂板不穩(wěn)定,矸石沒掉空,可采用扒尖辦法,托住破碎巖層,然后在其下面架棚,并用板皮過嚴、過實頂板。7、架棚后煤壁必要用木料、板皮等背幫,冒頂處巖石向老塘充填。8、大面積冒頂時采用預留煤柱,開掘繞巷過垮區(qū),并采用摻、套棚辦法,回出垮區(qū)單體、兀梁。9、加強隊干現(xiàn)場跟班制度,及時解決現(xiàn)場實際問題,嚴把安全關和工程質量關。第三節(jié)防治水1、依照地質闡明書可知本工作水文地質簡樸,工作面在回采時基本上無涌水,如有少量涌水可通過水溝排出。2、工作面回采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頂板滴、淋水現(xiàn)象異常時,應及時與地測部門聯(lián)系。必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3、疏通水溝,保證114水倉水泵正常運轉。4、當工作面或其她相近地點浮現(xiàn)異常狀況時,一方面必要保持頭腦蘇醒,不要亂叫亂跑,應依照詳細狀況進行解決,并及時與調度室獲得聯(lián)系。在險情較大不能自行解決狀況下,帶班隊干或班長必要及時組織所有人員按水災避災路線撤退到安全地點。第四節(jié)

爆破1、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放炮員、班長和瓦檢員全程參加放炮工作,并按規(guī)定執(zhí)行換牌制。放炮員負責打眼、裝藥和放炮,瓦檢員負責檢查瓦斯、監(jiān)督撤人和警戒貫徹等,班組長全面負責指揮放炮,貫徹撤人和警戒工作。2、嚴格執(zhí)行雷管火藥管理制度,分裝分運,裝箱落鎖,由放炮員統(tǒng)一保管和使用,禁止亂丟亂放,禁止偷盜行為,嚴格執(zhí)行好火藥、雷管使用“三對口”簽字制度,班班退庫。3、嚴格按照按爆破圖表打眼、裝藥、放炮。打眼前安全檢查內容:(1)檢查瓦斯?jié)舛缺匾陀?.8%。(2)排距柱距與否合符規(guī)定,支架與否缺梁少柱、迎山牢固。(3)打眼處與否存在嚴重漏頂、空頂和片幫現(xiàn)象。(4)與否有水患預兆。4、炮眼封泥長度不得不大于0.5m,封泥必要充填嚴實,不得用煤粉,可燃性材料等塊狀物充填炮眼,只能用黃泥。5、有下列狀況之一時,不準起爆:(1)放炮前,放炮地點20m范疇內瓦斯?jié)舛瘸^0.8%時。(2)工作面工具未收好,機電設備、電纜等未進行保護或移出工作面時。(3)上下安全出口不暢通,放炮地點上下5m范疇內,支架不齊全、不牢固時。(4)放炮母線長度、質量和鋪設質量不符合規(guī)定期。(5)工作面風量局限性時。(6)人員未所有撤離到警戒線以外,未設立好警戒崗哨,或人數(shù)未清點完畢時。6、放炮地點設在11454機巷距離爆破地點不少于150m處安全地點,站崗地點設在放炮地點和11454風巷距爆破地點150m外頂板完好安全地帶。放炮時必要將工作面及風巷所有施工人員撤至安全地點。7、放炮過程中如浮現(xiàn)未響需要查線時,必要由放炮員負責查線,查線前應將放炮母線在外扭結短接,放炮員必要隨身帶走放炮器。8、放炮15分鐘后,由班長、瓦檢員、放炮員沿線檢查,確認工作面安全后,方可撤除警戒,告知其她人員進入工作面。9、放炮員必要通過專門培訓獲得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放炮器必要由瓦檢員負責隨身攜帶,不得轉讓她人或掛在支柱上。10、放炮母線禁止浮現(xiàn)明接頭,放炮后母線必要卷收,做到隨放隨掛。11、已裝好藥炮眼當班必要放完,如遇特殊狀況不能放完時,放炮員必要在現(xiàn)場同下一班放炮員交待清晰。12、瞎炮、殘炮必要嚴格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342條規(guī)定進行解決。詳細規(guī)定如下:(1)解決拒爆時必要按如下規(guī)定執(zhí)行:通電后來拒爆時,破爆工必要先取下把手或鑰匙,并將爆破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短路,再等15分鐘后,才干沿線路進行檢查,找出拒爆因素。解決拒爆時必要在值班隊干、班長指引下進行,并在當班解決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解決完畢,當班爆破工必要在現(xiàn)場向下一班爆破工交結清晰。(2)由于連線不良導致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3)在距瞎炮眼0.3m以外另打同瞎炮眼平行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4)禁止用鎬創(chuàng)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無論有無殘存炸藥,禁止將炮眼殘底繼續(xù)加深,禁止用打眼辦法往外掏藥。(5)解決瞎炮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要詳細檢查炸落煤、矸,收集未爆電雷管。(6)在瞎炮解決完畢此前,禁止在該地點進行與解決瞎炮無關工作。第五節(jié)

一通三防一、瓦斯防治1、加強通風系統(tǒng)檢查,保證工作面風量不少于240m3/min,當發(fā)現(xiàn)進、回風不暢通時,應依照詳細狀況及時解決。禁止無風、微風或瓦斯超限作業(yè)。2、瓦斯監(jiān)測中心站機房必要由值班員24小時值班監(jiān)控傳出各種信息,發(fā)現(xiàn)瓦斯超限或斷電報警后,及時告知通風隊和調度室。3、連接電纜禁止與調度電話電纜或動力電纜等共用。4、瓦斯監(jiān)測裝備齊全、數(shù)據(jù)精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及時對瓦斯探頭進行移動、校對,發(fā)現(xiàn)瓦斯探頭不精確,及時報告調度室告知監(jiān)測維護工下井解決。5、通風隊必要定期對監(jiān)控裝置進行檢查,及時更換和補充設備。6、瓦斯員除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外,還必要經常檢查工作面11454機巷、風巷瓦斯?jié)舛葼顩r,特別是工作面上隅角瓦斯?jié)舛燃肮ぷ髅鎯染植客咚節(jié)舛?,并在上隅角增設瓦斯探頭一種。7、發(fā)現(xiàn)瓦斯超限時,必要及時停止作業(yè),并查出因素及時解決。狀況嚴重時,必要及時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報告調度室解決,禁止冒險蠻干。8、隨著工作面推動,風巷尾部支架必要齊工作面切頂線及時進行回放,機巷要保證不浮現(xiàn)盲巷。9、管理好風門,兩道風門不得同步打開,有損壞風門及時向通風隊報告。10、瓦檢員要持證上崗,所攜帶瓦斯瓦檢儀要完好,敏捷度可靠。瓦檢員對檢查地點氣體濃度、空氣溫度、測定數(shù)據(jù)要定點精確監(jiān)測,認真填寫瓦斯手冊、牌板,嚴格執(zhí)行瓦斯檢查制度。必要做到無空班、漏查、假檢。重點加強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監(jiān)測,做到隨時檢查。11、機電隊值班電工必要嚴格加強對機電設備防爆性能檢查和維護,禁止浮現(xiàn)失爆現(xiàn)象,小機頭每班必要攜帶便攜式報警儀。12、別的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關于條款執(zhí)行。二、綜合防塵1、完善防塵系統(tǒng)防塵設施。各轉載點噴霧裝置必要保持完好,做到隨時噴霧,煤斗下方、回風巷各設兩道凈化風流水幕,噴霧水壓達到規(guī)定,各防塵設施正常使用,并設專人維護,由生產單位管理和使用。2、各出煤轉載點落差不得超過0.5m。上、下兩巷必要保證水源、小壓、定期沖刷巷道壁,減少煤塵堆積。3、定期清理煤塵,防止煤塵堆積、飛揚,嚴格執(zhí)行水泡泥使用制度。4、工作面采高、采寬必要符合規(guī)定,兩巷雜物及時清理干凈,保證有正常通風斷面,風巷材料分類碼放整潔,保證通風斷面不不大于設計斷面80%。5、做好個人防護。三、防滅火1、入井人員禁止攜帶煙火,禁止穿化纖衣服下井。2、加強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杜絕失爆,不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防止引起電火花,產生火災。3、加強通風管理,杜絕瓦斯積聚和煤塵超限。4、加強放炮和火工藥物管理,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絞車房、變電所、材料堆放點及重要電器設備地點必要保證滅火器材齊全完好。5、禁止機械設備過負荷運轉。6、如果發(fā)現(xiàn)井下著火,一方面要切斷電源,采用一切也許辦法進行滅火,并迅速告知調度室,如火勢太大,無法撲滅,要迅速帶上自救器,有組織地沿避災路線撤退(下風口人員應從捷徑盡快進入新鮮風流),并告知任何一種也許受火災威脅人。四、通風安全監(jiān)控1、探頭T1安裝在機巷距工作面下出口5-10m處,報警濃度≥0.8%,斷電濃度≥1.5%,斷電范疇為進、回風巷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復位濃度不大于1%。2、工作面回風流探頭T2安裝在11454風巷距離上出口10—15m處回風流中,報警濃度≥0.8%,斷電濃度≥1%,斷電范疇為回風流中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復位濃度不大于1%。3、工作面上隅角探頭T3安裝在工作面上隅角,報警濃度≥0.8%,斷電濃度≥1%,斷電范疇為進、回風巷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復電濃度不大于1.5%。4、機電隊負責監(jiān)控裝置接通電源和控制線,在連接時必要有監(jiān)測人員在場監(jiān)護。5、通風隊負責監(jiān)控裝置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6、監(jiān)測裝置由通風瓦斯檢查員負責保管使用,如有損壞及時報告。對經常移動傳感器由瓦斯檢查員按規(guī)定移動,禁止擅自移動。7、檢修與監(jiān)測設備關于聯(lián)電器設備,需要監(jiān)測設備停止運營時,必要告知調度室,并制定安全辦法后方可進行。8、當瓦斯超限監(jiān)測裝置報警或斷電時,現(xiàn)場人員有責任向調度室報告,并告知通風隊加強人工監(jiān)測,因而斷電地點禁止強行送電和自動復電第六節(jié)

運送管理1、加強小機頭管理,禁止電器失爆。在彎道或司機視線受阻區(qū)段,要搖鈴、減速。2、11454Ⅲ工作面煤斗下最多不超過6輛。啟車時要搖鈴,停車時要將手把取下,不得關閉車燈。3、依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上規(guī)定(1)第三百四十八條機車司機必要按信號指令行車,在開車前必要發(fā)出開車信號。機車運營中,禁止將頭或身體探出車外。司機離開座位時,必要切斷電動機電源,將控制手把取下,扳緊車閘,但不得關閉車燈。(2)第三百四十九條必要定期檢修機車和礦車,并經常檢查,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解決。機車閘、燈、警鈴(喇叭)、連接裝置和撒砂裝置,任何一項不正?;蚍辣承┦シ辣阅軙r,都不得使用該機車。(3)第三百五十一條采用機車運送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一)列車或單獨機車都必要前有照明,后有紅燈。(二)正常運營時,機車必要在列車前端。第七節(jié)機電一、刮板輸送機管理1、刮板輸送機必要由專人操作。2、刮板運送機安裝規(guī)定平、直、穩(wěn),運營時不晃動,機頭、機尾搭接處高差不不大于0.5m,先后交差不不大于0.5m,底鏈不帶回頭煤,刮板間距不不不大于1.0m。3、機頭、機尾壓頂牢固,機頭、機尾處各挖回煤坑一種,以便及時清掃余煤,壓頂只能用坑木(ф≥15cm),禁止用支柱或金屬支架作壓頂。4、開機前,應一方面檢查確認傳動裝置附近無雜物、管線吊掛整潔、各種螺絲齊全緊固,蓋板完整溜子在開動前只能點動操作,引起周邊人員注意,開機信號要清晰,按鈕要敏捷可靠,溜子運營中,司機及其她人員不準正對溜頭,司機必要精力集中操作,做到手不離按鈕,禁止干其她工作。。5、啟動后,要注意觀測其運營狀態(tài),觀測其運營與否平穩(wěn),聲音與否正常,輸送機鏈子、刮板連接環(huán)等規(guī)定完好無缺,牢固可靠。6、運營時,司機不得離開崗位,若要離開,必要停機閉鎖。7、溜子在運營中任何人不得溜子里行走或站在溜子里。8、刮板輸送機不得轉載材料和工具。9、機械運轉某些,都要必要有可靠防護裝置。10、延縮溜頭、溜尾人員要責任心強、技術純熟工人操作,工作中必要有規(guī)定信號聯(lián)系;掐鏈時必要三人操作,必要有經驗人點開,嚴防誤操作導致事故;延、縮、移溜頭和溜尾時及掐鏈、接鏈時為多人操作工序,要明確安全負責人,做好自?;ケ?;竣工后按規(guī)定打好壓柱,檢查所移、延、縮溜頭或溜尾與否合乎規(guī)定。二、電氣設備管理:1、電纜必要吊掛整潔,且懸掛間距不超過3m。2、電纜不懸掛在風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禁止上懸掛任何物件。電纜和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時,必要掛職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距離。3、盤圈或“8”字形電纜不得帶電。4、電纜穿過墻壁部份應用套管保護,并禁止封堵管口。5、電纜與電氣設備連結,必要用與電氣設備相符接線盒。電纜線芯必要使用齒形壓線板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聯(lián)接。6、不同型號電纜之間禁止直接連接,必要通過符合規(guī)定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7、電氣設備必要符合“三無、四有、二齊、三全、三堅持”規(guī)定,保證設備完好性,禁止失爆。第八節(jié)

工作面安全質量原則化一、工作面頂板及支柱1、工作面必要掛線采煤,單體要打成直線,其偏差不超過±100mm,柱距不超過設計值±100mm,排距不超過設計值±100mm。2、支柱要迎山有力,迎山角3~5度,不浮現(xiàn)持續(xù)3根以上迎山角過大或退山現(xiàn)象。3、棚頂要背嚴背實,關嚴卡緊,不浮現(xiàn)空漏現(xiàn)象,雜木棍成雙成對布置,雜木棍要過河,其直徑不不大于35mm。4、支柱不得打在浮煤矸上,柱窩深度不不大于150mm,見底板處,必要打成麻面。5、煤壁必要用竹簾或毛柴、雜木棍關嚴,雜木棍每兩根為一組,每幫不少于4組,禁止空幫、空頂,如浮現(xiàn)空頂,則必要支暫時支護,并用老木子接好頂。6、支柱初撐力不少于90KN,堅持支柱“二次注液”,不浮現(xiàn)空載支柱。7、工作面支柱必要用聯(lián)鎖繩聯(lián)鎖,不浮現(xiàn)缺梁、少柱、底板松動滑落現(xiàn)象。8、工作面控制頂板范疇內,頂?shù)装逡平堪?m采高計算不不大于1.8m,不浮現(xiàn)臺階下沉。9、工作面支護必要實行“二梁五柱”支護,必要成組平行,主、副梁間距保持在20~50mm之間,梁端與煤壁保持一致。10、工作面煤壁齊直無傘檐穿裙現(xiàn)象,煤壁傘檐不不不大于250mm。二、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及端頭支架1、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20米范疇內必要超前抬中櫨加強支護,無空棚漏頂、斷梁折柱現(xiàn)象,巷道高度不少于1.6米。2、工作面20米范疇以外巷道高度不少于1.8米,無空棚漏頂、斷梁折柱現(xiàn)象。3、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必要碼好“四對八梁”,超前支柱初撐力不少于50KN。4、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過棚支護超前工作面兩架棚子。三、回柱放頂1、工作面放頂,即為工作面副梁按排距往煤壁移,緊靠煤壁主梁,其間距保持在20—50mm范疇內,并平行主梁。2、在回撤降柱時,規(guī)定三用伐注液口5米內無其她人員作業(yè)。3、支柱高度與采高相符,不得超高使用。4、支柱完好、不漏液、不自動卸載,無外觀缺損,達不到此規(guī)定支柱不超過3根。5、底板松軟時,支柱要穿鞋,鉆底<100mm。6、若是死柱時,采用挑頂、臥底辦法將支柱回出,禁止硬拉或炮崩。7、回柱過程中浮現(xiàn)頂板來壓,瓦斯超限時,應及時停止回柱,如有冒頂預兆,工作人員必要迅速撤離工作面到安全地帶,待壓力穩(wěn)定后方可進入工作面,此時必要先加固工作地點支架,否則不得繼續(xù)回柱。8、靠煤壁點柱要及時架設,并關好煤壁,禁止空頂作業(yè)。9、最大控頂距不超過設計值+100mm,最小控頂距不超過設計值-100mm,放頂線齊直。10、放頂前必要先掛好檔矸簾,無竄矸現(xiàn)象。放頂后單體、兀梁回收干凈,無丟失,無空載柱。采空區(qū)無懸空面積不不大于2×5m2地方,當有此狀況浮現(xiàn)時,必要采用特殊支護。四、機電設備及文明生產1、溜子道20m以外巷道凈高不低于1.8m,支架完好,退路暢通,無斷梁折柱和空棚空幫現(xiàn)象。2、巷道無積水、無浮渣、雜物,溜子道浮煤厚度不不不大于30mm。3、材料、設備碼放整潔并有標志牌。4、管線吊掛整潔,行人側寬度不不大于0.7m。5、溜子平直,機頭擋板、螺栓齊全完整。6、開關要上架,電氣設備不被水淋,閑置設備必要放在出口20m以外。第九節(jié)

工作面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制度一、安全準許確認環(huán)節(jié)安全準許確認分三步進行:即班前會安全準許確認、開工前安全準許確認和職工安全準許確認。1、班前會安全準許確認。作業(yè)班組在作業(yè)前由隊領導組織召開班前會,點名時,確認工人無酗酒、無疲勞、無疾病、無浮躁麻痹等其他異常狀況,由班長和隊長確認后,方可下井。同步,在班前會上,應對作業(yè)現(xiàn)場作業(yè)規(guī)程、安全技術辦法、上級安全指令學習貫徹狀況進行確認。在下井人員與值班隊干確認后,填寫現(xiàn)場作業(yè)安全確認表,下達班作業(yè)籌劃,交礦調度室由帶班礦領導審核簽字確認,才準許下井。2、開工前安全準許確認。在開工前由跟班隊長、瓦斯員和安監(jiān)員(或群安員、青安員)實行“三位一體”安全檢查,填寫現(xiàn)場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牌。只有“三位一體”人員同步以為達到了安全作業(yè)條件時,才干容許正常作業(yè),否則,禁止進行開工作業(yè)。3.職工安全準許確認。在每道工序開工前,職工應對自己作業(yè)現(xiàn)場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在值班隊干帶領下及時解決,只有在消除安全隱患后,才干進行生產作業(yè)。二、安全準許確認方式實行填寫現(xiàn)場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牌板方式進行安全準許確認?,F(xiàn)場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牌班安裝在作業(yè)施工現(xiàn)場,由當班安全確認人員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后,進行“合格”或“不合格”確認。只有在“三位一體”人員所有簽名作出準許作業(yè)成果后,才干以為是安全生產工作面,否則,此工作面就被定為不準許生產工作面,在安全隱患未消除前,禁止進行生產作業(yè)。礦井帶班領導與其她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入此工作面后,應對工作面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并簽名確認此工作面與否安全,一旦發(fā)現(xiàn)工作面存在安全隱患,必要批示工作面停止生產作業(yè),進行安全隱患整治,并嚴肅追究“三位一體”人員責任。三、安全準許確認內容安全準許確認內容應涉及三個方面,即與否存在人不安全行為、物不安全狀態(tài)和管理上缺陷。四、安全準許確認責任貫徹凡是在現(xiàn)場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牌板上簽名確認人員,按照誰簽名誰負責原則,承擔安全生產責任?,F(xiàn)場安全準許確認開工簽字和生產過程動態(tài)安全監(jiān)督監(jiān)控由值班隊長在現(xiàn)場牽頭負責組織貫徹,并堅持不安全不生產原則。五、開工前安全準許確認詳細操作程序“三位一體”人員進入采煤工作面,就應對工作面生產系統(tǒng)和作業(yè)現(xiàn)場一方面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然后由安監(jiān)員(或群安員、青安員)牽頭通報發(fā)現(xiàn)隱患和質量問題,值班隊長負責貫徹整治。隱患整治完畢,由安監(jiān)員(或群安員、青安員)召集班(隊)長等人員共同復查驗收,確認作業(yè)范疇符合安全生產條件時,“三位一體”人員依次在現(xiàn)場作業(yè)安全準許確認牌板上簽名,并注明時間,安監(jiān)員(或群安員、青安員)審核后及時向調度室如實報告,經調度室批準后,隊長才干下達開工生產指令。六、安全準許確認原則安全準許確認原則統(tǒng)一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作業(yè)規(guī)程》、《操作規(guī)程》、《安全質量原則化原則》、《特別規(guī)定》及《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嚴格執(zhí)行。七、隱患解決規(guī)定當班檢查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和問題,由值班隊干負責解決,并登記填報。值班隊干應依照現(xiàn)場存在隱患類別和解決難易限度,及時采用安全辦法,先撤出危險區(qū)域人員,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再組織整治。對當班一時難以解決隱患,及時報告調度室和值班礦領導,由值班礦領導負責協(xié)調解決,同步必要先控制隱患,嚴防險情擴大。當班發(fā)現(xiàn)重大安全隱患(或一時難以解決隱患),由值班礦領導按“五貫徹”原則,貫徹負責人在最短時間內根除隱患。第十節(jié)其她1、交接班應做到四交——交任務、交辦法、交設備、交安全,不但每班負責人要進行交接,各個崗位上工人應交接,使下一班能不久做到狀況清,任務明,積極進行工作。2、加強安全教誨,提高安全意識,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辦法不貫徹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3、必要嚴格按照《湖南省煤礦安全質量原則化原則及考核評級辦法》進行施工,同步加強對工程質量檢查,切實把好質量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整治。4、對施工設備要建立定期維修、養(yǎng)護、檢修制度,使設備經常處在良好狀態(tài)。加強牌板管理,保持干凈整潔,禁止人員損壞。5、每個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都要互相照應、協(xié)調工作、搞好互保和自主保安。6、所有作業(yè)人員必要隨身攜帶自救器和辨認卡,并且不得隨意打開和損壞。7、工作面必要配備一定數(shù)量雜木棍、毛柴、坑木等材料,以備急用,保證安全。加強對巷道維護,發(fā)現(xiàn)巷道變形、棚子失效要及時更換維護。8、凡工作面浮現(xiàn)瓦斯涌出異常、遇斷層、過壓薄帶等復雜地質構造或地質條件變化時,針對現(xiàn)場狀況及時編制補充辦法,并和本規(guī)程關于規(guī)定一起傳達9、工作面施工牌板、安全安全準許確認牌板、瓦斯記錄牌板必要用鋼絲繩統(tǒng)一懸掛在機巷恰當位置,并保持清潔。10.其他未提及事項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及關于規(guī)定關于條文執(zhí)行。第八章災害應急辦法及避災路線巷道施工過程中,掘進工作面迎頭發(fā)生頂板變化或井下一旦發(fā)生頂板、水、火、瓦斯、煤塵等突發(fā)災害事故時,現(xiàn)場跟班干部、班組長、施工人員應視災情發(fā)生狀況,按下列有關應急預案執(zhí)行。第一節(jié)地質變化應急預案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遇頂板條件變差(如:巖性變弱、頂幫淋滲水、過裂隙、破碎帶、斷層、摺曲構造等),應采用如下應變辦法:1、現(xiàn)場跟班干部、班組長必要及時分析弄清狀況、及時報告地質、采區(qū)及有關管理人員及時編制具備針對性安全技術辦法,加強支護。2、發(fā)現(xiàn)上述狀況,支護只能加強,不能削弱。3、現(xiàn)場必要明確、確認無問題狀況下方可進行施工,否則必要待明確安全技術辦法后再進行施工。4、采區(qū)、地質及有關部門必要及時到現(xiàn)場進行探查、審驗,并及時制定針對性辦法。第二節(jié)頂板事故應急預案1、在冒頂事故一旦發(fā)生后,現(xiàn)場施工人員要及時弄清冒頂精確位置、冒落高度及范疇、頂板來壓穩(wěn)定與否、有無人員被埋、被堵等狀況,在第一時間將事故狀況報告礦調度室。2、若有人員被埋、被堵困在冒頂區(qū),在礦山救護隊沒有趕赴現(xiàn)場之前,在冒頂區(qū)以外人員要保持鎮(zhèn)定,跟班干部或班組長,要迅速成立暫時指揮搶險小組?,F(xiàn)場跟班干部和班組長應視現(xiàn)場狀況制定相應辦法,經礦值班領導批準,口頭傳達搶險辦法后,實行搶險。若跟班干部或班組長被困冒頂區(qū)以里,由有經驗老工人肩負暫時指揮搶險任務,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現(xiàn)場。3、暫時指揮搶險小組要及時采用辦法對冒頂區(qū)進行維護、解決,加固冒頂區(qū)周邊巷道支護,以防冒頂區(qū)域擴大,并設法保持迎頭供風。4、當頂板有繼續(xù)掉頂危險狀況時解決冒頂事故危險區(qū),應由外向里加固冒頂區(qū)周邊支架,清除進出口通道堵塞物,盡快接近被堵、埋人地點進行急救。5、在解決過程中要設專人觀測頂板,嚴防掉矸傷人及二次冒頂事故發(fā)生。6、被冒頂堵埋人員應盡量躲入通風、支護相對較好安全地點,并加強該處支護。躲避人員應不斷敲擊幫壁、管子、軌道等,給救護人員發(fā)出求救信號。7、如果冒頂被堵區(qū)域風量局限性,并無法供風時,有條件可運用壓風管向事故區(qū)輸送空氣。8、暫時指揮搶險小組對現(xiàn)場浮現(xiàn)或理解掌握到新狀況,要向礦調度室作進一步報告,以利領導解決事故決策。結合現(xiàn)場實際狀況,向上級報告搶險所需物資,做好營救被困人員準備工作。9、條件容許時,通風隊必要及時將通訊電話延接到事故現(xiàn)場附近,以便礦抗災調度指揮通訊聯(lián)系及時和隨時報告災害最新狀況。第三節(jié)水災事故應急預案1、掘進工作面一旦發(fā)生水災事故,若水量較小,危害范疇不大,但有人員被淹、被水堵困在積水區(qū)內,在礦山救護隊沒有趕赴現(xiàn)場之前,在水災區(qū)以外人員要保持鎮(zhèn)定,跟班干部或班長,要迅速成立暫時指揮搶險小組實行搶險。若跟班干部或班長被困水災區(qū)以里,由有經驗老工人肩負暫時指揮搶險任務,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現(xiàn)場上井。2、現(xiàn)場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