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單元練習B卷)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單元練習B卷)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單元練習B卷)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單元練習B卷)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單元練習B卷)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B卷)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居于這一帝國行政結構頂端的是西印度事務院,它設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嚴密監(jiān)督。它負責作出一切重要的任命,并對殖民地事務行使一般管轄權。美洲的最高權力是委托給分別坐鎮(zhèn)在墨西哥城和利馬的兩名總督。”這兩名總督()A.受西印度公司管轄 B.代表西班牙國王管理殖民地C.具有獨立管理拉丁美洲的權力 D.設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嚴密監(jiān)督2.拉丁美洲擺脫殖民統(tǒng)治后,各政權都落到土生白人地主手中,大莊園制得到繼續(xù)發(fā)展,天主教會也擁有大量土地,小農地產只占整個拉丁美洲耕地的10%。由此推知,拉美()A.殖民時期的封建結構被延續(xù) B.君主專制統(tǒng)治基礎日益穩(wěn)固C.天主教會的影響力日益上升 D.農業(yè)從業(yè)人口所占比重較小3.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大陸推行大地產制和黑奴制,雖然加重了對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剝削,但卻提高了美洲的勞動生產率;殖民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fā)展,強化了對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壓迫,卻為拉丁美洲民族獨立創(chuàng)造了前提。這表明殖民擴張客觀上()A.推動印第安文明走向繁榮 B.加速了美洲族群交流融合C.增強了美洲人的政治認同 D.推動了美洲社會的近代化4.18世紀末,秘魯一位耶穌教會教士在《致西班牙美洲人的信》中宣稱:新大陸就是我們的家園,它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歷史,我們應該到這段歷史中去尋找我們目前處境的原因。還有一批拉美作家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贊美當?shù)氐臍v史、疆界和自然環(huán)境。這表明拉美的()A.獨立運動走向成熟 B.民主思想廣泛傳播C.民族獨立意識覺醒 D.民族革命任務艱巨5.19世紀以前,印度向歐洲出口的主要是紡織品和其他一些制成品。19世紀后期,印度的出口卻日益局限在原棉、茶葉、小麥等范圍內,英國人則用輪船運來他們的工業(yè)制成品作為交換。這一變化說明()A.西方列強瓜分了整個亞洲 B.印度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C.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壟斷階段 D.印度淪為英國的原料產地6.拉丁美洲曾經長期淪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地。1804年海地的獨立,拉開了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此后,獨立運動的浪潮席卷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以下表述符合史實的是()A.拉美人民深受啟蒙思想影響 B.獨立后的拉美國家走上獨立自主道路C.英美等國助力拉美各國獨立 D.拉美民族資產階級成立了國民大會黨7.16世紀,早期拉美大陸的混血人就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美洲人對本土文化的熱愛。17世紀,土生白人明確提出了“美洲人”的概念。18世紀末19世紀初,除了葡屬巴西之外,幾乎整個南美地區(qū)共同依附于同一個君主,接受同一種宗教,土生白人作家已把美洲稱為自己的祖國。這說明()A.拉美獨立運動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B.拉美民族意識因西方殖民而覺醒C.拉美民眾較為推崇聯(lián)邦制政體 D.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開始瓦解8.英國在印度建立了歐式軍隊,引入了西式教育,還廢除了一些如殺嬰、殉葬等陋習。印度引以為傲的棉紡織業(yè)也被摧毀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緊密結合不復存在,村社逐漸崩潰。由此可知,英國對印度的殖民()A.促使印度成為文明獨立的國家 B.有利于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使印度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D.幫助印度人民擺脫了貧困和壓迫9.1823-1824年,巴西獨立后不久,其東北部伯南布哥等6省就爆發(fā)了共和派領導的起義,起義者一度成立“赤道聯(lián)邦”。1824年,巴西頒布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制帝國,但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葡萄牙貴族特權以及種植園奴隸制。由此可知,獨立后的巴西()A.資本主義發(fā)展迅速 B.社會轉型艱難曲折C.深受門羅主義影響 D.啟蒙思想深入人心10.1884年柏林會議規(guī)定:“今后占據目前在其領地外的非洲大陸沿岸地區(qū)某領土的國家……以及將要承擔保護權的國家,應該向本議定書的簽字國呈送與此有關的相應文件及聲明。”這一規(guī)定()A.加速了列強瓜分非洲的步伐 B.開啟了非洲獨立運動的序幕C.維護了非洲各國的根本利益 D.解決了列強瓜分世界的矛盾11.下表反映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地區(qū)領土淪為殖民地的比重情況。這表明,當時()大洋洲南洋各島非洲亞洲美洲100%98.9%90.4%56.6%27.2%A.大洋洲反殖民斗爭最激烈 B.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C.美洲獨立斗爭成效顯著 D.列強瓜分世界沖突加劇12.有研究認為,美國獨立后不到半個世紀,拉丁美洲經過獨立戰(zhàn)爭,推翻了殖民統(tǒng)治,但拉美國家并沒有像近鄰美國那樣獨立后進入現(xiàn)代化的快車道,而是發(fā)展停滯,究其原因,殖民統(tǒng)治難辭其咎?!半y辭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掠奪了當?shù)氐馁Y源 B.建立的殖民統(tǒng)治最早C.進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國生產方式13.1912年12月,美國總統(tǒng)塔夫脫在最后一次國情咨文中總結他的外交政策:“……這不過是大棒政策的變種,目的在于利用經濟手段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控制,進一步杜絕歐洲國家對拉丁美洲事務的干涉……”據此可知,塔夫脫的外交政策是()A.門羅主義 B.武力控制 C.門戶開放 D.金元外交14.《伊朗史》指出,伊朗立憲革命支持者是“來自一群極端折中主義的政府官員、新聞工作者、知識分子、宗教界不同政見者、教士、批發(fā)商、零售商。他們有著非常不同的目的,徘徊在真誠的愛國主義和十足的個人利己主義之間,并且經常隨著政治形勢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立場”。這說明,伊朗立憲革命()A.內部爭權奪利 B.缺乏政黨領導 C.基礎不夠穩(wěn)固 D.遭到聯(lián)合鎮(zhèn)壓15.“亞洲的覺醒和歐洲先進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斗爭的開始,標志著20世紀初所開創(chuàng)的全世界歷史的一個新階段”。亞洲出現(xiàn)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主要是由于()A.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fā)展 B.世界殖民體系的衰退和瓦解C.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D.亞洲人民反帝斗爭走向聯(lián)合16.在孟尼利克二世發(fā)布《告人民詔書》后,全國人民熱烈響應,農牧民自愿向國家捐贈糧食和錢幣;一些原來反對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戰(zhàn)爭為重,停止反對活動,為抗戰(zhàn)效力。由此可知,埃塞俄比亞取得抗意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國際輿論的支援 B.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抗戰(zhàn)C.封建統(tǒng)治轉向民主政治 D.意大利資本主義發(fā)展緩慢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計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fā)現(xiàn),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了商業(yè)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都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摘編自馬克思《資本論》材料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帶來了伊比利亞的文化概念,他們認為伊比利亞文化比土著文化優(yōu)越。同樣,他們也認為非洲的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會生存下來,并且在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動的時候,維持著相對的自治性。同樣,奴隸們在學習應付他們的主人和適應新環(huán)境的同時,保持了非洲的宗教傳統(tǒng)、信仰、習慣和語言?!幾浴久馈克够履獱枴冬F(xiàn)代拉丁美洲》(1)閱讀材料一,你如何理解“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8分)(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概括現(xiàn)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特點,并指出現(xiàn)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實質。(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從十五至十八世紀,歐洲列強對非洲以暴力掠奪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紀,以掠奪黃金為主,十七、十八世紀,以販賣奴隸為主。長達四百多年的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了約一億人口,相當于1800年非洲大陸人口的總和。從十九世紀初到1876年,對非洲主要是領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變?yōu)闉樯唐蜂N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從1876年至二十世紀初,十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據嚴鋕鈺《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和瓜分非洲的三個階段》材料二: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能源,發(fā)達國家從各自利益和長遠需求出發(fā),普遍重視非洲的發(fā)展,既發(fā)展經貿合作,也直接開展援助。歐美國家對非關注重點逐漸從政經建設、軍事控制轉至安全穩(wěn)定、移民管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國對非洲投資的規(guī)模日益擴大,領域逐漸豐富、地域不斷擴展,并形成了協(xié)調性好、持續(xù)性強的對非洲投資機制。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起,非洲經濟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長,年均增速約為5%?!獡鯘?、鮑家政《美國對非洲投資的歷史透視與現(xiàn)狀解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歐洲列強對非洲殖民方式變化的原因。(6分)(2)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美西方國家重視非洲發(fā)展的認識。(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工業(yè)革命不僅是美洲和澳大利亞被歐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歐洲龐大的殖民地結構在亞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這種帝國的營建在1763年出現(xiàn)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數(shù)十年間穩(wěn)步地進行著。19世紀初葉,在英、法兩國的某些集團中存在著不少反帝國主義的情緒。自由貿易的擁護者認為殖民地僅具有極小的經濟價值,事實依舊是英、法兩國在那數(shù)十年間繼續(xù)獲得屬地。不過,這些獲得物與1870年以后營建帝國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后,“新帝國主義”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為歐洲少數(shù)強國的附屬物。——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紀初的亞洲出現(xiàn)了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的覺醒,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國大黨,提出民族獨立的綱領,以建立美國或法國式的民主共和國為政治目標,要求經濟獨立,以抵制英貨斗爭為手段,以啟迪民族意識、建設精神文明為主要內容進行民族教育;在伊朗表現(xiàn)為立憲革命,成為亞洲覺醒時期東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聲;在中國,辛亥革命是亞洲覺醒運動的頂點,它結束了清朝專制統(tǒng)治,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xiàn)代史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870年前后歐洲列強殖民擴張的不同點。(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初亞洲覺醒時期亞洲國家的主要訴求,并分析亞洲覺醒運動興起的原因。(8分)2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材料二1804年海地獨立1881年蘇丹爆發(fā)反英起義1882年埃及掀起反英斗爭1885年印度掀起反英斗爭1894年埃塞俄比亞發(fā)動抗意斗爭1905年-1911年伊朗爆發(fā)立憲革命1910年墨西哥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1911年中國爆發(fā)辛亥革命指出材料一與材料二各反映了怎樣的歷史現(xiàn)象,并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總督轄區(qū)進行管理,西班牙國王任命總督,總督代表國王在轄區(qū)內行使軍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權力,B項正確;總督不具有獨立管理拉丁美洲的權力,也不受西印度公司管轄,他們的治所在美洲,而不是西班牙,A、C、D三項均排除。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拉美地區(qū)封建結構的延續(xù)。選擇A:根據材料“拉丁美洲擺脫殖民統(tǒng)治……小農地產只占整個拉丁美洲耕地的10%”并結合所學可知,拉丁美洲擺脫殖民統(tǒng)治后,政權被地主控制,大莊園制繼續(xù)發(fā)展,由此可見拉美殖民時期的封建結構被延續(xù)。排除B:拉美獨立后,除巴西外的拉美國家都建立了共和國,“君主專制統(tǒng)治基礎日益穩(wěn)固”說法錯誤。排除C:材料沒有明確天主教會在社會層面的具體影響力情況。排除D:材料沒有明確農業(yè)從業(yè)人口的具體數(shù)量及比重,故“農業(yè)從業(yè)人口所占比重較小”從材料中無法得出。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歐洲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選擇D:據材料可知,歐洲殖民者的殖民統(tǒng)治,雖然給美洲地區(qū)帶來了剝削和民族壓迫,但卻提高了美洲的勞動生產率以及為拉美民族獨立創(chuàng)造了前提,客觀上推動了拉美社會的近代化進程。排除A:印第安文明遭到西方殖民者的嚴重破壞,并沒有走向繁榮。排除B:材料強調的是殖民擴張對美洲近代化的推動作用,而非美洲的族群融合。排除C:材料未涉及美洲人的政治認同。4.答案:C解析:根據時間“18世紀末”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處于興起階段,并未走向成熟,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民主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廣泛”傳播,排除B項;根據材料“新大陸就是我們的家園,它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歷史”“拉美作家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贊美當?shù)氐臍v史、疆界和自然環(huán)境”可知,19世紀末拉美人民通過作品贊美自己的家園,歌頌拉美自己的歷史與文化,這表明拉美民族獨立意識覺醒,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拉美民族革命的艱巨性,排除D項。5.答案:D解析:19世紀后期,整個亞洲并未被西方列強完全瓜分,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印度民族意識開始覺醒的相關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完成,使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壟斷階段,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根據材料“19世紀后期,印度的出口卻日益局限在原棉、茶葉、小麥等范圍內,英國人則用輪船運來他們的工業(yè)制成品作為交換”及所學可知,19世紀后期,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yè)革命,將工業(yè)制成品運銷至印度等海外殖民地,并且加強對殖民地的原料掠奪,從而導致了印度的出口產品主要是原棉、茶葉、小麥等,這說明此時印度淪為了英國的原料產地,故D項正確。故選:D。6.答案:A解析:C.英美等國家的干預,導致拉丁美洲“動蕩”,故C項錯誤;B.獨立后的拉美國家,在英美等國的經濟、政治滲透下并未能走上獨立自主道路,故B項錯誤;A.根據材料“1804年海地的獨立,拉開了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此后,獨立運動的浪潮席卷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及所學可知,啟蒙思想的傳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識日益增長,故A項正確;D.印度民族資產階級成立了國民大會黨,故D項錯誤。7.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西班牙的殖民擴張及殖民統(tǒng)治,拉美各地區(qū)共同依附于一個君主,被迫接受同一種外來思想,接受同一種宗教,使各地區(qū)的人們日益形成了相同的文化,共同的遭遇、命運和日益聯(lián)系緊密的文化,使美洲各族人民傾向于把美洲看作一個整體,民族意識開始形成并覺醒起來,故歐洲的殖民擴張客觀上推動了拉美民族意識的覺醒,B項正確;題干體現(xiàn)了拉美民族意識的覺醒,而非宗教色彩,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拉美人民的意愿,排除C項;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是在二戰(zhàn)之后,與材料的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選擇C:英國在印度的建設性活動和破壞性活動使印度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排除A:“獨立的國家”表述錯誤,當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排除B: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不利于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排除D: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使印度人民遭受苦難,印度人民處于英國殖民壓迫之下。9.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23-1824年的巴西。據材料巴西雖然“成為君主立憲制帝國,但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葡萄牙貴族特權以及種植園奴隸制”可知,獨立后的巴西社會轉型艱難曲折,B項正確。10.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內容和材料可知,1884年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瓜分非洲的國際會議,列強經過討價還價達成協(xié)議。其中規(guī)定,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該規(guī)定和該會議旨在協(xié)調列強殖民擴張中的矛盾,從而加速了列強對非洲的瓜分,A項正確;這一規(guī)定是為了對非洲進行瓜分,并沒有開啟非洲獨立運動的序幕,更不是維護非洲各國的根本利益,排除BC項;這一規(guī)定是協(xié)調了列強殖民擴張過程中的矛盾,并沒有解決,排除D項。故選A項。1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選擇B:根據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地區(qū)領土淪為殖民地的比重情況”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亞非拉各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排除A:從材料信息只能看出淪為殖民地的比重情況,無法判定大洋洲反殖民斗爭最激烈。排除C:材料信息只是顯示美洲地區(qū)淪為殖民地的比重比其他地區(qū)小,但沒有材料信息顯示是美洲獨立斗爭導致了這一狀況。排除D:材料未體現(xiàn)列強之間的沖突。12.答案:D解析:A.拉美國家在獨立以后并沒有像美國一樣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主要是由于獨立以后,拉美國家沒有建立像美國那樣的政治體制,奴役掠奪土著居民,是拉丁美洲和美國共同受到的打擊表現(xiàn);B.建立殖民統(tǒng)治比較早,并不是導致拉美國家落后的主要原因;C.早期殖民者向拉美進行大量的移民,并不是罪責,也不是導致拉美落后的原因;D.早期在拉美知名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而這兩個國家當時主要是封建專制統(tǒng)治,所以拉美國家繼承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制特點,而美國在獨立之前繼承的是英國的民主傳統(tǒng),所以獨立以后,美國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而拉美國家由于受到封建因素的影響,發(fā)展比較緩慢。故選:D。13.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這不過是大棒政策的變種,目的在于利用經濟手段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控制,進一步杜絕歐洲國家對拉丁美洲事務的干涉”可知,塔夫脫的外交政策是金元外交。金元外交是美國用經濟擴張手段來控制拉美等地區(qū)的經濟,使各國日益依附于美國,D項正確;門羅主義即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于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zhàn)事,美國保持中立。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材料指的是金元外交,B項不符合材料,排除B項;門戶開放指美國在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和已經獲得的特權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不符合材料,排除C項。故選D項。1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伊朗立憲革命的局限性。選擇C:根據材料可知,伊朗立憲革命支持者成分復雜,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這些人可能會隨時改變自己的立場,使得革命基礎并不穩(wěn)固。排除A:材料信息主要闡述的是伊朗立憲革命基礎不夠穩(wěn)固,革命“內部爭權奪利”屬于過度延伸。排除B:材料說明伊朗立憲革命支持者成分復雜,基礎不夠穩(wěn)固,沒有強調政黨領導的重要性。排除D:僅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得出伊朗立憲革命的結果。15.答案:A解析:選擇A:20世紀初亞洲的覺醒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fā)展。排除B: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和瓦解是在二戰(zhàn)之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亞洲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在一戰(zhàn)后。排除D:一戰(zhàn)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深入發(fā)展,“走向聯(lián)合”的說法錯誤。16.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埃塞俄比亞抗意戰(zhàn)爭。選擇B:根據材料可以看出,埃塞俄比亞在反抗意大利的侵略中,由皇帝發(fā)出號召,農牧民和封建主們積極響應,參與抗戰(zhàn),這體現(xiàn)了全國民眾團結一心、英勇抗戰(zhàn)的精神。排除A:材料未涉及國際輿論。排除C: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屬于封建勢力的代表,此時的埃塞俄比亞并未建立起民主政治。排除D:材料未涉及意大利資本主義發(fā)展情況。17.答案:(1)理解:材料所述“美洲金銀產地的發(fā)現(xiàn),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了商業(yè)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指的是西歐早期殖民擴張,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結合所學,歐洲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建立商業(yè)聯(lián)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根據材料“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得出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特點:根據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帶來了伊比利亞的文化概念”、“印第安社會生存下來……維持著相對的自治性”、“(非洲奴隸)保持了非洲的宗教傳統(tǒng)、信仰、習慣和語言”,可得出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問題:根據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認為伊比利亞文化比土著文化優(yōu)越”,得出文化歧視;根據材料“印第安社會生存下來”,得出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護;根據材料“奴隸們學習應付他們的主人和適應新環(huán)境”,得出非洲文化如何適應新環(huán)境。實質:根據材料,實質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尊重、交融和認同。解析:(1)理解:殖民活動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歐洲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建立商業(yè)聯(lián)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特點: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問題:文化歧視;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護;非洲文化如何適應新環(huán)境。實質:文化尊重、交融和文化認同。18.答案:(1)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需要;工業(yè)革命開展的推動;壟斷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逐漸形成。(2)攫取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推動;發(fā)展策略與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等密切相關;客觀上推動了非洲經濟的發(fā)展。解析:(1)根據材料“從十五至十八世紀,歐洲列強對非洲以暴力掠奪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紀,以掠奪黃金為主,十七、十八世紀,以販賣奴隸為主。長達四百多年的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了約一億人口,相當于1800年非洲大陸人口的總和”可知早期殖民方式以暴力掠奪為主,原因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需要;根據材料“從十九世紀初到1876年,對非洲主要是領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變?yōu)闉樯唐蜂N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可知工業(yè)革命后,殖民方式主要以掠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為主;根據材料“從1876年至二十世紀初,十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殖民方式變?yōu)楣戏质澜?。?)根據材料“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能源,發(fā)達國家從各自利益和長遠需求出發(fā)”可知攫取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推動;根據材料“歐美國家對非關注重點逐漸從政經建設、軍事控制轉至安全穩(wěn)定、移民管控方面”可知發(fā)展策略與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等密切相關;根據材料“非洲經濟還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長,年均增速約為5%”可知客觀上推動了非洲經濟的發(fā)展。19.答案:(1)不同點:1870年前,擴張速度緩慢而穩(wěn)定,1870年后,擴張速度極快;1870年前,歐洲列強在殖民地獲得的經濟價值較小,1870年后,歐洲列強普遍從殖民地獲得巨大收益;1870年前,歐洲列強在殖民地往往采用較為落后的生產方式(如種植園奴隸制),1870年后,歐洲列強通過資本輸出,廣泛傳播歐洲資本主義的生產、生活方式。(2)訴求:爭取民族獨立,擺脫殖民者的控制和干涉;發(fā)展民族經濟,實現(xiàn)經濟獨立和國家富強。原因: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浪潮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亞洲各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在帝國主義經濟擴張的影響下,亞洲國家的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的發(fā)展;西方近代思想及教育方式的傳入。解析:(1)根據材料“這種帝國的營建在1763年出現(xiàn)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數(shù)十年間穩(wěn)步地進行著”和“不過,這些獲得物與1870年以后營建帝國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0年前,擴張速度緩慢而穩(wěn)定,1870年后,擴張速度極快;根據材料“自由貿易的擁護者認為殖民地僅具有極小的經濟價值,事實依舊是英法兩國在那數(shù)十年間繼續(xù)獲得屬地”“1870年以后,新帝國主義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為歐洲少數(shù)強國的附屬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0年前,歐洲列強在殖民地獲得的經濟價值較小,1870年后,歐洲列強普遍從殖民地獲得巨大收益;根據材料“工業(yè)革命不僅是美洲和澳大利亞被歐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歐洲龐大的殖民地結構在亞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并所學知識可知,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