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給水管道敷設與驗收講解_第1頁
1.4.8給水管道敷設與驗收講解_第2頁
1.4.8給水管道敷設與驗收講解_第3頁
1.4.8給水管道敷設與驗收講解_第4頁
1.4.8給水管道敷設與驗收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課講師:雷鋼學校: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給水管道敷設與驗收Powerpointisacompletepresentationgraphicpackageitgivesyoueverythingyouneedtoproduceaprofessional-lookingpresentation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埋設深度覆土厚度:指管道外壁頂部到地面的距離;埋設深度:指管道內壁底部到地面的距離。(1)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埋設深度(2)非冰凍地區(qū)管道金屬管道的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0.7m;非金屬管道的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1.0-1.2m。(3)冰凍地區(qū)管道,還應考慮冰凍深度:一般管底在冰凍線以下的最小距離: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的基礎管道基礎的作用:是防止管底只支在幾個點上,甚至整個管段下沉,這些情況都會引起管道破裂。天然基礎砂基礎混凝土基礎據(jù)原有土壤情況,常用的基礎有三種: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埋設深度(4)若遇土壤特別松軟或流砂、通過沼澤地帶,承載能力遠不到設計要求時,根據(jù)一些地區(qū)的經(jīng)驗,可采用各種樁基礎。(1)當土壤耐壓力較高和地下水位較低時,可不作基礎處理,管道可直接埋在管溝中未擾動的天然地基上;(2)在巖石或半巖石地基處,需鋪墊厚度100mm以上的中砂或粗砂作為基礎,再在上面埋管;(3)在土壤松軟的地基處,應采用強度不小于C8的混凝土基礎。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埋設深度在粉砂、細砂地層中或天然淤泥層土攘中埋管,同時地下水位又高時,(1)應在埋管時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或選擇地下水位低的季節(jié)施工,以防止流砂,影響施工質量。(2)同時管道基礎土攘應該加固:(a)可采用換土法,即挖掉淤泥層,填入砂礫石、砂或干土務實;

(b)或填塊石法,即施工時邊挖土邊拋入塊石到發(fā)生流砂的土層中,厚度約為0.3-0.6m,塊石間的縫隙較大時,可填入砂礫石;(c)或在流砂層鋪草包和竹席,上面放塊石加固,再做混凝土基礎。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水壓試驗水壓試驗:在給水管道安裝后進行,以檢驗管道安裝質量、進行管道驗收。水壓試驗按其目的分為: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兩種。要求:①管道應分段進行水壓試驗,每個試驗管段的長度不宜大于1km,非金屬管道應短一些。②試驗管段的兩端均應以管堵封住,并加支撐撐牢,以免接頭脫開發(fā)生意外。③埋設在地下的管道必須在管道基礎外觀檢查合格,回填土不小于0.5m后進行水壓試驗。

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埋設深度①管道在測壓前,應先打開6、7號閥向試驗管段充水,并排除管內空氣。管內充水時間滿足規(guī)定后,即可進行強度試驗。②埋設在地下的管道在進行水壓試驗時,按規(guī)范規(guī)定打開l、2、5、8號閥,關閉4、6、7號閥用試壓泵將試驗管段升壓到試驗壓力,恒定時間至少10min,檢查管道、附件和接口,若未發(fā)現(xiàn)管道、附件和按口破壞和較嚴重的滲漏現(xiàn)象,認為強度合格,即可進行嚴密性試驗。給水管道設計圖繪制4.4.1給水管道埋設深度③嚴密性試驗的方法為:用試驗泵將水壓升到試驗壓力,關閉試壓泵的l號閥。記錄壓力下降98kPa所需的時間T1(min);打開l號閥再將管道壓力提高到試驗壓力迅速關閉l號閥后,立即打開4號閥向量水槽放水,記錄壓力下降98kPa所需的時間T2(min)時;同時測量在此段時間內放出的水量V(L),試驗管段的滲水量q可按下式計算:若在試驗時管道未發(fā)生破壞,且滲水量不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的數(shù)值,即認為試驗合格。感謝您的觀看Powerpointisacompletepresentationgraphicpackageitgivesyo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