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教學內容1.說出內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2.了解板塊構造學說,掌握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之間的關系3.掌握地質構造類型及相應的地表形態(tài)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教學課件:4.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1教學內容1.說出內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2.了解板塊構造學說,掌握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之間的關系3.掌握地質構造類型及相應的地表形態(tài)2教學內容1.說出內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22一、內、外力作用比較作用特點內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熱能太陽能及地球重力能表現(xiàn)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對地表的影響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使地表趨于平坦相互關系內、外力作用是同時進行的;地表形態(tài)就是在內力與外力長期作用下形成的3一、內、外力作用比較3內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解析)地殼運動組成地殼的巖層沿一定方向運動。巖漿活動地下深處的巖漿向周圍侵入或噴出地表。變質作用在地下高溫高壓作用下,巖石發(fā)生變化。地震巖層在受到地應力作用下斷裂引起震動。4內力作用表現(xiàn)形式(解析)地殼運動組成地殼的巖層沿一定方向運動4地殼運動水平運動擠壓張裂垂直運動——巨大的褶皺山系——裂谷或海洋(主導因素)抬升下沉地勢高低起伏

海陸變遷地壘地塹巖層斷裂垂直位移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塹)形成山嶺或高地(地壘)斷層因巖石破碎,易發(fā)育成溝谷、河流5地水平運動擠壓張裂垂直運動——巨大的褶皺山系——裂谷或海洋5水平運動---擠壓引起的褶皺褶皺隆起的高山6水平運動---擠壓引起的褶皺66東非大裂谷水平運動---張裂引起的褶皺褶皺隆起的高山7東非大裂谷水平運動---張裂引起的褶皺77二、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8二、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88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9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99探究點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1.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幾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屬于哪個板塊?答案:太平洋板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屬于印度洋板塊。2.在板塊邊界處一般形成什么樣的地形?答案:在消亡邊界形成高大的山脈、高原、島弧、海溝等。在生長邊界形成海嶺、裂谷、斷層等。3.試分析紅海、地中海、大西洋未來變化趨勢及原因?答案:紅海、大西洋的面積不斷擴大,因為它們處于板塊的生長邊界,板塊處于不斷張裂中;地中海的面積不斷縮小,因為它處于板塊消亡邊界。10探究點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1.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幾乎全部10三、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背斜、向斜、斷層1.褶皺的形成因碰撞或擠壓作用,使沉積巖彎曲的現(xiàn)象稱為褶皺。11三、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背斜、向斜、斷層1.褶皺的形成因11121212背斜和向斜1、形態(tài):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向斜巖層向下彎曲。(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常態(tài))13背斜和向斜1、形態(tài):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向斜巖層向下彎曲。1313背斜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較新;向斜相反。(最根本的判斷方法)巖層的新老關系14背斜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較新;向斜相反。巖層的新老關系1414

3、實際情況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蝕,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力作用巖性較堅實,不易被外力侵蝕反而成為山嶺。形成了所謂的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153、實際情況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蝕,背斜頂部受張1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逆地形16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逆地形1616

在地質上,向斜和背斜構造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像隧道,涵洞等工程穿過區(qū)選擇在背斜構造山體要比向斜構造山體安全,穩(wěn)定;另外,背斜構造也是良好油氣儲存區(qū)?;顒樱罕承保毫己玫膬τ?、氣構造;鐵路,隧道;采石等。

向斜:利于儲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庫壩址選擇點17在地質上,向斜和背斜構造對工程17斷層詳解1.斷層的形成18斷層詳解1.斷層的形成18182.斷層的分類(1)斷層位移以水平為主,則會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2)斷層位移以垂直為主上升:形成山嶺或高地(地壘)。如華山、泰山、廬山。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塹)。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192.斷層的分類(1)斷層位移以水平為主,則會錯斷19上升巖塊(地壘):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下降巖塊(地塹):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斷層構造帶:因巖石破碎,易發(fā)育成溝谷、河流20上升巖塊(地壘):下降巖塊(地塹):斷層構造帶:因巖石破碎,20華山北坡大斷崖21華山北坡大斷崖2121泰山22泰山2222232323廬山24廬山2424汾河谷地25汾河谷地2525262626汾河谷地27汾河谷地2727在斷層構造地帶,由于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常常發(fā)育成溝谷、河流、泉。斷層:隧道、水庫選址時,應避開,以免誘發(fā)斷層活動,產(chǎn)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28在斷層構造地帶,由于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常28探究點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材料2017年1月12日,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背斜首口頁巖氣預探井開始壓裂施工。背斜是褶皺的基本形態(tài)之一,多埋藏有石油、天然氣。1.分別寫出甲、乙、丙三地地質構造的名稱。答案:甲向斜;乙背斜;丙斷層2.解釋甲地成為山嶺,乙地成為谷地的原因。答案:背斜頂部因受到張力,易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3.假設在這里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甲地還是乙地?為什么?答案:如果在這里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該選擇在乙地,因為乙地為背斜,背斜的巖層走向類似于石拱橋,能保證工程的安全穩(wěn)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儲存,比較安全,便于施工。29探究點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材料2017年1月296.如果丙處兩側巖石的移動幅度很大,上升的部分會形成什么地形?下降的部分又會形成什么地形?答案:丙處兩側的巖石一側向上運動,一側向下運動5.丙處兩側巖石的運動方向有什么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