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輪重難點復(fù)習(xí)全攻略專題05 簡單的機械運動(含解析)_第1頁
中考物理一輪重難點復(fù)習(xí)全攻略專題05 簡單的機械運動(含解析)_第2頁
中考物理一輪重難點復(fù)習(xí)全攻略專題05 簡單的機械運動(含解析)_第3頁
中考物理一輪重難點復(fù)習(xí)全攻略專題05 簡單的機械運動(含解析)_第4頁
中考物理一輪重難點復(fù)習(xí)全攻略專題05 簡單的機械運動(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5簡單的機械運動1、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理解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并且能夠運用速度公式解決問題;3、理解路程—時間圖象。要點一、機械運動1.概念:在物理學(xué)中,我們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歸納梳理]

(1)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運動形式。

(2)判斷物體是否做機械運動關(guān)鍵是看物體是否發(fā)生“位置的變化”。2、參照物

描述物體的運動,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定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這個被選作標(biāo)準(zhǔn)的物體就叫做參照物,參照物是我們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就說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就說物體是靜止的。

[歸納梳理]

(1)參照物可以選取研究對象以外的任何物體,它既可以是運動的也可以是靜止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

(2)同一物體,由于參照物選擇不同,對其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們研究地面上物體運動的情況較多,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常選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的參照物。

(4)如果處在運動的物體中,人們描述物體的運動時,一般習(xí)慣選擇運動物體本身作參照物。如人坐在行駛的火車上,一般會選火車為參照物來描述其他物體的運動情況。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我們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而言的。

[歸納梳理]

(1)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判斷物體運動或靜止的方法:選定參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例1:關(guān)于參照物,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只有不動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B.運動和靜止的物體都能作為參照物C.判斷—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與選取的參照物有關(guān)D.一般情況下,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我們選擇地面為參照物【答案】A【詳解】AB.參照物可以選擇除本體外的任何物體,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物體都可以做參照物,故A錯誤,符合題意,B正確,不符合題意;CD.同一物體的運動,選擇不同物體作為參照物,運動情況可能不同,一般情況下,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我們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故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例2: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guān)于甲(左車)乙(右車)兩車的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C.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D.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答案】C【詳解】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因為房子的煙向左飄,所以風(fēng)是向左吹;所以甲車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可能1、向右運動;2、靜止;3、向左運動,但運動速度小于風(fēng)速;因為乙車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fēng)的速度,綜上可知C正確,ABD錯誤。故選C。要點二、直線運動1、勻速直線運動(1)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2)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

①勻速直線運動是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快慢都保持不變。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時間內(nèi)和任意一段路程內(nèi)速度都是相等的。

2、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體運動一定快。

要點詮釋:

(1)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物體運動越快速度越大;物體運動越慢,速度越小。

(2)定義: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SKIPIF1<0,s表示物體通過的路程,t表示物體通過相應(yīng)路程所用的時間,v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只是說某物體的速度是10m/s,不能夠全面表示物體的運動情況,,要想全面反映物體的運動還要說明它是向什么方向運動的。

(4)速度的單位及換算關(guān)系:國際單位:米/秒(或)

常用單位:千米/小時(或)

換算:1m/s=3.6km/h

3、勻速直線運動的圖象圖象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學(xué)里經(jīng)常用到。

[歸納梳理]

1、s-t圖象:用橫坐標(biāo)表示時間t,縱坐標(biāo)表示路程s,就得到了物體運動的s-t圖象,如下圖(1)所示是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

2、v-t圖象:用橫坐標(biāo)表示時間t,用縱坐標(biāo)表示速度v,就得到了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下圖(2)所示是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

例1:一個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關(guān)于SKIPIF1<0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B.該物體每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一定相等C.該物體的速度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D.該物體的速度與s、t無關(guān),但s與t成正比【答案】D【詳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每時每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速度是一個定值,它的大小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及物體運動時間的長短無關(guān),但s與t成正比,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例2:甲、乙兩車分別從位于同一筆直公路上的A、B兩地同時出發(fā),向相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兩車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速度分別為v甲、v乙,當(dāng)t=50s時,兩車第一次相距500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甲=30m/s,v乙=20m/sB.AB兩地之間的距離為500mC.當(dāng)t=150s時,甲乙兩車再次相距500mD.當(dāng)t=200s時,甲乙兩車相距2000m【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6s時甲行駛的路程為120m,乙行駛的路程為180m,根據(jù)速度公式可得SKIPIF1<0SKIPIF1<0故A錯誤;B.當(dāng)t=50s時,乙比甲多行駛的路程SKIPIF1<0若甲在前,乙在后,t=50s時,兩車之間的距離應(yīng)小于500m,若乙在前,甲在后,t=50s時,兩車之間的距離應(yīng)大于500m,而t=50s時,兩車第一次相距500m,所以甲、乙兩車出發(fā)的位置相同,即AB兩地之間的距離為0m,故B錯誤;C.當(dāng)t=150s時,甲、乙兩車之間的距離SKIPIF1<0故C錯誤;D.當(dāng)t=200s時,甲、乙兩車之間的距離SKIPIF1<0故D正確。故選D。類型一、機械運動1.(2022·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李白的七言絕句《早發(fā)白帝城》中有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的“輕舟”是運動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輕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艙【答案】B【詳解】研究對象是“輕舟”,選擇“山峰”做參照物,輕舟是運動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2022·貴州畢節(jié)·中考真題)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辦,如圖是我國運動員蘇翊鳴在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比賽中奮力拼搏的場景。他從加速助滑到跳臺騰空而起完成技術(shù)動作,落地后滑行一段進行緩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他在起跳前加速下滑的過程,動能增大B.他在起跳點用力蹬地起跳后,受到平衡力C.他起跳后在空中滑行時,重力勢能保持不變D.他落地后滑行時,看到觀眾向后退,是以觀眾為參照物【答案】A【詳解】A.他在起跳前加速下滑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越來越大,所以動能越來越大,故A正確;B.他在起跳點用力蹬地起跳后,速度和方向不斷變化,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錯誤;C.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他起跳后在空中滑行時質(zhì)量不變,高度不斷變化,重力勢能不斷變化,故C錯誤;D.他落地后滑行時看到觀眾向后退,是以他自己為參照物,故D錯誤。故選A。類型二、運動的快慢3.(2022·貴州貴陽·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轎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同向駛來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設(shè)兩車均勻速向前行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后視鏡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越野車在轎車司機的左后方行駛C.越野車比轎車行駛的速度大 D.越野車相對于轎車是靜止的【答案】C【詳解】A.后視鏡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B.轎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越野車在后方,是在有后視鏡中觀察到,越野車在右后方行駛,故B錯誤;C.對比甲、乙兩圖,兩車的間距慢慢變小,而兩車都是勻速,越野車慢慢追上了小轎車,故越野車比轎車的行駛速度大,故C正確;D.越野車相對于轎車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越野車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C。4.(2021·福建·中考真題)圖畫中題有李白《早發(fā)白帝城》詩句,詩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辭白帝彩云間 B.千里江陵一日還 C.兩岸猿聲啼不住 D.輕舟已過萬重山【答案】B【詳解】A.“朝辭白帝彩云間”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確定時間,所以沒法估計速度,故A不符合題意;B.“千里江陵一日還”,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確定時間,所以可以估計速度,故B符合題意;C.“兩岸猿聲啼不住”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確定時間,所以沒法估計速度,故C不符合題意;D.“輕舟已過萬重山”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確定時間,所以沒法估計速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類型三、

運動的圖象5.(2016·山東濰坊·中考真題)如圖,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靜止開始運動 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勻速運動C.甲、乙兩車經(jīng)過5s一定相遇 D.甲車速度越來越大,乙車速度不變【答案】B【詳解】A.由圖可知,甲車是由靜止開始運動,乙車開始計時時的速度為2m/s,不是從靜止開始運動,故A錯誤;B.小車甲運動的s?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漸的變大,所以甲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甲=SKIPIF1<0=2m/s;小車乙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乙的速度不變,所以乙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故B正確;C.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所以,如果兩車反向運動,則5s可能相遇;如果兩車同向運動,則兩車不能相遇,故C錯誤;D.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速度均不變,故D錯誤.6.(2022·上?!ぶ锌颊骖})甲、乙兩輛車同時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經(jīng)過8秒兩車相距40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則它們()A.以乙為參照物,甲是靜止的B.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C.可能從同一地點出發(fā),且v甲=10米/秒D.一定從同一地點出發(fā),且v乙=5米/秒【答案】C【詳解】由圖,甲的速度SKIPIF1<0乙的速度SKIPIF1<0A.因為甲、乙兩輛車速度不相等,故以乙為參照物,甲與乙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甲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因為甲、乙兩輛車同時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故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D.經(jīng)過8秒,由圖可知,甲運動的路程SKIPIF1<0,乙運動的路程SKIPIF1<0。若甲乙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8s后相距SKIPIF1<0若出發(fā)前乙在甲的前方80m,8s后相距SKIPIF1<0所以甲乙可能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一、單選題1.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空間站關(guān)鍵技術(shù)驗證階段第六次飛行,也是該階段最后一次飛行任務(w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他們隨空間站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但我們在電視上看他們在天和艙內(nèi)卻覺得靜止不動(如圖),這是因為觀察者所選的參照物是()A.太陽 B.天和艙C.地球 D.月亮【答案】B【詳解】ACD.航天員與太陽、地球、月亮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以太陽、地球、月亮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運動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航天員相對于天和艙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天和艙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故選B。2.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輛汽車的運動圖像,根據(jù)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B.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一分鐘能行駛2000mD.0~40s內(nèi)甲乙行駛的平均速度不同【答案】A【詳解】AB.由圖可知,甲車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說明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乙車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B錯誤;C.甲汽車的速度SKIPIF1<0甲汽車一分鐘行駛路程為SKIPIF1<0故C錯誤;D.0~40s內(nèi)甲乙行駛的路程相同,時間相同,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A。3.甲、乙兩輛玩具小車從同一起點一起向東運動的s-t圖像如圖,由圖知正確的是()A.8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1.6m處 B.乙車速度是0.1km/hC.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向東運動 D.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經(jīng)過8s時,甲通過的路程為1.6m,乙通過的路程為0.8m,已知甲、乙兩車從同一起點向東運動,因此甲、乙兩車相距SKIPIF1<0因此8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0.8m處,故A錯誤;BD.從圖像可以看出甲、乙兩車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乙車通過的路程為SKIPIF1<0時,所用時間SKIPIF1<0,則乙車的速度為SKIPIF1<0故B錯誤,D正確;C.由圖可知運動相同的時間時,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的路程,由SKIPIF1<0可知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因此乙車相對于甲車的位置向西,則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故C錯誤。故選D。4.甲、乙兩物體同時由同一位置開始在水平地面上向東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第2s末,乙物體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B.第4s末,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內(nèi),以乙物體為參照物,甲物體在向東運動D.前4s內(nèi),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D【詳解】由圖像可知,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甲通過的路程與其時間成正比,即甲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前2s,乙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所以做勻速直線運動;2s后,乙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即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A.第2s末,乙的路程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乙是靜止?fàn)顟B(tài),故A錯誤;B.4s時甲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乙是靜止?fàn)顟B(tài),速度不同,故B錯誤;C.由圖中可知,前2s內(nèi),甲的速度為SKIPIF1<0乙的速度為SKIPIF1<0甲、乙都向東勻速運動,v′>v,所以以乙為參照物,甲向西運動,故C錯誤;D.由圖中可知,前4s內(nèi)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都是8m,時間都是4s,所以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D。5.幾個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戲(圖甲)。當(dāng)樹旁的小女孩轉(zhuǎn)過身來時,每個人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沒有運動的小孩編號是()A.1號 B.2號 C.3號 D.4號【答案】D【詳解】由圖甲、乙知,以地面中間的石頭為參照物,2號和3號小孩與石頭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4號小孩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1號小孩相對路燈來說,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故意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6.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fā),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guān)系的是()A.①和③ B.②和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答案】D【詳解】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fā),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相同時間乙比甲通過的路程長,根據(jù)SKIPIF1<0可知乙比甲運動的速度大。①②.根據(jù)兩圖的圖象可知,隨著時間的增加,運動的路程是不變的,表示甲、乙是靜止的,故①②不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guān)系;③④.兩圖中,甲、乙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表示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橫軸上找一點,表示時間相等,做縱軸的平行線,如下圖所示:左圖中,相同時間甲的運動路程長,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右圖中,相同時間內(nèi),乙通過的距離大,說明乙的速度大,故③不能正確反應(yīng)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guān)系,④可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guān)系。綜上,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7.甲、乙、丙三人各駕駛一架直升飛機,從他們自己乘坐的飛機里往外看,甲看見丙的飛機勻速上升,乙看見甲的飛機勻速下降,丙看見樓房和乙的飛機都在勻速上升。則這三架飛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A.甲、乙勻速上升,丙勻速下降 B.甲、丙勻速下降,乙靜止C.甲、乙、丙均靜止 D.甲、乙、丙均勻速上升【答案】B【詳解】丙看見地面上的樓房和乙的飛機都以相同速度勻速上升,可以判斷丙飛機是勻速下降的;丙飛機是勻速下降的,甲看見丙的飛機勻速上升,可以判斷甲飛機也在勻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甲飛機勻速下降,乙看見甲的飛機勻速下降,并且丙看見地面上的樓房和乙的飛機都以相同速度勻速上升,樓房相對地面是靜止的,則乙的飛機相對地面也是靜止的,沒有上升或下降,所以乙是靜止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8.甲、乙兩名同學(xué)從同一起點出發(fā),沿平直公路運動到相同終點。甲在前一半時間里以3m/s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一半時間里以2m/s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m/s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甲、乙到達(dá)終點的時間之比為()A.24∶25 B.25∶24 C.4∶5 D.5∶4【答案】A【詳解】設(shè)總路程為s,甲所用時間為t,乙所用時間為t′,對甲可得出總路程SKIPIF1<0所用時間SKIPIF1<0對乙可得出到達(dá)終點所用時間SKIPIF1<0則甲、乙到達(dá)終點的時間之比SKIPIF1<0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9.小明同學(xué)利用相機的多次曝光拍攝了一輛做直線運動的轎車,照片如圖所示。已知拍攝時間間隔設(shè)定為1s,轎車車身長為3.6m,以A為計時起點,前4s內(nèi)轎車是在______(選填“加速”或“減速),第2s內(nèi)轎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敬鸢浮?/p>

減速

9【詳解】[1][2]由圖可知SKIPIF1<0表明轎車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小,說明轎車做減速運動;因為一個轎車的車長3.6m在刻度尺上占4個小格,則每個小格的長度為SKIPIF1<0在第2s內(nèi)轎車通過的路程SKIPIF1<0所以第2s內(nèi)轎車的平均速度SKIPIF1<010.速度是用來描述物體________的物理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______內(nèi)通過的路程。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為______。【答案】

運動快慢

單位時間

m/s【詳解】[1][2]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定義式為:SKIPIF1<0,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3]速度的單位是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的合成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米/秒(m/s)。11.某人坐在勻速行駛的船上。相對于人米說,小船是___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若小船的速度是2m/s,經(jīng)過15min小船前進了___________m?!敬鸢浮?/p>

靜止

1800【詳解】[1]人坐在勻速行駛的船上,相對于人來說,小船和人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所以小船是靜止的。[2]經(jīng)過15min小船前進的距離SKIPIF1<012.小剛同學(xué)在周末從家到公園游玩,他先步行一段路程后中途停了幾分鐘,剩下的路程騎自行車,共歷時10min到達(dá)公園。他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求小剛同學(xué):(1)步行時間為___________min;(2)騎自行車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3)從家到公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敬鸢浮?/p>

3

4

8.1【詳解】(1)[1]從圖中可知0-3min這段時間是步行,故步行時間為3min,3-5min這段時間是中途停下來休息,5-10min這段時間是騎自行車。(2)[2]小剛騎自行車行駛的路程為SKIPIF1<0小剛騎自行車行駛的時間為SKIPIF1<0小剛騎自行車行駛的速度SKIPIF1<0(3)[3]小剛從家到公園的路程為SKIPIF1<0小剛從家到公園共經(jīng)歷時間SKIPIF1<0小剛從家到公園全程的平均速度為SKIPIF1<0三、計算題13.某轎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50s內(nèi),其速度v與時間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前10s轎車運動的路程為100m。求:(1)前10s轎車運動的平均速度;(2)轎車在勻速直線運動階段通過的路程;(3)轎車在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敬鸢浮浚?)10m/s;(2)800m;(3)18m/s【詳解】解:(1)前10s轎車運動的平均速度SKIPIF1<0(2)由圖像可知,轎車在10s~50s內(nèi),是勻速運動,故轎車在勻速直線運動階段通過的路程SKIPIF1<0(3)轎車在整個過程行駛的總路程s=s1+s2=100m+800m=900m轎車在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SKIPIF1<0答:(1)前10s轎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10m/s;(2)轎車在勻速直線運動階段通過的路程為800m;(3)轎車在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為18m/s。14.十堰高警為了監(jiān)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高度公路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jīng)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4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jīng)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2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是多少米;(2)汽車從接收到第一次信號到接受到第二次信號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多少米?(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