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過秦論》課堂實錄_第1頁
高中語文:《過秦論》課堂實錄_第2頁
高中語文:《過秦論》課堂實錄_第3頁
高中語文:《過秦論》課堂實錄_第4頁
高中語文:《過秦論》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學語文:《過秦論》課堂實錄(上課,師生互致問候)鐵皮鼓:今日是三八婦女節(jié)……學生:可是跟你沒關(guān)系呀??。ㄒ徊糠謮男Γ┳@蠋煿?jié)日歡樂!鐵皮鼓:祝全部女同學節(jié)日歡樂!今日是你們的節(jié)日,男同學可要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ㄓ袔讉€女生已經(jīng)伸手去捶身邊的男生了,氣氛特別活躍)鐵皮鼓:(示意寧靜)我們上一節(jié)課講到《過秦論》的最終一句,也就是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我說過,這句話怎樣講最好?學生:不施行仁義,沒有看到攻與守的形勢發(fā)生了改變。鐵皮鼓:對呀,不要理解成因果關(guān)系。我還講過一句話:“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贝蠹野褮v史教材要與真正的歷史區(qū)分開來,我們看到的歷史教材并不就是歷史本身,而是對歷史的一種敘述,里面包含著一種視角,一種理解。(有些學生茫然)真實的歷史是混亂而豐富的,充溢了大大小小的事務(wù),大到秦統(tǒng)一六國,小到劉邦放了一個屁……(學生轟笑)笑什么啊,假如劉邦放了一個屁,但是這個屁假如沒有引起嚴峻的后果,比如吹翻了阿房宮,那一般的歷史書就不會記載。為什么?跟我們記日記一樣,歷史學家也要對歷史事務(wù)進行有選擇性的記錄,你選擇哪些不選擇哪些,事實上就構(gòu)成了不同的歷史。當然,還包括你對歷史的理解,基本的看法,比如對于抗日斗爭,日本的歷史教材就不同于大陸的歷史教材,是不是?學生:是。鐵皮鼓:所以每個人看歷史,總是從當下的現(xiàn)實情境動身的,而古人寫歷史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所以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意義。而賈誼為什么要寫《過秦論》呢?學生:為當時的政治服務(wù)。鐵皮鼓:對呀!賈誼生活在漢文帝時期,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聞名的盛世――學生:文景之治!鐵皮鼓:對。在經(jīng)過秦亂之后,社會最終漸漸地復(fù)原了朝氣,但是也不是桃源。社會上的各種沖突依舊很突出,百姓賣地賣子的現(xiàn)象依舊存在,統(tǒng)治階層奢侈淫逸之風也起先滋長,賈誼看到了這些,所以提示要留意秦亡的教訓,避開重蹈覆轍。而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也不是從賈誼起先的。漢初曾隨高祖平定天下的陸賈就曾經(jīng)多次勸告劉邦讀《詩》、《書》板書)――要加上書名號,但是劉邦怎么說:“乃公立刻得天下,安事《詩》、《書》?”就是說你們老大憑槍桿子――應(yīng)當說刀桿子――奪得天下,哪里用得上看那些玩意兒?陸賈就說了,你立刻得天下,莫非能立刻治天下嗎?就是說奪天下運用武力,莫非治天下也用武力?劉邦最終還是聽了他的看法,陸賈就寫了《新語》,把教訓全寫在里面供帝王閱讀。但是寫得最好的,卻是賈誼,所以,這篇千古雄文的寫作目的就可以概括為通過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提示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好了,我現(xiàn)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讓你們來寫一篇《過秦論》――只是假如,不是真寫――你們會怎樣寫?能不能簡潔思索一下,給個提綱?想一想我們平常的爭論文訓練?(學生思索,有小聲爭論,一兩分鐘后)鐵皮鼓:有沒有同學能夠簡要地描述一下自己的作文思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沒有人舉手,有同學小聲地說)鐵皮鼓:大家想一想,假如寫比較標準的爭論文,一起先要怎么樣?學生:提出論點。鐵皮鼓:對呀!我給大家即興創(chuàng)作一篇。第一段,按應(yīng)試作文的標準寫法,應(yīng)當先提出論點:治理國家必需施行仁政。而且應(yīng)當在五十字以內(nèi),最多不超過一百字里提出來。然后第一段怎么寫?應(yīng)當是舉秦亡的教訓了,在運用材料的時候要留意選材為話題服務(wù),緊扣仁政,而且思維要有條理性。比如以《過秦論》為材料,那么課文哪一部分能夠供應(yīng)秦不行仁政的比較足夠的材料?[4][5]學生:“及至始皇”那一段。鐵皮鼓:對,關(guān)鍵是要條理化。我會從四個方面來談,一是怎樣對待百姓,二是怎樣對待學問分子,三是怎樣對待英雄豪杰,四是怎么對待自己。對待百姓有兩種方式,一是愚民,“以愚黔首”嘛。二是弱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不是不讓你擁有武器,既要讓你大腦簡潔,還要讓你四肢不發(fā)達,手里沒家伙。對待學問分子則是――學生:焚書坑儒。鐵皮鼓:是的。對待英雄豪杰呢?學生:“殺豪杰”。鐵皮鼓:對待他們自己,一方面是暴虐,一方面是腐敗。這些材料理順以后盡可能用排比句式來鋪陳。這樣寫完了沒有?我說過,寫爭論文要防止三段論,舉幾個例子就算完了,缺少分析,這是大忌。假如我寫,接下來還有一段,說秦國實行這樣的政策,是因為沒有分清攻守之別,統(tǒng)治思想有問題,守天下依舊強調(diào)法制,不施行仁政,結(jié)果導致了滅亡。好,我的文章做完了,現(xiàn)在我要問一個問題,同樣寫《過秦論》,我的寫法與賈誼有什么不同?(學生思索)余家承:我覺得老師更多地寫秦的滅亡,而賈誼更多的寫秦的興盛,最終才點到滅亡。鐵皮鼓:說的好!那么,明明要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賈誼為什么要大量地寫秦的興盛?余家承:我想可能是為了跟后面形成落差吧。鐵皮鼓:對,就是形成了對比,你看秦國以前好強大啊,突然就灰飛煙滅了,一下子就引起人的關(guān)注,為什么會這樣。另外,你看我的寫法與賈誼的寫法還有什么突出的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在記敘、爭論、描寫等手法的運用上?余家承:老師主要是爭論,賈誼主要是記敘。鐵皮鼓:他按什么依次記敘?余家承:從興到亡。鐵皮鼓:是的,他有一個時間線索,大家看,從秦孝公寫起,其次段開頭就是“孝公既沒”,第三段起先是“及至始皇”,第四段又成了“始皇既沒”,時間線索很清晰。這簡直是在寫記敘文呀!哪一段算是爭論?學生:最終一段。鐵皮鼓:是啊,這樣的寫法很不符合我們平常的訓練。我常常講,有的同學在爭論文里夾入大量的敘述,結(jié)果導致文體不清,四不象,但賈誼盡然這樣寫!為什么???(無人應(yīng)答)我們曾經(jīng)講過,爭論文里也常常須要記敘,須要講故事,但是爭論文中的記敘必需服務(wù)于觀點,這才是重要的,而這篇文章記敘上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為最終一段的說理服務(wù),所以也可以說是用記敘來說理。剛才余家承同學已經(jīng)說了,前面寫秦興,后面寫秦亡,就是要形成一種比較,引起讀者的振動。(板書:秦興,秦亡)那么除了這個對比,課文中還有哪些比較?羅涵鈺:還有秦與六國和陳涉的對比……鐵皮鼓:哦,究竟是哪個與哪個比?你這里面似乎包含著比較困難的對比。羅涵鈺:是這樣的,在課文最終一段,有六國與陳涉的對比,六國顯得很強大,而陳涉很弱小。鐵皮鼓:這個對比的目的何在?羅涵鈺:突出秦不守仁義所造成的嚴峻后果,很輕易地被弱小的陳涉給滅了。鐵皮鼓:說得很好。(板書:六國,陳涉)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鄒鳳嬌:還有秦孝公與秦始皇的對比。鐵皮鼓:秦孝公與秦始皇?他們有什么對比?能具體地說一說嗎?鄒鳳嬌:秦孝公一起先施行仁政,結(jié)果秦漸漸強大起來,而秦始皇則施行暴政,結(jié)果導致了秦的滅亡。鐵皮鼓:哦,這個倒是我第一次聽見有人提出來。不過挺有道理的啊,秦孝公“務(wù)耕織”,對內(nèi)實行仁政,結(jié)果促使秦強大起來,與后文秦始皇的國內(nèi)政策的確形成了比照。(板書:秦孝公,秦始皇)大家還有沒有不同的看法?(沒人表示反對)還有沒有其他的對比?[4][5](學生緘默,無人作答)鐵皮鼓:大家看其次自然段,主要交待什么?學生:六國的強大與秦制服六國。鐵皮鼓:對呀!這段用了鋪排的手法,大肆渲染六國的強大,有多少謀士,多少武將,“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結(jié)果呢?“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縱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蔽,伏尸百萬,流血飄櫓,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ㄎ冶车锰貏e快,學生笑)既然寫秦的強大,為什么花更多的篇幅寫六國的強大?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嚴嗎?學生:突出秦更強大。鐵皮鼓:對,這又是對比。(板書:秦國,六國)六國如此厲害,還很輕易地被秦滅亡,而陳涉又與六國不能相比,秦與陳涉的對比便欲加顯明,前面寫一系列的對比,其實就是為了突出秦與陳涉的對比。(板書:秦國,陳涉)而以天下之至弱的陳涉,卻毀掉了天下至強之秦朝,這其中的緣由,莫非不發(fā)人深省嗎?所以很自然地推出了結(jié)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作者的觀點,早已經(jīng)暗含在記敘中,此時點出來,水到渠成!文帝看到這兒,當然會悚然而驚。古人稱《過秦論》為古今第一氣盛文章,緣由之一就在于此。除此之外,大家想想,還有哪些特點讓你覺得這篇文章讀起來氣概足夠?學生:(七嘴八舌,多數(shù)聲音)排比句多。鐵皮鼓:對呀!大量地運用排比句增加氣概,這是我們學寫爭論文應(yīng)當學習的。漢代賦比較興盛,作者受了肯定的影響,用鋪陳造成了一種氣概。好了,我們今日也有人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我在這兒讀一篇文章,是網(wǎng)上下載的,估計是學生作文吧,寫得相當不錯,大家細致聽,留意作者行文的思路:一歷史不會重演,教科書總是這樣教育我們,我們也總是這樣告慰自己??勺x了《過秦論》,我悚然一驚,——哦,兩千年前的歷史不正在重演么?血風腥雨的戰(zhàn)國時代和當今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又何其相像乃爾!當今美國,世界老大,意欲籍其強大國力,稱霸世界,其窮兵黷武,霸道無忌,酷似目空一切的強秦,而其他國家,則如各懷心胎苦于自保的九國?!怀鄰?,合縱連橫,活脫脫一部戰(zhàn)國史的翻版!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像,一位偉人說。其實,歷史何止相像,歷史每天都在重演!前世之事,后事之師,賈誼之言如雷貫耳。但可悲的是,后人從來就沒有細致吸取過教訓!二秦國的崛起是必定的。周室衰微,群龍無首,此乃天時;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此乃地利;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此乃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秦國焉能不興?然戰(zhàn)國諸雄之中,齊楚之天時地利,并不遜于秦,也有問鼎天下之勢,而最終亡國喪家,又是為何?蓋因人不和也。齊楚國君皆昏聵無能,國民皆心驕志衰,儼然一群烏合之眾,落敗實是必定!三者之中,人和是根本,所以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者,人心齊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渙散,則萬事難成。九國兵多將廣,謀士如云,可各懷私心,在秦盛氣凌人的攻勢下,終至縱散約敗,束手就擒。今日,欲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宏大復(fù)興,須賴全體國民,同心同德,勵精圖治。欲遏止美國獨霸世界的野心,亦須賴天下諸國求同存異,攜手共進。三秦王朝的滅亡也是必定的。[4][5]天下已定,百廢待興,急需養(yǎng)精蓄銳。但秦始皇不僅不改弦更張,反而變本加厲,用應(yīng)付敵人的那一套來應(yīng)付人民,繁刑嚴誅,賦斂無度,民無以堪,所以揭竿而起,一舉而滅之。打天下須要武力和謀略,治天下崇尚的卻是仁義。何謂仁義?仁義說究竟就是一種愛民、保民、富民之心。無仁義之人,是謂暴徒;無仁義之君,是謂暴君;無仁義之政,是謂暴政。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是秦始皇之過,也是全部亡國之君之過?!叭齻€代表”就是今日最大的仁義,共產(chǎn)黨如若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重,走共同富有之路,那么中國就能長治久安,堅如磐石。仁者無敵,過去是如此,今日也是如此!四治國須要名君,更須要賢臣。秦孝公英明,這是秦國的幸運,但更幸運的是他擁有了一位奇才——商鞅。商鞅眼界開闊,氣魄超人,內(nèi)政外交,奇招疊出,很快使秦國脫穎而出,進而稱霸天下。毫無疑問,商鞅是秦帝國大廈的奠基人,沒有商鞅,就沒有秦的興盛,更沒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時,中國的歷史也要重新書寫。一人之力關(guān)乎百姓安危國家命運,甚至歷史的進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但是,擁有人才并不值得炫耀,重用人才,才是關(guān)鍵。秦帝國也不乏人才,李斯之才堪比商鞅,但卻蛻變?yōu)橐皇阈∪?。這不全是李斯之過,暴君的身邊豈容賢臣立足?今日,學問經(jīng)濟已蔚為大觀。國力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之爭。美國能發(fā)展到如此強盛的地步,與其廣羅各國人才并大膽運用密不行分。而中國的所作所為,就相去甚遠,大量人才被閑置,被壓制,甚至被摧殘,令人痛心疾首!龔自珍大聲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想說,我勸諸君快樂胸,不拘一格用人才!五人和,乃強國之源;仁政,乃安國之策;人才,乃治國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行。這是秦帝國的興衰給我們的啟示。歷史的車輪,已駛?cè)攵皇兰o,人們憧憬的華蜜、友愛、和平的新世界仍遙遙無期,貧困,饑餓,暴虐,屠殺,非但沒有根除,反成愈演愈烈之勢,核戰(zhàn)陰云,生態(tài)災(zāi)難,更是嚴峻危急到人類的生存。為了人類的將來,請君再讀《過秦論》?。ㄔ谧x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提示學生留意關(guān)鍵句,中心句與作者的行文思路)鐵皮鼓:這篇文章寫得怎么樣?學生:好啊。鐵皮鼓:我們寫作文就應(yīng)當借鑒別人的特長,而對寫爭論文而言,思路清晰又尤為重要。但是不是他就寫得特別好,沒有方法超越了呢?也不是,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篇文章的漏洞?(學生搖頭)鐵皮鼓:這篇文章依舊提出一個觀點,就是所謂的仁政。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實行仁政是一個志向的目標嗎?美國是不是因為行仁政才成為超級大國?明顯不是。我曾經(jīng)講過很多次,中國要富強,關(guān)鍵不是實行仁政,而是實行法治?,F(xiàn)在有一種很傳統(tǒng)的說法被常常提起,甚至在主要媒體中頻頻出現(xiàn):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得民心的目的是為了得天下?說究竟還是專制社會的思維,推翻了一個王朝自己再建立一個王朝,恒久是“駕長策而御宇內(nèi)”,恒久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二元思維。當然,有同學可能說了,法治也不簇新,秦始皇不也是行法治嗎?但是留意,秦始皇的法治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法治是兩回事情,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秦始皇的法治不叫法治,應(yīng)當叫“刑治”,它的內(nèi)核是專制,就是說你老百姓只須要遵守我訂的規(guī)則,不遵守就要受到懲處,但你根本無權(quán)參加規(guī)則的制訂。秦律有沒有經(jīng)過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大家轟笑)明顯沒有嘛!而現(xiàn)代意義上的法治則以民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