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第一課時地球的公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省公開課一等_第1頁
高中地理第1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第一課時地球的公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省公開課一等_第2頁
高中地理第1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第一課時地球的公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省公開課一等_第3頁
高中地理第1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第一課時地球的公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省公開課一等_第4頁
高中地理第1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第一課時地球的公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省公開課一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

地球公轉地理意義第1頁第1課時地球公轉正午太陽高度改變第2頁第3頁一二一、地球公轉1.概念地球自西向東圍繞太陽運動叫公轉,公轉軌道平面叫黃道平面。第4頁一二2.特點(1)方向:自西向東。(2)軌道:靠近正圓橢圓。(3)周期:1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填一填

上圖中字母A、B、C、D分別代表節(jié)氣名稱。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第5頁一二從地球北極上空看公轉方向

想一想

北半球夏六個月(3月21日至9月23日)天數(shù)是186天,冬六個月(9月24日至第二年3月20日)天數(shù)是179天,為何二者相差7天呢?

提醒:北半球夏六個月地球靠近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較慢,所需時間較長;而北半球冬六個月,公轉速度較快,所需時間較短。第6頁一二3.黃赤交角及其影響(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之間夾角,大小為23°26'。第7頁一二填一填

圖中數(shù)碼①②③④分別表示含義。

①黃道平面;②赤道平面;③黃赤交角,當前度數(shù)為23°26';④地軸與黃道平面之間夾角,度數(shù)為66°34'。(2)影響:引發(fā)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①移動規(guī)律:②移動周期:1回歸年,即365日5時48分46秒。第8頁一二思索討論

地球公轉周期與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周期相同嗎?

提醒:不一樣。前者是1恒星年,為365日6時9分10秒;后者是1回歸年,為365日5時48分46秒。第9頁一二二、正午太陽高度改變1.概念(1)太陽高度: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夾角。(2)正午太陽高度: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xiàn)在正午。2.改變原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第10頁一二3.改變規(guī)律(1)緯度分布:同一時刻,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2)季節(jié)改變:第11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認識黃赤交角

問題導引黃赤交角是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夾角,其本質是一個面面角。結合材料探究:(1)在圖中標出黃赤交角(用α表示)、地軸與黃道平面夾角(用β表示)。提醒:α在a與b之間;β在a與c之間。(2)回歸線、極圈度數(shù)與黃赤交角有什么關系?提醒:回歸線度數(shù)等于黃赤交角,為23°26';極圈度數(shù)與黃赤交角互余,為66°34'。第12頁探究一探究二名師精講黃赤交角特征、移動規(guī)律及產生影響

第13頁探究一探究二1.基本特征

第14頁探究一探究二2.太陽直射點移動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不變,而是以回歸年為周期往返運動,其詳細移動范圍和移動過程以下表所表示。第15頁探究一探究二第16頁探究一探究二第17頁探究一探究二3.黃赤交角影響黃赤交角存在,含有主要天文和地理意義。黃赤交角存在,使太陽直射點抵達最北界限是23°26'N,即北回歸線;最南界限是23°26'S,即南回歸線,也就是太陽直射點在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動,從而引發(fā)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時間和空間改變,所以地表取得熱量隨時間和空間發(fā)生改變。第18頁探究一探究二第19頁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題1】

下列圖是黃赤交角示意圖。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圖中代表黃赤交角數(shù)碼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假如黃赤交角變大,那么(

)A.熱帶范圍變大 B.溫帶范圍變大C.寒帶范圍變小 D.五帶范圍不變第20頁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讀圖析圖:第(1)題,黃赤交角指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夾角,當前度數(shù)是23°26'。第(2)題,假如黃赤交角變大,那么太陽直射點移動緯度范圍也擴大,回歸線向較高緯度移動,寒帶和熱帶范圍將會擴大,溫帶范圍將變小。2.思緒展示:(1)明確黃赤交角概念和特征,看清圖中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位置,進而了解圖中①表示黃赤交角,當前度數(shù)是23°26'。(2)明確黃赤交角意義,因為黃赤交角存在,使得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3)明確黃赤交角大小與溫度帶關系,黃赤交角改變會引發(fā)溫度帶范圍發(fā)生對應改變。3.技巧歸納:黃赤交角度數(shù)=回歸線度數(shù)=太陽直射點移動最高緯度數(shù)=熱帶所跨緯度范圍1/2=南寒帶或北寒帶范圍值。答案:(1)A

(2)A第21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正午太陽高度改變

問題導引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觀察房屋采光情況時,發(fā)覺甲樓陰影恰好投在乙樓中央擋住乙樓1~3層中部(如圖所表示),該地緯度為31.836

6°N、經度為117.217

9°E。第22頁探究一探究二結合材料探究:(1)12月22日,該地理小組再次觀察,發(fā)覺甲樓陰影投在乙樓層數(shù),發(fā)生了怎樣改變?提醒:甲樓陰影投在乙樓層數(shù)顯著增加,高于原來1~3層。(2)12月22日之后,甲樓陰影投在乙樓層數(shù),將會怎樣改變?提醒:甲樓陰影投在乙樓層數(shù)將逐步變小,甲樓影長變短,甚至擋不住乙樓。(3)造成這種改變主要原因是什么?提醒: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第23頁探究一探究二名師精講1.正午太陽高度改變規(guī)律正午太陽高度,也就是太陽直射當?shù)亟浘€時太陽高度,此時當?shù)氐胤綍r為12時。其改變規(guī)律以下。第24頁探究一探究二(1)空間分布規(guī)律(隨緯度而改變)。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即太陽直射哪一條緯線,哪一條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為90°,然后向南北兩側遞減(以下列圖)。第25頁探究一探究二(2)時間改變規(guī)律(隨季節(jié)而改變)。

第26頁探究一探究二2.正午太陽高度應用(1)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最大值時,日影最短,當?shù)氐胤綍r是12時。(2)確定房屋朝向: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域,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域,正午太陽位于北方,房屋朝北。第27頁探究一探究二(4)樓房間距問題。以北回歸線以北地域建房為例,為確保一樓整年都有陽光照到,兩樓之間最短距離L與樓高h關系如圖所表示(H為冬至日當?shù)卣缣柛叨?,L應大于h·cotH。第28頁探究一探究二(5)太陽能熱水器角度問題。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要依據(jù)正午太陽高度季節(jié)改變來調整角度,集熱板與地面之間夾角α應等于當日正午太陽高度余角。如圖所表示,α+H=90°時效果最正確。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傾角=兩點緯度差(即當?shù)鼐暥群吞栔鄙潼c緯度差值)。第29頁探究一探究二第30頁探究一探究二第31頁典例剖析【例題2】

導學號11690006(·天津文綜)年某日出現(xiàn)了日食現(xiàn)象。在四幅日照圖中,深色陰影為夜半球,淺色陰影為當初可觀察到日食地域范圍。讀圖,完成以下各題。探究一探究二第32頁探究一探究二(1)發(fā)生日食這天,在圖中所表示四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在圖中所表示四地中,觀察者正朝西南方向觀察日食是(

)A.甲 B.乙 C.丙 D.丁第33頁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讀圖析圖:第(1)題,依據(jù)圖中晨昏線經過北極點,能夠判斷該日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全球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緯度越低,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圖中四地中甲地緯度最低,故甲地此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A項正確。第(2)題,觀察者朝西南方向觀察日食,說明太陽在其西南方向,可判斷日食發(fā)生時為當?shù)叵挛?結合圖中晨昏線能夠判斷甲、乙、丙三地觀察日食時間都在早晨,只有丁地靠近昏線,觀察時間為下午,故D項正確。2.技巧歸納:正午太陽高度從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反之,越小。答案:(1)A

(2)D第34頁1-23-456黃赤交角是產生四季原因。黃赤交角并非固定不變,現(xiàn)在約為23°26',最大時可達24.24°,最小時為22.1°,變動周期約4萬年。讀黃赤交角變動時回歸線和極圈變動示意圖,完成第1~2題。第35頁1-23-4561.黃赤交角為24.24°時(

)A.熱帶范圍比現(xiàn)在小B.溫帶范圍比現(xiàn)在小C.寒帶范圍比現(xiàn)在小D.極晝和極夜出現(xiàn)范圍比現(xiàn)在小2.地球上太陽直射點(

)①移動周期約4萬年②伴隨季節(jié)改變而改變③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④最低緯度為22.1°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36頁1-23-456解析:第1題,當黃赤交角為24.24°時,即黃赤交角變大時,回歸線度數(shù)增大,極圈度數(shù)減小,回歸線與極圈之間(溫帶地域)范圍縮小,故B項正確;南北回歸線之間(熱帶地域)范圍擴大,故A項錯;極圈與極點之間(寒帶地域)范圍擴大,故C項錯;地球上存在極晝和極夜范圍擴大,故D項錯。第2題,黃赤交角是產生四季原因,同時也影響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即太陽直射點緯度位置隨季節(jié)改變而改變,展現(xiàn)出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周年移動規(guī)律,②③正確;太陽直射點移動周期是一個回歸年,4萬年是黃赤交角變動周期,①錯;太陽直射點最低緯度應是赤道,即0°,④錯。答案:1.B

2.C第37頁1-23-456導學號11690007(·湖北長陽高一檢測)下列圖所表示是地球公轉軌道圖,圖中甲、乙、丙、丁四點將軌道均分成四等份。讀圖,完成第3~4題。第38頁1-23-4563.年2月8日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此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位置距甲、乙、丙、丁四點最近是(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4.自年2月8日至3月8日,太陽直射點大約移動了

(

)A.8° B.4°

C.12° D.16°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P位置位于近日點附近,時間為1月初。結合地球公轉方向判斷,乙點距離2月8日最近。第4題,從3月21日到6月22日,共3個月時間,太陽直射點從赤道移動到北回歸線,共移動了23°26',所以,自年2月8日至3月8日,太陽直射點約移動8°。答案:3.B

4.A第39頁1-23-4565.某地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陽入射角度以下列圖所表示,該地緯度是(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歸線C.南北緯45° D.極點解析:該地冬至日正午時太陽在南方,夏至日正午時太陽在北方,且冬、夏至日太陽高度大致相等,表明該地與南、北回歸線緯度差大致相等。答案:A第40頁1-23-4566.閱讀下列圖,完成以下各題。

圖甲

圖乙

第41頁1-23-456(1)在圖甲中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標出夜半球。(2)圖甲是

(日期)前后地球光照圖,北半球節(jié)氣是

,對應在圖乙中位置應該是①②③④中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