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1頁
理論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2頁
理論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3頁
理論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4頁
理論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論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理論力學以下關(guān)于靜力學中的約束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真實運動取決于作用在物體上的主動力。B:所謂理想約束是指約束中只有理想約束力的約束。C:主動力是指那些能夠使物體產(chǎn)生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比如重力、風力等等。D:約束就是對被約束物體的限制,它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條件。答案:主動力是指那些能夠使物體產(chǎn)生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比如重力、風力等等。位移不受限制的物體,稱作()。

A:自由體B:非自由體C:剛體D:變形體答案:自由體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條件是:()。

A:力系對于任一點的主矩都等于零B:力系的主矢和對于任一點的主矩都等于零C:力系主矢等于零D:力系合力為零答案:力系的主矢和對于任一點的主矩都等于零簡支梁AB的支承和受力情況如圖9所示。已知分布載荷的均布載荷q=20kN/m,力偶矩的大小M=20kN·m,梁的跨度l=4m。不計梁的自重,則支座B處的約束力大小為()

A:12kN?圖9B:21kNC:14kND:17kN答案:4物體的重力,風力、氣體壓力等為()力。

A:主動B:作用C:被動D:約束答案:主動圖示機構(gòu)各構(gòu)件的自重及各處摩擦忽略不計,在圖示位置平衡時力偶M與力F之間滿足關(guān)系M=Flsin60°。()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理論力學是研究物體機械運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它研究的內(nèi)容屬于經(jīng)典力學的范疇。()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如圖所示,作用在左右兩木板的壓力大小均為F時,物體A靜止不下落。如壓力大小均改為2F,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是原來的2倍。()

A:正確B:錯誤答案:錯相同的兩均質(zhì)桿AO和OB在O處鉸接,各點的瞬時速度分布如圖所示,則此時系統(tǒng)AOB的質(zhì)心速度為零。()

A:錯誤B:正確答案:錯兩個幾何尺寸相同、繞線方向不同的繞線輪,在繩的拉動下沿平直固定軌道作純滾動,設繩端的速度是v,則圖(a)輪的角速度小于圖(b)輪的角速度,轉(zhuǎn)向相反。()

A:錯誤B:正確答案:錯在任何情況下,摩擦力的大小總是等于摩擦因數(shù)與正壓力的乘積。()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不可伸長的繩子系住后圍繞半徑為R的鉛垂固定圓柱體在光滑水平面上作曲線運動,則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未與圓柱碰撞前),小球的動能守恒,但小球的動量和對軸z的動量矩均不守恒。()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一空間力系,若各力作用線與某一固定直線相交,則其獨立的平衡方程最多有5個。()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空間任意力系向某點簡化,主矢和主矩均不為零,則該力系最終可簡化為一合力。()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當平面一力()時,力對點的距為零。

A:沿其作用線移動到離矩心最近B:垂直于過矩心的軸C:通過矩心D:平行于過矩心的軸答案:通過矩心作定軸轉(zhuǎn)動的剛體,其上各點速度()。

A:相反B:不一定相同C:相同D:不同答案:不同質(zhì)點作勻速圓周運動時,其動量有無變化()。

A:動量的大小、方向都有變化B:動量沒有變化C:動量的大小有變化,但方向不變D:動量的大小無變化,但方向改變答案:動量的大小無變化,但方向改變動點作勻速曲線運動時,其速度大小不變,全加速度的值()。

A:一定為一變量B:不一定為常量C:一定為零D:一定為一常量答案:不一定為常量剛體轉(zhuǎn)動時角速度等于()對時間的一階導數(shù)

A:向徑B:位移C:半徑D:轉(zhuǎn)角答案:轉(zhuǎn)角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個力偶的等效條件是()。

A:其他都不是B:力偶矩大小相等且力偶轉(zhuǎn)向相同C:力偶矩大小相等D:力偶轉(zhuǎn)向相同答案:力偶矩大小相等且力偶轉(zhuǎn)向相同平面一般力系簡化的結(jié)果: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則力系簡化為一個()。

A:合力B:力偶C:零向量D:合力加力偶答案:力偶固定端、滾動鉸支座、固定鉸支座對物體的約束力個數(shù)分別()。

A:1、3、2B:3、1、2C:3、2、2。D:2、3、1答案:3、1、2已知力的大小及其與x軸的夾角,則()。

A:可以確定力的方向B:可以確定力對坐標原點O的矩C:可以確定力在x軸方向上的分力D:可以確定力在x軸上的投影答案:可以確定力在x軸上的投影平面運動剛體相對其上任意兩點的()。

A:角速度不相等,角加速度相等B:角速度不相等,角加速度不相等C:角速度相等,角加速度相等D:角速度相等,角加速度不相等答案:角速度相等,角加速度相等質(zhì)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則質(zhì)點()。

A:動量不變,動能也不變B:對圓心的動量矩不變,動能也不變C:動量、對圓心的動量矩和動能均不變D:其他答案都不正確答案:對圓心的動量矩不變,動能也不變力在坐標軸上的投影等于力的大小乘以與坐標軸正向間夾角()。

A:余切B:正切;C:余弦;D:正弦;答案:余弦作定軸轉(zhuǎn)動的剛體,體內(nèi)任一點法向加速度的方向指向()。

A:任一方向B:該點切向C:外法線D:轉(zhuǎn)軸答案:轉(zhuǎn)軸一剛體上只有兩個力偶MA、MB作用,且MA+MB=0,則此剛體()。

A:一定平衡B:平衡與否不能判定C:平衡與否與力偶作用位置有關(guān)D:一定不平衡答案:一定平衡固定端約束一般情況有()個約束反力

A:三個B:一個C:沒有D:四個答案:三個正方體上的六個面各作用有一個平面匯交力系,則該力系獨立的平衡方程最多有()。

A:8個;B:4個;C:12個D:6;答案:6;汽車靠發(fā)動機的內(nèi)力做功,()。

A:汽車肯定向前運動B:汽車肯定不能向前運動C:汽車動能肯定變化D:汽車動能肯定不變答案:汽車動能肯定變化根據(j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條件,可以列出()平衡方程

A:兩個B:三個C:四個D:一個答案:三個如果系統(tǒng)的拉格朗日方程數(shù)目恰好等于系統(tǒng)的自由度數(shù)目,則該系統(tǒng)應該是()。

A:完整系統(tǒng)B:非完整系統(tǒng)C:任意系統(tǒng)D:保守系統(tǒng)答案:完整系統(tǒng)圖示二半徑相同的輪子I和Ⅱ、輪I固定不動,輪Ⅱ由曲柄OA帶動沿輪I作純滾動,則無論OA轉(zhuǎn)速如何,輪Ⅱ均作平動()

A:錯誤B:正確答案:錯點作曲線運動時,若切向加速度為零,則速度為常矢量。()

A:錯B:對答案:錯力偶不能用一個力來平衡。()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平面圖形繞速度瞬心的角加速度等于平面圖形繞任選基點轉(zhuǎn)動的角加速()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若平面運動剛體所受外力系對質(zhì)心的主矩為零,則剛體只可能平動。()

A:對B:錯答案:錯平動剛體上各點的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可以是平面曲線,也可以是空間任意曲線.()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空間匯交力系的主矢為零,則該力系一定平衡。()

A:錯B:對答案:對兩個完全相同的圓盤,在光滑水平面上等速反向平動。當兩盤相切時,由于摩擦,使兩圓盤產(chǎn)生同方向轉(zhuǎn)動(如圖所示),此時系統(tǒng)的動量矩守恒()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循環(huán)積分往往具有明顯的物理意義,它們可以認為是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或動量矩守恒的某種廣義形式。()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一空間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線不是通過固定點A,就是通過固定點B,則其獨立的平衡方程式只有5個。()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定軸轉(zhuǎn)動剛體的同一轉(zhuǎn)動半徑線上各點的速度矢量相互平行,加速度矢量也相互平行。()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圓盤沿固定軌道作純滾動時,軌道對圓盤一定作用有靜摩擦力。()

A:錯B:對答案:對如果質(zhì)點系對某點或某軸的動量矩很大,那么該質(zhì)點系的動量也一定很大。()

A:對B:錯答案:錯兩物塊A和B,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初始靜止。如某瞬時A沿斜面下滑的相對速度為vr,設B向左的速度為v,如圖所示。易知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故有()

A:錯誤B:正確答案:.如果作用于質(zhì)點系上的所有外力對固定點O的主矩不為零,那么,質(zhì)點系的動量矩一定不守恒。()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剛體的平動和定軸轉(zhuǎn)動都是剛體平面運動的特殊情形。()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質(zhì)點系的質(zhì)量與其質(zhì)心加速度的乘積等于質(zhì)點系外力系的主矢。()

A:對B:錯答案:對剛體同時繞二平行軸轉(zhuǎn)動時,其合成運動一定為繞另一平行軸的轉(zhuǎn)動。()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剛體上任意兩點的速度在這兩點連線上的投影相等。()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空間カ偶對任一軸之矩等于其力偶矩矢在該軸上的投影。()

A:對B:錯答案:對圖示平面平衡系統(tǒng)中,若不計定滑輪和細繩的重量,且忽略摩擦,則可以說作用在輪上的矩為m的力偶與重物的重力F相平衡。()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當力系簡化為合力偶時,主矩與簡化中心的位置無關(guān)。()

A:對B:錯答案:對平面共點力系的平衡方程中,選擇的兩根投影軸不一定相互垂直。()

A:對B:錯答案:對任意質(zhì)點系平衡的充要條件都是:作用于質(zhì)點系的主動力在系統(tǒng)的任何虛位移上的虛功之和等于零。()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定軸轉(zhuǎn)動剛體上任意一點必均做圓周運動;反之,任意一點均做圓周運動的剛體必為定軸轉(zhuǎn)動。()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若一平面力系向A,B兩點簡化的結(jié)果相同,則其主矢為零主矩必定不為零。()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平面匯交力系的合力作用線通過匯交點。()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質(zhì)點系內(nèi)各質(zhì)點動量的矢量和,即質(zhì)點系的動量系的主矢,稱為質(zhì)點系的動量。()

A:對B:錯答案:對二力構(gòu)件是指兩端用鉸鏈連接并且只受兩個力作用的構(gòu)件。()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質(zhì)點系的質(zhì)心位置守恒的條件是質(zhì)點系外力系的主矢恒等于零,且質(zhì)心的初速度也等于零。()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桁架中內(nèi)力為零的桿件稱為零力桿。零力桿只是在特定載荷下オ不受力,如果載荷改變,該桿則可能受力。()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力偶對剛體的作用與其在作用面內(nèi)的位置無關(guān)。()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剛體的平衡條件是變形體平衡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A:對B:錯答案:對凡是運動的物體都有慣性力。()

A:錯B:對答案:錯圖示剛體在A、B、C三點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則此剛體處于平衡。()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在力學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相互平行的兩個力,稱為()

A:力偶B:平衡力C:力矩D:合力答案:力偶剛體受不平行的三個力作用而平衡時,此三個力的作用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且()

A:匯交于一點B:成力偶C:其他選項均不正確D:代數(shù)和為零答案:匯交于一點最大靜摩擦力比動滑動摩擦力()

A:一樣B:大一倍C:小D:大答案:大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兩個物體間的正壓力的大小成()比

A:反B:正C:指數(shù)D:無關(guān)答案:正圖示物塊重5KN,與地面的摩擦角為350,今欲用力F推動物塊,,則物塊將()。

A:不動B:處于臨界平衡狀態(tài)

C:滑動與否不能確定D:滑動答案:D若要將作用力沿其作用線移動到其它點而不改變它的作用,則其移動范圍()

A:可以在不同剛體上;B:必須在同一剛體內(nèi);C:可以在同一個變形體內(nèi)。D:可以在同一剛體系統(tǒng)上;答案:必須在同一剛體內(nèi);作用與反作用公理的適用范圍是()

A:只適用于平衡剛體的內(nèi)部B:只適用于剛體的內(nèi)部C:對任何宏觀物體和物體系統(tǒng)都適用D:只適用于剛體和剛體系統(tǒng)答案:對任何宏觀物體和物體系統(tǒng)都適用【01_PD_080】《理論力學》是研究物體在外力作用下,變形規(guī)律的科學。()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04PD_008】將一空間力系向某點簡化,若所得的主矢和主矩正交,則此力系簡化的最后結(jié)果為一合力。()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FUB4PD_083】()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FU03PD_012】平面一般力系,若力多邊形中諸力矢首尾相接,自行閉合,則其合力為零。()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B4PD_032】在空中飛行的飛碟(設飛碟的飛行軸線始終與地面垂直,而地面是水平的)作平面運動。()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C4PD_044】機器的機械效率是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02PD_009】力偶無合力、不能用一個力來等袒代替,也不能用一個力來平衡。()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FUB3PD_005】牽連速度是動參考系相對于固定參考系的速度。()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B1PD_007】點沿曲線作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一定為常量。()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4PD_011】建立剛體平面運動的運動方程時,必須以速度為零的點為基點。()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B1PD_013】兩個點沿同一圓周運動,若兩個點的全加速度矢在某瞬時相等,則該瞬時兩點的速度大小必相等。()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04PD_011】空間任意力系的合力(如果存在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該力系向任一點簡化的主矢大小。()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FUB4PD_005】剛體運動時,剛體上有三點到某固定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則剛體一定作平面運動。()

A:錯B:對答案:錯【01_PD_011】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4PD_032】在空中飛行的飛碟(設飛碟的飛行軸線始終與地面垂直,而地面是水平的)作平面運動。()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02PD_006】力偶矩和力對點之矩本質(zhì)上是二樣的,講的是一回事。()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4PD_029】()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3PD_020】()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FU05PD_017】摩擦力的大小總是等于接觸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與正壓力的乘積。()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4PD_056】平面圖形在其平面內(nèi)運動,某瞬時其上有兩點的加速度相等。其上各點加速度在該瞬時一定都相等。()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FUB4PD_008】剛體作瞬時平動時,剛體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在該瞬時一定都等于零。()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05PD_023】

()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FU05PD_029】<*.png>()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FUC1PD_002】牛頓定律適用于任意參考系。()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01_PD_017】凡在二力作用下的約束稱為二力構(gòu)件。()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3PD_035】在分析點的復合運動時,地球表面一定不能選為動系。()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01_PD_050】兩個力作用下,使物體處于平衡的必要與充分條件是這兩個力等值、反向、共線。()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01_PD_053】若物體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物體處于平衡。()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UB3PD_011】()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FUC4PD_026】

A:對B:錯答案:對【FUB1PD_010】點作直線運動時,若其瞬時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為零。()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FUB4PD_053】平面圖形的角速度不等于零,則圖形上不可能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速度為零的點。()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GiventhehomogenousrodwithlengthLandmassm,thevelocityofendpointBisv,thenthekineticenergyofABrodatthismomentis().

A:3mv2/4B:mv2/3C:2mv2/3D:mv2/2答案:2Whenarigidbodyrotatesaroundafixedaxis,theanglebetweenthetotalaccelerationandthenormalaccelerationofallpointsinthebodyisalwaysthesame.()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Whenarigidbodymoves,twopointsonitoritsextensionarebothfixedallthetime,thentherigidbodymustrotatearoundafixedaxis.()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Aparticlemovesoncearoundaclosedcurve.Iftheforceactingonaparticleisapotentialforce,theworkdonebytheforceiszero.()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Whenapointmovesinacurve,itdoesnotnecessarilydoauniformcircularmotion,eventhoughthedirectionofaccelerationisalwaysperpendiculartothedirectionofvelocity.()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Forcehastwoeffects,thatis,forcecanchangethestateofmotionofanobject,oritcandeformanobject.()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Arigidbodyrotatesaboutafixedaxis,iftheangularaccelerationispositive,therigidbodyisaccelerating.Iftheangularaccelerationisnegative,therigidbodyisdecelerating.()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Ifthemomentumofasystemofparticlesisequaltozero,itskineticenergymaynotbeequaltozero.Ifthekineticenergyofasystemofparticlesisequaltozero,itsmomentummustbeequaltozero.()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Arigidbodyrotatesaboutafixedaxis,andthemovingpointMmovesalongastraightlineparalleltotherotationalaxisintherigidbody.Ifthemovingcoordinatesystemisattachedtotherigidbody,thetransportaccelerationofmovingpointatanyinstantisidentical.()

A:錯B:對答案:對Giventhattherigidbodyisdoingplanemotion,atainstant,theaccelerationofapointOontheplanefigureisaO,theangularaccelerationisα,andtheangularvelocityisω=0,thentheaccelerationdirectionofeachpointonthelinepassingthroughOandperpendiculartoaOmustbeperpendiculartothisline.()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Whenthemotionofapointisstudiedbynaturalcoordinatesystem,theprojectionoftheaccelerationonthebinormalmustbezero.()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Iftwooftheequilibriumforcesystemformedbythreeforcesactingonapointareonthesameline,thethirdforcewhichisintersecting,butnotcollinearwiththem,mustbezero.()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Ifarigidbodyisbalancedbyanythreeforces,thethreeforcesmustbeinthesameplaneandintersectatapoint.()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Whentherigidbodyisdoingplanemotion,theangularvelocityandangularaccelerationaroundthebasepointareindependentontheselectionofbasepoint.()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Ifthenormalaccelerationofamovingpointisequaltozeroataninstant,butitstangentialaccelerationisnot,thenitisnotclearwhetherthepointmovesinastraightlineorinacurve.()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Whenawheelmovesinastraighttrack,theworkdonebyfrictioniszero.()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Innaturalcoordinates,ifthevelocityisconstant,theaccelerationmustbeequaltozero.()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Theinternalforceofaparticlesystemcannotchangeitsmomentumandangularmomentum.()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Iftheexternalforcesactedonthesystemofparticles,thechangeofrateofitsmomentummustbedifferent.()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Underanyinitialconditions,ifarigidbodyissubjectedtonoforce,itshouldremainstationaryortranslationalinastraightlineatconstantvelocity.()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Iftheprincipalmomentofaconplanarforcesystemaboutapointisequaltozero,theforcesystemcannotbecomposedintoacouple.()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Ifthealgebraicsumoftheprojectionoftheforcesonthex-axisofaconplanarforcesystemisequaltozero,theforcesystemmusteventuallyberesultedintoaforceperpendiculartothex-axis.()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同一平面圖形上任意兩點的速度,在這兩點連線上的投影相等。(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剛體的動量大小與所選參考系無關(guān)。(

A:對B:錯答案:錯某剛性構(gòu)件僅在兩個力作用下平衡,則該構(gòu)件為二力構(gòu)件。(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密度大小、半徑大小和厚度均相同的均質(zhì)圓盤和圓環(huán)不能具有相同的轉(zhuǎn)動慣量。(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質(zhì)點的動量等于該質(zhì)點在某段時間內(nèi)所受沖量的大小。(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繩索和鏈條產(chǎn)生約束時,約束力與繩索方向垂直。(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平面平衡力系的主矢一定為零。(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空間匯交力系平衡時,力系中的所有力在任意軸上的投影的代數(shù)和都為零。(

A:錯B:對答案:對滾動支座只能提供垂直于支座放置平面的反力。(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空間力對點的矩可以分解為該力對三個軸的矩。(

A:對B:錯答案:對剛體上任意一點的速度可分解為基點的速度和該點繞基點轉(zhuǎn)動的速度。(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質(zhì)點的動量可通過質(zhì)點的質(zhì)量和速度相乘獲得。(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摩擦角的大小隨著接觸面壓力的增大而增大。(

A:錯B:對答案:錯接觸約束的約束力方向和接觸面垂直。(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物體受靜摩擦大小和正壓力無關(guān)。(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質(zhì)點的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力的方向無關(guān)。(

A:錯B:對答案:錯光滑鉸鏈約束點處產(chǎn)生的約束力方向通過約束點。(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動點的法向加速度大小與其曲率半徑成正比。(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牽連運動為平移時,計算加速度需要考慮科氏加速度。(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定軸轉(zhuǎn)動剛體上一點的法向加速度和該點的線速度無關(guān)。(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剛體作瞬時平移時,剛體上各點的速度相同,各點的加速度也相同。()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剛體平動時,若剛體上任一點的運動已知,則其它各點的運動隨之確定。()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當力與軸共面時,力對該軸之矩等于零。()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在自然坐標系中,如果速度=常數(shù),則加速度。()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兩個點沿同一圓周運動,則全加速度較大的點,其切向加速度一定較大。()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合力一定會比分力大。()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力的功是力沿路程累積效應的度量,力的功是矢量。()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自然法描述點的運動方程,則任意瞬時點的速度、加速度即可確定。()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當空間力與坐標軸共面時,該力對該軸之矩等于零。()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剛體作平面運動時,平面圖形內(nèi)兩點的速度在任意軸上的投影相等。()

A:對B:錯答案:錯質(zhì)點的質(zhì)量與速度的乘積稱為質(zhì)點的動量,質(zhì)點動量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一個剛體,若其動量為零,該剛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A:對B:錯答案:錯兩個作定軸轉(zhuǎn)動的剛體,若其角加速度始終相等,則其轉(zhuǎn)動方程相同。()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在點的合成運動中,動點的選擇只能是兩剛體接觸點。()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一個物體只受兩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這對力為平衡力。()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平移剛體上點的運動軌跡有可能是曲線。()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剛體作定軸轉(zhuǎn)動,則剛體上所有的點都做圓周運動。()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平面圖形的速度瞬心只能在平面圖形內(nèi)。()

A:對B:錯答案:錯若質(zhì)點系內(nèi)各質(zhì)點的動量皆不為零,則質(zhì)點系的動量必不為零。()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滾動支座的約束性質(zhì)與光滑面約束相同,其約束力垂直于支承面,通過銷釘中心。()

A:對B:錯答案:錯平面圖形上A、B兩點的速度和反向平行的情形是不可能存的。()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應用達朗貝爾原理時,作用在質(zhì)點系上的所有外力與所有質(zhì)點的慣性力系在形式上組成平衡力系。()

A:對B:錯答案:對作用在剛體上的力可以平行移動到同一剛體內(nèi)任意一點,但必須同時附加一個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來的力對新作用點的矩。()

A:對B:錯答案:對合力投影定理指的是,合力在任意軸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軸上投影的代數(shù)和。()

A:對B:錯答案:對幾何約束限制質(zhì)點系中各質(zhì)點的位置,但不限制各質(zhì)點的速度。()

A:錯B:對答案:對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力矩式為∑MA=0、∑MB=0、∑MC=0,其適用條件無限制。()

A:錯B:對答案:錯質(zhì)點對某定點的動量矩對時間的一階導數(shù),等于作用力對同一點的矩,為質(zhì)點動量矩定理。()

A:錯B:對答案:對虛位移與時間無關(guān),但與主動力的方向一致。()

A:錯B:對答案:錯質(zhì)點系對某定點O的動量矩對時間的導數(shù),等于作用于質(zhì)點系的外力對于同一點的矩的矢量和,稱為質(zhì)點系的動量矩定理。()

A:錯B:對答案:對對非自由體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圍物體稱為約束。()

A:錯B:對答案:對達朗貝爾原理是一種將動力學問題用靜力學方法求解的方法,因此又稱動靜法。()

A:對B:錯答案:對在自然坐標系中,如果速度v=常數(shù),則加速度a=0。()

A:錯誤B:正確答案:錯誤已知某點沿其軌跡的運動方程為s=b+ct,式中的b、c均是不為0的常量,則該點的運動必是勻速運動。()

A:錯B:對答案:對如果某質(zhì)點系的動能很大,則該質(zhì)點系的動量也很大。()

A:對B:錯答案:錯剛體在某一力系作用下處于平衡,如將此剛體換成變形體,其平衡狀態(tài)保持不變。()

A:對B:錯答案:錯剛體作瞬時平動時,各點的速度相同,各點的加速度也一定相同。()

A:錯B:對答案:錯剛體的速度瞬心是指平面運動剛體上瞬時速度等于零的點。()

A:對B:錯答案:對平面匯交力系平衡的幾何條件是該力系的多邊形自行封閉。()

A:對B:錯答案:對科里奧利加速度簡稱科氏加速度,它是由于動系為轉(zhuǎn)動時,牽連運動與相對運動相互影響而產(chǎn)生的。()

A:對B:錯答案:對點的速度合成定理,適用于牽連運動為平動和轉(zhuǎn)動的情況。()

A:錯B:對答案: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公理對剛體和變形體都適用。()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如圖所示兩種不同形式的繞線輪,用相同的速度牽動,且使輪子作純滾動,輪子運動得較快的是a。()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已知一動點作圓周運動,且其法向加速度越來越大,則該點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大.()

A:對B:錯答案:對約束力的方向恒與非自由體被約束所阻擋的位移方向相同。()

A:對B:錯答案:錯牽連速度和牽連加速度是該瞬時定系上與動點重合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A:對B:錯答案:錯圖示均質(zhì)圓盤對O軸的轉(zhuǎn)動慣量為JO,其上繞以繩索,繩下懸一質(zhì)量為m的重物。在圓盤上加一矩為M的力偶,設圓盤的角加速度為α,則有等式:JO=M-Pr。()

A:錯誤B:正確答案:A關(guān)于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只有動力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動能增加,阻力不對物體做功。()

A:對B:錯答案:錯零力桿雖然不受力,但卻是保持結(jié)構(gòu)的幾何不變性所必需的。()

A:錯B:對答案:對假設汽車緊急剎車制動后所受阻力的大小與汽車所受重力的大小差不多,當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時,突然制動。它還能繼續(xù)滑行的距離約為20m。()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根據(jù)慣性定律,質(zhì)點的質(zhì)量越大,它的運動狀態(tài)越不容易改變。()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用兩只手和一只手都能轉(zhuǎn)動方向盤,于是就可以說力偶可以和力等效。()

A:錯B:對答案:錯工程中常見的力系按其作用線的相互關(guān)系可以分為()

A:平行力系B:任意力系C:共線力系D:匯交力系答案:任意力系###共線力系###平行力系###匯交力系點作曲線運動時,下述不正確的是()

A:若切向加速度為正,則點做減速運動B:若切向加速度為正,則點做加速運動C:若切向加速度與速度符號相同,則點做加速運動D:若切向加速度為零,則速度為常矢量答案:若切向加速度為正,則點做加速運動;若切向加速度為正,則點做減速運動;若切向加速度為零,則速度為常矢量平面平行力系向作用面內(nèi)任一點簡化,可能得()

A:一個力偶B:零C:一個力和一個力偶D:一個力答案:一個力###一個力偶###一個力和一個力偶###零已知某平面任意力系與某平面匯交力系等效,又與某平面力偶系等效,則此平面任意力系向面內(nèi)任一點簡化不可能得到()

A:一個力B:平衡C:一個力與一個力偶D:一個力偶答案:一個力###一個力與一個力偶###一個力偶下列約束力方向判斷方法相同的是()

A:滾動支座B:固定鉸鏈支座C:具有光滑接觸表面的約束D:由柔軟的繩索構(gòu)成的約束答案:具有光滑接觸表面的約束###滾動支座剛體自由運動時,若某瞬時其上不共線的某三點加速度矢相同,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該瞬時剛體上所有點的速度必相等B:該瞬時剛體上所有點的加速度必相等C:該瞬時剛體上所有點的加速度不一定相等D:該瞬時剛體上所有點的速度不一定相等答案:該瞬時剛體上所有點的加速度必相等###該瞬時剛體上所有點的速度必相等理論力學的研究內(nèi)容包括()

A:動力學B:運動學C:工程力學D:靜力學答案:動力學###運動學###靜力學某平面一般力系向某點簡化,其主矢及主矩皆不為零,若適當選擇簡化中心,簡化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為()

A:主矩為零B:主矩改變,主矢也改變C:主矢為零D:主矢不變而主矩增大答案:主矢不變而主矩增大###主矩為零點的下述運動可以實現(xiàn)的是()

A:加速度越來越大,而速度大小不變B:加速度越來越小,而速度越來越小C:加速度越來越大,而速度越來越小D:加速度大小不變且不為零,速度大小也不變答案:加速度越來越大,而速度大小不變;加速度越來越大,而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小,而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大小不變且不為零,速度大小也不變平面圖形在其平面內(nèi)運動,某瞬時其上有兩點的加速度矢相同,則下述正確的有()

A:其上各點速度在該瞬時一定都相等B:其上各點速度在該瞬時一定不相等C:其上各點加速度在該瞬時一定不相等D:其上各點加速度在該瞬時一定都相等答案:其上各點加速度在該瞬時一定都相等###其上各點速度在該瞬時一定都相等剛體平行移動時,其上各點()

A:軌跡形狀相同B:每一瞬時速度相同C:速度相同但加速度不同D:每一瞬時加速度相同答案:軌跡形狀相同;每一瞬時速度相同;每一瞬時加速度相同剛體運動時,問下述哪些情況一定是平面運動?()

A:剛體上各點到某平板距離保持不變,而該平板在運動,平板上各點到某固定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B:剛體上有三點到某固定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C:剛體運動時,其上所有直線與某一固定直線間的距離保持不變D:剛體上有兩點固定不動答案:剛體上各點到某平板距離保持不變,而該平板在運動,平板上各點到某固定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剛體上有兩點固定不動關(guān)于對功率描述正確的有()

A:單位時間內(nèi)力所做的功稱為功率B:作用于轉(zhuǎn)動剛體上的力的功率等于該力對轉(zhuǎn)軸的矩與角速度的乘積C:功率等于切向力與力作用點速度的乘積D:功率的國際制單位是W,每秒鐘力所作的功等于1J時,其功率為1W答案:單位時間內(nèi)力所做的功稱為功率;功率等于切向力與力作用點速度的乘積;作用于轉(zhuǎn)動剛體上的力的功率等于該力對轉(zhuǎn)軸的矩與角速度的乘積;功率的國際制單位是W,每秒鐘力所作的功等于1J時,其功率為1W【FU04DX_003】空間力偶系有________個獨立的平衡方程。()

A:3B:1C:6D:4E:5F:2答案:3動點的運動方程為x

=

50t,y

=

500

-

5t^2,則t=0時刻的曲率半徑為(

)。

A:250B:150C:100D:200答案:250某定軸轉(zhuǎn)動剛體的轉(zhuǎn)軸通過點(2,1,3)角速度矢ω的方向余弦為0.6,0.48,0.64,角速度大小為25rad/s,則剛體上點(10,7,11)的速度矢為(

)。

A:192i+248j+186kB:8j-6kC:-64i-18j+30kD:20i-56k答案:8j-6k下列哪種運動形式是動力學三定律(牛頓三定律)不適用的情況:(

)。

A:離子推進器釋放離子產(chǎn)生推力調(diào)整姿態(tài)B:陀螺旋轉(zhuǎn)時受外力產(chǎn)生進動C:兩個光子相互背離運動,相對速度仍是光速D:超音速飛機突破音障后,阻力進一步增大答案:兩個光子相互背離運動,相對速度仍是光速運動學是從幾何的角度來研究特體的運動,不屬于運動學的內(nèi)容有()。

A:分析物體的運動加速度B:分析物體的運動速度C:受力分析D:分析物體的運動軌跡答案:受力分析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理論力學()的學習內(nèi)容。

A:靜力學B:能量學C:動力學D:運動學答案:靜力學剛體的平面運動可以簡化為平面圖形在自身平面內(nèi)的運動。可分解為隨基點的平移和繞基點的()。

A:平移B:轉(zhuǎn)移C:平動D:轉(zhuǎn)動答案:轉(zhuǎn)動點的合成運動中速度合成定理的速度四邊形中:()

A:相對速度為牽連速度和絕對速度所組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B:相對速度、牽連速度和絕對速度在任意軸上投影的代數(shù)和等于零。C:牽連速度為絕對速度和相對速度所組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D:絕對速度為牽連速度和相對速度所組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答案:絕對速度為牽連速度和相對速度所組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關(guān)于點的速度合成定理,正確的是:()

A:適用于牽連運動為任意運動的情況。B:只適用于牽連運動為轉(zhuǎn)動的情況下才成立;C:只適用于牽連運動為平移的情況下才成立;D:不適用于牽連運動為轉(zhuǎn)動的情況;答案:適用于牽連運動為任意運動的情況。點的合成運動中,正確的是:()

A:牽連速度和牽連加速度是該瞬時動系上與動點重合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B:相對運動是指動參考系相對于定參考系的運動;C:牽連速度和牽連加速度是指動參考系對定參考系的速度和加速度;D:牽連運動是指動點相對動參考系的運動;答案:牽連速度和牽連加速度是該瞬時動系上與動點重合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設一質(zhì)點的質(zhì)量為m,其速度v與OX軸之間的夾角為θ,則其動能在OX軸上的投影。()

A:正確B:錯誤答案:錯誤質(zhì)點系對于某定點的動量矩對時間的導數(shù),等于作用于質(zhì)點系的外力對同一點的矩的矢量和。()

A:正確B:錯誤答案:正確在空間問題中,力對軸的矩是代數(shù)量,而對點的矩是矢量。()

A:對B:錯答案:對已知自然法描述的點的運動方程為s=f(t),則任一瞬時點的速度、加速度即可確定。()

A:錯B:對答案:錯動點在運動時的加速度為零,顯然該動點的速度一定為零。()

A:錯B:對答案:錯均質(zhì)物體的幾何中心就是重心.()

A:對B:錯答案:對若平面圖形的速度瞬心的加速度始終為零,則該平面圖形所代表的剛體作定軸轉(zhuǎn)動.()

A:錯誤B:正確答案:正確靜參考系一定是靜止不動的。()

A:錯B:對答案:錯具有摩擦而平衡的物體,它所受到的靜摩擦力F的大小,總是等于法向反力N的大小與靜滑動摩擦系數(shù)f的乘積,即F=fN。()

A:錯B:對答案:錯質(zhì)點系動量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變化量,等于作用于質(zhì)點系的外力在該段時間內(nèi)的沖量和。()

A:對B:錯答案:對請思考以下關(guān)于平面力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平面力系合成一個力時,該力通過簡化中心B:平面力系簡化后主矢和主矩均為零,原力系不一定平衡C:平面力系的合力對作用面內(nèi)任一點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shù)和D:平面力系合成一個力偶時,主矩與簡化中心的選擇無關(guān)答案:平面力系合成一個力偶時,主矩與簡化中心的選擇無關(guān);平面力系合成一個力時,該力通過簡化中心;平面力系的合力對作用面內(nèi)任一點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shù)和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一下?在我們所學習的原理、法則、定理中,不一定適用于變形體和多體的有二力平衡原理以及下列哪些原理呢?()

A:加減平衡力系原理B:力的可傳性原理C: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答案: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如圖8所示桿件OBA的作用力F對桿端點O的力矩()。

A:B:C:圖8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無。\n桿件OBA的作用力F對桿端點O的力矩為零,即選項D“無”。答案為D。\n圖8中的作用力是F1、F2,F(xiàn)對桿端點O的力矩由各力的矢量大小、夾角決定,所以選擇D。'在圖42中,設彈簧的原長為,彈簧系數(shù)為,物塊由M1運動至M2,彈性力作的功為()。

A:B:C:D:圖42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彈性力作的功為零】。\n\n根據(jù)彈簧的拉伸和壓縮,物塊在M1和M2之間運動時,彈簧的彈性力始終與物塊的運動方向相反,因此彈簧對物塊不做功,即彈性力作的功為零。'一點作勻速曲線運動,則對點的切向加速度at和法向加速度an描述正確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a(t)=v(t)·(dr/dt)為速度的切向分量引起的加速度;a(n)=|v(t)|2/r為速度的法向分量引起的加速度。一點作勻速曲線運動,說明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改變,所以切向加速度為零,只受法向加速度的影響。因此,正確答案是C:a(t)=v(t)·(dr/dt)為速度的切向分量引起的加速度;a(n)=|v(t)|2/r為速度的法向分量引起的加速度。'如圖18所示機構(gòu)中,曲柄OA以角速度ω轉(zhuǎn)動,帶動連桿AB在套筒D中滑動,圖中點A速度vA的方向為()。

A:垂直于OA向右圖18B:垂直于AB斜向下C:垂直于OA向左D:垂直于AB斜向上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垂直于AB斜向上】。\n\n根據(jù)題目描述,曲柄OA以角速度ω轉(zhuǎn)動,帶動連桿AB在套筒D中滑動。由于連桿AB與套筒D的滑動關(guān)系,點A的速度方向垂直于AB斜向上。因此,正確答案為D:垂直于AB斜向上。'平移剛體上點的運動軌跡,以下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A:必為平面曲線B:不可能是空間曲線C:可能是空間曲線D:必為直線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C:可能是空間曲線】。\n\n平移剛體上點的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曲線或空間曲線,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剛體平移時,所有點的移動軌跡相同,因此不會出現(xiàn)不同的軌跡形狀。而選項A、B、D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錯誤,因此不是正確答案。'如圖25所示平面機構(gòu)中,AB=BD=DE=l=300mm。在圖示位置時,桿BD平行于AE,桿AB的角速度ω=4rad/s。求此瞬時點D的速度和桿DE的角速度。()

A:vD=1.2m/s,ωDE=5rad/s圖25B:vD=1.5m/s,ωDE=5rad/sC:vD=1.5m/s,ωDE=4rad/sD:vD=1.2m/s,ωDE=4rad/s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為:D:vD=1.2m/s,ωDE=4rad/s\n\n根據(jù)題目描述,已知AB=BD=DE=300mm,桿BD平行于AE,桿AB的角速度為4rad/s。\n\n需要求的是點D的速度vD和桿DE的角速度ωDE。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桿AB和桿BD可以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其相對速度即為點D的速度vD。由于桿BD平行于AE,所以桿DE和桿AB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即vD在垂直方向的分速度等于vD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n\n由于AB和BD長度相等且平行,所以可得到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長度為600mm,而點D到對角線的距離為BD的一半,即150mm。因此,點D的速度vD在垂直方向的分速度為150mm/s。又因為角速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相等,所以vD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也為4rad/s。\n\n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得出vD=4m/s。\n\n至于桿DE的角速度,根據(jù)題意,已知AB和BD的角速度相等且大小為4rad/s,而DE和AB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所以桿DE的角速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也為4rad/s。由于AB和BD長度相等且平行,所以DE的長度也為300mm。因此,桿DE的長度為300mm,其角速度為4rad/s。\n\n綜上所述,選項D為正確答案:vD=1.2m/s,ωDE=4rad/s。'如圖34所示,均質(zhì)細長桿,質(zhì)量為,長為,此桿對質(zhì)心軸(zc軸)的轉(zhuǎn)動慣量為()。

A:B:圖34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n根據(jù)題意,一個均質(zhì)細長桿,質(zhì)量為m,長度為L,此桿對質(zhì)心軸(zc軸)的轉(zhuǎn)動慣量。由于桿是細長桿,所以其質(zhì)量分布均勻,因此其轉(zhuǎn)動慣量與其長度和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因此,此桿對質(zhì)心軸的轉(zhuǎn)動慣量為:$I=frac{1}{3}mL^{2}$。所以選項C是正確的。'如圖2所示結(jié)構(gòu)中,AB與CD在C處鉸接,結(jié)構(gòu)上作用有力F,不計自重,則結(jié)構(gòu)中的二力桿為()。

A:不存在圖2B:ABC:CDD:AB和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因為題中AB與CD在C處鉸接,也就是說AC段與BD段各自受力,而結(jié)構(gòu)上作用有力F,說明AC段與BD段都受到力F的作用,而AC段與BD段都是以C點為支撐點,所以只有CD是二力桿。因此,正確選項為CD。'?一空間平行平衡力系,各力作用線與OZ軸平行,試寫出該力系相互獨立的平衡方程。()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為B:該力系相互獨立的平衡方程為:F1+F2=0,F(xiàn)3+F4=0。\n\n根據(jù)題目描述,該力系中各力作用線與OZ軸平行,說明這些力的方向都在OZ軸上,因此可以得出平衡方程:F1+F2=0和F3+F4=0。這兩個方程相互獨立,即每個方程中只包含一個力,不會與其他力產(chǎn)生影響。因此,正確選項為B。'如圖44所示,均質(zhì)圓盤A:質(zhì)量為m,半徑為r;滑塊B:質(zhì)量為m;桿AB:質(zhì)量不計,平行于斜面。斜面傾角為,摩擦系數(shù),圓盤作純滾動,系統(tǒng)初始靜止。則系統(tǒng)動能為()。

A:圖44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n根據(jù)題目描述,圓盤A與滑塊B組成的系統(tǒng)初始靜止,圓盤作純滾動,兩者之間存在摩擦力,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初始時刻系統(tǒng)動量為零,由于圓盤A和滑塊B之間存在摩擦力,系統(tǒng)在運動過程中會不斷損失能量,最終達到一個平衡狀態(tài),此時系統(tǒng)的總動能為零。因此,正確選項為C。\n\nA、B、D選項都與題目描述不符,因此不正確。'空間力偶矩是()。

A:自由矢量B:代數(shù)量C:定位矢量D:滑動矢量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定位矢量。\n力偶矩是矢量,但不是自由矢量,因為力偶矩的轉(zhuǎn)向是固定的,不能像力一樣由一個力矢通過一個分力來表示。力偶矩的代數(shù)量可以由力偶矩的乘積再乘以單位面積得到,這個乘積再乘以單位面積得到的就是力矩,而力矩是代數(shù)量??臻g力偶矩的轉(zhuǎn)向是固定的,不能像力一樣由一個力矢通過一個分力來表示,所以它是一個定位矢量。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是C:定位矢量。'如圖22所示車輪沿一固定平面作純滾動,車輪半徑為R,輪心速度為,加速度為,則下面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

A:B:C:圖22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該題考察純滾動。滾動線速度不變,即線速度大小不變,因此只有選項C是正確的。選項A、B、D中的加速度均會使線速度發(fā)生變化,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為C。\n解釋一下D項。物體以初速度為v作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將位移拆成勻速運動的路程與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路程的和。兩個運動分別由vt^2/2a+v^2/2a=(vt+v)/2=(vt^2+v^2)/4v求得。又題目給定物體的總位移大小,用式子總位移/a算出的a并不代表題目要求的是哪一個路程的路程長。如選擇D則容易理解成后一個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末速度方向相反導致誤差擴大,選項C由于可以歸為一整體即合成初速度大小,明顯選擇更合理。所以題中考察的不僅僅是運動規(guī)律。同時注意到對于變速圓周運動用牛頓定律進行分析無法解決問題。另外加速度不能小于零且應垂直于物體運動的半徑。綜上不難發(fā)現(xiàn)選C而非D項的理由非常充分且原因頗多。所以這個選項命題意圖不僅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對純滾動的掌握程度而是多方面考核學生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以及圓周運動相關(guān)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運動學概念,多做比較和歸納才能使學生掌握更牢固并能舉一反三。\n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數(shù)學題中需要利用純滾動這一物理規(guī)律來解決車輪的運動問題,否則可能會陷入復雜計算和糾結(jié)中。同時需要注意物理問題中要注意加速度不能小于零且應垂直于物體運動的半徑,否則會出現(xiàn)錯誤結(jié)果。因此,正確選項為C。'圖示三力F1、F2和F3的大小均等于F,作用在正方體的棱邊上,邊長為a,則該力系簡化的最后結(jié)果是()。

A:一力偶B:一合力C:平衡D:一力螺旋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A——一力偶。\n\n根據(jù)題目描述,三力大小相等且作用于正方體的棱邊上,根據(jù)力的合成法則,這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即三個力形成的矢量和為零。這意味著這三個力不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但是,題目中并沒有提到這三個力的方向,因此無法確定是否形成合力或力螺旋。而力偶則是由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線的力形成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是這三個力形成了力偶。因此,正確答案是一力偶。'圖示平面機構(gòu)中,曲柄AO=100mm,以角速度ω=2rad/s繞定軸O轉(zhuǎn)動;連桿AB帶動搖桿DC,并通過連桿DE拖動輪E沿水平面滾動。已知DC=3BC,在圖示位置時,A、B、E三點恰在同一水平線上,且DC與DE垂直,則此瞬時點E的速度為()m/s。

A:1.2B:0.8C:0.6D:1答案:AI參考:根據(jù)題目描述,曲柄以角速度2rad/s繞定軸轉(zhuǎn)動,連桿AB帶動搖桿DC,并通過連桿DE拖動輪E沿水平面滾動。已知DC=3BC,在圖示位置時,A、B、E三點恰在同一水平線上,且DC與DE垂直。因此,點E的速度是由曲柄的轉(zhuǎn)動和搖桿的移動共同決定的。\n\n由于搖桿BC與曲柄AO的夾角為θ,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搖桿的長度BC=ABcosθ。同時,由于搖桿和曲柄同時繞著同一直線旋轉(zhuǎn),它們的速度是相等的,所以點E的速度可以通過將曲柄的速度分解得到。\n\n在這一點上,搖桿和曲柄的速度在同一水平線上,即BE的長度等于曲柄的長度AO。因此,點E的速度可以表示為:\n\nVE=Vωcosθ\n\n其中V是曲柄的速度(即2rad/s),θ是搖桿和曲柄的夾角(這個角度需要從題目中獲取),VE是點E的速度。\n\n由于已知DC與DE垂直,所以可以得出DC與AB垂直。因此,搖桿的長度BC=ABcosθ=ABcos(π/6)。由于AB和DC是連桿,所以可以知道AB和DC的比值等于DE和BC的比值。又已知BC=DE/3,所以我們可以得出:AB=2/3DE。又已知A、B、E三點恰在同一水平線上,且E為連桿AB與輪的交點,所以E到軸線的距離就是輪半徑加上AB的長度。\n\n綜上所述,點E的速度可以表示為:\n\nVE=Vωcosθ=2×2cos(π/6)=1m/s\n\n因此,正確答案是D:1m/s。'

懸臂梁AB長為l1,質(zhì)量不計,質(zhì)量為m的勻質(zhì)桿BC長為l2,其B端與桿AB鉸接,其C端與一質(zhì)量同為m的重物(視為質(zhì)點)固結(jié)?,F(xiàn)將桿BC在圖示水平位置無初速釋放,則該初瞬時支座A的約束力為()。

A:B:C:D:答案:AI參考:根據(jù)題目描述,桿BC在初瞬時的支座A的約束力等于桿AB與桿BC和重物的重力的合力。\n\n桿BC的長度為l2,因此可以得知桿BC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桿AB的長度為l1,桿BC與桿AB鉸接,所以鉸鏈處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也為θ。\n\n由于桿BC無初速釋放,所以它會在重力作用下沿桿BC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其加速度為g。同時,由于鉸鏈處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也為θ,所以桿AB和重物會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的方向垂直于鉸鏈處所在平面并指向上方,大小為mgcosθ。\n\n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將這兩個力合成可以得到支座A的約束力大小為F=mg(l1sinθ+l2cosθ)。\n\n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構(gòu)架如圖所示,各桿重不計。D、C、E、H皆為鉸鏈。已知q=50kN/m,M=80kN·m,l=1m。則固定端A的約束力為()。

A:B:C:D:答案:AI參考: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鉸鏈連接的剛架,其中D、C、E、H是鉸鏈,而A是固定端。已知力矩M=80kN·m,力q=50kN/m。根據(jù)剛架的約束力平衡原理,固定端的約束力等于剛架所有桿件對它的力之和,再減去作用于剛架上的外力(如重力)。在這個問題中,沒有外力,所以固定端的約束力就是所有桿件對它的力之和。由于所有的桿都是鉸鏈,所以它們對固定端的約束力都是0。因此,答案是C:約束力為0。'

圖示半徑為r、質(zhì)量為m的圓環(huán),其中心速度為零,角速度為ω0,將此圓環(huán)放在水平地板上,環(huán)與地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f,則圓環(huán)開始滾動而不滑動的時間t=()。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n\n根據(jù)題意,圓環(huán)開始滾動時,其中心速度為零,角速度為ω?。由于圓環(huán)在水平地板上滾動,其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因此有:\n\nf=mω?2r\n\n其中f為摩擦力,m為圓環(huán)質(zhì)量,r為圓環(huán)半徑,ω?為角速度。由于圓環(huán)開始滾動時角速度為零,因此摩擦力也為零。因此圓環(huán)開始滾動而不滑動的條件是摩擦力大于重力沿圓環(huán)半徑方向的分力,即:\n\nf>mg×sinθ\n\n其中θ為圓環(huán)與水平地板的夾角。當圓環(huán)開始滾動時,其向下的速度逐漸增加,當重力沿圓環(huán)半徑方向的分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時,圓環(huán)將開始滑動。因此,圓環(huán)開始滾動而不滑動的最長時間為:\n\nt=θ/ω?\n\n其中θ為圓環(huán)與水平地板的夾角。由于題目未給出具體數(shù)值,因此無法確定具體時間。因此,正確答案為D。'如圖所示,梯子AB重W,上端靠在光滑墻上,下端放在粗糙的地板上,摩擦因數(shù)為f。試問當梯子與地面間夾角α滿足什么條件時,體重為P的人才能爬到梯子的頂點?()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B】\n\n分析題干,當梯子與地面間夾角滿足sinα=F/W,且sinα>μ時,人才能爬到梯子的頂點。其中F為梯子所受壓力,W為梯子重量,μ為梯子與地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所以B選項正確。注意這里夾角不能太小,否則人的體重可能不足以克服摩擦力爬到頂點。'

如圖所示,剛架上作用力F,則力F對點A和B的力矩分別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B】。\n\n根據(jù)題目描述,力F作用在剛架上,需要分析力F對點A和B的力矩。根據(jù)力矩的定義,力矩是力與力作用點在垂直于該力的平面上投影的乘積。對于力F,其作用點在剛架上,因此投影可以直接在剛架平面上進行計算。根據(jù)題目中的圖片,可以知道點A和B分別是剛架的兩個端點,因此力F對點A和B的力矩分別為力F在AB兩點的投影的乘積。根據(jù)圖片中的幾何關(guān)系,可以知道力F在A點的投影與AB垂直,因此在A點的力矩為0。力F在B點的投影為|F||cosθ|,其中θ為AB與力F方向的夾角。因此,力F對點B的力矩為|F||cosθ|。因此,正確選項為B。'

圖示機構(gòu)中,已知勻質(zhì)輪C作純滾動,質(zhì)量為m1,半徑為R;勻質(zhì)輪O質(zhì)量為m2,半徑為r;物B質(zhì)量為m3。系統(tǒng)初始靜止,繩段與水平面平行。則輪C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n根據(jù)題意,勻質(zhì)輪C作純滾動,且與地面間無相對運動,因此輪C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零。同時,由于勻質(zhì)輪C的質(zhì)量為m?,半徑為R,所以其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m?g/πR2。而勻質(zhì)輪O的質(zhì)量為m?,半徑為r,因此其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m?g/πr2。物B的質(zhì)量為m?,其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m?g/g?。因此,輪C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零。\n\n因此,正確答案是C。'

圖示質(zhì)量為m、長度為l的均質(zhì)桿AB,用兩根繩索OA與OB吊于點O,使桿AB成水平位置。設繩索與桿的左右交角均為45°。若突然斷開繩索OB,則斷開瞬時A端點的加速度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n\n根據(jù)題意,桿AB在水平位置,兩根繩索OA和OB與桿左右交角均為45°。突然斷開繩索OB,此時桿AB受到的合力為零,因此A端點的加速度為零。所以選項D是正確答案。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如圖所示,半徑為r1的圓截面,距中心r1/2處有一半徑為r2的小圓孔,則此截面形心的位置()。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C】\n\n根據(jù)題目描述,圖示截面是一個半徑為r1的圓截面,距中心r1/2處有一個半徑為r2的小圓孔。截面形心是指截面上最重要的幾何中心點,它是對整個截面形狀進行抽象化的結(jié)果。根據(jù)幾何學原理,當一個圓形被截取后,形心位置將保持不變。因此,對于這個圓截面,形心位置應該位于距中心r1/2處的小圓孔的中心位置,即圖示中的點C。所以,正確答案是C。'圖示機構(gòu)中,桿BC的速度瞬心分別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C:桿BC的速度瞬心分別為C點】。\n\n根據(jù)題意,桿BC的速度瞬心需要分析圖示機構(gòu)中BC桿的速度情況,而速度瞬心是兩個或多個速度的等效點。通過觀察圖示,可以發(fā)現(xiàn)桿BC的兩個端點A和C之間存在兩個等速圓周運動,即B點和C點各自繞自身的固定轉(zhuǎn)動軸旋轉(zhuǎn),形成的是一種繞自身的轉(zhuǎn)動的速度合成關(guān)系。由于轉(zhuǎn)動的圓周運動是沒有加速度的,所以圖示中的兩個圓環(huán)會相交于一點,這個交點就是桿BC的速度瞬心。因此,桿BC的速度瞬心分別為C點。'

曲柄連桿機構(gòu)位于水平面內(nèi),均質(zhì)曲柄OA重為P,均質(zhì)連桿AB重為2P,滑塊B重也為P。已知OA=r,AB=l。曲柄受常力矩M作用,略去摩擦。假定初瞬時曲柄OA與滑道平行,角速度等于零,則曲柄轉(zhuǎn)完第一圈時滑塊B的速度大小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n根據(jù)題意,曲柄受到一個恒定的扭矩M,而連桿和滑塊只受到重力作用,忽略摩擦力。在曲柄轉(zhuǎn)完第一圈的過程中,連桿的長度從0增加到l,而曲柄的長度從r增加到2r。由于曲柄和連桿的質(zhì)量分別為P和2P,因此曲柄受到的扭矩為M=P×2r=2Pr。\n\n由于滑塊的質(zhì)量為P,重力加速度為g,因此滑塊受到的重力為mg。\n\n曲柄的角速度為零,這意味著滑塊B的運動是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大小等于重力沿滑塊運動方向的分力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即v=mg/sinθ,其中θ為曲柄和滑塊之間的夾角。由于曲柄的角速度為零,所以θ為90度。\n\n因此,滑塊B的速度大小為v=mg/sin(90度)=mg=P×g。\n\n所以答案是D選項。'

圖示長為l的兩根均質(zhì)細桿,用鉸鏈B連接,C端有小輪可沿直立壁下滑。不計摩擦及小輪質(zhì)量。則當桿AB繞鉸鏈A轉(zhuǎn)到鉛垂位置、桿BC正好為水平位置時,小輪中心的速度大小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n小輪中心的速度大小為零,因為小輪可以沿直立壁下滑,說明小輪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沿豎直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小輪中心的速度大小為零。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桿OA以勻角速度ω0繞軸O轉(zhuǎn)動,半徑為r的小輪C沿OA作無滑動的純滾動。若選取輪心C為動點,動系固結(jié)于OA桿,則牽連速度ve=()。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ω0r。\n根據(jù)題意,輪子與桿構(gòu)成無滑動的純滾動,故桿上的動點與輪心相對桿的運動速度相等,為桿的勻角速度ω0。所以牽連速度Ve為桿的勻角速度乘以半徑r,即ω0r。\n\n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為C:ω0r。'

圖示兩均質(zhì)細長桿AB、AC,長為l,質(zhì)量均為m。用鉸鏈相連結(jié)成一直線,靜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力F方向垂直AB作用于點A,則點A的加速度為()。

A:0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B。兩均質(zhì)細長桿$AB、AC$,長為$l$,質(zhì)量均為$m$。用鉸鏈相連結(jié)成一直線,靜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力$F$方向垂直AB作用于點A,點A的加速度為0。由于力垂直作用于一點上,力的效果是對該點產(chǎn)生加速度,所以加速度為0。\n\n這道題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剛體的性質(zhì)。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受到的外力不會傳遞給其他物體,因此桿AC不會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同時,由于鉸鏈的存在,AB和AC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因此整體的加速度和AB桿的加速度相同。因此,點A的加速度為0。\n\n需要注意的是,這道題沒有給出具體的數(shù)值,因此無法進行具體的計算。但是根據(jù)題目的描述和解釋,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曲柄OA以ω0繞軸O轉(zhuǎn)動,并帶動直角曲桿O1BC在圖示平面內(nèi)運動。圖示瞬時,OA垂直于O1A,O1B處于鉛垂位置,θ=45°,已知OO1=2l,則曲桿O1BC的角速度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n根據(jù)題意,曲柄OA以ω0繞軸O轉(zhuǎn)動,帶動直角曲桿O1BC在圖示平面內(nèi)運動。圖示瞬時,OA垂直于O1A,O1B處于鉛垂位置,θ=45°。已知O1O=2l,則曲桿O1BC的角速度為:\n\nω=2lθ=2l×45°=πrad/s\n\n所以,選項C是正確答案。'

圖示三角拱,自重不計,若以整體為研究對象,以下四圖中哪一個是其正確的受力圖?()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B選項。\n\n整體為研究對象,不考慮自重的情況下,三角拱的受力圖應該是三力匯交于一點,且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選項B符合這個要求,是正確的受力圖。選項A、C、D中都存在不平衡的受力情況。'圖示正方體的邊長a,其上作用的力F,則力F

x

軸的力矩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力對x軸的力矩為零。\n\n根據(jù)題意,正方體上作用的力F,方向垂直于正方體表面,因此力對x軸的力矩為零。所以選項C是正確答案。'圖示機構(gòu)中,桿ED以等速v沿鉛直滑道向下運動。在圖示瞬時,桿CO鉛垂,AB=BD=2r。則此時桿CO的角速度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n根據(jù)題意,桿ED以等速v沿鉛直滑道向下運動,桿CO鉛垂,AB=BD=2r。根據(jù)桿的運動學公式,桿CO的角速度為v/r。因此,選項C為正確答案。'銷子P限制在兩導槽中運動,導槽相互垂直,每一導槽又垂直于所在平動滑塊的導軌,如圖所示。在某瞬時,滑塊A以速度vA=0.2m/s向右運動,并以aA=減速。同時滑塊B以速度vB=0.15m/s向下運動,并以aB=減速。則該瞬時,銷子軌跡上P位置的曲率半徑為()m。

A:1B:1.75C:1.5D:1.25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1.25。\n\n根據(jù)題意,銷子限制在兩導槽中運動,導槽相互垂直,每一導槽又垂直于所在平動滑塊的導軌。由于滑塊A和B以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減速,可以推斷出銷子受到向下的合力,即向下的重力加速度與銷子向下的加速度之和。\n\n根據(jù)曲率半徑公式R=1/k,其中k為曲率,可得到曲率半徑R。由于題目未給出具體曲率k的值,因此無法直接計算曲率半徑。但是,根據(jù)題意可以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