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代的王錫爵曾說歸有光的散文是“無意于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于言語之外”。清朝散文家方苞也曾說他的散文能“使覽者惻然有隱”?!俄椉管幹尽肥菤w文中最動人的一篇,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能讓我們走近歸有光的情感世界,并借助這篇文章了解歸有光的散文特點。項脊軒志歸有光1.了解歸有光的生平及文章寫作背景,積累文化常識。2.梳理文言知識,理解文意,理清文章結構。3.學習作者善于選取富于特征意義的細節(jié)來表達深摯的感情。4.感受作者對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和對祖母、母親、妻子的深切懷念之情?!疚谋窘庾x】
《項脊軒志》所寫不過一間小屋,無非一些身邊瑣事、日常話語和尋常景物,卻飽含深情。文章圍繞“喜”和“悲”展開,志物懷人,悼亡念存,很能打動人心。文中一些細節(jié),如項脊軒遭火不焚,“室壞不修”,復萁不居等,用語平淡而情感濃厚,閱讀時要注意領會其中的妙處。教學目標了解作者歸有光(1507—1571),字熙甫,號震川,昆山(今屬江蘇)人,明代散文家。歸有光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博覽群書,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反對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擬古主義主張,自稱“好古文辭,然不與世之為古文者合”,提倡“獨出與胸臆”,強調真實感情,發(fā)揚了唐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后人把他和唐順之、茅坤等人并稱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瑣事引到古文中來,“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風格樸實,感情真摯,被譽為“明文第一”,當時他被人稱為“今之歐陽修”。代表作品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記》等。9歲能文14歲應童子試20歲童子試第一35歲
鄉(xiāng)試中舉連續(xù)8次,會試落選。66歲病死于任上60歲
中進士,任縣令。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代昆山人,號震川,又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瑣事引到古文中來,“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風格樸實,感情真摯,被譽為“明文第一”。作者簡介8歲時,母親周氏去世;17歲時,奶奶夏氏去世;18歲時,寫成《項脊軒志》前四段;20歲時,考中院試第一名,之后參加鄉(xiāng)試五次落第;23歲時,娶了母親生前為他定親的女子魏氏;29歲時,發(fā)妻魏氏去世;32歲時,魏氏婢女寒花去世;33歲時,重新拿出《項脊軒志》,補寫最后兩段;35歲時,考中舉人第二名,之后參加會試八次落第;43歲時,長子去世;44歲時,繼室王氏去世。48歲時,倭寇作亂,歸有光入城籌備守御,作《備倭事略》等;60歲時,考中三甲進士;及第后歷官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職,故被稱為“歸太仆”;64歲時,留掌內閣制敕房,參與編修《世宗實錄》;65歲時,因勞累過度而抱恨病逝。人生三大悲痛:幼年喪母壯年喪妻功業(yè)難成解題《項脊軒志》①“項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歸道隆所居之處;②“軒”,這里指小屋,即書齋。③“志”,記也,古代記敘事物,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文體。“項脊”之意有三:①它窄小,如在頸脊之間;②因作者遠祖歸道隆曾在江蘇太倉縣的項脊涇住過,有“懷宗追遠”之意。③項脊是撐起一個人的重要部位,自號“項脊生”,也可理解為他想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為家族中的頂梁柱。“志”為文體的一種,與“記”有相似之處,但二者還是有著明顯區(qū)別?!坝洝蓖ǔS脕碛浭禄蛭?,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等。“志”則大都用來記錄人物事跡,如墓志、人物志等?!俄椉管幹尽访麨橛洝拔铩?,內容則以記“人物事跡”為主,故以“志”為名。一間老屋兩種情感三個女人五件瑣事修葺書齋借一閣以寄三世之遺跡?!濉っ吩琳w感知喜悲先妣先大母亡妻諸父異爨老嫗憶母追憶大母回憶亡妻項脊軒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舊】原來的、舊日的
【方丈】一丈見方(古今異義)【滲漉】滲漏下。
【下】向下(名作狀)【顧】環(huán)顧、向四周看。
【北向】面向北【前】在前面,名作狀
【辟】開辟【垣墻】砌上垣墻,名作動
【周】圍繞【洞然】明亮的樣子
【雜】混雜;【欄楯】欄桿??v的叫欄,橫的叫楯?!緞佟棵馈举妊觥堪簿印⑿菹?/p>
【嘯歌】長嘯吟唱。【冥然】靜默的樣子。
【兀坐】獨自端坐?!救f籟】自然界萬物發(fā)出的響聲;一切聲音?!緯r】時常?!救ァ侩x開?!救逯埂哭r歷每月十五的晚上?!景唏g】交雜錯落【珊珊】搖曳多姿的樣子。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項脊軒,是原來的南閣子。屋內僅一丈見方,只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上百年的老屋,(屋頂、墻上的)泥土滲透漏下,雨水往下流;每當移動書桌時,環(huán)視四周沒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陽光,時間一過中午(屋內)就已經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從上面漏土漏雨。閣子北面開了四扇窗子,四周圍繞院子砌上墻,用(北墻)對著南邊射來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內)。日光反照,室內才明亮起來。又在庭院里錯雜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植物,往日的欄桿,也就增加了光彩。借來的書籍擺滿書架,我安居室內長嘯歌吟,靜靜地獨自端坐,聽到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聲音;庭院、階前卻靜悄悄的,小鳥不時飛來啄食,有人來了(鳥)也不離開。十五的夜晚,明月照亮半截墻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吹來,樹影搖動,非常喜人。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修繕前后的項脊軒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狹小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破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璋敌蘅樓靶蘅樞蘅樅笊詾樾掭荩共簧下?。不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明亮雜植蘭桂
明月半墻
桂影斑駁
風移影動
幽雅寧靜萬籟有聲
庭階寂寂
小鳥啄食
多可喜鮮明對比第1段:寫項脊軒可喜的事。讀書之樂景致之美喜作者對項脊軒的深摯的眷戀之情,是貫穿全篇的一條感情線索。這段寫喜悅的心情,是為了反襯下文寫可悲的事。手法——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以動寫靜,動靜結合3.細節(jié)描寫小結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①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潰;②嫗憶母親,觸動失母之悲;③祖母勵志,長號不自禁;有什么作用?第2段圍繞“悲”寫了幾件事?“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第2段疏通文意,讀懂內容先寫由于諸父異爨,家中一片雜亂衰敗景象;繼寫我對母親的懷念以及對祖母的懷念抒發(fā)深沉的思念、悼亡之情。②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予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眩蛇啥?;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闭邦欉z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鞠仁恰吭诖艘郧??!疽弧恳惑w,整體?!惧省康鹊健井愳唷糠衷钭鲲?,即分家?!緝韧狻吭趦韧猓弧就恰康教幎际恰6罕硇揎?。【西】名作狀,向西面?!居忖叶纭吭竭^廚房去吃飯【始】起初【已】不久;【凡】總共【再】兩次?!鞠却竽浮咳ナ赖淖婺浮救椤课鼓蹋赣?。【先妣】去世的母親【撫】愛護,對待。【某所】這地方【而母立于茲】你的【束發(fā)】15歲【過余】探望、拜訪
【若】你【竟日】一整天
【大類】很像【比】及,等到
【闔門】關門【效】有成效
【頃之】不久【朝】名作動,上朝
【瞻顧】瞻視回顧【不自禁】不能控制自己。(賓語前置)②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予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闭邦欉z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譯文】然而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可喜的事,也有許多可悲的事。在此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內外設置了許多矮院墻,到處都是。東家的狗(聽到西家的聲音)就對著西家叫,客人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庭院中先是用籬笆隔開,不久后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里居住。這個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喂過奶,我母親生前待她很好。房子的西邊和內室相連,先母曾經來過一次。老婆婆常常對我說:“這個地方,你母親曾經站在這兒?!崩掀牌庞终f:“你姐姐在我懷中,呱呱地哭泣;你母親用手指敲著門說:‘孩子是冷呢?還是想吃東西呢?’我在門外一一應答?!痹掃€沒有說完我就哭了起來,老婆婆也哭了起來。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這里,很像個女孩子啊?”等到離開時,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讀書長久沒有人考取功名了,這孩子取得成就是指日可待的呀!”不一會兒,拿著一個象牙制的手板走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覲見皇帝用的,日后你會用到它!”瞻視回顧這些舊物,(這些事)就好像發(fā)生在昨天一樣,令人忍不住放聲大哭。梳理文本補充:歸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遠而末分,口多而心異。自吾祖及諸父而外,貪鄙詐戾者,往往雜出于間。率百人而聚,無一人知學者。率十人而學,無一人知禮義者。貧窮而不知恤,頑鈍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慶;入門而私其妻子,出門而誑其父兄。平時招呼友朋,或費千錢,而歲時薦祭,則計杪忽。俎豆壺觴,鮮或靜嘉。諸子諸婦,班行少綴。乃有以戒賓之故,而改將事之期;出庖下之俊,以易新薦之品者,而歸氏幾于不祀矣?!獨w有光《家譜記》譯文:歸氏家族到我出生時,一天天地更加衰敗。家族歷史悠久而最終分離,人口眾多但人心離散。從我的祖輩到各位叔父以來,貪婪粗鄙狡詐暴戾的人,常常有很多從家族中出現。大概上百人聚集在一起,竟沒有一個知道學習的。大概十個學習的,卻沒有一個懂得禮義的。親人貧窮卻不知道救濟,愚昧遲鈍卻不知道教育。親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慶賀;到家只知偏愛自己的妻子兒女,出門就欺騙父母兄弟。平時招待朋友,有時能破費千錢,但是在一年中重要的節(jié)日,祭獻祖先時,卻謀劃甚微。祭祀盛食物用的禮器、酒壺酒杯,很少有潔凈美好的。家中的男女祭祀時站隊都連不成隊列。更有甚者,竟然有因為請人觀禮的緣故,改變將要舉行祭祀的日期;用廚房里吃剩下的殘羹剩肴,來替換新供上的祭品,歸氏家族幾乎到了沒有祭祀的境地。項脊軒的變遷,回憶母親和祖母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大母勵志: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以手闔門,自語曰:“…兒之成,則可待乎!”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當用之!”多可悲老嫗憶母:
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先妣嘗一至思念、悼亡之情(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正面描寫)(語言、細節(jié))小結第2段(語言、動作)祖母的言語舉止表露了她怎樣的心情?言語舉止心情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既含疼愛之情,又有贊許之意以手闔門對孫兒的關切之情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高興之中又稍帶有幾分傷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對孫兒的勉勵、期待之情細節(jié)描寫、語言描寫大母——期待之情——長號追憶祖母勵志探究技巧,體味情感
功名未成,愧對先人令人長號不自禁情如洶涌的潮水,直瀉而出,完全失控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分家)從客觀的記述中寄予深長的感嘆語未畢,余泣,嫗亦泣情動于中,有淚無聲,含蓄而有節(jié)制
令人長號不自禁情如洶涌的潮水,直瀉而出,完全失控悲情感表達極有層次由內向轉為外露由沉穩(wěn)漸趨強烈思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③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故】過去?!緡L】曾經?!眷珉弧筷P著窗戶。扃:關閉。牖,窗戶。
【而】表修飾【之】音節(jié)助詞。
【以】憑借
【凡】總共【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測語氣?!咀g文】項脊軒的東邊以前曾經是廚房,人們到那里去,要從軒前經過。我關上窗戶待在里面,時間長了,能根據腳步聲辨別經過的人是誰。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明護佑著它吧。(刪去的)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譯文)項脊生說:巴蜀地方有個名叫清的寡婦,她繼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礦,采礦獲利為天下第一,后來秦始皇筑“女懷清臺”紀念她。劉備與曹操爭奪天下,諸葛亮出身隴中由務農出而建立勛業(yè)。當這兩個人還待在不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時,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們呢?我今天居住在這破舊的小屋里,卻自得其樂,以為有奇景異致。如果有知道我這種境遇的人,恐怕會把我看作目光短淺的井底之蛙吧!(揚眉瞬目:沾沾自喜貌)
④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⑤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緛須w】嫁到我家來。
歸,古代指女子出嫁?!練w寧】出嫁女子回娘家省親?!臼觥哭D述【無聊】精神沒有寄托?!局啤啃问?,規(guī)制?!臼帧坑H手(名詞作狀語)【蓋】傘蓋。④我已經作了這篇志,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問我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學寫字。我妻子回娘家省親,回來轉述小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子,那么什么是閣子呀?”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感到無聊,就讓人再次修葺南閣子,形制跟過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地,不常住在這里。⑤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親手種植的,現在已經像傘蓋一樣高高聳立了。
文章結尾,貴有余味。這篇文章的結尾,可以說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笨吹借凌藰?,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聽到了妻子的歡聲笑語。由“亭亭如蓋”的枇杷樹,自然就會聯想到當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現在物雖在而人已逝去,占據作者心頭的只是一片悵惘之情。結尾托物寓情,同時又點到“庭”,與題目“項脊軒志”相照應。言簡意豐情深,耐人尋味。
⑤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①暗示時光流逝?!拔崞匏乐晁种病薄敖褚选北砻鲿r光在推移,靜物發(fā)生了變化。②借物抒情,融情于景,抒發(fā)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感傷。作者看到樹,自然想到種樹之人,想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如今物猶在,人已去。作者明寫樹,實則借物抒情,化無形的相思為有形之物,寄托了對亡妻深深的懷念之情。③以景結情。只說樹在生長,不說人在思念,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修葺后:狹小破漏昏暗不漏生機勃勃、煥然一新修葺前:多可喜多可悲亦①諸父異爨②老嫗憶母③祖母勵志(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正面描寫)補補寫亡妻①憶往事:幸福和諧、伉儷情深。②寫景:枇杷如蓋,以景結情回顧全文的思路及情感明亮幽雅項脊軒志悲喜人事變遷④閉門苦讀,遭火未焚悲喜悲反襯反襯環(huán)境【思考4】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明確①善于擷取生活中的細節(jié)和場面來表現人物。如:圖書滿架、小鳥時來、明月半墻、桂影班駁、老嫗的神情、母親的慈愛等。
②結構嚴謹、文脈貫通。圍繞項脊軒來寫,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為貫通全文的“意脈”,使看似散漫無章的生活瑣事就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③語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濃郁真摯。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問題探究《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寒花】作者原配夫人魏氏陪嫁過來的婢女。【志】墓志,一種文體?!救嫒恕抗糯賳T之母或妻的封號?!倦簟颗慵薜逆九!臼隆糠獭!咀洹康筋^,到底。【曳】拖著,這里是拉的意思。【裳】古時下身的衣服,類似于長裙。男女均穿?!緺k(ruò)】點燃?!撅垺砍燥垺!救饺健啃稳菥徛苿踊蝻h忽迷離。【奄忽】忽然,很快的,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婢女名寒花,是我妻魏孺人的陪嫁丫環(huán)。死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葬在土山之上。她沒有能奉我到底,這是命??!
寒花當初陪嫁來我家時,年方十歲,兩個環(huán)形發(fā)髻低垂著,一條深綠色的布裙長可拖地。一天天氣很冷,家中正在燒火煮荸薺,寒花將已煮熟的荸薺一個個削好皮盛在小瓦盆中,已盛滿了,我剛從外面進屋,取來就吃;寒花立即拿開,不給我。我妻就笑她這種樣子。我妻經常叫寒花倚著小矮桌吃飯,她就吃,兩個眼珠慢慢地轉動著。我妻又指給我看,覺得好笑。
回想當時,一晃已經十年了。唉,真可悲?。?/p>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寒花葬志》
全文篇幅短小,構思巧妙,詳略得當。作者從日常生活的平凡瑣事中選材,詳細描寫了寒花的動作、性格、神態(tài),自然平實,無雕琢之痕跡,富有感染力從體制上講,它運用了小巧靈活的新形式,并采用倒敘的手法,突出了寒花的形象,情感真摯,親切自然;另外,該文語言簡潔凝練,抒情真摯,記事生動,體現出歸有光散文善用極淡之筆,寫極濃之情的特點。明·黃宗羲:予讀震川之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蓋古往今來事無巨細,唯此可歌可泣精神,長留天垠。明·王錫爵:其文無意于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于語言之外。[6]清·胡懷?。耗軐㈡九駪B(tài)曲折描寫出來,著墨不多,而神采生動,此是震川擅長文字,所謂于太史公所深會處也。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寒花葬志》
全文篇幅短小,構思巧妙,詳略得當。作者從日常生活的平凡瑣事中選材,詳細描寫了寒花的動作、性格、神態(tài),自然平實,無雕琢之痕跡,富有感染力從體制上講,它運用了小巧靈活的新形式,并采用倒敘的手法,突出了寒花的形象,情感真摯,親切自然;另外,該文語言簡潔凝練,抒情真摯,記事生動,體現出歸有光散文善用極淡之筆,寫極濃之情的特點。
文章首節(jié)開頭三句就點明了寒花身分、死去時日和安葬處所。節(jié)末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這里的“命”,不僅指寒花的命運,也兼指魏孺人乃至多次應試、此時尚未中舉的作者本人命運。紅顏多薄命,生者亦坎坷,深沉的嘆息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調。
文章主體在第二節(jié),憶寒花三事、孺人兩笑。寒花三事:其一是初來時的打扮:“垂雙鬟,曳深綠布裳”。此記其稚態(tài)可憐。其二是削荸薺時的調皮:“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此述其嬌態(tài)可噱。其三是吃飯時的神情:“即飯,目眶冉冉動”。此言其憨態(tài)可笑。至此,寫出了寒花質樸、單純、天真的情態(tài)。孺人兩笑:前“笑之”,是稱許婢女而同嘲丈夫;后“又指予以為笑”,是引丈夫而共笑婢女。于此,既寫出了孺人慈愛、寬厚、善良的風神,也寫出了夫妻相得、主婢無間的閨房情趣。以上所憶,都是初媵時事,益見憶念的深遠。而所憶均以寒花起、以孺人結,既是扣題所需,益見旨歸所在。
最后一節(jié),“回想是時”回應“初媵”??邕^時間的隔限,結束往事的憶想,回筆寫現在的心情:“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十年”指寒花從“初媵”到此日之死的歲月。歡愉易逝,歲月如流,昔日饒有情趣的事徒增今日的悲感?!翱杀惨选本?,承第一節(jié)的“命也夫”再抒悼念之情,以短吁長嘆收筆,更顯得情深意長。【思考5】對比閱讀先妣事略[明]歸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孺人數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崩蠇炓员⒍葸M,曰:“飲此,后妊不數矣?!比嫒伺e之盡,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于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①。冬月壚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閑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灑然。遇僮奴有恩,雖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吳家橋②歲致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即熟讀無一字齟齬乃喜。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ㄟx自《震川先生集》,有刪改)(注)①若不謀夕:好像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fā)生什么情況,指好像形勢危急,難以預料。②吳家橋:作者外祖家。問題探究問題:歸母為人儉樸,這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明確①吩咐婢女把冬天生爐火剩下的炭屑團起來,加以利用。②物盡其用,家里沒有被丟棄之物。問題探究全文以作者青年時代朝夕所居的書齋項脊軒為經,以歸家?guī)状说娜耸伦冞w為緯,真切再現了祖母、母親、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達了作者對于三位已故親人的深沉懷念。作者借一軒以記三代之遺跡,睹物懷人,悼亡念存,敘事娓娓而談,用筆清淡簡潔,表達了深厚的感情。明晰主旨年知鄉(xiāng)愁像一縷風跟隨一片云,像一脈溪流懷抱一座山川,像一把稻谷眷戀腥香的泥土,像一杯烈酒纏綿一副心腸,像一掛鞭炮喜慶一個節(jié)日,年被一副副吉祥的春聯拉出來,在時間醇厚的地窖中發(fā)酵成一壇壇芬芳的美酒。在游子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下水井維修合同范本
- 供應合同范本長期
- 2025年吐魯番怎么考貨運從業(yè)資格證
- 住宅綠化養(yǎng)護合同范本
- 醫(yī)療健康服務合同范本
- 個體工商退股合同范本
- 助理編輯聘約合同范本
- 蘇州代建合同范本
- 公司改造施工合同范本
- 營地臨建合同范本
- 波普解析PPT質譜教案資料
- YS/T 431-2000鋁及鋁合金彩色涂層板、帶材
- 球墨鑄鐵管安裝規(guī)范及圖示課件
- ERCP講義教學課件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課件
- 霍亂病例分析課件
- 體檢報告單入職體檢模板
- 銀行基本技能(第2版)電子教案
- 高中英語單詞及短語匯總(北師大版)
- 北京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及行政區(qū)劃代碼
- TTT培訓教材(-55張)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