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題演練跟蹤檢測)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1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題演練跟蹤檢測)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2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題演練跟蹤檢測)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3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題演練跟蹤檢測)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4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考題演練跟蹤檢測)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題演練+跟蹤檢測)第三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3.8近代前期的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新人教版【高考題組】考點一近代列強的侵略1.(2015·安徽文綜·T15)傳教士郎懷仁等上書拿破侖三世:“現(xiàn)在我們能夠自由地深入久閉的中國內地,在那里可以講道、設堂、建設慈善機構。取得這個自由應當歸功于陛下的大力保護,歸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視條約執(zhí)行的公使?!睋?jù)此判斷,該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選B。由題干材料的內容看,此時法國在華已經(jīng)取得了深入內地、自由傳教、在北京派駐公使等特權,這些特權取自1858年的《天津條約》,但因當時中法雙方?jīng)]有換文。再由“歸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視條約執(zhí)行的公使”可知,1860年中法簽訂《北京條約》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故B正確。《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分別是英國、日本與清政府簽訂的,均與法國無關,故A、C錯誤。法國雖是《辛丑條約》的簽訂國之一,但時間與內容均與題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故D錯誤。2.(2015·上海單科·T20)1860年,曾國藩在作戰(zhàn)前線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國)、米利堅(美國)三國和約條款”,“閱之不覺嗚咽”。這些令他“嗚咽”的和約條款,與美國相關的部分出自()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選B?!赌暇l約》是中英兩國簽訂的,與美國無關,故A錯誤;清政府與英、法、美國簽訂《天津條約》,故B正確;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與美國無關,故C錯誤;《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不符合時間限制,故D錯誤。3.(2015·四川文綜·T5)圖1是法國某報刊登的關于晚清一場戰(zhàn)事的圖片。該戰(zhàn)事的后果是()A.《南京條約》簽訂B.中國西南門戶被迫打開C.沙市、重慶等商埠開放D.《辛丑條約》簽訂【解析】選D。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中英簽署了《南京條約》,而圖片顯示的侵略國家不只英國,星條旗反映的是美國侵略者,故A錯誤;中國西南門戶被迫開放是中法戰(zhàn)爭的結果,而圖片顯示的侵略國家不只法國,故B錯誤;沙市、重慶等商埠開放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結果,而圖片顯示的侵略國家不只日本,故C錯誤;圖片中有美、英、日、法的國旗,明顯顯示的侵略國家包括英、法、美、日等國,可知這次“戰(zhàn)事”應該是指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戰(zhàn)爭結束后簽訂了《辛丑條約》,故D正確??键c二中國晚清近代化4.(2015·山東文綜·T19)史學研究受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與影響。表2所列為1949-1978年間國內史學界發(fā)表的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專題研究論文數(shù)量,它反映了這一時期學者們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表2研究專題論文數(shù)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解析】選C。1949—1978年間,史學界盛行階級斗爭史觀。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前期中國的三次革命高潮,故史學界對此關注度比較高,而對戊戌變法關注度較低。5.(2014·山東文綜·T18)“合議既成,舉國爭言洋務:請開鐵路者有之,請練洋操者有之,請設陸軍學堂、水師學堂者亦有之。其興利之治,則或言銀行,或言郵政,或請設商局,或請設商務大臣……”“合議既成”是指簽訂了()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解析】選D。解答本題時,首先必須全面獲取“舉國爭言洋務”“興利之治”“銀行”“郵政”“商局”及“商務大臣”等有效信息,說明中國當時面臨重大社會危機,更多的中國人關注中國命運,認識到學習西方是不可扭轉的趨勢,而這一民族覺悟的形成應該是一個過程,由此判斷D正確。洋務派雖然大辦洋務,但只是少數(shù)人在興辦,并沒有達到“舉國”的程度,而且業(yè)務也沒有那么廣泛。6.(2013·全國卷Ⅱ·T29)1877年,清政府采納駐英公使郭嵩燾的建議,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此后,又在美國舊金山,日本橫濱、神戶、大阪及南洋華僑聚居的商埠設立了領事館。這反映了清政府()A.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的約束B.外交上開始出現(xiàn)制度性變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轉變D.國際地位得到提高【解析】選C。鴉片戰(zhàn)爭后,在世界大勢發(fā)生巨變的情況下,清政府不得不打開國門,走向國際社會,接受西方的外交理念。駐外領事館的設立,是中國外交近代化不可避免的選擇,是社會轉型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大進步,由此可知C正確。腐朽的清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際地位低下,中國的外交不可能出現(xiàn)制度性變化,也沒有能力去擺脫不平等條約的約束,由此排除A、B、D?!就卣寡由臁拷捌诹袕娗致缘奶攸c(1)從侵華原因上看:列強侵略是為了滿足其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兩次工業(yè)革命是列強對外侵略的原動力。(2)從侵華方式上看:以軍事侵略為手段,達到政治控制和經(jīng)濟掠奪的目的,經(jīng)濟侵略經(jīng)歷了一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進而控制中國經(jīng)濟命脈的過程。(3)從侵華策略上看:從局部宰割、妄圖瓜分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4)從侵華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導逐步發(fā)展為美日爭鋒,19世紀末形成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5)從結果和影響上看:歷次侵略戰(zhàn)爭都以中國的失敗宣告結束,每一次侵華戰(zhàn)爭,都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是近代中國落伍的最主要根源。鴉片戰(zhàn)爭和日本發(fā)動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不僅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不斷覺醒?!绢A測題組】1.鴉片戰(zhàn)爭時,琦善派人探聽了一些英國的情況,并據(jù)此寫了一份奏折上報朝廷,言道:“……是固蠻夷之國,犬羊之性,初未知禮義廉恥,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輕弱女,尚待擇配,則國非其國,意本不在保茲疆土,而其國權奸之屬,只知謀取私利,更不暇計其公家……故求索不專在通市?!边@份奏折反映出琦善()A.認識到了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根源B.以中國傳統(tǒng)觀念解讀英國政情C.對英國大臣的操守有正確認識D.認為英國權臣操縱著國家政權【解析】選B。由材料中的“蠻夷之國”“未知禮義廉恥”等信息,可以看出晚清仍以天朝上國自居,以傳統(tǒng)觀念看待和認識英國。【加固訓練】下面是部分學者對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原因的表述,最符合全球史觀的是()【解析】選C。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歷史作為一個整體考察。A是從資本家要求獲得商品市場的角度分析鴉片戰(zhàn)爭的原因,屬于現(xiàn)代化史觀,故A錯誤;B從中國和英國政教懸殊分析鴉片戰(zhàn)爭原因,屬于文明史觀;C從中國沒有加入世界大家庭而引發(fā)戰(zhàn)爭,符合從整體考察鴉片戰(zhàn)爭原因,故C正確;D從英國對封建落后的中國抱有侵略野心出發(fā)分析鴉片戰(zhàn)爭的原因,符合革命史觀,故D錯誤。2.“西方的市政管理、經(jīng)濟模式的傳入,使商埠最先脫出中國傳統(tǒng)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邁向近代化,沿??诎侗黄乳_埠被視為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點?!边@段話()A.認為中國近代化始于被迫開埠通商B.解釋了中國近代城市發(fā)展的根本原因C.全面分析了列強侵略對中國的影響D.客觀評價了西方擴張的積極作用【解析】選D。中國近代化始于洋務運動,而不是始于被迫開埠通商,故A錯誤;中國近代城市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故B錯誤;題干只是分析了列強侵略對中國城市發(fā)展的影響,故C錯誤;從材料“西方的市政管理、經(jīng)濟模式的傳入,使商埠最先脫出中國傳統(tǒng)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邁向近代化”可知,這段話客觀評價了西方擴張的積極作用,故D正確。3.《南京條約》簽訂后,由于不了解國際慣例,中國進出口實行同一稅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訂關稅稅率的談判中,堅持要求“進口稅重,出口稅輕”。直到1902年,中外商約談判,進口稅由5%增至12.5%。對材料的正確解讀是()A.清政府提高進口稅是為保護民族工業(yè)B.進出口實行同一稅率屬于國際慣例C.清政府降低出口稅是為抵制外資侵略D.改訂稅率后清政府掌握關稅主動權【解析】選A。清政府提高進口稅,有利于阻擋外國的商品輸入,保護民族工業(yè),故A正確;清政府“由于不了解國際慣例,中國進出口實行同一稅率”,可見進出口實行同一稅率不屬于國際慣例,故B錯誤;清政府降低出口稅只能起到刺激出口的目的,故C錯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改訂稅率后清政府仍然無法掌握關稅主動權,故D錯誤。4.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燾、劉錫鴻一正一副兩位駐外公使到達倫敦,清廷只是按照傳統(tǒng)方式給其諭旨,為此郭嵩燾不得不要求清廷“補版國書,充當公使”,英國以不符合國際慣例為由,拒絕承認劉錫鴻的外交身份。這反映出當時()A.傳統(tǒng)“理藩”理念依然存在B.清政府不具備近代外交的理念C.清朝依然處于閉關鎖國狀態(tài)D.英國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國際慣例【解析】選A?!扒逋⒅皇前凑諅鹘y(tǒng)方式給其諭旨”,故A正確;“清政府派出……駐外公使到達倫敦……清廷‘補版國書,充當公使’”,說明具備近代外交的理念,故B錯誤;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已打破閉關鎖國狀態(tài),而當時是“1877年”,故C錯誤;英國政策的出發(fā)點是殖民利益,故D錯誤。5.《俄國新聞報》說:要緊緊抓住中國甲午戰(zhàn)爭失敗的“大好時機”,“干凈利落地解決中國問題”。這里所說的“解決”主要是指()A.嚴厲懲治日本 B.參與瓜分中國C.穩(wěn)定中國秩序 D.策動聯(lián)軍侵華【解析】選B。根據(jù)材料中“干凈利落地解決中國問題”得出主要是針對中國,不是懲治日本,故A錯誤;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因此帝國主義抓住這一“大好時機”,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故B正確;列強的主要目的是侵略中國,不是穩(wěn)定中國的秩序,故C錯誤;八國聯(lián)軍侵華發(fā)生在1900年,是以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為名發(fā)起的,故D錯誤。6.“甲午戰(zhàn)爭的結果,某種程度上為歷史作了不合理的注腳。推動‘王朝中興’的洋務運動被后人所否定,而‘窮兵黷武’的明治維新卻成為史家美談?!边@告訴我們()A.歷史結論必須看重結果B.歷史評價基于價值立場C.歷史事件總是相互聯(lián)系D.歷史過程往往難以還原【解析】選B。洋務運動雖然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但沒有實現(xiàn)自強求富的目的,是封建王朝自救運動,故被后人所否定。明治維新推翻幕府統(tǒng)治,建立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制,推動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使日本成為近代強國,故成為史家美談,由此可見,歷史評價基于價值立場,故B正確。7.英國歷史學家馬士認為,《辛丑條約》訂立后的中國“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據(jù)應是()A.嚴禁中國人民反帝活動B.外務部位居各部之首C.列強駐軍京津地區(qū)D.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炮臺【解析】選A。嚴禁中國人民反帝活動說明清政府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故A正確;外務部位居各部之首、列強駐軍京津地區(qū)、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炮臺只能反映列強獲取的權益,不能體現(xiàn)題干中的核心依據(jù),故B、C、D錯誤。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6年出版《會考中國歷史》部分內容介紹:對于鴉片戰(zhàn)爭,介紹了中英雙方史學界的不同觀點:“中國人稱這次戰(zhàn)爭為‘鴉片戰(zhàn)爭’,因為這場戰(zhàn)爭是應禁鴉片貿易而引起的”;英國人卻稱為‘貿易戰(zhàn)爭’,把戰(zhàn)爭起因放在中英停止貿易的事件上去。對兩種觀點的誰是誰非則不作分析。依據(jù)你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