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微專題小練習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階段練專練11~專練15)一、選擇題[2023·山東濱州高三統(tǒng)考期末]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采用了“樁筏基礎”建設方式:先打下深達86米的基樁,而后澆筑6萬立方米混凝土加固,形成6米厚的混凝土筏板。大廈建有全天候新能源發(fā)電設備,每年可為大廈提供1.19百萬度的綠色電力;外墻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高透光雙層玻璃幕墻,兩層玻璃幕墻間留有一定空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降低建筑熱傳導,每年可節(jié)約25%的能源消耗,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綠色建筑。據(jù)此完成1~3題。1.影響上海中心大廈采用“樁筏基礎”建設方式的主要因素是()A.地質B.水文C.氣候D.地形2.上海中心大廈發(fā)電設備利用的新能源是()A.風能B.太陽能C.水能D.潮汐能3.大廈玻璃幕墻采用雙層設計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噪音B.增強光照C.保障安全D.保溫隔熱[2023·湖南卷]大氣污染受濕度、大氣運動等因素影響。我國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經(jīng)歷了一次較強的大氣污染,PM2.5濃度變化大。此期間該地空氣垂直運動弱。下圖示意此期間該地相關氣象要素的變化情況(箭頭表示對應時刻的近地面風向和風速,帕/秒是氣象部門計量空氣垂直運動速度的單位)。據(jù)此完成4~6題。4.7日20:00至9日20:00,該地()A.不同高度空氣垂直運動方向相同B.空氣當中的水汽以向外輸出為主C.垂直氣流強弱與濕度大小變化一致D.下沉氣流相對較強時近地面風速小5.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該地的天氣系統(tǒng)是()A.冷鋒、反氣旋B.冷鋒、氣旋C.暖鋒、反氣旋D.暖鋒、氣旋6.下列四個時刻,該地污染最嚴重的是()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2023·棗莊月考]下圖為贛南山地某測風塔所在風場50m高度逐月風速變化圖。讀圖,完成7~8題。7.決定贛南山區(qū)8、9月風速特點的天氣系統(tǒng)是()A.冷鋒B.暖鋒C.氣旋D.反氣旋8.該區(qū)域各季節(jié)風速均較大,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A.春季,有強對流天氣B.夏季,常受臺風影響C.秋季,樹葉凋零,阻力小D.冬季,北方冷空氣南下多[2023·廣東惠州高三統(tǒng)考階段練習]某研究小組在海拔4469米的某地冰川上,監(jiān)測并記錄冰川表面溫度和距離冰川表面1.5米處的氣溫。研究發(fā)現(xiàn),水在三態(tài)變化中存在吸熱、放熱現(xiàn)象。下圖為某時段內該冰川冰面溫度、冰面氣溫的日變化過程。據(jù)此完成9~10題。9.此地位于()A.大興安嶺B.南嶺C.太行山D.祁連山10.該冰川白天冰面溫度變化平緩的原因是()A.冰面氣溫變化平緩B.云層削弱太陽輻射C.冰面消融帶走熱量D.冰面反射太陽輻射二、綜合題11.[2022·全國甲卷,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2002年4月至10月,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嚴重異常。同年10月22日至23日,一場沙塵量創(chuàng)紀錄的沙塵暴襲擊了澳大利亞部分地區(qū)。下圖示意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當?shù)貢r間10月23日4時的海平面氣壓分布。(1)推測當年4~10月澳大利亞氣候異常的表現(xiàn),并分析其在沙塵暴形成中的作用。(6分)(2)在圖示甲、乙、丙、丁四地區(qū)中,指出10月23日4時正在經(jīng)歷沙塵暴的地區(qū)并說明判斷依據(jù)。(6分)(3)指出經(jīng)歷此次沙塵暴的地區(qū)10月22日至23日風向、氣溫的變化。(6分)(4)對于“人類是否應干預沙塵暴”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6分)專練16地球上的大氣(階段練專練11~專練15)1.A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高空受風影響較大,對于地基穩(wěn)固性要求格外高,而上海地處長江入??谌侵?,土質松軟,地質條件相對較差,需要用高規(guī)格的“樁筏基礎”建設方式,A正確;水文、氣候和地形都不是使用這種建設方式的主要考慮因素,B、C、D錯誤。故選A。2.A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高空受風影響較大,利用風力發(fā)電可以有效進行節(jié)能減排,A正確;上海處于季風區(qū),且受海洋影響較大,天氣以陰雨天氣為主,對太陽能的利用較難,且不能全天候利用太陽能,B錯誤;高空無法利用水能、潮汐能,C、D錯誤。故選A。3.D大廈玻璃幕墻采用雙層設計,“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降低建筑熱傳導”,體現(xiàn)了該設計主要目的是利用自然光的同時隔絕熱量傳導,D正確,A、B、C錯誤。故選D。4.B讀圖可知,不同高度空氣垂直運動方向不一定相同,有的地方上升,有的地方下沉,A錯誤;讀圖可知,7日20:00至9日20:00空氣的濕度呈下降趨勢,因此空氣當中的水汽以向外輸出為主,B正確;圖中顯示,垂直氣流強弱與濕度大小關聯(lián)度不明顯,并不一致,C錯誤;讀圖可知,下沉氣流速度與近地面風速關聯(lián)度不大,有些下沉氣流相對較強時近地面風速大,D錯誤。故選B。5.A讀圖可知,8日8:00至10日20:00,當?shù)亟孛骘L速先呈加大趨勢,后風速減小,近地面均以下沉氣流為主,空氣濕度呈下降趨勢,先后符合冷鋒、反氣旋天氣系統(tǒng)控制的天氣特征,A符合題意;此時段的天氣特征與暖鋒、氣旋特征差異較大,排除B、C、D。故選A。6.A材料信息表明,當?shù)亟?jīng)歷的大氣污染屬于顆粒物(PM2.5)污染,這種污染一般多出現(xiàn)在靜風環(huán)境下,空氣濕度大時,容易形成較嚴重的霧霾天氣,大氣污染較嚴重,讀圖可知,四個選項時段中,7日20:00時,近地面風速小、空氣濕度大,因此此時污染最為嚴重。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军c睛】高密度人口的經(jīng)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huán)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xù)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wěn)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xiàn)大范圍的霧霾。7.D根據(jù)我國鋒面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8月雨帶位于華北、東北地區(qū),9月雨帶退到長江以南,所以8、9月贛南山區(qū)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水平運動風速較小,決定風速特點的天氣系統(tǒng)是反氣旋,D項正確。8.D該區(qū)域各季節(jié)風速均較大,主要原因是冬季北方冷空氣南下多,風速較大,D項正確;春季,氣溫較低,有氣旋活動,沒有強對流天氣,A項錯誤;夏季,常受東南季風影響,風力強,臺風不會經(jīng)常發(fā)生,B項錯誤;贛南山區(qū)為常綠林,秋季樹葉常綠,C項錯誤。9.D結合圖中信息可知,該山地冰面氣溫最高值出現(xiàn)在北京時間15時左右;結合所學可知,一天中氣溫最高應為地方時14時左右,因此此山應位于北京的西側,A錯誤;結合所學可知,太行山與南嶺海拔大多在1000米到2000米,材料中該地海拔為4469米,B、C錯誤;祁連山海拔較高且位于北京的西側,D正確。故選D。10.C結合材料可知,“水在三態(tài)變化中存在吸熱、放熱現(xiàn)象”,冰面在消融過程中會吸收熱量,使得溫度變化平緩,C正確;結合圖示可知,冰面氣溫變化起伏較大,并不平穩(wěn),A錯誤;海拔較高的位置,大氣稀薄,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B錯誤;冰面反射太陽輻射并不是氣溫變化平緩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11.答案:(1)表現(xiàn):降水少,氣候異常干旱。作用:干旱導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塵源,為沙塵暴提供物質基礎;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氣溫回升快,利于產(chǎn)生大風或強風的天氣,為沙塵暴提供動力條件。(2)丙。丙位于高壓中心及沙漠東側,為偏西風,且風力較大,沙塵主要吹向丙地。(3)風向變化:從偏北風轉為西南風。氣溫變化:氣溫降低,溫差變小。(4)觀點:干預沙塵暴。理由:沙塵暴是自然災害,在一定范圍內,可對沙塵暴進行干預,控制沙塵暴發(fā)生的頻次和強度,減輕對經(jīng)濟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言之有理即可)觀點:不應干預沙塵暴。理由:沙塵暴是自然現(xiàn)象,是地球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質循環(huán)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干預沙塵暴會引起自然系統(tǒng)的連鎖反應,甚至引發(fā)其他生態(tài)災難。(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題以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為背景,以澳大利亞歷史上經(jīng)歷的一場嚴重沙塵暴事件為情境,涉及了沙塵暴形成條件、有關天氣系統(tǒng)、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等內容,強調了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與靈活運用,突出了對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等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第(1)題,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10月,澳大利亞大部分氣候嚴重異常。由于該時段當?shù)刂饕獙儆诙?、春季?jié),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澳大利亞這段時間處于旱季,其主要表現(xiàn)可能為降水偏少,會導致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異常干旱的情況。作用:2002年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異常干旱現(xiàn)象,使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qū)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為沙塵暴和沙塵天氣的發(fā)生提供物質基礎;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氣變暖,氣溫回升,為沙塵暴形成的特殊天氣背景,不穩(wěn)定的熱力條件有利于風力加大、強對流發(fā)展,從而挾帶更多的沙塵并卷揚得更高,為沙塵暴提供動力條件。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氣壓控制,乙地位于高壓中心附近,兩地均以晴朗天氣為主,且等壓線較為稀疏,風力較??;丁地距離沙漠較遠,且丁地西側有高大山脈阻擋,很難發(fā)生沙塵天氣;丙地等壓線較為密集,風力較大,同時丙地西部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時丙地為偏西風,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區(qū)的沙塵帶至此處,利于沙塵運動。第(3)題,此次沙塵暴受鋒面影響較為顯著,受鋒面西部高氣壓的影響,圖中槽線不斷由西向東移動。從圖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鋒后,鋒前為偏北風,來自低緯,屬于暖性氣流,鋒后為西南風,來自高緯,屬于冷性氣流。故沙塵暴所經(jīng)過的地區(qū),其風向由偏北風轉為西南風,同時也是冷氣團取代暖氣團的過程,伴隨著氣溫下降;由于大氣中塵埃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強,氣溫較低,夜間保溫作用增強,使得全天溫差變小。第(4)題,觀點:人類應干預沙塵暴。理由:沙塵暴是自然災害。沙塵暴使能見度下降,且大量的塵埃降落在農(nóng)作物上,導致農(nóng)業(yè)減產(chǎn),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同時受沙塵暴影響,大氣能見度降低,影響交通,沙塵增多導致環(huán)境污染加重,干擾正常人類生活。通過對沙源地地區(qū)的環(huán)境改良,可以有效地減少沙塵暴的發(fā)生。通過對沙化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