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師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
散
設
計
第一單元萬以上數(shù)的認識
第1課時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萬以上的數(shù)位順序表,掌握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
2.在萬以內數(shù)的認知基礎上,啟發(fā)學生通過知識遷移認識萬以上的數(shù)。
3.根據已有知識,結合現(xiàn)實情境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通過小組合作找出萬以上數(shù)
的讀法。
4.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遷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數(shù)感。
【重點難點】
[重點]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
[難點]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引新,促進遷移
課件出示“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圖片。
教師:同學們,你知道這是哪兒嗎?在哪個省市?誰知道中國國家圖書館面積,
藏書量分別是多少?怎樣才能了解到這些知識呢?
如查閱資料、上網查找,這些方法都很好,有同學通過上網查到:中國國家圖
書館面積約250000m,截至2008年底館內藏書26970000冊(件),珍藏甲骨35651
片,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國家圖書館年均接待讀者約4896000人次。
教師:這些數(shù)可真大呀!該怎樣讀這些數(shù)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shù),學習怎樣讀多位數(shù)。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提問: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在二年級時,我們已認識了萬以內的數(shù)?誰來說說10
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一百是多少?10個一千是多少?如果一萬一萬
地數(shù),10個一萬是多少?10個十萬是多少?怎樣數(shù)數(shù)?
十萬、二十萬、三十萬……10個一千萬是多少呢?
教師總結:像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這些都是
計數(shù)單位。用數(shù)字表示數(shù)時,把計數(shù)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
叫做數(shù)位。舉例說明什么叫數(shù)位。
三、小組交流,知識內化
觀察數(shù)位順序表(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的數(shù)位順序表),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內討論,最后全班交流結論:
1?個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是一,計數(shù)單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二
2.從右起,數(shù)位順序表里的數(shù)位是按從低位到高位的順序排列的。
3.從個位起,每4個數(shù)位分一級,已分出了個級、萬級、億級。
4.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強調: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我們把這種計數(shù)方法叫做十進
制計數(shù)法。
四、共同探究,穩(wěn)步前進
課件出示“中國國家圖書館”主題圖,教學例1。
教師:剛才同學們看到了國家圖書館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館內
的閱覽室(出示教材第3頁圖)。截至2008年底,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文獻26970000
冊(件)。珍藏甲骨35651片……國家圖書館年均接待讀者約4896000人次。
想一想:這些數(shù)該怎么讀?
同桌互相交流,匯報: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shù)按照個級的數(shù)的讀法來讀,并在后面讀出“萬”字。3.個級上全是0,
這些0都不讀。五、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第4頁例2。
自己先讀一讀,想一想:例2中的這些數(shù)的0哪些要讀,哪些不讀?
最后全班交流,總結:
1.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2.其他數(shù)位有1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1個零。
思考:億級和萬級的數(shù)的讀法與個級的數(shù)的讀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點:億級和萬級的數(shù)先按個級的數(shù)的讀法來讀。
不同點:讀億級數(shù)時要在后面加讀一個億字;讀萬級數(shù)時要在后面加讀一個萬
字。
六、遷移鞏固,解決問題
1.誰來說說含兩級的數(shù)怎樣讀?請用剛才學的讀數(shù)方法來讀下面的數(shù)。
600337568416545200284065
2.教材第5頁“課堂活動”第1題。讀卡片上的數(shù),說說兩個數(shù)的讀法有什么
不同。
3.讀出下列各數(shù),然后分別在各數(shù)的末尾添上3個0,再讀一讀。
70501902326
七、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八、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2
第2課時萬以上數(shù)的寫法及比較大小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寫數(shù)的基本寫法,能正確地寫出萬以上的數(shù)。
2.會比較萬以上數(shù)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數(shù)感。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萬以上數(shù)的寫法和大小的比較。
[難點]寫數(shù)時“0”的占位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一組為雅安地震災區(qū)捐款的課件。
教師:同學們?yōu)榱藥椭卣馂膮^(qū)的人們重建家園,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紛紛伸
出了援助之手,這是某縣兩個鄉(xiāng)鎮(zhèn)的人們捐款的情景。最后經統(tǒng)計小營鄉(xiāng)捐了二百
三十一萬四千元,望樹鄉(xiāng)捐了三十四萬二千一百元。這兩個鄉(xiāng)哪個鄉(xiāng)鎮(zhèn)的捐款多呢?
指名發(fā)言。
KJP21]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萬以上數(shù)的寫法及比較大小的方法。(板
書課題:萬以上數(shù)的寫法及比較大?。〦JP3
二、互動新授
1.嘗試寫數(shù)。
(1)教師出示教材第5頁例3:請同學們觀察前兩個數(shù)是怎樣寫的?然后小組
討論一下它們的寫法。
①學生獨立觀察、思考。
②小組交流。
③指名匯報。
教師小結:第一個數(shù)最高位是十萬,就在十萬位上寫“4”,萬位上寫“3”來表
示“四十三萬”,再按照萬以內數(shù)的寫法,寫出二千五百五十一。第二個數(shù)最高位是
千萬,就在千萬位上寫“2”,“9”在十萬位上,就在十萬位上寫“9”,在“2”和“9”
之間的數(shù)位上寫“0”,再按照萬以內數(shù)的寫法寫出三千。
(2)提問:七億這個數(shù)該怎么寫呢?
①同桌合作,探究寫法。
②集體匯報。
(在億位上寫7,其余各數(shù)位上寫0。)
(3)教師小結:整億的數(shù),從億級寫起,先在億級里按個級的寫法去寫,再在
萬級、個級添寫8個0。
2.自主寫數(shù)。
(1)學生獨立完成“寫一寫”。
(2)指名上前展示,并說一說寫數(shù)的方法。
3
追問:五千萬零四的中間該寫幾個。呢?
(該寫6個0,因為在寫數(shù)時,千萬位和個位上分別是5和4,百萬位、十萬位、
萬位、千位、百位和十位上都沒有數(shù),要用“0”占位。)
3.議一議。
問:怎樣寫萬以上的數(shù)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歸納出它的寫法。
(1)小組討論。
(2)集體匯報。
學生1:寫數(shù)從高位寫起;
學生2:先寫億級的數(shù),再寫萬級的數(shù),最后再寫個級的數(shù);
學生3: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總結歸納:從高位寫起,哪個數(shù)位上一個計數(shù)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4.比較大小。
(1)觀察數(shù)的特點。
教師:(出示教材第6頁例4)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組數(shù),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①學生獨立觀察、思考。
②指名匯報交流。
(第一組是位數(shù)不同的兩個數(shù)比較大?。坏诙M是位數(shù)相同的兩個數(shù)比較大小。)
(2)探究比較方法。
教師:怎樣比較出每組兩個數(shù)的大小呢?
①小組討論。
②集體匯報。
(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44554是5位數(shù),366128是6位數(shù),366128大,也就是
44554<366128;16499和16504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下一位還相同,
再比較下一位,依此類推……4比5小,所以16499小,也就是16499Vl6504。)
(3)教師歸納總結。
比較萬以上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兩個數(shù)如果位數(shù)不相同,那么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
如果位數(shù)相同,我們就從最高位起開始比較,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較下一
位,下一位還相同,再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直至比較出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6頁“課堂活動”。
(1)同桌互助,一個讀一個寫。
(2)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教師點撥。
強調:在寫數(sh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0”來占位。
2.(多媒體課件出示)寫出下面各數(shù),并比較大小。
(1)八百零四萬零三十四和一百二十六萬
(2)七億七千萬零七百七十和八千九百萬九千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匯報。
強調: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時',先看位數(shù),位數(shù)多的數(shù)大,只有在位數(shù)相同時;
4
才從高位到低位進行比較。
四、課堂小結
1.教師: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1:我學會了寫數(shù)的方法:運用數(shù)位順序表,從高位寫起,沒有計數(shù)單位
的數(shù)位上用“0”補齊。
學生2:我學會了比較兩個萬以上數(shù)的大小:兩個數(shù)如果位數(shù)不相同,那么位
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
學生3:如果位數(shù)相同,就從最高位起開始比較,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
比較下一位,下一位還相同,再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直至比較出結果。
2.教師:數(shù)字和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會經常用到今天所學的讀數(shù)、寫數(shù)
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把它掌握牢固。
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3課時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第9?1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一個大數(shù)的方法,并會進行用“萬”或“億”
作單位的數(shù)的計算。
2.讓學生經歷數(shù)據改寫的活動,從而體會數(shù)據改寫為我們帶來的方便,激發(fā)學
生探究的欲望。
3.經歷將一個大數(shù)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shù)的過程,歸納改寫的方
法。
4.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獲得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的方法,理解改寫后的數(shù)據的意義。
[難點]能進行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我國地域遼闊,陸地面積約9600000平方千米;我國人口眾多,2010年第六次
5
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總人口數(shù)已超過1300000000人。
二、合作探究
課件顯示剛提到的兩個數(shù)據。
教師:你們覺得這兩個數(shù)有什么特點?這樣寫出的數(shù)很長,且0特別多,很容
易寫錯??捎帽容^簡便的方法表示嗎?
學生:9600000=960萬1300000000=13億
提問:2010年,我國肉類總產量達到79260000噸。這個數(shù)怎樣寫比較簡便?
學生回答:79260000=7926萬。
同桌或者小組討論:等號右邊的數(shù)與等號左邊的數(sh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相同:等號兩邊的數(shù)的大小完全相同。
不同:等號右邊的數(shù)去掉了萬位后面的0,加了一個“萬”字;等號左邊的數(shù)
沒有去掉萬位后面的0o
思考:怎樣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
有什么好處?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匯報結論:
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整萬、整億的數(shù),只需要去掉萬位、億位后面的
“0”,并寫上“萬”或“億”字。
優(yōu)點: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既簡單又不易寫錯,使人一目了然。
三、鞏固練習
把下面的大數(shù)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shù)。
1.太陽中心的溫度大約是15000000℃o
15000000=萬。
2.人的腦細胞約,用“億”作單位表示是多少個億?你是怎
樣想的?
3.7500000000=48900000=
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再小組合作討論,最后集體訂正,教師巡視幫助個別有
困難的學生。
四、例題講解
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2。
星光村賣稻谷260000千克,柑樹村賣稻谷320000千克,兩個村一共賣稻谷多
少千克?
生先嘗試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小組代表匯報。
可能出現(xiàn)下列情況:
情況1:260000+320000=580000(千克)
情況2:26000=26萬320000=32萬
26萬+32萬=58萬(千克)
問題:選用哪種方法計算合適?為什么?
6
學生討論得出:第2種方法好,計算簡便,不易出錯。
五、鞏固提高
1.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
如:我們學校蓋教學樓花費了360萬元。
2.完成教材第12?13頁練習二第1~3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七、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4課時求近似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1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大數(shù)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近似數(shù)的計算。
2.近似數(shù)是基于生產和生活中的需求產生的,從實際情境引入課題,讓學生理
解近似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3.經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魅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
[難點]正確進行近似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這學期,我們班轉來了幾位新同學,為了增進大家的了解,誰愿意用具體
的數(shù)據向他們介紹一下自己或者學校的情況?
學生1:我今年11歲,身高大約150厘米。
學生2:我的體重在40千克左右,我家有3口人,爸爸和媽媽每月的收入大約
1萬元。
學生3:我們學校有學生653人。
教師:在剛才介紹的這些數(shù)據中,哪些是準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
學生搶答:11,3,653是準確數(shù),150,40,1萬是近似數(shù)。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準確數(shù),這時就要用到近似
7
數(shù),比如:2008年新泰市總人口約500萬人,中國內地總人口約13億,這些數(shù)都
是近似數(shù)。那么,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呢?
二、新課探究
(-)師生探索四舍五入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3(1):534607c
教師:這是一個準確數(shù),如果改成一個近似數(shù),大約等于多少?
學生1:約等于五十三萬四千六百。
學生2:也可以約等于五十三萬五千。
學生3:還可以約等于五十三萬、五十萬。
學生4:你們認為“五十三萬”和“五十萬”誰比較合適?五十四萬怎么樣?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學生1:我認為五十萬比較合適,因為這樣的近似數(shù)比較簡單。
學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五十三萬比較合適,因為五十萬與準確數(shù)相比,比
準確數(shù)少了三萬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萬與準確數(shù)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學生3:只要千位上的數(shù)小于5,就可以直接去掉萬位后面的數(shù),約等于五十三
萬。
學生4:五十四萬不合適,當千位上的數(shù)大于或等于5,就可以在萬位上增加1,
再把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舍去,約等于五十四萬。
2.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3(2):38290約等于多少萬?
學生討論:千位上是8,大于5,所以萬位上增加1,約等于4萬。
3.歸納方法。
教師:我們怎樣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近似數(shù)呢?
學生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近似數(shù),先看千位上的
數(shù),千位上的數(shù)小于5,就把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數(shù)等于5或者大
于5,就向萬位進1,再把后面的尾數(shù)舍去。
師補充:這種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二)探索近似數(shù)的計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例4。
教師: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1:要求2011年退耕還林的面積比2010年大約多多少平方米,用減法計
算。
學生2:207980-140753,數(shù)太大了,不好計算??!
學生3:可以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把207980看作21萬,140753看作14萬,
再進行計算。
21萬-14萬=7萬(m)
教師:很好,要求大約多多少,是估計多多少,不需求出準確數(shù),用近似數(shù)計
算即可??梢姇蠼茢?shù)給我們帶來了不少便利??!
三、鞏固遷移,解決問題
1.做教材第11頁的“試一試”。
8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互動,全班訂正。
2.教材第12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說近似數(shù);或者同桌互動,一人寫數(shù),一人說近似數(shù)。
3.出示:456904852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它的近似數(shù)是多少?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答,再全班交流共同完成。
4.完成練習二第5,6,9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5課時數(shù)字編碼
【教學內容】
教材第15?1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收集一些編碼,設法了解編碼的結構與含義。
2.通過“數(shù)學編碼”的實踐活動,了解有關郵政編碼等數(shù)學編碼的知識,接觸
實際生活中更多數(shù)字編碼的應用,初步掌握數(shù)字編碼的方法,體會數(shù)學應用的廣泛
性,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3.感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郵政編碼,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學會編碼。
[難點]科學合理地使用數(shù)學編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編碼規(guī)律
由校運動會編碼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校運動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
賞今年校運動會場上精彩的畫面。(展示校運動會照片)
教師:你們知道這位運動員參加哪個年級的比賽嗎?
學生:四年級的比賽。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從選手的號碼中知道的。
9
教師:從號碼中,你還可以知道些什么?
學生:我還知道他是哪個班級的。
教師:這里還有一張運動員的照片,你從號碼中能獲得什么信息?(生答)
教師:這些運動員的號碼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或者說是按什么規(guī)律來編排的呢?
可以先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想法。
學生討論
教師:從號碼中我們看到年級用了幾個數(shù)字表示
學生:年級用一個數(shù)字表示。
教師: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小學只有六個年級,用一個數(shù)字就夠了。
教師:班級呢?
學生:班級也用一個數(shù)字表示。
教師:為什么?
學生:我們學校一個年級最多六個班。
教師:序號為什么要用兩個數(shù)字表示?
學生:因為每班都有四十多個人,用一個數(shù)字不夠表示,所以要用兩位數(shù)來表
zjs。
教師:同樣的道理,如果每個年級超過十個班,那么班級就要用兩個數(shù)字表示。
教師:這些簡單的數(shù)字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順序編排起來,就能傳遞各式各樣
的信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數(shù)字編碼》。(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L教學例1:出示教材第15頁例1情境圖。
教師:(指著郵政編碼)同學們,這6個小方框中的數(shù)字組成的是什么?誰知道
它們所代表的意義?
學生1:我知道這6個小方框中的數(shù)字組成的是郵政編碼。
學生2:我也知道是郵政編碼,但不知道這些數(shù)字代表什么意義。
教師: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郵政編碼吧?。ㄕn件出示男孩和阿姨的對話)
教師:看了兩人的對話,你知道了什么?能和同學交流一下嗎?
教師:為什么寄郵件時要寫收件人的郵政編碼呢?請大家看教材第15頁,找到
答案一起齊讀一邊。(生讀)
教師:看來郵政編碼非常重要,我們在寫信時一定要正確地書寫對方的郵政編
碼。
教師:那我們學校所在地區(qū)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抽生回答。
2.教學例2:出示例2情境圖。
教師:我們每個在校學生都有一個學號,這里是某希望小學給每個學生編的學
號,請你們認真閱讀信息,從中你知道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例2)
學生: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前面兩個數(shù)字表示年份,第
三、四位數(shù)字表示班級,倒數(shù)二、三位數(shù)字表示學號。
10
教師:看來,你們已經根據圖中提示找出學號編排的規(guī)律了,真是認真觀察的
學生。那你能按題中的編排方式編出最后一位男同學的學號嗎?
學生:1202451c
教師:他編的學號對嗎?(請一位同學進行點評)
學生:對的,2012年入學的第2班的45號男生。
教師:看來大家對數(shù)字編碼有了一定了解,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
數(shù)字編碼。(書中的條形碼、銀行卡號、食品條形碼……)
三、鞏固練習
1.課題活動:分組設計一個編學號的方案,給組內同學編學號。
2.完成教材第16頁練習三。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敬請選用《新領程》相關習題。
【教學后記】
第6課時認識計算器
【教學內容】
教材第17?1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操作程序,會用計算器輸入數(shù)。
2.體會"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轉化思想。
3.能借助計算探索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運算規(guī)律。
4.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態(tài)度,懂得合理地使用計算器。
【重點難點】
掌握用計算器計算的操作程序,了解輸入與顯示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取出電子計算器,讓學生也拿出自己的計算器。
教師:認識手里的東西嗎?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學生:計算器,方便我們計算。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器。
板書課題:認識計算器。
II
二、探究新知
(-)認識多種計算器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計算器各式各樣,我們一起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計算
器。(課件出示多種常用的計算器,邊展示邊介紹)
(二)認識計算器的功能
1.讓學生說一說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計算器的方法。
這時,學生可能會展示用計算器計算一些簡單的加、減法的方法。教師應給學
生提供較多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知識,從中也可以了解本班學生對計算
器的認識程度,為教學進度提供幫助。
2.認識一些功
能鍵。
(1)由學生來說明。
隨著計算器的普及,大多數(shù)學生在教師講解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經懂得了
一些操作計算器的方法,所以本活動可以先讓一部分學生做小老師,來介紹計算器
各功能鍵的作用,然后根據學生的介紹,教師做適當?shù)难a充。
(2)集中介紹一些功能鍵的作用。
電子計算器一般由電源及開關、顯示屏、鍵盤和內部電路幾部分構成。
①開機鍵。
按一下此鍵,接通計算器電源,打開計算器,還可以清屏。
②關機鍵。
按一下這個鍵,就切斷電源。
③四則運算鍵。
只需介紹鍵的使用方法。
④數(shù)字鍵。
數(shù)字鍵的使用。如按,顯示屏就顯示“12”。
⑤清除數(shù)據鍵。
若按錯數(shù)字或運算符號,就可按下此鍵。清除錯誤數(shù)據,再重新輸入。
⑥等號鍵。
按下數(shù)字鍵及四則運算鍵后,按下此鍵,顯示屏就顯示出輸入算式的計算結果。
如果學生有興趣,教師還可以借助不同的計算器,介紹一些其他的功能鍵。如:
時間鍵、日期鍵、括號鍵、存儲運算鍵等。
(3)學習用計算器輸入數(shù)據。
請學生嘗試獨立輸入數(shù)據:184560,3906728。
教師展示輸入數(shù)據18163,故意不小心輸錯數(shù)據,輸成18153,問:老師不小心
輸錯了數(shù)據,怎么辦?
學生討論后回答:1.可以按清除數(shù)據鍵,然后重新輸入;2.少輸了10,可以再
加上10。(只要學生回答得有理都給予肯定)
三、課堂練習
1.完成教材第18頁“試一試”。
12
2.完成教材第20頁“課堂活動”第1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請把你的
學習所得在小組內交流。
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7課時用計算器計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18?2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會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四則運算及大數(shù)的計算。
2.會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能用計算器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DP43在多位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會正確使用計算器進行基礎運算并能合理運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難點]借助計算探索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運算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新課探究
(一)教學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要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
教師:圖中媽媽問:買1臺洗衣機和1臺冰箱,一共要多少元?我們應該怎樣
列式解決?
學生:把1臺洗衣機的價和1臺冰箱的價格加起來,列式為3670+2488。
教師板書算式。
教師:你打算怎樣計算這道題?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教師:請一位同學上臺來展示用計算器怎樣計算。(抽生演示)
教師:剛才大家都看得非常仔細,現(xiàn)在請你們在自己的計算器上像剛才這位同
學那樣計算一次。(生操作)
教師:現(xiàn)在老師帶著大家檢查一遍。(教師演示)
13
2.課堂鞏固練習:教材第19頁“算一算”(上)。
(二)教學例3
課件出示教材第19頁例3情境圖。
教師:請觀察例3,你能用剛才的計算方法獨立完成嗎?
學生完成例3,教師巡視,針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再次講解。抽生回答。
教師:誰來匯報你是怎么完成這道題的?
學生:我從情境圖中知道今年分為兩個組收梨,一組收梨7930千克,二組收梨
8785千克,去年兩個組共收梨13600千克,要求這兩個組今年比去年多收梨多少千
克,需要先把今年兩個組收的梨加起來,算出今年兩個組一共收了多少千克梨,再
和去年進行比較。
教師:回答得真好!誰理解了這位同學的意思,能寫出算式嗎?
學生板書:7930+8785-13600
教師:請一位同學到講臺上演示怎樣用計算器計算,其他同學邊看小老師演示,
邊觀察每一次輸入的信息是否正確。
學生:先輸入7930,再輸入+號,然后輸入8785,再依次輸入-號和13600,最
后輸入=號,計算器就算出得數(shù)3115了。
教師:真是聰明又能干的小老師!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同桌討論)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1)什么情況下用計算器計算比較快捷呢?
(2)用計算器計算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先討論交流,再匯報:
(1)對于計算量較大的算式用計算器計算比較快捷。
(2)用計算器計算時要注意:①看清數(shù)據,準確輸入;②輸入時要養(yǎng)成良好習
慣,盡可能地把一個簡單的數(shù)或簡單的算式作為一個整體輸入,這樣速度快,又不
容易出錯。
二、小結
教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學習收獲想和其他同學分享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9頁“算一算”(下)。
2.完成教材第19頁“試一試”。請學生講解計算過程。
3.完成教材第20頁“課堂活動”第2題和練習四相關練習題。
四、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14
第8課時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
教材第2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復習本單元所學知識,進一步拓展對數(shù)位的認識。掌握萬以上數(shù)的讀寫、比
較和在生活中的應用,會用計算器,認識數(shù)字編碼。
2.聯(lián)系萬以內數(shù)的舊知的學習經驗,類比遷移進行萬以上數(shù)的整理與復習,形
成知識網絡,增強學生的理解。
3.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整理,使之系統(tǒng)化、條理
化。
4.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體會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1.中間和末尾有。的大數(shù)的讀寫。
2.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數(shù)。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引入
出示學生討論圖。
教師:我們剛剛學完了第一單元,圖上的小朋友準備和我們班上的同學進行比
賽,看誰學得好,你們有信心超過他們嗎?
學生:有信心。
教師:我們這單元都學了哪些知識?
學生1:我們學習了萬以上數(shù)的讀寫。
學生2:我會分級讀數(shù)。
學生3:我會比較多位數(shù)的大小。
學生4:我知道數(shù)字不但可以表示數(shù)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教師:同學們學到的知識真多,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這些知識。
二、整理、復習
1.說一說(請學生說出學過的數(shù)位順序表,師板書)。
教師:數(shù)位順序表可以幫助我們總結、記憶。大家從數(shù)位順序表上知道些什么?
學生1:我知道數(shù)位從右往左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學生2:我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學生3:我還知道數(shù)級的劃分是從個位起,每4個數(shù)位分為一級。
教師:記住數(shù)位順序,掌握“數(shù)級”的概念,對我們正確讀數(shù)、寫數(shù)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義。
2.讀一讀。
教師:剛才我們復習了數(shù)位順序表,你們能把它的相關知識點運用到數(shù)的讀寫
15
中嗎?請同桌互相讀教材第22頁第2題中的數(shù)。
抽生到講臺上讀一讀,并小結自己讀數(shù)的方法。
讀數(shù):先分級,注意每級末尾的。都不讀,每級中間無論有幾個0都只讀1個
令。
3.寫一寫。
教師:大家都會讀多位數(shù),并且有0的數(shù)的讀法也掌握了,那么我們在寫多位
數(shù)時,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1:寫數(shù)和讀數(shù)一樣,都應從高位開始。
學生2:要記住數(shù)位順序表,它能幫助我們正確寫數(shù)。
學生3:把一個數(shù)寫出來后,還要再讀一讀這個數(shù),看看和題中的讀法是不是
一樣。
學生4:讀數(shù)時,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但寫數(shù)時要寫出來;每級開頭和
中間不管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但寫數(shù)時有時要寫2個0或多個0。如二千三百
五十四萬六千,寫作:23546000。因此,寫數(shù)時還要認真、仔細對待0的問題。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寫數(shù)時的確應該注意大家總結出的各種問題。只要我
們牢記數(shù)位順序表,認真仔細地讀寫每個數(shù),相信人人都能成功。
4.用計算器計算。
請學生先獨立計算教材第22頁第4題,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訂正,可請一位學
生展示計算過程。
5.比較數(shù)的大小。
以小組為單位,一人說出兩個多位數(shù),其他學生比較大小,并說出比較方法。
三、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復習,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四、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9課時綜合與實踐三峽工程中的大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第2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搜集資料,實際感受萬以上的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對三峽工程中的數(shù)據調查,體會大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
16
題。
3.課前通過分組活動,調查感興趣的內容并進行整理,課上匯報。
4.感受大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大數(shù)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提問
教師:昨天老師讓大家搜集有關三峽工程的信息,請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你們小
組搜集到的信息。
學生1:我們組調查的是三峽大壩和水庫建造的資金投入。
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元人民幣,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130萬移民的安置
費530.04億元;輸變電工程322.74億元。
學生2:我們調查的是三峽大壩和水庫的建筑面積。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壩頂最大寬度
22.6米,壩底最大寬度126.73米,從右岸非溢流壩段起點至左岸非溢流壩段終點,
大壩軸線全長2309米。
學生3:我們調查的是三峽大壩的規(guī)模。
三峽大壩主體工程的混凝土方量為2643萬立方米,約為當前國內最大的葛洲壩
工程的2.5倍,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巴西伊泰普工程2倍。主體工程土石方
開挖最高年強度為2251萬立方米,約為國內已經達到的最高年強度的2.4倍(葛洲
壩工程土石方開挖最高年強度為93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最高年強度為548萬立
方米,約為葛洲壩工程203萬立方米的2.5倍、伊泰普工程304萬立方米的1.8倍;
金屬結構安裝最高年強度為4.6萬噸,為葛洲壩工程2.3萬噸的2倍。
教師:看來通過調查大家都知道三峽大壩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
教師介紹三峽大壩:
三峽水電站,又稱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三峽大壩,是中國長江
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干流上,大
壩位于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qū)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
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建設的
最大的水壩。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建設,1994年12
月14日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fā)電。
二、議一議
教師:從這些數(shù)據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1:三峽大壩從正式動工興建到全部完工,一共修建了多少年?
學生2:三峽大壩主體工程的混凝土方量是葛洲壩工程的2.5倍,那葛洲壩工程
的混凝土方量是多少?
教師:哪些數(shù)可以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shù)?
17
學生:工程總投資、樞紐工程、移民的安置費等都可以改寫成用“億”作單位
的數(shù)。
教師:比較各個項目資金投入數(shù)據的大小,哪個項目投入最多?哪個項目投入
最少?
學生:移民工程投入最多,輸變電工程投入最少。
教師: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信息?小組內交流討論一下。
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
三、小結
教師:通過搜集信息,我們了解到三峽大壩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
國也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的水壩。那你們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組內交流,
一會兒請代表發(fā)言。
學生1:我為我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學生2:中國太厲害了,能修建出這么雄偉的建筑。
學生3:我們以后要更加好好學習,可以修建出更大更雄偉的建筑。
四、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二單元加減法的關系和加法運算律
第1課時加減法的關系
【教學內容】
教材第28?2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加減法應用題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減的意義,能口述意義。
2.通過觀察比較,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會填加、減法算式中的未知數(shù)。
3.會把加法算式改寫成減法算式,會把減法算式改寫成兩道加法和一道減法算
式。
4.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探索知識聯(lián)系的態(tài)度,進一步
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重點難點】
18
[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減法內部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難點]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師:動物園里新運來一些熊貓,想去看看嗎?(生:想)
2.課件出示教材第28頁例題情境圖。
教師:請大家認真觀察,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1:成年熊貓有17只。
學生2:大熊貓寶寶有18只。
學生3:一共有大熊貓35只。
教師:從這些信息中,你能選擇其中兩條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嗎?
學生1:成年熊貓有17只,大熊貓寶寶有18只,成年熊貓和大熊貓寶寶一共
有多少只?17+18=35(只)
學生2:一共有大熊貓35只,成年熊貓有17只,大熊貓寶寶有多少只?35-17=18
(只)
學生3:一共有大熊貓35只,大熊貓寶寶有18只,成年熊貓有多少只?35-18=17
(只)
學生說出每個算式,教師板書。
二、學習新知,理解關系
1.理解每道題里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真不錯,利用前面已學過的加減法的知識自己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并
能自己解決。
教師: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叫什么,還記得嗎?
學生1:在加法算式中,17,18叫加數(shù),35叫和。
學生2:在減法算式中,35叫被減數(shù),17在第一道算式里叫減數(shù),在第二道算
式里叫差;18在第一道算式里叫差,在第二道算式里叫減數(shù)。
教師在生回答時板書各部分名稱。
2.找出上題已知條件和問題的聯(lián)系。
教師:從整體上看這3個算式,有關系嗎?
學生:有
教師:現(xiàn)在小組討論,觀察這3個算式有什么關系,你們能比較發(fā)現(xiàn)嗎?
討論后抽生匯報。
學生1:我們小組發(fā)現(xiàn)18在減法算式里是差或者減數(shù),在加法算式里是加數(shù)。
學生2: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加數(shù)等于和-另一個加數(shù)。
學生3: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關系。
教師:那從這些加法、減法算式中,你們認為加法與減法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呢?
學生1:加法和減法是相反的。
19
學生2: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學生3:我們可以利用減法來驗算加法是否算對了。
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加減法的關系。(板書課題)
三、鞏固訓練,掌握關系
1.基本訓練。
教材第28頁“課堂活動”第1題。
同桌兩人一人說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人改寫成兩道減法算式。
2.填未知數(shù)。
教材第28頁“課堂活動”第2題。
學生填數(shù)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3.完成教材第29頁練習六第1?2題。
四、反思回顧,形成學法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是怎樣學會的?
五、作業(yè)設計
1.課堂作業(yè)
2.課后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2課時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
2.探索并理解一個數(shù)加(或減)接近整百數(shù)的運算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加強自覺運用定律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應用它們進行簡便計算。
[難點丁懂得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圖。
教師:森林王國舉行智力大比拼,小松鼠參加了“開心口算”。裁判長大象剛剛
公布完比賽試題,小松鼠就跳著舉起手,大聲說:“我算好了!”參賽隊員小狗疑惑
不解地問:“小松鼠,你怎么算得這么快呢?"同學們,你們知道小松鼠算得快的原
20
因嗎?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板書課題:加法運算律)
二、互動新授
1.自主探究,促進遷移。
(1)算一算。
①讓學生獨立算出例1中算式的結果。
②指名匯報。(教師操作課件在算式后面呈現(xiàn)結果)
(2)議一議。
問:仔細觀察這些算式,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①獨立觀察。
②集體匯報、交流。
學生1:同一行的兩個算式的和相等。
學生2:這兩個加法算式加數(shù)一樣,只是加數(shù)的位置不一樣。
學生3:我發(fā)現(xiàn)在這些加法算式中,把加數(shù)的位置交換了,但是和不變。
追問:誰能夠用一句話把同學們的這些發(fā)現(xiàn)概括一下呢?
(任意兩個加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教師說明:同學們,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個規(guī)律叫做加法交換律。其實聰明的小
松鼠就是掌握了這一規(guī)律,才算得這么快。
(3)探究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方法。
教師:如果我們用a和b分別代表兩個加數(shù),加法交換律可以怎樣表示?
①學生獨立思考,把表示方法寫在答題紙上。教師巡視,對于有困難的學生適
時點撥。
②指名上前展示,并說說理由。
(a+b=b+a。因為a和b分別代表兩個加數(shù),這兩個數(shù)相加,加數(shù)的位置交換,
但它們的和不變,因此這樣表示。)
教師小結:加法交換律: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個規(guī)
律叫做加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為:a+b=b+a。(教師板書:a+b=b+a)
(4)試一試。
①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31頁“課堂活動”第1題。
②集體交流、訂正,并說說自己的想法。(根據加法交換律:a+b=b+a。)
2.小組合作,獲取新知。
(1)出示教材例2的課件,師:仔細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中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
信息。
指名回答。(已知:一年級有114人,二年級有86人,三年級有89人。問題:
3個年級共有學生多少人?)
(2)探究解題方法。
問:要求3個年級共有學生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
①小組討論,并列出算式。
②小組代表展示小組討論結果,說說解題思路。
21
學生1:先求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再求3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為:(89+86)+114=175+114=289(人)。
學生2:先求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再求3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列
式為:89+(86+114)=89+200=289(人)。
學生3:依次把3個年級的人數(shù)加起來,然后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得
出3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列式為:114+86+89=200+89=289(人)。
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算一算。
教師:下面請大家再來計算這樣幾個式子:(153+315)+85,153+(315+85)。(課
件出示題目)
學生計算,集體訂正。
教師板書:
(153+315)+85
=468+85
=553
153+(315+85)
=153+400
二553
(4)引導歸納。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組算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①學生觀察、思考。
②集體匯報。
(發(fā)現(xiàn):這兩組算式中的加數(shù)相同,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
加第三個數(shù),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第一個數(shù),和是相等的。)
教師小結:3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第3個數(shù);或先把后兩個數(shù)
相加,再加第1個數(shù),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
個加數(shù),誰能用字母來表示一下加法結合律呢?
先讓學生獨立在答題紙上用字母來表示加法結合律,然后展示交流。
教師板書:(a+b)+c=a+(b+c)
3.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3。(小學生為殘疾兒童捐款的情境圖)
教師:請大家認真讀題,說一說從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已知的條件:1班捐款113元,2班捐款96元,3班捐款87元。要求的問題:
3個班共為殘疾兒童捐款多少元?)
(2)解決問題。
①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進行解答。教師巡視,留意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
②集體匯報。
算法1:
113+96+87
22
=209+87
=296(元)算式2:113+96+87
=113+87+96
=200+96
=296(元)
(3)討論:上面兩種計算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比較簡便,并說明理由。
①小組進行交流、討論。
②集體匯報。
[第二種計算方法比較簡便。運用了加法結合律先把第1個和第3個加數(shù)相加,
然后再和第2個加數(shù)相加,這樣在計算的過程中(113+87=200)湊成了整百數(shù)使得
計算比第一種算法簡便了。]
說明:在第二種計算過程中我們用到了加法結合律的同時也用到了加法交換律,
即先交換第2和第3個加數(shù)的位置,然后再讓第1和第3個加數(shù)結合。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大家的觀察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使
計算簡便。我們在進行加法計算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計算使計
算簡便。在運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夠像這道題一樣,其中的兩個加數(shù)
相結合能夠湊成整百數(shù)或者是接近整百數(shù),我們才使用加法的運算定律。
(4)運用定律,簡便計算。
①小組合作完成教材第32頁“課堂活動”第2題。
②集體交流,并說明理由。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2頁“練習七”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訂正。
教師強調: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o
2.完成教材第32?33頁“練習七”第2、5題。
(1)第2題小組分工合作完成,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2)第5題學生獨立計算并填寫。
(3)集體匯報交流。
說明:正確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3.完成教材第32?33頁“練習七”第3、4、6題。
(1)學生獨立在答題紙上進行解答。
(2)小組內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用字母
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還學會了在計算的時候能湊成整百的數(shù)要先運用加法交
換律和結合律湊成整百的數(shù)再進行計算,這樣做能使計算簡便。
【教學后記】
23
第3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教材第33-3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減法的運算性質和一個數(shù)加(減)接近整百數(shù)的運算的靈活性。
2.正確運用減法的性質和數(shù)的湊整(拆分)進行簡便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數(shù)的簡便計算方法。
[難點]數(shù)的拆分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多媒體課件(一個售貨員阿姨求助圖)。
教師:“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睅椭鷦e人是一種快樂。今天,一家服裝商店的
售貨員阿姨向我們發(fā)出了請求幫助的信號,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售貨員阿姨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互動新授
1.探索減法性質。
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例4情境圖。
(1)說說從圖中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已知:這個月一共進了250套服裝。第1周賣了58套,第2周賣了42套。
要求問題:還剩多少套服裝?)
(2)解決問題。
①學生獨立思考,把解答過程寫在答題紙上。
②小組交流。
③集體匯報,并說說解題思路。
學生1:250-58-42
=192-42
=150(套)我是這樣想的:用一共進的套數(shù)-第1周賣掉的套數(shù)=賣了1周后剩
下的套數(shù),再用剩下的套數(shù)-第2周賣掉的套數(shù)=還剩的套數(shù)。
學生2:250-(58+42)
=250-100
=150(套)
我是這樣想的:先求出第1周和第2周一共賣了多少套,然后用一共進的套數(shù)-
一共賣掉的套數(shù)=還剩的套數(shù)。
(3)議一議。
教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兩個算式的計算過程,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種
計算簡便?
①學生觀察、思考,小組討論。
24
②集體匯報。
學生1:從式子看,第一個式子是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第二個式子是減去兩個數(shù)
的和。
學生2:從計算過程看,第二個式子的兩個數(shù)的和正好是一個整百數(shù),它比第
一個式子計算簡便。
學生3:從計算結果看,這兩個式子的計算結果相等。
追問:怎樣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用一句話表達出來呢?
指名嘗試概括。
(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等于這個數(shù)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和。)
教師小結:減法的性質: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等于這個數(shù)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
和。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可以運用這個性質使計算簡便。
(4)算一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33頁“算一算”題目。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抽兩個學生板演。
③集體討論算法,并說明理由。
2.探究數(shù)的湊整(拆分)方法。
(1)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第34頁例5情境圖。
問:哪位同學能列出算式?
(列出算式并板書:867+98)
(2)算法探究。
教師:請大家認真觀察這個算式,第2個加數(shù)有什么特點?(它接近100)
追問:這道題怎樣計算較簡便呢?
①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把計算方法寫在答題紙上。
②集體匯報。
(把98看成100,但是98比100少2,所以867+98=867+100-2=965。)
教師小結:當加數(shù)接近整百并且小于整百數(shù)的時候,先加上整百的數(shù),再減去
多加的數(shù)會使計算簡便。
(3)想一想。
教師:699+58,475-97應該怎樣算才簡便呢?
①學生觀察并在答題紙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
②展示計算過程。
學生1:把699看成700,因為多加了1,所以要減去1,計算過程:
699+58=700+58-1=757。
學生2:把97看成100,因為多減去了3,所以要加上3,計算過程:
475-97=475-100+3=375+3=378。
教師小結:當減數(shù)接近整百并且小于(或大于)整百數(shù)的時候,先減去整百的
數(shù),再加上(或減去)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會活動總結范文15篇
- 志愿者服務心得體會(15篇)
- 法治社會+學案 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初級會計實務-《初級會計實務》預測試卷263
-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荚嚲?10
- 二氧化硅殼層微膠囊的制備及其復合材料自潤滑性能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離婚子女撫養(yǎng)權協(xié)議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產業(yè)養(yǎng)生顧問勞動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凈水設備售后技術支持與用戶滿意度提升協(xié)議3篇
- 軟件行業(yè)美工工作總結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鐵路局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國旗班指揮刀訓練動作要領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學課件
- 肖像繪畫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重點高中協(xié)作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同等學力英語申碩考試詞匯(第六版大綱)電子版
- 墓地個人協(xié)議合同模板
- 2023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招考聘用筆試參考題庫附答案詳解
- 土方轉運方案
- (11.3.1)-10.3蒸汽壓縮制冷循環(huá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