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1頁
第4課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2頁
第4課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3頁
第4課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4頁
第4課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新課

(伊藤博文,いとう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明治維新元老。日本憲法頒布甲午海戰(zhàn)圖

日本侵入朝鮮江華島

日本與列強修約談判的情景

談談“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義。提示:一是采取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建立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政治體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順應世界潮流;二是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和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走向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根據以上圖片第八單元日本明治維新第四課走向世界的日本1.明治政府領導人制訂1889年憲法的原因

明治維新在發(fā)展經濟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傾斜的政策,引起社會中下層的不滿,導致19世紀80年代日本國內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由于農民負擔的加重,很多地方農民發(fā)動暴動;一、1889年日本憲法

另一方面中小資產階級和地主掀起了遍及全國的“自由民權運動”。為了緩和矛盾,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日本政府采取了鎮(zhèn)壓與分化相結合的政策,一方面鎮(zhèn)壓農民暴動瓦解自由民權運動,另一方面著手制訂憲法。2.1889年日本憲法的制訂

1882伊藤博文等人遍訪歐美各國考察歐美國家的憲法和政治制度,最終選中了普魯士憲法作為范本,1889年2月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義頒布了“御賜”的《日本帝國憲法》。由伊藤博文負責起草。

A、宣布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規(guī)定,天皇作為國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擁有批準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議會、對外宣戰(zhàn)媾和、統(tǒng)帥軍隊等權力。

B、日本國民被稱為“臣民”,憲法雖然規(guī)定日本國民有言論、通信、出版、集會和結社等自由。

C、議會由貴族院(皇族和華族組成)和眾議院(納稅人選舉產生),但議會的權力很有限。

D、設立內閣和樞密院。內閣是行政機關,它只對天皇負責。樞密院,它由天皇敕選的元老重臣組成,1889年《日本帝國憲法》的內容自主探究

根據憲法,對1889年《日本帝國憲法》作簡要評價。

憲法帶有濃厚的封建性,但它畢竟是近代亞洲的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人民的權利很有限,但它承認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權利和參政權;缺乏比較健全的民主憲政精神,因而在實施后,權利重心仍握在官僚寡頭手中,但它依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確立了日本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是近代亞洲的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二、崛起為東方強國經濟實力最強——19世紀90年代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成為亞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軍事實力的增強——現(xiàn)代化的軍隊。國際地位的提高——逐步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并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一員。請列舉日本崛起的主要史實。1.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由來已久

日本統(tǒng)治集團精心炮制的對外侵略擴張的藍圖──“大陸政策”,它確定了日本侵略的五個步驟:第一步征服中國的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征服中國的滿蒙地區(qū),第四步征服中國內地,第五步征服世界,同時結合日本侵略擴張的具體史實說明日本的野心蓄謀已久。三、踏上對外擴張之路2.對朝鮮的侵略

征服朝鮮是日本對外擴張的重要一環(huán),1876年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打開朝鮮大門,使朝鮮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得到駐兵權,使朝鮮淪為其保護國、1910年正式吞并朝鮮。3.對中國的侵略中日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日本參加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課堂小結

明治維新是日本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資產階級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由于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外部壓力的催化作用,為克服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而提早發(fā)生的資產階級革命,它的主要任務是摧毀德川幕府的封建統(tǒng)治,維護國家和民族的獨立,發(fā)展資本主義,為此,明治元勛們通過暴力手段推翻幕府統(tǒng)治之后,在“富國強兵”思想的指導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軍事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獲得了成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已經建立了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并且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與此同時由于明治維新主要是在中下級武士的領導之下進行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這使得日本在剛剛擺脫了西方列強的侵略之后不久就走上了侵略別國的道路。1.日本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沒有實現(xiàn)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領導者與封建制度聯(lián)系密切B.資產階級還沒有克服封建專制主義C.倒幕中日本人民沒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1889年的日本憲法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A課堂練習2.明治維新中推行的“文明開化”政策的核心是A.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廢除封建身份制度,實現(xiàn)形式上平等C.政府大力發(fā)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yè)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爭實現(xiàn)民族振興A3、日本1889年憲法規(guī)定,天皇總攬統(tǒng)治大權,內閣輔佐天皇。包含相似規(guī)定的憲法是A.《德意志帝國憲法》B.英國1787年憲法C.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D.英國《權利法案》4、1874年,日本人將“Science”翻譯成為“科學”,后于1915年引人中國。與這一概念傳播相關的事件是

A.洋務運動/明治維新

B.明治維新/新文化運動

C.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