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能力提升練:2.1 空氣(教師版)_第1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能力提升練:2.1 空氣(教師版)_第2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能力提升練:2.1 空氣(教師版)_第3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能力提升練:2.1 空氣(教師版)_第4頁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能力提升練:2.1 空氣(教師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空氣1.下列物質(zhì)不是空氣成分的是A.用于食品防腐的氮氣 B.用于醫(yī)療急救的氧氣 C.用于生產(chǎn)氮肥的氨氣 D.參與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氮氣、氧氣與二氧化碳都是空氣的成分,氨氣不是空氣的成分。2.關(guān)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前止水夾沒有夾緊 B.將紅磷換成木炭進行實驗C.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 D.點燃紅磷緩慢伸入集氣瓶中后,再塞緊瓶塞【答案】C【解析】實驗前止水夾沒有夾緊,會漏氣,導致測量不準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將紅磷換成木炭;點燃紅磷后若緩慢將燃燒匙插入集氣瓶中,會導致集氣瓶中部分氣體受熱膨脹逸出,影響測量結(jié)果。3.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屬于混合物,后者屬于純凈物的是 ()A.醫(yī)用酒精、稀有氣體 B.清新的空氣液氧 C.氮氣、二氧化碳 D.高錳酸鉀、清澈的泉水【答案】B【解析】A項,醫(yī)用酒精、稀有氣體都是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B項,清新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多種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液氧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屬于純凈物。C項,氮氣、二氧化碳都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均屬于純凈物。D項,高錳酸鉀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屬于純凈物;清澈的泉水中含有多種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4.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修復我們的地球”,這一主題旨在強調(diào):關(guān)注地球健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增加植樹造林面積 B.實行垃圾分類和回收C.將農(nóng)田中的秸稈就地焚燒 D.出行方式盡量采用步行、騎自行車,少開私家車【答案】C【解析】將農(nóng)田中的秸稈就地焚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塵,造成空氣污染。5.下列有關(guān)空氣成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稀有氣體可用于制作霓虹燈B.氮氣充入食品包裝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種空氣污染物D.氧氣主要來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污染物,C錯誤。6.宇航員太空行走時,需要“人造空氣”供給呼吸。這種“人造空氣”中含有體積分數(shù)為70%的氮氣、20%以上的氧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碳。(1)“人造空氣”屬于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某同學對“人造空氣”的分析如下:①氮氣含量比空氣中氮氣含量低;②氮氣沒有任何作用,可不添加;③改成純氧氣更有益于宇航員呼吸;④沒有污染物。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3)氮氣可以在食品包裝袋中大量填充,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裝有“人造空氣”的集氣瓶中通入一些稀有氣體及其他氣體以接近真正空氣的組成,該過程屬于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敬鸢浮?1)混合物(2)①④(3)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4)物理變化【解析】(1)“人造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及二氧化碳,屬于混合物。(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78%,①正確;“人造空氣”中沒有污染物,④正確。(3)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可以在食品包裝袋中大量填充,用作保護氣。(4)向裝有“人造空氣”的集氣瓶中通入一些稀有氣體及其他氣體以接近真正空氣的組成,該過程只是物質(zhì)的簡單混合,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7.利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中,傳感器記錄集氣瓶中氣壓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1)圖1中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燃燒結(jié)束,等到集氣瓶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結(jié)論: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_。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的性質(zh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兩點即可)。(3)該實驗中紅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則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圖1中實驗裝置始終密閉,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5)圖2中BC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氣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紅磷+氧氣eq\o(\s\up5(點燃),\s\do3(→))五氧化二磷(2)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水面升至“1”刻度處1/5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易溶于水(任寫兩點)(3)將集氣瓶內(nèi)氧氣完全消耗偏小(4)實驗過程無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5)紅磷燃燒放熱,使集氣瓶內(nèi)氣壓增大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溫度降低,使集氣瓶內(nèi)氣壓減小【解析】(2)紅磷燃燒消耗集氣瓶內(nèi)的氧氣,使集氣瓶內(nèi)的氣壓減小,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水面升至“1”刻度處,說明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集氣瓶內(nèi)剩余氣體主要為氮氣,該實驗能夠說明氮氣具有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不易溶于水的性質(zhì)。(3)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在冷卻到室溫的過程中外界空氣的進入使瓶內(nèi)的壓強變大,導致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小。(4)圖1中實驗裝置始終密閉,紅磷燃燒產(chǎn)生的五氧化二磷不會擴散到空氣中,且會使實驗結(jié)果更準確。8.依據(jù)短文回答問題: 氦氣氦氣(He)在空氣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的密度為0.1785克/升,大約是氫氣的2倍,空氣的七分之一。氦氣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近年來,在塑料及合成纖維工業(yè)上,誕生了一種特殊的生產(chǎn)工藝,將氦氣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纖維,制成特別輕盈的泡沫塑料或纖維。例如,風靡一時的“太空服”輕巧、保暖性好,就是因為它的纖維中含有氦氣微泡。氦氣也可作為焊接金屬和冶煉金屬時的保護氣。在標準大氣壓下,液氦的沸點是-268.9℃,固態(tài)氨的熔點為-272.3℃,它與“絕對零度”(-273.15℃)僅一步之遙。因此,液氦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體”了,液氨的這種超低溫特性,在生產(chǎn)與科學研究上有很多重要的應用。(1)氦氣代替氫氣灌充飛艇,利用氦氣的物理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過閱讀你已經(jīng)了解了氦氣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請再舉一例氦氣的可能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氦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穩(wěn)定,不易燃不易爆(2)用于制作電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考查氣體的性質(zhì),可從文中第一段直接找到答案。(2)考查物質(zhì)的用途,可結(jié)合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得出答案。9.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窘?jīng)典賞析】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裝置如圖1),通過該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________的結(jié)論?!緦嶒灮仡櫋?1)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某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低于1/5,造成該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兩點)。(2)紅磷在空氣中點燃后才放入集氣瓶內(nèi)造成的實驗缺陷有:①測定結(jié)果不準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咎岢鰡栴}】能否設計一套實驗裝置以解決上述缺陷?【實驗改進】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3所示裝置?!静殚嗁Y料】溫度達到40℃白磷就能在空氣中燃燒?!緦嶒灉蕚洹垮F形瓶內(nèi)空氣體積為23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50mL,該裝置氣密性良好?!緦嶒炋骄俊垦b入藥品,按圖3所示連接好儀器,夾緊彈簧夾,先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將錐形瓶從熱水中取出?!粳F(xiàn)象分析】(1)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被引燃。(2)整個實驗過程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白磷熄滅,錐形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一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動噴射出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xiàn)象二是:當注射器中的水還剩約________mL時停止流下?!敬鸢浮俊窘?jīng)典賞析】1/5【實驗回顧】(1)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裝置漏氣(或其他合理答案)(2)污染環(huán)境【現(xiàn)象分析】(2)緩沖作用(3)白磷燃燒消耗錐形瓶中的氧氣,使錐形瓶中氣壓減小4【解析】【實驗回顧】(1)測定結(jié)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