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2020學年六年級科學上冊計劃
指導思想:
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
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
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
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認識身邊常見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狀結構,研究物體不
容易倒的形狀特點,探究怎樣用紙做一座能承重的橋。通過研究認識不同的形狀和結構
承受力的特點不同,能滿足不同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
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
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
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
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
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
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
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
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
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
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
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
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
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
觀察能力、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
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
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
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
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
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補差意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備注
19.1-9.7始業(yè)教育使用工具杠桿的科學機動
29.8-9.14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機動1中秋放假
39.15-9.21輪軸的秘密定滑輪和動滑輪
49.22-9.28滑輪組機動1斜面的作用
59.29-10.5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機動1國慶假期
610.6-10.12抵抗彎曲
710.13-10.19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810.20-10.26找拱形做框架
910.27-11.2建高塔橋的形狀和結構
1011.3-11.9用紙造一座“橋”
1111.10-11.16機動1電和磁
1211.17-11.23電磁鐵電磁鐵的磁力(一)
1311.24-11.30電磁鐵的磁力(二)機動1
1412.1-12.7神奇的小電動機電能和能量
1512.8-12.14電能從哪里來能量與太陽
1612.15-12.21校園生物大搜索校園生物分布圖
1712.22-12.28多種多樣的植物種類繁多的動物相貌各異的我們
1812.29-1.4原來是相關聯(lián)誰選擇了它們
191.5-1.11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復習梳理知識元旦放假
201.12-1.18復習梳理知識期末測試期末考試
科學實驗一覽表
周次內容材料備注
2杠桿的秘密杠桿實驗套裝
3研究輪軸的作用大、小輪軸、支架、金屬鉤碼
3定滑輪和動滑輪定滑輪、動滑輪、支架、鉤碼、細繩
4滑輪組作用的研究滑輪組及支架、鉤碼、條形盒測力計
7斜面的作用斜面、小車、條形盒測力計
紙的寬度、厚度抵抗
71倍、2倍、4倍寬度(厚度)的紙梁、墊圈
彎曲能力的測試
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
7T形、U形、L形、“工”形的紙梁、瓦楞紙板
力的測試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
8筷子、鐵絲
框架
通電導線和指南針導線、小燈泡、小燈座、電池盒、電池、指南針
11
通電線圈和指南針導線、電池盒、電池、廢電池、指南針
有絕緣皮的導線、大鐵釘、砂紙、電池盒、電池、
12制作鐵釘電磁鐵
大頭針、指南針
電磁鐵磁力與線圈圈
12同上
數關系研究
電磁鐵磁力與電池數
13同上
量關系研究
設計制作一個強磁力
13同上
電磁鐵
研究小電動機轉動的玻璃杯、橡皮筋、鐵絲、導線、電池、電池盒、
14
秘密小電動機中的轉子
工具與機械
1.使用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做機械,機械在習慣上被人們稱為工
具。
2.象螺絲刀、羊角錘、剪刀等構造簡單的機械叫做簡單機械。
科學探究目標
能嘗試使用5-7種常見工具,體驗科學合理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科學態(tài)度目標
能思考和提出一些問題,能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感受。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地選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
的工作效率。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難點: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原因討論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小組用材料一套,一些常見工具,一塊木板,一顆鐵釘。
小組:
1.常用工具:剪刀、一字螺絲刀、十字螺絲刀、開瓶器、羊角錘、小刀、鑲子、
老虎鉗等。
2.釘有三個圖釘、兩顆鐵釘和兩顆木螺絲釘的木塊一塊,鐵絲一根,奶粉罐一
個。
3.《使用工具》活動記錄單(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一塊木板,一顆鐵釘,一些常見工具]
1.出示木板和鐵釘,誰能把這顆鐵釘釘到木板上?(學生說需要工具)
提問:需要什么工具?(預設:榔頭、螺絲刀或老虎鉗)
提供學生所說的工具讓他嘗試。
成功后,提問:你認為這個活動中,榔頭起到了什么作用?(預設:省力、方便)
2.出示工具概念:像榔頭這樣的物體我們給他們取個名字一一工具。(板書)
3.提問: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根據學生所說
的工具,老師一一展示實物,并板書工具名稱)
4.揭示課題:使用工具(補充板書)
二、探索:(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每組一塊釘有三個圖釘、兩顆鐵釘和兩顆螺絲釘的木塊、一根鐵絲、
一個奶粉罐、一套常用工具、《使用工具》活動記錄單]
1.分給每人一張活動記錄單,約45秒鐘閱讀后,提問:
(1)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你有什么地方需要再提醒大家嗎?(以獎勵的方式分發(fā)活動材料:一塊釘有
三個圖釘、兩顆鐵釘和兩顆螺絲釘的木塊、一根鐵絲、一個奶粉罐。)
2.小組討論:(1)完成各項任務所需要的工具;(2)這樣選擇的理由。
3.分發(fā)工具,學生自主探究。
4.教師巡視,提醒學生記錄。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預設12分鐘)
[材料準備:一塊釘有三個圖釘、兩顆鐵釘和兩顆螺絲釘的木塊、一根鐵絲、一個
奶粉罐。]
1.統(tǒng)計全班的任務完成情況,為交流做準備。
2.學生反饋交流:做了什么活動?選用了什么工具?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感受?認為
完成這個任務最合適的工具是什么?
3.交流中隨機提問并適當演示:怎樣用老虎鉗夾斷導線最方便?拔出木板上的圖釘
有何竅門?拔不同的螺絲釘用什么工具最方便等。
4.小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選用合適的工具,做事更省力、方便。
四、拓展應用:(預設8分鐘)
[材料準備:課件]
1.課件一一出示:油桶和卡車、五星紅旗、大石頭;定滑輪、長木板、木棍和繩索。
提問:你打算選擇什么工具完成這些工作?說說選擇的理由?
2.學生交流(預設:油桶用斜面推上卡車,可以省力;五星紅旗用繩子和定滑輪可
以方便地升上去;大石頭用木棍撬動省力)
3.小結:是的,有一些費力、很難做的事情,使用工具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能
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我們稱為“機械”。今天我們用的螺絲刀、羊角錘等機械構
造簡單,叫“簡單機械”,人們習慣稱之為“工具”。
4.延伸:關于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么問題想要研究?
【板書設計】
1.使用工具
剪刀
老虎鉗省力
小刀簡單機械
螺絲刀方便
【活動記錄單】
《使用工具》活動記錄單
注意事項:
1.根據任務要求討論:完成任務各需要哪些工具,并說說選擇這些工具的理由。
2.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愛護課桌。
3.完成一個任務后及時記錄。
【作業(yè)設計】
1.選擇題
(1)打開啤酒瓶蓋子,最合適的工具是()□
(2)小核桃很硬,剝開小核桃,用下面哪個工具省力又方便。()
2.判斷題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學道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使用工具做事,一定可以省力。()
(3)鑲子、羊角錘、剪刀等工具,又叫簡單機械。()
2.杠桿的科學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杠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科學探究目標
1.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
的規(guī)律。
2.借助示意圖,識別杠桿類工具。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2.發(fā)展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生活中善于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習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初步了解杠桿類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使用杠桿類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
費力的規(guī)律。
難點:1.識別杠桿類工具;2.對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大箱子、撬棍、磚或其他物體代替。
小組:杠桿尺、鉤碼1盒、記錄表。
【教學過程】
[材料準備:大箱子、撬棍、磚]
一、聚焦:認識杠桿,揭示課題(預設12分鐘)
1.出示一個大箱子,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挑戰(zhàn),想不想嘗試一下?先請一位大力士坐
在這個箱子上,有什么辦法撬動這個大箱子?生上臺演示(預設:用一根棒子和一塊磚)
2.揭題: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今天我們就要來探究杠桿的科學。(教師
板書:杠桿的科學)
3.課件出示撬棍撬箱子的示意圖,師板畫簡圖(圖如下),請大家找一找撬箱子過程
中撬棍上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三個位置,請一名學生上臺用箭頭表示。
預設:
4.師根據情況進行板書(圖見板書設計),并介紹三個重要的位置。杠桿上有三個
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5.出示壓水井的壓桿圖片
提問:壓水井的壓桿是杠桿,它的三個點在什么位置?根據回答課件標出。
6.出示蹺蹺板的圖片
提問:蹺蹺板的三個點在什么位置?根據回答課件標出。(有三種預設:一種左邊
是用力點,右邊是阻力點;另一種右邊是用力點,左邊是阻力點;第三種是蹺蹺板的兩
邊既是用力點也是阻力點。生分別說自己的理由。)
7.課件出示一組圖片:剪刀、羊角錘、鉗子、天平、搟面杖,螺絲刀(可不加,需
要在具體情境上來判斷)
提問:這些工具是不是杠桿呢?說說我們的理由。如果是杠桿,三個點在哪里?
(預設:搟面杖不是杠桿,其余都是杠桿。)
二、探索:研究杠桿的秘密(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杠桿尺、鉤碼1盒、記錄表]
1.撬棍能夠撬起很重的石頭,使用撬棍我們感覺很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
省力呢?怎么樣的杠桿才能省力?我們可以借助杠桿尺研究這個問題。
2.師出示杠桿尺并作介紹。先把杠桿尺放在平整的桌面,保持平衡。杠桿尺上有支
點,左右兩邊都有到支點距離的標記。現(xiàn)在我們把杠桿尺當作撬棍,左邊掛上的鉤碼當
作被撬動的重物,把右邊掛上的鉤碼當作撬動時我們用的力。
3.師演示,提問:現(xiàn)在在左邊3的位置掛2個鉤碼當作重物,這個點就是阻力點,
你有什么辦法讓杠桿尺平衡?(預設:右邊3的位置掛2個鉤碼))這時用力情況是怎
么樣的?(預設: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現(xiàn)在左邊的鉤碼數不變,右邊還能怎么掛使杠
桿平衡?(預設:右邊1的位置掛6個鉤碼)這時用力情況是怎么樣的?(預設:杠桿
費力)
4.課件出示溫馨提示,在研究之前老師有個溫馨提示。先在左邊掛重物,位置和鉤
碼數量自己選擇,但只能選一個位置掛鉤碼(師可以適當演示),掛好后在右邊一個位
置掛鉤碼,想辦法讓杠桿尺平衡。掛出一種平衡后馬上在記錄單上進行記錄,并分析用
力情況。
5.出示記錄表,介紹記錄表的填寫內容。提醒學生實驗結束后到老師課件中填寫數
據。
6.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三、研討:分析數據、得出規(guī)律(預設10分鐘)
1.出示全班的數據(三張用力情況不同的數據記錄表),這是全班同學的數據。請
大家仔細觀察,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小結并板貼: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
2.請大家觀察分析數據,在什么情況下杠桿費力?
小結并板貼: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3.請大家分析數據,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小結并板貼: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
力。
4.今天我們收集了很多的數據,大家是用怎樣的方法步驟來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
更為合理。(預設:先左邊的鉤碼不動,改變右邊鉤碼直到平衡,分別一一一記錄下來。
再改變左邊的鉤碼位置和數量重復實驗)
四、拓展: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預設3分鐘)
1.我們用撬棍撬起了箱子,撬棍屬于什么杠桿呢?為什么?(預設:省力杠桿,因
為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比較遠。)
2.再次出示壓水井的壓桿和蹺蹺板,他們是屬于什么杠桿呢?為什么?(預設:壓
桿是省力杠桿,因為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蹺蹺板是不省力也
不費力杠桿,因為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板書設計】
2.杠桿的科學
用力點
1
-一'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
當用力點到一■
到支點的距離時」一一"X杠桿省力
當用力點到阻力削工
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
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作業(yè)設計】
1.下列工具不屬于杠桿的是()。
A.天平B.搟面杖C.老虎鉗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比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更遠的杠桿是()o
A.省力杠桿B.費力杠桿C.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3.請根據示意圖在相應的括號中填寫支點、用力點、阻力點。
)()
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科學態(tài)度目標
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種杠桿類工具的科學原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不同類型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判斷是否省力的情況。
【教學準備】
為每位學生準備:1支長竹筷(秤桿)、螺絲帽或鉤碼(秤花)、粗棉線或釣魚線、
小塑料圓盤(秤盤)、記錄單。
為每組學生準備:撬蓋的鐵片、開瓶器和夾子。
為全班學生準備:出示奶粉桶一個、啤酒一瓶,硬幣3枚;夾子、一字螺絲刀,開
瓶器,傳統(tǒng)桿秤。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奶粉桶一個,啤酒一瓶,硬幣3枚,夾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游戲:出示奶粉桶一個,啤酒一瓶,硬幣3枚,夾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選用工具把奶粉桶撬開;
(2)選用工具打開啤酒瓶;
(3)選用工具從杯中夾出3枚硬幣。
請看清楚要求,然后請三位同學上來游戲。
2.剛才三位同學的表現(xiàn)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
(預設:合適)
3.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應用了杠桿原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生
活中多種多樣的杠桿類工具。
4.揭示課題: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板書)
二、探索:杠桿類工具的比較(預設10分鐘)
[材料準備:每組撬蓋的鐵片、開瓶器和夾子]
1.思考一下,剛才三位同學所使用的三種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比較一下哪
種是省力的?哪種不省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并說說理由。)
2.引導:判斷它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預設:找出三個點,然后
進行比較。)
3.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并對個別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夾子和
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
4.思考:這三種杠桿類工具,哪個省力?哪個費力?
三、研討: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預設10分鐘)
[材料準備:活動手冊]
1.出示幾類工具圖片,與前面的三種杠桿類工具進行比較。哪個與哪個更相似?
2.再出示一組杠桿類工具,你能獨立分析,按是不是省力的標準給它們分分類。
3.小組討論并填寫表格。
4.匯報交流。
思考:為什么有些杠桿類工具要設計成費力的呢?
四、拓展:小桿秤的研究(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1支長竹筷(秤桿)、螺絲帽或鉤碼(秤坨)、粗棉線或釣魚線、小塑料
圓盤(秤盤)、桿秤]
1.出示桿秤,俗話說:“稱此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
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的稱坨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
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親自來做一桿小桿秤。
(出示課件)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
?用長竹筷做秤桿,用鉤碼或螺帽穿上線系好做秤泥。
?用塑料圓盤做秤盤,并在圓盤上系好三條一樣長的細繩固定在秤桿的一端。
?在秤花和秤盤間選擇一個位置系上一個繩套做提繩,一般比較靠近秤盤。
?調試刻度。在秤盤里放一個50g鉤碼,移動秤蛇使秤桿平衡,并在掛秤蛇的位置
做好標記;再逐個增加鉤碼個數,依次調平秤桿,做好標記,直到秤桿用完為止。
3.欣賞其他同學制作的小桿秤,然后自己動手制作。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
【板書設計】
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省力杠桿:開瓶器、羊角錘
費力杠桿:鏡子、火鉗
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蹺蹺板、訂書機
小桿秤:秤桿、秤蛇、秤盤
【作業(yè)設計】
1.如圖所示是安裝在公路收費站欄桿的示意圖,當在A處施加一個力時,可將欄桿
逆時針拉起來,它是一根()
A.省力杠桿B.費力杠桿C.不省力也不費力
2.下列各種杠桿工具費力的是()
A.鏡子B.起子C.老虎鉗
3.下列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夾郵票用的鏡子B.理發(fā)師修剪頭發(fā)用的剪刀
C.剪鐵絲用的鋼絲鉗D.釣魚用的魚竿
4.輪軸的秘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認識輪軸是輪與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簡單機械。
2.輪帶動軸轉動時省力,軸帶動輪轉動時費力,輪越大越省力。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擰水龍頭、螺絲刀吊鉤碼游戲等輪軸性工具,認識輪軸的本質特征。
2.通過在不同大小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軸的作用,以及輪越大越省
力。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在輪軸游戲中產生對工具和機械類知識探究的興趣。
2.通過體驗活動,感受輪軸工具給我們帶來的省力和方便。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意識到可以利用工具幫助我們完成任務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了解輪軸的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難點: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大螺絲刀一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鉤碼一盒、輪的大小對輪
軸作用影響的器材一套
小組:實驗活動記錄單一份、水龍頭一個、鉤碼一盒、螺絲刀一把、繩子一根、不
同大小的輪一套(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套裝一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
[材料準備:閥門式水龍頭]
1.出示實物水龍頭(沒有輪的閥門式水龍頭)
提問:認識嗎?有誰來將它擰開?
(學生活動:一學生上來擰水龍頭,其他學生觀察有依據地猜測與交流。)
提問:擰不開,這跟你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預設:上面還有一個擰的裝
置。)
2.提供輪子裝置,將輪安裝在一起,讓學生再次來擰水龍頭。
提問:前后兩次擰水龍頭,說一說不同的感受。(預設:有輪更輕松、方便、省力。)
3.觀察水龍頭,對比前后兩次擰水龍頭的不同感受,說一說水龍頭開關的主要組成
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特點?(教師可指出: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
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4.揭示課題:輪軸的秘密(板書)
二、輪軸有什么作用(預設15分鐘)
(-)螺絲刀吊鉤碼游戲
[材料準備:螺絲刀一把、鉤碼一盒、繩子一根、輪軸套裝]
1.出示螺絲刀,提問:這是什么?螺絲刀是輪軸嗎?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
2.用螺絲刀吊鉤碼,教師指導兩種“吊法”,一種方法是把5個鉤碼掛在輪上,轉
動軸,另一種方法是把5個鉤碼掛在軸上,轉動輪。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正確操作。
4.研討交流,兩種方法吊鉤碼,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預測:轉動輪吊起鉤碼省力,
轉動軸吊起鉤碼費力。)
(二)探究:輪軸的作用(找證據,用數據來驗證輪軸的作用。)
[材料準備:輪軸裝置一套、鉤碼一盒]
1.出示輪軸裝置,提問:哪部份是輪?哪部分是軸?
2.教師演示在輪軸裝置的輪和軸上各掛上一個鉤碼,提問:輪軸平衡嗎?為什么?
3.你有辦法讓它平衡嗎?輪軸平衡時記下輪上和軸上的鉤碼數。如果我在輪上加2
個鉤碼呢?你能找到更多的證據嗎?
4.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正確操作。
5.研討交流,學生根據所得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交流。
6.總結:輪上用力比軸上用力省力,輪帶動軸運動省力。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不同大小的輪的輪軸裝置一套,鉤碼一盒]
1.給這個輪軸裝置再加一個大輪,組成一個新的輪軸,這個輪軸跟剛才的輪軸有什
么不一樣的地方?
2.在輪上掛一個鉤碼,猜測在軸上掛幾個鉤碼能夠達到平衡?你還能收集到更多的
數據嗎?
3.學生實驗,教師巡視知道學生正確操作。
4.研討交流,分析數據,得出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四、拓展:生活中的輪軸(預設7分鐘)
[材料準備:扳手、螺絲釘]
1.出示扳手,認識哪一部分是輪,哪一部分是軸,解釋原理。
2.出示生活中運用輪軸的圖片,讓學生來觀察解釋原理。
3.教師演示:用螺絲刀擰螺絲釘,提問:運用了什么原理?怎樣擰更省力。
4.小結:生活中的輪軸還有很多,同學們可以去找一找,并思考這些輪軸幫助我們
解決了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
4.輪軸的秘密
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軸費力
表1:研究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表
輪上鉤碼的個數軸上鉤碼的個數我們的發(fā)現(xiàn)
1
2
表2:研究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記錄表
更大輪上鉤碼的個數軸上鉤碼的個數我們的發(fā)現(xiàn)
1
2
【作業(yè)設計】
1.輪軸的輪越大越______,輪帶動軸運動時,軸帶動輪運動時.
2.如圖,扳手工具就是應用了原理,使用時,在—用力最省力。
D
3.判斷:輪軸一定省力。(
盤變現(xiàn)更137-433
5.定滑輪與動滑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2.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3.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可以省力。
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科學態(tài)度目標
意識到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發(fā)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了解定滑輪與動滑輪及其作用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定滑輪與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省力。
【教學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1個鐵架臺、35厘米長的線、1個滑輪、1盒鉤碼、1個自制的紅
旗,1個測力計。
【教學過程】
一、引入(預設3分鐘)
觀看圖片:學校升旗儀式。
1.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想提嗎?
2.指出旗桿頂部有個幫助升旗用的機械裝置一一滑輪。(展示局部放大的照片)
二、模擬升旗的裝置,研究旗桿頂部的滑輪(預設14分鐘)
1.我們也來做一名旗手,做一個模擬升旗的裝置,一起來觀察、體驗升旗的過程。
2.分組活動:模擬升旗
3.你觀察到了什么?旗桿頂部的輪子是怎么運動的?
揭示: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4.讓旗手再次拉動線繩,讓學生觀察升旗的過程。提出問題:當我們向下拉動繩子
時,掛有旗幟的那部分繩子是怎樣運動的。(揭示: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5.做定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
定滑輪能不能省力呢?你能否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
學生小組作簡單交流,設計一個有關“定滑輪是否省力”的研究方案,形成一個共
同的實驗計劃。如:用鐵架臺做支架,安裝一個定滑輪,把一根繩子放到定滑輪上,在
繩子的兩端任意掛上一些鉤碼,直到平衡。
學生開展實驗,注意在記錄單上記錄數據并在小組內分析整理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交流”關于定滑輪是否省力”實驗的結果及發(fā)現(xiàn)。
小結形成共識: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是并不省力。
三、研究會移動的滑輪——動滑輪(預設18分鐘)
1.出示圖片(吊車吊運重物的情境),告訴學生在生活中常??梢钥吹竭@種隨重物移
動的滑輪,這種滑輪叫動滑輪。
2.模擬組裝一個動滑輪。
3.動滑輪有什么作用?
預測
設計實驗驗證(復習測力計及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單位:牛頓(N))
分組實驗,記錄數據。
匯報交流,整理數據。
4.小結:動滑輪可以省力。
5.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預設5分鐘)
1.想想我們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定滑輪,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動滑輪。
2.如果我想要一個既改變力的方向又省力的滑輪,該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5.定滑輪和動滑輪
定滑輪: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動滑輪:省力
【活動記錄單】
1.定滑輪是否省力活動記錄單
左邊鉤碼右邊鉤碼定滑輪的狀態(tài)我們的發(fā)現(xiàn)
(平衡或不平衡)
數數
2.動滑輪是否省力活動記錄單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力(N)我們的發(fā)現(xiàn)
【作業(yè)設計】
1.下列能省力的滑輪是(),能改變力的方向的是O
A.定滑輪B.動滑輪
2.在使用過程中,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是()
A.定滑輪B.動滑輪
3.仔細觀察下圖,使用了定滑輪的是。,使用了動滑輪的是(
ABC
6.滑輪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
2.滑輪組能夠改變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通過觀察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組裝的滑輪組,知道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
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能通過觀察多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的滑輪組,了解滑輪組數越多可以更省力。
3.能結合對滑輪組的研究,解釋起重機的工作原理。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能如實地記錄和描述滑輪組省力的證據。
2.能積極參與科學實驗和游戲活動并與同學友好地合作研究。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初步了解簡單機械滑輪組在日常生活中的的應用,認識到科學與技術結合起來能更
好地造福人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實驗探究滑輪組的作用。
難點:認識滑輪組省力的大小關系和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教師:2根光滑的木棒或圓管、1根約20米長的繩子、課件。
小組:1個鐵架臺、2個單滑輪,2個雙滑輪(串輪)、約50厘米長的線、1盒鉤碼、
測力計。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一一觀察起重機上的滑輪(預設5分鐘)
1.提問:不管是在建筑工地還是港口碼頭上,我們常能看到有高大的起重機在忙碌
的把鋼材、磚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甚至把集裝箱吊到高空中,起重機是怎樣將那么重
的物體運送到高處的?你在圖片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預設:有許多定滑輪和動滑輪。)
2.是的,起重機上有許多動滑輪和定滑輪,它們組裝在一起組成了——滑輪組。
3.揭示課題:滑輪組(板書)
二、研究滑輪組的作用(預設25分鐘)
[材料準備:1個鐵架臺、2個單滑輪,2個雙滑輪(串輪)、約50厘米長的線、1盒
鉤碼、測力計、實驗記錄表]
1.滑輪組的定義引入
提問:原來,起重機內發(fā)揮作用的是滑輪組,那么什么是滑輪組呢?(把動滑輪和
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
觀察結構圖,理解滑輪組的構造。
2.實驗探討簡單滑輪組的作用
提問:滑輪組有什么作用?我們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
組,怎么把他們組合起來呢?
出示組裝滑輪組的材料并向學生介紹,演示組裝一個滑輪組的方法:將一個滑輪固
定在鐵架臺的上端,作為定滑輪;在定滑輪的固定鉤上系上一根線,繞過另一個滑輪后
再繞過已固定的定滑輪,組成一個簡單的滑輪組。
(1)小組合作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
思考:滑輪組怎樣安裝?線怎么纏繞?實驗數據怎么測得?
(2)學生分組實驗,需要把直接提升重物的力和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力進行比
較,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出示任務提示,學生自由閱讀提示。
提問:提示中的“先定后動”是指什么?
預設:組裝時先裝定滑輪,再裝動滑輪。
提問:測試時“勻速直線提升時讀數”指什么?
預設:“勻速直線提升時讀數”指在勻速提升重物時才能讀測力計的讀數。
(3)小組分組實驗研究。(完成實驗記錄表一)
(4)各組展示匯報。(在這里可能會出現(xiàn)重物比較輕的時候省力效果不明顯,但隨
著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顯,越趨向于省一半的力)
小結:滑輪組不但能夠省力,而且能夠改變力的方向。(板書:滑輪組省力改變力
的方向)
3.實驗探討多個動滑輪和多個定滑輪組裝的滑輪組作用。
(1)提問:如果增加滑輪組的滑輪數量,(例如用2個動滑輪和2個定滑輪),用
力大小會怎么變化?
(2)在一定一動滑輪組組裝的基礎上,繼續(xù)把牽引線繞到動滑輪和定滑輪上。用與
前面實驗相同的方法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情況,并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三、有趣的游戲一一小個子戰(zhàn)勝大力士。(預設7分鐘)
[材料準備:2根光滑的木棒或圓管、1根約20米長的繩子]
小個子戰(zhàn)勝大力士:游戲規(guī)則見教材P15
1.出示游戲器材,找2個大個子學生和一個小個子學生參加游戲。
2.要求沒有直接參加游戲的同學對數據進行記錄,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
3.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討論交流:學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從這個游戲中明白了什么?
從我們的研究中明白為什么起重機能夠吊起那么重的物體。
四、課堂小結(預設3分鐘)
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滑輪組能夠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組數越
多越省力。所以起重機等機械設備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提供很多的方便。
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人們經常把科學知識轉化為技術,發(fā)明一些工具、機械。希望同
學在課后多關注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把我們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各種生活現(xiàn)象、工具、
機械等聯(lián)系起來。
【板書設計】
6.滑輪組
動滑輪(省力)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
定滑輪(改變力的方向)組數越多越省力
【作業(yè)設計】
1.(判斷題)滑輪組的組數越多,就越省力。()
2.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的方向是下面中的哪一類滑輪工具。()
A.定滑輪B.動滑輪C.滑輪組
3.滑輪組中的滑輪個數()。
A.一定是1個B.一定是2個C.2個或2個以上
7.斜面的作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像斜搭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科學探究目標
L能從日常生活中的斜面應用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2.能設計實驗方案并能通過來收集斜面的作用的證據,通過研討、對比并再次論證
發(fā)現(xiàn)斜面的作用的規(guī)律。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積極參與科學實驗,能分享能交流。
2.能如實地記錄和描述有關斜面作用的證據。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解釋“斜面的作用”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兩組實驗發(fā)現(xiàn)斜面能省力,并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的力越少。
難點:如何將斜面原理運用到生活中去。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水桶、木板
小組:一塊搭斜面的平面板材料、4個不同高度的方塊、1盒鉤碼、1個測
力計。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裝有許多水的水桶、木板]
1.邀請一位男生將水桶徒手搬到講臺上。(預設:男生搬不動)
2.出示一塊木板,提問:大家能用這塊木板幫他想想辦法嗎?(預設:沿著木板滾
上去。)
3.男生再次嘗試將水桶沿著斜搭的木板滾上去。(預設:成功將水桶放在了講臺上。
4.像這樣將木板斜搭在講臺旁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揭示課題:斜面的作用。(板書)
二、探索:斜面的作用(預設10分鐘)
[材料準備:一塊平面板、一個方塊(每組的方塊高度不同)、一盒鉤碼、一個測
力計、實驗記錄單]
1.猜想斜面的作用,斜面真的能省力嗎?讓我們一起來設計一個實驗來研究它。
2.學生分組討論實驗方案,通過交流進行改良并確定最終方案。
3.出示實驗記錄單,明確實驗要求。
4.分組實驗。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預設20分鐘)
[材料準備:一塊平面板、四個高度不同方塊、一盒鉤碼、一個測力計、實驗記錄
單]
1.學生反饋交流: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小結:斜面能省力。(板書)
2.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每組的數據都不同,有的差別很小,有的差別很大你認為
是什么原因?(預設:1.沒有沿著斜面向上拉。2.測力計使用之前沒有歸零。3.用來搭
平面板的方塊高度不同)
3.取數據差別較大的三個小組的方塊上臺展示,提問:高度果然不一樣,斜面的坡
度也會不一樣,你認為不同的坡度的斜面省力情況會是怎樣?(預設:1.坡度越小越省
力。2.坡度越小越不省力。3.坡度越小越費力。)
4.到底誰說的才是正確的,讓我們一起來通過實驗尋找證據。
5.交流并確定實驗方案。
6.出示實驗記錄單,明確實驗要求。
7.分組實驗。
8.交流反饋,強調斜面是省力的簡單機械,并小結: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
的力越少。(板書)
四、拓展:斜面應用(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圖片]
1.出示盤山公路圖片,提問:數學中有兩點一線直線最短,為何不直接修建一條筆
直通向山頂的道路,而是修建成盤山公路蜿蜒而上?
2.學生用斜面原理解釋問題。
3.出示圖片,提問:這兩個螺絲釘,哪個轉進去的時候省力?為什么?(預設:螺
紋較密的省力,因為坡度越小越省力。)
4.請同學們課后在生活中尋找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斜面原理。
【板書設計】
7.斜面的作用
斜面能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的力越少。
【作業(yè)設計】
L下面物品中,應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A.扳手B.商場自動扶梯C.桿秤
2.如圖,斜面()最省力,斜面()省的力最少,斜面()路程最長。
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自行車運用了輪軸、斜面、杠桿等簡單機械的原理,是應用廣泛的交通工具。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自行車,發(fā)現(xiàn)并分析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和作用。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整理已認識的各類機械和機械的作用,意識到機械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尋找自行車的簡單機械
難點:研究齒輪轉動的快慢與齒輪大小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自行車一輛,支架
小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出觀察活動1(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小自行車一輛(自行車齒輪處已經抽去鏈條),架自行車的支架]
1.騎一騎自行車
課堂上教師準備一輛自行車。(自行車齒輪處已經抽去鏈條)
提問:誰來試試騎著自行車從教室門口騎到教室另一端。(預設:學生使勁踩腳踏
板,自行車不會動)
2.自行車不動的原因
教師用支架把自行車固定在講臺上。
提問:自行車不會動的原因是什么?(預設:齒輪之間沒有鏈條)
二、觀察活動1:自行車上的鏈條和齒輪(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鏈條、大小齒輪圖片和動態(tài)視頻]
1.介紹自行車的傳動裝置
安裝上鏈條,再次檢驗自行車是否會動。(預設:動起來了)。
提問:能使自行車動起來,需要些什么?(預設:鏈條、齒輪、人的動力等)
圖片出示傳動裝置
2.認識由鏈條、齒輪組成的傳動裝置的特點
提問:這個裝置有什么特點?(預設:齒輪有大小,鏈條齒輪咬合)
3.人的力量怎樣傳到車輪上
提問:那人的力量是怎樣傳到車輪上去的?
師臺上演示:分小組討論交流,仔細觀察鏈條和齒輪的傳動裝置。發(fā)現(xiàn)了什么?(預
設:人的力量由腳踏板傳遞至大齒輪,再傳至鏈條,帶動小齒輪牽引輪胎轉動。)
出示圖片1
4.齒輪大小的作用
出示圖片2,下發(fā)記錄單,觀察前后齒輪的變化
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小齒輪轉動比大齒輪;反之,小齒
輪帶動大齒輪轉動時,大齒輪轉動比小齒輪。
5.變速自行車的應用
提問:要使自行車騎得更快點,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預設:大齒輪更大)
出示圖片3,了解變速自行車如何通過改變齒輪大小來進行調速。
三、觀察活動2:尋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預設20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和實物自行車]
1.揭示課題:自行車的簡單機械(板書)
2.圖片出示:認識自行車上的結構。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結合自行車上的結構,選擇一個或幾個自己感興趣
的和小組同學交流其工作原理,并說明屬于哪一類簡單機械。
4.學生匯報,其他小組補充,師生整理。
四、拓展延伸:(課后)
學習單元資料庫的內容,拓展單元知識。
【板書設計】
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可采用板貼)
【作業(yè)設計】
1.大齒輪有36個齒,小齒輪有12個齒,大齒輪轉動一圈,小齒輪轉()
A.1圈B.2圈C.3圈D.4圈
2.自行車中軸上的大齒輪轉動,通過()把動力傳遞到后軸的小鏈輪。
A.鏈條B.車架C.車把D.車輪
3.下面自行車結構中,不屬于輪軸的是()
A.腳蹬子
B.車把手
C.剎車
D.車鈴的按鈕
教學反思
形狀與結構
1.抵抗彎曲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彎曲。”
2.理解''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
的能力?!?/p>
科學探究目標
1.能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
2.能用簡單實驗說明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橫梁為什么都是立著安放。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能夠大膽假設又能在實驗中小心驗證。
2.發(fā)展樂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形狀與結構的
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的能力”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紙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的研究;
難點:對科學實驗的變量識別與控制
【教學準備】
材料一:墊圈一盒,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卡紙條(2、4、8厘米寬)
材料二: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卡紙條(1、2、4張)
學生作業(yè)本,長方體泡沫塊,鉤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
1.出示建筑物圖片,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圖中的房子和橋梁,它們在結構上
有什么相同之處?(預設:都有柱子和橫梁。)
2.我們把直立的材料稱為柱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采購合同買賣合同的培訓成果展示盒3篇
- 采購合同風險問題應對措施3篇
- 采購合同中的物流管理3篇
- 采購合同培訓學員感言分享3篇
- 采購合同培訓與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3篇
- 采購合同中的工程材料驗收3篇
- 采購合同的違約責任與賠償案例3篇
- 采購合同和銷售合同的數量條款3篇
- 采購合同的供應商激勵機制3篇
- 采購合同管理高招3篇
- 貴州省銅仁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軍隊文職(新聞專業(yè))招聘考試(重點)題庫200題(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2024-2020年上海高考英語作文試題匯編 (解讀及范文)
- 上海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含答案)
- 港口經濟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上海海事大學
- 報價函 報價單
- 空調(熱泵)室內機首檢記錄表
- JIS G4305-2021 冷軋不銹鋼板材、薄板材和帶材
- 園林生態(tài)學(冷生平)課后練習答案(完整版本)
- 起重機設計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