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nèi)科名言_第1頁
中醫(yī)內(nèi)科名言_第2頁
中醫(yī)內(nèi)科名言_第3頁
中醫(yī)內(nèi)科名言_第4頁
中醫(yī)內(nèi)科名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名言

[推薦]中醫(yī)內(nèi)科名言

外感病證

傷風

【名言】1有汗當實其表,無汗當發(fā)其表。凡發(fā)不可大發(fā)也,又當以

疏泄之。

【名言】2治法不宜表散太過,不宜補益太早。須察虛實,審輕重,

辨寒熱,順時令。

中暑

【名言】1治暑之法,以祛濕熱清心利小便為主,氣傷宜補真氣為要。

【名言】2治法大要,雖貴于驅(qū)暑,尤貴于和中。

痢疾

【名言】1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

【名言】2治痢大法,不過“通”、“塞”二義。

霍亂

【名言】凡治霍亂者,必宜以和胃健脾為主。健者,培補之謂,因其

邪氣已去,而胃氣受傷,故非培補不可也;和者,調(diào)和之謂,以其胃

氣雖傷,而邪猶未盡,故非察其邪正,而酌為調(diào)和不可也。

瘧疾

【名言】1無汗者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有汗者要無汗,正氣為

主,帶散。

【名言】2人壯盛者,宜單截也;人虛者,截補兼用也;瘧久不愈者,

先截后補也;瘧已后者,須調(diào)養(yǎng)氣血也。

濕阻

【名言】1濕熱者宜清宜利,寒濕者宜補脾益腎。

【名言】2治濕不宜熱,不宜寒,風勝濕,燥勝濕,淡滲濕,三者盡

之。

肺系病證

咳嗽

【名言】1因咳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為

重,主治在脾。

【名言】2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實中有虛,則宜兼補以散之。內(nèi)傷之

病多不足,若虛中挾實,亦當兼清以潤之。

【名言】3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順其氣也。

咯血

【名言】1先痰嗽后見血,多痰火積熱;先見血后痰嗽,多陰虛火動。

【名言】2凡治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之由,唯火唯氣耳。故察火

者但察其有火無火,察氣者但察其氣虛氣實。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

哮病

【名言】1未發(fā)時以扶正氣為主,既發(fā)時以攻邪氣為主,扶正氣須辨

陰陽,陰虛者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攻邪氣者,須分微甚,或散其

風,或溫其寒,或清其痰火、然發(fā)久者,氣無不虛,故于消散中宜加

溫補,或子溫補中宜量加消散,此等證候,當倦倦以元氣為念,必致

元氣漸充,庶可望其漸愈,若攻之太過,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名言】2氣順痰自消,氣行血亦活。

喘證

【名言】1外感之喘治肺,內(nèi)傷之喘治腎。

【名言】2治外感須于實處求虛,治內(nèi)傷須于虛中求實。

【名言】3治實者攻之即效,無所難也。治虛者補之未必即效,須悠

久成功,其間轉(zhuǎn)折進退,良非易也。

肺癰

【名言】1肺癰毒結(jié)有形之血,血結(jié)者排其毒;肺癰由熱蒸肺竅,致

咳吐臭痰,胸脅刺痛,呼吸不利,治在利氣疏痰,降火排膿。

【名言】2清熱必須滌其壅塞,分殺其勢于大腸,令濁穢膿血,日漸

下移為妙。

【名言】3肺癰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絡(luò),久蘊生熱,蒸化成膿。……

初用疏瘀散邪瀉熱,可冀其不成膿也,繼用通絡(luò)托膿,是不得散而托

之,使速潰也,再用排膿泄熱解毒,是既潰而用清泄,使毒熱速化而

外出也,終用清養(yǎng)補肺,是清化余熱,而使其生肌收口也。

【名言】4用清涼之藥以清其火,滋肺之藥以養(yǎng)其血,滑降之藥以祛

其痰,芳香之藥以通其氣,更以珠黃之藥解其毒,金石之藥填其空,

兼數(shù)法而行之,屢試必效。

肺痿

【名言】1熱痿宜生津清肺,寒痿則宜溫中守液也。

【名言】2大要緩而圖之,生胃津,潤肺燥,下逆氣,開積痰,止?jié)?/p>

唾,補真氣以通之小管,散火熱以復(fù)肺之清肅。

肺肺

【名言】1治療之法,一則殺其蟲,以絕其根本,一則補虛,以復(fù)其

真兀。

【名言】2治療肺痛,勿忘護肝。

肺脹

【名言】1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

如痰挾瘀血礙氣,宜養(yǎng)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利其痰……又風寒郁

于肺中,不得發(fā)越,喘嗽脹悶者,宜發(fā)汗以祛邪,利肺以順氣……

【名言】2標實者,根據(jù)病邪的性質(zhì),分別采取祛邪宣肺(辛溫、辛

涼),降氣化痰(溫化、清化),溫陽利水(通陽、淡滲),活血祛瘀,

甚或開竅、息風、止血等法。本虛者,當以補養(yǎng)心肺,益腎健脾為主,

或氣陰兼調(diào),或陰陽兼顧。正氣欲脫時則應(yīng)扶正固脫,救陰回陽。

肺癌

【名言】1治療肺癌必須處理好辨病與辨證、整體與局部、祛邪與扶

正的三個關(guān)系。肺癌晚期患者不能手術(shù),不能放療、化療,或放療、

化療的間歇期,患者脾胃尚可,此時當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兼顧

脾胃;手術(shù)后,一般見虛證為多,治療當以扶正為主,清理余毒為輔,

以加速體力和臟腑功能的恢復(fù);放療時的反應(yīng)多見熱毒傷陰,治以清

肺養(yǎng)胃滋腎為主;化療時的反應(yīng),以藥毒傷及氣血、脾胃、肝腎為多,

常用解毒、調(diào)脾胃、補氣血、養(yǎng)肝腎為主的方藥;在用藥過程中始終

要注意攻不能過,過則傷正。補不能膩,膩則有礙脾胃。

【名言】2肺癌的虛以陰虛、氣陰兩虛為多見,實則不外乎氣滯、血

瘀、痰凝、毒聚之病理變化。因此,對于肺癌治療……以養(yǎng)陰生津、

益氣養(yǎng)陰、益氣健脾、滋陰溫陽等扶正為主,佐以化痰軟堅、理氣化

痰、清熱解毒的祛邪藥物進行治療。

心腦病證

心悸

【名言】1治療之法,寧其心以壯膽氣,無不盛者矣。

【名言】2治之之法,怔忡者,與之逐水消飲之劑;驚悸者,與之豁

痰定驚之劑……總之,要在調(diào)養(yǎng)心血、和平心氣而已。

【名言】3心律失常一證頗為難治。一是要善于識脈,二是要善養(yǎng)心

神,三是要善治兼證。

胸痹心痛

【名言】1補必兼通,通必兼補。虛尚不能急補,滯可先予開通。

【名言】2初病宜溫宜散,久痛宜補宜和。

【名言】3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陽,甚者必驅(qū)下焦厥逆之陰。

眩暈

【名言】1治痰須建中,息風可緩暈。

【名言】2條其治法,上焦竅絡(luò)火郁,用泄熱法從膽治之;中虛風陽

擾胃,用填補法從胃治之;下元水涸火升,用攝納法從肝腎治之。

中風病

【名言】1此證予歷治歷效者,良由先為疏通經(jīng)絡(luò),活血調(diào)氣,然后

以補劑收功。

【名言】2養(yǎng)血則風自滅,順氣則痰自除。二語乃治風之綱領(lǐng)。

【名言】3此病宜開者最多,宜于固氣以回I陽救逆而固脫者甚鮮。此

數(shù)十年臨癥之驗耳,不可不察。

失眠

【名言】1失眠實證宜瀉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滌痰,消導(dǎo)和中。

失眠虛證宜補其不足,如益氣養(yǎng)血,健脾補肝益腎。

【名言】2導(dǎo)痰清火以治其標,稍得效驗,仍須養(yǎng)血收神,兼之靜定

以治其本,則不再復(fù)以竭其真也。

癇病

【名言】1治此者,當察痰察氣,因其甚者而先之。

【名言】2治之不需分五,俱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

【名言】3治法要以補腎為本,豁痰為標,隨經(jīng)見證用藥。

癲病

【名言】1治癲先逐其痰,次復(fù)其神,養(yǎng)其陰。

【名言】2欲去病根,非求之情志不可。

狂病

【名言】初病者,宜瀉其實;久病者,宜安其神。

脾胃病證

胃痛

【名言】1所痛之部,有氣血陰陽之不同,若概以行氣消導(dǎo)為治,漫

云通則不痛。夫通則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調(diào)氣以和血,

調(diào)血以和氣,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結(jié)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

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通之法也,若必以下泄為通,則妄

矣。

【名言】2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應(yīng)知肝為剛臟,內(nèi)寄風火,

若一味剛燥理氣,則肝木愈橫,胃更受傷矣。

【名言】3治療慢性胃炎用藥方面,一須注意“靈通”二字;二須注

意“升降”二字;三要在辨證用藥的同時,注意結(jié)合辨病用藥。

痞滿

【名言】1大抵心下痞悶,必是脾胃受虧,濁氣挾痰,不能運化為患。

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固中氣……

【名言】2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郁所致,忌破氣、攻下、濕潤、苦寒。

宜健脾,兼散結(jié)滯、甘溫、辛香。

腹痛

【名言】1治之皆當辨其寒熱虛實。隨其所得之證施治,若外邪者散

之,內(nèi)積者逐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閉則

通之,血則消之,氣則順之,蟲則追之,積則消之,加以健理脾胃,

調(diào)養(yǎng)氣血,斯治之要也。

【名言】2理氣滯不宜動血,理血滯則必兼行氣也。古謂痛則不通,

通則不痛,故治痛大法,不外溫散辛通,而其要則初用通腑,久必通

絡(luò)。

嘔吐

【名言】1治嘔吐必泄肝安胃。用藥主苦降辛通,佐以酸泄。

【名言】2當以祛飲為主……熱者宜佐苦寒以降火,寒者宜佐辛溫以

暖中。

【名言】3停食痰積者,則當順氣和胃而消導(dǎo)之。

呃逆

【名言】1寒呃宜溫宜散,寒去而氣自舒;熱呃宜降宜清,火靜而氣

自平;虛脫呃則非大補真元,必難鎮(zhèn)懾也。

【名言】2呃逆證凡聲強氣盛而脈見滑實者,多宜清降;若聲小息微

而脈見微弱者,多宜溫補。

噎膈

【名言】1初期運用疏肝理氣,豁痰化濕,活血通絡(luò)治其實;后期重

在滋陰潤燥,益氣養(yǎng)血治其虛。

【名言】2凡治噎膈大法,當以脾腎為主。蓋脾主運化,而脾之大絡(luò)

布于胸膈;腎主津液,而腎之氣化主乎二陰。故上焦之噎膈,其責在

脾;下焦之閉結(jié),其責在腎。治脾者宜從溫養(yǎng),治腎者宜從滋潤,舍

此二法,他無捷徑也。

泄瀉

【名言】1凡瀉皆兼濕,初值分理中焦,滲利下焦;久則升提,必滑

脫不禁,然后用藥澀之,其間有風勝兼以解表,寒勝兼以溫中,滑脫

澀住,虛弱補益,食積消導(dǎo),濕則淡滲,陷則升舉,隨證變用,又不

拘于次序,與痢大同。

【名言】2大抵初瀉與瀉之未甚,宜利水,次補脾;久瀉大瀉,宜補

腎。

【名言】3久瀉虛中挾實,不宜分利,不宜純補,以免傷陰戀邪,要

注意邪正關(guān)系,調(diào)虛實,調(diào)寒熱,以恢復(fù)脾胃升降功能。

便秘

【名言】1陽結(jié)者,邪有余,宜攻宜瀉者也;陰結(jié)者,正不足,宜補

宜滋者也。

【名言】2治陽虛者,但益其火,則陰凝自化;治陰虛者,但壯其水,

則涇渭自通。

【名言】3燥結(jié)血少不能潤澤,理宜養(yǎng)陰。

【名言】4腸胃皆腑,以通為用。丹溪每治腸痹,必開肺氣,謂表里

相應(yīng)治法。

吐血

【名言】1治實火之吐血,順氣為先,氣行則血自歸經(jīng);治虛火之吐

血,養(yǎng)正為先,氣壯則自能懾血。此治療之大法,不可違也。

【名言】2涼血必先清氣……氣涼則血自歸經(jīng)。若有瘀血凝滯,又當

先去瘀而后調(diào)氣,則其血立止。

便血

【名言】1大要,初起當清解腸胃之濕熱,久則調(diào)和中焦之氣血。

【名言】2胃熱肝火宜乎清,涼血柔肝常同進;若遇血涌當急止,為

防瘀留應(yīng)祛瘀;生血統(tǒng)懾賴乎脾,見虛當補理易明。

胃癌

【名言】1治療原則是攻補兼施,以補為主,重在益氣養(yǎng)血,滋陰育

陽,健脾調(diào)胃,佐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jié)。

【名言】2臨癥每多注意兼顧,用藥亦多寒溫并用,升降并用,補泄

并用。

肝膽病證

黃疸

【名言】1陽主明,治在胃;陰主晦,治在脾。

【名言】2陽黃者,濕熱證也,宜于清利;陰黃者,血氣敗也,宜于

溫補。

【名言】3治黃必治血,血行黃易卻;治黃須解毒,毒解黃易除;治

黃要治痰,痰化黃易散。

脅痛

【名言】1治之當以散結(jié)順氣,化痰和血為主,平其肝而導(dǎo)其氣。

【名言】2脅下有瘀血,行氣藥中加桃仁不去皮尖,并香附之類。

膽脹

【名言】膽脹的治療原則為疏肝利膽,和降通腑。臨床當辨虛實,虛

者宜補中宣通,實者宜瀉中通降。

鼓脹

【名言】1證偏重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者應(yīng)以補虛為主,祛邪為輔;

證偏重氣滯、瘀血、水飲者應(yīng)以祛邪為主,補虛為輔,總之,補虛不

忘實,泄實不忘虛。

【名言】2疏肝調(diào)郁為主,配合活血化瘀、咸寒軟堅,調(diào)整陰陽,有

步驟、分階段進行治療。

【名言】3此病本虛標實,岌岌可危。其治在中焦。應(yīng)從長計議,以

扶正調(diào)理為主,祛水攻邪為輔。單純攻伐,有失整體治療精神,為醫(yī)

家所忌。

肝癌

【名言】1肝癌病情復(fù)雜,臨床表現(xiàn)多為虛實挾雜,既有毒瘀之實,

又有氣血虧損之虛。因而,臨床施治,應(yīng)明辨虛實、慎重權(quán)衡。大凡

用活血逐瘀、軟堅散結(jié)、解毒抗癌等攻邪之法時,應(yīng)扶持正氣,攻補

兼施,祛邪不傷正,扶正以達邪。

【名言】2原發(fā)性肝癌的中醫(yī)辨證大致可分為“氣滯血瘀”、“肝郁

脾虛”、“熱毒內(nèi)蘊”及“濕熱”、“陰虛”等。由于具有抗癌功效

的中藥性能各異、肝癌患者的證情亦有寒熱虛實之分,故選藥組方時,

要審寒熱,別其虛實,切不可固定一病一法,一證一方,更不可盲目

羅列抗癌藥物,如祛瘀太過反可致上消化道出血或肝破裂,峻瀉過猛

可誘發(fā)昏迷等。

【名言】3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滿實中有積氣,大毒之劑尚不

可過,況虛中有積者乎。

疝氣

【名言】1治疝必先治氣……凡氣實者,必須破氣;氣虛者,必須補

氣。

【名言】2疝氣作痛,宜通不宜塞,宜溫不宜寒。

腎膀胱病證

水腫

【名言】1治法大要,身有熱者,水氣在表,可汗。身無熱者,水氣

在里,可下。其間通利小便,順氣和脾,俱不可緩耳。

【名言】2大法宜調(diào)中健脾,脾氣實,自能升降運行,則水濕自除,

此治本也。

【名言】3先喘后腫,此肺不化氣,水流為腫,治在肺;先腫后喘者,

乃脾不運化,水泛為喘,治在脾。

【名言】4腎病綜合征以高度水腫為主要表現(xiàn)。一般初起邪盛而正氣

不衰,治療可從標(水濕)論治;日久則正虛邪實,虛實挾雜,治療要

注意本虛(肺、脾、腎的虛損)和標實(水濕、濕熱、氣滯、瘀血)的不

同,標本同治。方可取得療效。

淋證

【名言】1凡熱者宜清,澀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虛者宜補,陽氣

不固者宜溫補命門。

【名言】2開郁行氣,破血滋陰。

【名言】3執(zhí)劑之法,并用流行滯氣,疏利小便,清解邪熱。其于調(diào)

平心火,又三者之綱領(lǐng)焉。心清則小便利,心平則血不妄行。

【名言】4腎盂腎炎的急性發(fā)作階段,與熱淋頗相類似,宜以通淋利

濕,清熱解毒為主,急則治其標;非急性發(fā)作階段,脈證多不典型,

與勞淋相類似,治療上則應(yīng)以扶正祛邪、虛實兼顧為法,標本同治。

癮閉

【名言】1但知清熱通利,未必皆效,惟開展肺氣,以通氣化之上源,

則上竅通而下竅自泄。

【名言】2用藥只宜行氣、清血、暢肝、和脾,切不可恣投補澀,或

瀉利沉墜之品,因中上壅閉,將使下竅不通耳。

【名言】3癮閉的治療應(yīng)根據(jù)“腑以通為用”的原則,著眼于通。實

證宜清濕熱,散瘀結(jié),利氣機而通水道;虛證治宜補脾腎,助氣化,

使氣化得行,小便自通。

關(guān)格

【名言】1治主當緩,治客當急

【名言】2凡治關(guān)格病,不知批郊導(dǎo)竅,但冀止嘔利禳,亟治其標,

使窮力竭,無益反損,醫(yī)之罪也。

遺精

【名言】1凡心火盛者,當清心降火;相火盛者,當壯水滋陰;氣陷

者當升舉;滑泄者當固澀;濕熱相乘者,當分利;虛寒冷利者,當溫

補下元;元陽不足,精氣兩虛者,當專培根本。

【名言】2氣因精奪,當養(yǎng)精以固氣;……精因氣而奪,當養(yǎng)氣以充

精,理其無形以固有形。

【名言】3固澀不愈,宜通精竅;瀉心不愈,宜瀉相火;升陽不愈,

宜斂浮陽。

陽痿

【名言】1有**傷及肝腎而致者,非峻補真元不可,蓋因陽氣既傷,

真陰必損,若純乎剛熱燥澀之補,必有偏勝之害。每兼血肉溫潤之品

緩調(diào)之;亦有因恐懼而得者,蓋恐則傷腎,治宜固腎,稍佐升陽。

【名言】2凡肝腎濕熱,以致宗筋弛縱者,亦為陽痿,治宜清火以堅

腎……凡因思慮驚恐,以致脾腎虧損而陽道痿者,必須培養(yǎng)心脾,使

胃氣漸充,則沖任始振而元可復(fù)也。

氣血津液病證

郁病

【名言】1郁病雖多,皆因氣不周流,法當順氣為先,開提次之,至

于降火、化痰、消積,猶當分多少治之。

【名言】2至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

蝴血

【名言】暴蚓則治須涼瀉,久蝴則治須滋養(yǎng)。

汗證

【名言】1大抵自汗宜補陽調(diào)衛(wèi),盜汗宜補陰降火。

【名言】2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里,并無效驗,藥愈熱而汗愈不收,

可只理心血。

消渴

【名言】1三消之癥,皆燥熱結(jié)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

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

兼補其肺……

【名言】2治療糖尿病,除滋陰清熱外,健脾補氣實為關(guān)鍵一環(huán)。

內(nèi)傷發(fā)熱

【名言】1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無根之熱者,宜益火以培之。

【名言】2氣分虛熱者,用甘溫以除大熱;血分虛熱者,用甘寒以勝

熱。

【名言】3瘀血發(fā)熱者,其脈澀,……但通其血,則發(fā)熱自止。

虛勞

【名言】1古人論治,以陰虛陽虛為兩大綱。辨其陽虛,則溫補之。

辨其陰虛,則滋養(yǎng)之。

【名言】2凡氣虛者宜補其上,人參、黃黃之屬是也;精虛者宜補其

下。熟地、枸杞之屬是也。

【名言】3治虛損之證,吃緊處工夫只在保護脾胃為上。

積聚

【名言】1聚證病在氣分,以疏肝理氣、行氣消聚為基本治則,重在

調(diào)氣。

【名言】2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

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jīng)久,

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

厥證

【名言】1重在元氣,故熱厥當補陰,寒厥當補陽。

【名言】2厥證乃急危之候,當及時救治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

療原則。實證:開竅、化痰、辟穢而醒神。虛證:益氣、回陽、救逆

而醒神。

肥胖

【名言】1肥人多痰,乃氣虛也。虛則氣不能運行故痰生之。則治痰

必須補其氣而后兼消其痰耳。然補氣又不可純補脾胃之土,而當兼補

命門之火,蓋火能生土,而土自生氣;氣促而焉可獨治痰哉?痰自消,

不治痰正所以治痰也。

【名言】2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

矣。

痰證

【名言】1大凡痰之為癥,熱痰則清之,濕痰則燥之,風痰則散之,

郁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

【名言】2因虛因?qū)嵍嫡?,但治其虛實,虛實愈而痰自平也。?/p>

家之痰則有虛有實,如濕滯太過者,脾之實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

之虛也,若腎家之痰,則無非虛耳。

經(jīng)絡(luò)肢體病證

頭痛

【名言】1暫病者,當重邪氣,久病者,當重元氣。此固其大綱也。

【名言】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