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之徙于南冥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1頁
鵬之徙于南冥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2頁
鵬之徙于南冥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3頁
鵬之徙于南冥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4頁
鵬之徙于南冥教案-人教課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鵬之徙于南冥一、教學目的.通解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旨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其形象化說理的風格。.培養(yǎng)展開想象,進行文學鑒賞的能力,能欣賞作品的情節(jié)、形象和語言。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逍遙游》是《莊子》的名篇,既較鮮明地體現(xiàn)了《莊子》的藝術(shù)風格,又較集中地表現(xiàn)了莊子虛無主義與追求絕對自由的哲學思想。了解莊子世間萬物若“有所待”則不自由和應(yīng)區(qū)分“小大之辨”的觀點,最后理解其“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思想,是內(nèi)容上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了解、賞析本篇形象化說理的特點,則是表現(xiàn)技巧方面的學習重點。理清思路,逐層剖析,幫助學生了解課文段落與層次間的邏輯聯(lián)系,是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基本方法。三、課時安排課時四、學生活動設(shè)計兩課時的學習中均應(yīng)要求學生反復誦讀課文,教師要作誦讀指導。由于前部分學生學過,所以主要在于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舊的知識,在這的基礎(chǔ)上,再針對課文的觀點理解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五、教學步驟第一課時(一)明確目標莊子的思想歷朝歷代以來都有廣泛的影響,《莊子》的文風,又有非常文所具有浪漫風格,因此,縱使理解文章有一定難度,也應(yīng)知難而進。理解課文關(guān)于萬物皆“有所待”的思想,是本課時學習的重點,與此同時,應(yīng)初步體會《莊子》想象奇幻,善用寓言說理的表達特點。課文節(jié)選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部分章節(jié)。導入:【題解】“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背景介紹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并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莊子?天地》)。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胠篋》)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筧瞬荒芷髦?(《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現(xiàn)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人世間既然如此沉濁,"不可與莊語"(《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里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xiàn)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xiàn)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yōu)游自得的生活旨趣?!跺羞b游》是《莊子?內(nèi)篇》的首篇,是莊子的代表作。全文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論證世間萬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他自己追求的是“無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則通過寓言故事,論證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天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境界,以及通過“無為”達到這一的主張。、檢查并簡評作業(yè).溫習舊課《逍遙游》“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文筆汪洋恣肆。提問:課文舉例說明世間萬物都“有所待”,即都要憑借外力才能活動,所涉及的事物和人有哪些?是作者贊美的,哪些是作者嘲諷、否定的?(先后例舉的事物有:鯤、鵬、野馬、塵埃、大舟、杯、芥、蜩、學鳩等。對鯤鵬作者抱贊美態(tài)度;對蜩與學鳩則明顯表示嘲諷、貶斥。)粗粗看去,本文舉例很駁雜,其實是寓有深意的。一方面,作者要說明世間萬物都“有所待”,但他又肯定了“小大之辯(辨)”,因舉例時多有對比。關(guān)于這一點,第二段作了重點論述,下一課時我們還要再作分析,希望同學們課后能先作思考。(大)(?。H鵬海運水擊三千里野馬、塵埃以息相吹摶扶搖培風芥覆杯水于坳堂大舟水之積蜩學鳩(適莽、百里、千里具糧各別)皆“有所待”莊子渴望“逍遙游”,即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要“無為”,做“無己”“無功”“無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實,莊子并非生來就無入世之心,但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別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內(nèi)《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現(xiàn)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人世如此污濁,他的心靈就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了。因此,《逍遙游》其實是莊子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而且,莊子自己也很難達到他所主張的“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強調(diào)大至鯤鵬小至塵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復強調(diào)“小大之辯”。只有把莊子放到他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中去審視,才能更好地認識莊子其人其文。.問題討論一:第一段中,莊子說及大至鯤鵬,小至塵埃、小草,都是“有所待”,因而也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為什么還要討論“小大之辯”的問題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作者列舉了哪些例子?(強調(diào)“小大之辯”,一方面強調(diào)了人在認識上的大小區(qū)別,說明“以小及大”的;另一方面,也反映莊子認識世間事物時并不能完全地“無己”,他是肯定事物的,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對鯤鵬之類偉岸者的熱愛、贊揚,和對蜩、學鳩、斥鴳等見識淺陋,只能算是“小智”。).問題討論二:課文第三段寫了哪三種不同層次的人?作者是怎樣得出最后的結(jié)論的?(三種不同層次的人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宋榮子;列子。第一種人自視甚高,但只不過是斥鴳之類;宋榮子能“定手內(nèi)外之分,辯手榮率之境”,遠勝于第一種人,但“猶有圭樹”;列子雖已能“御風而行”勝過宋榮子,但仍然“猶有所待”。因此,這三種人都不能說已入“逍遙游”之境。最后,莊子說,只有“乘天地之正”(順應(yīng)天地間的自然規(guī)律)“御元氣之辨”(駕馭陰陽等元氣的變化)才能“無所待”而“逍遙游”。什么人才可入此境?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只有無自我、無功利、無聲名,才能得到絕對的精神自由,這樣,全文的結(jié)論也就水到渠成了。).問題討論三:《史記》中說莊子“汪洋自恣以適己”,魯迅說他“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在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這樣的特點?(首先,是全文的構(gòu)思。鯤鵬鳥的雄偉,大椿樹的長壽,都令人嘆為觀止,又將這樣的龐然大物與芥、蜩、朝菌之類細微、短命者對比,更顯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其次,是作者傾注筆力描繪的魚而化鳥的鯤形象。課文多次描繪這一形象,前后相互補充印證,使其形象更豐滿鮮活。在這才能無雙、向往逍遙而又無法逍遙的大鵬鳥身上,顯示了作者的才情,也隱藏著作者的苦衷。)第二課時(一)堯讓天下于許由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痹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薄肚f子·逍遙游》又是一則稱頌隱士的寓言。堯視許由為賢者,欲以天下讓之。不成想,在真正大智慧的人的眼里,天下猶如敝屣,棄不足惜。真的隱士是棄名利、絕機巧的,在其看來,鳥筑巢于林也只占一枝而已,鼠飲水于河也頂多喝滿肚子,貪圖許多又有何益呢?儒道相爭,由來已久,帝堯在儒家看來是上古賢君,而在《莊子》描繪下變得智識淺陋,竟不及一山野村夫了。堯帝打算把江山讓給隱士許由,說:“在日出月明之時,那沒有熄滅的火炬想同日月爭光,不也是難以辦到的嗎?旱季下雨,而有人還在灌溉,欲同蒼天比水量,它不是徒勞的嗎?如果讓你執(zhí)政治理天下,我這個國君便是名存實亡了。我自愧不如,請讓我把江山讓給你去治理吧?!痹S由說:“你治理的天下,已經(jīng)算是很不錯的了;而還要我來代替你,我是為追求個人的功名嗎?功名本來就是一個人的身外之物,是虛幻的東西。要我去追求虛幻的身外之物么?君不見小鳥在森林中搭巢,只不過占據(jù)了一根樹枝;田鼠去河邊飲水,只不過喝滿那一小肚子的水。你還是回朝去休息吧,我的國君!我這個人對于社會來說,是無所作為的。廚師即使他不從事烹調(diào)供人祭祀,主祭官也不能代替他去做那份外的事啊!”[讀解]這一段就舉了個例子,引用了許由不愿居天子之名這個典故,證明“圣人無名”。許由是潁川陽城人,是堯帝的老師。這里說堯有心把天下讓給許由。意思就是這個帝位我不做了,請你來做吧。堯怎么說呢?他一開始舉了兩個例子。說這個天上要有太陽和月亮的話,那就沒有必要點著“爝火”了。這個“爝火”,就是火炬的意思。說以火炬這個瑩火之光,去比日月之明,“不亦難乎”!這里“難”,作“不可”解。就是根本沒辦法比。然后又說這個天總是會下雨的,這個“時”字,就是“合明宜的”,“適時”的。也有解作“按時令季節(jié)及時降下的雨”,這個叫“時雨”。兩者在這里都可以說通。那天上有這個雨下下來,人們還去灌溉的話,這樣對于整個大地的潤澤,不是徒勞的嗎?然后堯就認為許由來當這個天子,那天下就一定會太平了?!胺蜃印保@里是老師的意思。《天地篇》有說:“堯之師曰許由。”所以這里堯稱許由為“夫子”。“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這里“尸”就是“為主”的意思。不是有那么個詞叫“尸位素餐”嗎?就是這個“尸”。“缺然”呢,就是不足的樣子。這里就是說堯覺得自己能耐沒有許由大,想把帝位讓給許由來做。你看許由怎么答。他說:你堯這個天下治理得不錯。就是說天下在你堯的治理下,已經(jīng)是大治了。那我取代你來做這個天子的話,這樣不是只是為了天子這個“名”嗎?然后許由又說:“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這里說“名”為“賓”,那什么是“實”呢?在這里,“天下已治”就是“實”。這個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功成,名遂”。也就是功一成,天下一得到治理,那自然就有名聲了。所以說,“名者,實之賓也。”然后“吾將為賓乎”,這是點題,說明“圣者無名”。接下來許由又舉了兩個例子:“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鷦鷯”是一種小鳥,說喜歡在樹林深處筑巢?!百仁蟆本褪窍矚g打地洞的一種小田鼠。這里是說一個人要重本份,不要有過多的妄想。這樣子人才能夠清心寡欲,才能拋卻“名”的拖累。然后他說: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用處?。【o接著他又舉了個例子,說就算大廚不下廚的話,那主持祭祀的也不能超越他的本職去代替廚師吧。“庖”就是廚房的意思。“庖人”就是廚師了?!笆闭?,主也?!白!?,就是祭祀。那么古代祭祀要怎么辦呢?陳簠簋,列樽俎,設(shè)籩豆者,祝也。“簠簋”就是祭祀時裝著黍、稷、稻粱的器皿;“樽”,就是盛酒的,“俎”,就是盛肉的。“籩豆”呢,不是可以吃的豆子。其實也是兩種裝東西的食器。“籩”是用竹子編成的,形狀和豆比較像,里面裝的一般是桃子呀,梅子呀這樣的果品;而“豆”的本意,也是一種裝食物的器皿。你看“豆”字這個寫法,下邊是個盆,中間擺著要裝的東西,上面還加個蓋子。所以還是器皿來的。而“豆”中所裝的一般是肉食。那為什么現(xiàn)在說“豆”一般說能吃的那種“豆子”呢?其實是“豆”假借為“菽”,這個“菽”的本意就是豆類植物的總稱了。那么在這里,許由就借“樽俎”來象征祭祀。成語“越俎代庖”就是從這來的。這一段主要是借許由不受帝位這么個典故說明“圣者無名”。怎樣才能做到“無名”呢?就要知足,不(二)肩吾問于連叔古人肩吾向連叔求教,說:“我從接輿那里聽說,至大的東西是沒有用處的,過去的事情是不會再重現(xiàn)的。他的話使我感到很吃驚,就像那浩瀚的銀河,使人摸不到邊際;他的話和別人的理解距離甚遠,不合乎人之常情?!边B叔問:“他的話說的是什么呢?”肩吾回答說:“他說,藐姑射山上住著很多神仙,他們的皮膚像冰雪一樣潔白,細嫩柔弱,就像剛生下的嬰兒。他們不吃人間煙火之食,餐風飲露,或騰云駕霧,或乘坐飛龍,在廣闊無垠的宇宙間遨游;他們神采奕奕,能使萬物不生病害,莊稼年年豐收。我以為這是荒唐的言論不相信它?!边B叔說:“是啊。一個瞎子,無須讓他觀賞有花紋的東西;一個聾子,無須讓他聽鐘鼓的聲音。難道僅僅是人的形體上有聾子和瞎子么?一個人的智慧也有聾瞎之疾,這句話說的好像就是你呀!像接輿這樣的人,這樣的品德,將能包容天下的一切,并因此而受人尊崇,要求他出來治理天下,他哪里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業(yè)。這樣的人,任何外物都不能傷害他:即使洪水漫天也不能把他淹死,旱季的炎日把石頭、金塊曬熔,把石頭、土山燒焦,也不能將他熱死。像灰塵、污垢、秕谷、谷皮這些瑣碎無用的東西,可用來培育和造就像堯舜那樣的圣人。誰又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業(yè)呢?宋國有人到越國去販賣一種禮帽,然而越人流行剪短發(fā),并在身上刺上花紋,沒有人用得著禮帽。堯帝治理天下的百姓,平定一國的朝政,到汾水北面的藐姑射山去會見王倪、嚙缺、被衣、許由等四位隱士。見了四子以后,堯帝茫然若失,競放棄了治理天下的大事。[讀解]那么這個肩吾說,接輿這位老兄說的話,“大而無當,往而不返”。“當”,這里是適合的意思。適合什么呢?適合情理。這里就是說接輿說的話夸夸其辭,不合情理?!巴环怠本褪钦f他說話一開了頭就沒頭沒腦地說下去,最后也不知道他說了什么。然后肩吾什么感覺呢?“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就是說我聽了他的話很吃驚,還有些恐慌。肩吾恐慌什么呢?意思就是接輿說的話太奇怪了?!蔼q河漢而無極也”。河漢,指的就是銀河?!昂印保褪倾y河;“漢”,本意是是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也用來比喻銀河。這句話的意思用現(xiàn)在比較游行的話來說,就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皬健保T外路;“庭”,堂外地。這里指的是一種差別?!按笥袕酵ァ保褪侵赶嗖詈苓h。“大相逕庭”這個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和什么相差得遠呢?這里是指和常理相差很遠。然后還“不近人情”。你看,還沒聽接輿說什么呢,就已經(jīng)被肩吾批得一無是處了。這個是為后文反駁肩吾蓄勢。然后那個連叔有些不耐煩了,就問:那這個接輿到底說了什么呢?肩吾覺得架子也擺得差不多了,胃口也吊足了,這才講道:接輿說:在很遠的一個叫姑射山的地方。(“射”字讀“夜”。)那么這個“姑射山”有沒有這個地方呢?還真別說,在《山海經(jīng)》的《東山經(jīng)》里真提到了這么座山。說這山上“無草木,多水”。至于這個是不是就是莊子說的“姑射山”,就不得而知了。好了,有這么座山,山上住著位神人。這神人長得什么樣呢?“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大家看到這就會說了:哇,原來是個也!那莊子在這里為什么寫神人要寫出個來,是不是莊子和我們想法一樣,說神仙就應(yīng)該是很的?其實也未盡然。莊子這么寫是有他的深意在里面的。再看“淖約若處子”。有人說:“淖約”者,好貌也。是不是呢?其實這里莊子用意并不是寫神人相貌有多么好看。再強調(diào)一下:這里是寫神人,不是寫美女。那這里“淖約”是什么意思呢?莊子在《在宥篇》里有這么句話:“淖約柔乎剛強?!笨梢姟澳准s”就是“柔弱”的意思。那莊子為什么要寫這個神人“柔弱”呢?因為老子,莊子的道在于“陰柔”而不是“剛強”。老子有句很有名的話:“上善若水。”老子為什么這么贊嘆“水”呢?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因為水的“柔弱”。你去看《道德經(jīng)》七十八章,一開頭就寫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币虼恕叭崛跽叩乐谩薄K陨隙握f“冰雪”,其實是在比喻“道”的體,而這里“淖約”是比喻“道”的用。那什么叫“處子”呢?“處子”就是“處女”。這個不是指生理上的,不是說沒過的就叫“處子”了。這個意思實際上是古代沒出嫁在室居住的女子。這個說的什么呢?說的是一個“靜”字?!秾O子兵法》說:“靜如處女?!本褪沁@么來的。當然放在現(xiàn)在就想不通了?,F(xiàn)在不管是不是“處女”,都可以活蹦亂跳的。那為什么說這個神人“若處子”呢?因為老、莊之道貴靜,所以以處女喻之。而且老子主張“守雌”,說“牝常以靜勝牡”。“牝”本意是畜母,也可以泛指陰性的事物;“牡”是畜父,也泛指陽性的事物。因此莊子才說這位神人“若處子”。所以這里說那位神人“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其實是隱喻莊子所修的道,而不是真要寫出個來的。然后還說這個神人“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五谷”,就是稻、黍、稷、麥、豆。記住了。不要又被別人罵“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安皇澄骞取焙芎美斫狻!拔骞取睍圆粷崈?。一般說神仙都是不食五谷的。那什么叫“吸風飲露”呢?“風”指什么?古人認為風是陰陽之變氣。“陰陽怒而為風。”那“露”是怎么來的。古人認為陰受陽感而為露。所以“風”指的是“陰陽”,而“露”指的是“陰”。這里意思就是這位神人呼吸陰陽于內(nèi)。與前文“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相呼應(yīng)。所以這里說這位神人真的做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而游乎四海之外。”這個是不是就和上文的“以游無窮”相對應(yīng)了?所以這個神人就真正達到了“無已,無功,無名”這樣一種狀態(tài)。接下來。“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焙昧耍K于出現(xiàn)這兩個字了:“神凝”。這就說明了這位神人真正是無已的至人了。這個“神凝”怎么來的呢?就是由“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來;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而來。能調(diào)合陰陽,駕馭六氣,如此方能無已,無已然后能神凝。而其著手處,則在用志不分。前面說了很多了,就不重復了。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疵者,毀也;癘者,病也。意思呢就是使得世間萬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豐登。這個所寫的便是“神凝”的外用。暗暗含著“無為而天下治”的道義。《刻意篇》里有這么一句話:“精神四達并流,無所不極:上際于天,下蟠于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边@個“化育萬物,不可為象”,指的就是這里“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了。這個連叔舉了個例子說:對于瞎子沒法同他們欣賞花紋和色彩,對于聾子沒法同他們聆聽鐘鼓的樂聲。后面“形骸”就是身體。“知”通“智”,這里作“思想”解。這里說一個人思想上也會有“聾”和“盲”。意思就是不通世理?!笆瞧溲砸玻q時女也。”這話就是說你肩吾的?。∪缓筮@個連叔就開始夸那位神人了。他說:“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闭f這位神人的“德”,能將世上“旁礴”的萬物化為“一”。這里“旁礴”,特指世上萬物之多之雜。能將如此多的萬物“化為一”,可見此神人修為之高。接下來還說這個神人怎么樣呢?“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蘄,通“祈”,“祈求”的意思?!皝y”,這里作“治”解。“弊弊”,經(jīng)營貌。這里是說,這個世上要求得“大治”的話,哪用得著忙忙碌碌去管理天下?這里就對應(yīng)了先前肩吾認為以神人一已之力,不能“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這樣的說法是狂妄的。反駁了肩吾的觀點。肩吾先前認為,要“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必以天下為事然后才能做到,那個姑射山的神人,不過一己之神凝,并未以天下為事,怎么可能做到呢?所以肩吾會“以是狂而不信”。連叔這里說“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后文又說“孰肯以物為事”,即針對此點而答。這里其實提出了個什么觀點,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的觀點。關(guān)于“無為而治”的討論,我在講解《老子》的時候詳細地說明了,這里就不重復了。接下來連叔說:“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熱?!边@里就說這個神人本領(lǐng)很高,什么大洪水呀,大旱呀,都傷害不了他。為什么傷害不了呢?“至人無已”。連自己這個本體也沒有了,還有什么可以傷害的?我們不妨先看《讓王篇》有一句話:“道之真以治身,其緒余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笔裁唇小巴淋凇蹦兀俊败凇笔且环N枯草。“土苴”呢,就是爛草。這個是不是跟“塵垢粃糠”有點像了?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其土苴以治天下”這么個意思。后面“陶鑄堯舜者也”,不是說“堯舜”這兩個圣人,而是說在他們統(tǒng)治下的那個“治世”。這里就是說這個神人以“塵垢粃糠”之法,可以把天下治理得如堯舜一般。那這個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其土苴以治天下”這么個意思。后面“陶鑄堯舜者也”,不是說“堯舜”這兩個圣人,而是說在他們統(tǒng)治下的那個“治世”。這里就是說這個神人以“塵垢粃糠”之法,可以把天下治理得如堯舜一般。那這個“塵垢粃糠”之法是什么法呢?“塵垢粃糠”也好,“土苴”也好,說的是什么?說的是“粗糙”,不細致。換言之,就是一種“無為而治”。所以這里是說這位神人以無為而治天下,又如何會以天下之事為事呢?這才是莊子的本意,要提出這么個“無為而治”來。好了,這一段分析完了,非常的重要,說的是“至人無已”,之后推出了“無為而治”這么個觀點。是全篇的主文。(三)惠子謂莊子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一顆葫蘆瓜的種子,我把它種活了,結(jié)出來的瓜果掏空后能裝五石容量的東西。我用它來盛氺漿,但它承受不了氺漿的重量;我又把它剖開做成葫蘆瓢,而又嫌平淺,容物不多,并非是瓢的面積不大。我認為它沒有什么用處,就把它敲破了。”莊子說:“伱這個人在運用大的東西方面,顯得很笨拙。宋國有一個善于配制防治手上皮膚開裂之藥的人,他世代都靠替人家漂洗衣服為謀生的職業(yè);有人聽說他會做藥,請求用大量的金錢買下他做藥的秘方。做藥的人把家人召集在一起商量這件事,說:“我家世代替人家漂洗衣服,收人微薄,如今出賣做藥的技藝,一下子就能得到許多金錢,請你們同意我將秘方賣給他?!辟I藥的人得到秘方,用它去勸說吳王討伐越國。當時越國處境艱難,吳王便命令他的軍隊趁冬季與越人水戰(zhàn),吳國士兵就是用不皸手之藥護手而打敗了越國。事后吳王便分出一塊土地獎賞給那個獻藥的人。由此可見,同樣是擁有不皸手之藥的兩個人,一個因此而受賞,一個仍擺脫不了世代替別人漂洗衣服的命運,這是因為同一樣東西派了不同用處的緣故。現(xiàn)在,伱擁有五石容積的葫蘆瓜,為什么不把它做成像酒器那樣的腰船在江湖上浮游呢?而伱卻憂慮那空蕩的葫蘆里沒有什么東西可裝,可見你的見識就像狹窄彎曲的蓬心那樣,是何等的淺陋啊!”。[解讀]本段和下段,這兩段惠子和莊子的對話,或者說是辯論,是前文的補充和引申。為的是引出“無用”然后得以逍遙,這樣一個要旨。我們先看這一段說什么。這個惠子是誰呢?惠子,宋國人,姓惠,名施,為梁相。是莊子的朋友。有一天,這個惠子就跟莊子說,魏王給了我一個大葫蘆種子,我種下后結(jié)出個大葫蘆來,容積有五石那么大。這里魏王指的是梁惠王。當時魏自河東遷大梁,所以既可以叫魏,也可以叫梁。這個“五石”到底是多少呢?我們知道十斗米可一石。而十升米為一斗。那么一斗米大概是十多斤的樣子。五石,就大約是五百多斤米,那樣一個容量。這里就是極寫這個葫蘆之大。那么用這個葫蘆來裝水呢,“其堅不能自舉也”。這里是說這個葫蘆的堅硬程度承受不起水的壓力。意思就是葫蘆里裝的水太多了,把這個葫蘆給擠破了。這樣子只好把它剖開,做成瓢,但是又太大了沒地方放。“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什么叫“呺然大也”?這個“呺然”,就是“大”的意思,用在一起,極寫這個葫蘆之大。掊,擊破。這句話就是說,必不是這個葫蘆不大,我,就是惠子,認為它沒什么用,就把它打破了,當垃圾丟掉了。這里惠子主要意思就是說這個葫蘆“大而無用”。莊子為了反駁惠子,也舉了個例子。他說:先生你是不知道怎么用大的東西。也就是并不是說這個大葫蘆就沒有用,只是你惠子不知道怎么來用。然后就舉了個例子。說宋國有人會做一種藥,叫不龜手藥,就是說這種藥能使手不開裂。可能也就是一種護膚品,就像現(xiàn)在的護手霜一樣。因為用這個藥,手就保護得很好,所以呢他們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yè)??赡苁钦f漂洗絲絮這個職業(yè),長年累月要把手在水中泡著,容易把手泡壞。那這個宋人用這個藥呢,就可以保護手不被水泡壞,這么個意思。那么有個去宋國旅游的人發(fā)現(xiàn)了這回事,就出一百斤金子來買這個藥的配方。因為這個藥是祖?zhèn)髅芊剑粋魍馊?。所以這一家子就開會商量,說能不能賣這個方子。結(jié)果其中有人就說了:我們漂洗絲絮洗一輩子,還賺不了幾個金子?,F(xiàn)在一下子就可以賣一百斤金子。這好事哪找去?于是就同意了。那個游客呢,得了這個方子,就把這個方子獻給了吳王。這個時候越國正好發(fā)兵攻吳,那吳王就讓這個游客為將軍。正好這個時候是冬天,這個人就領(lǐng)著吳軍和越軍水戰(zhàn)。因為有那個不龜手的藥,所以大敗越軍。那么這個捷報傳到了吳王那里,吳王很高興,就封給了這個人一塊地。給他開兩畝地讓他種田?不是。這個“裂地而封之”可不得了,就算是裂土封候了。所以用現(xiàn)在的話說,這個人看到了不龜手藥的市場潛力,做了一筆好買賣。然后莊子就借這個例子說了。同樣是不龜手藥,有人可以利用它裂土封候,有人呢就只能靠著它洗洗衣服,這個就是使用這個藥的方法不同了。你現(xiàn)在有五石這么大的葫蘆,為什么不想著用它做個大船,這樣子天氣好了呢,可以坐在這個大葫蘆做的船里,泛舟江湖之上,比如說釣釣魚什么的,這不挺美嗎?怎么還怕這葫蘆沒地方放呢?然后莊子就說惠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我們者知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這么一句話。那蓬要不生麻中呢,那肯定就彎了。這里是指惠子心竅不通。以有用為無用,不得用之道。這段話就是這么個意思。小結(jié):本文說其“逍遙”,說其如何能得“逍遙”。本文之主旨,在乎“凝神”。而神之能凝,在心意之逍遙,欲心意之逍遙,則在無為。人之所以不得逍遙,蓋因“有為”。為何?為功,為名,為已。此外,為有用之材。所以本文之提綱在于:圣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大樗無用。只有做到無名、無功、無己、無用,才能達到“無為”之境界。如此方得真逍遙。所以本文的要點在“其神凝”三字,以“仿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結(jié)尾。本篇之旨,大略如此。莊子恐他人不明,特借游之說以明之。游有大小,于是設(shè)鵬鸴之喻以明之。蜩鸴自以為游之至而得逍遙,然局促數(shù)仞之高,搶攘榆蓬之間,以視鵬之一舉九萬里,其游固至小而有限。鵬之游雖大,然必積九萬里之厚風,而后乃今掊之以圖南,則其游猶有所待。鵬之游,既有限,又有所待,如何能得逍遙?之后以物喻人,由效一官以至征一國之流,其自視其德,亦猶鵬鸴自視其游之至,其知固為小知,必不得逍遙;世人之于功名數(shù)數(shù)然,未若宋榮子不隨世之非譽而勸阻;而宋榮子尚有內(nèi)外榮辱之見存,未若列子之乘風,灑落世務(wù),超脫塵垢;而列子雖能御風而行,然必待風而后行,猶之鵬翼必待風而后舉,未若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而無所待。而其所以能至此者,其功夫則在無名、無功、無己。能至于無己,則在己之一心,在乎用志不分。如此方得逍遙游。然人若有材可用,必若大瓠難免斤斧之害,恒召世之系累。是能逍遙于心者,未必能逍遙于境。固于無名、無功、無已之上,加之無所可用。然后心、境兩適,無所游而不逍遙。如此,方得真逍遙。無所游而不逍遙,然后能專精抱一,而神凝,其為本文之大旨。能無名、無功、無己、無用者,而終至于無為,其為本文之要義。文中又舉例以名之。許由之辭天子,為圣人無名;姑射山神人,物莫之傷,為至人無已;四子使堯見之而喪其天下,為神人無功。而終之以大樗之無用??v觀全文,由小及大,由淺及深,喻之以物,襯之以人,旁敲側(cè)擊,反托正喻。文法不可謂之不妙。且前后脈絡(luò)氣勢,皆成一串。文氣不可謂之不強。真精妙奇文!那一個人怎么樣才能達到“逍遙”呢?后面說了,要“無已,無功,無名”。最后舉兩個例子再引申一下,說還要“無用”。這樣就可以“逍遙”了。那達到這個“逍遙”是很難的。為什么難?人生于世上,能做到“無功,無名”就很難了。然而最難的還要做到“無已”。什么叫“無已”?這個太難說了。下一篇《齊物論》里就有個“吾喪我”這么一個概念,就是“無已”。簡單地說,“無已”就是不以已為念,這么一種狀態(tài)。為什么要強調(diào)“無已”呢?因為人如果心存自我的話,就會有憑借。最簡單的例子,你看我們做為人要生活,得吃米飯吧。這就是憑借。有了憑借,人就有了限制,就不得“逍遙”。這段話譯成白話就是“蜩與學鳩”覺得自己挺美,挺逍遙。說我想飛就飛,我目標呢就是飛到榆枋上,這哪用做那么些準備呀?考慮來考慮去的,多麻煩。我要是飛個把小時還飛不到,我就落到地上歇歇腿,再飛嘛。你“鵬”不就是去南邊嗎,要飛九萬里那么高呀?用得著嗎?然后莊子馬上就反駁了。說“適莽蒼者”,我在草原上走,“三餐而反,腹猶果然”,一天不到就能打個來回,準備三餐飯就好了。那如果“適百里”呢?那就得“宿舂糧”,幾個晚上搗米儲食。那要是去千里之外呢?就得準備三個月的糧食。這兩個小小的蟲子又怎么去懂得這個道理呢?所以這段意思是,如果眼光太狹窄了,見識太短淺了,什么也不懂,只覺得自己挺美,挺逍遙。這個也不是真的逍遙這個宋榮子不急切,不熱心于功名。這個比起世人來,就為“大知”了。那宋榮子是不是就得“逍遙”了呢?莊子馬上評了三個字:“斯已矣”。意思就是他宋榮子也僅此而已,沒什么了不起的。后面又評道:“雖然,猶未樹也?!睒湔?,立也。這里說宋榮子至德未立。什么是“至德”?就是后面所說的“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這樣一種狀態(tài)。這里莊子說這個宋榮子,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說列子“御風而行”,不用步行,這個福份,列子享用了,這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列子不能舍已之福,所以列子雖得“無功,無名”,但不能“無已”。不能“無已”則有所待。所以后面莊子說:列子能“御風而行”,雖然不用走路那么辛苦了,但還是“有所待”。這個就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